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撒了吧
-
2 # 樹下酒仙
6月15日晚由於印軍違反兩國“軍長級”達成共識,印軍入境侵犯中國邊境安全,挑釁中國軍隊的忍耐性,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領土安全;在勸導不成的嚴重情況下,與印軍發生“肢體性戰鬥”,械鬥中當場“幹掛了”一名印軍“上校營長”及兩名印軍,由於印軍動用一個營的兵力(約400人),械鬥中跳河,掉懸崖的及凍死的有二十人,(據印度媒體報道,受傷約200人),中國軍隊不廢一槍一彈,取得首戰告捷!
時間過了幾天,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遣責印軍的入侵行為,並責令印方嚴懲肇事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向世界媒體通報了,印軍入侵的事實經過……
西部戰區發言人,也公佈了發生械鬥的經過,中國政府近日並且釋放了印軍被俘人員(含中校,少校等幾十人)
中國政府一貫作風與鄰友善,睦鄰友好,維護邊境和平環境,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守衛邊境安寧;守土有職,絕不懼怕戰爭,首戰必勝!
中中國人民更愛好和平,堅決支援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的決心,做堅強後盾!
至於世界其它大國和周邊國家,在這次事件發生後,感覺都比較剋制;並沒有多少“雜音”,關鍵他們的“遺憾和………”,只不過是“外交詞令”,翻不了天,鬧不起海;就是有幾句“不好聽的”,全當放屁!
關鍵是,現在印度國內鬧翻天,各種雜音都有;故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應加強戰備警惕,隨時監視印軍的動態;如果,不省事,膽敢二次進犯,我相信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有決心更有把握,象1962年“中印還擊戰”一樣,打到新德里去,徹底打掉“印度稱霸南亞”的野心,讓南亞周邊小國安寧一百年!
-
3 # 劉煒大老虎
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都感到很欣慰,終於有個大國對印度不再客氣了,而且出手就是一面倒的形勢,打得印度軍人屁滾尿流的,印度周邊這幾個小國立刻感到精神為之一振,心裡一下有了底。
美國心中暗暗驚喜,印度終於上當了,跟中國掐去吧,這樣這兩個在後面緊緊追趕的大國就會延緩一下腳步。美國也好在其中坐看鷸蚌相爭。
日本人根本看不起印度軍隊,一個盲目自信沒有軍魂的隊伍是打不了勝仗的。
法中國人心中暗暗高興,軍火生意又快有新的專案了。不過法中國人可是不慣著印度,想買軍火必須拿現錢,賒賬不行,援助更別想。
英中國人以前是印度的主人,後來被印度軍隊想趕鴨子一樣趕走了,英中國人走的時候比較窩囊,灰溜溜的回到了英國。英中國人的心態應該比較複雜,一面心疼這個乾兒子,一面又很欣慰的眼瞅著有人教訓這個四處擴張的老冤家。
對印度這些年跟美國走的很近的印度,俄羅斯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很多軍火生意被美中國人搶走了,俄羅斯也是一點脾氣沒有。中國和印度都是俄羅斯的朋友,幫誰都不行,只好口頭髮表發表宣告,說些片湯話。
這些年跟印度打得火熱的菲律賓、越南原指望能借著印度海軍在南海整點利益出來,一看這架勢,中國軍隊武器先進不說,拿著冷兵器中國軍人一樣能打能殺,精神頭一點不減當年勇,估計對印度的慫樣很是失望。
其他的咱就不用多說了。
-
4 # 有一車言
前幾天中印軍人發生肢體衝突,周邊國家和地區怎麼看?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先來了解一下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是南亞地區的大國,陸上鄰國有六個,分別是孟加拉國、緬甸、不丹、尼泊爾、中國、巴基斯坦;海上鄰國有兩個,分別是西南部的馬爾地夫和東南部的斯里蘭卡。
印度作為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除了愛和中國攀比以外,而且還喜歡欺負周邊其他小國,是南亞地區出了名的“地頭蛇”。對周邊國家來說,印度確實很猖狂,猖狂到直接把錫金吞併,與巴基斯坦打了三次戰爭,插手干涉不丹、尼泊爾等國家的內政。一些小國,因為國家小國力弱,即使被欺負,有時候也只能忍著。
就在6月15日中印發生衝突的當天,印度和尼泊爾的軍隊突然交火,原因是印方有人進入爭議地區,尼泊爾軍隊警告無效直得開火,印度士兵隨後反擊,雙方均有死傷。衝突的第二天,尼泊爾陸軍參謀長親自前往邊境視察,親自坐鎮前線。
在邊界領土問題上,印度竟然敢同時挑戰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這三個國家,是誰給印度這麼大的勇氣?一方面是印度過於自信,多年的經濟發展使印度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政府和人民的自信心和野心逐漸膨脹。另一方面得益於印度找到了美國這個靠山,在對抗中國的方針政策上,印度選擇和美國合作。
-
5 # 靈淼先生39
中印問題,邊境衝突,在當前而論,印度這些年,對巴鐵不斷的蠶食,又對周邊強勢政策,充分暴露了印度,澎漲的野心,而由於美俄的不干涉太度是印度最好利用軍火"商的角色,以人口大國為資本,使國際規則對印度的制約形如虛設。又由於印度黨派爭內部,對莫迪,有不滿,對不明真相的挑動,一些印媒,錯誤的宣傳,對中國的威脅論。所以在邊境,與中國頻頻發生爭執對抗,甚至越境衝突,發生了激烈的肢體接觸,對世界西方以美國為主導的陣營,是希望看到中印衝突的升級,而以印度周邊國家而言,巴鐵和泥泊爾,希望中國為地區穩定與印度在國際上,共同公正發音,其於的印度周邊國家,都是事不關已,隔岸觀火。一方面是怕引發區域性衝突,一方面又有從中取小利。只有特別貧困的兩三個小國希望無事一身輕。所以,印度此舉,是美國最願看到中印衝突升級,正好符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印度一些高官。想以頻頻的邊境衝突,為藉口。希望購置更先進的軍夥。這就是印度真實目的。在此,日印英法的協議中,可以看出印度的,對國內是一種欺騙,貧民生活與疫情狀況,急需處理。而印度卻無視甚至不願多化錢來解決民生,卻窮兵贖武,大力發展萬國牌武器裝備。中國可以,一忍再忍。但印度不要誤判,華夏民族維護每一寸土地的決心,和軍民人身安全的尊嚴自保能量。中國不是印度的敵人。同樣是發展中國家,也希望印度執政階層,與媒體,更多地為兩中國人民的生活穩定,減少不必要的人為衝突製造的災難方向,和兩中國人民的生存利益實際角度,走公平貿,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而發音。此只能代表個人觀點。
-
6 # 視職場
這與每個國家利益有關,各國看法與態度也會各不相同。
總的來說,針對這幾天中印邊防軍人的衝突,可以概括為這樣三種態度與思想。
一、 與印度有領土爭端的國家,都是傾向於中國。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就目前來看,與印度發生領土爭端的國家,主要有巴鐵、尼泊爾、中國三國,巴鐵、尼泊爾都會傾向於中國。而孟加拉、不丹、緬甸、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雖然表面沒有明顯的態度,但它們內心還是傾向於中國。
畢竟印度有著稱霸南亞次大陸的野心,富有擴張和侵略之心,因此這此小國,從內心上是比較抗拒印度的。
二、處於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有些國家,它與中國、印度關係都比較友好,也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在面對中印衝突之時,它只能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來處理,站在公道立場上來說話。
比如俄羅斯。由於印度是其最大的武器買家,是俄羅斯武器的金主!而中國則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國,且由於有著共同的戰略敵人——美國,這需要雙方抱團取暖,來共同應對美國的挑戰。
所以,在中印邊境軍人發生肢體衝突之後,俄羅斯只能站在客觀公道的立場上,實事求是的來評價此事,並希望雙方保持克制態度,避免局勢的升級。
三、支援印度挑釁中方,希望雙方大打出手。有些國家,為了扼制中國的發展,唯恐中印衝突搞不大,故意挑唆支援印度,希望中印之間大打出手,好坐收漁翁之利。
其中美國、澳洲、英國等西方國家,它們就是站在支援印度的立場,刻意想挑起中印衝突的擴大化,把印度作為扼制中國的棋子。
所以,這些國家在面對中印邊防軍人肢體衝突之時,總是一邊倒向印度,並從輿論上支援印度的立場,指責批評我方的防禦行動,甚至還會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所以,每個國家與國家之間態度,並不是自已主觀決定的,很多時侯是由國家的利益來最終決定。因此國際關係其本質就是利益關係,請記住: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敵人,更沒有永恆的朋友。讀者朋友們,你覺得呢?
-
7 # 雲行風動
地緣政治遠不是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美國疫情期間也同樣有歇斯底里的軍事動作。印度有樣學樣,用強硬態度轉移國內矛盾而已。你覺得印度真的準備好了要和中國決戰嗎?印度人的性格我是理解不了的。如果真有領土企圖,就大大方方的打或者談。偷偷摸摸蠶食算什麼呢?就像小朋友今天去鄰居菜園裡摘個瓜明天又去偷個棗?鄰居就會一忍再忍?多荒唐的想法!!!印度缺少真正的政治家!莫迪也只是一個老油條政客而已。政客只為眼前利益服務。政治家卻為了國家民族謀劃未來。這就是1962年印度輸給我們的最根本原因。尼赫魯沒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也沒有大國崛起的擔當和魄力。當時的不結盟運動真正的核心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當時印度只不過具有一定的國際話語權。見小利益就成了亡命之徒,結果賭輸了貨運,錯失崛起機會。以今天的國力再次挑戰中國,將會失去百年以來或者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機遇!
我還是希望印度能珍惜當下。放棄地區稱霸的野心。一同打造亞洲世紀。
-
8 # 豫中有愛
印度周邊國家有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和中國等國。中印兩國是主角,結果怎樣我不說大家也知道。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等國肯定是舉國歡慶,畢竟他們的實力較小,跟印度較量確實還差那麼一節,長期受到欺負、霸凌就不可避免了,這次被中國教訓,印度應該感到疼了,拿中國話說就是這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況且尼泊爾還收復了355平方公里有爭議的領土,這三國終於感到出了一口惡氣。
美英等西方國家:跟中國較量,印度確實還差得遠。可以理解,美國都沒有討到便宜,被揍一頓也很正常。只可惜那些先進武器,賣給你們印度,就等於成了廢鐵,那麼先進的戰機,居然兩天之內被巴基斯坦打下兩架。可悲、可嘆!
俄羅斯:表面不言不語,心裡偷笑,作為東南亞大國,你咋個就看不到兆頭呢?不要以為你有錢,買了先進武器,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
9 # 仗劍湛盧
總體來說,不管是跟我們處的好的,還是處的不好的國家,他們都是希望中國和印度好好打上一仗,無非分別有四種原因:1.鶴蚌相爭,漁翁得利;2.借刀殺人,坐山觀虎鬥;3.帶頭大哥,報仇雪恨;4.茶餘飯後,沒有吊事。
真正不想打仗的國家,可能只有中國自己。
-
10 # Q今天Q
周邊國家和地區怎麼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已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俄羅斯也表態了,連莫迪本人都親自說了:“他們(解放軍)沒有越過我們的邊界,也沒有侵佔我們的哨所”。別說周邊國家,就連全世界目前都沒有一個國家發表支援印度的言論。中國當前的戰略目標根本不在印度方向,可中國樹欲靜印度風不止,沒有足夠的大國實力,卻大國心態十足,對中印1962年戰爭的失敗耿耿於懷,時刻幻想著通過某種方式挽回面子。當前全世界新冠疫情肆虐,印度和美國一樣疫情防控不力,總是極力“甩鍋”或轉嫁國內矛盾。可“甩鍋”和轉嫁矛盾又找錯了物件,自不量力。相信周邊乃至全世界國家的眼睛是血亮的,像美國、澳洲及加拿大這樣善於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國家是極少數。這些國家,無論中國如何做,做得好壞,他們都不會說中國好。所以目前中國無需太在意周圍野雞如何叫,而是應努力發展壯大自己,加強戰備,防患於未然!
-
11 # 馬克觀察
從印度總理莫迪政府的對外表態來看,印軍越境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所以此次印方造成人員傷亡完全是自找的。
對於莫迪政府的擴張主義行為,印度的陸地鄰國基本上都深受其害,比如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就先後反擊了印軍的越境行為,而且明確表示將維護主權與領土完整。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則選擇不參與南亞局勢問題。
而作為小國的不丹、孟加拉國等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印度影響,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是模糊的。不過孟加拉國雖然沒有明確態度,但是在之前歷史遺留的飛地問題上,民間和印度也有摩擦。
而作為海上鄰國的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雙方的表態有些不同。斯里蘭卡沒有任何官方表態,但馬爾地夫總理卻向死亡的印軍表示了慰問,凸顯了其親印的本質。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危機當中,和印度隔著一個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政府卻罕見的批評了印度,原因是因為印軍在克什米爾的舉動擾亂了南亞地區局勢,使得阿富汗和平程序受到了影響。
總而言之,近期的印度邊境衝突完全是印方為轉移國內矛盾而一手挑起的,各國為避免撞莫迪槍口上避之還不及,除了南亞區域內國家和挑事兒的美、日、澳以外,東南亞國家和中東國家基本都沒有參與事件的評論。
-
12 # 78650313一九柱
近幾天中印邊防軍人發生的肢體衝突,周邊幾個國家會怎樣看?據我所知:他們都會盼望著我們中國邊防軍人出手更狠一些,幫他們出一口惡氣,教訓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阿三們!
據我原來所在的西藏邊防部隊服役時親眼所見:錫金、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無論是邊防軍人還是普通百姓,一見到我們中國的邊防軍人時都要伸出大母指,有時邊民們還要過來與我們連講帶比劃聊聊;他們一見到阿三的巡邏兵時常常表現出很是害怕的樣子。因為阿三的邊防軍經常欺凌這些邊民,把他們不當一回事,邊民如無意中靠近阿三的營房,每次都要被打的鼻青臉腫,而我們是中國的軍人,無論是在任何地方都是愛人民的,對經常到我們這邊來的周邊幾個國家的邊民與我們都熟悉了,每次他們來,我們都要閒聊一下,然後再送一點小禮物給他們,然後他們就用半藏語半漢語說:“中國好!中國的金珠瑪米好","金珠瑪米"即藏語解放軍的意思。
-
13 # 千佛山車神
中印是本地區的兩個巨人,巨人打架,周圍的鄰居只能吃瓜了
說實話,本次中印械鬥的規模著實不小,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印度國內更是群情激奮,各地都出現了一些抵制中國商品的現象。
雖然此後中印兩國都選擇低調處理,沒有發表過激的言論,但私下裡雙方都在向前線調兵,現在邊境局勢仍然比較緊張。
其實中印衝突早有先兆,早在5月初時印軍就多次非法越境,雙方邊防人員摩擦不斷,為此中印曾在6月初時召開緊急磋商,但沒有想到就在幾天後還是爆發了衝突。
目前南亞周邊國家尚且沒有對中印邊境摩擦發表看法,不丹、孟加拉以及鄰近的緬甸一語未發。
雖然尼泊爾、巴基斯坦近期都與印度有過邊境對峙,按理說應該趁此時機力挺中國才對。但是尼巴兩國在事情發生後均表示沉默,沒有摻和進來。
對於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的態度,咱們也沒有必要強求,畢竟各家都有各家的難處,尼泊爾作為一個內陸小國,其國家執行的各個方面都受到印度的嚴重製約,別的不說,尼泊爾境內的糧食、蔬菜、汽油幾乎全部都要依賴從印度進口。
對此尼泊爾也在不斷努力,試圖擺脫對印度的過度依賴,目前中國和尼泊爾正在積極建設中尼鐵路,預計到2022年就可以實現青藏鐵路和尼泊爾鐵路的對接,屆時中國內地的商品可以直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鐵路是陸地運輸中運力最大的一種物流方式,鐵路的貫通可以大大提升物資的運載能力以及大幅降低運費,此舉的目的在於降低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
不過現在中尼鐵路尚未貫通,而且就算貫通之後也無法徹底消除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因此在短時間內尼泊爾依然是非常懼怕印度的。
除了尼泊爾以外,巴基斯坦也在此次事件中選擇了沉默,而作為中國的好哥們,巴鐵的默不作聲確實讓許多人感到不解,畢竟在歷次印巴衝突中,中國都是力挺巴鐵的。
說是話,巴鐵的處境也不容易,自從獨立之後,印度就視巴鐵為勁敵,雙方打了三次印巴戰爭,東巴都讓印度給肢解了。
在冷戰時期,印度親蘇聯,巴基斯坦就親美親中,兩國彼時的力量差距還不算特別大,巴鐵也能維持著局面。
後來由於印度強行擁核,美印關係暫時轉冷,而受益於反恐戰爭的需要,美巴關係反而不斷升溫。但是隨著反恐戰爭的結束,巴基斯坦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持續降低,美印關係進入熱戀期。
在目前的印巴衝突中,美國是非常偏袒印度的,在賣給印度各種先進武器的同時,又限制對巴武器出口,讓巴鐵的日子很不好過。
巴基斯坦與歐美國家的聯絡是比較緊密的,從巴鐵的態度中就可以看出美國和歐洲基本都是支援印度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是直接指責中國挑起邊界緊張局勢,赤赤裸裸地拉偏架。
此外,俄羅斯在本次事件的態度也是耐人琢磨。
很多人都認為莫斯科肯定是義無反顧的支援咱們,但是這種自信似乎沒有什麼根據,哪怕是你是普京大帝的超級忠粉,可大帝未必稀罕你。
事實上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非常好,兩國是傳統友好國家,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基本都是其對外出口武器中最先進的,北極熊甚至連核潛艇都借給印度使用。
而在邊境衝突之後,印度軍方已經緊急提交預算,向俄羅斯採購價值超百億美元的武器。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俄羅斯都不會輕易得罪印度,俄羅斯現在的態度是中立。
-
14 # 美麗的紅楓葉
對那些經常受印度欺負的弱小國家而言,自己根本不是印度的對手,面對印度的欺負它們毫無辦法,更無還擊之力。這次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終於看到了印度的失敗,看到了自己希望看到的結果,它們的心裡肯定會感到一絲絲安慰。甚至,它們還有可能在邊境給印度製造一點“麻煩”,牽扯印軍,讓它們難以一心一意對付中國,從而減輕中國邊境地區的壓力。
對印度國內的一些民族主義者來說,他們自我膨脹,不能正確定位印度的實力,自認為自己已經膀大腰圓了,沒有必要對中國忍讓,要和中國能開戰,以報62年失敗之仇。
而對善良的人們來說,他們都不願意看到兩個核大國的尖銳對立,不願意看到中印兩國的對抗,因為對抗對誰都沒有好處,城池起火殃及池魚。所以,國際社會的主流還是希望中國和印度兩國能消除對抗,和平解決爭端,保持和平穩定的局勢。俄羅斯就呼籲中印兩國保持克制,通過外交手段彌合分歧,解決衝突。並打算在6月24日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儀式上,安排兩國防長比鄰而坐,製造接觸機會,用心良苦啊。
-
15 # 鄜延路節度使李
我就來說說中印雙方之間的小國吧。
不丹不丹王國是雷龍之國,面積與臺灣相當,但人口僅約75萬;在文化上與西藏接近,居民大多信奉藏傳佛教,屬於竹巴噶舉派,不丹原與西藏存有宗藩關係,但18世紀以來英國的入侵併迫其簽訂條約,最後導致不丹對外事務受英國“指導”,儘管不丹1907年建國獨立,這種“指導”關係被日後的印度共和國繼承,並駐軍不丹。
2017年6月不丹與中國的爭議領土洞朗地區發生的中印兩軍對峙,當時持續了兩個月,雖然最後和平落幕,但過程中不丹政府算是相當謹慎地處理夾在中印之間的困境,例如不丹政府在中印達成結束對峙的共識後,表示歡迎雙方撤離洞朗,沒有特意偏袒印軍;不丹民間雖也偶有對印度不滿的聲浪,但在外交軍事與經濟上,仍高度受印度影響。
錫金旁邊的國家,是錫金王國。錫金立國更早,1642年就是獨立政體,然而與鄰國尼泊爾在1788年爆發戰爭,最後也演變為清朝與尼泊爾的戰爭,19世紀英國入侵錫金,同樣簽了條約,將錫金納為保護國,並移民尼泊爾裔入錫金。
印度獨立後,1949年即揮軍錫金,迫其為保護國,更立其《憲法》,最終1975年發動政變,並在尼泊爾裔移民的投票支援下,錫金被併入印度,該國國王流亡美國,目前錫金邦人口僅為60萬。
尼泊爾錫金的西邊是尼泊爾。尼泊爾可稱為喜馬拉雅山區域的中型強權,其人口近3000萬,約為北邊西藏人口的十倍,更是旁鄰不丹、錫金的數十倍之多,但是尼泊爾與印度的關係卻也承繼自英國殖民時期的影響,開放邊界政策爭議頗多,試圖反抗印度影響內政的尼泊爾2015年更曾面臨長達半年印度封鎖邊境的經濟制裁。
尼泊爾2020年6月再度修憲,這次主要議題不是更改選舉制度或政府體制,而是將該國國土納入有爭議的三個地區李普勒克、卡拉攀尼和林匹雅-杜拉,並將之標註於國徽上面(尼泊爾國徽包含全國地圖),五天之內由下議院、上議院通過,並由該國總統簽署,以迴應印度在該處修建戰略道路,這引起目前控制該區域的印度不滿,尼泊爾也打算增加上百個與印度毗鄰的邊界哨所。
2020年5月起,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便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對印度在裡普列克山口(毗鄰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和印度北阿坎德邦)修路的遊行示威,眾多示威者前往印度大使館抗議。
2020年6月12日,尼泊爾邊防武警擊斃了一名印度西塔馬爾希市的居民,並擊傷另外2名印度人,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滿。隨即在6月13日尼泊爾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位於中印邊境的裡普列克山口等尼印爭議地區劃為尼泊爾的明確領土,引發印度的憤怒迴應。
而尼泊爾在裡普列克山口的行動則很明顯地更符合中國在附近地區的利益,尼泊爾此舉被印度陸軍參謀長曼諾傑·納拉瓦內認為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並以此支援配合中國在阿克賽欽的軍事行動。但目前,尼泊爾與印度尚未爆發武裝衝突。
-
16 # 書雄
做個比喻,就像小學生看到一直欺負自己的初中生被大學生教訓,小學生心裡美滋滋啊!
印度就是初中生,他的周邊小國就是小學生,而印度北方的老龍家就是大學生。這麼比喻是很形象生動的。
印度周邊陸上鄰國有六個,分別是孟加拉國,緬甸,巴基斯坦,中國和尼泊爾,這六個陸上鄰國讓印度惹了個遍,印度一直都有稱霸亞洲的野望,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就曾把印度的野心表露無疑: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自從獨立後印度為了踐行它的亞洲大國夢一直在以領土擴張的方式推行著。
印度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我們稱為巴鐵。
185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還是一個王朝,叫莫臥兒帝國,信仰伊斯蘭教。
這個帝國的建立者是突厥,沒錯,就是那個被大唐打的抱頭逃竄的突厥,他們在中國混不下去跑到了南亞在印度建立了王朝。
這個王朝在1857年被英國殖民,後來印度獨立,英中國人使壞,利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把印度拆分成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由領土不相連的東西巴基斯坦組成),也稱“印巴分治”。
這也是印巴矛盾的根源,印度之間因為克什米爾地區鬧的不可開交,印度為了不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選擇攛掇東巴基斯坦獨立,在印度的支援下,1971年東部地區脫離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印巴這個樑子算是結的徹底了,其後,也會不斷挑釁巴基斯坦,無奈巴基斯坦弱小打不過印度總是吃虧,後來,巴基斯坦急需找一個大樹庇護自己,尋遍四周,在亞洲只有北方老龍能和印度過招,於是就有了“巴鐵”,巴方靠中國撐腰,中方靠巴方掣肘印度,中巴各取所需。
印度和尼泊爾印度與尼泊爾存在領土爭議的是卡拉帕尼等地區,本來尼泊爾國土面積也不大,武器裝備自然也不強,在面對“萬國牌”印度軍隊時自然多數時候選擇息事寧人,不過最近印度越來越過分,竟然不斷試圖在邊界或實控線一帶修築新的道路,一向平靜的印尼邊境也衝突不斷。
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畢竟能力不足,面對印度還是底氣不足,被他欺負想反抗也是有心無力。
在印度的六個陸上鄰居中,其他國家都可以隨便欺負,唯獨北方老龍家,印度還沒有和他正式呲過牙,於是在1962年的時候,印度趁著老龍家被美國製裁,與蘇聯交惡,遭遇特大自然災害的時候,想敲詐一把老龍家,主動挑起了中印戰爭,沒想到的是,龍還是那條龍,這次挑事差點讓老龍端了老家,印度捱了打老實了幾十年。
可是,這幾年,不知道印度是喝了什麼假酒,有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在印尼邊境克拉巴尼地區交火;在中印邊境非法越線,主動挑釁,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肢體衝突;在中巴爭議領土克什米爾地區重炮轟擊,引得巴基斯坦開火還擊。
這下三面列印的局面形成,最關鍵的是這次列印的隊伍中還有亞洲的老龍家,這不鬧了笑話嗎,就連西方鷹醬都不敢對老龍動武,這個印度竟然還磨刀霍霍向老龍,自討苦吃。
這下,受盡印度欺負的周邊小國不開心都不行,惹誰不行非得惹老龍,稍微有點眼力勁也不能幹這事啊。
如果印度執迷不悟,恐怕還會重蹈1962年的覆轍,拭目以待吧。
-
17 # 顏二哥有言23
中印邊防軍在喜馬拉雅山各自“實際控制線”交界地區發生大規模的肢體衝突,在國際上受到了嚴重關注,特別是周邊國家和地區。它們擔心這場肢體衝突,會演變成“失控的戰爭”。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擁有龐大的戰爭機器,同時又都是擁核國家,加上擁有漫長的邊境線交界。兩個大國並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經貿上有不同程度來往。一旦中印大戰觸發,波及的不僅僅是中印雙方,還會在各個方面,嚴重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
由此,相信周邊國家和地區都不希望看到中印雙方,從目前發生的肢體衝突,進一步引發成大戰!
然而,毫無疑問的是,在道義上,或感情上,中國會獲得更多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支援!
因為,在這次中印雙方大規模的肢體衝突過後,印度總理在面對印度各主要政治勢力質疑他的政府在這次衝突中的“態度軟弱”之時,他竟然以一句“中國軍人並沒有越境侵入印度實際控制線內!”,來打破多日的沉默。他的這麼一句話,讓印度頓時失去了‘’在世界舞臺上哭泣,博同情的機會(一位印度退休將軍的對形容)”。
既然印度總理都在世人面前“承認理虧認錯了”!周邊國家和地區還能如何看?!
除了遠在太平洋西岸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顧事實,為了自身的全球戰略利益,“無條件的支援印度”之外,相信絕大部分的周邊國家和地區都會站在中國一邊!
當然,歷史上一直與印度有嚴重領土爭端的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等等中國的傳統“好鄰居”,就更不用說了,自然會站在中國一邊!
甚至有些印度退休將軍還發表意見說,巴基斯坦樂見中印雙方衝突,希望中國幫助巴基斯坦,從印度手中得到在1947“印巴克什米爾地區領土爭端中,失去的東西”。
總而言之,印度無疑在這次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區域的中印雙方大規模肢體衝突事件中,處於一種“失道寡助”的尷尬處境!再加上“損失慘重”!無法面對印度國民。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呀!
印度今天再次吞下這樣的“苦果”,純屬不長(1962年中印衝突的)記性,咎由自取,又怪得了誰呢?!
-
18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
歷史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情況了。現如今印度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周邊國家,已經引起了周邊國家的強烈不滿。
二、印度究竟意欲何為?印度自詡為“世界第四”,自稱在南亞地區傲視群雄,說實話,印度的實力確實不算差,但是跟周邊國家的關係卻搞得很僵,有種自命清高的感覺。
現在印度的疫情情況並不容樂觀,國內生產、生活矛盾加劇,往外轉移矛盾也是印度當局政府化解國內社會矛盾的一個政策。另外,自從跟美國關係走得親近以後,仗著有美國撐腰,更加為所欲為為。最後,在邊境地區實行蠶食的政策,是印度一貫的做法,製造矛盾,然後耍無賴,直到佔為己有,這是他一慣的技倆。
三、周邊國家怎麼看呢?巴基斯坦可以說是印度的宿敵,可巴基斯坦跟我們的關係很近,他是我們的巴鐵兄弟,想都不用想,在中方跟印度發生肢體衝突的時候,巴基斯坦絕對是站到我們這邊的的。
尼泊爾同樣也是我們的近鄰國家,我們一貫的對外政策就是和平共處,平等交流,所以不管國家大小,我們都是同樣對待。尼泊爾發生地震以後,中國積極派出了醫療救援隊以及大批的救援物資。對比印度對尼泊爾的做法,尼泊爾絕對會有一杆秤,一塊明鏡,照出醜惡。
綜上所述,印度這竭澤而漁,不給自己留餘地的做法,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竹籃打水一場空。
-
19 # 旅圖君
中印邊境發生的肢體衝突瞬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畢竟這可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同樣地域面積在全球也是屬於領先的,加之這兩個國家這些年經濟發展一直不錯,是名副其實的大國,所以一起衝突,立刻引起了全球的強烈關注。
其次,像緬甸,不丹等國家雖然沒有直接表態支援哪國,但是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支援我們的,畢竟印度這幾年一直在東南亞稱王稱霸,習慣欺負周圍小國了,而且像不丹等國家,經濟上被印度卡的死死地,雖然沒和我們建交,但絕對不會向著印度。
-
20 # 飛狼
印度的反對派、媒體、退役將領、網民等,在中印邊境衝突後喧囂著鷹派的聲音,那麼,印度的周邊國家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各國的官方都很謹慎,都沒有公開表態;民間方面支援中國的似乎更多一些。
印度的鄰國分別是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在這8個鄰國裡,巴基斯坦是印度的死敵;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力特別大,但兩國近期爆發了領土爭端;不丹是印度的附屬國,沒有對外說話的自由權;印度對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基本上不敢忤逆印度;孟加拉與印度的關係不錯,但與中國更親密;緬甸與印度的關係平平淡淡。對於中國,印度的真實態度是不友好的,否則不會三番五次挑起邊境衝突。
中印6.16在邊境發生了肢體衝突後,印度的這些周邊國家又是怎麼看的,都是些什麼態度?檢索了一些主流媒體發現,印度的這些鄰國尼泊爾、不丹、緬甸、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的政府都沒有對此發表宣告,而是置身事外,畢竟龍象都不是他們能惹得起的,作壁上觀才是小國的明哲保身之道。
印度的死對頭巴基斯坦官方也沒有對中印衝突發表宣告,表明自己的立場。至於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庫雷希發表的抨擊印度是一個擴張主義的國家,可以引發與鄰國的爭端的那番話是6月14日發表的,針對的是印巴6月9日、10日、13日在克什米爾發生的武裝衝突的評論,而中印邊境衝突是6月16日才發生的,別生拉硬拽,張冠李戴。
中印邊境衝突發生後,巴基斯坦官方並沒有發表相關的宣告、講話,而是保持著沉默。可能有些人對此不是很理解,畢竟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衝突,中國每次都是旗幟鮮明地表態支援巴基斯坦,還在聯合國安理會為巴基斯坦仗義執言,主持公道。
巴基斯坦政府對此沒有表態,或許是看清了中印邊境衝突的一隻看不見的幕後黑手——美國。一個事實是:巴基斯坦比印度更親美,只是美國更需要印度!所以,我們表示理解吧。當然,巴基斯坦的網民倒是基本上是站在中國這一邊的,並對印度在衝突中的失敗冷嘲熱諷,宣洩一下巴基斯坦長期被印度打壓的不滿情緒。
尼泊爾原先像不丹、馬爾地夫一樣,被印度控制得密不透風,簡直是附庸國,最近幾年,尼泊爾對此甚為不滿,強化了獨立自主性,與印度拉開了一定的距離,遭到了印度的懲罰:2015年、2017年尼泊爾兩次遭到印度的邊境封鎖,在中國的幫助下尼泊爾才度過難關。
近日,尼泊爾與印度爆發了領土爭端,6月15日兩軍還在爭議地區發生了交火事件,雙方都有死傷。6月17日,尼泊爾陸軍參謀長塔帕、武警部隊監察長卡納爾視察了兩國的爭議領土卡拉帕尼附近的一處武警部隊的邊防哨所,宣示領土主權。
尼泊爾在與印度的爭議領土的博弈中繼續北方強令的支援,在態度上自然更偏向中國,但也不敢過分刺激、得罪印度,所以,官方也沒有對中印邊境衝突進行公開表態。
至於緬甸,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與中國都是關係比較密切,與印度則沒有多少的交情,只是正常的鄰居而已,自然是支援中國、偏向中國的。不過,緬甸政府、軍方對此都沒有公開表態,我們對此給予理解。
並非鄰國的美俄都對中印邊境衝突進行了公開表態,美國不僅站在印度一邊,還歪曲事實造謠中國越境挑起衝突。俄羅斯官方的表態很平衡,不偏不倚,普京的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稱中印都是俄羅斯的親密夥伴,相信中印兩國有足夠的智慧解決邊境衝突。
但俄羅斯的多數媒體不僅沒有客觀報道中印的邊境衝突,而且基本上都是偏袒印度的,甚至有的俄羅斯媒體在報道中聲稱中國軍隊越過了實際控制線進入印度領土,攻擊印軍引發了衝突,跟印度媒體同一個調調。只有俄羅斯的《觀點報》的報道比較客觀,在報道中稱印度人似乎是當地的“侵略者”。
在這次中印邊境衝突中,外部世界的輿論大多數都是偏袒印度的,對我們不利,鬧心,需要儘快補課。
回覆列表
印度這次膨脹,除了疫情甩鍋和軍備強大之外,更重要的是整個族群都被煽動起來,幻想恢復孔雀王朝和莫臥爾王朝的願景,世界有公認的四大古文明,其一,中華文明,其二,古埃及文明,其三,古巴比倫文明,其四,古印度文明,諸位注意,世界古文明之一的後裔,當然懷念過去的輝煌,可惜,現在只有中華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朽,其它都已經煙消雲散,當年,孔雀王朝與大漢帝國同期,一時不分伯仲,從孔雀王朝後來傳入中華的佛教之興旺,就可以略見一斑,不過自那以後,古印度就被邊緣化了,不斷被波斯人,希臘人,阿富汗人,蒙古人奴役,直到公元1500年左右,阿富汗人在印度建立了莫臥爾帝國,在南亞次大陸東征西伐,才算又閃亮了一些日子,但是,比起中華文明的延續下來的大秦帝國,大漢帝國,大隋帝國,大唐帝國,大宋帝國,大元帝國,大明帝國,大清帝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印度之所以不停的對中國發難,還是因為心裡有賊,可以預見,即便印度這次膨脹被打癟,過些年他還會再來,至於周邊國家,不論從被威脅感受的痛苦,還是宗教紛爭,還是地緣政治,無疑人心都在中國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