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光谷大飛哥

    你好,很好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時間過得真塊,轉眼間今年是“哥哥”張國榮離開我們的第17個年頭,每年4月1號這一天相信“哥哥”張國榮的粉絲都不會太開心,各地的人們都自發的在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娛樂圈的大哥級人物。

    4月1號南韓上映張國榮的4k版《霸王別姬》,在南韓有很多人都曾是他的粉絲,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宋慧喬、玄彬等明星。

    今年臺灣在4月初也會陸續重映張國榮的《白髮魔女》和《夜半歌聲》以次紀念他在影視界的地位無人可取代。

    前幾天看到一個話題是說張國榮現在有很多“弟弟粉”,也許是網路發達了,人們對他的瞭解更多,因而又有更多的人喜歡他。

    17年前張國榮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誰也不會想到,在那之後的17年裡,張國榮的人氣不降反升,儼然成為香港娛樂圈中最不可超越的那顆星。

    對於香港新時代年輕人來說,對於張國榮還是很崇拜的,但是真正瞭解他的並不多。藉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一起來淺談一下,為何張國榮能夠得到如此“崇拜”。

    一、首先是在演戲方面,由他出演的許多影視劇雖然時間很久了,但是卻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之作。比如《霸王別姬》這部華語影壇旗艦級作品常看常新,值得歲月沉澱。在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從小就被母親拋棄,沒有安全感性格被扭曲戲痴程蝶衣,明明是男兒身卻硬是被改變成“女兒身”,變成了“真虞姬”。“不瘋魔不成活”,人戲不分雌雄同體最終變成了一種執念,伴隨著這種執念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了一齣戲,只不過是一出悲劇而已。

    為了演好程蝶衣這個角色,據說張國榮太投入了,以至於和劇中的角色融為一體,入戲太深難以自拔。就是因為張國榮出色的演技,讓我們看到了像程蝶衣、寧採臣…這一個個鮮活的角色,讓人至今都無法忘懷,真是一個值得尊重的演員。

    他的另一部經典之作《倩女幽魂》之後雖然被翻拍了很多部,但始終無法超越這部1987年哥哥《張國榮》出演電影《倩女幽魂》。他塑造的瀟灑有型的書生“寧採臣”,深入人心,給人的感覺是百看都不會厭倦。

    二、除了演戲方面成績卓著外,在唱歌方面張國榮也很出色,這也是他人格魅力之一。1983年以《風繼續吹》成名。1984年演唱的《Monica》是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

    風繼續吹,又到哥哥忌日,想他的千千闕歌,想他的有誰共鳴,想起當愛已成往事的當年情,想起那個不一樣煙火的莫尼卡,風華漸遠痛猶在。且回憶當年作品,讓記憶留在風中吧。

    三、話題人物。張國榮還自帶話題屬性,張國榮和唐鶴德的感情,一直陪伴著他的事業。隨著張國榮名氣越來越大,大家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以至於到現在關於張國榮和唐鶴德“感情”,“同性戀”話題依然是現代人關注的熱點之一。

    因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戀愛觀也趨於多元化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再看張國榮的情感問題,感覺很自然,不會再像以前的人們對待“同性戀”的話題那麼敏感了。

    在今天4月1號唐鶴德又一次發文#唐鶴德發文緬懷張國榮# 逝世17週年,唐鶴德分享了與他一起撐傘的合影併發文緬懷:“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渡過這一次的疫情”。想念哥哥!

    四、 好人緣,被稱為“哥哥”。在演藝圈中大家都叫張國榮為“哥哥”,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源於1987年,當時張國榮跟王祖賢合拍《倩女幽魂》,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在劇中經常喚張國榮飾演的寧採臣“哥哥”,之後大家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哥哥”來稱呼張國榮。還有就是拍《白髮魔女》時和林青霞合作,大家都叫林青霞為“姐姐”,而張國榮自然被稱為“哥哥。”

    還有一種原因是說張國榮人緣很好,是很多後輩和新人的老大哥,給予了他們很多事業上的幫助,所以大家都親切的叫他“哥哥”,張國榮去世之後,才會讓整個香港娛樂圈震動。

    之後更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明星以致敬張國榮為目的,舉辦各種各樣的悼念活動,以表示對張國榮的感謝。

    張國榮集樂壇領袖、影壇巨星於一身,再加上獨特的話題性和好人緣,自然能受到大眾的喜愛和推崇。

  • 22 # 小魚時尚說

    我不太清楚香港的年輕人對於張國榮是一種什麼樣的印象,但是在中國大陸,張國榮儘管去世了很多年,依然在80/90年代的人中有著很深刻的印象。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把京劇人物虞姬的千嬌百媚、萬種柔情,傳神地展現給了觀眾,以至人們說:張國榮之後,再無程蝶衣。

    張國榮的一生,事業上,他起步於微時,最終通過努力,成為香港歌壇、影壇巨星。在感情上,雖曾失意,終有收穫。

    -1-

    縱聲高歌,唱響樂壇

    張國榮出道很偶然。

    1977年的一天,他從同學那得知麗的電視舉辦亞洲業餘歌手大賽,他借了二十塊錢報名參賽,最終,他憑《American Pie》獲香港地區亞軍,就此出道。

    張國榮熱愛音樂,但歌唱之路並不順利。據說有一次他在戶外演出中,唱到興起時他把帽子拋向現場觀眾,不料帽子被觀眾扔回臺上。

    儘管遭遇如此種種,他沒有放棄歌唱事業,於1978年推出了首張英文唱片《Day Dreaming》,1979年推出首張粵語唱片《情人箭》,此後他的歌逐漸被人們接受。

    1983年張國榮發行了《風繼續吹》專輯唱片,專輯同名粵語歌曲廣為傳唱,他在香港歌壇從此步入他的輝煌時代。

    1984年他的一首激情飛揚的《Monica》,唱響大街小巷,使他真正成為了香港歌壇巨星。而這首《Monica》多年後仍能入選港臺“世紀十大金曲”,可見這首歌曲的經典。

    1985年,張國榮在紅館首次開個人演唱會,就一連開了十場,破了香港歌手初開演唱會的紀錄。

    1986至1987年張國榮連續兩屆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金曲金獎”;

    正當張國榮在歌壇大放異彩的時候,他卻宣佈退出歌壇。

    在告別演唱會上張國榮曾說:“從我入行到退出都是無悔的,加入娛樂圈不久,我已經打算在達到一定成就便退出。

    我覺得做藝人不應該讓觀眾見到你的底,這樣你留在他們腦海裡的印象才會恆久。”

    敢在最火時退出,可見張國榮對名利的不在乎,只在意自己本心的真性情。

    就如他在《縱橫四海》說的:“我鐘意一朵花,不一定要把它摘下來;我喜歡一片雲,不一定要得到它;我喜歡風,也不一定要讓它停下。”

    -2-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張國榮一生演過形形色色的人物,他的一生也如戲裡一樣精彩。

    出道之初,張國榮心思單純,被騙簽了一部《紅樓夢》題材的電影,原本想在香港電影圈一展身手的張國榮,直到開拍才知道這是一部三級片。因為付不起違約金,他只能按合同拍完。

    而他的影帝之路卻從此開始。

    張國榮憑藉自己的天分和努力,飾演了一個個性格不同、氣質迥異的角色,在香港影壇大放異彩。

    張國榮主演的那麼多影片中,最驚豔、影響力最大的應該是《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一角了。

    為了演好程蝶衣這個角色,張國榮拜戲劇大師張曼玲為師,上午學習京劇花旦的形體表演,下午在劇組探討角色。

    他每天去北影廠練習一上午,中午回酒店同大家一起吃飯時,還在想著動作。有一次他發燒燒到近四十度,還在那兒壓腿。

    他說:不瘋魔,不成活。

    最終,他把《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為愛瘋魔,分不清戲裡戲外的痴情,演繹得酣暢淋漓。

    特別是影片中的幾齣摺子戲,他也用他的努力,完美呈現給了觀眾。

    其中“貴妃醉酒”中一個“舒廣袖”的旋舞臥魚動作,一般由有武功底子的刀馬旦應工,而普通旦角,即使學戲多年也不一定能拿得下來,而張國榮一氣呵成表演下來,完成得乾淨利落。

    張國榮憑藉《霸王別姬》,獲得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51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大獎。

    張國榮是為電影而生的性情中人,演什麼就是什麼。

    他是《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胭脂扣》中的十二少、《阿飛正傳》中的旭仔、《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春光乍洩》中的何寶榮……

    張國榮收穫了無數榮譽,同時也揹負了太多本不該承受的非議,讓他得了嚴重的憂鬱症。

    一面是聚光燈下開朗活潑的巨星,一面是沉沉壓力下不堪重負的少年,自戀的他,太過追求完美,卻把遺憾留給了眾人。

    -3-

    對的時間,遇到最好的愛情

    張國榮一生感情生活不太順利,出道之初和雪梨有過一場青澀的初戀,無疾而終。

    之後他和毛舜筠談過戀愛,他很愛毛舜筠,談了幾個月就向她求婚,而事業正處於發展期的毛舜筠,拒絕了求婚,兩人也因此分手。

    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這時張國榮遇到了一生摯愛--唐鶴德,他們小時候就認識,再遇見,彼此都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

    26歲的張國榮親暱地稱呼小兩歲的唐鶴德“唐唐”,兩人的戀情在當時保守的香港,倍受非議。圈外人唐鶴德也受到很多抨擊,這讓張國榮很心疼。

    正值事業巔峰的張國榮毅然隱退,帶著唐鶴德遠赴國外居住,不理外界喧囂。

    後來,在大家一再盼望下,張國榮在香港復出。為了表達他對唐鶴德的愛,他在演唱會上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給唐鶴德,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們的感情經歷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愈久彌堅,只是,濃濃的愛情也沒能阻擋他離開的腳步,他終究還是舍下眼前的繁華,縱身一躍,獨留愛人在人間,悲傷成河。

    哥哥走了,每年的4月1日,愛他的人們總會聚集一起,舉行追思會,緬懷他的光影一生。

    張國榮的一生,心思純正,雖處娛樂圈,卻依然堅持保有自己的初心,一塵不染。

    正如他歌中所唱: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END-

  • 23 # 菜罈子剪輯

    作為一個榮迷我也來說一下我認為的狀況吧 由於主流媒體還是會把張國榮定性為「八十年代的歌星、影星」,因此大部分年輕人都不願聽他的歌、看他的電影,以免被同輩人排斥,視他們為異類、老土。的確,由於文化全球化的影響,香港大部分年輕人都鍾情於歐美或韓國偶像;再加上香港樂壇、影壇近年的衰落,他們都不願踏上這趟「渾水」,更遑論欣賞八十年代的作品,成為與同輩脫節的「老餅(泛指老一輩的人)」了。至於在香港喜歡張國榮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卻也未必。不但網際網路日益發達,近年來red mission和主流媒體在4.1和9.12的宣傳、懷念活動,亦使香港的年輕一代對張國榮加深了認識。以筆者為例,我今年高三,是因為看畢《霸王別姬》才成為榮迷;而我在網路上,亦結識了一名年紀與我相若的榮迷,她亦是因程蝶衣而入坑。而且,她還認識來自香港、臺灣等地多個後榮迷;再加上其他不願露面的人......我可以說,雖然香港的後榮迷不算太多,但仍佔有一定分量。張國榮在香港是「全民偶像」?可以這樣說......吧。今年9月12日red mission在中環舉辦的派對,不但參與人數眾多,翌日各大報章、電子傳媒亦大肆報道(連那一份水果日報都有提及......其實它近年已收斂了不少)。這麼一個紀念明星誕辰的非官方活動還得到這麼多關注,相信只有哥哥能做得到吧。我雖然無緣出席,但我在網路和電視上,亦隱約感受到哥哥一時無兩的風頭。

  • 24 # 心情輸導員

    香港人對張國榮很有感情,做為張國榮是歌壇屆的明星他也是一個歌劇屆的人,也是娛樂圈的人,張國榮沒有什麼仇人也沒有得罪過香港人,答案是肯定的。被年經人喜歡也對張國榮感情很深!

  • 25 # 黑瞳娛樂新視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這是張國榮在日本的影迷會,都是中老年婦女。

    畢竟張國榮不是金庸這等真正的大家,寫的是人性,作品幾代,十幾代人都能喜歡的。

    電影也是時效藝術,技術的成分很大,幾十年前的片子,沒有人看的。

    連了解都沒有,何談喜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工作還沒有去面試就很焦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