首頁>Club>

51
回覆列表
  • 1 # 伊馮說Yvonne

    我生在普通的農家,前年我們村有一個大叔開收割機收麥子,一季掙了15萬,但卻把自己累死了,是真的累死了。

    每年秋夏兩忙的時候,總能看見那些沒日沒夜開收割機、播種機幹農活的人。只為了在這兩季能多掙點錢,甚至不吃不喝不休息。而他就是,為了掙錢不休息,餓了吃冷饅頭,渴了喝冷水,家人也不管,加上他休息不好,用身體硬抗到最後得了食道癌不治而死。讓人唏噓。

    所以,人真的會被累死,如果他能好好休息,在身體承受範圍內去掙錢,好好吃飯,不透支身體,他就不會生病而死。掙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呢?自己受累受罪而死,媳婦沒多久招了一上門女婿。我想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肯定不會這麼傻,這麼不愛惜自己,累死自己,拿命掙錢自己卻享用不了。

    人生實苦,拿命掙錢最不可取,不缺吃喝不為生活憂就行,畢竟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好活著,努力向上不怕過不好。祝福天下所有人,平安健康快樂!家圓人圓。

  • 2 # 鄉村機械佬自信

    人是能累死的,這不是疲憊而累死,所謂的累死就是由於很累導致身體的猝死,或者其他疾病導致而是,所以人是能累死的。

    為什麼會累死主要是由於身體疲憊而導致的其他疾病或者猝死。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呢。在我讀書的時候,個人因為跑步非常累,所以導致猝死了,後來就也救不回來了。所以人累死是存在的。一個看到的新聞是關於一個快遞小哥,這連續的送快件一直沒有休息,所以他對人家說他非常累,好累,所以就猝死了。這個新聞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的。如何防止不累死在社會的節奏非常的快,不管是從身體上還是行為上,都非常容易疲憊,有些人為了賺錢不顧自己的身體,一直在耗得自己身體所以一直的疲憊。就感覺到非常的累,所以就很容易猝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現在是非常躺的多的。你自己的健康,不要形成亞健康。同時要多鍛鍊,想運動的好習慣。你規劃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不要經常熬夜這樣對身體好。總結

    相對而言,人到底能不能累死,這個是能的,這都是由於疲憊而導致的其他疾病或者猝死。所以人是累死了。

  • 3 # 麻桿影視剪輯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許多疾病也是‘累’出來的。當人類基本上控制了烈性傳染病之後,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體質下降與疾病就成為現代人的首要敵人了。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2011年“過勞死”已經威脅到一線職工並向白領階層蔓延。2011年3月臺灣修“勞動基準法”,大幅提高僱主違反該法罰則的力度,防止員工“過勞死”。2012年10月一份報告顯示每年過勞死的人數到達60萬,過勞死尤其是青壯年過勞死現象再次稱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過勞死”:過度勞累工作導致死亡。英文名Karoshi,源自日語“過労死”。該詞源自日本,最早出現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時期。過勞死並不是臨床醫學病名,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人體就像一個彈簧,勞累就是外力。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身體這個彈簧就會發生永久變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導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八十年代起,“過勞死”成為日本列島的熱門話題。所謂“過勞死”,就是指由於長時間加班工作導致過度疲勞而猝然死亡。據報道,日本“過勞”而死,死者多在30—50歲之間,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病。經調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週有過重的工作任務或過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不要太拼命了,要學會自我放鬆。

  • 4 # 愚蠢的卡卡

    理論上是可以累死的,人也是能量組成體,運動和思考都會消耗能量,一旦消耗完結或者長期入不敷出就會累死。現實中累死也分兩種方式,一種是超越極限能量耗盡,一種是長期過勞死。

    短超越極限我舉個例子,馬拉松最開始是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傳說希臘勇士中的信使菲利皮茲從馬拉松平原跑到了希臘雅典,他大聲高呼:“歡呼吧!我們勝利了!”,然後就非常悲壯地摔倒身亡。他就是異常興奮超出極限從馬拉松跑到了雅點,能量耗盡。科學實驗證明,人在被可怕的野獸(比如狼)追逐時可以超遠身體的極限跑,短時間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長時間超過1個小時這麼跑,身體就會能量耗盡,就算停下來人也會不可逆的走向死亡。這是累死的一種方式。

    然後還有長期過勞,長期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也容易累死。我覺個例子雍正皇帝就是長期過度勞累,所以上臺才13年就英年早逝了。還有沉迷酒色會導致快速衰老,也是因為酒色也是會讓人過度勞累,長期這樣雖然幸福但是身體無法休息,也是過度勞累。所以很多人工作一段時間都會旅遊放鬆下自己。這事也不讓自己多度勞累。放鬆下身體。長期過勞的死亡方式一般都是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突然間就死去了。一般這類人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死亡方式(你還可以參考雍正帝)。

  • 5 # 一抹胭紅醉傾城

    “積勞成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

    我們先來講個故事。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曆史上最成功的的總統,連續4次贏得大選就任美國總統,打破美國立國以來總統任期不能超過2屆的慣例,創造了歷史。由於1951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二十二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任何人任總統不能超過兩屆,意味著羅斯福的總統四連任不僅空前而且絕後。

    1932年,美國正處在經濟危機的大蕭條中,羅斯福拖著病殘之軀(1921年39歲盛年患上脊髓灰質炎的後遺症)以絕對優勢贏得美國大選。宣誓就職之後以雷厲風行之勢推行羅斯福新政將美國帶出經濟危機陰影,並在1936年再次贏得大選成功連任。

    1940年,羅斯福藉助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機會,通過巧妙運作,連續第3次贏得美國大選。

    1944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全面反攻的高潮階段,作為同盟國最主要領袖,在“行到河中不換船”的競選口號下順理成章贏得總統4連任。

    然而,就在就職第四任總統僅僅73天后的的1945年4月12日,作為最主要領袖所領導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獲得全面勝利的前夜卻溘然離世,享年僅有63歲。

    雖然在1944年大選中他的對手不斷攻擊他的健康狀況,但是既然能夠勝選說明其身體狀況並非那麼糟糕,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個月後就突然死亡了呢?

    在探究其死因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他12年的總統任期內都幹了哪些事吧。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其成就完全配得上“豐功偉績”這4個字。

    1933年就任伊始,摒棄前任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大力推行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的新政,很快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第一個任期後半段開始大力扶持更名不久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推動醫療改革。

    第二任期後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41年就職第三任總統後不久,應英國首相丘吉爾之請,提請國會通過所謂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將武器裝備租借給與美國安全有關的國家,使美國成為了“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成為美國干預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8月美英聯合簽署大西洋憲章,美英結成政治同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向日本宣戰,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的參戰標誌著二戰進入一個新階段,美國與蘇聯、英國、中國等大國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堅力量,羅斯福成為同盟國最主要的領袖,與丘吉爾、斯大林等一起領導甚至說主導了這場史無前例大戰的程序。

    1942年元旦,在羅斯福的倡導下,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特別值得強調的是,中國以“四大國”之一的身份簽字,國際地位空前提升。

    1943年1月,美英兩國領導人舉行卡薩布蘭卡會議,羅斯福會後宣佈同盟國將以德意日三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作為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終點。

    1943年11月22日~26日,美英中三國領導人舉行開羅會議,三國簽署"開羅宣言"。蔣介石作為中國的領袖在這次會議上與羅斯福和丘吉爾“平起平坐”,標誌著中國確立世界大國地位。緊接著,11月28日~12月1日,羅斯福、丘吉爾馬不停蹄前往伊朗與斯大林舉行德黑蘭會議,討論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及建立戰後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國際組織等問題。

    1944年6月5日,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形成,反法西斯聯盟進入全面反攻階段。

    1945年2月,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這三巨頭連續在雅爾塔會晤,協商戰後德國處置、蘇聯對日作戰及未來聯合國的管理等問題。在這次會議期間,丘吉爾的私人醫生在日記中寫道,“羅斯福總統看上去十分虛弱,出現了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的所有症狀,可能只有幾個月的存活時間”。

    果然,時間僅僅過去不到2個月,羅斯福於1945年4月12日去世。在他去世後25天,德國無條件投降;4個月後,日本無條件投降。

    羅斯福總統死於Karoshi?

    以此看來,在中文語境下,羅斯福之死看似是正宗的“積勞成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果換成今天時興的詞就是“過勞死”,土話說就是“累死”的。

    果真是這樣的嗎?

    美中國人並不這樣認為。通過反思,美中國人認識到他們偉大的總統死於對心臟病認識的缺乏和不正確的治療。

    具體來說,早在1932年,羅斯福競選辦公室發表宣告稱羅斯福血壓為40/100mmHg。但是由於當時醫學界對心血管病缺乏認識,並不認為這屬於高血壓,未接受任何治療。相反,認為其頭痛症狀是由鼻竇問題導致,因而在1933年僱傭一名耳鼻喉科專家McIntyre作為私人醫生。

    1935年至1941年,羅斯福的血壓由136/78mmHg逐漸升至188/105mmHg。但是,他的醫生McIntyre堅持認為總統身體健康,血壓也未高於正常(相對於羅斯福的年齡而言),這就導致其病情逐漸惡化卻沒有被認識到。

    到1944年3月,盟軍諾曼底登陸計劃緊鑼密鼓進行當中,羅斯福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和腹脹症狀而住院。這時,才聘請當時為數不多的心臟病專家Bruenn負責總統的治療。

    進一步檢查發現,羅斯福已經具有輕度紫紺,血壓186/108mmHg,胸片提示心影增大,Bruenn這才給出“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的診斷。但是,由於當時缺乏有效治療手段,Bruenn醫生僅建議服用強心劑洋地黃藥物治療,及減少食鹽攝入。

    這些建議在起初並沒有被接受,病情的繼續惡化促使羅斯福最終服用了洋地黃,病情才得以緩解,2周後胸片顯示心影減小。然而,血壓卻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在1個月後進一步升高到240/130mmHg。

    到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期間,丘吉爾的醫生甚至一眼就能看出羅斯福的衰弱,並預言其命不久矣。

    果然,在就職第四任總統後僅73天后,羅斯福於1945年4月12日死於腦中風,當時血壓高達300/190mmHg。

    在當時,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心血管疾病是美中國人第一位的主死亡原因,接近一半的人死於這種疾病。然而,受到認識的侷限和缺乏治療手段,死於心臟病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包括他們偉大的總統也沒能倖免。

    Framingham心臟研究

    隨著二戰的結束,開展對心血管病的研究無可迴避,羅斯福的死對推動這一程序起到重要作用。1948年6月16日,杜魯門總統簽署國家心臟法案,美國國會在該法案中宣告:“心臟和迴圈疾病(包括高血壓等)嚴重威脅國民健康,是美中國人民的主要死因,佔所有死因的1/3以上。”法案撥款50萬美元進行為期20年的心臟病流行病學研究,並且成立國家心臟研究所(現在的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這就是著名的Framingham心臟研究——現代醫學對心腦血管病的很多認識都來自於這項研究。

    1957年Framingham研究釋出了首個研究成果,即定義血壓≥160/95mmHg為高血壓,並發現高血壓人群冠心病發生率升高近3倍。幾年後,研究人員又發現,腦中風也是高血壓的主要後果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講,至此,羅斯福總統死亡的原因得到初步解密。

    然而,這時,醫學界仍認為正常血壓的允許值上限為100+年齡,甚至認為對於年齡≥70歲人群而言,可接受的收縮壓上限為210mmHg,舒張壓上限為120mmHg——直到今天國內很多醫生還持有這種遠遠落伍的觀點,為害不淺。

    1969年,20年期限到期,該項研究面臨被終止,最終是尼克松總統的介入允許其繼續完成使命。

    1970年代之前,醫學界對於高血壓普遍存在另一種錯誤認識,就是認為舒張壓是血壓更好的測量指標,高收縮壓相對無害,尤其是在年老人群——目前國內某些醫生也仍然這麼認為。

    1971年,Framingham研究釋出另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對分析14年隨訪資料分析,發現血壓基線值升高增加冠心病死亡風險,收縮壓較舒張壓與冠心病關係更為密切。

    另外兩項Framingham研究表明收縮壓升高是心衰和腦中風的預測指標,舒張壓升高的預測意義並不顯著。

    到這個時間,在羅斯福總統去世25年後,Framingham心臟研究才徹底揭開導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那就是血壓控制不良導致心衰,這兩者又共同作用導致最後的腦中風死亡。

    經過多年努力,Framingham研究與其他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一起通過對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系統研究建立起來的系列風險評分系統。對於心臟病而言,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血總膽固醇、不健康飲食、缺乏體力活動和高體重、吸菸等。腦中風危險因素除以上各項外還加上心臟病(心衰、房顫等)。

    人可以把自己累死嗎?

    回到“過勞死”的主題,在《中國每年“過勞死”60萬人?別造謠了》一文中,筆者已經介紹過,所謂過勞死(Karoshi)並非醫學術語,而是由日本人創造的一種社會文化名詞,指與長時間、高強度、高壓力工作相關的突然死亡。日本勞工部門根據相關研究制定了過勞死的判定標準為:發生於工作相關突然死亡的受害者必須在死亡前一個月內加班工作超過100小時,或者在前六個月內至少連續兩個月加班80小時或更長時間。

    通過對被確認為過勞死並獲得賠償的案例分析發現,所謂過勞死涉及的具體疾病主要集中在腦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猝死。除了腦中風的比例更高外,與一般人群猝死並沒有本質性差別。

    從上文對於心腦血管病的認識來看,所謂過勞死的真正死亡原因,心腦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並不包括工作過度勞累或壓力過大。

    當然,不是主要危險因素並不意味著沒有相關性,研究發現除以上主要危險因素外,涉及工作和工作場所的與心腦血管病相關危險因素包括化學品(如二硫化碳、一氧化碳、甲醇二氯化物和硝化甘油等)和物理因素(如噪音和低溫)的暴露。與工作內容和工作壓力直接相關的因素對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發展的作用尚不確定,就是說連次要危險因素都不是。

    當然,一些研究也發現兩者可能存在一定相關性,具體來說與1)長工作時間,尤其是經常加班和倒班;和2)工作壓力過大可能相關。至於高強度體力,除了心臟功能不良者外,對健康並沒有直接危害。

    長時間、高壓力工作又是如何產生健康危害的呢?本質上講,其實是作為應激因素引起的人體應激反應。

    我們知道,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人類對於所面臨的一些危險或緊急狀況產生出相應的適應反應,稱應激反應。具體而言,身體主要通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兒茶酚胺,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分泌皮質醇來應對。

    急性應激反應包括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換氣增加,出汗,能量動員增加儲存和代謝降低等。慢性應激反應也可以導致血壓升高、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反應和某些代謝紊亂。

    所有這些實質上都是通過增加上述心腦血管病的一些主要危險因素,並不是直接產生健康危害。就是說,工作壓力本質上是通過增加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暴露來產生健康危害的,增加死亡的風險而不會直接“累死”。

    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可以通過採取更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儘量避免或減少相關危險因素(無論是否與工作相關),保持健康。

    相反,如果一味強調“過勞”的健康危害,反而可能忽略掉真正的危險因素,增加健康危害尚不自知。

    特別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壓。研究發現,很多高血壓病人可以長期沒有任何症狀,“默默”地真正地勞累著我們心臟、侵蝕著我們的血管,直到產生不適症狀其實已經“病入膏肓”,因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 6 # 湘村野廚

    人生的前18年就好像是免費試玩,之後的內容就需要你付費了。

    即便這樣,Manpower Group近日釋出的報告中顯示,為了掙錢養家,有18%的中國年輕人願意工作到死。

    超八成的年輕人回答:“累。”

    上班族的累,不同於幹農活的勞累,它是一種心累,是人際關係、工作壓力、生活負擔、社會評價、父母期望以及自己不服輸的心態,長期堆積在一起的結果。

    更可怕的是,上班族的心理壓力得不到排解,成為了壓死他們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那些人,幹活本身遠沒有處理人際關係讓人心煩。

    更折磨的是,你拿那些人也無可奈何,因為你要做一個有素質的打工者。

    想要在工作中不被挑毛病,你必須24小時毫無保留,隨時線上。

    彩虹合唱團有一首《感覺身體被掏空》,唱出了多數職場人的心聲。

    歌詞中有一個叫做大衛的老闆,會在每天下午六點準時出現,手裡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喊你來開個會。

    劉強東每個月都在公司內部隨機宴請員工,在央視播出的一段紀錄片中,酒桌上,公司的一位女員工跟劉強東提起自己已經意外懷孕四個多月了,但醫生說是高危,不一定能留得下來。

    劉強東當即恭喜這位員工,“哦,那你別喝了,恭喜恭喜……那你怎麼沒休息啊,你應該休息保胎啊。”

    女員工連忙表示:“老闆,我不會耽誤工作的。”

    不久,有媒體稱,這位女員工已經於2017年6月末從京東離職,離職原因或因個人有新的職業生涯規劃。

    你能在剛入職的時候和客戶喝到半夜三點,能在第一次得到認可時恨不得為公司奉獻終生,能因為領導偶爾的噓寒問暖而暖心許久。

    但你我心知肚明的是,即便在同一個位置上奮鬥多年,即便曾為了工作飽嘗人間冷暖,只為不讓當初賞識自己的人有絲毫的失望,但到了上級認為“不中用了”的時候,你只能識相地微笑著離開。

    全球四大HR諮詢公司之一的美世公司,對全球62個國家僱員的假期進行了調查和統計。

    該統計以“每週工作5天,且已有10年工齡”的全球僱員擁有的法定帶薪年假,以及法定公眾假期為基礎,資料不含週六日。

    結果顯示,中國僱員的休假天數排名倒數第三。在亞太地區,日本、澳洲和紐西蘭一般擁有20天年假,而中國、泰國、菲律賓分別以10天、6天和5天的年假墊底。

    為了工作,很少休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感覺自己身體都被掏空,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拋戴了兩年半,作息紊亂卻越來越胖,沙發是港灣,天天KPI。

    “感覺自己累得像條狗。”

    你永遠猜不到領導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曾有一則讓人啼笑皆非的新聞,楊某的公司微信群裡,董事長髮了一個大紅包,他沒好意思搶。結果,當天下午,公司下發一紙處罰通知,搶紅包的“前三甲”,每人罰款500元,理由是上班時間玩手機。

    董事長羅先生說:“我就想發個紅包看看哪些人在認真上班。”

    工作本身並不累,心累的是領導陰晴不定的說辭,以及難以捉摸的心思。

    領導說讓你看著辦,並不是不讓你辦,而是讓你抓緊辦;

    領導說再想想,並不是他沒想好,而是要你別再想了;

    領導徵求你的意見,不是真的廣開言路,而是在尋求同謀。

    和領導的閒話家常裡,往往內有乾坤,一句看不起來不重要的話,可能隱藏著對你的試探。

    在這種交談裡,你和別人的親疏關係、你做事的分寸尺度,以及你對上司的忠心都會是重點。

    工作中總會遇到一兩個奇葩同事。

    辦公室永遠是一個是非之地,沒完沒了的小心機,同事之間劍拔弩張、烏煙瘴氣。

    而你,永遠也不知道哪句話觸碰到了同事的神經。

    公司方面因此舉帶來的負面影響,打算解聘陳女士,不想陳女士卻申請仲裁。

    仲裁機構認為,陳女士所在公司並不能證明該負面影響的程度有多嚴重,因此需向陳女士賠償12000元。

    無獨有偶,江蘇鎮江的韋先生因工作關係不和,慘遭同事孫某蓄意報復。

    孫某懷疑韋先生私下裡向領導打小報告,於是便在韋先生下班必經的一條小路上設定了一道攔路鋼絲。

    待韋先生下班騎電動車回家時,遭其割喉。

    工作本身帶來的勞累其實並不算什麼,經營職場裡處處微妙的人際關係才最讓人心累。

    奉行辦公室政治,使得人人身處險境,但實際上,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誰也沒有佔到誰多大的便宜。

    上班族的心理疲勞,可能就是壓死他們最後的一根稻草。

    心理學中著名的“”霍桑實驗”證實,社會因素與員工的生產效率之間存在一定關係。

    參加試驗的工人內心覺得自己受到重視,這種積極的自我激勵,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也使得產量隨之上升。

    在喘口氣都是奢侈的工作中,身體承受巨大的考驗之外,如果鬱悶的心情無處消解,那這份工作就會將人摧毀。

    某電商公司前員工曾撰文控訴公司:本人潘洋,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外貿綜合服務一名同學,7月15號,已經連續工作12天,同時每天加班,週末需要值班,因此沒有休息。

    他因工作中遇到一個問題需和同事溝通,沒想到同事直接拒絕並惡言相對,導致潘洋當場倒地,失去意識一分多鐘,全身抽筋,情緒崩潰,大哭十五分鐘左右。

    事後,公司因“沒有出血”為由,認定不屬於工傷,潘洋多次申請轉崗,最後被安排做收快遞蓋章整理檔案的工作,期間患上抑鬱症。

    “我真的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連我活著最後一個稻草也不給我。”

    在一份《2016年職場人心理健康資料報告》中,有67.4%的職場人認為自身存在心理疾病,5.6%的人已查明患有心理疾病。

    這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的職場人心理最易受傷,具體症狀表現為焦慮、抑鬱、偏執、人際敏感、敵對等等。

    曾經上學時堅持的理想,在現實中被打擊得不值一文,下定了決心在工作中從頭開始,卑微到塵埃地重新學習,卻就得同時扛起復雜的人際關係和遠超出想象的競爭壓力。

    工作中,拼的就是誰能扛。但扛不住了,也沒人把你接住。

    世界上,最難搞的關係的上下級關係,其次是同事關係?

    在很多地方的熱門吐槽中看到:我的領導是個傻逼or 我的同事是個奇葩。

    領導佔用你的休息時間,如同鬼怪般隨時出現搞得你心神不寧;同事推卸責任,明明是自己的鍋卻甩到你的頭上,還讓你啞巴吃黃連,一口下去什麼都說不出來;領導表意不明,以前認為最難猜的是女人的心思,現在覺得女領導才獨佔鰲頭……

    這些憋屈慢慢轉化成焦慮、疲勞甚至抑鬱,你開始陷入一種惡性迴圈,似乎怎麼工作都不開心,壞情緒如影隨形,甚至性情大變。

    你開始推卸責任,覺得工作上的勞累並非不能忍受,而是工作環境下的人難以理解。

    但是,如果一個人能控制你的喜怒,影響你的心情,那麼你該思考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影響你情緒的人身上。

    領導不是情緒管理的保姆,要事事考慮你的情緒;同事也不是你失落焦慮的排洩通道,能想方設法逗你開心。

    在職場上,與領導溝通時“表達準確”是必備技能,想被理解的前提是自己有實力真正讓領導讀懂並願意進一步溝通;和同事合作時“權責分明”是自保神器確各自要做的事,也就理應承擔相應的後果。

    人生這場遊戲,每個人都要耗費一生的力氣,而巧妙掌控情緒和調整心態會讓這段並不容易的旅程,樂在其中。

  • 7 # 蝴蝶撲泉

    感謝邀請,每天兩個提問對於筆者來講,感覺自己是有了用武之地也希望平臺能開通一定的許可權,不能每次都是推薦到首頁就完事了,哈哈哈,回到提問上來。從提問者的問題本身來講,提問者正在陷入一種迷茫中,也許身體上的疲勞或者是心理上的疲勞,筆者認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從以上三點來分享:

    1、人在什麼時候會感覺累?筆者認為只能可能是心理上疲勞時,只有人在感覺做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是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是覺得不可能實現的情況下,會出現消極心態,就會出現極度疲勞和累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人是受到了情緒的影響,不會出現累死的可能性。

    2、當人在極度興奮,過度透支體力的情況下,也就是精神高度集中身體極度虛弱的狀況。比如玩遊戲、長時間加班工作。這種情況容易出現所謂的“過勞死”,也就是問題中的“累死”。

    3、如何避免“累死"?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增加體質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保持適當地戶外運動,這樣為自己也是為家人考慮。

  • 8 # 跪射俑

    當然。

    十個常見的過勞訊號,你一定要知道!

    1.感覺眼睛發酸、乾澀

    眼睛痠痛、發脹、乾澀、視力模糊,這就是眼睛疲勞的訊號!中醫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注於目”,看得久了,氣血損耗,眼睛的各種功能都會減弱。

    2.咽喉痛,聲音沙啞

    咽喉出現燒灼樣疼痛,尤其吃東西時感覺嚴重,不僅說話費勁,大家還說你的聲音有點沙啞,那麼一定是累了。勞累時,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就在離外界最近的器官--咽喉出現。

    3.頭暈頭痛,總是一副小愁容

    如果經常頭痛,看起來總是一副雙眉緊鎖的愁容,如果屬於無病因的頭痛,很可能就是疲勞。

    4.肩頸部發僵,動作像機器人

    感覺脖子、肩膀僵硬,頭部維持在一個姿勢不敢活動,像個機器人,這說明你的頸椎嚴重過勞了。

    5.記憶力下降,同事都笑你老了

    最近總忘事,最大的可能是腦疲勞。持續感覺緊張和壓力時,腦細胞將產生疲勞,你會記不住事,注意力不集中。

    6.一點小事也生氣,人際關係有些緊張

    為了一點小事就發脾氣,不會更年期了吧?別聯想過度,你大概只是累了。疲倦者的行為表現與抑鬱症患者非常相似。

    7.口氣不好,說話時別人都側著臉

    這兩天說話時,是否口氣不太好?如果不是牙周病,就是最近太累了。身體勞累時,體內器官功能也會減弱,例如消化不良,食物鬱積在腸胃,此時口氣一般是食物發酵後的怪怪的酸腐氣味。

    8.反應遲鈍,決策力降低

    沏茶弄髒了新衣服,反應遲鈍;做事猶豫不決,難作決定。勞累時,腦指揮身體的命令延緩,反應遲鈍,結果最簡單的決定被無限放大,變得猶豫不決。

    9.心跳加快,明顯感覺氣短無力

    你覺得心跳加快,能感到咚咚的心跳,別人也感覺你說話沒了底氣。

    10.睡醒了還困,看起來沒精神

    晚上睡滿了8小時,但早晨起來還是覺得困,人看起來也沒精神。

    你有這些症狀嗎?問問你自己:“我有多疲倦?如果我感覺疲倦,這不是我過分勞心的緣故,而是因為我做事的方法不對。”你取得的成績,不是看你在一天完了之後有多疲倦,而是看你有多不疲倦。

  • 9 # 迪哥的創業案例分享

    累死並非一個醫學上的定義,臨床上也很難直接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過度勞累才死的,必須要結合這個人的背景和經歷才能作出判斷。如今通常用我們越來越熟悉的過勞死(Karōshi,death from overwork),來代替累死這個說法,代表過度工作或過度勞累導致的死亡。雖然過勞死也不是醫學上的嚴格定義,更多地是一種俗稱,不過很明顯,鑑於現在這麼多過勞死的案例,人顯然是能被活活累死的。

    可是看上去,在這個問題下面,絕大多數回答都離累死還有一段距離。通常那些臨時或偶爾遇到任務,不得不奮戰幾天幾夜,甚至幾個星期的人,是不會那麼容易被累到死的。工作到一定程度以後,大腦自然會分泌一些物質來降低神經元活性,讓人乖乖滾去睡覺;如果用一些刺激手段比如咖啡、茶、娛樂活動繼續刺激的話,自然會出現胸悶、 心悸、血壓上升這些不適症狀。這些是過度疲勞的自然症狀,也可以認為是一種保護措施,讓人難以繼續工作下去,還是乖乖滾去睡覺。這種疲勞往往睡一覺就能完全消除,所以說,離累死還有一大段距離。當然,即使累不死,繁重的任務還是有害健康、人神共憤的!

    過勞死案例中真正恐怖的,是那些沒有任何徵兆的人。有的人三四十歲,身體健康,沒有重病史,突然就猝死了,唯一的線索是他經常跟同事抱怨自己太累。然而現代社會,誰不說自己累呢,所以周圍的人甚至自己都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情,最後導致無法挽回。這種長期慢性疲勞有個很顯著的特徵就是,睡一覺已經無法完全恢復了,甚至連續幾天的睡眠,仍然有疲勞的感覺。如果自身沒有什麼睡眠問題的話,這個時候就值得警惕了。相反,如果有比較強烈的不適感,往往就不得不去休息,或者看醫生去了。所以,大量的過勞死之前並沒有很強烈的不適感,多數只是感覺疲勞而已。

    至於死之前的生理狀況,從日本的統計資料來看,過勞死最終導致死亡的兩大因素是心臟病和中風,細分一下,排前幾名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溢血、腦梗塞、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而這些病症,一般來說,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吸菸過度、或有相關疾病家族史的人,才會有的。大量的過勞死案例,自己並沒有心血管疾病和家族史,勞動時間過長和心理壓力過大造成了最後的發病 [1]。

  • 10 # 北方村莊住著南方姑娘

    人會累死的,就是常說的“過勞死”。“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 11 # 錦鯉妹妹

    人會累死的,就是常說的“過勞死”。“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許多疾病也是‘累’出來的。當人類基本上控制了烈性傳染病之後,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體質下降與疾病就成為現代人的首要敵人了。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2011年“過勞死”已經威脅到一線職工並向白領階層蔓延。2011年3月臺灣修“勞動基準法”,大幅提高僱主違反該法罰則的力度,防止員工“過勞死”。2012年10月一份報告顯示每年過勞死的人數到達60萬,過勞死尤其是青壯年過勞死現象再次稱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過勞死”:過度勞累工作導致死亡。英文名Karoshi,源自日語“過労死”。該詞源自日本,最早出現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時期。過勞死並不是臨床醫學病名,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人體就像一個彈簧,勞累就是外力。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身體這個彈簧就會發生永久變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導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八十年代起,“過勞死”成為日本列島的熱門話題。所謂“過勞死”,就是指由於長時間加班工作導致過度疲勞而猝然死亡。據報道,日本“過勞”而死,死者多在30—50歲之間,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病。經調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週有過重的工作任務或過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不要太拼命了,要學會自我放鬆。

  • 12 # 蛋總說車號

    人到底能不能累死?我建議你自己去試一試。有幾個好處啊:

    第一,你全力去工作,工作肯定比目前做的好,那麼你無論是從職位晉升還是工資收入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第二,如果你想創業,那麼真是可以檢驗一下能不能被累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親力親為,可以鍛鍊你的綜合素質又可以檢驗你到底能不能被累死。

    第三,所述以上兩條對你百利無害,為什麼呢?如果你被累死了,說明你驗證了一件事情人是可以被累死的,不會被閒死;如果你沒有被累死,恭喜你,你已經失業有成。

  • 13 # 藍天白雲豔陽天

    只要往死裡累,就一定能累死的!所以說呀,幹活一定不要過度勞累,不能超負荷,要適可而止。如果過度勞累了,真能把人累死的!

  • 14 # 視覺動聽

    人不會直接累死的

    人是不會困死的,因為人體會自動休眠以求生存。

    通常“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 15 # 動手快樂

    答案是肯定的,俗語說得好: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牛都能累死何況人呢?啥意思地球人都知道的,無需大道理與事實的例子!

  • 16 # 小胡美食分享

    感謝邀請,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下面說下我自己的觀點,人沒有累死的只有身體承受不住垮掉的或者說生病的,俗話說勤能致富,可以養家餬口一個人只要不怕苦不怕累生活就會越來越好的,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一個人能不能累死其實看他本身的承受能力,累,體力累不死人的可能心理上的心累會比較多,如果說小時候家境很貧寒的人心裡承受能力會強一些,從小承受生活的考驗已經磨練的心裡很強大了,相反家境很好的孩子從小父母一點風雨都捨不得讓承受的,長大後稍微有一點挫折心理可能就承受不了,人生怎麼可能一帆風順總要經歷點風雨但都是短暫的不可能痛苦一直跟這你的所以還是要讓心裡強大起來有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這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17 # xielingli504

    “舒服是留給死人的。”累,就對了,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正在進步中。下坡就不累,但是也說明了你在退步。但是反思我們國家目前狀況是:年輕時用生命換錢,老了用錢換生命。賺來賺去,賺了一身痛。所以,我認為,人要累,但不能累死,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適可而止,勞逸結合。要做生活的主人,不要做生活的奴隸。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 18 # 深二代舒小肥的生活

    這個是可以的,因為是過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在長時間中消耗過度的能量,而人體的機能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會導致身體的各個部分的零件損耗過度,結果就是出了問題。猝死的發生。面對過度的勞動,應該要及時調整好心態,調整好狀態。避免出現問題。

  • 19 # 陳橋下

    我覺得人真的可能累死!!!

    我小舅公,走的時候才45,正值壯年,平時身體很好的,是一個瓦匠,夏天天氣炎熱他們幹活就是早上四五點出門,中午12點鐘一點鐘吃飯,下午太熱了就3點鐘開始幹活,一直到晚上七八點鐘。

    那件事,我記得特別清楚,也特別遺憾。

    因為當時我正上高三,當時上學在街上,家裡到街上坐車統共要經過走路,坐車然後才到,週六放假就回去了,因為也快過節了,當天跟家裡人一塊吃飯,小舅公高興的很,還喝了點小酒,吃完聊天,然後過了一夜,第二天小舅公又出去幹活去了,中午回來可能太累了,就睡著了,我中午準備回學校的時候,還去小舅公家看了,看到他躺在涼床上睡覺,還回去跟我奶說小舅公還在睡覺。我就揹著包拎著東西,爺爺把我送到坐車的地方,我就回去學校上學了。

    晚上上晚自習電話響了,是爸爸打來的電話,跟我說小舅公去世了,問我怎麼回學校了,當時我都懵了,我就跟他說,明明我中午走的時候還看到舅公在睡覺的啊。接著說了一會我爸說去請假回家吧,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急急慌慌的去找班主任,說要請假,家裡有人去世了,班主任問是誰,我說是小舅公,班主任就跟我說,不是你直系親屬,馬上要考試了,讓你家長跟我說,假不批。我就給我爸打了電話說了班主任不批假,我爸給班主任打了電話,我姑也給我班主任打了電話,他們給我班主任說,我姑開車去接我回去,結果令人人吃驚,班主任無動於衷,沒有批假。

    直到第二天,班主任在班會上說,你們應該像你們班長學習,馬上考試了,家裡有人去世了,都沒有請假。。。

    一直到很久很久很久的以後我一直記得這件事,這些話。我不知道誰對也不知道誰錯,說不清也道不明。

    後來再回想這件事,舅公太累了,家裡跟我家一樣,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學習很優秀,從小就是尖子生,考上了重點一本去上學,兒子也很優秀都是班級前幾,菜都捨不得吃,送到街上他們租房子的給他們吃,自己都是湊合湊合就行了,總是想多賺一點錢給兒子女兒,讓她們以後的生活不那麼苦,終究還是累倒了,再也沒起來。

  • 20 # 司宇

    人到底能不能累死很明顯的偽命題,人之所以會被累死都是心累。俗話說,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一個人如果只是淡淡身體上的累,不會累死,如果一個人心裡累,心裡苦就會出現以下幾種結果:

    一,心裡累,是因為覺得生活沒有動力,沒有盼頭,所以就會很消極,時間久了就會憂心成嫉,這樣人的壽命也就變短了。

    二,心裡累,整個人也會萎靡不振,消極,做事容易走極端,也會產生輕聲的心裡,認為死了一了百了,不會再累,不會在痛苦。這也是抑鬱症患者的常規表現。

    總之人不會因為幹多少活而被累死,只有心裡累,精神上的累達到極限才會歸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下班後襬攤,自己拌好涼拌菜後用小推車出去賣,十元一份,這樣的擺攤方式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