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月深影
-
2 # 慧素645
她的精神上沒有問題,孩子請問你的媽媽是潑婦你的爸爸為什麼娶她?把女人變成潑婦的是她的男人,是他的男人沒有愛自己和她人的能力,解決不了問題,又沒有同理心,所以把日子過成這樣,面對種種壓力,又無法排解就這樣宣洩了,在我們小區裡有六七對特別幸福的家庭,其中有一個叔,他的愛人很霸道,可是叔每次都能讓憤怒的妻子笑起來,我因為好奇問過他們怎麼這麼幸福的,這幾位叔叔都說男人要溫柔體貼大度,你給足了妻子的愛,妻子回報給你的永遠比你付出的多。我很悲哀評論裡有女人說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我想問你要男人何用?你媽媽通過這樣是在表達求幫助的訴求,如果在丈夫那裡沒有,在你這裡也找不到理解和關愛,那她該有多絕望和悲哀,像個大人一樣,把媽媽扶起來,輕輕的拍拍她的背,告訴她她還有你,你愛她,化解她的恐懼,無奈和不安,告訴她有什麼事你都能分擔,好好的愛她,被愛滋養的女人才會溫柔漂亮,試試看說出來表達你對她的愛而不是嫌棄和不理,好嗎?
-
3 # 瀟湘如夢
有一次,因為我和媽爭吵,對她三天兩頭的往外面跑,表示不滿。我媽竟然給我下跪,我嚇得連忙起身走了,後來,我媽還是那樣。我覺得我爸可憐,整天呆在家裡,什麼都給我媽。工資不留一分地給我媽。我從小就看我爸,每天下班回來,就跟我媽哼煙錢。而我媽,並不是那種很會當家的女人,虛榮心很強。每次出去,不給我爸留一分錢。而且,出去的時間又長。我阻止她出去,是因為她出去了,爸沒有人照料。其實她在家裡也沒有管我爸什麼,但至少有一口熱飯。我爸去世前,都是我們幾個姐妹在照顧爸爸。自從我爸死後,我再不說媽什麼了,她愛怎麼就怎麼?隨她去。我們這裡,大人給小輩磕頭,是很忌諱的。我媽為了出去,竟然給我磕頭。我誰也沒有說,只是心裡有些悲涼。自從那一年後,我身體每況愈下。也許是我不孝,我不應該把這事,記在母親頭上,也許我太迷信,我並不覺得自己很迷信。我生病後,我媽和我的姐妹基本不跟我聯絡。幸好有我的丈夫,在照顧我。當初,我沒有嫌他家裡窮,也沒有嫌他學業低,只是覺得他人品好,待人真誠。都說父母是世界上對兒女唯一最好的,可我不覺得。也許我不配做我母親的女兒,但我作為丈夫的妻子,我問心無愧。
-
4 # 好白菜不怕拱
你媽掉坑裡了,先讓她主動伸出一隻手來,拉她上來。
具體地說:伸出手來就是弄清楚她是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第一步,這一步的難點在於她會隱藏自己,掩飾自己,沒辦法跟你說太細了。
直接進入第二步:根據第一步的情況決定直接把她拉出坑(A)還是把她的鼻孔露出水面(B)。先說A,就是找到問題及原因,先幫她把問題解決了,這是燃眉之急。再從情緒、思維邏輯、世界觀、人生觀多個方面改造她一番,然後她就OK了。此方法耗時長,3年起步,而且最後是你影響了你媽,還是你媽影響了你,還說不清楚的。
B:多關心她,給她溫暖。儘量減少她身體上的傷害和情緒上的巨烈波動。說得裝逼一點就是包容與愛,接受現實。每一個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一個逐漸沉淪的過程,你要把她扶起來,還要她站得穩,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因為你是她的兒子,所以你應該很瞭解她,同時也深受她的影響,你要先自救而後能救她。
-
5 # 她鄉異客
所謂家醜不外揚。多年來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苦惱的很。實在憋不住了就讓我偶爾做回樹洞。
朋友是我在外面後認識的,她父母其實我也不認識。剛開始的時候,只是知道她很少和她媽媽視訊聊天,和爸爸卻能說說笑笑。我也是無意問了一句,朋友這才跟我倒苦水。
她的媽媽從年輕時候起就比較內向,不合群。和她爸爸屬於媒妁之言,沒有感情基礎。但不可否認,她爸爸脾氣性格都很不錯,也能幹。她媽媽在她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身體不好,一直到現在是個藥罐子,一個家全靠爸爸支撐。
不知道是生病還是什麼原因,變的越來越不可理喻尤其近幾年更是如此。。我朋友吃的,穿的,定時網上買過去,
面面俱到,但就是不能一起聊天,一聊就繃。家裡所有人,包括媽媽的姐妹聚到一起也是。有時候其他人在聊,她參與進來,馬上其他人就不歡而散了。
打個比方,茶餘飯後,難得聚在一起嘮嗑 聊個社會新聞啥的,她就會說,你們吃飽空來哦,自己額頭的汗都擦不淨,還有心思去管別人。你們認識他,他是你爸還是你爺?[酷拽]……諸如此類。
反正就是說話帶刺,搞得人很不舒服。和鄰居關係也處不好,喜歡獨來獨往。可怕的是,朋友從小到達,只要和小夥伴,周圍鄰居聊個天。她就會避開外人的眼光對著朋友擠眉弄眼,還跺腳,無聲責備,意思幹嘛要和人家聊天,快點回來。剛開始,以為只對朋友這樣,後來才知道,對自己的老公也這樣。甚至連自己的孫女也干涉。
但是,轉折來了。對村裡大概兩個鄰居又是好的不得了。有求必應,自己但凡有好吃的肯定捨得拿出來。朋友自小的閨蜜要是來家裡,也是熱情招待。真心搞不懂是什麼心理。
有人說,碰到這樣的,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這個朋友真的是人緣很好,和家人,朋友,同事關係都很融洽,除了自己的媽媽。有時候看她也是真的苦惱。想發火,又想著是自己媽媽。所以,只能少聯絡。少聯絡了,心裡又故意不去,左右為難。朋友偶爾開玩笑,這是不是屬於老年痴呆症的一種症狀啊?
-
6 # 杜同學說教育
這樣的人文化普遍極低,有可能小學都沒畢業。
這不是精神上有問題,這樣的人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思想,做事情太過於極端,有時候甚至讓人害怕。
要說遇到這樣的親人或者父母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別管他,如果你過去勸他或者安慰他,他的行為只會越來越可怕,最後受傷都有可能。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別人最好別說話,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自己發洩會兒就沒事了。
有一次,小姨和小姨夫因為買車的事情爭吵起來,其實在我們眼裡,意見不和爭吵很正常,但是小姨不一樣,一旦有什麼事情沒有順著她的心意來,就會採用這種方式來讓所有人妥協,有時候甚至都心疼小姨夫,小姨夫有什麼事情了,不敢和小姨吵架,因為小姨夫怕小姨的這種行為傷害到她自己,久而久之,家裡面所有的事情都得聽小姨的,就讓別人覺得很怕她的那種感覺,作為一種籌碼,讓所有人妥協。
這樣的人有時候讓人覺得可憐、又讓人覺得可怕,但是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們的心腸比較好。
-
7 # 情聲依舊
依據平時的行為狀態來判斷,如果和常人無異,那麼這是表達內心太過壓抑的外在表現,需要用這種比較極端的行為方式來平衡自己的內心,從而讓自己心裡比較舒坦。
提問者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平時對母親疏於關心,稍有行為異常就往精神問題上考慮,這似乎太武斷。生氣之後人的行為各異,因為常人的行為要基於理智之上,而生氣之後的人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智,所以母親生氣後的自虐行為應該是有目的性的。
有些人因為自己的親人對自己疏於關心,感覺被自己在乎的人乎視了,從而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讓她在乎的人注意到她,所以生氣之後才會做出一些異於常人的事。
題主應該改變的是自己的想法以及對母親的態度。以前和女朋友吵架生氣時我也會捶胸頓足,砸床敲腦袋,女友曾經無法理解,後來有個學醫的朋友跟她說我有家暴傾向,但物件不是她而是自己。
需要家人的關心、理解、溝通和愛,最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改掉了這個壞習慣,每次不得已吵架總會先想辦法冷靜自己,才能為後緒溝通解決問題創造良好氛圍。
因此,題主不妨和母親多溝通,多瞭解母親的內心想法,同時還要多關心母親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不要動不動就懷疑母親生氣後的異常行為就是有精神問題。
總之:家人之間應該多些和睦相處,少些紛吵,更不要乎視對方,多關心親人,才能很好的理解親人,溝通理解是親情能夠維繫下去的很好的方式。祝你幸福!
-
8 # 石龍帝國
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是外婆外爺父親和繼母把我養大。在外婆那邊長到六、七歲,然後跟著父親和繼母生活。
2007年臘月,父親去世之後,我和兩個姐姐便沒有再和繼母、妹妹來往了。因為父親是去車站接從成都回來的繼母而發生了車禍,兩個姐姐和繼母妹妹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手背手心都是肉,我幫誰呢?誰也不能幫,由此我也被捲進去。從此姊妹之間親情阻斷長達十多年之久。
數日前,因為機緣巧合與繼母、妹妹取得聯絡,8月2號去成都看望繼母和妹妹及家人。見到繼母之時,看到繼母有些老了,背也有些駝了……忽然間那種久違的母子之情把我包圍了,我忍不住擁抱了繼母……
母親生了我,她走了,繼母沒生我,她養了我。
這幾天,繼母每天早早的起來,把早餐做好端到桌上,等我吃完了碗都不讓我洗。晚上把我換洗了的衣服收進來,放在我睡的床上。今天從成都回閬中,繼母和妹妹早早的起來去給我買了成都那邊的特產,把早餐給我做好後,讓我吃飯,她和女兒又去超市給我們買了在火車上吃的零食,去超市前還特地叮囑,吃了飯碗放在哪裡不要洗,等她回來洗。我真的沒有洗,不是我懶,我想享受一下繼母對我的愛。繼母從超市回來,不停的給我準備零食。酸奶、純奶、礦泉水,巴不得讓我帶上很多……我和女兒哪裡喝得了這麼多,這可能就是母親一種本能的愛吧!
繼母和外甥送我和女兒上了滴滴,我剛上地鐵時,繼母又打來電話,問我坐上車沒?我剛上火車坐下,繼母又打來電話,問我坐上火車沒有?末了叮囑我:到家了給她打個電話。這就是我十多年斷了聯絡的繼母。
我對繼母說:你雖然不是我的親生母親,但你養了我小,兒子就養你老。繼母聽了我這句話,嘴裡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滿足了,臉上堆滿了幸福。
此成都一行,收穫頗豐,滿滿的收穫了濃濃的親情。
愛我們的母親吧,多關心我們的母親,母親的心裡盛滿了對子女的愛。
-
9 # 船長讀書和情感
一般來說,這是精神問題,但並不算特別嚴重,主要是她的自我認知存在障礙。
第一,在她的價值排序中,她的自我價值度很低。她生氣一定是因為一些問題她沒有如願,而她採取極端行為,只是因為她很沒有安全感,她認為自己很不值錢,很不值得愛,很不值得尊重,她只有一條命,她只有通過傷害自己這條命,才能實現她的願望,才能平息她的怒氣。
第二,她對事務的分析能力、處理能力太弱,會將將一切不好的東西都絲毫不加區分地歸咎於自己。所謂不好,就是未如她所願的事。她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她只有懲罰自己,才能平復自己的愧疚和無能為力。
第一,平常多關心她,多愛她,告訴她,她是你媽,你愛她,希望她好好地,不要折磨自己,折磨自己,你也會心痛。這個世界上少有不愛孩子的媽媽,我相信你告訴她你的感受,這會幫助她更好地建立自己的情感價值體系,穩定情緒。
第二,冷靜、平靜,你要做自己情緒的掌控者,要做母親情緒的引導者。因為像你媽這樣的人,情緒波動很大,她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從而變本加厲,因此你需要給她一樣冷靜、平靜的空間。再碰到事兒,她再這樣的時候,你需要冷靜、平靜地去對待她,轉移她的注意力,帶她去做別的事,通過做事來消解她的焦慮和不安。
第三,遇到事情,你來頂上,你來做主,你來安排。很顯然,你媽不是能當家做主的人,不是能處理事務的人,她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因此,遇到事情,你上,你努力安排好,即使有問題該發出求救的也是你,不要讓你媽參與,不要給她增加任何精神壓力,所有的事情與她沒有關係。
你和親人們需要用行動來告訴你媽,有事情發生,根本不用她操心那麼多,根本也不用她來解決,一切都有你們。
-
10 # 廚藝色香味
唉,你的遭遇和我年輕時的家庭是一樣的!這隻會給你的父親帶來無盡的煩惱,記得我小時候,差不多每個月最少兩次和我父親吵架!總是打自己耳光,下跪!有一次甚至吃了幾片安眠藥!最後都以我父親認錯,一家人都來說好話,而結束。可是沒有幾天又這樣,想想那時候真是噩夢一般!我父親早早去世了,臨終前還是不放心我們,怕母親那樣,我們沒有方法解決!
父親去世後,果然因為一句話能和我們吵上幾天!兩個兒媳都嚇得不敢說話!這樣的日子更本沒法子過啊?(我們不是不孝順是你們沒遇到)(我哥說不能認著她鬧把我們都過不了日子啊)後來在我哥家,把他家鬧的雞犬不寧!一氣之下!誰也搭理她了,要走給你開門,要跪你就跪!你打自己我們就走不看著!而且還天天晚上快半夜的時候自己就哭!
說來也怪!有過這樣幾次,真的好多了!也不吵了,也不鬧了。但偶爾還是有,就是輕多了!
現在我媽過的很是滋潤!早晨去做操各種保健藥都是幾千的!化妝品都好幾百的!要錢我們就給!只要不生氣!錢不是問題
我分析了一下!一是沒有文化的緣故二是從小受家庭影響的緣故!第三就是性格脾氣的緣故!最後一點就是被我父親寵著!一次都沒遇到挫折就總是認識自己對的!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習慣問題!
-
11 # 尋找一個澗下水
行為來自哪裡?行為來自腦子裡想的東西,為什麼有的人一生情緒都比較晚穩定,有的人比較容易激動,有的人甚至傷害別人傷害自己,這是腦子裡想的東西不同,其實精神病離我們很近,有的人不相信自己至親有精神病,大家想起精神病就跟恐怖,覺得街上那種神志不清的都是精神病的狀態,覺得家裡人還沒那樣呀,其實精神病有很多種,情緒不受控制,容易被一些小小不然的事影響情緒,被小小不然的事牽扯起幾十年前的往事。我媽媽就有,這是癔病,她不懂就完了。我媽的世界裡,她是個獨立堅強勇敢的人,有想象力,有進取心,但是他只相信自己,所以他不愛醫學,也不喜歡醫學,更別說醫學專業知識了,所以她不相信癔病存在,更不相信自己有癔病。我小時候有點,也是被媽媽逼的,她在我小時候沒少說了只有他對我好,只有姥姥家人對我好,奶奶爺爺爸爸和哪些親人都是壞人,都心眼多,算計她,不光算計她還算計別人,對別人說話言辭都有要求,甚至是批評別人,這裡不該這樣說話,那裡不該說那種話。我媽自我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在當自己竭盡全力付出的時候,她其實能感覺到別人是否對她有同樣用心的回饋。她的認知裡,她對人怎麼樣,別人最低要求也得對她怎麼樣。你想象可能嗎?不可能的。有句話這麼說“老天對你在不公平,你要繼續努力的活,別在意。”別人對你在不公平,你還得接受,並且不理會別人的行為,大不了你減少對他的感情。或者那個人也不壞,但是就是那種人,他也不改變。有的人卻是不能接受,自己對別人好,別人不能對自己不好。這種人常把公平當成口頭禪。什麼樣的人要求公平?就是自己潛意識也認為自己經常被欺壓的人。這種人存在不存在,我想說,絕對存在,在工廠裡,根本不可能所有人沒有理由的對任何人都好。做人只要做到自己不被欺壓就好,我想你媽是太好了,被人欺壓,自己承受,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爆發。我也是遺傳了我媽的癔病。之前也挺好,就是癔病絕對不能打架,打架容易引起情緒激動。容易腦子裡想的東西不受控制。但是如果始終沒發病,根本不會有發病時的病症,更不會把“不衝動”這三個字放在心上。這個世界很多人認為你不衝動你就是懦夫,這樣扣帽子的人太多太多,你打了他,把他降住了,你牛逼。我建議, 如果母親有癔病的人男性,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生真氣。因為癔病會遺傳,會根據染色體遺傳,女性遺傳給男性,男性有機率的遺傳給女性,女性遺傳男性的機率是非常高的,男性遺傳給女性的機率50%左右,所以父母有精神方面疾病,孩子是有機率得的。但是記住不能生真氣,生真氣影響精神力。過度興奮也影響精神頭,就是精神力。所以過度興奮過度緊張,過度勞累,過度健身,過度生氣都不好。為什麼人家說情緒平穩的人心態好,那就要學習心態學習別想太多。
-
12 # 興資訊
下跪,撞牆,扇自己耳光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不是精神方面的問題。
當一個人通過正常途徑不能達到自己目的的時候,可能會使用偏激的方法來干預,其本質就是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我先給三個關鍵詞:1.博取同情 2.無能為力 3.誇張造勢
往往一個人的身份被設定為“媽媽”的時候,我們能想到的總是:偉大、付出這一類的正能量詞彙,可是“媽媽”說到底也是人,同其他任何家庭角色一樣,也需要情緒的發洩,需要得到家人的認同,當家庭矛盾發生,特別是母子、母女這一類關係發生矛盾,通常“媽媽”都會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然而我們認為她的思想已經不合時宜,我們總是油鹽不進,導致“媽媽”這個角色做不一些我們不能理解的行為,甚至以為是精神方面出現了問題。
在我人生最低落的時候,我也用過這種方法對待我的老婆,大概是當時我老婆讓我的香菸給我扔了,然後我使勁的用頭撞牆,當時我內心的想法是,為什麼我的老婆不能理解我,不能走進我的內心來支援我,現在回想,那種行為除了給自己的家人帶來傷害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我有一個發生在我小時候的故事可以分享,當時的我才7歲,有一次,鄰居家的小孩本來在我家玩的,後來他媽媽讓他回家寫作業,可我非常希望他能再陪我玩一會兒,就在關鍵時刻我想了一個辦法,我把那個小夥伴踹了一腳,他媽媽趕過來批評我,這時候我的家人也湊了過來,結果就是雙方家長分別教訓了我們,然後家長們開始家長裡短的聊了起來,我又可以繼續和我的小夥伴愉快的玩耍了。
這個故事我想表達的就是文章開篇所說的:當一個人通過正常途徑不能達到自己目的的時候,可能會使用偏激的方法來干預,其本質就是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那麼題主可以回想,是不是“媽媽”每次做出下跪,撞牆,扇自己耳光這些行為以後,其他的人立馬就服軟了,因為大家不想再繼續刺激她,這其實是不對的。
如果以後再有這種情況,首先服軟當然是正確的,其次要和她講明白服軟的道理,講清楚不是因為她有理你猜服軟的,而是不希望她繼續做傷害自己的事情,也要讓她知道,她每次做這些事情給你以及你的家人也帶來了很大傷害,相信以後會慢慢好起來!
-
13 # 自言自悟666
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覺得不能僅僅看這幾個表現就說你媽媽是精神上有問題,但心理上的肯定不夠成熟。
第一,語言溝通。我用語言告訴你,我很生氣、我很難受,同時也得到對方的反饋。這樣我能得到一種理解,也就沒那麼難受了。
第二,我用身體語言告訴你我很難受。比如小孩子身體不舒服,會躺再沙發上,大人看到了就問她怎麼了?大人吵架有時也這樣,無法溝通的時候,女士跑到臥室誰也不理,她只能這樣告訴對方我很難受。如果這時哄哄她,女士可能就沒那麼難受了。
第三,我只有搞得你和我一樣難受,你才能理解我的難受,我才舒服一點。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方式,彼此矛盾衝突的升級,絕大部分是因為這個——我難受,你也別想好過,我也要製得你難受。
三種方式一級比一級層次低,效果差。越成熟的人越會選擇第一種方式
人最難受的狀態是生不如死。可能一點小事就會讓媽媽生氣,進而情緒的表現強度遠超事件本身所應該表現出來的反應。一方面說明媽媽的心理成熟度很低,就像一個小孩子,另一方面也要理解,這就是她真實的心理感受。
這個情況的解決相對比較困難,因為媽媽從這個模式中得到了好處,就會強化這個模式。建議題主,一是如果有可能找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求助。二是,對待媽媽的這種表現要注意分寸,既不能由著她來,也不能出大事。參考一個小孩子哭鬧著買玩具的時候父母的做法,有時需要哄,有時需要強硬,等等。也要注意,她心理上雖然像個孩子,但實際能量要比小孩子大得多。
-
14 # 兩個帥鍋的媽媽
典型的教育無力的表現。對於溝通能力差,教育知識匱乏的家長,有兩種特別極端的處理方式:第一,打孩子,傷害孩子。第二,打自己,傷害自己。
這兩種方式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只能解決一時問題,還給孩子和自己造成心理陰影。當然不否認有人戲精附體,不管任何場合都能跳腳罵街,下跪昏厥各種表演隨意切換,這種人懶得理她,安靜下來再溝通吧。
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不易。我們小學到大學學了各種知識,卻沒有去學習婚姻和教育孩子的知識,我們生下了孩子就應該去儲備並在以後逐步學習一下,吸取別人的優質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孩子也請你試著和你的父母多多溝通,想想是什麼原因導致她不顧自尊,靠威脅和同情才能讓你妥協。每個家庭確實有每個家庭的問題或苦惱,人生不易,成為一家人更為不易。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耐著點性子好好溝通,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
15 # 笑哈哈小仙女
題主的媽媽只要生氣時候就會有下跪、撞牆、扇自己耳光的行為,我覺得這不算是精神問題,頂多算是行為的偏激。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呢?我覺得極大可能是題主的媽媽是一位家庭婦女,長時間與社會脫軌,生活中的瑣碎無人分享,柴米油鹽的磕絆只能獨自消化,題主以及其父親對媽媽的關愛甚少。
其次,每個人都有話語權,家裡不能只是父親說了算,母親的意見和情緒也很重要,大事小事都要考慮到母親的情緒,多商量多溝通,不能每次都等她生氣採用過激行為時才考慮到她的想法。
最後,內心要重視親情。家不是說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家裡的一些小摩擦,家人之間的吵鬧,誰贏了能贏的什麼,誰輸了又能輸了什麼。絕大部分家庭中母親總是付出最多的那一個,為丈夫,為孩子做什麼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作為丈夫、作為孩子更應該給予母親更多的關愛,更多的理解。
-
16 # 文芳墨豔
我同事的婆婆就這樣,一哭二鬧三上吊。遇見問題,佔理的時候就逮住不放,沒理的時候就撞牆,下跪,撒潑。
這種人精神沒問題,是心理有問題。她們從不肯認錯,她們的下跪,打自己不是因為做錯了羞愧,而是打給晚輩看,讓他們內疚,可以說是一種詛咒。
有一次,她婆婆跟親戚傳閒話,讓她聽見了,告訴她婆婆以後別這麼說,傷感情。她婆婆一開始不認賬,說自己沒說,後來,抽嘴巴,又躺在地上打滾兒。我同事說,她不再著急的去扶她婆婆起來,也不再生氣,就是覺得她可憐。一個年近八十的老人,完全可以很有尊嚴的坐在沙發上接受子女的奉養,但她卻非要用這種方法來維護她所謂的面子。真的挺可憐的。
這樣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多數都生活的不如意,有的是半路喪偶,有的是窮困潦倒,或者曾經在婆家受氣。長期的底層生活,讓她們誤認為只有撒潑耍渾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就像我同事的婆婆,年輕的時候就守寡,她認為,只有嗓門大、會罵街、敢拼命,才不挨欺負,不吃虧。
也許在當時,確實需要她這樣來保護她的孩子們,但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如今她老了,跟別人鬥不了了,就把戰場轉移到了家裡,她曾經為孩子們付出的一切,都成了如今她要挾孩子們的理由。只要她一提從前,孩子們就閉嘴,只要她一抽嘴巴,孩子們立刻認錯。
她總怕孩子們忘了她曾經的付出。其實,她不知道,孩子們對她的感激和尊重一直都在。對她的敬而遠之是因為,她太尖銳了。
-
17 # 大明5683
在這裡可以明確地說,這位媽媽的症狀應該是嚴重的抑鬱症表現。看了幾個回答,有人說這是性格缺陷故意傷害自己,還有的說這是能力不足示弱求饒的舉動。我覺得也許沒有切身經歷就不會有感同身受吧。
研究精神問題專家弗洛伊德說,抑鬱症患者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攻擊分為兩類:向內攻擊( 自我攻擊) 和向外攻擊。向內攻擊包括:自殘或自殺、嫉妒、內疚感或自責、暴飲暴食、自我行為或情緒的壓抑、飲食拒絕等。向外攻擊包括:對他人或他物的攻擊、嘲笑、憤恨等。
如果這位媽媽以前沒有這種情況,只是從某個時候才開始有的,就更有理由表明,她可能曾經遭受過重大創傷事件帶來的精神打擊。如果這種傷害沒有得到有效地緩解,就會轉化為抑鬱。
由於給這位媽媽造成的傷害或者損失已經成為既定事實沒有辦法挽回,也沒有恰當的人可以傾訴,抑鬱帶來的壓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無助的她就會採取這種自我攻擊的方式時不時地發洩出來折磨自己。
與這位媽媽一樣,其實我也是一位抑鬱者,兩年來經常會發生多次的自我攻擊事情,所以感同身受。我媽媽兩年前去世,我始終沒有從這個打擊中走出陰影。
媽媽一直腎功能不全,腎衰,可主要表現形式為心衰。快過年了,本想去醫院住院調理一下,我用輪椅把媽媽推到了市中心醫院。門診說沒床位,被打發到了急診科。由於我著急出門時忘記帶病人的病歷,當時嘴賤還說懷疑我媽是心梗,結果急診真的就認定我媽是心梗進行"搶救"。自費了大筆的搶救費,病人轉到病房後我給醫生說,我媽是腎病,可主治醫生還是以心梗為檢查方向,還動用了多項大型儀器以及多項化驗檢查,整整查了一夜,最後檢查結果還就是腎功能不全!由於質疑醫生診察方向錯誤導致了我媽媽一晚上一片藥沒吃,一針沒打,光檢查化驗就花完了她醫保的錢,為此,我跟醫生大吵一架。醫生強詞奪理,在隨後的治療過程中就愛理不理敷衍了事,還威脅我們轉院。兩天後,我媽就走了……!
由於不能接受我媽媽忽然間就撒手人寰,也無能與強勢的醫院較量,我太憋屈太難受,嚴重自責,不可自我原諒,從此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一想起這些傷心的事,我就恨得不行,不由自主地會情緒失控,淚流滿面,有時也會扇自己,捶胸頓足,暗自神傷,搞得家裡也歡笑不再,沉悶壓抑,家人也不敢勸,都躲著我。
其實,人死不能復生,這道理我都知道,也明白這種發洩也是徒勞的沒意義的,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種情況已經持續2年了,一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沒人能夠救我於渾噩頹廢之中。
解鈴還還需系玲人,一般來說只要導致抑鬱的根源問題沒有解決,抑鬱就不會消除。現實中很多情況往往是造成抑鬱傷害的結果已經成為殘酷的現實,無可挽回,所以抑鬱症也許就是一種頑疾,很難治癒,甚至導致嚴重的後果。所以社會家庭還需給抑鬱症患者一定的理解和關懷,使他們儘量減輕精神壓力,儘快走出抑鬱症的泥潭。
-
18 # 袁聰
你媽媽一生氣就下跪,撞牆,扇自己耳光:中醫神經科學心理學說認為———不屬於精神上的問題,是屬於心理障礙情緒激發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與你媽媽自己自然天然的個性、脾氣、性格有極大的關係。
二、不善言詞勾通交流,一時有話說不出來,不知所云從何說起,不知道自己用什麼好的行為方式進行表達。
三、一生氣,氣血馬上上升湧上心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心情過度受刺激,偏激性、極限性、極端性行為舉止特別強烈。
四、心態不成熟、心理不平衡、心情不健康,天真地認為自己有“負罪感”,自暴自棄,自己下跪、撞牆、扇自己耳光“洩氣、洩恨、解愁、墮落”,就能解決問題,就能讓別人理解、同情、體恤、憐憫、包容她的為人處事之道、處世之道,人間情愛………
-
19 # 情感心理諮詢初級小白
很多農村婦女由於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尤其是和晚輩吵架的時候,喜歡採用給晚輩下跪,自己撞牆,自己扇自己耳光等自殘行為逼對方就範,這絕對不是精神上有問題,反而是一種手段而已,並且一旦這套對晚輩有用,好傢伙,從此以後無論什麼事都是使用這招了,我家鄰居就是如此這樣的人。
鄰居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好不容易考上了公務員,然後結婚生了一個女兒,壞事了,鄰居開始逼著兒子生二胎,可是當時二胎還沒有開放啊,她兒子是公務員肯定沒有辦法生二胎,那她不管這些,剛開始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在地上撒潑打滾,撞牆、自己扇自己耳光等手段都用上了,後面發現是她媳婦不想生,那是直接給她媳婦下跪,進行道德綁架,搞的一個村子裡的人都勸他兒子媳婦去生。
最後被逼無奈他兒子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生了二胎,確實生了一個兒子,可他兒子因為工作被降職整天鬱鬱寡歡,慢慢的抑鬱了,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後面精神出了問題,工作也做不了啦。
那鄰居又開始躺地上哭喊了,唉。剛開始其他的鄰居還都會來勸勸她,後面發現她經常這樣,索性也沒有人勸她了。
慢慢的她也不那樣了。
-
20 # 俊文行為心理
首先,在今天的文明世界裡,這不應該稱為精神上有問題,而這樣的反應我們認為應該可以以更好的方式來表達。
當然,為什麼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一起去探索這位媽媽的表達方式背後是什麼樣的動機及意義?媽媽這樣的極端反應要問問在她身上情感上發生了什麼?
其中之一,有沒有出現墮胎的情況出現過?如果有,就需要對這樣的情況作進一步的理解及對話。出現墮胎的情況,有些父母需要作出對這未出生的生命作一些負責任的表態及對這生命的尊重,
做到了以上兩個,與這小生命就能達成和解。現實中我們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難理解,因為隨著環境的變化及需要,都可能做出墮胎的行為,雖然這行為我們認真的不鼓勵,但也有必要去理解,畢竟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方面認知上的成長。
如香港著名歌星張國榮先生的自殺,全世界人都不原諒他不接受他的選擇。他的生命還是未得到尊重。雖然我們都愛惜他的才華,但我們還需要尊重他的選擇,因為那一刻他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相對侷限的,同一天空下,相互交融理解是多麼的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的關係中出現類似這種情況,要多維度的發現及理解,她他它可能發生了什麼?如何讓她他它更好?認真的不要盲目判斷誰誰誰得了精神病了!
關愛自己成就別人,是人類最美麗的品質。
感謝你的問題,祝一切美好!
回覆列表
這樣的媽媽一般自身是沒有力量的,這也是極度自戀的一種表現,是控制孩子的一個手段。
當她感覺沒有辦法控制孩子的時候,就用自殘的手段來威脅,這樣的行為很不好,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孩子不向她妥協,就說明孩子是不孝的,是仵逆;如果孩子向她妥協,孩子又是違背自己內心的,讓孩子陷於兩難境地。
每個人都應當學會和自己的不舒服在一起,一個媽媽更應該如此。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她,轉身離開。讓她自己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能妥協,如果妥協,就是等於把自己交給媽媽,以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必須由她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