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目前4G網路商用才沒幾年,網路建設投入巨大,投資都未收回,現在又大力推進5G網路建設,需求、動力和目的在哪裡?

17
回覆列表
  • 1 # 小叔同學

    5G技術實質上是新一輪的國際科技競爭

    回望一下歷史,人類歷史上幾次科技革命程序看,凡是掌握了科技技術的國家,必然帶來社保變革和經濟的高度發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也就是工業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其中代表就是英國,這也為大不列顛英國,稱霸全球打下基礎。

    而這次,就是通訊領域上的最大的技術革命,以前因為歷史原因,我們閉關鎖國,我們當家做主了,又吃不飽,要先解決溫飽問題,前面的科技變革,我們沾不上邊,也力不從心。經過不懈努力,這一次我們可以上前拼一把,並且當前已經是全球5G技術排頭兵。

    國家的支援推進

    中國高度重視5G發展,將5G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領域。早在2013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支援產業界成立了IMT-2020(5G)推進組,組織行動通訊領域產學研用單位共同開展技術創新、標準研製、產業鏈培育及國際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5G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創新發展成果全球矚目。

    通訊技術從1G-3G,美國和歐洲主導,到4G中國開始掌握話語權,到5G的技術主導。這次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5G就像是一臺巨大機器中的潤滑油,啟用整臺機器快速運轉。

    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測算,2020—2025年,中國5G商用帶動的資訊消費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

    發展5G有利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與4G相比,5G應用場景從移動網際網路拓展到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物聯網等更多領域,能夠支撐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數字化轉型。

    歐盟將5G視為“數字化革命的關鍵使能器”。國際諮詢公司馬基特預測,到2035年5G有望在全球各行業中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5G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網路已經和和各行各業結合,網路已經無處不在。特別是在我們中國這已經是一個國家戰略,這次疫情期間大家應該能感受到網路帶來的便利,試想回到十年前,會是怎樣的場景。

    5G的到來必然會引起行業的幾大變化,而抓住5G的發展就抓了的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要大力發展5G。

  • 2 # 龍志說

    第一5G為製造技術提供更快更好的網路支援

      5G通訊將在工業網際網路中改變我們的製造業。過去,網際網路主要改變了服務行業,如網上購物、汽車購物和外賣服務。很大一部分中中國人享受了網上購物和汽車購物帶來的便利。5G時代到來後,製造業將成為下一個轉型目標,依靠工業網際網路來消除製造資訊孤島。

      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但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中國製造業仍處於一個大而弱的狀態。一方面,中中國產業起步晚於西方國家,但也有產業集中度不夠的因素。——許多時候,大量國內中小企業與壟斷該行業的外國巨頭競爭。缺乏產業集中度不僅會分散權力,還會產生嚴重的內部摩擦。

      第二,5G通訊和工業網際網路是中國製造業升級的機遇。

      目前,我們的工廠都是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資訊孤島,這將導致大量重複投資和資源浪費。此外,我們的技術不利於先進技術的擴散和工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如果把中國的工廠與一個統一的平臺連線起來,完善工業製造的大資料,飛機、汽車和船舶的協同開發終端.在國家主導的公平合理的資料分享條款和規則下,許多國內企業可以共享自己的資料。通過借鑑他人的經驗和資料,可以提高國內企業的技術增長率。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地區,通過集團化發展模式,可以突破過去的差異,逐步趕上和超越國外企業。

      然而,在相對先進的領域,通過強有力的組合模式,可以進一步集中科研資源,並進一步保持已經取得的優勢。

      第三5G改善人們的生活

      隨著5G通訊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一切都互聯仍然是大勢所趨。人們將利用資訊時代。

      5G通訊在智慧家電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未來,物聯網將把所有家用電器連線在一起。我們的家用電視、空調、冰箱、路由器、電腦、微波爐、電飯鍋、洗衣機等。都連線在一起,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在數千英里之外進行操作。下班等公交車或地鐵時,你可以檢視家裡冰箱裡的食物儲備,訂購電飯鍋加熱米飯,微波爐加熱食物,空調保持恆溫,熱水器燒熱水,智慧電子商務公司下載你喜歡的電影.這將有助於實現時間協調,使生活更加方便。

      在智慧旅行中,5G通訊為自動駕駛提供了低延時的可靠實時資料連線。隨著自驅動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伴隨而來的晶片有感測器、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通訊模組、射頻等。隨著軟體演算法和高精度地圖的不斷髮展,自動駕駛將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這將大大方便人們的出行,避免一些人為失誤造成的交通事故。

      行動式裝置的功能也依賴於5G網路。目前,許多製造商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智慧服裝產品。智慧杯子可以檢測水或飲料的溫度,並以不同的顏色顯示出來。智慧手錶可以隨時檢測佩戴的脈搏、體溫和其他健康資料,將來可能會連線到醫院資料中心。智慧眼鏡具有拍照功能,一些高階產品也可以幫助工程師工作。

  • 3 # 細說科技

    第一,萬物互聯是未來趨勢,而萬物互聯至少要基於5G才行。比如,遠端手術,操作延遲必須非常低,而且影象必須高清。現在4G一方面是傳輸速度不足以流暢支援高清影象傳輸,另一方面延遲達到300毫秒甚至更多,連肉眼都能感覺到延遲,這要是在手術當中出現這種情況,那可能導致誤判。比如有的腦外科手術的時候需要在病人清醒的時候做,如果手術刀碰到某區域,這個人立馬說不出話,或者毫無反應,就必須立即停止,防止造成二次傷害。還有就是無人駕駛汽車,在日常行駛過程中容易碰上各種突發事件,如果延遲太大,一旦碰上行人突然橫穿,根本來不及反應。

    第二,未來VR技術逐漸普及以後,連電視,電腦都會採用這種顯示技術。而VR顯示對資料傳輸速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4G達不到要求。

    第三,消費電子裝置功能越來越多,遊戲應用資料傳輸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現在的手機大都是1080P,未來為了實現高清顯示,可能達到4K顯示水平,在這種水平下,手機看視訊流量傳輸要求提升4倍。若視訊幀數達到120幀以上,對資料傳輸速度要求還要再提升2倍,也就是說傳輸速度達到現在的8倍以上!這種傳輸速度需求是4G達不到的。

  • 4 # 大嘴王文慶

    5G對應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uRLLC,eMTC,其實國家在戰略佈局這三個場景下的應用市場,5G相當於這三個場景的地基。

  • 5 # 天地影視匯

    5G是今年全球熱議的話題,國力靠前的國家都在爭奪其控制權。因為5G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普通民眾的直觀感受是網速變快了,幾秒鐘就能下載一部電影。但是5G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5G的實際意義是引領了當前的資訊時代,行業本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市場資金會因此改變流動方向。因為5G涵蓋了物聯網,大資料,大視訊,雲端計算,AI,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移動網際網路等多個領域。

    許多行業技術難關因為5G的出現迎刃而解,比如自動汽車,因為網路延遲問題導致的反應不夠迅速的問題將不復存在。

    中國5G投資超過了萬億,加上整個產業結鏈調整,規模更是難以估量。

    通訊技術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技術,誰主導了5G就意味著未來經濟的主動權就在誰的手中。5G意味著中國科技從追趕者變成了趕超者。也是中國科技厚積薄發的結果。

  • 6 # 路人乙fs

    回答這問題的有幾個是做通訊技術的?什麼裝置需要多大的頻寬?很多人就覺得5比4大就高階。5G能做的事4G全部能做,5G訊號推廣後4G訊號更差了,5G除了傳輸速度,延遲時間覆蓋面積功耗成本可靠性穿透力等等全部不如4G,而且5G套餐更貴。

  • 7 # 刀客DK

    佔領5G標準陣地,以量降低成本!以量取勝!其實缺點也非常多!耗電多3倍!基站數量多3倍!雨雪霧天訊號差!物聯網產品很少!

  • 8 # 股海擺渡者

    在網際網路時代,移動通訊裝置正在慢慢的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網路訊號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在近十年時間裡,大多數手機產品使用者都經歷了從2G訊號到4G訊號的轉變。上網速度越來越快,在給我們帶來極致體驗的同時也不斷地在技術上進行革新,成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在當下,最吸引使用者的當屬是5G網路技術了。

  • 9 # 華夏林

    中國全力支援5G原因是這樣的

    1.在過去,中國的4G和3G的專利權是少於國外的,也可以說這類似於在中國我們喝的可口可樂 ,需要交專利費一樣!本質而言5G是中國專利權最多的!

    2.典型代表就是中國的華為企業,為什麼華為的孟晚舟被逮捕?本質而言就是華為5G專利權太多,這觸碰了很多外中國人的蛋糕,這讓美國不得不動歪腦筋。

    3.5G更是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轉折點。可以這樣說:“未來的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他們的出發點全部要從5g開始,5g網速的變革,更不僅僅是網速的一場革命,還是一場中國時代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革命。

    4.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全力阻止中國5g的發展的原因。中國武器全力發展,以後中國將進入一個全部的高網速高質量高智慧的生活水平時代。當科技也會進步軍事力量一躍成為第一大國,同樣會威脅到美國所以說,這牽扯的利益太多。

  • 10 # 塗濤濤

    原因一:5G可以加速推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是實現智慧經濟的保障;

    原因二:通過應用推廣,來加速制定5G國際行業標準。俗話說,一流的企業做標準。

    5G,是中國發展的戰略佈局。

  • 11 # 麻辣西斯FFn1

    中國推5G網路建設主要有兩方面考慮:

    一、佔領5G標準的的主動權。大家都知道,華為和中興的5G核心專利佔總數的34%左右,華為還是國際5G標準的主席成員單位。這是中國首次在通訊領域站在世界的最高峰,之前2G時代中國完全沒有標準貢獻;3G時代華為開始參與,中國移動還搞了TD-SCDMA,雖然不怎麼好用,但為中國後續的通訊標準制定和產業鏈發展奠定了基礎;4G時代華為中興開始發力,但主導權還是在歐美手裡;也只是在5G時代中國的標準才佔了主導地位。所以我們一定要首先在國內大力發展5G網路,使標準落地,真正的將目前的5G標準固化,避免被歐美推倒重來。

    二、大力推進5G網路有利於5G通訊產業鏈的形成。在大力推進5G網路的同時,會形成一條5G通訊產業鏈企業,這條產業鏈不但可以服務中國,還可以服務世界。產業鏈的形成不但可以搶佔5G製造先機,還能給國家和人民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就業機會。只有搶佔了先機才能在後期的通訊發展中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在以後的6G、7G等標準的制定上有更多的參與度。

    三、大力推進5G網路可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5G網路是更多的應用是在物聯網,中國的網路應用在全球都是很先進的,如果趕上5G的東風可以繼續領先世界。目前,我們將5G建設稱為”新基建“,5G網路的推廣不單的基站的建設,各種配合5G網路應用的設施都會建設起來,比如無人駕駛、遠端醫療等,將會促進我們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更好的服務於民。

    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華為,其實就是想打壓中國的5G通訊,想繼續霸權5G通訊。我們給美國的234G通訊交了太多的專利費,大家用的每一部手機都有幾十美元是交給高通的,所以我們一定是要捍衛自己的新技術的,所以一定是要大力推廣5G網路的。

  • 12 # 血染戰旗紅

    當然是是要搶佔5G的全球標準話語權啦。

    大家都知道,在去年的6月,中國政府就向廣電和電信、移動、聯通發放了5G正式運營牌照。說實在的,這三大運營商和廣電是有些叫苦連天的。為啥呢?一方面因為4G建成還沒多久呢,5G又來了。他們在4G上的投資有些連本都沒有收回來呢。另一方面,5G的應用目前還乏善可陳。前移動公司老總王建宙就曾經吐槽說,現在買5G手機最大的作用就是到處找訊號,找到了之後就測個速,然後截圖發朋友圈,然後就完事了。

    這些情況國家知道嗎?這肯定知道。但國家為什麼還要立刻上馬5G呢?就是為了和世界爭奪5G的全球標準話語權。雖然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各通訊裝置研發製造商已經就某些的5G標準達成了一致,比方說短碼採用誰家的,長碼採用誰家的,這個是有標準的,不能改。但有些標準目前還沒有達成,屬於“誰先佔領算誰的”。比方說我們國家的5G裝置採用的是釐米波,美國的5G採用的是毫米波。那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在以後5G國際波段標準上,是聽中國的還是聽美國的?

    我們當然想要讓釐米波成為國際標準了,於是就利用我們在5G技術方面的優勢,率先實現5G商用化。這樣一來,參與中國5G建設的廠商,無論是國內的華為、中興、烽火,還是國外的三星、LG、愛立信、高通、諾基亞,通通都要採用釐米波。如果在釐米波上下功夫的時間多了,在其它波段上下功夫的時間就少了。就好比鐵路的鐵軌,標軌是1435毫米,寬軌是1520毫米,窄軌是1067毫米。現在國際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都採用1435毫米的標軌,寬軌和窄軌只有少數的國家用。為什麼1435毫米成標軌,那是因為最先建的鐵路鐵軌軌距都是1435毫米的,跟著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大量採用,所以1435毫米軌距就成為世界鐵軌的標準了。美國的釐米波頻段全讓軍方的佔了,它只能搞毫米波的。可美國在5G方面技術遠遠的落後於中國,按照業內人士的話說,即便我們的華為、中興、烽火停下來,它也需要五六年才能追上我們。

    可我們會那麼SB的坐下來等它嗎?當然不會啊!所以我們就要利用我們的技術優勢,先發制人,搶佔5G國際標準話語權。畢竟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5G市場,至於國外的5G市場,和我們比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華為輪值主席徐直軍在答記者問時,一段話就把記者逗樂了。當時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說不允許華為參與他們國家的5G建設,徐直軍說光是深圳的三大運營商的5G就超過了英法德的總和,澳洲、紐西蘭的5G加起來也就相當於湖南衡陽三大運營商的總和。如今我們正以每週一萬個5G基站的速度建設5G網路,爭取在今年實現全國所有城鎮5G網路訊號全覆蓋,明年爭取全國村村通5G。只要我們的5G通訊網路建立起來了,那圍繞它的一切上下游產業鏈都要以我們的5G為標準。到時候我們的5G標準就如同1435毫米軌距一樣成為世界鐵路軌道標準。

    另外,未來的智慧化時代少不了5G技術。在未來,5G、大資料、AI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技術將構成萬物互聯的智慧化時代,我們就是要在智慧化時代搶佔先機,搶佔市場,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13 # 言商財經

    我從個整體思路回覆一下這個問題,如果您有耐心看完這篇文章,或許會對您的問題產生新的理解。

    01

    2020年5月15日,美國加強對華為的制裁力度。“即使使晶片本身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只要外國公司使用了美國晶片製造裝置,就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才能向華為或其附屬公司提供晶片。華為繼續獲取某些晶片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需獲得美國的許可。”

    這是美國商務部繼去年5月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對華為的又一次實質性打擊。有關於晶片的美國技術都需要美國政府的批准才能與華為合作,因此在有限的緩衝時間裡,也相當於緊逼供應商們站隊。而全球分工,各中國產業掛鉤的今天,實施該項政策無疑是損人不利己,更是加大了各國晶片技術獨立的可能性。

    日本負責出口管制的權威機構日本財團法人安全保障貿易情報中心(CISTEC)認為:“利用美國技術在日本製造的半導體裝置,該裝置在日本生產的半導體不是美國技術直接產品,不受美國管制。今後更多的國家將要評估在生產裝備中使用美國技術的後果,儘可能減少對美中國產品的依賴,美國將自食其果”。

    美國實施制裁後,美國晶片供應商全球份額下降,營收下降的同時也無可奈何地縮減研發支出,但仍繼續加大力度做到不留餘地。美國自損也要企圖扼住華為背後,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財富分配權。

    02

    這,其實是一場財富分配權的爭奪。

    什麼是財富分配權?

    我們常說多勞多得,可是,多勞,就一定多得嗎?我看未必。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團體有五個人,這五個人合力完成了一件商品拿到市場上去賣,賣了50塊錢。那這創造的50塊錢的財富,應該怎麼分配?平均分嗎?

    假設這50塊錢平均分給這五個人,那麼每人將收到10塊錢。這時其中有個人不服,說他付出的時間,精力都比大家多,要求分12塊。這時這個人能不能分到12塊是由誰決定的?是其他四個人。這時其他四個人不服,出去外面問,“10塊錢,誰能幹這個事?”,結果第六人出現了,說他可以。這時原來那位要提價的人就慌了,只好說“我不要15了,只要9塊錢”,這樣才有可能回到了原來的位置。由此可得,多勞不一定多得,關鍵,還是得看誰手裡有財富分配權。在這種情況裡,其餘的四個人作為一個整體,擁有財富分配權。

    這就是財富分配權,多勞未必多得,稀缺性才是價值本身,致富的本質不是創造財富,而是分配財富。而分配財富的能力,在於稀缺。

    同樣的道理,在一個產業鏈中,設計——製造——供應——銷售,哪個最稀缺?是設計,特別是設計類的智慧財產權部分,誰有智慧財產權,誰就有財富分配權。

    而華為,就是在5G風口下擁有大量智慧財產權的公司。在過去,美國擁有大量的智慧財產權,任由其他國家折騰,反正財富分配權還是在美國手裡。如今,5G時代有大量的智慧財產權被華為擁有,無疑是大大削弱了美國在5G的財富分配權,甚至是有極大可能奪取美國在5G的財富分配權。什麼違反伊朗制裁令,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

    03

    這是一場真正的正面的全面的戰鬥,有可能改寫整個全球格局。

    如今,華為的零部件比率已經逐漸縮減出處於美國的部分,或者說這是整個全球的趨勢,各大國都希望在晶片這塊擁有自主權。

    而華為,就是我們中國最有力的武器,它不僅僅是一家公司那麼簡單,而是標榜了整個中國部分產業是否能在世界中轉型成為創新型產業,是否在質變的時候會遭到打擊,在打擊之後是否能突破封鎖走向成功?這才是關鍵。

    回想近幾年生活的改變,大多都因4G而起,5G是否能握住在中國手裡,說是關乎整個國民,一點也不過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三思後還是會選擇華為。往小了說,你想想華為剛開始的手機,再到現在,很多人支援的,不僅僅是華為到現在的巨大改變,更是華為的未來。iPhone 的確是不錯,但假設中國也有像iphone這樣的一個手機世界品牌,這是何等的自信。因為不夠好所以要改,因為好所以才敢向最好看齊,因為最好所以才能制定世界標準。

    就像華為的回覆,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因為不成功,便再也......因為像法國這些曾被美國狠狠制裁的國家已經有了先例,像是曾經的阿爾斯通。遠的不說,目前世界主流裝置四大廠家: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中興的下場大家應該都清楚吧?早已成為歷史,只能留在過去,而現在,為現在,也為未來。

    免責宣告:

  • 14 # 陳末ol

    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解讀。

    一、促經濟,擴內需,拉就業,穩定經濟

    大家都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政治卻是為經濟服務的。古往今來,要想國富民強,經濟必是欣欣向榮的。

    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已經席捲全球,目前還沒看到全球拐點的到來。中國雖然已經打贏了這場戰役,但國外並沒有,這勢必影響中國的對外出口業務。很多做外貿的工廠受到的影響最大。

    工廠倒閉,影響最大的是其中的員工,每個員工背後的家庭,也難免受到影響。李克強總理說過:“中國有九億勞動力,如果他們都有工作,那就是創造財富的九億隻手。如果沒有工作,那就是九億張等著吃飯的嘴”。

    根據最新的《2020中國5G經濟報告》,國內2020-2025年的5G網路總投資額是0.9~1.5萬億元。這筆投資的最大一部分,將花在5G基站的建設上。

    5G基站的成本,一般來說,是由主裝置、動力配套裝置設施、土建施工共同組成。

    像BBU、AAU、傳輸裝置這些,就是主裝置。像電源、電池、空調、監控這些,就是動力配套。而機房這些,當然就是土建施工了。

    二、5G是技術變局

    5G具有比4G更高的通訊速度、更低的延時。

    5G最高速度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網際網路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較低的網路延遲也就是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時相結合帶來更好的通訊實時性和可靠性。

    從手機終端到 App 再到物聯網、VR、區塊鏈、AI,很多人認為 5G 似乎影響的不僅僅是普通使用者,更是技術變局。

    以5G和自動駕駛的結合為例。

    5G是移動通訊,而汽車是移動工具,兩者天然的具有同樣的“移動”屬性。

    汽車作為體積相對較大,價格較高的產品,對5G的成本不如手機等數碼產品敏感。而自動駕駛需要大量穩定可靠高速的資料通訊,這讓5G對自動駕駛來講,簡直就是天作之合,金風玉露。

    這些領域,都是5G可以充分滲透的地方。

    可以設想,有了5G通訊,車與車之間可以直接實現高速通訊,車輛也可以隨時從雲端下載高精度地圖使用,同時5G強大的物聯網能力可以讓車輛與道路本身的聯網裝置實現通訊,也就是說,將來的道路標示等設施,不僅為人工駕駛服務,更是為自動駕駛服務。

    三、5G是大國之間的零和博弈

    1G時代我們缺席,2G時代我們跟隨,3G時代我們突破,4G時代我們並跑,5G時代——我們終於迎來了趕超的機會。

    首先是經濟利益。

    在5G以前的234G時代,引領無線技術發展或者抓住無線技術換代機遇的國家,都取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其中美國是最有發言權的。

    對於美國來說,一方面,美國網際網路公司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Netflix(奈飛)藉助美國在全球最早部署4G網路的優勢,抓住了4G時代的移動網際網路爆發的風口,在各自領域構建了自己龐大的移動網際網路帝國,帶來了經濟的增長與高階崗位的就業機會。

    這也是美國以舉國之力打壓華為,中興等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原因。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明白了吧?

    最後我想說,5G建設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實際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終於看到了趕超的機會,並以舉國之力將機會化為現實。四十萬億的“新基建”也將成為最大的助推器,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 15 # 浩瀚興空

    我覺得中國大力發展5G是一個大國必須要有的決心和魄力,原因如下:

    一、國家層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每一次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都將帶來世界格局的巨大變化,工業革時期,英國抓住了機會,一越成為世界霸主,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資訊化時代,美國抓住了機會,順理成章的從英國手中接過世界霸主寶座,如今智慧化時代即將到來,5G網路技術是智慧化的關鍵,誰掌握了5G技術,誰就走在了智慧化的前端,是成為世界強國前提條件,中國並不想做世界霸主,但是落後就要捱打,中國近代史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和中國低下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是解決中國社會矛盾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大力發展5G網路建設,有助於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

    三、技術層面

    誰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現在的通訊技術掌握在美國手裡,所以美國擁有通訊領域絕對的話語權,5G的到來是對通訊領域的一次大洗牌,誰佔據了先機,誰就可能擁有話語權,誰就可以優先制定規則,目前中國的5G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這也是美國打壓華為最主要的原因,但是越是打壓,越是證明5G的重要性,中國也越是有必要大力發展5G建設。

  • 16 # 廣州六叔

    今年三月,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全力推進5G網路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充分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那麼,為什麼中國這麼大力推進5G網路建設呢?

    5G:不僅僅是通訊技術上的競爭,更是國家之間的制度較量

    美國總統特朗普講過這麼一段話:“5G網路將與21世紀的美國的繁榮和安全緊密相聯,我們不能允許其他國家未來重要的工業領域超過美國,5G競賽是一場美國必須贏的比賽,明年美國將有世界上最多的5G頻道,因為你們知道有人已經走在了我們前面。可能我們早就應該這樣做,需要防止5G被其他國家所掌握。” 很明顯,這裡的“有人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面”,指的便是中國。我們來看一張圖:

    由上圖可知,在5G標準必要專利方面,根據有關機構的分析與統計,中國的華為和中興已申請的全球主要5G標準專利數量佔比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並且目前只有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這兩家公司,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5G解決方案。美國為什麼想掐死華為,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這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因為這個5G技術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競爭,而是更高層的制度競爭,這也是特朗普著急的根本原因。一個國家的軍事、經濟、科技是國家基礎,而政治文化則是上層建築,對於全球來說,美國標榜的是其設計出的一套完美整體體制,這樣的體制讓它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人才,並在科技、軍事領域保持絕對優勢,如果其科技被中國超越,那麼勢必會影響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更會給公信力帶來問題。甚至可以說,這決定了中美兩個國家的未來。

    未來人類財富越來越多靠的不是自然資源,而是數字經濟

    資料的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最終要看國家有沒有能力開發利用,這決定著財富是否增加,是因為哪國具有5G技術就能把資料變成更大的財富。根據預測,2030年,中國5G間接拉動的GDP將增長到3.6萬億元。以下為中國信通院,中中國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0年-2030年十年間5G經濟產出預估圖表:

    我們經常聽到各種大資料,人工智慧,遠端醫療,自動駕駛,車聯網,萬物互聯等詞彙,5G將為它們帶來核心價值。這為我們的各個產業的升級轉型,帶來了長遠發展。誰掌握了5G核心技術,誰就能獲得更大產業鏈的主導權。

    5G,是面向未來的技術!對未來將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從現在來看,中國在5G領域已然領跑全球。所以,為什麼中國不大力推進5G網路建設呢?

  • 17 # 老鄭侃市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資料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網際網路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另一個優點是較低的網路延遲(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由於資料傳輸更快,5G網路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路提供商,與有線網路提供商競爭。以前的蜂窩網路提供了適用於手機的低資料率網際網路接入,但是一個手機發射塔不能經濟地提供足夠的頻寬作為家用計算機的一般網際網路供應商 。

    如果說行動網路是一條高速公路,那麼所有在行動網路上的技術專利就是一座座的收費站,無論是為了搶佔發展先機,還是擺脫外國技術專利的牽制,中國的5g技術發展是刻不容緩的,現在中國華為5G技術全球領先,也是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誰能解決社會問題,財富就流向哪裡,中國國力強了,人民幣,中國話都會在國際上有很好的提升及普及,貿易往來也會都會應接不暇。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國家,全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幸甚中國華為5G技術全球第一!

  • 18 # 為樂資訊科技

    縱觀全球,華為在5G領域表現可謂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其已在全球範圍內斬下了96個5G商業訂單,遠遠超過了通訊業巨頭諾基亞和愛立信。這一訊息不僅給國內使用者帶來了驚喜,這也令海外通訊巨頭有點不知所措。但是在國外,華為的5G之路並不順暢,先是5G網路建設方案不僅被美國拒絕還被其制裁。其它國家,包括日本、澳洲、印度等國家也紛紛撕毀協議,這讓華為在全球5G建設專案上出師不利。

    但無論其它國家打壓情況怎樣,華為以及我們的5G之路也會繼續前行,不會因為某個國家制裁就停滯不前。華為每年在技術開發上的資金投入都十分巨大。而且針對5G,華為在很久之前便已經在市場上開始了自己的研發。目前華為擁有世界上最多的5G標準技術專利,目前已經拿下的訂單外,華為還與50多個運營商在討論合作事宜,在合作商總數上華為也是佔據了達到了半數以上。

    無論是從成績還是影響力上來看,華為現在已經成為了5G時代的“領頭羊”。相信隨著5G的不斷推進,華為還會在市場上不斷的取得新成績。而為什麼我們以及華為要這麼積極地去推進5G呢?原因無它,就因為新型(5G)基礎設施決定了國家的創新水平,5G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

      

    5G除了服務於人類網際網路以外,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像交通、工業、智慧城市這些社會和行業的基礎設施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充套件。在技術方面,像雲端計算的一些新計算、邊緣計算,我們也能擴充套件一些新的場景。基礎設施是新一代資訊通訊網路底層的5G、無線、光纖網路等,所以可以看到這種新型的基礎設施和以往不同,將在社會層面更加廣泛普及,包括一些重要的能源行業、電力的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及工業基礎設施,都會是未來5G建設的主戰場。

     

    所以,5G對中國的發展是個歷史機遇,5G在中國恰恰也得到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時機,在這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如何掌握和把握好契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每一箇中中國人的參與,華為興,科技興,則中國興!

  • 19 # 壬辰龍52

    中國大力推進5G網路建設其目的是:加快物聯網應用,這可以加快中國新的技術進步,使生產裝置數字化,智慧化,提高能效比。另外,這個新基建專案對抗擊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增速下滑也有積極作用。

  • 20 # 卡拉陽Klay

    5G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5G網路建設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未來數年中發展的重點,如何理解5G網路建設的重要意義呢?可以類比下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史。

    受益於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設,中國工業、農業也隨之快速發展,西部地區生產的產品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到達東部消費市場,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進一步反哺製造業的蓬勃發展,而這一切都源於高速公路、鐵路、航空領域等“舊”基礎建設的規劃與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電商採用返現金方式讓客戶給好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