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方的天空Oliver
-
2 # 白溪釣客
【雨笠煙蓑歸去也】
蘇曼殊(1884一1918),原名戩,字子谷,法號曼殊。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市)人。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有《蘇曼殊全集》。附蘇曼殊詩:
丹頓拜倫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朱弦休為佳人絶,孤憤酸情慾語誰?
一一【民國】蘇曼殊《本事詩》
丹頓、拜倫:英國詩人。
狂歌走馬遍天涯,斗酒黃鷄處士家。
逢君別有傷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一一【民國】蘇曼殊《憩平原別邸贈玄玄》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一一【民國】蘇漫殊《春雨》
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說原來怨是情。
雨笠煙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嗔。
一一【民國】蘇曼殊《寄調箏人》
流螢明滅夜悠悠,素女嬋娟不耐秋。
相逢莫忘人間事,故國傷心祇淚流。
一一【民國】蘇曼殊《東居雜詩》
-
3 # 老梅尋夢
姓蘇的除了蘇軾,還有很多。唐宋八大家裡蘇軾家就佔了三位,其父蘇洵、其弟蘇轍。
讀初中的時候,經常分不清誰是蘇軾的父親。後來老師告訴我,這樣記,就不會混淆了——蘇軾、蘇轍後面一個字都有“車”字旁,這就類似於中中國人的輩分,蘇軾、蘇轍當然就是兄弟了,那麼剩下來的“蘇洵”必然是父親。
蘇東坡家除了“三蘇”外,野史裡關於蘇軾的妹妹蘇軫[zhěn],人們習慣叫她蘇小妹,也是當時有名的才女。這一點,從蘇小妹三難秦觀和蘇小妹與哥哥蘇軾的鬥嘴上就能窺見一斑。
蘇小妹三難秦觀的典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
下面簡略說說蘇小妹與哥哥蘇東坡鬥嘴的趣事。
蘇東坡與妹妹的長相各有特點:蘇東坡臉長、蘇小妹奔頭。一日,哥哥調侃妹妹的奔頭(凸額)隨口說道:“腳跟未出閨房內,額頭已到畫堂前。”蘇小妹一聽不幹了,馬上反脣相譏道:“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方流到口邊。”看看,蘇東坡的臉該有多麼長。
回到題目上來,蘇姓名人很多,如蘇武、蘇步青(數學家)等,不一一列舉了。
-
4 # 獵鷹追風
蘇武這個人特別有名,可以說是除了蘇軾之外,姓蘇的最出名的一個人。
面對匈奴的危險。祝誓死不從,最後拔刀自殺,但是被搶救了下來。過了好久他才甦醒過來。匈奴便派人將他抬回駐地。匈奴的首領單于特別佩服蘇武這個人被他的英雄氣節所折服,認為這個人以後必成大器。便派人早晚去問候他,表達單于的尊敬與敬仰。
為了迫使蘇武投降,親手用劍斬殺虞常。然後對使團副將張勝說:“漢將張勝,謀殺單于近臣,應當死罪。但是單于招募願意投降的人,赦免其罪,衛律說罷,要砍張勝,張勝請降。
見蘇武不肯投降,所以單于來硬的,將他置於地窖之內,不給他吃喝。但是他仍不投降,最後大單于無可奈何,於是將他流放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讓他放牧公羊。
即使面對匈奴的百般刁難。蘇武也最終不肯投降,因為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生是漢朝人,死是漢朝鬼,他無怨無悔。最後在漢武帝死後,漢朝與匈奴的戰爭結束,雙方關係有所緩和。於是在北海放羊的蘇武,得以回到漢朝。
-
5 # 子宜春來
蘇秦,戰國時縱橫家。
蘇味道,唐代著名詩人。
蘇舜欽(1008年-1048年),字子美,祖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北宋詩人、書法家,北宋景佑元年舉進士。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
蘇洵,蘇軾之父。
蘇轍,蘇軾之弟。
蘇邁,蘇軾之子。
-
6 # 湘左處士301
蘇秦、蘇厲、蘇代、蘇武、蘇峻、蘇小小、蘇蕙、蘇綽、蘇威、蘇味道、蘇瑰、蘇頲、蘇定方、蘇渙、蘇舜欽、蘇頌、蘇洵、蘇轍、蘇過、蘇邁、蘇遲、蘇籀、蘇漢臣、蘇天爵、蘇大年、蘇伯衡、蘇珥、蘇曼殊
-
7 # 非子堯的情感小屋
我說一個,唐朝大將蘇定方,估計知道的人少。但如果我說到蘇烈應該很多人知道,特別是玩過王者榮耀的小夥伴們!
-
8 # 蕭規曹隨的普通人
1.蘇舜欽,2.蘇洵,3.蘇轍,4.蘇建,5.蘇武,6.蘇峻,7.蘇步青,8.蘇有朋,9.蘇秦,10.蘇定方。
-
9 # 廣東省茂名地區髙州市
蘇軾三父子,不是名人嗎?蠢才!做什麼主考官呢!?三歲孩兒都比你聰明!混蛋吧!出什麼題,好反感!...追夢的詩人:2020.06.19.20.45.
-
10 # 小鬧心biubiu
我看了最後答案,都嘴巴上說有好多好多。結果所有人的答案都加在一起也沒超過十個。全都圍著蘇家三個來回介紹一遍。
-
11 # 我有我的角度
蘇姓,是一個華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45位。
歷史上部分姓蘇的名人
蘇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戰國時期的洛陽(周王室直屬)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蘇秦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勸說六國國君聯合,堪稱辭令之精彩者。於是身佩六國相印,進軍秦國,可是由於六國內部的問題,輕而易舉就被秦國擊潰。
蘇代,戰國時縱橫家。東周洛陽人。蘇秦族弟。初事燕王噲,又事齊愍王。還燕,遇子之之亂,復至齊、至宋,燕昭王召為上卿。或雲秦兄弟五人,兄代、厲、闢、鵠,並遊說。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厲,《戰國策》、《史記·蘇秦傳》皆同,唯譙周《古史考》、魚豢(《典略》為異。
蘇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中國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蘇峻(?-328年),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1]人,字子高。晉朝將領,士族,仕郡為主簿。永嘉之亂,他結壘於本縣,後率所部數百家泛海南行,至於廣陵(今江蘇揚州)。王敦叛亂前夕,蘇峻先後為東晉淮陵內史和蘭陵相。蘇峻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統流民之帥。西晉末年,糾合流民數千家結壘自保。後率眾南渡,元帝任為鷹揚將軍。以破王敦功,進使持節、冠軍將軍、歷陽內史,有銳卒萬人。庾亮執政,解除蘇峻兵權,徵為大司農。他於咸和三年(328年),以討庾亮為名,與祖約起兵反晉,攻入建康,大肆殺掠並專擅朝政。不久溫嶠、陶侃起兵討伐,蘇峻戰敗被殺。
蘇綽(498-546)南北朝時期西魏大臣。字令綽。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人。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深得宇文泰信任,拜為大行臺左丞,參與機密,助泰改革制度。曾創制計帳、戶籍等法,精簡冗員,設定屯田、鄉官,增加國家賦稅收入。
蘇章,字儒文,東漢扶風平陵(今屬陝西咸陽西北)人。蘇章年少博學,善作文,曾負笈從師,不憚千里之遙。安帝時,舉賢良方正,為議郎。舉陳朝政得失,語言率真懇切。後出任武原縣令,時逢荒年,他開倉放糧賑饑,使三千多戶度過饑荒。順帝時任冀州刺史。後來,蘇章調任幷州刺史,摧折豪強,觸怒了當權者,因而被免官,乃隱居鄉里。當時東漢政治日漸腐朽,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舉薦蘇章,認為他是定國安邦之賢才,朝廷也願再任用他,蘇章終以年大推辭。蘇章家居趙郡,其後代至蘇則為魏東平宰相,家族繁衍,形成蘇氏趙郡派系。
蘇威(534-623):隋代宰相。字無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蘇綽,西魏名臣。北周時,蘇威襲爵美陽縣公。隋代建立,隋文帝楊堅任他為太子少保,兼納言、民部尚書。他建議減輕賦役,被採納。後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蘇威很有才能,歷任要職,與高熲參掌朝政,齊協力輔佐隋文帝。政刑大小,均參與籌劃。文帝修訂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為蘇威所定。開皇九年(589)被任為尚書右僕射。十二年,有人告發他和主持選舉的吏部官員結為朋黨,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後,屢次起用,屢被免官。大業元年(605),他繼楊素為左僕射。三年,因事罷免,後又以太常卿、納言參掌朝政,加開府儀同三司,頗受尊重,不久又被罷免。他對隋煬帝不敢直言進諫,遇事多承望風旨。隋末,反賊宇文化及弒煬帝,以蘇威為光祿大夫。化及敗,蘇威降李密;李密敗,蘇威又歸王世充。世充稱帝,署蘇威為太師。唐平王世充後,蘇威求見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淵,均遭拒絕。武德六年(623)病死於長安。
蘇良嗣(606年-690年2月24日),封爵溫國公,唐朝官員,陝西雍州武功人(今屬西安市),蘇世長之長子。受父親影響,蘇良嗣剛正不阿,高宗時,擔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後為雍州長史。武則天臨朝,蘇良嗣遷工部尚書,封溫國公。後為西京留守,武則天為之賦詩餞行,賞遇甚厚。不久,蘇良嗣被遷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因遭人誣陷、牽連,心中鬱悶,抱疾而亡,終年八十五歲。武則天為此輟朝三天,舉哀於觀風門,敕令百官至宅赴吊。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
蘇漢臣,北宋末南宋初畫家。生卒年不詳。汴梁(今河南開封)人,一說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為北宋宣和畫院待詔,南渡後又復職,隆興初畫佛像稱旨,任承信郎。
蘇天爵(1294~1352)元代文學家。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時從安熙學習,後又以吳澄、虞集等為師。
蘇天福(?-1863) 清朝捻軍起義首領。一作添福。河南商丘永城市裴橋鄉蘇平樓人,回族。曾做過販羊、賣油生意。開過粉坊,是貧苦農民兼小商販。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打到河南,他結捻聚義,佔據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與張樂行組成捻軍,舉行捻黨起義,控制了淮北地區的廣大農村和城鎮。曾在夏邑擊敗河南團練大臣徐廣縉,在歸德(今商丘)城包圍了以祝□為首的團練。1855年各路捻軍齊集雉河集,舉行會議,他被推為五大旗頭領之一,任黑旗總目,稱“順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隨張樂行率部南下,活動於正陽關、三河尖一帶,1857年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立天候”。1861年隨部北歸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與張樂行同清軍僧格林沁部決戰,失敗後,被殺害於亳州義門集附近的周家營。
蘇兆徵,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香港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的領導人。
姓蘇的男明星:
蘇有朋、蘇國樑、蘇照彬、甦醒、蘇永康、蘇打綠、蘇志燮等等。
轉自:姓氏學
-
12 # 流落凡間的天使
蘇秦(前?——前317年),字季子,戰國時期的洛陽(周王室直屬)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蘇秦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勸說六國國君聯合,堪稱辭令之精彩者。於是身佩六國相印,進軍秦國,可是由於六國內部的問題,輕而易舉就被秦國擊潰。
蘇代,戰國時縱橫家。東周洛陽人。蘇秦族弟。初事燕王噲,又事齊愍王。還燕,遇子之之亂,復至齊、至宋,燕昭王召為上卿。或雲秦兄弟五人,兄代、厲、闢、鵠,並遊說。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厲,《戰國策》、《史記·蘇秦傳》皆同,唯譙周《古史考》、魚豢(《典略》為異。
蘇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中國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蘇章,字儒文,東漢扶風平陵(今屬陝西咸陽西北)人。蘇章年少博學,善作文,曾負笈從師,不憚千里之遙。安帝時,舉賢良方正,為議郎。舉陳朝政得失,語言率真懇切。後出任武原縣令,時逢荒年,他開倉放糧賑饑,使三千多戶度過饑荒。順帝時任冀州刺史。後來,蘇章調任幷州刺史,摧折豪強,觸怒了當權者,因而被免官,乃隱居鄉里。當時東漢政治日漸腐朽,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舉薦蘇章,認為他是定國安邦之賢才,朝廷也願再任用他,蘇章終以年大推辭。蘇章家居趙郡,其後代至蘇則為魏東平宰相,家族繁衍,形成蘇氏趙郡派系。
蘇峻(?-328年),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1]人,字子高。晉朝將領,士族,仕郡為主簿。永嘉之亂,他結壘於本縣,後率所部數百家泛海南行,至於廣陵(今江蘇揚州)。王敦叛亂前夕,蘇峻先後為東晉淮陵內史和蘭陵相。蘇峻既是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統流民之帥。西晉末年,糾合流民數千家結壘自保。後率眾南渡,元帝任為鷹揚將軍。以破王敦功,進使持節、冠軍將軍、歷陽內史,有銳卒萬人。庾亮執政,解除蘇峻兵權,徵為大司農。他於咸和三年(328年),以討庾亮為名,與祖約起兵反晉,攻入建康,大肆殺掠並專擅朝政。不久溫嶠、陶侃起兵討伐,蘇峻戰敗被殺。
蘇綽(498-546)南北朝時期西魏大臣。字令綽。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人。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深得宇文泰信任,拜為大行臺左丞,參與機密,助泰改革制度。曾創制計帳、戶籍等法,精簡冗員,設定屯田、鄉官,增加國家賦稅收入。
蘇威(534-623):隋代宰相。字無畏。其家是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大族。父蘇綽,西魏名臣。北周時,蘇威襲爵美陽縣公。隋代建立,隋文帝楊堅任他為太子少保,兼納言、民部尚書。他建議減輕賦役,被採納。後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蘇威很有才能,歷任要職,與高熲參掌朝政,齊心協力輔佐隋文帝。政刑大小,均參與籌劃。文帝修訂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為蘇威所定。開皇九年(589)被任為尚書右僕射。十二年,有人告發他和主持選舉的吏部官員結為朋黨,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後,屢次起用,屢被免官。大業元年(605),他繼楊素為左僕射。三年,因事罷免,後又以太常卿、納言參掌朝政,加開府儀同三司,頗受尊重,不久又被罷免。他對隋煬帝不敢直言進諫,遇事多承望風旨。隋末,反賊宇文化及弒煬帝,以蘇威為光祿大夫。化及敗,蘇威降李密;李密敗,蘇威又歸王世充。世充稱帝,署蘇威為太師。唐平王世充後,蘇威求見秦王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淵,均遭拒絕。武德六年(623)病死於長安。
蘇良嗣(606年-690年2月24日),封爵溫國公,唐朝官員,陝西雍州武功人(今屬西安市),蘇世長之長子。受父親影響,蘇良嗣剛正不阿,高宗時,擔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後為雍州長史。武則天臨朝,蘇良嗣遷工部尚書,封溫國公。後為西京留守,武則天為之賦詩餞行,賞遇甚厚。不久,蘇良嗣被遷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因遭人誣陷、牽連,心中鬱悶,抱疾而亡,終年八十五歲。武則天為此輟朝三天,舉哀於觀風門,敕令百官至宅赴吊。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
蘇漢臣,北宋末南宋初畫家。生卒年不詳。汴梁(今河南開封)人,一說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為北宋宣和畫院待詔,南渡後又復職,隆興初畫佛像稱旨,任承信郎。
蘇天爵(1294~1352)元代文學家。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時從安熙學習,後又以吳澄、虞集等為師。
-
13 # zj史海拾貝
開國上將蘇振華是一位百戰將星,他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一路能征善戰,軍政兼通,與偉大領袖毛主席、周恩來總理、葉劍英元帥、鄧小平等都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蘇振華(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三墩鄉戴家鋪村人,是一位老紅軍,戰爭年代,他既當過政委,又當過司令員,能打仗,還會做政治工作,文武兼備,新中國成立後,還任過貴州省委書記。毛澤東曾評價說:蘇振華是“工農分子知識化的典型。”鄧小平也曾說:蘇振華是最能打仗的政委。
蘇振華上將對黨忠誠,剛直不阿,為人忠厚。他是第二野戰軍的一員戰將,曾是劉伯承、鄧小平的部下。粉碎“四人幫”不久,當時鄧小平還未恢復工作,他冒著政治風險,和尤大忠一起專門去看望、拜訪了老首長鄧小平同志。
蘇振華上將是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開拓者,歷任海軍政委、中央軍委副祕書長、海軍第一政委、中央軍委常委、上海市委第一書記等職。
-
14 # 圍棋文化傳播者歷子
要說姓蘇的名人,難道就我一個看琅琊榜看迷了,當然是蘇哲✌️✌️哈哈。
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我們都知道蘇軾他們家族蘇洵,蘇澈還有一個蘇小妹都是非常有名的。
蘇秦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做蘇秦,即使不知道,也應該看過電視劇,羋月傳和秦朝大公主有聯絡的蘇秦。這個蘇秦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謀略家,縱橫家,並且蘇琴呢和張怡是童子,出自鬼谷子的門下。
-
15 # 金玉滿堂傑哥
蘇武牧羊北海邊
蘇秦配六國相印
三蘇父子
好像有個數學家 蘇步青
蘇有朋,蘇文茂
-
16 # 賦詩聯句寫正楷
您都說了蘇軾了,不會不知道他爹蘇詢,他弟蘇轍吧,他們一家子就佔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個。真牛一家子!
不說他們三個,戰國時縱橫家蘇秦!身佩六國相印,有名吧?!
唐朝時蘇定方:軍事家,隨李靖北伐東突厥,率兩百騎領先陷陣!立大功!破東突,滅西突!平蔥嶺之亂,定吐蕃,伐高句麗。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蘇武: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與蘇武有關的成語都有十來個:蘇武牧羊,鴻雁傳書,吞氈齧雪,思漢懷鄉,風雪孤忠,執節榮歸等等。
蘇小小,這個有名吧!蘇州揚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蘇小小墓在杭州,餘得: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
姓蘇的名人實在太多,舉不勝舉。
例如:
蘇格拉底……這個算是姓蘇麼?
-
17 # 啊溼地
蘇武
蘇秦
蘇洵,蘇軾,蘇澈,蘇小妹
蘇鑄(華國鋒)
蘇步青
蘇振華
……
-
18 # 笑看東籬
蘇步青——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傑出教育家。
蘇步青(1902—2003),高壽101歲,浙江人。
蘇步青,17歲時,因為學業成績驚人的卓越,被慧眼識珠、愛才如命的校長看好,特地自掏腰包資助學子蘇步青赴日本留學深造。蘇步青感恩校長的殷殷囑託與希望,刻苦攻讀,獲理學博士學位歸國效力。
蘇步青歸國後,於浙江大學任教。他寫的《射影曲線概論》一文,轟動了國際數學界。浙江大學數學系成為當時中國南方數學研究中心。
蘇步青,中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在世界數學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蘇步青,任復旦大學校長。全中國人大代表,第七、第八屇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
19 # 唐興國
姓蘇的名人也太多了。我就說在北宋的蘇轍,蘇軾和蘇洵吧,由於他們父子三人在文壇上的造詣很高,故又被後人稱為“三蘇”。
-
20 # 一源心閣
蘇軾其父,蘇洵。其弟,蘇轍。
史稱 三蘇。(文學,詩詞,古文)。
歷史上,戰國時期,蘇秦。(縱橫家,合縱之計)。
另,
宋(與三蘇 差不多時期) 蘇頌,科學家(水運儀象臺
)。
漢,蘇武(蘇武牧羊)。
唐,蘇烈(名將)
商,蘇妲己(商代,蘇氏部落,美女)。
現代,蘇步青(教育家,數學家)。
回覆列表
除氏外,還有許多其他人叫。在唐宋時期,氏一家佔據三地,其父巽,其弟柘。
當我在初中的時候,我經常分不清誰是蘇的父親。後來,老師告訴我,如果我記得這樣,我就不會把——時和哲與“車”這個詞混淆了。這與中國一代人相似。當然,石和哲是兄弟,所以剩下的一定是父親。
除了蘇, 蘇鎮東坡家的“三蘇"”外,野史上的“蘇氏之妹”,俗稱“蘇妹”,也是當時著名的才女。這可以從的小妹妹和的小妹妹的弟弟史的爭吵中看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蘇小妹妹三南秦觀,的故事來參觀百度
以下是蘇小妹妹和她哥哥蘇東坡之間有趣的爭吵的簡要敘述。
蘇東坡和他的妹妹有各自的特點:蘇東坡長著一張長臉,蘇妹妹昂著頭。有一天,我哥哥拿我妹妹的跑步頭(突出的前額)開玩笑,漫不經心地說:“我的腳跟還沒有離開閨房,我的前額已經到了畫廳的前面。”蘇妹妹一聽,立即反駁道:“去年,一滴愛情的眼淚今年流到她的嘴裡。”看看蘇東坡的臉應該有多長。
回到正題上來,蘇,有許多名字,如吳、(數學家)等,更不用說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