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龔說勢

    這是讓人鬱悶的通病。

    這是中國很多機構包括企業的通病,很是讓人鬱悶卻沒有人費心思去解決的嚴重問題。如果真是科技圈子有這個現象就好了,說明咱們這個社會的運營還沒有出大問題,但是再去看看小的不能再小的企業,同樣有這種毛病,把最好的技術人員“升官”領高薪,是企業通行的獎賞。然後這些技術大拿從此分散精力捲入人事糾結,一方面廢掉了純粹的生活,另一方面讓企業的技術提升止步。

    主要原因是資源分配被權利所控制。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中國企業並沒有完整的解決資源分配與管理責任之間的問題,也就是說有技術能力但是缺乏掌控能力的“人才”往往是企業中比較吃虧的那個人。同時也只有技術人員掌握了權利,才能有辦法獲取到應得的資源分配。而讓技術大拿去做“老大”一方面可以讓技術人員心服口服,心甘情願的勞作,另一方面技術大拿做了老大也讓企業放心。看似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卻堵塞了技術進步的通道。

    妥協的解決短期方案。

    本人曾經在臺資企業管理過所謂的“半壁江山”:模具部、成型部、機電裝置部、絲印部等,這裡交代一下,本人是模具部老大“升官”的。管理方案是有兩個助理,所有管理流程與一般性溝通協調都是由助理去處理,只有關鍵問題我才去解決,底下部門的品質與產量都有該部門主管人員負責,相當於我的助理們主要的工作在走流程。我想,這個方案應該是臺資企業根據中國傳統與現代管理之間權衡利弊之後做的妥協吧。

    長期的穩妥的解決方案。

    企業設立“管理部”與“技術部”兩個垂直的系統,管理部是企業運營的流程維護機構,技術部是企業運營的技術支援機構,讓這兩個部門相互協調支援企業運作。於是待遇級別的問題可以解決待遇與資源分配問題了,可以讓技術人員擁有管理崗位相對應的待遇,比方工程師相當於副經理等等。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大家各司其職,技術人員也更有心思搞技術與開發提升自己的待遇等級了。

    最終解決方案。

    破除企業短視心理,因為用技術大拿做高層管理確實可以讓企業“花小錢辦大事”,而且還可以“權責一致”,花一份錢幹多份活最後給企業的中長期佈局留下了巨大的技術支援的短板。但是,在企業已經短視到“企業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的驅使下,怎麼可能會放棄其中巨大的“白白花掉的錢”呢?只有“破心中賊”放下急功近利之心才可以。

    不容易。

  • 2 # 思考筆錄

    【好問題】確實,這個現象很普遍,甚至包括其他領域。

    在技術人才密集的單位做官有兩個好處。

    1/你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比如比較“肥“的專案,更優秀的助手,更好的物質條件,更順暢的報獎通道。。。。。如果你不是,上述條件的天然性就不具備了,你要通過競爭手段去爭取,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科研機構有行h受h的問題的根子。

    2/你甚至可以依託你所在的位置優勢直接署名,可能你一沒有具體做什麼,二沒有提供創意。。。。。僅僅因為你是某技術或者行政技術兼而有之位置的,控制一部分資源的領導。

    所以:

    為什麼學術水平“高“的大多是領導。

    同時,學術水平一般的可以通過當領導,變得容易學術水平高。

    科研機構官本位的四大危害:

    1/會讓有真才實學,又不會巴結領導的人,可能做了一堆事,卻對外一事無成。

    2/也讓有真才實學的人,為了維繫科研條件不得不分心幹行政。

    3/給能鑽營社會關係的人,豪奪科研成果的“名和利“,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空間。

    4/是讓善於對“事“不善於“做人”的未來科研人才(一些學成留學人員)望而卻步的核心原因。

    我們正處在從製造強國奔科技創新強國的艱難路上,要取得真材實料的科研成果,就必須從“人“抓起,必須讓混事混權“摻沙子“的剽竊者靠邊站,讓有真材實料的科研人員有不打折扣的獲得感。

  • 3 # 英歌教父的英語樂園

    我看有位朋友說得沒錯,就是“勞力與勞心”。我們常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簡單說就是,勞心者管著勞力者。這是我們多少年封建體制的結果。從古至今,中國都是重文輕理,所以我們很少有現代發明和創造。古代狀元考試就憑一篇文章。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鄧小平時代,倡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國家才真正重視科學技術,才重視能夠真正推動生產力的理科人才和創新人才。國門進一步開啟以後,很多“聰明人”靠仿照國外先進技術,賺了很多錢。

    隨著國外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要求越來越高,國內的科技人員再想投機取巧就很難了。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就考慮從技術轉向行政,爭取更好的發展。因為在中國,當權者還是有著一定的特權和利益的。當然,也有一些科技人員,是因為自己的勞動果實得不到理解和尊重,進而轉行的。這樣一來只剩下技術一般的人搞科研了,其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想真正強國,還是該“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還是得進一步提高科技人員的待遇。對於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要敢於給他們重獎。同時還要進一步反腐倡廉,管理和監督行政幹部的權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當前不利的經濟環境下,尋求自我成長。當我們自己強大起來的時候,任何國家都會主動和你發展關係。再不必仰仗他人鼻息。

  • 4 # 江福海

    這其實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中國的傳統就是“學而優則仕”,當官是最高追求。”科技救國,科技強國”是近代中國的弱國捱打,打出來的教訓。具體在操作上,可能會有點走板。

    好在,改革開放以後,放開民營企業,民營佔國民GDP的比例已經超過70%,等於西方國家那點優勢,可以在民營企業中得到借鑑,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在國企中也得到體現和發揚,兩條腿走路,發展迅速。

    而問題說的現象,在國企中有的。但是民營中如果這樣做,基本上是找死的節奏,市場經濟PK的是真本事真能耐,誰投入大,誰的產品好,誰才能贏得客戶。

    比如,華為與位元組跳動,科技核心上都是有兩把刷子的,才惹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老大——美國眼紅沒招,市場上拼不過,就在行政上搞名堂。說白了,拼市場經濟不靈了,他們開始講”國家安全”了,國家安全這種東西,誰的國家,誰說了算。當然如果沒有經濟及軍事實力做支撐,這種虛擬的“國家安全”,遲早是個笑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問題中這種違背自然科學規律的現象,遲早會得到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踢開絆腳石,輕裝前行。

  • 5 # 虎踞龍潭

    對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這種現象由來已久了,幾十年前既如此,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能理解,簡單說吧,就是在絕大多數的企業中,對於研發或對技術超牛的,表面上是重視,其實骨子裡根本不重視,重視的是你能短時間幫他解決某個問題,待解決了基本沒你啥事了,即使有的領導還算不錯的,或許會提議給你點獎金或啥的,看看一些老電視的劇情,你也能理解部分,而反觀那些做行政的,天天吃香喝辣,接觸的都是有頭有臉的,與領導基本是零距離,一旦有機會最有可能得到提拔的就是這幫人,過去,有句話說得好,做技術的就是給人做嫁衣的。

    別的不說,看看全國有多少省級以上的幹部不都是以前就是做祕書或辦公室主任出來的嗎?更別說省級以下的了。

    其中的原因很明顯,選拔幹部要知根知底,誰有功夫瞭解基層那麼多的不認識的?只有自己身邊的最瞭解,同時,還有一個私心,那就是一旦你退休下臺了,你親自提拔的幹部會不照顧你嗎?

  • 6 # 樂在水墨

    學而優則仕,官本位。可以說成了本民族的信仰,一但你在科研學術有點成績,就給相應的官坐,有了官銜,代表中中國人一生的社會地位。

  • 7 # 天堂公地道工

    行政級別的待遇使每次國考如過江之鯽。中國幾千年來“官本位”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社會評判成功標準和評價威望條件都側重於權。

  • 8 # 孫啟力485

    我們的國家高層應該從毛主席周總理對待“兩彈一星”研發團隊的做法中得到啟示。

    錢學森的工資待遇比毛主席還要高,為了保證錢學森的安全,每次在他吃飯前都讓別人先吃,這樣的安全級別連毛主席都沒享受到。

    作為國家的高階科研人員,就是國寶,就是我們的“大熊貓”,我們要竭盡全力保護好,讓其沒有生活上的後顧之憂,輕裝上陣一心一意搞研究,這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公僕"應該想到與做到的,千萬不能讓這些在學術鑽研上“高人幾等”的國士,卻因為被我們行管人員的種種不當“約束"而有想去做自己極不善長的"官員"!也去享受一下“官癮”。這不僅是“智力智慧"的浪費,也是對國家人民的不負責任!

  • 9 # 千藝果果

    技術牛叉的人搞行政,你們噴。

    技術傻叉的人搞行政,你們也噴!

    因此,技術外行人搞技術行政,最好?

  • 10 # 金童希瑞

    科研成果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尤其是在“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方面,往往把畢生精力投入到科研之中,卻一無所獲,這樣的情況國內外比比皆是。面對殘酷的現實,牛人們搞搞“跟班式”研究,做做行政領導,無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至於那些一般科研人員,也不會把做出的成果獨吞,何況下屬有幾人敢質疑批判,逆向思維,特行獨立,有所超越?

  • 11 # 科技組長

    觀點:首先我猜測您提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覺得這個現象不合理。而我認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也是正確的。

    分析與結論:“技術牛人”並非一出生就是“技術牛人”,Ta也是從“技術菜鳥”做起的,只是後來通過自身的努力才成為了“牛人”。能成為“牛人”的人說明在某些方面還是有過人之處,要麼是學習能力強、要麼是思維條理清晰、要麼是勤奮勤勞……這一點我相信你能認同。從技術崗轉管理崗無論是從個人發展角度還是團隊需求角度都是有必要的。做技術到一定階段後就會遇到瓶頸,轉管理崗並非意味著脫離了技術、“浪費”了技術。管理崗獲得的資源更多,權力更大,責任也就更大。如果你在一個技術立業的團隊,無論你身處哪個崗位,懂技術絕對是有必要的。團隊的發展也需要“有技術+有管理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沒有領導不需要這樣的員工。所以技術大牛轉管理崗一方面是個人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團隊需要。至於你說的“技術一般的人搞研發”,我不能認同,只能說他們更適合做研發。

    案例:多年前我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開發部門做技術,有一個做技術的同事被領導提拔到行政管理崗位後,開發部門的很多同事都各種不服,覺得Ta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對,不是做管理的料。有一天,Ta強行要求一位平時工作循規蹈矩的女員工離職,很多同事都“義憤填膺”,背後對Ta指指點點。後來得知是這位女員工家裡出了變故,不得不離職。Ta出於憐憫之情,讓這位女員工離職時獲得了離職賠償金。

  • 12 # 小聰聊教育

    其實科技圈裡技術牛逼的人搞行政屬於正常現象。在國外的大學裡面院系裡面的重大事務都是由教授委員會決定的。國內的舒紅兵院士首先在武大生科院開了教授委員會決定院內重大事務的先例。我們現在進行的高校改革也要求行政後勤崗位以後由教師兼任。在科技圈為什麼要由技術牛人來搞行政呢?他們有什麼優勢呢?

    首先, 科技圈是個非常複雜的圈子,搞科研的人個個都覺得自己是大爺,誰也不服誰,不是技術大牛還真鎮不住。相反那些技術一般的人在單位沒有什麼發言權,有專案做就不錯了,不會挑三揀四,往往領導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讓他們怎樣做就怎樣做,任勞任怨,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團隊成員 。

    第三,科技圈裡大牛搞行政也是科研的需要。我們不能用外行去指揮內行。技術大牛能協調科研全域性,能夠更好地把握科研方向和改善研究方法。如果用一個科研小白去做科技行業的行政,下屬科研人員瞎糊弄他能看得出來嗎?他能對科研經費和時間週期做合理的安排嗎?最怕的是小白領導自以為是瞎指揮,到時候就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了。其實在做科研的時候,創意和研究方法的突破比實驗過程更重要。有時候技術大牛的幾句話比很多實驗人員守在實驗室熬通宵的作用更大。

    第四,技術大牛作行政領導也是對他們貢獻的認可。在中國目前的科研條件下,科研人員要錢比不上個體戶,要名不如蔡徐坤,總得給點什麼吧。給個領導職務也算是一種獎勵。至於普通科研人員就踏踏實實地做專案積累經驗慢慢熬吧。

    技術大牛做行政,技術一般的人做科研只是表象。技術大牛不是不做科研,只是擺脫了實驗員的角色,主要負責創意、申請組織、研究方法等全域性性工作。而一般科研人員只能守在實驗室裡面幹苦差事。科研中的角色其實是由技術水平決定的。像施一公回到國內就很少親自動手做實驗了,實驗主要由自己的學生來完成。但施一公不搶學生的科研成果值得稱道。

  • 13 # 劉聲90883005

    巜技優則仕》。

    技術人員在技術崗位上,才能出眾,富有創造力,頗得人望。技術人員層出不窮,年年有餘,大學畢業生太多了。在科技圏裡挑選才能出眾,具有綜合治理能力的人推上領導崗位,也是十分正常的。須知在中囯官本位思想意識很強的,而且從正統的角度來看,一個領導幹部的提拔晉升重用是有繁鎖的組織程式,這也說明官位比技術崗位更加重要。從個人利益角度來看,加工資分房子配車孑等與官位配套的服務也是必須跟上的。而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就省事多了,就不要去打擾組織了。

    我在一個國營企業工作了幾十年,看到科級處級廠級的各級幹部的挑選公示晉升的各個貌視嚴格的程式和無可挑剔的群眾評議組織鑑定,是真是假是對是錯誰能予以評說?一個大中型企業,一個有百年曆史的民族企業倒閉了是個鐵的事實。一些由技術人員轉崗為處長廠長的幸運的人,個人是獲得了好處的,至少人手一房的,折算也有好幾百萬大洋呢?技優則仕,仕途則利矣!

  • 14 # 無法超越的足跡

    有一種現象就是下面的人在做某件事成功以後,會獲得很多的獎勵回報,這些原本都是行動者自己的功勞,但是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自己的領導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分一杯羹,因為只要你還在他們手下工作,你就要受到他們的約束,這種有功勞的事情不讓他們有份,他們會在後面的工作中給你好看。

    所以一般的時候都是功勞從上到下分走,最終到了當事人手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獎勵,什麼管理有功領導有功,什麼在他們的正確指導下這些,都成為了他們坐等收功勞的理由,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這樣,你的成功永遠離不開領導的英明指導和幫助,所以每一次都是有好處必須有一半以上的功勞給他們。

    對於這種現象,結果就是人人想當領導,因為當領導可以在不用做行動當中獲得想要的,而且還是輕輕鬆鬆的,這樣子誰不想呢,所以最終就為什麼會是都想當管理的原因,原因就是在這裡啊,當管理獲得的東西多,不用去加班熬夜傷盡腦汁的做工作,隨隨便便幾句話就可以獲得別人手中的功勞。

    其實這些關係到資源分配的問題,還關係到權利劃分的問題,只有做管理者,做行政管理才能掌握更多的人脈和資源,才能決定更多的事情,人對權利的渴望其實非常大,特別是在一些大環境的影響下,這些體現出來的更明顯,你搞科研累死累活,最終的結果是那些人一句話的事情,你難受嗎?

    科研環境利益化的結果就是這樣,這也導致了人人想做管理不想搞科研,因為管理者的確輕鬆很多,而且能掌握許多資源,更重要的是有能力的那些人其實都知道這種事情,所以都知道怎麼樣做才能最大的獲得自己的價值,名望和利益這些,都是要達到一定身份地位才可以的,普通的科研者有幾個能真正的出人頭地呢,更重要的是環境注重論文,這也導致人才紙上化人才最終都追求權利地位。

  • 15 # 職場精英培訓師犁子

    我們縣的人民醫院,學術專家、技術骨幹去當院長了。但是,實話實說,他並不是那種玲瓏八面的人,他當領導,純粹是他是心腦血管方面的專家的結果。但是,他並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人,管理並不順手,並不會一大堆的潛規則,也不會權謀之術。後來,在技術上沒有進步,而管理上也非常累人。前段時間,一個心腦專家,卻由於心梗去世了,年僅55歲。

    為什麼技術、學術好的人,會去當官呢?

    這主要是兩個原因:

    官本位使然。在中國,官本位思想嚴重。你說你是什麼專家、什麼學者都行,都不及人家一官半職的風光。街頭巷尾議論的,是誰家的小孩又當了什麼鄉長書記之類的,很少有人談起,誰又當了什麼教授什麼專家之類的。中國曆來有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在中國,官實力是權力太大了,所以,人們崇拜官員,爭當官員。在學術上有成就的,一般如果組織部門給個官位,因為平時看到了官的威風,都願意去接受這個官位,而忘記了自己的專長是業術。

    但是,仕途卻花費了技術牛人太多的精力,而影響了其職業的發展。

    所以,作為業術有專攻之人,應當看淡官位,保持定力,堅持自己的專長,這樣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 16 # 加繆的粉絲

    如果真是技術牛逼的人做了行政也不算壞事,至少能有專業的眼光把握髮展方向啊,但怕就怕大多數時候是什麼都不懂的關係戶做了行政,然後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干擾科研人員做技術。

  • 17 # 信仰須迴歸

    被提拔,一旦做出了成績,上級重視,接著談話,提拔到主要領導崗位,忙於事務,業務就丟下了。

    我記得恢復高考之前,一直到後來近10年,一般都是主要領導掌舵,分管領導第二 第三是業務領導骨幹。大概是86年以後就變了,有學歷知識分子才能是幹部,當時造成幹部短缺,很多老師,醫生都當官去了。

  • 18 # 卞雲尊

    文化對權力的追求,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的基因。

    權力,金錢,代表著成功,當官有面子,當普通技術人員,沒地位,沒面子。這已經是社會病。

    沒有利益,誰還會去追逐權力?

  • 19 # 醉裡江山

    科學家如果不從政,如何保護他們的政治利益?譬如說如何保護他們在各種級別評選中(院士,專案主導權等)不被政治意志,小集團利益所侵害?

    建議建立共和國勳章制度,就像以前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高階技工證書”裡面都是有政治利益保護內容的。

  • 20 # 懶散俗人

    科技圈子裡技術最牛逼的人做行政負責人沒有什麼錯。把方向、帶隊伍當然要最牛逼的人才合適。不要想當然地認為科學家只能管好自己,想陳景潤那樣的以個人為主性質的科研畢竟還是少數。

    實際上不對的只是現在很多的科研單位,行政工作不是圍繞科研展開的,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倒是不少。另外在研究成果與資本運作之間的搭橋工作也需要研究單位自己來搞,市場還需完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削藩成/敗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