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嗔痴歷史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個皇帝是特別獨特的,一個是劉邦,一個是朱元璋,兩人都是通過自己努力白手起家,最後成為皇帝,可是兩人性格又有著十分明顯的不同,正是這些性格的不同,導致兩人在面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截然不同。

    在劉邦的開國功臣中,張良十分聰明,不過最終劉邦沒有剷除張良,讓張良得以善終,而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中,也有類似於張良的人物劉伯溫,可是朱元璋對劉伯溫的態度,遠遠不像劉邦對待張良,甚至劉伯溫的死,與朱元璋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張良與劉伯溫的區別

    張良作為劉邦的謀臣之一,是一直追隨著劉邦的,與蕭何、陳平等人都是劉邦不可或缺的謀士,但是張良這個人十分懂得明哲保身,不該說的話就不說,不該做的事情也就不做,在朝廷之中也是比較淡泊名利的,所以和朝廷中的權臣之間沒有什麼糾葛。

    既然沒有什麼糾葛,就不需要擔心有小人想要陷害他,所以張良一直坦坦蕩蕩活著即可,沒有誰會去誣陷他,這是他得以善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反觀劉伯溫,雖然號稱是神機妙算,經常被後人拿來與諸葛亮相提並論,但是劉伯溫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過於正直。

    最後劉伯溫生病申請回家,朱元璋都不放心他,還要派胡惟庸帶著藥去看一看劉伯溫,結果劉伯溫吃完胡惟庸送去的藥,很快就一命嗚呼了,至於是這個藥有問題還是劉伯溫命只能到此為止,我們不得而知。或者說究竟是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滅口還是胡惟庸自己想置劉伯溫於死地,我們一樣不得而知。

    不過有一點十分清晰,就是劉伯溫自己過於正直的性格,在那個奸臣當道的年代,註定就是一個悲劇,他不能學習張良那樣明哲保身,最後的結果已經在冥冥之中註定。

    最明顯的事情就是劉邦面對自己一直以來最恨的人雍齒,依舊能夠放下仇恨委以重任,當他想收拾異姓王的時候,也是很有分寸的,打蛇打七寸,處置幾個最為關鍵的,諸如韓信、彭越、英布之流,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即可。

    可以說劉邦是運用權謀之術比較厲害且得體的皇帝,因此在對待張良這些功臣的時候,劉邦會去理智對待分析,即使有人誣陷,劉邦也會查明真相,不會輕易除掉他們,這是張良能夠得以善終的一個原因。

    一方面他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順利過渡給子孫後代,另外一方面則是朱元璋自己的格局以及心理在作祟,面對皇權,他已經失去理智,不分青紅皁白,以至於一些小人有機會鑽空子,趁機誣陷諸如劉伯溫之類的忠臣。

    這是一個皇帝的悲哀,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因為朱元璋的格局問題,導致大明朝的很多開國功臣命喪黃泉,成為人們不願提及的歷史,其殘忍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 2 # 雲不出

    張良在劉邦建國後,就不理朝政,一心辟穀修道,搞得瘦骨嶙峋,風吹就倒的模樣,而且大門緊閉,不與朝臣來往,劉邦對此表示歡迎。而且張良和呂后的關係搞得很好,劉盈的太子之位能保住,張良是出了力的,呂后感激。這兩個大佬不找張良的事,也沒誰找他的拐了。朱元璋建國後,劉伯溫是幹了監察御史,得罪了李善長鬍惟庸一幫人。史書說得了風寒,吃了胡惟庸的藥,不舒服,向朱皇帝報告,老朱只是淡淡說知道了。劉伯溫之死成了老朱殺胡惟庸的一條罪,後來李善長藍玉都陷進去死了。

  • 3 # 老劉家小媳婦兒

    事實正好相反,張良沒走,而劉伯溫卻辭官歸隱了。

    一般人們記憶中的應該是,張良深諳鳥盡弓藏的道理,在劉邦開創大漢江山後,張良辭官歸隱,修仙去了。但是事實恰好相反,張良一直在朝局之中。比如勸封雍齒,在呂后族人的脅迫下建議請出四皓,跟隨劉邦平定代國,馬邑城下出奇計,還有建議蕭何當丞相都是張良的主意。而且,史記漢書中明確記載,劉邦和張良平時討論的問題太多了,根本記不清,因為不是涉及到國家存亡的大事,所以就沒一一記載。張良的真正隱退是在劉邦歸天之後,呂后掌權時期,而不是在劉邦統治時期。

    劉伯溫是真的辭官歸隱了,朱元璋也對劉伯溫放行了。後來劉伯溫是病死的。有種傳說,說是朱元璋賜藥,胡惟庸借送藥毒死了劉伯溫,但是並沒有見於正史記載。

  • 4 # Zh上善若水W

    眾所周知,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被劉邦譽為“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漢朝建議後,張良有感政權日益穩固,於是提出辭呈,劉邦答應了。劉伯溫是朱元璋身邊的首席軍師,在民間更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美名,可是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卻不肯放走劉伯溫,最後不得善終。

    首先他沒有要太高的爵位和賞賜,而是要了一小塊地作為賞賜,這塊地也不是別的地方,正是當初他和劉邦相遇的地方,可見他這個人,念舊。而一般念舊的人,大多是不會造反的。雖然張良頗有才能,但是影響力卻很小,因為在跟隨劉邦的日子裡,他與其他同僚很少有交情,也就是說,在朝堂上沒有黨羽。

    另外,需要重申的是,張良與劉伯溫不同。張良作為歷代人物眼中“青雲之士”以及道家入世出世思想典範,這一點從張良兩個兒子的名字中可以參考;劉伯溫代表的不僅僅是本身一支,更代表著背後的浙東集體。

  • 5 # 水一白聊歷史

    世人皆知張良智謀無雙,但是卻很少人注意到他超高的情商

    張良作為曾經的貴族子弟,對財富和權力的渴望遠遠低於絕大部分帝王身邊的“謀士”,雖然劉邦從來都不止將張良當成是一個謀士,但是張良卻一直都在做謀士應該做的事兒。歷史上的張良一直掛的都是虛職,從來沒有像陳平當都尉那樣拉過仇恨,他也很少去主動諫止劉邦一些行為,反而更多是劉邦主動問策之時,才給予解答。大漢朝建立以後,滿朝文武都在爭功搶位,唯有張良在讓位、避嫌,這是相當難得的。

    反觀劉伯溫

    常聽評書的朋友印象中的劉伯溫,是那個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早已看破世間事,只是偶爾點撥帝王煩心之事而已。

    然而,歷史上的劉伯溫還是一個挺熱衷於官場的人,早年間的劉伯溫就曾在元政府中考中過進士,後來還做過正八品的縣丞。

    後來在助朱元璋之後,他的官職也一直不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對朱元璋提建議的方式也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在公元1367年,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當時身為太史令的劉伯溫就曾經給朱元璋上了一書,說熒惑星在心宿位,預示有兵災禍亂,請求朱元璋下詔罪己。

    後來,大明建立以後,身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劉伯溫又向朱元璋提出:宋元之所以失天下,就是因為施政過於寬縱,所以應該整肅綱幻。朱元璋慨然批准,當時滿朝文武無不畏懼劉伯溫之威嚴,後來還因為嚴格執法,劉伯溫與丞相李善長之間產生了隔閡。

    於是,在李善長的帶動下,一大批對劉伯溫不滿之人都站出來誣陷、彈劾劉伯溫,朱元璋雖然未動劉伯溫,但印象自然已不如當初。說來也該著劉伯溫運氣不好,當時正值大旱,朱元璋下令群臣獻策,自以為又找到機會幫人的劉伯溫站出來說,是因為士卒亡故之後,他們的妻子被遷入他營居住而導致了陰氣鬱結,只要調和陰陽之氣,便可迎來降雨。結果,這一次劉伯溫失算了,十天之後仍不見雨,劉伯溫也只好請辭了,他與朱元璋的良好關係自此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雖然說張良與劉伯溫的結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劉邦和朱元璋的態度,但假如說劉伯溫真的跟張良一樣灑脫的話,他的晚年生活應該還能更安逸一些。不過,相對很多明武很多功臣而言,劉伯溫的晚年還算是相對比較好的了,說明朱元璋雖然對待劉伯溫已大不如前,但畢竟還算是念及舊情的。

  • 6 # 歷史神祕人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也是皇帝身邊的謀士,可劉邦放過了張良,朱元璋卻幹掉了劉伯溫,不同的待遇,最大的差別是劉邦和朱元璋兩人的不同!

    劉邦還是講點仁義的,雖說劉邦是流氓,可不是殘暴的人,他殺的都是異姓王,二代對待功臣並沒有殺心!張良和劉邦的感情是深厚的,張良在危難時陪著劉邦經歷風風雨雨,忠心為劉邦出謀劃策,既是君臣也有朋友之義,能陪著你渡過風雨的人,你還忍心殺張良嗎。張良很聰明,既然推翻了暴秦,就功成身退,退的非常徹底,張良說自己要隱居山林,從此不再過問世事,劉邦就說你幫了這麼多忙,要什麼賞賜呢!張良不要多高的爵位和金銀,只說要一塊地罷了!劉邦問那塊地呢,張良說就是當初我和陛下你相遇的那一小塊地方,你就賜給我當做留念吧!劉邦聽了,感動啊,什麼都不要就要當初相遇的地方,這是什麼感情啊,這是念舊啊,同時也在告訴劉邦,我張良真的沒有什麼野心,完全威脅不到你,我幫你就是為了朋友的感情,你有什麼理由不放過我呢!念舊的人是沒有反心的,劉邦明白張良這是向自己表達心跡啊,劉邦實在不想對自己的朋友下手啊,大家好好的活著不就是很好嘛,幹嘛要懷疑呢,劉邦是有感情的,所以放過了張良,畢竟張良沒有對自己產生任何的威脅,只有深深的友情,劉邦還是講仁義的,也就不殺張良了!

  • 7 # 歷史折返

    劉邦作為漢朝江山的統治者,在開創大漢江山之初,身邊左右的文臣武將那可謂人才濟濟,高手如林。而最具有代表性就是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張良。其他的諸如陳平,樊噲,彭越,英布等等也都是漢朝建國初期的開國功臣。

    他們為漢朝江山社稷的建立,都曾經履歷戰功,創造過很多傑出的貢獻,甚至出現好多功高蓋主之將。

    張良作為劉邦身邊的大謀士,早在韓信被殺之初就已經在心裡做好辭官隱退的準備。另外張良用Octavia的觀察力能夠洞穿皇帝劉邦殺害功高蓋主功臣的內心深處。

    張良曾經在早期漢朝立太子的事情上幫助過呂雉。正是由於張良的出謀劃策,才得以保住呂雉兒子的太子之位,也就有了後來的呂雉皇后,皇太后的位置。你說呂雉怎麼能不感激張良呢。因此呂雉在劉邦面前必定替張良美言,化解劉邦對張良的猜忌

    張良最終沒有被皇帝劉邦產生任何猜忌,善始善終,功德圓滿,安然的度過一生。

    朱元璋在1368年在應天稱帝,年號為洪武,大明王朝由此正式問世。足智多謀的劉伯溫幫助朱元璋最終打下天下,可謂勞苦功高。因此被朱元璋授予很高的榮譽和官職。一直到1370年左右,劉伯溫和其家族的發展進入最輝煌階段。

    然而,劉伯溫當年在朝中的才智和聲譽太高了,使得青田的百姓把他當做神一樣來供奉。加上自己建造墳墓用地一事被原來政敵胡惟庸抓住把柄後彙報給皇帝朱元璋。致使朱元璋懷疑劉伯溫有所圖謀不軌,於是將劉伯溫調往應天問話。並撤銷了劉伯溫的俸祿。此時的劉伯溫誠惶誠恐,只好陪王伴駕。不敢離開應天。

    曾有說法是胡惟庸下毒致使劉伯溫所致。不過劉伯溫在來應天不久病逝,這個事實是真實存在的。

    有人說劉伯溫的被害是由於在青田的隱居生活太高調所致,又有人說是由於劉伯溫剛正不阿的性格樹敵太多所致。也有人說是由於皇帝朱元璋對他起了疑心所致。

  • 8 # 姑山之嵐

    劉邦草民出身,憑藉混世魔王的個性以及草莽英雄的膽略,本著走一步說一步的原則,最後建立大漢王朝。

    劉邦是有志向的。看見秦始皇的車駕時能說出“大丈夫生於天地間,就該如此”這樣的話,說明他有想法。由於他是草莽的性格,說出這樣的話很正常,不能說他就有稱帝的目標。

    劉邦起義,靠得是哥們兒義氣,橫衝直撞,沒有目標,當他被雍齒背後捅了一刀後,他寒心了,迷茫了,同時也碰到張良了。張良給了他指明方向。

    張良對劉邦十分重要,但劉邦為什麼能放走他歸韓呢?

    劉邦和張良的出身不同,張良有明確的造反目標。劉邦知道張良的目標也贊同這一點。這時就表現出劉邦講江湖情誼的特點,這個特點貫穿他的一生。仗義疏財,不吝封上,全憑這一點。好多的人物都是看中劉邦這一點而投靠他。

    更重要的一點是劉邦走一步看一步的生活作風。他對自己的事業程序毫無野心。在漢中時表現特別突出,真正的無所謂的態度。

    劉邦的義氣和相信別人,讓蕭何和張良為劉邦鞠躬盡瘁。他的無所謂的人生態度,讓有能人志士都願意歸附他。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中,劉邦和蕭何的對話,特別有意思,也特別能說明劉邦的性格。在這兒說個大概吧。劉邦說:“韓信是個什麼東西?!那麼多大將跑了你都不追,追什麼狗屁韓信?!”這句話證明劉邦的好多大將都跑了,他個人是無所謂的,跑就跑了。然後,蕭何說韓信多牛,多有用,你得用他。劉邦不耐煩的說:“你說行就行吧!給個啥官職?大將軍行不?!”。這表現出來劉邦又是無所謂的態度,而且相信兄弟的話,給兄弟面子。這是豁達更是草莽義氣。

    這個故事就說明,劉邦認為誰願意走就走,拿不拿天下不是我該考慮的事情。你們要架著我拿天下嗎?好的,你們來!贏了大家受益,輸了我一個人掉腦袋。這位大汗皇帝就是這麼一個可愛的人。所以他能放走張良。

    朱元璋和劉邦同為草民出身,也同起於草莽。但和劉邦截然不同。

    朱元璋野心爆棚,他的目的就是割據一方從而統一天下。他對哥們兒很義氣,但並不百分之百信任。所以,很早的時候,他身邊的朋友們,湯和,鄧裕,李善長等保朱元璋也怕朱元璋。朱元璋智勇兼備,而且疑心很重。所以朱元璋後期大殺功臣也是必然的,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劉伯溫算無遺策,智慧超群,和張良一樣志向遠大,智謀廣遠。劉伯溫作《燒餅歌》的故事,就說明劉伯溫處處防著朱元璋,因為伴隨這位皇帝,確確實實是伴君如伴虎啊!真吃人啊!

    張良,劉基都想在一位聖主的帶領下實現自己的夢想。張良更豁達些,他是為了復興南韓,並不是為了自己和家族。所以張良比劉基更飄逸些。

    朱元璋不能放走劉伯溫,是因為劉基太強,站錯隊會是自己統一天下的障礙。這是朱元璋性格和野心驅使的。朱元璋雖出身草莽,但沒幾個真朋友,史書記載,就湯和以及常遇春兩個人能稱為朱元璋的朋友。

    劉邦能放走張良,是因為他沒有野心和長遠規劃。也是全朋友之義。歷史證明劉邦沒看錯人,張良不論在哪兒都一直幫助劉邦。劉邦的朝廷就是朋友聯盟,蕭何,張良,曹參,夏侯嬰,都是劉邦的好朋友。韓信不願意做朋友,總想做總經理,有了功績要這個要那個。最後悲催的結局,也不是劉邦的責任啊!

  • 9 # 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劉伯溫是時局所迫。張良是唯恐避之不及,不貪名利,得以善終。

    西漢初年,劉邦奪取天下後大封功臣,封張良為留侯,並讓他自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在當時功勞排在第一位的相國蕭何封邑也不過才一萬戶。

    張良確實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明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閉門謝客,不邀名,不為利。不參與到朝政之中來了。

    劉邦沒有理由殺他。對於這樣的一個下屬,幫助打了天下,勞苦功高,大把的封賞給他,他只象徵性的要了一點,還是當初認識之地。對於劉邦本人來說,這樣的下屬,是不是太體貼一點了。我要你的封賞,只是因為我念舊情,當初君臣相識之地。希望陛下你也念著舊情,不要下殺手。我對於朝政、名利,沒有絲毫的興趣,只求陛下讓我追求大道,研習黃老。恩,朕知道了。。。

    呂后欠他人情。劉邦晚年有意廢掉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如意。是呂后求到張良這裡,請他無論如何保住太子之位。

    於是,張良請了商山四皓出來給太子當老師,劉邦一見這陣勢,徹底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所以,呂后欠了張良一個天大的人情。

    劉伯溫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劉伯溫面對的是一個不弱於劉邦,甚至可能超越劉邦的帝王。

    個人認為,朱元璋的城府、才智、心機、手段(特別是學習能力非常強)都是帝王裡面頂級的,是超過劉邦的。

    他一路走來,失誤、失敗極少,由小而大,由弱漸強,最後消滅各個對手,劍指蒙元,由南而北,一統中國。其中的艱辛,困難,面臨的抉擇,判斷,是難以想象的。對於這樣一個歷經十幾年戰爭的洗禮 ,磨難,最後登頂的男人,太恐怖了。

    劉伯溫死於黨爭,死於朱元璋對於他信任的喪失。

    1、明初李彬案,得罪李善長,拉開浙東、淮西之爭序幕。

    2、天災人事,預測失敗。

    3、營建中都,與朱元璋隔閡加大。

  • 10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張良

    劉邦並不是放走張良,而是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殺張良。

    首先當然歸功於張良的淡泊名利,由於體弱多病,張良崇通道教,休習黃老之術,經常閉門不出,少與群臣交往,特別是雖然張良足智多謀,能夠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但是卻由於身體原因,從未單獨率軍作戰,與將領們有太多交集。可以說,到了後期張良就好比一個大隱隱於朝的高人,完全超然於眾臣之外。除了在廢立太子這樣的涉及國本的問題上出面,基本上不干涉政事。

    劉伯溫陷入了黨爭,從大明建國之初就出現了地域劃分的黨爭,劉伯溫是浙東集團的代表人物,還有以李善長的淮西集團,淮西出身的朱元璋有意無意通過壓制劉伯溫來壓制浙東集團。

    他的性格過於剛直。正如劉伯溫說有,他嫉惡如仇,曾經依法處死李善長親信李彬,惹怒了這位淮西集團領袖。又在宰相問題上,向朱元璋直言胡惟庸“此小犢,將倴轅而破犁矣”。認為任用胡惟庸為相最終會導致翻車,不適合做宰相,得罪了胡惟庸。

    正是這兩個原因,讓劉伯溫成為了淮西集團的敵人。但其實上以劉伯溫為首的所謂的浙東集團並未形成氣候,而且劉伯溫是個有氣節的人,毫無結黨之心。所以,就成了他一人單挑淮西集團。而淮西集團還有個大佬,誰也惹不起,就是朱元璋。可見,明初劉伯溫處境之艱難。

  • 11 # 九品御史

    張良為西漢開國三傑之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劉伯溫輔佐朱元璋滅陳敗張,驅逐韃靼,被評為:吾之子房。兩人同為謀臣,都為新朝的建立貢獻了卓著的功勳!

    然而兩人因為出生不同,所輔佐的君王性格不同,立朝後的兩人的價值取向不同,決定了他們最後的境遇也不同。

    西漢張良

    張良出身於南韓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南韓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也繼任了南韓兩朝的宰相。直到至張良時代,南韓被秦吞併,張良也就報國無門,從此立志反秦。

    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起義。矢志抗秦的張良也拉起了100多人的隊伍,加入到反秦浪潮中。後因勢單力薄,決定率眾投奔景駒,在途中正好遇上劉邦,兩人一見如故,張良果斷棄投景駒而跟從了劉邦。

    在楚漢相爭中,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智激項羽遣劉邦入主關中,而後燒燬棧道、鴻門宴上助劉邦脫險、滎陽獻策裂土封王拉韓信等。

    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正式登基,行功論賞。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為食邑,然而張良自請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地為封邑,以此得名留候。劉邦進都關中後,張良便以病託辭,閉門不出。而後隱居於山中潛心修道,不再過問朝中一切政事。

    明朝劉基

    劉伯溫出生在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陽村(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嶽梅鄉武陽村)人,南田山在青田縣城南一百五十里處。

    元統元年(1333年),二十三歲的劉伯溫赴京城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然而由於元末兵荒馬亂,戰火連天,因此劉伯溫直到至元二年(1336年),才得入朝為官,被授為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協助縣令處理政務,後因劉基不滿元朝廷的腐朽無能,辭官回到故鄉。

    至正二十年(1360年),劉伯溫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後,針對當時形勢,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應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朱元璋採納其策先後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之後劉伯溫又向朱元璋建議,脫離“小明王”韓林兒的勢力範圍,自立以“大明”為國號以收歸民心。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後與左丞相李善長在政見上產生分歧,此時妻子病逝,劉伯溫便向朱元璋提出告老還鄉。然而劉伯溫在臨走前,仍向太祖上奏朝廷當前存在的隱患,當年年底,朱元璋又把劉伯溫召回進宮。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賜劉伯溫辭官回鄉,然而到了洪武八年,劉伯溫仍和在京官員一樣,參加了元旦的早朝。

    志向不同

    王朝建立後,劉伯溫出身寒門,一生追求功名利祿,選擇留在了朝庭,參與政事。然而其性格嫉惡如仇,剛正不阿,和朝中大臣多有不和,最後也引起朱元璋的不滿。

    而張良出生南韓貴族,其志向是滅秦復國,現秦已滅,大仇得報,因此不再貪戀功名權位,飄然而去,不帶一絲絲的留戀。

    張良出身名門,和劉邦兩人同是起家的時候認識,以平等的身份相處,又一起經歷了不少患難,因此張良很受劉邦的尊重。而劉邦本人也善於聽從他人的意見,張良要走,劉邦也不好強求。

    劉伯溫是半路加入到朱元璋軍中,兩人沒有私交,只有君臣之禮,加上朱元璋生性多疑,對足智多謀的劉伯溫很不放心。再次是劉伯溫有心歸隱,卻留戀功名,仍參與朝中政事,最後也只得留在了京城。

  • 12 # 王祖蔭1

    未讀過正史,就憑小說Tv來看看。一,劉邦的文化水平比朱元璋高,為人處世風格高於朱。二,劉邦相信張良說“多病,求退隱“。朱元璋雞腸小肚,對誰都不相信。三,張良不掌兵,就像個高參。對軍隊沒號召力,對皇權不構成危害。劉伯溫神通廣大,像個總參謀長,頗有有號召力。朱元璋不放心。

  • 13 # 品讀春秋001

    張良原本是南韓貴族,據《史記》記載,張良一家曾經“五世相韓”,他的爺爺做了41年宰相,他父親做過46年宰相。

    可是沒等張良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南韓滅亡了,在公元前230年,南韓被變成了秦國的一個郡,叫穎川郡。

    集國仇家恨於一身,張良把滅亡秦朝看做終生目標。

    這位鐵錐君愛上了一位漁家女孩,但是沒等結婚,被官吏抓進宮中當了宮女,所以說,他與秦始皇有奪妻之恨。

    秦始皇東巡至陽武,張良與鐵錐君埋伏在博浪沙的一片茂密的灌木叢中,結果,鐵錐君扔出的那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車。

    武力刺殺失敗,兩人立馬分頭逃走,張良逃到了下邳這個地方。在這裡他遇到了黃石公,黃石公傳授給他姜子牙寫的《太公兵法》。

    張良藏在下邳潛心研究《太公兵法》的時候,發生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遇到了舊友項伯,楚國大將項燕的二兒子;第二件事是秦始皇死了;第三件事是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

    張良感到機會來臨,糾集了幾百人的隊伍準備投靠陳勝部下秦嘉擁立的楚王景駒。經過陳留這個地方,遇到了劉邦,兩人相談甚歡,張良決定投靠劉邦,通過輔佐劉邦達到自己滅亡秦朝的願望。

    在攻取關中、迫降子嬰;在敗章邯、司馬欣、董翳平定三秦;在鴻門宴,在彭城之戰,在滎陽之戰,乃至垓下之圍,張良都功不可沒。

    在公元前201年的分封功臣中,劉邦不顧群臣爭議,執意封張良為三萬戶侯,讓他在齊國土地上上任意挑選一塊封地。

    然而,張良滅亡秦朝的願望已經實現,對功名利祿看得已經非常淡,他僅僅要了和劉邦第一次相遇時候的留地,作為自己的封地,希望劉邦能夠記住二人的緣分。

    劉邦雖然是一個街頭混混,但是他有很高的情商和智商,他接受張良的意見,往往比張良做得還要徹底,能夠與手下人共利天下,這是劉邦戰勝項羽的關鍵之所在。

    漢帝國建立以後,整個國家的政治結構是半郡縣半分封相結合的一種狀態,對劉邦威脅最大的是韓信、英布、彭越等異姓王,而對於有恩於己,並且不貪戀權位的一介書生張良,劉邦肯定要放他一條生路。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劉伯溫就如同一位幼兒園的老師一樣,引領著朱元璋一步一步成長。

    但是,在朱元璋登上皇位的那一天,一切都變了,他給劉伯溫的封賞是誠意伯,位列光榮榜倒數第一。

    在詔書中,朱元璋對自己數次請劉伯溫出山的事隻字未提,他說劉伯溫在自己還是吳王的時候,拋妻棄子,不遠萬里來投靠自己,是因為劉伯溫有眼光,於萬眾之中發現了自己頭上佛光四射,所以才盡心輔佐。

    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只有一個,他已經容不下劉伯溫,他刻意打壓劉伯溫,是想把劉伯溫從帝師的位置上拉下來,老老實實做一位自己的臣子,在一個自己看得見的角落裡,低調的走完一生。

    被趕回青田老家後,劉伯溫確實很低調,但是他做了兩件事,讓他走上不歸路。

    第二件事是談洋事件。談洋原本是一個小地方,離劉伯溫的老家青田不遠。這個地方經常鬧土匪,出暴民,劉伯溫就直接給朱元璋寫奏摺,建議設立巡檢司。這個過程,劉伯溫沒有經過中書省,也就是繞過了胡惟庸,直接向皇帝彙報,並且這樣的事情還不止一次。這讓胡惟庸惱羞成怒。

    胡惟庸和刑部尚書串通一氣,給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摺,說劉伯溫建議設立巡檢司,是因為他看上了談洋的一塊墓地,並不是為了治安。

    但是朱元璋沒有殺劉伯溫,只是剝奪了他的俸祿。當時劉伯溫己經病得走不動路了,但他還是回到了朱元璋身邊,向朱元璋承諾自己哪裡也不去了,就老死在應天。

    結果,胡惟庸在看望劉伯溫的時候,偷偷給劉伯溫下了藥。不久,劉伯溫腹中長一腫塊,不治而亡。

  • 14 # 歷史的星空9527

    張良作為“漢初三傑”之一,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才能。而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平天下,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他為“吾之子房”。兩人都是才華橫溢,同時老闆又是中國歷史上唯二出身的草根皇帝,那麼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呢?

    從二人的性格志向來分析

    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正式登基,行功論賞。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為食邑,然而張良自請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地為封邑,以此得名留候。張良對於權力這方面的淡然,在漢朝建立以後,張良便放棄了自己位高權重的地位,回到自己的老家,這才讓張良能夠有一個很不錯的結局。

    然而與之相反的是在明王朝建立後,出身寒門的劉伯溫,一生追求功名利祿,選擇留在了朝廷,參與政事。因為其性格嫉惡如仇,剛正不阿,和朝中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幫”大臣多有不和,最後也引起朱元璋的不滿。

    張良出生南韓貴族,其志向是滅秦復國,現秦已滅,大仇得報,因此不再貪戀功名權位,飄然而去。而劉伯溫追求功名,在官場幾經沉浮,最終引起朱元璋的猜忌和眾臣的不滿而晚年慘死。

    朱元璋曾經流離失所,要過飯、當過和尚,全天下的苦楚他幾乎全部嚐了個遍,一方面這些痛苦的經歷讓朱元璋的內心變得極其強大,另一方面,也讓朱元璋的性格變得多疑且極端。朱元璋的悲慘經歷很多源自元朝官員的腐敗、暴虐,所以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官員。在他的眼中,明朝的官員應該像綿羊一樣溫順。而像劉伯溫這樣恃才傲物,又與朝臣不和的人,難免引起朱元璋猜忌。為了自己孫子的統治穩固,朱元璋便提前動手,為孫子排除隱患。

    而張良的老闆劉邦雖然比較窮,但好歹還能混個泗水亭長,還算是個小吏。而且小混混出身的劉邦反而最講義氣,在成就大業後對待功臣也算不薄。

    劉邦建國之後,先後殺掉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可以看出這些都是有權有兵的異姓王,從根本上已經危及了漢王朝的統治了,劉邦並非濫殺功臣,像蕭何陳參等人就得以善終。相比於朱元璋,劉邦更加包容,只要你懂得急流勇退,劉邦也放你安度晚年。

    在做出成績之後要適時地功成身退,平日裡不可太過張揚,應時刻保持一顆謙虛的心,否則難免會惹禍上身!

  • 15 # 莊楚狂

    首先,朱元璋沒有不放過劉伯溫。

    真實的劉與傳說中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活神仙是不同的。

    傳說中的形象。是明初文臣集團的集合體。

    劉不是主動參加起義,也不是主動投靠朱元璋的,他實際上是主張強烈鎮壓義軍的,他是元朝士子!

    他天生就政治不正確。有歷史問題。

    他的身份是缺乏對基層百姓的動員能力的。

    他並沒有可以動員的軍事力量。因為他從來不是帶兵打仗的將軍。

    也在文官集團中缺乏人脈。有點兒出息的學生楊憲還 神憎鬼厭!

    到處整人。明初的假報告,浮誇風,大躍進就是他搞出來的。

    劉在開國的時候擔任的職務是御史中丞。他就是搞整風的紀委的。

    可以稱呼他為明朝的貝利亞。

    搞起整風來,他可是搞得風風火火,明初的政治整頓就是他主持的。

    史上記載,搞死他的是胡維庸,是可信的。

    他,劉伯溫,職務原因本身就知道的太多了。

    且長期與功臣集團爭鬥。

    這種孤家寡人既缺乏政治魅力。也缺乏軍事力量。

    朱元璋忌憚他什麼?什麼不能放走的。如果是以前,還怕他投靠了政治對手。天下都是朱元璋的,跑到什麼地方去。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出於離開了權力中心,一個沒照顧仔細就被人幹掉。

    他這種得罪人的職務就很難善終的。他已經算不錯了。至少得了一個名聲。沒被抹黑成酷吏,如同來俊臣貝利亞之流!

    至於張良為什麼能夠善終?劉邦得了天下之後,他就退休了,沒在御史中丞這個得罪人的職務上待過。

    張良對劉邦說,我欲修仙,快樂齊天。劉邦就成全他了。

  • 16 # 朝文社

    答:張良是劉邦手下頭號謀臣,為劉邦的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建國之後,先後殺掉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有人說劉邦弒殺,事實卻並非如此。韓信的功勞很大,幫劉邦擊敗項羽之後,韓信的野心得不到滿足,之後生出異心,劉邦才殺掉了韓信。

    劉伯溫的死就不同了,朱元璋殺氣太重,而且總是懷疑這個、猜忌那個,一旦被朱元璋惦記上,那幾乎是必死無疑。比如藍玉、傅友德、馮勝、王弼等人,都是被朱元璋的疑心病所殺,而並非犯下什麼不可饒恕的大罪。

    對於劉伯溫,在很早之前,朱元璋就忌恨上了,劉伯溫能力太強,而且深通權謀,這種人在己方陣營中是一大利器,而如果變成敵人,那是極其可怕的。為了防止變數發生,朱元璋有意無意間,讓劉伯溫死於非命。

    史料記載“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其後中丞塗節首惟庸逆謀,並謂其毒基致死雲。”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派人護送劉伯溫回鄉,回到家僅僅一個月,劉伯溫就去世了。在此之前,胡惟庸曾派人看望劉伯溫,並給劉伯溫帶了藥,劉伯溫吃過藥,感覺肚子裡有石頭般硬物。

    史書上只是說懷疑是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我們只能大致推測出劉伯溫的死跟胡惟庸有關。胡惟庸本就和劉伯溫不合,也就是說胡惟庸有理由殺劉伯溫。其次,胡惟庸毒殺劉伯溫可能是朱元璋授意的。

    一、劉邦和朱元璋性格不同

    在白手起家皇帝中,人們經常拿劉邦和朱元璋做類比,劉邦殺功臣,朱元璋也殺功臣,劉邦出身卑微,朱元璋也是出身布衣。然而,事實上,劉邦和朱元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劉邦雖然比較窮,但好歹還能混個泗水亭長,還算是個小吏。

    除此之外,劉邦經常帶著兄弟朋友到處蹭吃蹭喝,基本上還沒有餓著過,在窮困的時候,呂公還把呂雉嫁給了一窮二白的劉邦,可見劉邦才出身比朱元璋好上不少。

    史料記載“高祖嘗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

    劉邦父親劉太公活到了八十多歲,劉邦的也曾過著普通百姓田園生活,呂雉在田中操勞,兩個孩子在田間玩耍,劉邦則在外鬼混,哪怕過得不富裕,也算是安貧樂道。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極為深遠,劉邦或許生活貧苦,但家庭健全,這使得劉邦的心智不至於那麼極端。就好比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成長在五代亂世,而在他的父親趙弘殷的努力下,家中吃喝不愁,也算是小康家庭。

    在正常環境下的成長的趙匡胤,做事情大多深思熟慮,很少用極端的態度處理問題,所以他才能用他的仁德,阻止了五代亂世的繼續。

    史料記載“至正四年,旱蝗,大飢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

    我們再反觀朱元璋,不僅家庭條件極端貧困,父母兄弟還相繼去世。要論最悲催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如果說他排在第二,估計沒有人敢說排第一。朱元璋十七歲的時候,由於大饑荒,父母相繼餓死,而朱元璋兄弟幾人連給父母安葬的地方都沒有,好心人劉繼祖看到幾個孩子可憐,才給他們找了地方安葬了父母。

    朱元璋曾經流離失所,要過飯、當過和尚,全天下的苦楚他幾乎全部嚐了個遍,一方面這些痛苦的經歷讓朱元璋的內心變得極其強大,另一方面,也讓朱元璋的性格變得多疑且極端。朱元璋的悲慘經歷很多源自元朝官員的腐敗、暴虐,所以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官員。

    劉邦基本做到知人善任,在成就大業後對待功臣也算不薄。朱元璋則將其暴虐之心隱藏的很深,在統一之前,朱元璋很擅於收買人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而在立國之後,朱元璋便開始大肆殺戮功臣。

    劉伯溫之所以死於非命,並他做了什麼太過火的事,而是朱元璋對其早有忌憚之心。劉伯溫水平太高,以朱元璋的秉性,他是不允許這種人存在的,於是劉伯溫無法得以善終。

    二、張良更懂明哲保身,劉伯溫比較極端

    除了皇帝的態度,剩下的就是臣子的表現,朱元璋殺了很多人,也留下了幾個人,比如湯和、耿炳文等等。湯和、耿炳文能留存下來,主要源自他們的低調和謹慎。

    張良作為西漢頂級謀臣,自然對“狡兔死,走狗烹”理解得極其深刻。在國家安定之時,張良就退居幕後,儘量遠離權力中心。劉邦曾想改立太子,呂后找張良出主意,張良當然是不想再趟這攤渾水,但礙於呂后的威勢,迫不得已張良才讓呂后請出商山四皓,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位。

    張良曾對旁人說:“我以三寸舌為國家出謀劃策,如今受萬戶侯,已經是平民能達到的極限了,對此我已經很滿足了,我只願拋開人間俗世,修習仙道!”可見張良早已頓悟,放棄了俗世的一切。

    劉伯溫在朱元璋即位後並沒有即刻退隱歸鄉,而是繼續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由於劉伯溫的特立獨行,將李善長、胡惟庸等人一併得罪。朱元璋曾問丞相人選,劉伯溫將胡惟庸、楊憲、汪廣洋一一品評一番,得罪了太多人,那麼就可能遭到他人的報復。

    就算劉伯溫退隱還鄉,也無法安度晚年,劉伯溫必定能看透這一切的,但由於其剛烈的性格,他無法做到沉默不語,所以落得個悽慘的下場。

    參考資料:《漢書·高帝紀》、《明史·太祖本紀》

  • 17 # 津城沐雨

    這是個有意思的跨朝代人物對比問題,我是津城,我來回答。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劉邦比朱元璋更大度,另一方面是張良比劉伯溫更聰明。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但是,與劉邦相比,朱元璋出身更低,殺伐更多。

    劉邦殺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得到封王的功臣,比如韓信,比如彭越,比如英布等,而對於在朝堂上的柱國大臣並沒有大規模進行殺戮。

    而朱元璋就不同了,他遠沒有漢高祖劉邦“大度”。

    在殺人規模上,朱元璋動輒牽連甚廣,動輒幾萬人,比如著名的胡惟庸案,再比如藍玉案,都是幾萬人的殺,大量開國功臣被屠戮。

    從這方面看,劉邦能容下那麼多大臣,又為何不會放過一個主動歸養解除威脅的張良呢?

    朱元璋對他的從小玩伴徐達都不放過,更何況半路加入的劉伯溫呢?

    而且,為了解除劉邦的擔心,張良並沒有回到故鄉,而是在長安附近選擇了一塊兒地方。

    這樣,張良就沒有了“勾結鄉黨”的可能,而且就在天子腳下,劉邦隨時都能知道他的動態。

    既然有此能力和威望,如果再聚眾造反,誰又能保障不成禍害呢?

    再說,青田遠離京城,所謂天高皇帝遠,朱元璋難以及時掌握劉伯溫的舉動,自然不放心。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張良比劉伯溫“聰明”,也比劉伯溫更加懂得如何讓皇帝“放心”。

    綜上所述,君臣一比,我們就知道了為何劉邦能讓張良歸養、朱元璋卻不肯放劉伯溫走的原因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

  • 18 # 坐古談今

    提問者就這麼篤定朱元璋殺死了劉伯溫?這點沒有任何歷史實證說明。因此,提問者本身就是帶著“預定假設”提問。劉邦放走張良在於張良對其沒有統治威脅,同理,劉伯溫既不是武將也不具備李善長的威望也沒有統治威脅。劉伯溫更多的是被後世“吹捧”出的神仙。

    劉伯溫作為“元朝降臣”,劉基本身就帶著原罪。因此,他在“功臣集團”內部屬於“不會有威脅”的人,從常理判斷劉伯溫被胡惟庸毒殺可能性更大

    朱元璋對“元朝降臣”中的武將的屠戮是後於其他派系的,這充分說明“元朝降臣”的威脅性低,武將們之所以被屠戮主要是他對“元朝降臣”本身的不信任。也就是他們的“忠誠度”不夠。

    劉伯溫其實也是如此。後世對劉基的吹捧中往往忽略了劉伯溫在為元朝絞殺起義軍時,屬於態度和手段都比較強硬的漢儒臣。劉基是儒家對於起義軍是帶有“蔑視”心理的,這也是為何明朝建立初期,許多儒家弟子寧可跟隨元順帝北逃也不願幫助朱元璋是一個道理。

    儘管劉基的心理沒那些人那麼強,從起初對起義軍的敵視看,劉伯溫的“蔑視心理”是有的。這就註定讓其是官員中的少數派。既然是少數派,也就沒有動搖“皇權”的實力。犯不著去殺他。

    因此,反而是政治鬥爭中的胡惟庸害他的可能性更大。因為,胡惟庸才能不高、心眼兒也不夠寬廣。再加上前文所說的劉伯溫的“文人狂”,對胡惟庸的心理傷害、利益傷害、可能的自己胡想(諸如會不會替代自己等)殺死劉基的可能性更大。

    劉邦殺功臣殺的其實並不多,主要是剷除“異姓王”,而且呂后在背後成為最積極推動力量。但張良懂得“躲”從來不參與“皇權內部鬥爭”反而為呂后出過主意保住地位,因此,才得以安穩退隱

    張良作為南韓貴族,一心想讓南韓再起。但是,天不遂人願,南韓將永遠不可能再出現。所以,張良的第一個夢想已經失去。再加上看到劉邦對於“可能威脅皇權的人”比較狠,特別是張良自身的功績有目共睹,為此,張良很識趣地經常“養病在家”。基本不去參與權利鬥爭、後宮宮鬥。

    為此,張良反而躲過了“最危險的敵人”呂后。呂后其實比劉邦更可怕,劉邦作為皇帝畢竟要“大面兒上”過得去,但是呂后則是“幕後人”可以用狠、用毒。當然,這裡面有沒有劉邦裝作不知,咱就不清楚了。然而,我們都應該明確:劉邦活著的時候是沒有鬥過呂后的,劉邦要不是分封諸子,以呂后的狠,劉邦的兒子們、孫子們早就不在了。

    但是,劉邦惹不起的女人呂后卻對張良感恩。因為,劉邦曾經想“易太子”。呂后大為驚慌。最終,張良讓呂后去請“商山四皓”去阻止,結果成功。

    張良惹不起劉邦,劉邦惹不起呂后。

    張良得以善終。

  • 19 # 歷史情感大視野

    張良和劉伯溫都作為比較受歡迎而且很有能力的謀臣,雖然說各為其主而且成為了後代有名的人。但是他們在各自的命運上卻有著很大程度的差別。劉邦本來對於張良就是特別的信任而且一直都是用人不疑,而朱元璋對劉伯溫從開始就心裡存在芥蒂,即使是劉伯溫在為他的王朝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但是結局仍然比較悲慘。

  • 20 # 河東來

    因為張良只是儒家平民劉邦名義上的手下,他的實際領袖應該是道家貴族呂雉,劉邦對他沒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而劉伯溫則不同,他是朱元璋的直接手下,生死榮華,被朱元璋所牢牢掌握。

    劉邦與呂雉建立夫妻關係,應該極大可能是“入贅”,呂雉的地位應該是特殊的“夫”,劉邦應該是特殊的“妻”,進行造反,逐鹿中原,是呂雉的夙願,劉邦只不過是被“趕鴨子上架”,意外獲得了成功而已,畢竟征戰天下,只有男性出馬才可以名正言順。

    張良(道家貴族人物)、酈食其(縱橫家貴族人物)應該是與貴族出身的呂雉有共同的信仰,不大可能與平民出身的劉邦發生交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西北工業大學在社會上的知名度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