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中老年講壇

    目前來說很多老人是既帶孫子又跳舞,不算是個矛盾的問題,如果老人二選一的話,那多半是帶孫給他們的快樂不夠了,或者因為帶孫問題和子女產生了矛盾。

    從義務上來看,老人是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孫的。老人帶孫是對子女的體貼和幫助,不願意帶孫,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是無可厚非的。所以我們不能把帶孫當做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情。

    老人不願意帶孫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1、老人帶孩子會引起孩子父母的不滿。

    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多數老人還是願意帶孩子的,只不過帶孩子容易跟子女起矛盾,吃力不討好的情況下,老人自然容易寒心。

    大多數老人帶孩子都是義務帶孩子,子女也不會給錢,甚至買菜,買衣物給孩子還是老人花錢,老人還得給自己留一些錢養老,這樣長期下去,老人會沒有養老錢的,沒有養老錢就沒有安全感,一部分老人不願意帶孩子。

    3、享受型老人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了,終於到了子女長大成人,自己也退休了,完全擁有權力去享受生活,帶孫又苦又累,還容易跟孩子起爭執,有一部分老人就不選擇帶孫了。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 22 # 嶧縣西門裡老李

    跳舞打牌玩手機和帶孫輩並不矛盾呀,老李倒不會跳舞,不喜打牌(除非老伴硬拉著陪小孫子打幾圈),但每天玩手機,但並沒耽誤看孫子,從半歲到今年12歲了。

    跳舞不是一天跳到晚吧?一般是早晨天剛明跳一會兒,晚上跳一會兒,也就是說趁年輕的爸媽在家,出來放鬆會兒,難道不行嗎?非得當24小時保姆你們才滿意嗎?

    至於打牌,我接送孫子上學倒也常見,一般都是70.80歲的老人居多,他們的孫輩多已長大,重孫輩既使有也看不動了。可以說這是老年人的一種交友娛樂方式,我雖不參加但同情體諒。

    至於玩手機,你們年輕人在外咋玩我不知,但知道進家後一屁股坐沙發上,眼皮不帶抬的,吃飯要三請安。難道光許你們玩,我們不該玩?光有幹活的命?

    不否認也有些老人是寧願出錢、也不願帶孩子的,這是他們的自由。法律並沒規定爺爺奶奶必須看孫輩,我們當年孩子出生56天就上班,都是自已帶孩子,上班就送託兒所,不是一樣長大了嗎?

    所以我認為題主的這個“為什麼”問得有點過,有點不尊重父母輩的老人,也還有點強加於人。

    我認為還是你們儘管去玩,但擠點時間看看自已孩子,讓我們去玩一會兒為好。(笑)

  • 23 # 燕趙鵑子

    這樣的老人大概都是城市裡的,他們追求自我享受,覺得誰的孩子誰帶,把你養大了,還得給你養孩子昂?這也無可厚非!我們村裡老人這一輩子都在圍著“孩子”轉,享受自我?他們可能壓根兒就沒想過。

    那些身體健康,把大把時間都放在跳廣場舞、打牌和玩手機等自我娛樂的老人,肯定和兒子兒媳會有矛盾!俺還是喜歡看到老人在有能力的時候繼續為這個家發光發熱!說到這,俺想起了農村傻大妮兒80歲的婆婆,老人家腿腳便利,還能幫兒媳餵豬、養牛。大妮兒和她老公王常輸幹活回家晚了,老人還給做好飯。多好的婆婆,大妮兒家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老太太也功不可沒!

  • 24 # 瓶嘗心

    這問題問的就好像老人帶孩子才是對的,才是第一選擇的感覺。但老人帶孩子並非義務,他們可以做任何其他他們想做的事情。並且有權利不受到非議。再說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沒必要揣測別人。

  • 25 # 泉水叮咚Peng

    老人打牌、跳舞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是老人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或加討論。至於有的老人不願帶孫輩的理由也是更多,有身體條件等諸多原因的存在和不適宜。更為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子女長大成人是父母的責任,老人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剩下的不多時間也是自己享受晚年生活的正當權力。帶不帶孫子也是老人對生活的選擇,但不是他們的義務,年輕一代不能強求更沒有資格加以指責。

  • 26 # 廣志2017

    確實有這樣的老人。但是,不是許多而是少數或個別。其實,老人不帶孫子或不帶外孫都是有原因的。一是退休後又被原工作單位返聘或外出打工了,沒有時間帶孩子。二是退休後想帶孩子,可是因為上有老人,加之老人身體不好,臥床不起,也需要照看陪護,暫時無法帶孩子,待把老人的事情處理完後,才能脫身照看孩子。三是因自身健康原因,力不從心,沒有辦法帶孩子。四是怕和孩子們長期生活在一起婆媳之間產生矛盾。為了避免矛盾,少生閒氣,不願意長期居住孩子家帶孩子。其實,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老人在身體健康,無其他事物纏身情況,還是願意帶孩子的。記住,隔代親。這不,我和老伴從北方大老遠跑到南方來帶孫女,解決了孩子工作忙,照顧孩子有實際困難問題。昨天我們老兩口還帶著孫女去醫院打防疫針呢,減去了孫女打防疫針爸媽上班需要請假煩惱。

  • 27 # 玉言

    每個人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老年人養大了子女就完成了任務。選擇了生孩子的人要自己承擔撫養責任。老年人與年輕人一樣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沒有危害別人,老人願意做什麼是她們的權力,她們沒有帶孫輩的義務。

  • 28 # 笚蔳

    也不是所有晚上出來打牌跳舞的老人都不帶孩子。我跟我老公白天上班,老人白天幫我照顧孩子。週末和每天下班後,我們就讓老人出去跳跳舞,打打牌,孩子和家務我跟我老公兩人承擔了。極少數時間我們兩個人同時加班,老人會幫我們哄睡寶寶。

    老人經常回來跟我們聊他們聽到的八卦,其中最多的是老人抱怨一些年輕人下班和週末回來就玩電腦,玩手機,孩子家務全是依靠老人,一點照顧不周,年輕人就用自己上班忙和累,來當說辭,衣服洗的不及時,飯做的不及時都會抱怨等等。

    其實老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間,就像我們一樣,上班固然很累,但是在家帶孩子一樣不輕鬆,不信問問身邊的全職媽媽們,她們也需要別人幫助,所以,老人是來家裡幫助年輕人度過孩子三歲以前最艱難時期的,要報著感恩的心,不要覺得理所當然,你需要自己的空間,但是要想著自己是扮演父母的角色,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不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的陪伴。

  • 29 # 黃王子

    可能帶自己孩子已經身心疲憊了,好不容易解脫,還要帶孫子,肯定不願意了。人生苦短,在有限的生命裡,好好為自己活幾天,何嘗不可?

  • 30 # 瑞雪1307

    自己享樂啊,老人帶孫子也等工作,那也是付出,退休了老人只有把子女養大的義務,沒有養孫子的責任。試問題主,你願意免費義務給別人帶孩子嗎?

  • 31 # 大年寶

    前言

    你好,我是年寶媽,很高興為你解答。相信大多數老人都是很愛自己的孫子輩的,但是現在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現在養孩子的方式太多樣了,老人的思想也更現實,下面就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的思想也在發生著變化,以前的老人一輩子都沒有為自己活過,都是在為別人付出。結婚前為自己的孃家付出,結婚後為自己的家庭付出,有孩子了為孩子付出,有孫子為孫子付出,等到都不需要照顧了,自己也老了。就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現在的老人更多的想明白了,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老了,就好好過自己就行。畢竟自己 也是操勞半輩子,跳跳舞,鍛鍊鍛鍊,保持心情舒暢,自己身體好了,也算是兒孫們的福氣。

    孩子養育孩子都是提倡科學育兒,老一輩的育兒經驗,多少和現在的有些脫軌,老人再愛孩子,可是那畢竟是孫子輩的,孩子主要還是由孩子爸爸媽媽負責,老一輩和年輕一輩很容易因為育兒問題有矛盾。這樣老人的付出一點不少,但是最後心裡也難免不痛快。與其這樣還不如由著自己生活,也省心!

    結語

    其實這種現象也算是社會進步了吧,老人們操勞半輩子,不應該有個幸福的晚年麼?孫輩本來就是爸爸媽媽的責任,自己的孩子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顧,省得到時候孩子有啥壞毛病又說是奶奶輩的問題,製造家庭矛盾。

  • 32 # 秋葉子菜

    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社會進步的結果。為子女帶孫輩,是中國傳統的習慣,也是社會服務條件及生活不高的體現。在中國,現在給子女帶孫,還是一種普遍現象,有主動的,有被動的,有高興的,有無奈的。人生百味,很多老人也不願意自己苦一輩子,都希望自己能自由自在的活一把。試想,如果給子女帶孫,十多年後,孫長大了,你也走不動了,退休後的十年,是很多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誰不想抓住這最後的快樂生活?希望子女們都應該理解父母,支援父母,讓他們度過這最美好而短暫的晚年。

  • 33 # 趙剛剛2

    我覺得寧可自己跳舞打牌玩手機也不願意帶孫子,這是個偽命題,這種不願意帶孫子的人我著連百分之五都沒有。絕不會是大都數老人們的做法。試問一下假如你有了孫子,兒子兒媳工作很忙需要你來帶,你會怎麼做?在你身體還可以的情況下,你會忍心不給帶嗎?

    在深圳都說年青人多,平勻年齡34.5歲,可是這些年齡的人大部分都有了小孩子。你們去深圳的小區裡看下,就有答案了。在這裡好多老人都是從不同的地方來這裡給兒子或女兒帶小孩的,年齡大都在六七十歲了,有的老人看上身體也不是太好。但是,他們都在盡心揭力,無怨無悔地照看著孫子們。除了親情還是親情,難道你不親兒子嗎?不親孫子嗎?

  • 34 # 牛姐109145931

    我覺得大家說的極對。

    我們苦過窮過,總希望後輩能有出息能自力。

    有時過程不盡人意,能怪誰呢?我們的父母輩們,就是苦掙著把我們養大成材的。我們得傳承父母的傳統。

    當然如今人們的思想觀有很大改變,我們也可不為兒孫們操勞傷神。但更多的還是投入到帶孫(外孫)的行列。

    傳統永遠離背道而馳很遠,一些觀念說著易,操著時各有千秋。

    所以我認為別一棍打死一群人,各家有各家的特點,處理完善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薯該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