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許英573
-
2 # 小散孫小白
醫院人多有四方面原因:1中中國人口基數大 2城市化率提高,城市人口暴增 3老齡化比重越來越大4醫院數量不夠(三甲醫院)社群醫院無法為大醫院緩解人流壓力。
中中國人口基數大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當然我們的鄰居印度馬上就要超過我們,14億是什麼概念呢?美國加拿大3.64億,日本1.27億,南韓5170萬,歐盟28國的總人口是5.12億,再加上澳洲和紐西蘭一共3000多萬,這些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也才11億多。目前世界總人口達到77.95億。而每增長10億人,所需的時間從100年縮短到10年。預計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5億,由於出生率連年下降,聯合國大膽預測,中國到2050年人口將僅剩13億左右。無論出生率下降還是不婚主義者增多,目前中中國人口總數依然是世界第一,以後也不會跌出前二。
城市化率提高,導致城市人口激增
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年,中國城市化率只有10.64%。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城鎮人口比重增長為17.92%。近30年時間,中國城鎮人口比重僅僅上升了7.28個百分點。改革開放成為中國城市化的轉折,在之後的30多年裡,中中國人口的城市化率從不足18%迅速發展到2019年末的60.6%,達到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
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使得城市人口激增,許多城市出現了大城市病(人口擁擠、住房緊張、交通堵塞、環境汙染等問題),人口的膨脹更導致了看病難,看病貴,專家號是一號難求,熬夜排號的現象發生。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資料來看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03萬,較2018年增加945萬,佔比為12.6%、較2018年上升0.7個百分點,然而2011-2018年年均增加約0.4個百分點,2001-2010年中國老齡化程度年均增加0.2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正在加快。
據人民網報道,中國發展基金會近日釋出《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並預測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或將超2億人。
老齡化的標準是什麼?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不僅導致勞動力減少,而且還增加了社會的醫療投入。老年人對健康的投入是最大的,當然去醫院的次數也就明顯增多了。
三甲醫院的數量跟不上人口增長速度,社群醫院功能不完善
2019年各省直轄市三甲醫院的數量統計如下:廣東122家,山東104家,四川75家,江蘇71家,湖北70家,黑龍江68家,浙江67家,遼寧66家,河南59家,北京55家,湖南50家,江西49家,雲南47家,河北46家,安徽46家,廣西46家,新疆43家,山西42家,陝西39家,福建36家,內蒙古33家,上海32家,天津31家,重慶31家,吉林31家,貴州29家,甘肅17家,海南14家,青海10家,西藏7家,寧夏6家。
中中國人看病就認大醫院,得個感冒發燒也要去大醫院,每個省省會的三甲肯定多餘地級市,有的地級市只有一家三甲醫院,這樣就導致醫院人滿為患,而社群醫院無論配套還是師資力量不不行很多社群醫院都不能驗血,留不住年輕醫生,導致醫院很尷尬。
解決醫院人多的辦法就是引流,大力發展社群醫院,完善配套設施,增加醫生待遇,鼓勵私人開設醫院。
-
3 # 最美田園風光
生活懸殊差別,跟得病,有直接關係,雞鴨魚肉,跟樹皮野菜,能說沒關係嗎?
幾十年前,主病,是貧血,和水腫病,黃腫病,營養不良,是虛弱病。
現在的人,得的是富貴病,都是營養過度,營養過剩,三高病,堵血管,不流通的病。
富貴病,不是一時得的病,都是生活條件高,引起的,病來得猛,死人快。
我們村,不到一個月,死了十幾個人,來勢凶猛,得病就死,防不勝防,有的人,沒打算死,本以為自己怎麼不活他個幾十年,沒想到,雞蛋拿到手,還沒吃,就死了。
就這麼快,不管年輕,還是歲數大,沒想到的事。
有一次,我到衡水,五院,看見很多,都是腦血管疾病,同植物人一樣,躺下一動不動,旁邊都是親人陪伴。
這種病不好說,什麼時候是個頭。
我想,不管你有多少錢,花不完,救濟窮人,不要吃太好了,這不是享福。
是受罪,受活罪,生活簡單點,也不要長一身肉,人胖了,很不方便,身體不靈活,這身肉,你走哪,它到哪,無形中,加了重量,很不方便。
要活,就活一身輕鬆,哪塊骨頭,哪根筋,都輕鬆自入,漢毛眼都是通的。
渾身沒崩掛,該多好呀,錢是什麼,有錢,身上不舒服,有病,你能好受嗎?
病,都是吃出來的,一點不假,尤其是這張嘴,不好控制,控制不住。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些都是真的,要想身體好,吃飯簡單好,多吃瓜果蔬菜,少吃雞鴨魚肉。
-
4 # 朱少庸
我來說說我的個人觀點,非喜勿噴哈。
首先,要肯定的是中國的社會醫療資源肯定比以前要好的多了,醫院多了,醫生也多了,整體醫療水平也高了很多。
但是,正所謂中國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老百姓日益提高的需求以及社會供給不足之間的不平衡,看病這個事兒其實也一樣。
各大醫院基本上每天都是爆滿的狀態,根據我的經驗,一般綜合性醫院裡最多的有幾撥人,來看慢性病的老人,或者其實就是來開藥的,帶小孩子來看病的。
之所以看病的人多,主要是幾個原因,首先人均壽命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人老了,身體自然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發病率高得很,而且老年人一般康復週期更長,就得多跑兩趟醫院。
其次,老百姓的健康意識提高了,以前很多都不當回事兒,有點頭疼腦熱的就自己在家吃點藥休息休息拉倒了,現在不一樣,哪裡不舒適,有條件的都去醫院看,有些不是病的也要去醫院瞧瞧,比如亞健康狀態,就拿生孩子來說,以前的人懷孕有三天兩頭去醫院檢查的麼?更不要說去醫院做各種孕前孕後產後保健的了。
另外,現在人們對孩子照顧得太精貴了,小孩有點不舒服就火急火燎送醫院,我們小時候不嚴重的最多帶去醫務室給看看。
還有,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對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光要健康,還要美,醫療美容需求也在提升。
-
5 # 皛舒
哈哈,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啊。
過去窮的時候,是去不起醫院。頭疼腦熱的能忍就忍了。不是實在忍不住了,一般是不會輕易到醫院就診的。
如今不同了,生活條件好了,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了。於是,有點不舒服就到醫院就診,怕小病轉化成大病。
這其實是一種進步。小病不在乎就會釀成大病。健康才是生命價值的根源,所以,如今人們才願意到醫院就診。
-
6 # 長江16005
當今到醫院去看病的人大都是掙錢來錢容易旱澇保收的家庭條件好的有多餘看病錢的人家人,它們不怕到醫院小病大治牙病做B超腦cT化驗血尿等的高天價醫費,因為家裡有多餘的錢看病,你象缺錢掙錢不容易的人家,沒有多餘的看病錢,只能硬挺,憑天由命吧。
-
7 # 末等市民
這個問題很簡單,三個最主要原因:
第一、中中國人有錢了,生活條件好了,建國初的三十年間,得了病的人去醫院的人很少,小病扛著,大病等死,現在呢?多少人在網上抱怨,得個感冒去醫院要花多少多少錢,在我們這些過來人看來,得個感冒就去三甲醫院,真是有錢燒的!
第二、現在的醫療水平和建國初期的三十年相比,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以前確診個貧血、肺結核之類的病,基本上就是回家等死了,現在這些病已經不算什麼治不了的病了,人民有錢了,醫療水平也提高了,自然看這些病的人就多了。
第三、全中國人均壽命大幅度提高了。1970年,全中國人均壽命60歲,現在,人均壽命76歲,60歲至76歲這個年齡段,絕對是疾病高發期,再加上人們有錢了,醫療水平提高了,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去看病的能少的了嗎?試想,從全國每年的看病人次中,減掉60歲以上的人,還能剩下多少?
-
8 # Kitwe
首先,確實是現在就診條件好了,大家有病看得起。以前很多人生病了只能拖的,比如我姨媽,死的很早,30多歲時頭痛難忍,只能靠在床邊休息一會,這一靠就沒有醒過來。而我媽現在雖然有病也容易就醫,所以還健在。
其次,怪病確實多了,像白血病、高血壓、癌症什麼的。應該跟現在環境變化、食品安全包括轉基因什麼的有很大關係。
-
9 # 平平安安84531
^人人醫保不出錢住進醫院檢查各種費用不用自已出小病大醫,過去能槓就槓現在一小點傷風感冒就要進醫院,這是大實話
-
10 # 十年前就叫涯客
很多人頭腦簡單,只看到了表面,或者只看到了一面。
更重要的原因是:
現在人的壽命長了,老人多了,當然也容易有這病那恙。
生活好了,富貴病也容易附體。
過去窮得早早就死了(還有很多打仗死的),當然病少了。
你願意像過去那樣飢寒交迫,疾病不多,但不到50歲就死嗎?!
-
11 # 3369A669
當下中國醫療網點齊全,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什麼出現基層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吃不飽而到處宣傳收治病人,這得往深層次說:
當下,醫生的職責被扭曲,救死扶傷的宗旨被以營利創收所代替,導致了看病難,看病貴,這是根源。
所以群眾從心理上產生:大醫院醫生醫技、素質會好一點,儘管明知一般門診、診所就能解決常見病,由於擔心醫生技術差、延誤治療或被小病大治,所以小毛病儘可能到上一級醫療機構就診,盼望著自已早日康復。
而基層少數大醫院更是以營利創收為目的。
比如:同一醫院同一科室、同行兩位醫生:其中一位兢兢業業為群眾服務,辨證施治,對症下藥,讓群眾少花錢治好病,儘量避免住院。
而另一位醫生,誇大病情恐嚇誤導病人,儘可能住院,趁機為住院創收,工資收入肯定不一樣,因為收入是和自己的工資直接相掛鉤的,他們一個星期做三臺手術和一個星期做10臺手術,兩位醫生工資收入肯定成正比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所以,要徹底改變當下現狀,必須做到有法必依,醫院和醫生首先要刮骨療傷。
-
12 # 曾經滄海睜眼看世界
如今生活比過去好了,到醫院看病的人卻比以往更多了。對於這個現象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一、過去雖然物質短缺,生活艱苦一些,但起碼空氣和水沒有汙染,吃的東西也少有化肥、農藥、激素、獸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殘留,也沒有那麼多的食品新增劑。長期食用這些食物,呼吸pm2.5,哪有不害病的道理呢。有醫務人員估計,中國的肺癌患者佔了全世界近一半,肝癌患者佔了百分之四十幾,佔這麼高的比例,到醫院看病的人會不多嗎。
二、我們的耕地缺乏營養物質(各種礦物質、氨基酸等),前不久報道過這方面的情況。說人類要是長時間食用缺乏營養的食品,免疫功能、代謝系統便會紊亂,從而增加癌變和其它疾病的發生。農科院已有方案,國家準備花大代價解決這個問題。
三、 人口增加了,城市化程序加快而且絕大多數都有了醫保。過去是小病挺、大病扛、重病見閻王,現在大多是該檢查的檢查,該住院的住院,一些根本不需要就醫的老年病,也不到醫院看看不放心,這也是醫院人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醫療腐敗問題時有爆光,以藥養醫、開大處方,過度治療等等現象,都是造成醫院人滿為患的原因。
-
13 # 峰景山頂獨好
並不是病人多了,原來其實也不少,大概有幾點原因導致似乎看起來多了,一是原來經濟條件太差,比較窮,而且如果跋山涉水到大城市看病,路費住宿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對於很多很多貧窮家庭來說是無法承受的經濟負擔,所以很多患者寧可扛著也不願意去跋山涉水看病。二是交通遠遠不如現在便利,即便費用各方面可以承受,對於交通非常不便的很多很多邊遠地區,山區的人們出來一趟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很多患者可能根本經不起這種路途的長途顛簸和折騰,所以也就扛著了。三是,原來很多很多的人沒有醫療保險,看病完全是純自費,醫療費對於很多貧困家庭根本承擔不起,所以也就索性不看了,現在也仍然還有不少這種家庭存在。但是已經有很多很多農村地區實現了新農合醫療,這就給很多人減輕了不少經濟負擔。所以綜上所述,在如今交通非常便利,資訊傳播廣泛迅速,人們經濟條件明顯改善,新農合醫療大力普及等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人們看病的便利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所以看病的人比原來會多很多。
-
14 # 青松181703003
人活著靠營養均衡。營養不良得病,營養過剩也得病。
那時全國六七億人,如今十四億。計算基礎不一樣。
當年診斷檢查手段落後,醫療技術和裝置落後。有些病查不出甚至不知名。
人們的平均壽命比那時提高了,這是事實吧。
-
15 # 陳健光1959
生活好了,網際網路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不到一天全世界的新鮮事物都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讓人們的視野大大開闊了,生活的意義充滿了神奇,誰都想健健康康的和世界接觸,不想因為生病而遺憾世界的美妙,所以在醫院看病的人越來越多。
-
16 # 說實話與說實話
有的人說話應該事實求是,什麼轉基因,農藥殘留等。不要以點帶面嘛!你說你活的比以前長了呢還是短了呢?你的家人活的比以前長了呢還是短了呢?其他人活的長了呢還是短了呢?中中國人與世界人相比是長壽呢還是短壽呢?凡事看結果。當然就個體來說命也有長短,也不能短命罵社會,長命誇基因,這才是誠實的好孩子。
-
17 # 汾河二庫
過去小毛病就忍了,現在條件好了,人們也重視健康了 ,也有毛病就往醫院跑。現在飲食材料問題也比較多,這也是導致生病的原因,還有營養過剩,飲食習慣不科學,這些都是病人增多的原因。
-
18 # 咸陽老中醫
世界上已有好多國家已進入老年社會,中國也不例外。老年病人增加。
環境汙染加重。
食品安全堪憂。……
-
19 # 來自濟南的hanzhong人
有很多人是平時不注意導致的,我的一鄰居,外地人,幹買賣。女老伴每天都是忙活到中午才吃飯,我也曾經說過她,早晨要吃飯,你哪怕每天衝個雞蛋喝也比你什麼都不吃也強吧,結果呢,去年急性膽囊結石,做的手術,而且一口牙也都拔了,因為一口牙全部鬆動了,剛過了60歲,就像80的人。還一個勁的罵醫院收費太貴。老百姓真不容易,要是平時能注意一下,也不至於會病了吧。
-
20 # 陳剛書畫
再多的法律沒人嚴格遵守也是白搭,每個人都會敬重法律法規怎麼會出現醫患糾紛呢!跑醫院證明社會是進步的,人民對健康的要求更高更廣了,而不是信神信鬼那一套了。
回覆列表
現在的生活好了,醫院的病人比過去貧窮年代多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①人口眾多,基數大,現有14人口。現在不管大人,小孩以及老人得的小病。比如,感冒發燒,頭痛,喉嚨發炎腫痛,消化不良,長熱疹,身發癢,面板病,牙疼,牙齦腫痛等症狀,比過去舊年代任何時侯增加不少。
②缺乏體育鍛煉,室外活動少,體質弱使人患小病的機率增多。有報道個別參加軍訓活動的中學生出現猝死的案例。過去舊年代,不管是單位學校都設有露天的乒乓球檯,籃球場。在娛樂設施少的情況下,當時的人們湧躍開展室外體育活動,經常性開展藍球,撥河比賽。單位裡的藍球場成了年輕人的活動場所。
另外,要說的是過去的孩子象放羊式自由到野外活動,父母很少管。男孩結伴冒著炎熱的Sunny到野外摘野果吃,或者捉迷藏玩小彈珠遊戲。小女孩跳象皮筋,踢雞毛鍵子。身上的肥肉很少。
而如今的孩子象寵兒,父母都不讓孩子跑遠路,上學放學都有家人接送。家長只能讓孩子呆在家裡學習或者參加各種學習班。有空時孩子在家看視訊,玩遊戲。這下來會增加發病的機率。
③現在的工人勞動強度大,時間長導致生病的機率也大增。過去的工人上班實行“三班八小時"制,工人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休息和娛樂。當時的工人們及其家屬很少有人到醫院看病。記得小時候我爸單位有個職工醫院,單位職工家屬有一,二萬人之多,還不算附近農村的人員。醫院不大,但看病的人特別少。
④環境汙染,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現在的汽車,工廠越來越多,工廠和汽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同時,水果蔬菜農藥的殘留物,催生催熟劑,彭大劑等化學藥品的運用。以及豬,羊,牛肉類,海鮮,魚,雞鴨鵝的生長激素的使用也使人們的健康受影響,也會導致人們疾病的發生。過去的人們吃的多數是‘綠色″產品,瓜果蔬菜都是用天然的有機肥料(包括動物的糞便,草木灰以及.垃圾裡的黑土)來種植。豬,雞鴨鵝等多數是用剩餘的食物野菜餵養,或者放野外進行餵養。
除上述外,由於當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製冷制暖裝置進入千家萬戶,成了一種依賴。人們對外界寒冷的低抗力下降有所下降,使人們患感冒發燒的疾病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