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三哥
-
2 # 上帝方程
我覺得人性本善、性本惡的說法其實都是不對的。
人首先是一個生物,有求生基因(不求生的早就被淘汰了),求生的過程往往是競爭行為,有時為了給自身機體營造舒適的生長環境,甚至做出殘酷行為,這就是野性本能的一面,從這個角度看,人是本惡的。
但是人脫胎於群居動物,像所有群居動物一樣,通過群體的團結協作,獲得比單獨行動更強的攻擊力和抵抗風險能力。在群體裡生活,個體除了要考慮自己,也會考慮他人,顧全大局。從這個角度看,人又有性本善的一面。
最後,還有更重要一點,人早已從動物脫胎而出,具有理性思維和主觀能動性,人除了有短期考慮,更有長遠打算,會根據不同的環境採取不同的思維和策略,因而人類其實比其他動物更能適應不同生存環境。
綜上,人是個很複雜的生物,早已脫離了性本善、性本惡的簡單特徵。任何規範人行為的法律、規章制度,都必須兩方面都考慮,甚至連不善不惡都要有所考慮。
-
3 # 霜夜繁星
單從文化角度和東西方角度,大家都有不同延展與論述,我這裡想講一個歷史角度,
我們知道孔子創立儒家,首先提出性本善,利用德治來管理國家,後期荀子提出性惡論,最後由秦國統一天下,用的法家觀念,重用的是李斯,用法制來約束人性惡, 但是隨即,漢朝滅掉秦國,如何用贏者汙來解釋自己的合法性,於是整個文化翻轉,漢朝統治時間足夠長,這個說法也足夠完善,也就是說人的善惡觀是被馴化的,這就像把狗馴化成寵物,接受了一整套完整的操作, 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使得一個觀點成為共識,
同理,我們現在在接受西方的馴化,過禮拜,穿西服,建立行政管理,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裡面夾雜著各種各樣的聖經以及基督教禮儀和觀點,我們在有意無意的受到另外一種馴化,成為符合西方要求的人,有和西方一樣的善惡觀,從這裡看,中國要不要與西方斷奶,要不要重新有自己的文化思考,現在極為重要,起碼中國百分之八十已經接受了深度馴化,越是高階知識分子越難以和西方斷奶,
-
4 # 九齡22
關於人性善惡的問題,人們一直都在爭論。我覺得重要的不是去判斷善惡論誰是誰非,而是去看按善惡思想分別導引出的結果是什麼。
中國儒釋道三家,主體都講性本善。也就是說,大家本來都是好人。你中間辦壞事了,一定是受環境影響迷路了。對犯了錯的好人怎麼辦,你肯定不忍心殘苦對待他,只有耐心教育。所以儒家整天給你講,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給政府講,要以德治國,不要對犯錯的人太嚴酷。道家也對政府講要無為,少點法令,多給百姓點寬鬆環境,他們會變好的。佛教也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是說犯了錯不要緊,改了就是好同志。
所以中國特別重視教育,為教育兒女父母竭盡全力。傳統思想講合和,仁愛,慈悲,仁政等。講一元論,大家都是好人,要好好相處,就是一草一木,豬狗也一樣,都是自然界一分子。
性惡論,也就是講你本就是壞人,只是在嚴格管治下才不敢幹壞事。你幹了壞事怎麼辦,對辦壞事的壞人,大家不會憐憫,都會說好好治治他。政府會制定些嚴苛法令,也會出現一些酷吏。這就出現歷史上的暴政。
西方的原罪說,是讓人們都拜在一神之下。你本來就是壞人,再不信我,讓我改造改造你,那你沒救了,更壞。一神說下,出現了二元論,非敵即友。不要說一般人,即是神,一神之外不是邪神便是假神。上千年來相互殘殺,戰爭不斷。只要中中國人不拜那一神,西方就不會把我們當作好人。
-
5 # 劉國民81223781
西方有著自己的文化,它的哲理性比較有層次,東方以儒教為本,只有著從現象看本質。從佛教來講,不東方與西方,唯心所造,形而心體。某種看法各不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東方文化及人的根本。西方性本惡,說明了西方看透了人的善會變惡。此句雖然顛倒,就不必分析一下東方性本善,還要西方性本惡這是邏輯思維一種方法。
不管東方與西方,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法律的道德,家庭也是如此。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會導致善改變了惡。善與惡是一個人道德之本性。有善即有惡,有惡即有善。無非詞語顛倒而已,有著從惡而向善,有惡從善,這是本性的自然規律。無法改變。一切唯心造!
-
6 # 月洛花田
善惡,中西方理解的角度和分析的細微程度不一致,我們中國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具體到如今的文明社會,人類一步步走來,從野蠻到文明,然後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互幫協助,同大自然抗爭,對於同為人類種族,總體上進化到了善良的文明程度,而西方世界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也許跟他們生存環境有關係,亦或者是他們認為只有通過殘忍的戰爭才能生存下來的,也許是他們思想、生存環境、血統裡流淌的惡的基因。
-
7 # 93財學
西方的人性本惡論是因為民主制度要求公眾對政權的監督制約,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來消除本惡,如果人性本善就沒有監督和制約,西方輿論自由也是基於人性本惡,需要相互監督;東方的人性本善是因為中央集權專制的需要,相通道德高尚的人在統治這個國家,不需要監督和制約。因為人性本善也不需要相互監督和制約。
-
8 # 豫北小二哥
多看動物世界就知道了,自然法則,誰能改變!!
殘酷的現實,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而我們天天都是太平世界!悠哉遊哉!
沒有歲月靜好,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不要太安逸了!夏天太熱開空調,冬天太冷開空調!我們已經適應不來地球生活啦!
沒有危機感,就沒有未來!!
人一出生就是為了自己能活著而努力拼搏的!所以人性就是惡!
你見獅子發善心放過任何一隻小動物了嗎!只要能入口,絕不留情!
-
9 # 財經耕耘客
中西方對人性的視角不同!
西方,是從一個人一生的全域性看人性,肯定是:本惡!
所以西方會用制度、法律和規則來約束行為上的“人性之惡”,並且通過宗教信仰讓它“內心向善”!
中國是從人的“出生”這一原始狀態看人性,剛出生的嬰兒的確是“性本善”的!
但是,隨著嬰兒不斷長大,受社會複雜環境的影響,“人性變惡”已經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下,必須讓社會更加“潔淨和善良”,才能讓“本善”變成“善終”!
就像簽訂協議,如果假定“雙方都是君子”,協議變得多餘,只有假定“雙方都有可能會是小人”,協議才會越來越完善!
-
10 # 小馬哥的Vlog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善惡只是相對而言的!
只是少數服從多數的結果!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所留下的語句,都不是簡單的字面意思,仔細體會吧!
-
11 # 歷史深度揭祕
人類本初,在尚未進化成直立行走的人之前,也就是和其他動物一樣,僅僅是個靈長類動物,無所謂善惡好壞,只是有的動物是肉食動物具有攻擊性,因為,他必須通過狩獵來維持生存。而有些動物是草食動物天然不具有攻擊性,頂多本能的具有反抗性和為了爭奪配偶或領地而進行的決鬥,或用犄角,或用爪子、嘴巴、蹄子等等。而靈長類人猿即是肉食動物,同時,也是以植物類為食物的綜合性動物,因此,我們既有攻擊性一面,又有安逸性一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性惡,西方是建立在個體與個體關係之間的一般思維,個體不惡會受欺負,人性善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個體如惡,在群體上會受到道德的打擊。
人性本質是由動物遺傳,是惡,但由於人類的進步,產生道德,所以人性有了善的一面,因此,人性既有惡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惡屬於私人,善屬於社會。
我不會講大道理,我說實際,無論是人和生物都是本性惡,其表現為生下來就爭食,強者生弱者亡,不惡不能生存。爭就是惡,人是單生為主,沒有表現出爭,多看動物世界就明白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頭四句,說的是人生善性相近。後來生長過程中發生了改有善惡之分,這就是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兩句說的是人性本善為什麼會變惡?是教育不到住位才變成惡。其實三字經就是儒家說教人的理念。與實際是有差距的,其實萬物生下來爭食就是惡的表現。
西方本質上是工商業文明,東方本質上是農耕文明。工商業文明的特點是需要和各種陌生人和環境打交道,如果不把人設想為惡的,那麼面對陌生環境和人最後受傷害的就是自己。而農耕文明社會所處的環境是熟人社會環境。因此不需要時時刻刻提防身邊的親戚朋友。所以,把人設想為善有利於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關係。這也是東西方對人的假設區別的根本原因。基於這個假設,所以西方人用法律來設定社會底線。而東方寄希望於道德來設定社會文明的上限。而現代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到工商業文明時代。以德治國,目前看來作用有限。工商業社會只能依法治國。兩者都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不理解文明形態的區別。
本善本惡的說法,都是對的,沒有東西方誰的觀點錯誤一說。萬物萬事,有陽必有陰,無一另外。有壞人才能體現出好人,有好人才會突顯出壞人,就是此理。壞人有二種,一種天生的壞人,遺傳基因造就,無論如何教育,都無法改變其惡性惡質,另外一種是後天環境使然。此類人可教可救。
人性無所謂善與惡,因為所謂善惡本來就是人為杜撰的概念,並不存在於真實的世界之中! 心中向善即為善,心中向惡即為惡! 這一點看動物世界最清楚不過,虎狼吃牛馬,牛馬吃草木,草木吸收泥土中的養分,泥土中的養分又來源於動物屍體……萬物迴圈,沒有對錯!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
-
12 # 家鄉的酒4317
哦,話說東方文化的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學派可是他們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上相互對立。荀子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但這不影響儒家學派的主流思想,在這個節點上古人開了一個玩笑,在中國啟蒙教材中只是用來做口語練習,沒人會信以為真。
西方文化在意識形態領域就是唯心主義哲學,但愛因斯坦是抱著“神”寫完“相對論”的,這又怎麼說呢?
如果說西方文化認為人性本惡,這個說法不準。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上到政治內閣,下到貪民窟無不教徒。
基督教中有“原罪”和“本罪”的說法。
原罪指人的先天惡根即“性本惡,”本罪指後天都會犯的罪。
從這一點來看,西方文化裡的遏惡揚善的“贖罪”行為更有積極的意義。
事實上,人和動物一樣剛生下沒有不老實的,那有什麼攻擊性;老虎像老虎、人像人;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佔有地盤和佔有食物以及佔有自個兒喜歡的慾望。對人而言,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讓給別的孩子,餓了跟動物一樣會爭吃。
這就是說,人性裡面既有“善”的遺傳成分也有“惡”的動物成分,這種初始狀態下的善惡是沒有受到環境影響的。
所以我們既要尊重自己文化裡的“仁、義、德”也要吸收西方文化裡的優點;“取之精華,棄之槽泊。”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
13 # 練嶽的暉
中國的文化一半來自外西方,共產黨也來自西方文化來感染中中國人民,解放中中國人民。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正確路線領導共產黨走向社會主義道路前進。解放全中國。(很多老人家見過標語寫)
-
14 # 翻開歷史書
人本善與人本惡確實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差距。西方人講究的是人一生下來是有原罪的,所以他們經常進行祈禱和贖罪。
我認為片面強調德制,放鬆法制以及對上層和下層道德要求的區別,導致了社會的扭曲。例如:古代教育百姓要禁慾,而皇帝三宮六院,要求百姓節約是美德,而皇帝吃個飯幾百道菜。
長期下去會導致,說一套、做一套、想一套,社會上虛偽的人會增多。因為相信人本善理論,制度設計上缺少對權力的制約,古代社會導致皇權過大的問題。
還有就是道德佔據了制高點,人必須在道德下行事,所以就容易出現潛規則(明的不行,來暗的)。
西方人辦事往往按照法律、規定行事,因為他們不太相信個人,覺得個人是不靠譜的。西方發展出了,議會制、三權分立等等,一系列制度來限制個人的權利。
-
15 # 虛穀子金濤
不論東西方文化有何不同,但,性夲惡與性本善同出一轍,都是指向一出生,就惡就壞。
我認為兩者都是錯誤的,一個人一出生,惡與善,好與壞都不存在,都是後來影響學習性情形成,通過不斷的瞭解社會和自然,使人性不斷磨勵,認知不斷的成熟,才得到人性的初成。
這個初成,就是性格定性的開始,也就是對好與壞,善與惡的初步定性,雖不成熟,但已產生。這個過程是極易受到幹繞的,不完全定性時期,也是極易受到善與惡,好與壞影響的時期。
這期間正好朝著善惡好壞發展選擇,容易犯錯誤或犯罪,也容易成為一個英雄和模範。
這才是人性,善惡好壞定性論。
-
16 # 周永根1
人性本來就沒有善惡之分,在不危及生存條件下,是可以共享物質生活等條件。如果在物質上和生活中出現短缺,那麼爭端就會開始,在這個時候,誰能分得清誰是善,誰是惡?我們人類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智慧,誰都不是鐵石心腸,但良心的天平是可以頃向善惡的任何一方。常常有人把不敢反抗的人稱作為憨厚善良,其實,弱小不是善良!就如我們人類虜殺其它生靈一樣,只是在完成一個食物鏈罷了。
-
17 # 大成於道
人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一面。人的社會活動,是善是惡,社會體制的設定,至關重要。好的體制,能夠遏制惡的本性,將善的,Sunny的貢獻給社會。失敗的體制,會造成人善被人欺,小人易得志的局面。即使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社會的發展,也改變不了,假醜惡的橫行。
-
18 # 一個農村人的開悟
善惡是人的兩面,事物都有兩面性,不可執著於一面,一個人要立足於世,要以善為主,但也要有對付惡人的方法,道家就是這樣的!學道家思想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文化連綿不斷,就是道文化,
-
19 # 平安快樂82703296
這個問題不衝突,都對,只是對善惡的理解不同,角度立場不同,本是善,是通過社會的醜陋變惡了,本是惡,是通過社會的正義變善了,西方社會所為的善和東方社會的惡有什麼區別?反之就不說了,這就是立場角度不同所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
20 # 塵埃心悟
人之初本無知,後天環境造就心,少兒時代懵懂無知,初生牛犢不怕虎,善惡難分,時不時闖下禍,慢慢接受教育和環境開始分辨是非。
回覆列表
請題主和網友先認真看看一張中國嬰兒的面相,在看看美國特朗普的面相。一望而知,表明了我的看法和態度。
2.回到題主的問題,誠然,西方人大多信基督教,有原罪觀念,渴望獲得救贖最終歸宿於天堂的願望。
3.我理解和西方文明源於最初的海盜文明,信奉弱肉強食和叢林法則,誰更狠更凶更強,才能獲得更多生存資源。延續到當下,看看西方國家在全球疫情危機下的觀念和應對,依然烙印著聽天由命,誰能適應誰生存的底層心態。
4.而華夏文明源於氏族血親部落的農耕文明,大家都是親戚鄰里,分工合作,守望互助才能戰勝天災人禍,抱住糧食種植生產,獲得最大化的生存條件。
赤子情懷是中國文化最彌珍貴的情感,是利他精神和與人為善的邏輯模型,是為人處世的初心原則。
只是我們成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太容易被五官的感知所迷惑,過度貪圖享樂,追求更多更舒服更便捷的生活方式而“學惡”
中國第一哲人老子一生困惑:人類文明進步反而成為對自身最大的戕害!《道德經》通篇主旨就一句話:順道而行謂之德。今天,如果老子看到大地,江河,海洋的化學電子人為環境汙染之不堪,瘟疫流行,氣候異常,戰亂不斷,核武器的巨大毀滅力會作何感想。
老子一定會一把火燒了《道德經》而向天怒問:人類文明進步的終結者一定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