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一拾二閱
-
22 # 毛濛濛在路上
我是毛濛濛,一個行走在路上的揹包客。
“兩個人一起旅遊是最考驗兩個人關係的”,我對著說法無比贊同。
名詞解釋:成田分手
日語狹義指新婚夫婦蜜月旅行回來,在成田機場就直接分手了,本文使用廣義,即旅伴間經歷一次旅行回來後感情破裂。
No.1 少年時代的旅行
在我們很年輕很驕傲、個性昂揚、脾氣誇張的時期,通常也是對世界萬物以及各樣人性都非常朦朧和陌生的時候,“成田分手”極大可能會發生。
兩個人約著一起旅行,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整個旅行幾乎全天候24小時都待在一起,很多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細節暴露無疑,平日裡很要好的朋友,可能會顯露出以前從未見到過的陋習,無不遷就,無法短時間內習慣彼此,矛盾很容易產生。
No.2 旅伴適應期
或許每個人都需要在年少旅行時與旅伴間經歷一次成田式分手才能完成身心上對旅行這件事的準確認知,從而過渡到旅伴適應期來。在這個時期,我們會對令人難以忍受的旅伴做出分類,當然很可能我們本人在不自覺中也是其中一種。
1.被迫害妄想/過於膽小/缺愛缺安全感型
常見於女生旅行小白,從小聽話乖乖女自居,極易相信大眾傳媒,常年被長輩告誡:世界是危險的、社會是複雜的、男人是不可信的……主要表現為對世界及他人極度不信任,在任何地方都沒安全感。
經常出去玩、被很多人喜歡過(不是指愛情)的人都知道,世上絕大部分人是善良熱心的;媒體有議程設定功能,它只給你看到應該給你看的;長輩說危險的地方他自己也沒去過;安全肯定是第一但不代表不能出門。
2.全程無貢獻/過度討好/過度妥協型
在可能的情況下,出去旅行最好還是找各方面能力和經驗互補的朋友吧,這樣真的省事省力省得獨自心塞還有苦說不出,按各自擅長點分工很重要。
但一個人要想在某方面更好地成長,最好的方式還是跟著比你強的人走,大神的引導太重要,他們的經驗可以讓你直接避坑。
一起旅行本來就是一種“雙向行為”,但有些旅伴仰賴對方各方面都比自己強,就理所應當“享受”全程不出力,甚至還抱怨對方的安排不合理。哪裡有誰就一定比誰強,不過是迫不得已被逼出來的,獨自操心一切真的很辛苦,特別是看到對方啥也不做時,交流視窗早就關閉了。
而“討好型”旅伴則對事情缺乏自己明確的態度,不想讓對方不開心、太過在乎別人的感受、甚至害怕提出反對意見會導致感情破裂。於是這些人就會在旅途中不斷屈從旅伴,即使自己不願做的事也會處處委屈自己,到最後換來的只有對方更加貪婪的索取和自己根本不開心。
建議這類旅伴要充滿自信,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真正把你放在心裡的人是不會因為你和她發生爭執就不再喜歡你。
3.拍照/景點打卡/網紅店/購物狂熱型
我實在沒想明白,為什麼出去旅行一定要在每個景點拍紀念照、一定要打卡每個地標、一定要走遍各種網紅店、回家前一定要去瘋狂購物???我不排斥偶爾的這些行為,我也會這麼做,但是全程都這樣的話,一定有一個人先崩潰。
遊客少還好,遊客多那還擠什麼,關鍵是做這些事很累。旅行是一種心靈和視覺行為,和“紀念性”沒太多關係,在一味追求打卡和拍照時,我們習慣性忽略與這座城市最基本的感受聯結,旅途結束後留給你的可能只有照片證明我來過。
4.矯情高需求/全程喊苦累/嚴重拖沓型
不好意思真的常見於女生,我求求你們出去玩就別再把自己當大小姐了,真沒人能時刻繞你轉,也沒人能全程忍受你關注你伺候你。
定再好的酒店也有不夠乾淨的地方、不想坐廉航就好好賺錢而不是抱怨座位和時間、化妝太慢就自覺早起!!!
No.3 接受旅途中的撕逼魔咒
1.錢
朋友們,旅行中想讓自己在心理上舒服的方式是找一個消費習慣/觀念差不多的旅伴,你們最好一樣貧窮/富有,這樣一旦涉及利益問題雙方都無需將就。
2.生活習慣
是否早起?行李帶太多的人儘量自己負責好、飲食不同就選能容納各自口味的店……雙方一起商討一個彼此能接受的中間點,加上能玩在一起的人感情基礎還是有的,互相體諒一下。
3.行程
每個人提出自己想去想體驗的地方,整合彙總成具體行程,一般都會有重疊處,先去重疊處,再根據時間安排分別去各自想去的地方,可以一起走也可以分開來。
4.隱私
5.三觀
對於如何做個合格的旅伴,我們想告訴你:
1.我喜歡你才會跟你一起旅行,相信你也是;
2.我會盡力保持自己在行為和精神上和你平衡。
回覆列表
其實也不然,這樣的說法未免有很多的漏洞,大家都是抱著愉快的心情去,肯定都是想在旅遊中給彼此留下好印象。只有日積月累的相處方能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