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蟲子觀
-
2 # 五味具全
我不知道60年全國性糧荒是為什麼,也不知道全國餓死了多少人。沒有流行病。沒有戰爭。也沒聽說哪裡招了蝗蟲。而且來的那麼快。一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只知道捱餓的滋味兒真難受。可也奇怪,越吃不飽,肚子越大,腿上的肉反而多起來了。山裡的榆樹全是裸體。玉米核,花生皮上鍋炒了以後上磨硏成面,吃著還挺香,就是拉不出屎來。媽媽用手指頭給孩子往外摳。一個心疼的,一個腚疼的。真不願意回憶這些事情了。這裡只奉勸人們。節約,不是節約糧食,是節約自己的生命。到飯店吃飯,剩下的一定打包回來。嗯,老伴兒80歲生日那天是孩子們給他媽在飯店過的。沒上菜之前,我閒得無事在後窗往下一看,一排大汽油桶七八個全裝的剩菜剩飯。估計可能是給飼養戶準備的。這個生日過的心裡好難受。心裡邊兒不斷叨嘮著“老天爺千萬別給報應”!不管到什麼樣的飯店吃飯,我都命令孩子們打包回去再吃。再說光靠節儉也不行。希望國家把土地真正重視起來。少蓋樓,少修道。有的公路。光單向道就五六條。加上兩邊兒的綠化,你說需要多少土地呀?小車子左右亂竄還容易出車禍!再跟紀檢說句話:糧荒的時候糧倉耗子多,注意滅鼠!!
-
3 # 漫步八零
感覺未來最幸福的組合就是城市有房,農村有地,既享受城市的繁華,又能感受田園生活,即便是真的出現糧食危機,手裡有地,自己種糧,秋收時能正常收糧,心裡就不會慌。
國外是否真的會有嚴重的糧食危機,我們不敢斷言,但國內目前的糧食儲備還是充足的,如果一定說有什麼潛在的糧食風險,那就是因為純種地賺不到錢,農村的年輕人壯勞力全都流入了城市,農村大多隻剩下了年邁的老年人,大量的土地無人耕種,有的租了出去,有些租不出去的撂了荒,長此以往,如果不能鼓勵年輕人迴流鄉村搞創新型農業,很難說以後不會出現糧食危機。
城市只消費糧食,而產出糧食的始終都是農村,所以,當務之急便是少蓋樓房,多種地,提升農產品價值,提高農民收入,只有當年輕人開始迴流農村,鄉村重新繁榮起來,人氣足起來,田地裡重新煥發耕種的活力,各種現代化智慧裝置在農村充分運用起來的時候,我們就完全不用再擔心什麼糧食危機了。
-
4 # gedjhoopbnm
全球面臨50年來最嚴重糧荒,這課題有點大。世界各國糧食儲備不同有多有少,糧荒只能發生在近幾年戰亂國家。被美國搞家破人亡,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及非洲一些乾旱少雨國家。我們中國十四億人口大國,中央政府對糧食儲備一致以來都是常抓不懈的。而且還進口部分糧食來調節迴圈糧食儲蓄。近幾年國家對農業投資增加對農民種地補償調動農民種地極積性。使中國糧食年年豐收打下佬固基礎。所以大家看到這課題不必驚荒。我們國家夏糧豐收,收購己超額完成,秋季農作物長勢良好,秋糧豐收在望!
-
5 # 相媽小廚房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聯合國再次發出警告:全球面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中中國人能自己養活自己,不靠任何人!
面對五十年一遇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身為中中國人,滿滿的驕傲和自豪。
不過如果國家出手,糧食價格保持穩定也是正常。雖然如此,對於全球的糧食危機,還應保持高度警惕,畢竟飢餓會帶來的各種政治影響,尤其在現階段如此緊張的外部關係,會發生什麼,誰都無法預料。
節約糧食,點滴做起有統計資料顯示,中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全球大範圍的糧食危機,巨集觀上的調控,糧食政策的制定、農耕技術的改進,這些都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無法決定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杜絕浪費,即使危機對我們沒有影響!
-
6 # 沈鐵
說句難聽的,人類多悲哀!
我們可以把探測器送到火星,擁有的核武器可以把人類毀滅幾十次,卻不能解決全人類的吃飯問題,究其原因就是人類過於貪婪和自私,帶頭的又不能起到好作用,尤其美歐等發達國家,一味發展自己,不顧他人,中國至少還幫著非洲國家提高種植技術,美中國人幹啥了,除了全世界到處掠奪資源,沒幹幾件人事。
那麼今年6.9億人面臨飢餓,人類咋辦,硬抗肯定是沒用的,實際全世界物質的產量足夠人類裹腹,為啥有人捱餓,只要是因為食物的分配體系出了問題,美中國人,歐洲人,包括中中國人每年浪費的糧食都夠這六億人吃了,想想因為產量過剩或者消費低迷導致的大量水果丟棄,牛奶倒掉,浪費了多少食物。今年情況及其特別,想解決特殊時期的特殊問題,就要用特殊的手段,聯合國可以統籌調撥,把糧食產能高的國家糧食調撥給缺糧的國家,讓肉類食品減產,每生產一斤肉類食品需要十斤左右的糧食,肉少了,糧食就多了。
人類應該互相幫襯,才有人類共同的未來,否則將永遠禁錮在這宇宙監獄中。
-
7 # sunny雨過天晴
剛剛看完一篇報導,全球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6.9億人或將面臨飢餓。肯亞最大的貧民窟,成千上萬的人在爭搶食品,甚至出現踩踏事故。印度靠賺日薪的工人,也在排隊領取食物。
全球糧食供應鏈出現中斷,許多糧食出口國,因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停止出口,造成全球糧食危機。再加上一些地方蝗蟲肆虐,使糧食生產受到嚴重威脅。
但是,幸運的是,中國的糧食生產受影響不大。
中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靠自給自足,進口占比不大。中國的夏糧喜獲豐收,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創歷史新高。今年我過雖然南澇北旱,但是各地都在積極應對,江西省農業廳組織收割機7.9萬臺投入早稻搶收。公佈全省1254家稻穀烘乾中心,指導就近烘乾北方乾旱嚴重,稻米種植大省遼寧盤錦營口,都在遠端輸水,保證稻米正常用水所需。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生產是重中之重!習主席前幾天去吉林考察,也強調了糧食生產的重要性。
夏糧喜獲豐收,中國的糧食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世界糧食危機,全球6.9億人面臨飢餓,這個真的不是我們普通百姓所能解決的。我們顧好自己就好了!
-
8 # 內蒙農夫
昨天,村裡來了個郵政辦貸款業務的,聽說是旗裡郵政,當然了,村裡去了很多人,有個年青人就說了,說今年他貸款二十多萬,還在貸,說每年的開支很大,試問,一個五口之家有必要花很多錢嗎,吃穿難不成貸二十幾萬還不夠嗎,就是這幾年的豐收年鬧的,有些人便狂了起來,生活奢侈,總想趕上城裡人,吃排骨燉豆角,剩了,不是喂狗就是扔,在此奉勸有些農村人,還是收斂一下,別太奢侈了,一遇災年,揭不開鍋咋辦呢,今天飯店,明天酒店,不好呀,就拿今年的農業來說吧,我們這整個七月(陽曆)未下雨,玉米根沒紮下去,不抗風,8月2日,一場狂風暴雨幹倒了很多玉米,這樣來說,就有人歡喜有人愁了,目前為止沒人統計,倒了多少畝,貸款多了,地在少收,農民以地裡的糧食為主使什麼還呢,今年的鼠年並不太如意,糧食還是寶貴的,不知道很多國家的糧食麵臨減產嗎?不管你身在哪裡,城市、農村,都要珍惜糧食,愛惜糧食,無論是豐收年,還是災年,都要保持這種好的品質,不要做狂人,浪費糧食的人,2020年,希望人們過的更好。
-
9 # 美麗的VLOG
近日,聯合國再次釋出預警,稱全球正面臨著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蝗蟲、旱澇等)的影響,使得一些產糧大國,糧食產糧減產,為求自保,出臺了一些限制糧食出口的政策,有的國家甚至禁止糧食出口(越南已經停止大米出口,俄羅斯也限制了小麥出售)。這使得一些依靠進口糧食為主的國家,開始出現糧食危機。
據悉,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或將有6.9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
雖說中國是糧食第一進口大國,但我們卻不用過度擔心。因為,我們進口的主要是大豆和蔗糖,或是增加糧食儲備量用。玉米、小麥、大米,我們基本上能自給自足。此外,中國糧食儲備充足,人均糧食佔有量達470公斤左右,中國的糧食儲備足夠全中國人民維持一年的生活,且今年中國糧食產量穩中向好,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捱餓。
但是,在世界上卻有很多人沒有我們幸運,他們或許將吃不上飯。所以,我們要倍加的珍惜糧食,不要再隨意浪費了。我們都是人類共同體,同生活在一片藍天下,人類的未來是共通的,你的每一次珍惜,都將是人類明天的曙光。
-
10 # 小紀哥256
糧食危機遲早會發生,很多人都沉盡在糧食泡和之中認真為不會發生糧食危機,大片土地荒廢、建廠、建樓、城市建設擴建、修路佔地、礦山開採毀林毀地等等諸多情況給糧食安全造成極大隱患,如果有關部們不提早注意到時候出現糧食危機在清醒恐怕晚矣。
-
11 # 那個愛唱歌的十一
全球面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6.9億人或將面臨飢餓,人類咋辦?其實早些時候已經有經濟學家分析和說明了這個問題,疫情之下會影響進出口糧食貿易和糧食生產產量。饑荒這個問題一直存在,非洲一些貧困落後的地方,還有亞洲南部一些經濟不是個別好的國家也存在。而現在這個問題是50年來最嚴重的時候,因為貿易港口的限制和糧食進出口的往來減少,造成本來糧食生產力不足的國家或會造成小部分人獲取不到糧食,這個問題會有國家向聯合國政府尋求幫助,而相對於比較有正義感的國家會伸出援手,不過要以物質作為交換,至於是什麼物質,就要看援助國家的興趣。現在大部分國家是不會存在糧食短缺這個問題,就我們國家,哪怕2年沒有糧食生產,我們的糧食儲備也是不會有問題的。要看每個國家他們自己的糧食儲備究竟有多大。
以上為個人見解,不對勿噴。
-
12 # 茶山文哥
現在應該重視糧食生產了,因為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都會下滑,對外貿易減少,國內生活貧困,失業人口越來越多。世界人口己經超過76億人,不久的未來會超過80,90,100億!。。。人口越來越多,人均土地越來越少,糧食早晚不夠吃。淡水資源非常缺乏,數不盡的大森林砍伐,大片的草原都變成了沙漠。無數的耕地,建成了城市住房,工廠和學校。人類生存越來越困難,在加上如今的疫情。聯合國官員警告世界各國,全球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會有6.9億人面臨飢餓,越來越多的人口生活會貧困。根據世界各國的不同情況來看,美國和西歐,東歐等西方國家己經實現農業現代化,糧食產品高,人口又少,未來不會出現大面積糧食危機。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大國,人口眾多,但是積極發展農業,糧食產量基本能自給自足,糧食危機不會太大。未來全球大面積糧食危機的地區,會是南亞,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不發展的國家。這些地區國家人口眾多,土地荒廢,糧食產量太低,乾旱小雨,戰爭衝突不斷,水災不斷,經濟落後,政治動盪不安,未來會有很多老百姓吃飯問題非常嚴重。
-
13 # 不歸西東
就目前而言,中國糧食還是充足的!
中國有華北糧倉、華東糧倉、華中糧倉、華南糧倉、西北糧倉、西南糧倉、東北糧倉。而中儲糧足夠中國百姓食用,同時中國有底氣應對糧食危機。中國三大口糧大米、小麥、玉米自給率都高達97%,中國可以!
21世紀,全球飢餓人口仍有5億之多,我們能瞭解到的非洲貧困地區,人們依舊為糧食而爭得頭破血流,仍然等待著聯合國和其他國家援助。除此以外,今年蝗蟲危機,許多國家農業遭受重創,很多農業大國糧食產量都減少了,因此糧食出口受到限制。自己沒糧,還買不到糧,飢餓問題迫在眉睫。
全球人口目前還不足80億,因為2020年的多災多難,飢餓人口已然達6.9億,差不多11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得捱餓。而據專家推測,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前達到100億,而糧食產量依舊維持現狀,而能源資源衰竭,到最後搶奪將成為常態。
而貧富差距加劇,孟德斯鳩經濟學主張就有一句話:“富人不奢侈,窮人將餓死”。和當今全球環境很符合,小國窮國靠大國強國扶持,如果有一天大國強國停止援助,他們將面臨滅頂之災。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嫉妒”“仇恨”等矛盾加劇,而他們容易受人蠱惑和利用,到時候全球都會引起動亂,不堪設想。
因此,人類應該怎麼辦?
第一:加強科技創新,努力提高糧食產量,解決糧食儲備問題;
第二:控制人口增長,保證基本口糧;
第三:發揮聯合國作用,增大國際人文關懷,在合理範圍內對小國窮國進行援助;
第四:星球搬遷,尋找合適星系,人類遷徙,重新開始;……
-
14 # 老蟲
這6.9億都是印度人吧?印度人就是自作自受,明明自己糧食勉強夠吃,還拼了命的往外出口。這就是自己不囤糧的下場,平時還可以滿足國內的需要。這一下遭遇到大型自然災害,扛不住了吧?活該!
由於今年疫情的蔓延,對全國糧食供應鏈造成了巨大壓力。一些糧食出口國為求自保,紛紛出臺了限制,甚至禁止糧食出口政策。比如越南,比如俄羅斯。除了疫情,嚴重的蝗災也在威脅著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最嚴重的就要屬印度了。
相比較而言,中國在經歷了新冠疫情,旱災、洪災等各種災害的背景下,今年中國夏糧再次獲得大的豐收。根據農業部發布的資料,中國今年夏糧產量3000億斤,同期增長0.9%,創下了歷史新高。
雖然中國是全球第一糧食進口大國,但是中國的三大口糧,大米,小麥,玉米的國內自給率達到97%以上。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以大豆、蔗糖為主。因此,全球糧食供應鏈的短缺,並不會給中國造成多大影響。
據聯合國統計,今年將會有27個國家,出現糧食安全問題。從中東到南亞,以及非洲,都會出現飢餓人群急速上漲的情況。
而中國為了保證糧食安全問題,早已經建立了糧食收儲制度。在主要的糧食生產區,建立了國家直屬糧倉,從農民手中以優惠價格收購糧食,建立糧食儲備。以便在糧價高漲,或者爆發糧食危機的時候,有序地將儲備量投放市場,以平抑糧價,保證人民的溫飽問題。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斌還表示,“中國糧食已經連續十幾年大豐收,而且連續5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目前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遠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庫存量超過一年產量,足夠全中國人民吃一年。我可以肯定的說,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
正是有了國家儲備糧做後盾,我們大可放心,今年的糧食危機,不會對中國造成多大影響。
-
15 # 科學驛站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釋出的《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稱,目前世介面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將有超過6.9億人面臨飢餓。經濟學家阿里夫•侯賽因更是毫不保留的說:未來幾個月內,全球每天將有30萬人餓死。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今年的“糧荒”呢?人類該怎麼辦呢?
有一位肯亞的單親母親,獨自撫養了8個孩子,糧食價格的上漲使得她們家早就斷了糧。
在8個孩子餓得哇哇大哭時,她不得已只能把石頭放在鍋裡煮,假裝還有飯可做,希望孩子們在等飯時能踏實地睡去。
泥土中的寄生蟲與細菌也會有很大的機率讓人染病,即使不會餓死,也很可能得病。
他們的父母又怎麼不知道這些呢?總比讓孩子餓著肚子離開這個世界好。
印度的貧民窟內同樣上演著餓死的悲劇。
敘利亞的人民,也只能依靠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濟···
伊拉克,印尼,菲律賓均面臨糧荒,儲備糧最多隻能撐半年···
在剛果,委內瑞拉,南蘇丹等地,全國一半以上人都在瀕臨餓死···
太多國家,還沒扛過疫情,就早已面臨生命危機。
因為疫情的蔓延,各個國家陸續施行了嚴格的禁足政策,使得大量的企業因招不到勞動力而破產,經濟出現了明顯下滑。
在農村,由於農戶們也採取了居家禁足的政策,很多良田因沒有播種而變成了荒地,世界各地的糧食產量受到了影響。這種情況下,糧食大幅減產,糧食價格隨之大漲,很多失去了收入來源的家庭窮的連糧食都買不起。
據瞭解,去年全年越南已經庫存了接近30萬噸的大米水稻,計劃今年還要儲存19萬噸大米和8萬噸水稻,看得出他們就是為打疫情持久戰而做準備。這樣的措施對於越南是十分安全,但是對於全球那些缺糧國家來說就是嚴峻的考驗。
作為全球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俄羅斯宣佈將在4-6月這一個季度內將小麥、黑麥等部分糧食作物的出口配額限制在700萬噸。
極端氣候是糧食危機的根本原因專家表示,如果沒有新冠疫情,世界的糧食危機可能不會在今年突然爆發,但由於氣候變暖導致的災害頻發,也同樣會讓人類面臨斷糧的風險。
比如,在今年2月份,東非歷經了幾十年來最比較嚴重的蝗災,使得東非及阿拉伯半島多個國家面臨斷糧風險,而這場蝗災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氣候變暖導致的長期乾旱。
同樣,在2019年~2020年,由於氣候變暖導致澳洲和亞馬遜雨林發生了兩場世紀大火,上萬公頃的良田付之一炬,地球之肺也因此在哭泣。
氣候學家表示,氣溫不斷升高,災害日漸頻繁,對糧食和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
氣溫每上升1℃,全球糧食產量將減少10%。
每年因氣候變暖導致的極端天氣使得全球糧食減產超過500億公斤,其中旱災損失最大,約佔總損失量的60%。
人類該怎樣度過“糧荒”?從上文提到的今年糧食短缺的因素來看,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是重要原因,此外,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程序中大量的建設用地擠佔農業耕地也是普遍現象。
因此,要想讓人類度過糧荒,最主要的莫過於以下三點:
1,節能減排,以實際行動減緩全球變暖的步伐;
2,保證農業用地面積,避免城市建設用地擠佔農田;
3,提高農民地位,倡導科學種地,提高糧食產量。
實際上,中國的三大糧——水稻、小麥和玉米的國內自給率平均在97%左右,並不存在進口依賴性,所以國外對糧食的管制並不會對大眾的吃飯問題造成任何影響。
記著採訪袁隆平院士時得到的答覆更是強調:中國糧食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寬心。
袁隆平一直在為中國的糧食安全而努力,每年12月到次年4月,袁隆平院士都會到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而且在89歲高齡仍然奮戰在試驗田的第一線。
你認為世界範圍內糧食緊缺的原因是什麼呢?
氣候變化、新冠疫情以及城市化建設哪個才是糧食短缺的最主要因素?
-
16 # 李玉華
我覺得再怎麼樣都不可能和49年前一樣吧!
我爸就是1949年生的,那個時候真的沒吃的,餓得樹皮都煮著吃了。我們家是湖北荊州的,因為有個菱角湖所以才有吃的,“湖裡有魚,菱角,蓮藕”。而且不怕劇友們笑,我媽媽是看見我爸那邊有吃的才嫁過去的。
回到現實問題中,按現在21世紀的狀態。飢餓是不可能的啦,就看要吃多好啦!
中國現在在飲食上真的有太浪費的情況,特別是辦酒席的時候,大量的剩菜剩飯白白浪費掉,農村有打包很丟人的現象。
有時候反而覺得讓我們“真正”感受一下飢餓的危機,我覺得有可能還是好事。讓全中國人民對現在浪費的形式有個清晰的認識,覺得打包理所當然,就可以讓人們逐漸接受浪費可惜這個道理。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沒有吃的,到現在不想吃,就是明顯變化。特別在請客吃飯這方面,請3個人吃飯,點得菜是8個人吃的量。覺得點少了,價格點差了沒面子,都是在攀比和麵子上去爭高低。
特別是農村現在攀比現象成瘋,都是打臉充胖子,有種飄的感覺。讓飢餓把這種現象拉回現實,從虛偽走向理智。
其實一直都提倡“浪費可恥”,但我們做的是“大量浪費”。
願我們普通老百姓回到“正軌”上來,把不浪費,不攀比,不跟風,落到實處,這樣祖國會更好!
-
17 # 夢話春秋
今年,總是不比尋常,年初蝗災、疫情、洪災、乾旱等眾多因素疊加下,全球的糧食安全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聯合國已經多次發出預警,呼籲各國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介面臨著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中國的三大口糧大米、小麥、玉米為例,這三者國內自給率均在97%以上。根據農業部、海關總署資料,2019-2020年度,稻穀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97億噸,國內稻穀年度產量約為1.99億噸。大米進口,2019-2020年度,國內進口預計為250萬噸,進口占消費比為1.3%,並不存在依賴進口。小麥年產量為1.18億噸,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12噸。小麥進口,國內進口預計為350萬噸,也不存在進口依賴。我們玉米進口量約為400萬噸。進口比例佔消費比例不到3%。我們國家三大主要消費糧食所依賴進口並不嚴重,基本上能自我滿足。
中國的糧食生產如何呢,中中國人飯碗端得更穩固呢。在前有新冠肺炎,後遇洪水旱災的背景下,今年中國夏糧再獲豐收,據農業部農村部日前釋出的資料,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相較去年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疫情之下,中國的夏糧喜獲豐收。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預計畝產平均可以提高四公斤,夏糧豐收為我們糧食安全、端牢飯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那麼全球的糧食危機,6.9億人將面臨著飢餓,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一,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應該聯合釋出人類應對糧食危機的辦法,那就是全世界號召起來節約糧食。特別西方發達國家,他們浪費浪費糧食驚人。如果發達國家每人都節約省一頓飯,能拯救多少人類同胞,自己還能減肥為美。中國在這方面也要教育,前段提倡“光碟行動”應該繼續提倡,中國婚宴上,食物更是浪費許多,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對於自然災害,人類應積極開展自救,而不是等待救援。有許多地方的人類已經養成了,等救援為生存模式,故意把自己的貧窮和飢餓展示給世人,以祈求食物。其實,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懶惰。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非洲某國,因為一次糧食救援,結果是大部分土地開始荒蕪。更多的人加入到等待救援的隊伍裡面。人類面臨自然危機,大多數的時候要靠自己的生產自救。這方面,中國做的最為突出,因為中中國人勤勞,每次大洪水退了之後,農民第一時間要到自己的地裡去看,什麼時間能補種作物,以減少損失。希望,聯合國能在全世界推廣中中國人勤勞精神。讓更多人能靠著自己進行自力更生。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曾經說:“地球上一半的財富屬於26個人。”也就是這地球人類的財富,已經被26個人給瓜分。假如世界產生大的糧食危機,整個人類社會也會變動盪不安。窮人失去是生命,而富人失去則是所有財富。因為富人生產出任何產品,都沒有消費與關注,人類只關心自己的肚子。在動盪中,富人能夠安全嗎。富人們的風光是建立穩定的法律和制度下的,當地球的人類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就是蔑視一切法律和制度的時候。
-
18 # 80後亮哥
俗話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基礎。在我們國家普通人的認知當中每年都有非常多的糧食產出,糧食是不會缺少的,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如果再無節制的浪費糧食,總有糧荒會發生的一天。
看看肯亞貧民窟,幾天沒吃東西,為了一天的救濟糧大家大打出手。
據最新資料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釋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這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我們的父母一代經歷過更多的苦難,普遍更有節約不浪費的意識。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有一次吃飯剩了一點,就把剩飯倒入水溝裡面,媽媽看到了就教育我吃飯不可以剩飯,糧食來之不易,而且還嚇唬我說下次再把飯倒入水溝晚上天上的雷公就會來找我,嚇的我再也不敢剩飯了,到現在幾十年了都是這樣。
在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情況下,我們作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儘量不去浪費糧食,而且應該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不能浪費糧食,讓國家能餘出更多的糧食,不管是幫助我們國家的貧困人口還是支援國外平民,我們都盡了綿薄之力。
最後說一句,浪費糧食可恥,節約糧食光榮~!
-
19 # 不才講史
對於某些國家來說,糧食危機就要來了,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聯合國釋出的訊息。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釋出的報告顯示,新冠狀肺炎疫情有可能導致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聯合國的研究報告向世界各中國人民發出預警,預計將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飢餓風險,這一次糧食危機,至少是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當然了這些有糧食危機的國家,基本上分佈在非洲比較貧困的國家。不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能小看這個問題的。
因為糧食的問題,是關乎到一個國家的安危的。是人類生命延續的重要物資,糧食對於人類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我們的疫情也是全球控制的最好的。當然了即便是如此,我們也要重視糧食安全的問題,畢竟我們國內人口多有14億人。
只有糧食充足了,我們不管做什麼都是有信心的。只有有了糧食保證,我們在這一次疫情當中,才不會受更大的影響。
所以說糧食的問題,我們也是不能小覷的。近些時日來,全國多種一些糧食,給我們更多的保證才是首要的。
-
20 # 河東三叔
民以食為天,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時間段都是成立的。
人沒了糧食就好比機器沒了動力,所有的一切創造、社會活力通通都會停止,所以糧食危機比石油礦物危機更可怕。
近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釋出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預計今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球範圍內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這種上升幅度已經不能按常規思維理解。
由於疫情之下經濟、農業正常發展都受到影響,比如保持隔離、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種種疫情之下的舉措,對於農業的影響是致命的。大家都困在家裡領著失業金,或者由國家在保障基本生活,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生產直接停頓。這就是有了今年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全球瀕臨50年以來最嚴重糧食危機,這還真不是假想。
另一方面,地球生態系統變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大家應該感受了這些年周邊氣候變化之大。全球變暖,洪澇災害,蝗災疫情,很多自然災害接踵而來,人類在這種變化中就顯得特別無力,看看眼前的疫情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回覆列表
據央視8月3日報道,在2020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人類咋辦?
空氣、水、糧食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要素,人類不呼吸空氣只能堅持幾分鐘,不喝水能堅持3天就是極限了,不吃糧食只能堅持7天左右。可見糧食對人類的影響是根本性的,是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大問題。面對危機,人類該怎麼辦? 這是全人類都要思考的問題,我做為人類一員,也把自己的思考做為對上面問題回答如下:
1、看到這6.9億人將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我腦海裡出現了劉慈欣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的畫面,三體人通過發射到地球的兩個質子,和派出的第一、第二太空艦隊對地球的威脅,在無一個三體人到達地球的情況下,竟然通過500萬地球人類偽軍(地球治安軍)將當時全球40億的全球人口通通流放到了奧大利亞這個唯一給人類留存的最後居住地。但40億人要解決吃飯問題,問三體人糧食怎麼辦?三體人通過質子給人類的回答是“這裡到處是糧食”,意思是讓人類自相殘殺而互食。當時讀到此處時,給人的心靈是無比震撼的,也意識到了糧食對人類的重要性是多麼的重要,小說中當時地球人類是通過黑暗森林法則以同歸於盡的方法威脅三體人才有了活下來的機會,現實中的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危機,但全球同樣面臨糧食問題。
4、現在中國在建設經濟內迴圈為主的體系,從農業內迴圈體系上看,中國的三大糧食:大米、麥子、玉米的國內自給率平均在97%左右,並不存有進口依賴性,中國的口糧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