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生活潘傳傑
-
2 # 孟凡河
每日分享:“孝順”新解。“孝”由“老”和“子”組成,應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老人對孩子要撫養,愛護,二是子女對老人要贍養,尊敬。在傳統文化中,提到“孝”人們便想到成年子女應對父母盡孝道,而沒有想到父母應將子女培養成人。隨著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人們驚歎世風日下,道德滑坡,“不孝”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母女冤家”“打媽媽的兒子”等極端現象。通過對“不孝”現象的分析,我們發現這些人都不是真正人,甚至不能稱為人,而鑄造這種“人”的原因則是父母長期錯誤教育的結果,如果我們深入這些“不孝之子”的內心,他們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我們在講“孝”時,不能不強調父母如何真正愛自己的孩子如何將孩子培養成真正的人。據我觀察,那些不“孝”的人都自私的人,他們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注意別人的感受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別人都要為他付出,他不用為別人付出,據比爾.蓋茨說,他是會煮飯的“暖男”每天飯後主動洗碗,還覺得自己洗碗的技術很棒。他們不懂得孝敬父母,更不懂得愛別人。孩子這種凝固的“自私”是怎麼來的呢?他剛來到這個世界只具有動物的本能,父母和長輩的溺愛,讓他誤以為他是什麼都不用幹,別人都會圍繞他轉,這樣就固化作為動物的自私本能。等到孩子長大,父母期望孩子成為孝敬人,有本事的人,
看到孩子沒有孝心,沒有能力就埋怨指責,而社會上是按年齡要求他,是平等的交往,對這些自私不懂事的人都不願意交往。這些孩子孤獨,寂寞,再加上父母看不起,內心的恐懼,不安,憤怒往往就會對父母做出過激的事情,就會表現出“不孝”。另外“順”應由不論父母對錯子女都要順從,改為子女要理順與父母的關係,對不同觀點,要和顏悅色解釋;作為父母要順應時代,順應教育規律,尊重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孝順”應有兩層意思:一是子女要孝敬父母;二是父母要更新觀念將子女培養成“孝順”的人。
-
3 # 老劉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基本細胞,是走入人生的第一所大學校。人類美好的生活在這裡實現,人類勝利的力量在這裡滋長,兒童在這裡生活著,生長著——這是人生的主要的快樂。
由此可見,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把家庭建設作為第一要務,唯此,家好才能國家好;國家好了,家庭也才能更好。這就是家國建設良性迴圈的必然結果。
一,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孝乃百行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從古至今,孝是永不落幕的主題。“孝”為百善之首,孝開了百善都開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傾盡一切陪我們長大,我們也要守護父母變老。“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感恩父母對我們的關懷,我們自然就能升起對父母的那份恭敬孝順心來。孟郊說的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夫妻恩愛。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古人對夫妻恩愛如此刻骨銘心,何況我們現代人則是更加如此珍惜。人要懂得,夫妻,是彼此一輩子的貴人、是彼此一輩子的陪伴、也是彼此一輩子的依靠。只有恩愛的夫妻才配得上夫妻;也只有恩愛的夫妻才能白頭偕老。因此,不忘彼此恩情,舉案齊眉的夫妻,才是最幸福的。我們平常所說的家和萬事興也就是這個道理。
三,教好孩子。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與希望。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健康長大成人,是每家父母的首要責任。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虛心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同時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需要父母付出艱辛的努力,只有不斷付出,才能促進孩子的不斷進步。 要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在經過挫折和坎坷後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
-
4 # 熙味人生
我們在一點一點的成長中,父母也在一點一點的老去,歲月沒有同情任何人,在我們開始懂得父母的珍貴時,孩子也已經嗷嗷待哺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多少人心尖兒上的痛楚。
我還記得我上學時,正處逆反期,每一次回家,爸爸風裡來雨裡去的接送,為了不耽誤我上學,晚上11點多我們才會到家,然後早上5點鐘就要送回去,騎著他那輛小摩托,冬天凍得膝蓋生疼。然後回家氣壓太低,熱水總上不來,總是會和爸爸生氣,總是想要逃離家裡。。。。。。
現在想來真的會有些後悔,不過也是“勇於認錯,下次再犯”的這種,所以我找老公的時候,我特意挑了個性格特別好的,就是為了以防有一天,我管不著嘴,我爸還能有口飯吃,有人哄。
老公挑了脾氣好的,很寵著我,雖然我們沒什麼錢,不過兩口子這性格也不容易吵架,我現在也是為了教好孩子,還沒返回職場,感覺我現在真的就是這種狀態啊,為窮的叮噹響的自己找一點安慰吧。
-
5 # 二人九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感到自豪和驕傲。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有許許多多孝順、尊重老人的事例,感染著我們,打動我們的心靈。
我們今天提倡的孝順父母,一要了解父母,二要親近父母,三要關心父母,四要體貼父母,五要尊重父母。可是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並不是這樣做的,相反,他們經常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影響父母的工作和休息,惹父母生氣,頂撞父母,對好的東西實行獨佔獨享等。這些看起來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我們如果連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做不來的話,孝順父母就是不可能的事:
有個男人結了婚,生了個兒子。他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卻很討厭自己的老父親。他的老父親連路也走不穩了,到處磕磕絆絆的,除了吃飯和抽菸外,什麼事也幹不了。所以他很想把老父親打發走,便對自己的妻子說:“讓老頭到外面的世界去闖闖吧。”
妻子懇求他讓老人留下,但他連聽都不願意聽。所以她只好說:“那你就讓他帶上一條毯子吧。”
他心裡只想給老人半條毯子,嘴上卻說:“好吧,就讓他帶上一條毯子走吧。”
正在這時,他自己的兒子突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毯子,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以後可以把它送給你,讓你也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
兒子的話讓這位父親大吃一驚,趕緊留住了他的老父親,因為他已經知道如果自己這樣做兒子將為他準備什麼。
孝順父母:做人之本!致偉大的母親節快樂!
不孝順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
不體諒父母
現在的很多人獨生子女,因為父母對自己常常是有求必應,因此以為自己的父母是無所不能的,從來不知道父母也會遇困難,自己提出的要求一旦父母做不到,就開始不講道理地胡攪蠻纏,弄得父母既傷心又生氣。
不孝順父母的第一個表現就是不知道體諒父母的難處,從來只知道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來考慮問題。很多人會嫌父母做的菜難吃,或者是從沒做自己最愛吃的好菜。可是他卻沒有想過,父母下班已經很累了,還要費心盡力地來做飯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或者是父母已經下崗,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每頓都能做那些他愛吃的好菜了。再比如,當父母生病臥床的時候,有的人不是耐心地詢問父母的病情,在床前端茶遞水地照顧,反而是一個勁地埋怨父母這麼晚了還不起床照顧自己。更有的人,一看見父母生病了,自己拿著錢跑到麥當勞大吃一頓算了,根本不管父母是不是也餓了,是不是需要喝口水什麼的。這讓父母十分傷心失望。
所以,不孝順的孩子應該看看下面的這個故事,真正懂得什麼叫體諒父母:
有一個女孩子,名叫杜瑤瑤。在她8歲的時候,她爸爸突然得病去世了,緊接著她媽媽因為難過,風溼性心臟病發作了,一下子癱瘓在床上。過去是她媽媽操持家務,現在媽媽只能躺在床上,什麼也幹不了。這時候杜瑤瑤不僅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媽媽,她要做飯、洗衣,幹一切的家務,她母女倆一個月只有不到200塊錢的生活費,生活得非常艱難。班裡頭的學生課間都買冰棍,杜瑤瑤從來不買,不但買不了,連學雜費十幾塊還交不上。可是,杜瑤瑤的成績卻一直是班裡前幾名。她媽媽經常住院,她就守在媽媽的床邊寫作業;媽媽的下身冰涼,她就把她媽媽的兩隻腳抱在懷裡給媽媽取暖;為了讓媽媽高興,她還給媽媽唱歌跳舞。後來她考上了本地的一所大學,別人問她,那麼好的成績,為什麼不考北京的更好的大學時,她說,就是為了能在媽媽的身邊,照顧好她的媽媽。
隨意頂撞父母,常惹父母生氣
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這是不孝順最常見的表現。因為獨生子女的關係,也因為現在的父母也越來越想與孩子平等相處,所以在生活中並沒有刻意在孩子面前擺家長的架子。可是,有些不懂事的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父母是不需要去尊重的。這種心理表現在行為上,就是頂撞父母。在言語上,對父母沒有起碼的尊敬與客氣,甚至完全故意和父母反著來,父母說東,他非要說西,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讓父母生氣。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要對父母百依百順。當我們發現了父母的錯誤之後,要明明白白地指出來,但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找到一種讓父母和我們都能夠接受的心平氣和的方式來談話,而絕不是要隨意頂撞父母,讓他們生氣。
獨佔好的東西
很多人覺得自己是家裡的小孩子,好吃的、好玩的當然應該全部歸自己才對。所以凡是家裡出現的好吃的,好玩的,自己喜歡的,就一定要獨佔。其實這也是不孝順的一種表現。
我們想想,父母是出於他們對我們無私的愛,才心甘情願把一切好的東西都給我們。反過來,如果我們像父母愛我們那樣愛他們,是不是也應該像他們一樣做呢?可是在大數情況下,我們不僅沒有主動把家裡最好的東西讓給父母,而是我們毫無謙讓地接過那些東西,更有甚者,是毫不讓人地把這些東西全都納入自己口袋實行獨佔。很多人只要餐桌上出現了自己愛吃的菜,就不許任何人動一下筷子;有了自己想看的電視節目,就不準任何人動一下遙控器;有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連父母碰一下也不允許。眼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這哪裡算得上是一個孝順的人呢?
孝順父母:做人之本!致偉大的母親節快樂!
克服要點
第一,內心有誠意。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雖然他們並不想要我們給什麼報償,但我們要有報償的心理準備。比如父母為我們做的事,我們要學著體諒他們的苦心。或者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以減輕父母的辛勞。對於自己的生日,我們每個人都會很在意,可是,我們也應該為父母過一過生日,並不是說我們就要把父母的生日辦得如何熱鬧,其實哪怕在父母生日那天為他們做一件事情也好,關鍵在於表明父母在我們的內心也是很重要的。有這樣一個事例:
東北有一個農民家庭,生活非常困難,但是這對農民夫婦把五個孩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有一次,一個孩子帶上玉米餅子去上學,出了門發現忘了拿一樣東西,就往回走,回來的時候一推門,這個孩子一看到他媽媽正在做的事,眼淚就流下來了。他看到他媽媽正在舔他剛才喝過粥的碗。他突然意識到,他走了以後,今天家裡沒有吃的了。他拿出一個餅給他媽媽,非要讓他媽媽吃完了他才上學去。這個孩子非常勤奮,上體育課,別人穿著名牌運動鞋跑,他光著腳跑,照樣跑出好成績。後來,這個男孩子讀到了研究生,再後來在長春當了工程師,把他的爸媽從山裡接到長春安度晚年。
第二,學會體貼人和關心人。
我們會生病,父母也會身體不舒服,而且他們經常會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感到疲倦。也許父母生病的時候,總是讓我們不要接近他們,怕被傳染或是耽誤了學習時間。可是我們要知道,父母無論是病了還是累了,總是需要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如果這份關懷來自於我們,他們會倍感欣慰:
有三個婦人去井邊打水。
一個婦人說:“我的兒子很機靈,力氣又大,誰也比不上他。”
另一個婦人說:“可我的兒子會唱歌,唱得像夜鶯一樣悅耳,誰也沒有他這樣好聽的歌喉。”
第三個婦人默不作聲,另外兩個人奇怪地問:“你為什麼不談自己的兒子呢?”
她回答說:“我的兒子什麼特長也沒有,沒什麼好說的。”
談話間,她們的水桶裝滿了水,三個人提著水桶往回走。水桶很重,她們走走停停,手臂伸得越來越痛,背也越來越酸。
突然迎面跑來三個男孩,一個孩子邊跑邊翻跟斗,他母親露出了欣賞的神色。另一個孩子像夜鶯一般唱著歌,大家都凝神傾聽。第三個孩子跑到母親跟前,從她手裡接過兩隻沉重的水桶,提著走了。
孝順父母:做人之本!致偉大的母親節快樂!
第三,對父母也要講禮貌。
我們很多人在學校或是在外邊與人交往的時候,會比較注意自己的語言。可是在家裡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有的人對父母的話不理不睬的,不耐煩的時候就粗聲大嚷。有的人早晨出去不跟父母打招呼,晚上回家也是悶不吭聲。其實,並不一定是說父母年老力衰之後我們對他們的照顧才叫孝順,更多的時候,對父母的孝順,就是表現在日常瑣事上的。比如早上對父母說聲“早上好”,晚上向父母道聲“晚安”,父母為我們做了什麼事,也要說聲“謝謝”等。
第四,與父母一起面對生活的挑戰,一家人風雨同舟。
在生活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無法預料的事。當不幸發生之後,我們不能只是讓父母來面對生活的挑戰,而自己卻置身事外。一家人要一起來面對生活,風雨同舟,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在青島有一個女孩子名叫甘琦,這個女孩子外語學得特別好,她那個英語老師是個英中國人,勸她說,你呀,有學習天分,你能不能到英國留學?我可以給你擔保。這個女孩子當然很願意,回家跟媽媽商量,她媽媽說:“咱家沒錢,你要去就全靠你自己的獎學金。”她媽媽下崗了,爸爸身體又不好,哪裡有錢去呢?結果這孩子就考試,一考就考上了,獎學金也有了,後來就到了英國去留學。念高三時,問題也來了,她的獎學金不夠了。這時,她爸爸也已經去世了,她媽媽生活得很困難,她不能向家裡要一分錢,怎麼辦呢?就去打工,打了好幾份工,每日裡東奔西走的,一下課就去打工,掙了錢來上學。結果她的校長知道了這事,就把她找來,說:“甘琦小姐,我知道你非常勤奮,你這麼出去打三份工,太辛苦了,我有一份工作給你,你如果願意做,打這一份工就夠你上學用了,但是我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幹。”甘琦說:“校長,我願意幹!您說吧,什麼活?”校長說:“刷廁所,我們這個學校有好幾個廁所,需要一個人打掃,你願不願意?”甘琦說:“我願意,我一定打掃得非常乾淨!”於是,她每次放學就打掃廁所。她的同學好多來自貴族家庭,一看這個中國學生居然打掃廁所,瞧不起她,但是她自己非常自信。她說:“我靠的是我的勞動掙錢,我是乾淨的,我是有尊嚴的。”結果,最讓她那些同學驚訝和不得不佩服的是,高中畢業的時候,甘琦考上了英國的劍橋大學。
還有一個叫亨利的男孩,他的父親去世了,他還有一個兩歲的妹妹。母親整日操勞,但是賺的錢還是不能填飽全家人的肚子。看著母親日漸憔悴的樣子,亨利決定幫她賺錢養家,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應該為這個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了。
一天,他幫助一位先生找到了丟失的筆記本,那位先生為了答謝他,給了他一美元。
亨利用這1美元買了3把鞋刷和1盒鞋油,還自己動手做了個木頭箱子。帶著這些工具,他來到了街上,每當他看見路人的皮鞋上全是灰塵的時候,就對那位先生說:“先生,我想您的鞋需要擦油了,我給您擦擦吧。”
他對所有的人都那麼有禮貌,語氣都那麼真誠,以至於每個人都願意讓這樣一個懂禮貌的孩子為自己擦鞋油。
就這樣,第一天他就帶回家50美分,他用這些錢買了一些吃的。他想,照這樣下去的話,家裡每個人都不用再捱餓了,母親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操勞了。
當母親看到他揹著擦鞋箱,帶回來這些食物的時候,她流下了高興的淚水。說“你真的長大了,亨利。我能賺的錢雖然不夠多,不能讓你們過得更好,但是我相信我們將來可以過得更好。”
就這樣,亨利白天工作,晚上去學校上課。他賺的錢不僅為自己交了學費,還能幫助維持家裡的日常生活。
孝順父母:做人之本!致偉大的母親節快樂!
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裡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裡一粒米也沒有,怎麼辦?小小的子路,於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裡的山路,從親戚家裡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在家裡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懂得孝敬父母,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孝敬父母長輩。等你長大成家,你就有了兩方的父母,就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雙方的長輩。天下的人都會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視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愛的心對待天下所有的人。
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
還有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87歲的老母被子女趕出門,子女只為了得到房子,對待老人殘酷,不給吃,不給喝,有時還打老人,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親情。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所以我們不但要認真承擔父母的物質生活,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因為是父母養育了我們;是父母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他們在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關愛你的父母吧,因為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孝順父母是自古至今的先賢們倡導的為子之道、做人之本,也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文明要求。一個人從小能做到孝順父母,推廣應用,便能懂得愛人、關心人、尊重人,具有社會責任感。《弟子規》裡面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培養好的習慣,一定會帶給父母歡欣快樂。所以我們大家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尊老愛幼的模範;積極、勇敢地接過先輩們孝順的接力棒,把祖祖輩輩這一光榮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
-
6 # 快樂不小心砸到了我
我看了一下其他朋友的回答,大部分朋友會說: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的重要性。我想大家可能是把題目理解錯了。題目的意思應該是問:人要懂,除了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這三件事外,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嗎?
我的答案是:人要懂,孝順父母、父妻恩愛、教好孩子,其他的都是浮雲。這種說法不對。還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我反向推理一下一、中國歷史上抗戰,如果先輩們都在家、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怎麼會拋頭顱、灑熱血迎來新中國。
二、2020年新冠肺炎襲擊武漢,如果援鄂的醫護人員在家裡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怎麼會為武漢迎來抗疫新冠肺炎的勝利。
三、如果武漢市內的人們都在家裡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怎麼保障900萬武漢市民生活必需品的連結。
如果沒有李蘭娟院士離開丈夫,一頭扎進武漢;如果沒有抗疫過程中犧牲的烈士們不顧父母、不顧妻兒的安危,堅守崗位,如果沒有志願者們舍小家顧大家……怎麼打贏這場抗疫戰爭。
綜上所述,不管是在動盪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人除了要懂: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還有更重要的事,也就是說其他的事情不是浮雲。
-
7 # 踏雪無痕83109
我是踏雪無痕,這句話我很贊同!
01.父母是給我們生命的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最愛我們而不求回報的人!一輩子辛辛苦苦把我們養育成人,孝順父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我們所能孝順父母!上代傳下代,你對父母的言行也是兒女的榜樣!
02.婚姻是人生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一個完美的人生,必定有著幸福的婚姻,夫妻恩愛,是家庭和睦基礎!家和萬事興!人一輩子辛苦打拼掙錢,不就是為了家庭的和睦,家人的幸福,個個開心快樂!
03.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希望!養育孩子是我們的責任!把孩子教育好了,我們的後半生就會有福享!其實人生的下半場比的不是自己有多成功,能掙多少錢,而是孩子有多優秀,能否成才!是否對社會有用!
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這說起來容易,這需要一個人一生的修行!這些都做到了做好了,人生還有何求?普通人的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幸福! -
8 # 玥玥媽媽早餐記
我們的一生中有三種感情值得我們去珍惜。
第一點:親情,血濃於水,親情是我們這一輩子都無法改變的,不管你是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從我們一出去就已經註定了,這也是我們這一輩子為之奮鬥的動力來源。《弟子規》中講到關於父母的很多,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父母是我們出生的第一個人生導師,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最無私的,理應受到我們的愛戴和一生的照顧。子女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我們本著對他負責的心態,把我們所有能給予的都可以給予他們。
第二點:愛情,是最美好的東西,是親情無法給予我們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以我們也應好好珍惜。
第三點,友情,我覺得友情也挺重要的,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天就跟家人們在一起,沒有朋友,那會不會有點孤單了,在你工作受委屈時,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物件;在你需要幫助但家人不能幫助你時,是不是很無助;在你心裡難過,想深夜買醉時,身邊沒人陪你,那豈不是挺可憐的呀!
-
9 # 草根尋楚紀
大家好!我是草根尋楚記!最近在網上看到網友們問對:人要懂: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其他都是浮雲。怎麼看?
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何為人,何為人,要想把人做好,孝子永遠中華幾千年的禮儀文化之一,相對來說,懂得孝順,也包含了疼愛關心父母,老輩的身體健康,有孝心才會懂得感恩,有孝心才有博愛,才懂得感恩;
夫妻恩愛,所謂夫妻恩愛,意思就是家和萬事興,一個男人事業成不成功,身份的老婆的付出是離不開的,只有夫妻恩愛,家庭和諧,事業才會有成,反之,夫妻不和諧,家都沒有了,何談事業何談金錢?
教好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龍,往女成鳳,但試問現在又有多少家長能相處好和孩子們的關係?又有多少家長能夠跟自己的孩子能很好的溝通?我覺得,當今真正能教好孩子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涵養,真正能把子女教育成人,能成為為社會有用的人就是一種無形的價值與財富!
總結,今年的疫情,讓多少家庭能夠真正騰出了時間,能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團聚相擁!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讓很多父母,子女,能看到自己平時的不足,百善孝為先代表健康財富,夫妻恩愛代表事業財富,教好孩子代表投資的隱形財富,試問,作為一個真正的七尺男兒,你擁有了健康財富,事業有成,子女聽話成人,做什麼事你賺不到錢,做什麼事你還畏懼,做什麼事你不更勝一籌?
-
10 # 大連阿偉
以上提到的三點是做人的本分。
那麼我想,我們的一生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還要實現自己的價值。每個人的一生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追求也是不同的,本分我們要盡。對於有夢想有抱負的人來講,他的人生一定是豐富多彩的。
每個人都訴求更好的生活品質,那麼如何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這就要細分化的分析,滿足的現狀的人或許沒有多大的夢想,這樣的人可能很容易知足。但是,我想說的是,既然來到世上,怎麼過都是過,為何不瀟瀟灑灑的過一回,有些東西你不去追求永遠都無法得到,別人可以擁有的,只要你努力也可以擁有。
孝順父母沒錯,夫妻恩愛沒錯,教好孩子也沒錯,除了這些難道真的都是浮雲了麼?不是的,千萬不要這樣,這一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努力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近,如果人生只有以上三件事,那麼真的是很可憐。
人,不一定要完美,但一定得有上進心,不能甘於平淡,人生越豐富越精彩,盡上本分的同時也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才是人生的大贏家。人生短短几十年,千萬不要滿足於現狀,努力拼搏,才是你最好的狀態!加油!
-
11 # 夢夢寶媽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基本細胞,是走入人生的第一所大學校。人類美好的生活在這裡實現,人類勝利的力量在這裡滋長,兒童在這裡生活著,生長著——這是人生的主要的快樂。
由此可見,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把家庭建設作為第一要務,唯此,家好才能國家好;國家好了,家庭也才能更好。這就是家國建設良性迴圈的必然結果。
一,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孝乃百行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從古至今,孝是永不落幕的主題。“孝”為百善之首,孝開了百善都開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傾盡一切陪我們長大,我們也要守護父母變老。“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感恩父母對我們的關懷,我們自然就能升起對父母的那份恭敬孝順心來。孟郊說的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夫妻恩愛。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古人對夫妻恩愛如此刻骨銘心,何況我們現代人則是更加如此珍惜。人要懂得,夫妻,是彼此一輩子的貴人、是彼此一輩子的陪伴、也是彼此一輩子的依靠。只有恩愛的夫妻才配得上夫妻;也只有恩愛的夫妻才能白頭偕老。因此,不忘彼此恩情,舉案齊眉的夫妻,才是最幸福的。我們平常所說的家和萬事興也就是這個道理。
三,教好孩子。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與希望。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健康長大成人,是每家父母的首要責任。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虛心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同時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需要父母付出艱辛的努力,只有不斷付出,才能促進孩子的不斷進步。 要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在經過挫折和坎坷後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
-
12 # 張小樹de文字之旅
父母眼中你是懂事的孝子,丈夫眼中你是賢惠的妻子,孩子眼中你是溫柔善良的媽媽。
那你眼中的自己呢?還記得我的寶寶剛出生時,所有的親戚都對我說:“要把孩子照顧好,其他的都不重要。”更有家人對我說,“你有教師資格證,該去找個學校好好教學,不為別的,就為了你家孩子在學校能過好。”我雖笑笑不言語,心中卻有一番酸楚。要為了別人活嗎?
只有我的老公,在我恍惚不知所以的時候,輕輕地告訴我,“寶貝,你要想想你要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別人眼中的人。”這是最愛我的人給我心的擁抱,也給了我找到自己的勇氣。正因如此,才敢在大家面前吐露自己的小心思。
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在飛機上,不先救自己的媽媽,也救不了孩子。”這是真實的存在。自己都站不穩腳跟,怎麼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活不出自己的人,不僅活得累,活得也苦,要知道,當夜深人靜,丈夫,孩子,進入夢鄉時,你可能在暗自落淚!
-
13 # 使用者name祥子
對於“人要懂: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其他的都是浮雲。”這個觀點,我所拙見是:人應該懂得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但其他的並不是浮雲!
只是因為這三點貫徹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如果做不好這三點,又談何其他的忠義之說。
三國時期的徐庶,縱有才華不顯聖,只為老母免疾苦。其母終言不累連,故有曹營不言語。還有精忠報國的岳飛,他們無不懂得孝順父母,但自古忠孝難兩全。大格局的面前,是你們教會了子女們忠義等這些高尚的品格。我們不得不割捨下孝業,皆求歸來再行孝。當下有多少感人肺腑的戰“疫”英雄故事,他們比誰都懂得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但祖國母親的需要,他們挺身而出。
我相信也只有做好這最"容易的"三點,我們才能夠知曉拿起大愛是需要放下的很多的,但如果你拿不動這些,又怎能拿起大愛。
(在這裡我要感謝所有的父母,是你們的無私奉獻,才有我們的未來)
-
14 # 粉色能量
我對這個觀點基本認同。
人這一生幾十載,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人這一生,其實真的只有三件事要做。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時光如水流逝,歲月無聲催人老。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走過了一程又一程,驀然回首,便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年少時不解父母辛勞,一路成長,一路依靠。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唯有經歷過後,才知其中艱辛。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唯有親身經歷,才能深解其味。來這世上一趟,經歷燈火璀璨,嚐盡人間酸甜苦辣;方知人生其實就三件事:教育好孩子,照顧好自己,孝順好父母!
-
15 # 愛咩咩的老羊
我認為:這句話說對了一半,前半部分是正確的,後半部分值得商榷。
為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我以為敬老尊老愛老是每個人的本分。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養大,培養成人,這裡面不知吃了多少辛苦,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容易嗎?不容易。父母的責任、父母的恩情,只有我們自己做了父母以後才有了切身的體會。誰言春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能為父母做點什麼呢?我們做多少事,都不能完全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為什麼我要說孝敬父母,而不是用孝順父母?因為敬重父母愛護父母,都是人子應盡的義務。但是,順應父母,處處依著父母則沒有必要。人都有自己的弱點,父母也不例外。特別是在當今社會急劇變化、急劇進步的新時代,有許多父母不能適應這個變化和進步,還有許多落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我們不能無條件的順應他們。無條件的順應父母,以父母的是非為是非,這是封建觀念的一種表現。
夫妻恩愛,更是家庭和諧和睦的必然要求。老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茫茫人海里,尋得人生一伴侶,容易嗎?不容易。有緣與心上人結為夫妻,真是人生一大幸福。人生很短,也很長。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誰能與我共度?父母嗎?在半道上,父母終究要離開我們而去。子女嗎?子女長大了,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只有夫妻之間互敬互愛,互相幫扶,才能共同走向人生的終點。
教好子女,這是我們的責職所在,也是我們的希望所在。中國的父母,大多都把人生的希望寄託在了子女身上。我們給予了子女生命,必須要把子女教育好。這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不奢望子女成長為什麼偉大的人物,成為這個家、那個家,但是我們熱切的期盼子女成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子女成人了,就是到了臨了的那一天,我們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閉眼了。
這三件事情都很重要。除此以外,就沒有其他事情值得關注、值得投入了嗎?難道其他的事情都是浮雲嗎?不,不是這樣的。
人生除了家庭、親情、愛情、友情之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就是事業。一個人如果沒有事業可做,不但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可能連養家餬口都做不到,親情、愛情、友情也失去了物質基礎。
總之,家庭、事業是人生擔子的兩頭,缺一不可。顧此失彼是不可取的。
-
16 # 情感諮詢有問必答
人要懂: 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其他的也很重要,處好親朋好友,搞好鄰居關係,建立健全自己良好的人際關係!不要忘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心人。熱愛祖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對社會有奉獻精神的好公民!
百善孝為先,父母給了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撫養大,為我蓋房花空了血汗錢,東借西湊給我成家,我應該對父母心存感恩,做兒女的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孝順父母不僅僅是用物質衡量,常回家看看,幫父母做些事,陪父母說說話,不跟父母說煩心事,讓父母開心快樂的度晚年!
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是一個家庭的根基和嚮往,夫不能沾花惹草。妻不能朝三暮四,夫妻共創業同患難,一心一意過日子,互相包容,互相諒解。互相體貼,互相信任,才是真愛!
教好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教育孩子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督促孩子好好學習,積極上進。培養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人才。領引孩子多學法律常識,做合法公民。多樣化學習各種技能,為家庭為社會做貢獻!
兄弟姐妹,親朋好友都是生活中不求錦上添花,只願雪中送炭,搞好關係是必然的,互相幫襯,家家的日子都能過好!
遠親不如近鄰,眼前有什麼困難或者急事,互相照應,一叫就到,千萬不能當做是浮雲不在乎良好的鄰居關係。
兩座山到不了一起,兩個人總有可能相遇,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用到誰,做生意的要和客戶搞好關係,上班的要和工友搞好關係,上學的要和學友搞好關係等等。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就會得到想不到的幫助!
為人處世,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一個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發愁。不管對於一個什麼樣的群體,團結就是力量!今年疫情期間,眾志成城,共戰疫情,有那麼多人的無私奉獻!我不會把遇到的任何人當做浮雲。
-
17 # 果果
我不是很贊同這個觀點。
我記得很久以前大家都在爭論是先成家還是後立業。這個問題就想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不管是成家立業,孝子妻賢。還是賢妻子孝,業立家成。其實如何顛倒,誰先誰後最終這都是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的完美人生。
現在迴歸到問題本身,這個觀點把立業放在了何處。其他都是浮雲?試問誰又能和做到和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形容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生活是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當然,如果你說只做一個家庭主婦,其他全部你的另一半負責,那確實是可以。還有一種就是你有萬貫家財需要繼承,或者嫁入豪門。但我想即使那樣,也不希望你的人生就依託在金錢或者別人的身上吧。
不過,懂得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這是很重要的。我只是覺得凡事不要太過。需要做到,需要懂得。但除了這些,生活還是有許多別的事情需要你去懂,這樣你會發現,生活裡充滿Sunny,雨露,花草魚蟲,而不是隻有浮雲。風一吹就散。
當然,
-
18 # 小白some
贍養父母是我們的義務,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責任,為了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必須讓自己有個好心情好身體。孝敬好父母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世時,人生還有根基,心靈還有歸宿,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每逢過年心中總有一個牽掛、相聚、思念的地方。
父母,是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是最值得驕傲的寶藏,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照顧好自己
人的一輩子,無論多苦多累,都得努力地活著。
再累再忙,也要照顧好自己,人生如天氣,不管是Sunny還是風雨,都應該保持一份好心情,把握好每天的生活,到老時,你會發現,你留下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你的健康。
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家人最好的愛。照顧好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好別人,如果你壓抑,痛苦,憂傷,不自由,又怎麼可能在心裡騰出溫暖的房間,讓重要的人住在裡面。教育好孩子
孩子就像是一張雪白的紙,等著這個世界在上面塗抹上各種色彩。而他的一言一行就是父母呈現出來的教養,恰恰是你的言傳身教造就了孩子現在的模樣。
一個孩子生養在我們的家庭,怎樣做才算很好地完成了做父母的義務呢?他們長大後過上幸福的日子應該是我們的目標,但幸福是個多維度的概念,絕不僅僅是經濟條件這一個維度。
孩子不僅是家庭的成員,也是社會的一員,他們長大後要與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和諧地生活、工作,要記得,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父母最值得欣慰的人生。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最終你會發現,人生中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家人,祝福我們每一個人,守住自己的親情,維護家庭的幸福。孝敬好父母,自己身體健康、孩子快樂成長就是幸福的人生!
-
19 # 朱炳獻
對於人要懂: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子女,其它都是浮雲,我是這麼看的。
首先父母的精血造就了自己,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父母就是我們的根源,俗話說飲水要思源,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父母生育,養育,教育我們費盡了一生心血,所以我們一生要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孝順,孝敬父母,這是作為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其次是夫妻恩愛,夫妻恩愛,和睦相處,直接影響著夫妻雙方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好的時候人身體能分泌有益激素,有益身心健康,反之,夫妻長期爭吵,身體就會分泌對人體有害的激素。如果夫妻不和睦,經常吵鬧,必定會影響子女的學習,影響子女的心情,甚至影響子女的人生。很多家庭就是因為夫妻不恩愛,由爭吵,打架,最後鬧到離婚,妻離子散。可見夫妻恩愛對人,對一個家庭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教育子女是父母責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父母若從小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了,再好的老師不一定能管教,改變得轉小孩壞思想,行為。很多少年犯就是從小父母教育不好,導至小小年紀觸犯了法律。可見教育孩子對一個孩子,對人的一生是多麼的重要。孩子沒有一個好前途,處處危害社會,父母掙再多的錢也沒用。孩子教育得好,父母以後的日子也好過。
所以說人要懂: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育子女,其它都是浮雲。
-
20 # 紫翼螞蟻
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善良是每個人都有的品質,孝卻從各品德善行中排第一。孝是中國文化素養的體現,也是萬物本能。從羊跪乳報恩到鴉反哺之義,動物尚且知恩何況作為人的我們,身為子女理應回報哺育之恩。“天地之性,惟人之貴;人之行,莫大於孝”講的也是人做為天地萬物中最為尊貴的存在,在人的德行中,沒有比孝順更為重要的了,這些都印證了百善孝為先。生活中這些就是最為普通的事,給父母洗衣做飯,端茶倒水,尊敬探望,時常陪伴,生病就醫等等,無非就是抽些時間看著他們笑逐顏開,陪伴著他們老去,等自己老了,孩子一樣會陪伴我們,父母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予什麼,作為平凡中的我們,只要心裡觀念,日常陪伴,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在,他們不能動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身邊就是孝,我們能讓他們是快樂幸福這就是最好的孝順。
咱說個前不久有個“半噸”女殺手,該女很胖有1000斤吧,因為肥胖致死一名男孩,大體這個情況。但我要說的是她和她的愛人,一個不能動的女人翻身都難,她的愛人,卻從沒說什麼,每天給她擦洗,不離不棄,這就是恩愛夫妻。女子得到救治,自己努力,還有愛人支援成功減掉600斤,現在很幸福,她的不幸咱不論,但她的正能量不得不說,真正讓我驚訝的是她的愛人,恩愛真不是說說,那是真愛、是包容、是付出、是無悔、是一生陪伴。
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最難的,深有體會,做為父母都想下代能優秀比自己好。這點真的是摸石頭過河,沒啥發言權什麼管用用什麼,做為路人,我只想說,好好溝通孩子,讓他有規矩,讓他明事理,讓他自律,輔助好他的性格,讓他有健康的三觀,其他的都隨意吧。我和我家神獸簡直了,說起容易做好難,唯有努力。
就我個人而言真的,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育孩子這些都好了,其他的愛是啥雲就啥雲!
回覆列表
孝順父母天經地義,夫妻恩愛理所應當,養兒不教傷天害理,其他一切不盡浮雲。
孝順父母是每一箇中中國人都應該做到的,父母生我不易養我成人,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走不動了,滴水之恩況要湧泉相報,生養之恩如何能當沒發生過?有人喜歡抱怨父母生下他卻沒跟他留下什麼財富,有人抱怨生下他卻不再管他,生活不易,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若能給予又怎會吝嗇!生養之恩當終生為報!
夫妻恩愛是一個家庭幸福的基礎,她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給了你,你是不是應該懂得珍惜?他把最激情的歲月為你燃燒,你是不是應當白頭偕老。夫妻共同經營一個溫暖溫馨的家理所應當,少來夫妻老來伴,人生路上有依靠!
養兒不教父之過,不說給孩子留下多少財富能讓他一世無憂,但一定也不要忘記為人處世的做人道理,兒孫自有兒孫福,話是不假,可一個人沒有生存的方法,沒有處世的能力,這從天而降的兒孫福氣又何來?教好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本職,是天性,也是應當有的責任擔當。
除了孝順父母,夫妻恩愛,教好孩子,人生還有很多事要懂!
孝順父母是必須,尊重長輩也必要。
夫妻恩愛是基礎,兄弟手足要珍重。
教好孩子要用心,自己健康多保重。
人生路途漫又短,懂人更要懂自己。
人生緣起有夢時,浮雲映水若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