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川說情

    我媽姊妹6個,她是老大,下面有4個妹妹,一個弟弟,姊妹裡只有我媽住在農村,加上我媽成家最早,我爸是獨生子,所以比較親的親戚也就是我媽的這些姊妹。

    可以說,只要城裡親戚來家,我爸媽從來都是拿他們當成寶貝的東西招待。後來我爸媽有事去成績親戚家借住,從對方的臉上明顯能看不不歡迎,吃的菜就別提了,其實農村人進城,內心裡是本來就把姿態放的很低,不要求吃多好,真誠熱情就夠了,但很多城裡的親戚也做不到。

    我覺得城裡親戚在農村親戚面前有一種優越感,農村親戚自己也有自卑感,所以特別看重真心。再說現在農村人的兒女很多都在城裡定居,慢慢的沒有過去的那種自卑感了,可以用平常心對待城裡來的客人,我吃什麼你就跟著吃什麼。

  • 2 # 李偉的快樂

    我家一親戚來我家,嫌棄我家窮別來啊,做的飯不吃,嫌棄這個嫌棄那個,走的時候,花生油,芝麻油,大豆,花生,可勁的拿,就連我家養的雞都要帶幾隻,說什麼城裡的雞不如糧食餵養的不還吃。這個不嫌棄了,說我爸愛喝酒,你也沒少喝啊 ,還給我講大道理,我上大學說讀大學有啥用,還不如出去找工作,你怎麼不讓你兒子出去工作,上什麼大學,他畢業不是一樣去打工嗎,我現在在一個大專裡面上班,平時也能做個兼職,一個月兩萬多,自己努力有車有房,有女兒,他兒子現在都沒有結婚,一個月七八千,見了我再也不說了,每次去市裡都說我不去他家,不懂事不禮貌,我去你家你倒是在家啊 ,行,你在家我去了一次,你倒是管我一頓飯也行啊,去了他家要換謝,我雖然是農村的但是我也會每天洗腳,還他媽說我不衛生腳臭,行吧,我走了,高中一次唯一去他家,從此不再上們。沒意義,現在見了也只是禮貌性的問候,高興也好不高興也罷,該有的禮貌不能丟。

  • 3 # 李阿冰

    說起來也確實是這麼回事兒,過去農民好客,有外來的客人,都會笑著請回家裡吃飯。可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城裡親戚來到農村之後,農民卻高興不起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把這個問題的原因,歸納為3點:

    (1)城裡親戚來到農村,可能不是專門來拜訪農村親戚的。

    去年冬天,農閒的時候,我姑姑家的城裡親戚到訪,本來姑姑一家挺高興的,熱情的做了一桌子菜,想著和城裡親戚好好敘敘舊。但看到城裡親戚來家之後,也沒吃幾口菜,也沒聊幾句話,匆匆寒暄幾句就在村子裡轉悠,各種拍照,各種留影,儼然就是來旅遊的,看到這種情況姑姑當她稀罕農村風光,也就隨她去了,但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舒服。心想親戚也不是專門來農村拜訪自己的,話也不肯多說幾句,久而久之,城裡親戚再來家裡,也就沒有了那份興奮勁。

    (2)和城裡親戚沒有共同話題。

    我爸媽那一輩的城裡親戚還是很重感情,很熱情的,畢竟爸媽那一輩的城裡親戚,也都是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發展而留在城裡生活的,所以老一輩的共同話題也多。但是隨著老一輩親戚的年齡越來越大,現在很多人來農村走親戚都不太方便,所以就換成小輩代替父母來農村走親戚。

    小一輩都是城裡長大的,和我們農村生活不同,話題也不一樣,尤其和長輩之間的交流僅限於寒暄兩句,然後自顧自地玩手機。農村長輩自然不會怠慢他們。但知道沒什麼可聊的,久而久之,也就高興不起來的。倒不是說真的不高興,只是覺得尷尬。

    (3)一些城裡親戚覺得自己混的好,愛攀比。

    現在雖然城鄉差距在縮小,但城鄉的發展畢竟差距還是很大,城裡親戚更容易獲得資源,獲得更多的收入,這樣一些成立親戚覺得自己混的好,在去農村之後,說話間的那股子炫耀勁讓農村親戚不舒服。

    即便拋開城裡親戚炫耀的成分不談,人多少都會有些攀比心態。農村親戚覺得自己混的沒有城裡親戚好,也會有自卑情緒。

    這樣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這種結果。

    (4)總結。

    當然了,大多數城裡親戚來農村,農民還是非常高興的,親戚關係在這擺著,沒有什麼比親情更重要了。而且也並不是所有城裡親戚都愛炫耀攀比,也不是所有農民都感覺自卑,更多的農民朋友面對城裡親戚,還是非常熱情且安排周到的。再說現在農村生活並不比城裡差多少,有很多特色只有農村有,城裡根本不存在,這樣子城裡親戚來到農村,可能還會感覺不自在呢。

  • 4 # 灑脫農人

    都說農民好客,可城裡親戚到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

    你這個問題可算問到我心坎裡去了,所以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湊巧我在城裡有親戚,更湊巧我心裡也是不待見城裡的這個親戚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農民的確好客,但更加疾惡如仇

    我認為農民身上最大的特點就是純樸、善良和勤勞,這也是農民所具有的優點。咱農民看待任何事物,都會從好的一面去理解和認識,沒有彎彎拐拐,也沒有花花腸子。

    正是因為農民具有純樸善良的特質,所以農民對人對事就很耿直和率真,熱情好客自然就是咱農民朋友的性格。古人說得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咱農民朋友見到貴客,自然就會好茶好飯的招待,絕不會失了做人的禮節。

    但是咱農民朋友也並不是見到誰都會屁顛屁顛的去熱情招待,雖然好客是農民的本色,但是也要看來的是什麼樣的客人。有的人“三觀”不正、品行不佳,說不上是一個好人,這樣的人就不是我們農村人所歡迎的物件。

    2、農民最瞧不起忘恩負義之人

    我親戚的老家本來也就是我們村的,年輕時候他學習還不錯,80年代末期考入了中專學校,90年代初期畢業分到了縣城工作。那個年代,能夠有一個正式的工作,就算是給祖先們光宗耀祖了,所以村裡老少爺們都羨慕得不得了,我親戚也成了村裡農民們教育子女的榜樣。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我親戚在城裡才工作半年,秉性就開始見漲了,很少回農村看望雙親不說,就連村裡老鄉去城裡有事請他幫忙,十有八九是見不著他的面的。

    記得有一次,我親戚的父親生病了,治療過程中特想他兒子能回來看望一下,可是自始至終都沒看到我親戚回來一次,著實讓人失望之極。

    3、農民最反感喜新厭舊之人

    品行不好之人,總是會層出不窮的鬧一些么蛾子出來,還是我這個親戚,你忘恩負義也就算了,可誰也沒想到,他居然還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

    他愛人和他是初中同學,兩人單是耍朋友就已經耍了8年,本來他愛人在我們鎮上的食品站有一個正式工作,後來為了和他在一起,就主動放棄工作與他結婚了。

    幾年前,我親戚見他愛人變成了“黃臉婆”,就不要她了,經過了無數次的吵鬧後終於離了婚,沒過兩個月,我這個親戚就再婚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新娘居然是他親外侄媳婦的親姐姐。。。

    總結全文:

    總之,我這個親戚可能僅僅只是一個代表,是走出農村成為城裡人中的極少數人而已。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無論是什麼身份,無論去了哪裡,對農村始終都有感情,心懷感恩之心。但是如同我親戚這樣一類的人,自然是不受咱農村人的歡迎了,對於他們的到來,我們心裡當然是會不高興的。

    大家怎樣看呢?我對親戚的態度你們支援嗎?

  • 5 # 重慶仔啊輝

    我是重慶農村的:我個人覺得很多城裡人太能裝了,來農村走親戚好像高人一等似的,你看見這種親戚你也不會高興,而且他們走的時候啥都想要,來你家啥也沒有帶,走的時候帶一堆東西走,不是我小氣我們農村人種的東西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 6 # 於是4299

    社會在變城市在變農村同樣以在變,農民純樸好客是很多人都感受過的。但現在很難找出當初的那種感覺了。

    我姑媽家住離城市不遠的農村,有七個兒子,七八十年代由於子女多經濟困難,幾個兒子都沒有好好讀書。成年後有的開拖拉機,有的養魚。我們每次去玩時,不是這家請吃飯就是那家請十分親熱。後來他們的土地被房開商買了建商住樓。有的買了大客車專跑廣東浙江,有的開了大飯店,還有的在市內跑中巴車。每家住的房子都是四五層的小樓,而且裝修很有擋次。前二年我們去遷墳,每家都準備了禮物。有來拿的有沒要的,幾個表哥在墳上看了一下,招呼都沒打就各自開著自己的車走了。

    為什麼城裡人去農村,農民即高興不起來?現在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農民都比較富裕,有的比城裡人還有錢。人一旦有錢後觀念以隨之改變。所以,你去農村農民沒有以前熱情好客,甚至麻木高興不起來了。

  • 7 # 笑看人生風雲時

    這話怎麼說呢?父母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身體健康非要承包土地種果樹養雞鴨鵝,說這樣既能鍛鍊身體又可以掙零花錢,然後就有一些親戚放假往那跑,他們是旅遊度假了,每次去父母都會熱情招待,臨走殺雞宰鵝帶上幾百土雞蛋鵝蛋,可他們去幾乎空手,最多帶箱牛奶,卻要吃住好幾天,有年夏天正是三伏天,老媽做飯招待熱出一身的痱子,而我表妹帶著老公孩子卻是空手前去玩一個多星期,走時帶走幾百個土雞蛋,唉……

  • 8 # 吳玉香

    答,是啊!農民雖然好客,但是城市,農村總是好像隔有一堵無形的差距牆……,在農民人的心裡隱著。一、不說別的,單講穿衣打扮,城裡親戚穿著光鮮亮麗,文質彬彬,飲食方面有規律,豐盛的美味佳餚,舉止文雅,就憑這些有條有理的生活條件都是應有盡有,一塵不染的城裡生活方式,就是對農民自尊一種無形的內心慚愧的根源。二、農民雖然現在生活居住環境有所改變,但農村裡的農民生活方式樸素簡單,衣著簡點,土裡土氣,大手大腳,飲食方面,粗茶淡飯,薄酒隨餐、禮簡義疏、說話粗言冒語,使農村農民在城裡親戚到來之時感到“捉襟見肘”很尷尬,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多少有一絲絲不自然罷了。其實心裡卻美滋滋的喲!

    但城裡親戚也有不高興農村的農民親戚的到來。

    提問的問題,都說農民好客,可城裡親戚的到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這個道理以上所表明的就是農民對城裡親戚的心裡狀態。

    若是真有農民不高興城裡親戚的到來,那就是另有隱情,各人有各人的為人方式罷了。

  • 9 # 在輪迴中成長

    對於題主你的問題,在我家,是一個截然相反的情況。

    我家每年會在清明節期間,前往農村老家掃墓。每到這個時候,我家人,都會覺得很傷腦筋。

    為啥?農村條件好了,自己去一次,最起碼的也會為親戚口中的盛情款待,封個紅包,表示一下感謝。封多少錢?這是一個問題。封多了,經濟實力有限,給不起。封少了,親戚看不上,徒惹人詬病。這是其一。

    其二、因為清明節期間,路上車流量較大,短途城內客運班車,基本處於爆滿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包車前往。包車來回一次的路費就是一百多,再加上司機來去兩包好煙,一頓飯。零零碎碎加起來,去一趟的路費都有兩百出頭。

    其三,進門禮。我們掛山,要麻煩鄉下親戚打點招待,肯定不能空手上門。那最起碼也得拎價值百元的水果、買箱好牛奶、再帶點親戚能用得上的、他們不太好買到的、例如嗯:治療老人常見病,效果較好的藥物在內的實用小件。這年頭,藥是最值錢的東西。題主,你說,單說我家送的,不顯山不露水的藥,到底價值幾何?

    包車費、進門禮、出門道謝紅包。光這三項費用相加,我們掛一次山,最少都要花費上千元的費用。若再算上給鄉下親戚小孩的紅包,去一次鄉里,一口氣花個兩千塊,真不在話下。而我們,在親戚家連上山掃墓的時間在內,最多也就停留三個小時左右。為三個小時,花個兩千塊,這還是看在常來常往的親戚份上。說到這裡,我也只能感慨,這份親情,還真是特麼的值錢!

    我在之前的評論裡說過,和我一起住在城裡的長輩和親戚,他們一個月的退休工資,是夫妻倆加在一起,才四、五千塊。僅為了去鄉里掃墓祭祖,我家長輩拿出了一個人的退休工資做為掃墓的必須費用。這也算夠大方吧?

    可鄉里有人情往來的親戚,他不這麼看。他家但凡有一點小事情,就向我家求助。我家自然是看在親戚的面上,盡力而為地提供幫助。但是,只要讓他聽聞我家有事,他可以在一瞬間,就讓我們兩家熱的發燙的電話親情熱線,變成無人問津的冷僻線路。

    他到我家拜訪,是能省則省,提上門的東西都是我們派不上用場,只能當垃圾扔掉的物品。就連親戚因事辦酒的拿出的份子錢,他都要截留下大部分,只肯拿出少得可憐的一點,做為隨禮。

    一次兩次還可以說服自己不在意。但是次數多了以後,咱們的心裡也就犯起了嘀咕,之後自然也就視清明掃墓,為一個讓人頭疼的難事。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 10 # 果林記錄生活

    感謝邀請:都說農民好客,可城裡親戚到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今非昔比了,很久很久以前,是這樣的,窮怕親戚富怕賊,城裡人真的瞧不起農村人的,也很少光顧,來親戚了會以最真誠相待,最好的食材招待,還自認為禮數不周。

    記得我小時候,家裡總是儲備些食材,比如鹹雞蛋,鴨蛋,鹽質肉,還有少許臘肉,就是在冬天也會炒上四個菜或六個菜的,當然冬天有酸菜的,那麼夏天自家小園青菜就有了會多點的,當然來的不都是城裡人,在交通不方便的時代,道遠的都是貴客,那麼母親帶我回孃家,父親帶我走親戚,享受著貴客的待遇,回不去的往事,留不住的今天,我尊重您們想念您們老前輩。

    十幾年前的一天,我在城裡打工,我也是無意間就說出的,家裡有個骨刻的簡筆畫,12塊繩子連線的,沒幾天就開車拉我回家了,他說不值錢,在要說沒了,給我的回報是一件上衣!好了往事也有坑d(ŐдŐ๑),難怪父母常說,現在那是人呀都是癩逮(母狼)年過古稀的父母,還常常叮囑他們那又呆又傻的大兒子。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好人還是挺多的吧!

    特別提醒,在利益面前,沒有好壞之分,十分精神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後代兒孫,農民呢,十分真情留七分使用三分待貴賓!

  • 11 # 飛奔在希望田野上

    可能是有怎麼回事,城市人到農村做客,農村人確實有點不開心。

    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人講究養生之道,城市人更講究飲食方面,城市裡買不到土生土養家禽蔬菜一類。農村家禽一般都吃五穀雜糧的,正宗土豬、土雞、土鴨等等……

    假如城市人來你家做客,肯定要炒一桌子豐盛午餐或者晚餐,城市客人一上桌邊吃飯一邊打招呼,讚賞你土雞又香又好吃怎麼怎麼的,語言說的很好聽,委託你幫我買點土雞土鴨帶回城裡吃,城裡確實買不到土生土養家禽。

    這一番話說的你不好回答,因為他是你的朋友或者親戚,你肯定會這樣說,哪還要買,從我家帶點回城裡就是了。當然你嘴巴是這樣說的,可是在你心裡滋味就不一樣了,我辛辛苦苦養的家禽你隨便一說就帶走了,賣給別人很多錢一斤,現在農村家禽都很貴的哦,城市農貿市場超市一般買不到土養家禽。有很多城市人到農村買家禽。所以要珍惜農村每一分土地。

  • 12 # 昕瑞生態

    農民都很純樸善良、熱情好客,都是以最好的東西招待遠方的客人。記得90年代,物質相對缺乏,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能感受農民的熱情。那時的農民交完公購糧,所剩的糧食並不多。在平時以喝粥為主(南方農民以米飯為主食),就是為了在過年時,親朋好友過來串門有足夠的糧食。平時省吃儉用,一分一釐積攢,在過年時卻買了很多各種零食小吃。農民平時省吃儉用,就是為了把最好的自己不捨得吃的東西招待客人。

    農民一向熱情好客,真心真意對待親朋好友,但有些城裡親戚卻有些不單純

    農民更願意和農民親戚打交道,串門,走親戚,大家都是以誠相待,但有些城裡的親戚到農村走親戚卻不單純。前段時間在網上看了一個段子,城裡的大哥回農村看望農村的父母,農村的父母殺雞宰鴨招待,把父母樂壞了。城裡的大哥回來探親只帶了些水果探望,在農村住了幾天後,吃了幾天的土雞土鴨,回城時農村父母還給大兒子準備了一隻土雞和一隻土鴨,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高高興興回城裡的家。這時被呆在農村的老二看到了,搶過送出的土雞土鴨,說道“大哥每次回家都是空手回來,回城裡卻大包小包的土特產拿回城裡,父母平時病痛卻不見大哥的人影……”

    現在農村很多這樣的現象,特別是嫁到城市的女兒或者住在城裡的兒子,經常是空手回農村,滿載而歸回城裡。子女是農村父母最親的人,農村老人把平時不捨得最好的土特產都拿出來,但這些親戚卻平時不見人影,需要土特產的時就回來了。

    城裡親戚沒有那麼好客

    農村父母對待城裡的子女都是真心實意,無私奉獻,這無可厚非。最少城裡的子女不會嫌棄父母。但有些城裡的親戚親情關係一般,少數城裡人打心眼瞧不起農村親戚。這些城裡親戚到農村串門,農民熱情款待,卻還是被人看不起。農民把農村最好的東西送給城裡的遠方親戚,卻有時農民去城裡串門時會遭遇閉門羹。農村有句老話“窮不走親”,特別農民不走城裡的親戚,經濟條件沒有城裡親戚好,在城裡走親容易遭人白眼,但城裡親戚來農村串門農民卻熱情好客,這種待客之道不同,讓人很不舒服。現在很多農民除非是自己的子女或者嫡親會來往頻繁,隔代的城裡親戚很少走動了,省得遭人白眼。

    農民對待每個客人都是熱情好客,如果碰到一味索取,或者被人瞧不起的親戚,不走動更好,沒人願意“拿熱臉貼冷屁股”。

  • 13 # 著迷大鄉村

    往前倒騰20年,那會兒城裡的親戚不會願意來農村。因為農村窮、農村髒、農村的爛泥路不好走。所以在那時候,自己的很多親戚一年到頭,也就能夠碰上一次面。對此,我很習慣,免得老媽忙前忙後,他們胡吃海喝一頓後,拍拍屁股就走了。後來,農村的條件好了,房前屋後整的像個小花園。農村裡幾條路也都硬化的好好的,家裡的房子也翻建了。現在,我覺得住在農村真的是太舒坦了,一點兒也不羨慕城裡的生活。

    農村的外在改變了,對於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以前,我們農村人講的是吃飽,現在的生活講究的是吃好。因為農村自己家裡都是有菜園子的,所以裡面種植的蔬菜都是供自家人吃的,所以基本不用肥,也不打藥的。這會兒,城裡的親戚都知道農村菜園子的蔬菜好,吃的放心。於是,週六週日的時候,節假日的時候,有了空閒時間就跑帶鄉里來,吃吃飯,隨便帶點兒這,帶點兒那的。

    其實,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真心實意。可能是我個人的感覺吧,總覺得親戚之間存在很多的隔閡,反而不如自己交的幾個朋友那麼真實。而且他們有時候來鄉下玩,並不是因為想你了,或者想來看看你,只是因為這邊有什麼好玩的,隨路到你這裡來吃個飯。大都是吃完,嘴巴一抹,屁股一抬,人就嘩啦的走完了。之間也沒有個交流,感覺就是單純來吃頓飯而已。

  • 14 # 生活情感日記

    農民雖然好客,但是城市,農村總是好像隔有一堵無形的差距牆……

    在農民人的心裡隱著。

    一、不說別的,單講穿衣打扮,城裡親戚穿著光鮮亮麗,文質彬彬,飲食方面有規律,豐盛的美味佳餚,舉止文雅,就憑這些有條有理的生活條件都是應有盡有,一塵不染的城裡生活方式,就是對農民自尊一種無形的內心慚愧的根源。

    二、農民雖然現在生活居住環境有所改變,但農村裡的農民生活方式樸素簡單,衣著簡點,土裡土氣,大手大腳,飲食方面,粗茶淡飯,薄酒隨餐、禮簡義疏、說話粗言冒語,使農村農民在城裡親戚到來之時感到“捉襟見肘”很尷尬,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多少有一絲絲不自然罷了。其實心裡卻美滋滋的喲!

    我爸媽那一輩的城裡親戚還是很重感情,很熱情的,畢竟爸媽那一輩的城裡親戚,也都是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發展而留在城裡生活的,所以老一輩的共同話題也多。但是隨著老一輩親戚的年齡越來越大,現在很多人來農村走親戚都不太方便,所以就換成小輩代替父母來農村走親戚。

    小一輩都是城裡長大的,和我們農村生活不同,話題也不一樣,尤其和長輩之間的交流僅限於寒暄兩句,然後自顧自地玩手機。農村長輩自然不會怠慢他們。但知道沒什麼可聊的,久而久之,也就高興不起來的。倒不是說真的不高興,只是覺得尷尬。

    城裡人愛講究,穿衣打扮很時尚,穿著總是一塵不染。而農村比較接近地氣,天天和泥土打交道,自然就不太注重這方面。還有就是城裡人的飲食、衛生和農村也不大相同。我有個表叔每年春節過後都會帶著全家來農村,他們來的前一天家裡就要搞一天的衛生,把家打掃乾淨,傢俱、家電、碗筷從新清洗一遍,還有換上新的被褥、床單。至於操辦伙食,我只管置辦食材,由他們親自下廚。他們炒菜用油都比較少,多了怕油膩吃不下,煮青菜時不要鍋蓋,這樣煮出來的菜看起來比較青秀。有一次在燉排骨的時候我加了一個草果在裡面,他們就認為吃不到排骨的原汁原味,端上桌子他們根本沒有動過筷子。真是難伺候啊!

  • 15 # 萬眾精選

    淳樸、熱情好客,以前是用來形容農民的詞語,雖然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思想的轉變,城鎮化率提高了,農民的數量也在減少。即便如此,農民千百年來傳承的品質卻沒有變化,農民依然是淳樸並且熱情好客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便可看出農民對待客人的態度。

    農村的環境好,空氣清新,因此很多城裡人每到週末或者放假的時候總喜歡去農村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對於城裡人來說,這是好不容易得到的放鬆的機會,因此打扮的光鮮亮麗,去農村的親戚家做客,順便體驗一下農民的生活。

    在農村,雖然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也越來越多,但是對於60後和70後的農民來說,受教育程度遠沒有同年齡段的城裡人高,受教育程度決定了雙方思想的差異,再加上城市發展快,城裡親戚的眼界可能也會比農民的更長遠一些,這個時候,農民和城裡親戚的交流,可能變得比較尷尬了。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的農民會有自卑感

    以前城鄉的經濟差異並不是很大,甚至很多的農民比城裡人的經濟條件還好,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農村。因此農村人和城裡人的經濟差距也越來越大。

  • 16 # 富重黔形

    都說農民好客,可城裡親戚到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

    你們之間的關係可能存在著隔閡,中國的風氣是講究禮尚往來。

    你對人家好,人家對你好;你若高高在上,自己認為是城裡人,看不起農村人;你不尊重別人,當然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自古有多少有錢人看不起窮人,城裡人看不慣農村人!

    如果你對你農村親戚很好客;你來到他家,他不高興,可能他家有什麼事情,或有什麼難言之隱,而不善於隱藏;否則你那農村親戚就是不識抬舉!

    中國不是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17 # 知微隨筆

    說到好客,大山裡的農民應該是最淳樸最熱情的。記得小時候,如果有路過的賣貨郎想要到村民家去借宿,只要不是寡婦家,或者家裡確實沒有多餘的房間了,一般村民都會熱情接待,從來不收取任何的費用。要是親戚來了就更不用說了,老人們常說,親戚是越走越親,不走就不親了。客人來了,村民們總是會拿出家裡最好的東西來招待。

    至於題主所說的,城裡親戚到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這應該是近些年的事,或者是個別地方的個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知微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說對於城裡親戚的一些印象。

    其次,一些城裡親戚喜歡說一套做一套。他到鄉下來的那會兒跟你是親戚,對人很熱情,而一旦回到了城裡,你要是去找他,那臉色你看了就不想在那多呆一分鐘。我在城裡讀書的時候,有個親戚總是跟我媽嘮叨,說我太見外不到她家去。後來有一次我真的去了,她好像很驚訝,掩飾不住的嫌棄。生怕我要她幫忙找工作,講了很多的大道理。他的家人進進出出,自始至終沒有一個人上來打招呼。從那以後,不是萬不得已我是不會輕易到人家家裡去的。

  • 18 # 文都楊稼

    題主出的這道題,就象看見現實一樣,這是本領域外的話題,也參與進來聊幾句。

    現在城裡人與鄉下人有來往的,大多是同胞的兄弟姊妹,別看這共奶頭的姊妹小時候在一起兩小無猜,不問彼此,可一到各人自立門戶,其中間的隔閡就漸漸顯現出來了。現實中有做哥哥的放棄讀書機會,寧願自家務農,掙錢將弟妹唸書深造高就,可後來住在城裡的弟妹還嫌棄鄉下的哥哥,對哥哥的子女更是睜一眼閉一眼。

    重要一點,城裡人每年第一次到鄉下來,要麼是“清明”節回老家祭祀祖墳,順便給近親帶些還情禮物(有些禮物是家庭清理的過期食品),到弟兄家還無可非議(畢竟是家族),若再到舅弟家、姑姑家,他們都十分反感,鄉下人也忌諱,這難道是給活人做“清明”嗎?難道不能單獨走一趟嗎?

    城裡人到鄉下來不好擔待,上了年紀的,來時包車,走時鄉下人還要拿錢給包車,給搭便車就認為鄉下人看不起他,當場就不高興。

    鄉下人家庭衛生及時打掃的不乾淨,城裡人放下禮物一口水都不喝,找藉口就說走,弄的鄉下親戚手忙腳亂。

    鄉下親戚送給城裡人的物品: 土雞蛋裡不能有一個“醒黃”;花生必須精挑細選,不能有一個破口子,更不能有一粒發黴;晒乾的黃花菜,必須是當天早上釆摘未開的花蕊,還須一天晒乾的;其它的土產品都象是“進貢”的質量,不然他還傳回話:不能吃,扔了?

    如此,鄉下人與城裡人交往好累,更怕城裡人到來。

    過去講“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過時了”,現在形成了“一代親,走走動,到了二代就不問”了。

  • 19 # 胖弟愛學習

    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村人對待親戚是非常的熱情好客的,平時最喜歡的事情也是拜訪親朋好友,因為這樣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多一些聯絡。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好像這種感情淡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淡了許多,自己如果有城裡親戚來的話,自己好像也沒有很開心了,這其中肯定也有原因。

    一:怕招呼不好。

    自己是在農村裡面住著,但是親戚是在城市裡面,親戚老自己家一次也很不容易,自己肯定都想著把好的東西留給親戚。但是城裡人豫農村人之間肯定還是有點差距的,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生活習慣等方面來看,農民想著熱情招待自己的親戚,但是又怕親戚覺得自己條件差,看不上自己的東西,所以說就不是很高興了。

    二:怕對方小看自己。

    在農村裡面,攀比的現象是很嚴重的,以前在農村裡面生活的人,到了城裡面,見識的東西多了,回去農村裡面自然就會作比較,農村肯定是條件差一點,有的城裡親戚來了自己家裡面就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形象,讓自己心裡面很不舒服,但是自己也不能說什麼。

    三:不知道該說什麼。

    有親戚來了自己家裡面,自己肯定是熱烈歡迎,但是很久沒有在一起交流過,平時的圈子也不一樣,一下子見了面可能就會很尷尬,因為平時所關注的東西不同,所以說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從哪裡找話題聊,給人的感覺很壓抑。

  • 20 # 大朱朱

    謝謝邀請!這種情況分兩種,為什麼城裡親戚來農民家做客,農民高興不起來,第一種:不經常往來的城裡親戚,這個肯定關係不怎麼樣啊!遇到什麼事情才聚在一起的,溝通少走動少,平時沒有來往,遇到事,城裡親戚都來農民家商量事了,還的忙上忙下的伺候她們吃喝,吃完城裡親戚走了,還得把鍋碗洗了,這個估計擱誰都高興不起來吧!伺候吃喝人家吃完走了,你得收拾半天

    第二種:就是城裡親戚來農村家裡做客,感覺跟城裡親戚有距離感,首先衣著方面就讓人有距離了,城裡親戚平時不用下地幹農活,穿的比較洋氣,農民每天跟地打交道,穿的就比較隨意一些,幹農活穿的洋氣怕把衣服弄髒了,一般農民下地幹活,穿衣服沒有那麼講究,和城裡親戚遇到一起多少有那麼一點尷尬吧

    還有就是農忙時候,地裡的活都做不完了,這時候城裡要是來親戚了,得招待親戚吧!手裡農活還要做,忙不過來了,這個肯定也高興不起來啊[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當然了,生活習慣不一樣,也不能要求別人都按自己的想法來,但是親戚不經常走動,都會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整天說愛你的人,在結婚頭一天讓你在加幾萬彩禮算真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