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59027607150759

    臨街高層,總高26買的17層,這個樓層噪音不大,灰塵也不會多。 一般地,在城市中,高層建築往往樓層越高,噪聲會越大,1-5層噪聲最小,11層中等水平,24層最大,這是因為,越高,俯瞰的範圍越大,很遠處馬路的噪聲都能傳過來,相對的有效噪聲源多;樓層低,很多可能直達的噪聲源被其他建築遮蓋了,噪聲小,往往一層最小。 如果噪聲主要來源只有一條馬路,情況會有所不同,往往1層最小,11層最大,再高層又逐漸小了。這是因為地面反射的緣故或有對面建築反射,往往造成高層建築中部噪聲最大,再高時由於聲音的距離衰減聲音會變小。

  • 2 # 使用者5578188764587

    灰塵肯定是有的啊,但是生活中有很多辦法可以除塵啊,不然的話,那馬路邊上的房子該買不出去了。呵呵。但如果是市區裡會好很多。除了灰塵還有點噪聲

  • 3 # 劍霖

    親身體驗,買房子這幾個樓層一定不要買,後悔就晚了!

    買房是件大事,我們這種普通人一輩子可能也就夠買一套房子了,那是我們一輩子住的地方,由於是第一次買房,所以缺乏很多常識性的經驗。

    普通人好不容易看上一個不錯的小區,戶型也挺1滿意的,在挑選樓層的時候往往就鬆懈了,湊合湊合就行了,反正樓上樓下都是一樣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我看來整個買房過程中樓層的挑選是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千萬不能湊合,除非你是買來投資出租,以後出售的。

    下面就說說哪些樓層是千萬不能買的:

    樓棟近照

    1.低樓層中哪些樓層不能買

    低樓層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距離地面進,停電了可以輕鬆爬樓梯,即使是遇到了地震、火災等緊急事故也可以迅速的逃生,同時也能夠近距離的欣賞小區內的園林綠化景觀,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同樣有優點就有缺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低樓層由於被前排建築阻擋,視野不開闊,日照時間不夠,採光不足,溼氣重,由於潮溼往往會滋生大量的蚊蟲(高檔小區會噴藥治理),至於那些說低樓層會有噪音和灰塵,純屬謬論,現實情況往往是越高越受噪音困擾,因為所以是往上飄的,樓與樓之前產生的迴音共鳴會放大噪音,灰塵也隨聲音往上走。所以低樓層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千萬不能買1樓或者有底商的2樓,萬一下水管道返水,那真的可以養魚了,這種情況我真碰到過,不過還好是毛胚房。還有4樓的陽臺外牆會比其他樓層高,不介意的話沒關係。至於什麼偷盜,現在高檔小區內基本不會發生。

    小區內綠化

    2.中高層中哪些樓層不能買

    一棟高層建築不能超過100米,每層3米,所以目前小區基本都是33層,而中高層是整棟樓最貴的樓層,所以人們往往覺得是最好的樓層,沒有揚灰塵,噪音困擾,視野開闊等等好處,其實都是吹出來的,以前我住在小區最中間的樓王22樓,親身體驗,由於樓對樓,視野方面確實可以看到對面樓裡的人炒菜,上廁所,洗澡什麼的。至於噪音,我當時也奇怪,樓王了,22樓了,怎麼那麼吵全是汽車輪胎與馬路的摩擦聲,鳴笛聲,難道是整個小區都是這樣嗎?後來去了3樓做了次客後才知道什麼叫做清淨,而且我們那棟前面還有個池塘,才明白什麼叫做意境,至於灰塵,呵呵,基本是開窗全是灰了,反觀3樓,木有灰啊!所以買房千萬不能道聽途說,一定要親身體驗。

    樓對樓高層入住後實拍

    3.頂樓中哪些是不能買呢!

    一般底層頂層是整棟樓價格最便宜的,以長沙為例,每層的差距在20到30塊錢一個平米,而底層和頂層特價往往會便宜上千一平也不奇怪。而且頂層層高會高一些,贈送可利用面積也大,視野開闊,登高望遠,坡有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至於恐高什麼的都是心理作用(有兩朋友恐高,最後買了超高層39、41樓),所以頂層也是很多人鍾愛的樓層,而樓頂開發商都會做好防水處理,所以選擇好的開發商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般的開發商還是放棄頂層吧,如果有閣樓的話也可以考慮,頂層都面臨一個問題夏天熱,冬天冷,日照時間長,室內高溫乾燥牆面、傢俱容易脫水開裂,脫漆掉皮,所以不僅要做好防曬,還要保持室內的溼度。(頂樓我也正的住過,那是真的熱,牆面能煎蛋的那種熱)

    頂樓基本都在空置中

    4.裝置層及上下層不能買

    大家都知道,全是機器的轟鳴聲,還是沿著牆壁傳導過來震動困擾真很多業主,裝置層一般在中間樓層。

    以上觀點僅限高層,超高層建築,洋房別墅暫時沒住過,沒有發言權。

  • 4 # 誠鄰社群

    15樓 PM2.5值14 PM10值28

    11樓 PM2.5值15 PM10值29

    9樓 PM2.5值15 PM10值30

    7樓 PM2.5值15 PM10值32

    3樓 PM2.5值18 PM10值39

    1樓 PM2.5值18 PM10值40

    “高層建築的9—11樓是揚灰層,髒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這裡的汙染物密度最高……”這則關於樓房揚灰層的說法流傳甚廣,引起不少市民的擔憂。揚灰層存在嗎?樓層越高噪音越小嗎?樓層越高越宜居嗎?近日,不少讀者致電本報諮詢關於高樓的相關問題。連日來,在省環保廳支援下,本報記者和民間資深驗房人士宋金強博士一起,對江城多個高層住宅小區進行了多次實地探訪和檢測,對上述傳言進行求證。

    傳言一

    9-11樓是揚灰層嗎

    實驗證明:空氣中的灰塵濃度與樓層關係不大

    PM2.5濃度各樓層相差不大

    一般而言,樓層越高灰塵越小

    7月19日上午10時許,晴空萬里,實驗員在中北路小區選取一棟25層的居民樓進行檢測(如上圖)。該樓房朝北一側為小區低層樓房,西北一側面向沙湖。

    實驗員在該居民樓選取相應樓層,用手持式空氣測量儀分別進行PM2.5(粒徑≤2.5微米的顆粒物)及PM10(粒徑≤10微米的顆粒物)濃度測量,每個點測量5次,每次60秒,在濃度最高與最低值中間取平均值(測量方法下同)。

    實驗結果顯示(如右圖),PM2.5濃度和PM10濃度基本上是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在9-11層測得值並未有大幅升高的變化。

    周圍環境影響PM值

    9-11層不存在“揚灰層”

    7月22日中午11時許,烈日炎炎,實驗員在東湖路上選取一臨街居民樓,共18層。馬路對面有個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該工程已建到9層高度左右。此工地相鄰兩邊均有工地,有工人在外牆作業。

    實驗員在該居民樓選取單數樓層進行了測量。實驗員第一遍從高往低測量時,從17層到第1層後,已到12點,對面施工隊已全部停工。值得注意的是,從17層到1層PM2.5值由17ug/m3降到了12ug/m3。記者非常疑惑,難道高層的PM2.5濃度比低層還高些?於是,記者重新返回測得,此時,17層PM2.5已由17ug/m3降低到11ug/m3,15層PM2.5已由15ug/m3降到11ug/m3,而中間樓層則變化不大。

    7月23日上午10時許,實驗員來到二橋附近一臨江在建樓盤,共30層,工人們正在施工,當天江邊風較大。實驗員在該居民樓選取單數樓層和第10層、30層以及樓頂進行測量。實驗結果顯示,PM2.5濃度從1層到頂樓均在12-13ug/m3之間波動,PM10濃度則在24-27ug/m3之間。實驗員在頂樓停留數十分鐘,多次測試發現,在無風的情況下的PM2.5平均值為21ug/m3,PM10平均值為47ug/m3。

    從上面三個實驗可以看到,在一般情況下,樓層越高,PM2.5的值越低,也就是空氣越好。但周圍環境、風向等因素對PM2.5的數值影響很大。總的來說,PM2.5濃度各樓層相差不大,所謂9-11層是揚灰層的說法並不成立。

    氣流把PM2.5顆粒物混合均勻

    灰塵分佈受多種因素影響

    “揚灰層”這一流傳甚廣的說法竟然不成立,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海波解釋,PM2.5由於顆粒很小,在空氣裡經過氣流的流動,混合得均勻,隨高度的變化不會出現太大差別。

    李海波表示,通常,在正常大氣條件下,地面源產生的汙染物進入大氣後,隨氣流由近及遠、由低到高擴散開來,不存在對某一特定高度的汙染問題。

    既然灰塵跟樓層關係不大,那灰塵的分佈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多位專家認為,灰塵在城市的分佈與汙染物排放源、氣象條件、地表粗糙度、地面建築佈局等情況有關係,風、雨、氣壓、溫度等氣象條件也直接影響空氣質量的好壞。

    傳言二

    樓層越高噪音越小嗎

    實驗證明:高層建築的中間樓層噪音最大

    7月19日上午8時30分,實驗員來到珞獅北路一幢25層的商業大樓,高樓30米外即是一座高架橋,車輛川流不息,聲音較為嘈雜。測試時間正值早間車流高峰期,站在高樓的窗戶內,依然能夠聽到不時傳來的車輛鳴笛、剎車的聲音,而且該樓周邊的綠化植被不多。

    實驗結果總的來說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態勢,最高值出現在第11層,為75.1;最低值出現在第5層,為59.9。不過,同一樓層不同時段噪音值差別也較大。如在15層前後五分鐘內的測試資料,會出現5分貝的差距,可見噪音也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從理論上講,樓層越高,噪音會越小。但是為什麼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呢?

    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教授陳為指出,應該根據噪音源來判斷噪音的影響範圍,不能一概而論。正常情況下,當聲波被周邊的建築物、綠化帶等阻擋和吸收,再經過多次折射、反射後,低層接受的噪音會減小。

    相反,高層的噪音源匯聚了各個方向的聲源,會造成高層建築中間樓層噪聲最大。特別是高層建築周圍比較空曠,附近也沒有任何遮擋物,高層接受到的噪音就比低層大。汽車鳴笛和大型車輛起步、剎車、加速等聲音都是高層建築的噪聲源,車流量越大越明顯。

    按照城市5類環境噪聲標準值,居民區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夜間不能超過45分貝;商業區白天不能超過60分貝,夜間不能超過50分貝。

    武漢市噪聲治理業內人士介紹,現行減噪措施主要以阻斷噪聲傳播途徑為主,採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多栽樹等措施來緩解,如居民可將臨街窗戶更換雙層中空隔音玻璃。另外,厚重的、多孔的窗簾能幫助吸音,如更換布藝窗簾。再就是透過粗糙牆面或選用吸音桌布來分散噪音,達到降噪目的。

    延伸話題

    樓房越高越貴 是否物有所值

    正方看中視野好 反方抱怨隱患多

    “高層的都賣完了,只剩下幾套一到三樓的。你如果再不訂,很快也要賣出去了。”電話裡,售樓小姐的語氣,讓武昌市民李小姐很不滿,不過也無可奈何。

    李小姐即將步入婚姻殿堂,計劃在光谷置辦一套婚房,連續打聽了好幾家樓盤,均被告知售罄或只剩下少量低樓層。

    城市裡,樓房越蓋越高,30多層、40多層的住宅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而且高樓層普遍不愁賣,樓層越高售價越高。

    正方:高層蚊子少,光線視野好

    不久前,漢口賈先生入住晉合·金橋世家25樓。“現在有電梯,不像以前住的多層樓房,家中老年人上樓不方便。”賈先生說,更重要的是,高樓可以一覽眾山小。“一杯咖啡、一個躺椅,小區的綠化環境、自然景觀盡收眼底,這是低層不可能感受到的妙境。”

    如今,盛夏到來,賈先生更是慶幸當初的選擇。“小區裡樹多、水多,蚊子也多,六樓以下的鄰居幾乎都安了防蚊紗窗,我們高層也有蚊子,但少多了。”更讓他滿意的是,高樓通風好,很多時候都不需要開空調。

    同樣喜歡住得高看得遠的還有今年56歲的王阿姨。王阿姨在武昌積玉橋某小區的3樓住了近20年,換新房時,看了很多樓盤,最終購買了世茂錦繡長江的41樓。與記者交談時,王阿姨反覆表示自己看得開,並不像一些老年人一樣怕這怕那,她覺得住得高好處多多,例如Sunny充足,冬天根本不擔心曬不到太陽;噪音小,即使小區前面就是大馬路也不吵人。

    反方:電梯隱患多,恐高人群憂

    不過,對於“樓層越高越好”的說法,也有不少市民持不同意見。

    市民毛女士家住中間樓層,她覺得采光、通風都挺好,偶爾小區停電了,爬起來也不吃力。“前段時間我看新聞說有個住19樓的市民,下大雨後家裡停水停電,持續多天,大夏天的,沒有電梯,做飯、洗澡需要到樓下提水,極不方便。”毛女士說,“一百平方米的房子,35樓價格要比19樓貴好幾萬元,怎麼算都划不來!若再遇上電梯事故,更讓人不省心啊。”

    還有專業人士分析,高層空氣可能會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恐高症、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開發商:差價漸縮小,“頂天立地”也好賣

    “每平方米均價9200元,樓層越高越貴,以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每層差價六七千元。”上週日上午,在漢口新香港路一售樓處,面對著一群諮詢者,售樓小姐解釋樓層高價格會越貴的理由:樓層越高,視野好、灰塵少,也越安靜,而且採光更好。

    就同一建築來說,高層意味著消耗和佔用本建築的資源比較多。樓層越高建築工期相對越長,建築成本相對越高,如樓層越高起重機輸送材料的時間越長。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江城樓盤,一般都是樓層越高價Grand SantaFe貴,一般每平方米差價為50-100元。不過,也有一些樓盤已經開始對某一區間內的樓層一口價處理,不再有逐層差價。這也使得高樓層的房源銷售得更好。還有部分樓盤,摸準消費者不願“頂天立地”的心理,中間樓層貴、兩頭便宜,不過差價也相差不大。

    某樓盤營銷總監介紹,以前賣房子,一樓和頂樓一般是最難賣的,一樓是由於樓層低,頂樓是由於價格太高。現在,隨著開發商靈活定價,這種“頂天立地”最難賣的情況越來越少。

    專家:選擇樓層因人而異

    那麼,購房者到底該如何選擇樓層呢?

    資深驗房師宋金強博士認為,選擇樓層原則上以個人喜好為主,但要做到科學,不妨考慮一下窗外景觀、生活便利、安全及健康等因素。

    首先,“揚灰層”、高樓噪音等問題,現在大多數專家已經證實沒有揚灰層,而樓越高噪音越小,也不一定。

    其次,窗外景觀上,也要看小區的周圍環境及綠化情況。樓層低,花木蔥蘢、鳥語花香,生活情趣十足;樓層高,視野開闊,小區綠化、城市景觀盡收眼底,還可眺望遠方。

    在生活便利上,在日常生活中,電梯對住在高層的人們來說十分重要,特別是中老年或身體欠佳的人士。因此,業主應考慮如果電梯因停電等原因不能執行,家人能否輕鬆出行。

    湖北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徐碧波稱,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老人們住在高層,難以和別人交流,尤其是那些空巢老人,會覺得被孤立。小孩子們也不像住多層樓房時能夠隨時出門,難以跟小夥伴們接觸會影響其溝通能力。長此以往,對人的心理健康不利。

    宋金強認為,樓層太低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溼、空氣迴圈減緩等問題。此外,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氣中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如果選擇低層樓,最好遠離主幹道。

  • 5 # 手機使用者王姐

    高層樓房,一般哪層的灰塵大?你家住幾樓?灰塵大嗎?三個問題,1:高層樓房一般是12345樓灰塵會更大一些,因為地面車輛多,人來人往,地下種植園林挖土,清掃樹葉垃圾,所以越低灰塵越大。高層住宅越高越好空氣質量越好,離地面越高越好。說8-12層灰塵大也許是一種誤區。2:我家住三樓,咋說呢!因為我家樓層住戶不多,所以上下樓的人也不多,幾乎沒有什麼灰塵。

  • 6 # TJWZ

    (原創)相對來說,八層以上的樓層塵土確實比底層(尤其是一至三層)的塵土少很多,不過這也與家裡的門窗材質有很大的關係。我家原來住在三層,門窗都是開發商原配置的鐵質推拉窗,裝修時,自己又安裝了一道木製推拉窗,即便雙層保護,但不敞開窗戶情況下,仍佈滿塵土,每天都得用潮溼的抹布擦拭。後來,索性統統換成了斷橋鋁窗戶,塵土真的沒有了,一週不擦窗臺都很乾淨。後來,換到了高層居住,儘管房間很大,但陽臺及所有臥室、廚房廁所的窗戶都是加厚(76)斷橋鋁材質的,外面的塵土根本進不來,窗臺很多天不擦都沒有塵土。所以,高層相對底層塵土是少一些,但關鍵在於門窗的材質。

  • 7 # 豫中阿飛

    其實買房的時候也跟樓主考慮到差不多的問題,諮詢銷售說不涉哪一層灰塵比較多的情況,但是個人感覺還是有的,不過也跟當地的環境因素和風向都關係很大。

    有傳言說9-11層是揚塵層,網上早就有網友用空氣測量儀測評過是傳言。

    所以如果要買房的話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最初的想法去買,又不喜歡的樓層或者位置可以pass掉,不忘初心就行,不要糾結要不要去問過多的人,因為畢竟房子是大事,還是自己買的順心,住著才舒心,一味的問別人等於是給別人買的房子。

    有人喜歡底層因為上下樓梯方便,家有老人的不喜歡坐電梯的,或者擔心電梯停電什麼的也都在考慮範圍內,有人喜歡中層,因為中層等待電梯不需要太久,能享受到高層的安靜同時也有底層的感受,比較適中,當然也有人只要高層,那就是比較喜歡安靜的朋友,其實高層也不見得比底層的安靜很多,因為網上有專業人士指出,噪音源來判斷噪音的影響範圍,不能一概而論。正常情況下,當聲波被周邊的建築物、綠化帶等阻擋和吸收,再經過多次折射、反射後,低層接受的噪音會減小。

    相反,高層的噪音源匯聚了各個方向的聲源,會造成高層建築中間樓層噪聲最大。特別是高層建築周圍比較空曠,附近也沒有任何遮擋物,高層接受到的噪音就比低層大。汽車鳴笛和大型車輛起步、剎車、加速等聲音都是高層建築的噪聲源,車流量越大越明顯。

    按照城市5類環境噪聲標準值,居民區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夜間不能超過45分貝;商業區白天不能超過60分貝,夜間不能超過50分貝。

    綜上所述其實除了這個灰塵的問題,關於房子很多問題都不會有準確的答案,只能說自己喜歡的才是最重要的!

  • 8 # 詩說天下生活

    房價飆升的年代,為了有效充足地利用土地,城市中大部分住宅小區建築是以高層設計為主,尤其是經濟適用房、公租房與廉租房,就是為了讓中低收入的人群都能擁有一個家,一個棲身之所。所以居住高層的人群越來越多,那麼問題來了:高層哪幾個樓層灰塵比較大呢?下面我把親身體驗分享給大家。

    揚灰層是真實存在的嗎?

    前些年網上說樓房9-11層是揚灰層,也有的售樓人員公開說:11-12層屬於懸浮層。後來專家出來闢謠了,說沒有揚灰層的說法。有關人士為此來一番測試,結果10層PM值還要比別的樓層要小,與傳言正好相反。不管專家怎麼說,以我實際經驗看,有“揚灰層”的存在,因為真理有時候也會被現實推翻的。

    我家居住是12層,整體樓是22層。北面鄰街100多米,每天從早到晚車輛絡繹不絕,房間裡各個地方灰塵特別大,就連房子中間的衛生間沒有窗戶,洗手檯幾天下來就一層灰塵,一度懷疑灰塵是不是空氣卵生的。你可以腦補一下老舍寫的名篇《風》裡豆腐腦鍋壁上糊一層塵土的場景。不僅灰塵大,噪音也很大。夏天開窗戶,如果一輛機車經過,聲音如同機車開進房間裡一樣吵。以前我住的同建築四樓就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炊煙現象,能否證明揚灰層的存在?

    眾所周知,灰塵來源於揚起的塵土、排放的煙塵、霧霾、是懸浮在空中的微顆粒物。就拿我們農村常見的煙囪來說。煙囪所噴發的煙霧升高一定程度將不再升高了。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煙塵的排放過程包含幾個階段:噴出階段、浮生階段、瓦解階段、與擴散階段。用一段話概括,當煙塵從煙囪裡爬出來時因原始的動量作用,所呈現的是噴射狀態,隨後因煙塵的密度小於空氣密度,在物理學上講因此產生了浮力,所以煙塵會上升。當上升到一定高度會懸浮在空中,由於自身熱量下降,以及原有的定量與浮力逐漸消失,就會平行散開,上下飄浮,最後隨風擴散。

    房間灰塵大小主要取決於周圍環境

    曾經在北方邊陲城市滿洲里居住過,那個小城很小很精緻,街道特別乾淨,皮鞋穿半個月不擦,一點灰塵都沒有,而現在居住的城市,出去走半天鞋上就落滿了灰塵。總體上說,周圍環境好,灰塵自然就少,環境差,層層都有灰。但是樓與樓、樓層與樓層灰塵大小真的有區別,“揚灰層”也不是固定的層數不變,取決於建築本身的高度以及周圍環境。

  • 9 # 老桶土蜂

    高層樓房,一般哪層的灰塵大?樓層越低灰尖越大。

    一、認識一下空氣裡的灰塵吧

    空氣裡灰塵,是指漂浮在空氣裡的那些固態和液態顆粒物,灰塵粒徑大約為0.1-100 微米。像煙塵等大點的顆粒是肉眼可見的,而更多的則是人眼看不到,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一般當灰塵的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時候,就容易被人吸入呼吸道,並且越細進入呼吸道就越深。10微米的灰塵易沉積於氣管,5微米的可進入支氣管,2微米以下的可100%進入肺泡, 灰塵對人的呼吸道健康影響都很大。

    空氣裡的灰塵從哪裡來的呢 ?空氣中就有各種粉塵,只要有空氣流通就會有灰塵。有些顆粒來自於汙染源的排放。如:煙囪、車輛等;有些是環境空氣中所含的各類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如:車輛行駛或被風揚起的塵土等。

    二、隨著樓層的升高灰塵越少

    空氣中的灰塵大多來自於地面,這是平時顯而易見的事實。對於一些工業的煙囪排放來說,細小的顆粒就是向上漂,大點的顆粒就是下降的,至於短距離的平移是有限的。即便像沙塵暴的情況,也是整個的幾百米高度以下空氣中密度差別很小。因此,平時真正影響最大的就是地面灰塵。

    由於灰塵多從地面揚起,隨著風勢的大小而飄浮的速度不一。一般沒風或輕風的情況下,地面揚起的灰塵會在底樓的空氣中飄浮最多,然後降落一部分,而剩餘的顆粒當瀰漫到高樓時,已經所剩無幾了。因此,高層樓房,一般樓層越低低灰塵就會越大。

    總之,高層樓房,一般樓層越低灰尖就會越大。

  • 10 # 知足常樂0724

    根據上海高樓林立居住觀察,高層樓房的灰塵好像不存在哪一層樓灰塵大的說法。其實所謂的灰塵其實就是大氣中顆粒物汙染,生活中的粉塵,菸灰灰霧等都屬於灰塵的範疇,近年來輿論導向對樓層灰塵大小特別感興趣;而房地產市場中的售樓部也是眾說紛紜,自相矛盾,讓購房者心中像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再者,購房者是擔心一些看不到的小顆粒物,比如直徑小於10微米的PM10顆粒和直徑小於2.5微米的PM2.5顆粒,這些顆粒物如果被長期吸入,就會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事實上,用資料說話最靠譜,可以選擇用專業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對高層樓房進行檢測。因為儀器沒有作弊的嫌疑,用它可以對樓進行PM2.5和PM10的檢測。國家對高層建築都有嚴格檢測標準,不合格建築不會讓大家購買,事實上居住環境中,由於施工造成大量的灰塵,在白天僅靠工地的住宅比另外兩種顆粒物濃度要高很多,而在晚間受樓下飯店和過往車輛的影響,臨街住宅的顆粒物濃度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說周邊環境對空氣質量的影響非常大,那麼相比之下不同樓層不同高度之間,空氣質量又有多大的差別呢?

    根據國家檢測機構檢測,高層樓房沒有所謂的“洋灰層”,就建築周邊特定物的人數、整個分佈是由於很複雜的因素決定的,包括建築周邊的空氣流動傳熱情況,建築周邊的地形,這個是很複雜的因素因素,應該考慮的這個建築的朝向,利弊程度衝突情況等等,這個真的是對他這個地步的環境有一些影響,不存在說什麼每升到每層是揚灰層,這樣的說法不存在,希望大家不要輕信傳言,一心是為做一個理性購房者。檢驗報告實驗證明說9~11層是揚灰層,不宜居住的說法是不靠譜的,希望大家不要輕信傳言,人的理性是對做一個事情的理性結果,所以現在大家知道這個所謂“揚灰層”沒有這麼個東西,要有規都有規,這個空氣中間的這個環境是隨時隨地在變化的,不能確定在某一層就不好,要想家裡乾淨,唯一的辦法就是勤打掃。

    其實這種問題都是購房者們怕售樓部的銷售人員忽悠,怕出錢買的樓房讓自己心裡忐忑不安,有錢即便是買一樓或者最高層都是可以的,要說高樓的灰塵,它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果在鬧市區,車水馬龍,居住底層的肯定灰塵大很多,但是樓層高了對家中有老人的不利,進進出出冷不丁萬一電梯壞了,還可以減少爬樓梯的層數。其實樓層高低各有利弊。個人觀點認為在購房選樓層避開下面這些,你不要選太矮的樓層,如果樓間就小,會影響你的採光和平方面積,而且樓房它是在下水道都是自上而下的,這樣下面然後非常容易產生堵塞。再者,不要選擇太高的樓層,萬一發生了火災或者地震,逃生會比較困難,再一個太高的樓層會讓老人和孩子產生一定的眩暈感,會非常的不舒服;還有,一定要避開樓上的裝置層次,這個樓層的機器運轉會有一定的噪音,會對生活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避開這個最高樓層。

    那究竟哪些才是好樓層呢?個人觀點認為來說把你的總層高乘以2/3以上,然後上下2~3層都是比較好的,樓層還要看那個戶型看好,我們選幾層。

  • 11 # 房地產小百科

    針對高層樓房,一般哪層的灰塵大?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第一,高層樓房揚灰層,網傳都說9-11層,後經科學證實,那只是民間傳言,不靠譜。事實是:“高層層數越高,灰塵度越低”空氣質量PH值相對越好,當然也跟周邊環境有無汙染源有很大關係。客觀講作為高層住宅,9-11層應該比較好的樓層。

    第二,按照我們自己現在平常住高層感受來看,灰塵度大,汙染度大應該是1-3層(1-2容易揚灰塵,3層大都高層有一個公共露天大平臺,上面住戶有時會有生活垃圾扔或掉到3層住戶出來公共露天大平臺上,也容易積水,比較髒)。如果遇刮颱風,風力強勁,灰塵度大應該是1-6層。因為颱風會把灰塵卷飛起來。

    第三,相信科學,不要輕信人云易雲,沒經過科學證實東西,防止上當受騙或吃虧。

  • 12 # 薊景

    這個問題感覺有點兒另類。買房的時候,開發商已經將樓房的層數劃分了不同的價位(早些時候的房子的價格)。那時候買房子同樣的面積,可以根據樓層的價格,選擇購買的樓層。

    當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後,樓層已經沒有區別了,都是同樣的價格,一樓和頂樓價格一樣。

    百姓們買房子,只選擇價格。只要房價便宜,不論是哪一個樓層,按先到先得的原則,來選擇樓層。至於灰塵大小,噪音大小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能買到便宜的房子。

    現在買房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房子的價格便宜,不論是哪一層,能買房子的人都會去買,錯過了只能買高價房。

    在樓層與健康方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房子的價格。

    我們還有選擇樓層的主動權嗎!

  • 13 # 老馮聊廚衛

    大多數人會認為,樓層越高灰塵越大,低樓層反倒是好一些,不用每天打掃。

    但實際情況是,空氣中的汙染物會隨氣流不斷沉降和流動,在空中無汙染源的前提下,樓層越高,灰塵反倒是越少。

    為什麼大家都說9~11層是“揚灰層”呢?

    可能因為他們常識不夠吧,既然都說了灰塵會隨空氣沉降和流動,在距離地面30~40米高的地方,灰塵肯定不會靜止不動。

    所以說,9~11層是“揚灰層”的說法不成立。

    高層樓房,哪層的灰塵最大?

    這個主要跟居住環境有關係,北方比南方汙染嚴重,所以北方灰塵多。

    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都會加重灰塵的產生,如果你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人口多、汽車尾氣排量大,汙染自然就嚴重。緊鄰馬路的三四層住宅灰塵會更多,十幾層以上也會有,但比低樓層好一些。如果你距離馬路較遠,小區綠化也好,家裡灰塵自然就少。

    有什麼方法能減少家裡灰塵呢?

    最一勞永逸的方法,是安裝新風系統,有了它,平時就不太用開窗通風了,飄進來的灰塵自然就少了。

    最笨的方法,就是勤打掃衛生,勤快點的朋友每天擦擦窗臺、拖拖地,不勤快的朋友就買一些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幫你解放雙手,保持家裡的衛生。

    最不現實的方法,就是搬家了,相信除了土豪們,也沒有朋友能做到因為灰塵搬家吧?

  • 14 # 龍騰石膏吊頂

    現在對“揚灰層”網上有許多說法,其中以10層為“揚灰層”這個說法最為常見。

    其實在環境科學研究領域,並沒有“揚灰層”的說法,所以也不能籠統認為建築物的9—11層汙染最嚴重。

    因為空氣是流動的,通俗來說就是上竄下跳,所以“髒空氣”並不會固定在某一層。

    所以主要原因還是你所居住的地方環境好不好,空氣質量怎麼樣,和樓層關係並不大。

  • 15 # 重慶玖哥

    高層樓房一般認為揚灰層是指9~11樓,大概離地面27米~33米,也被叫作“浮塵層”和“灰滯層”,這個說法很多人是願意接受的。

    昨天我在售樓處也遇到一位購房的仁兄,置業顧問給他推薦的說12樓不錯,但這位仁兄說12樓是揚灰層,不接受。

    其實,這個所謂的揚灰層,是根本不存在的,在重慶,一個小區相鄰的兩棟樓,兩棟樓的一樓可能相差50米~100米高,那這兩棟房子,你說多少層是揚灰層?不好判斷。

    揚灰層一說的緣由

    在若干年前,有一位網友自稱是置業顧問,寫了一篇文章,標題就是《售樓小姐真情自白》,上面有一句話是說,“別以為高層中的9~11樓不錯,那你大錯了,這些樓層正好是揚灰層,髒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我們是不會告訴你們的。”

    這文章一出來,很多人就開始轉摘,這文章之所以有很多人願意接受,就是因為這人自稱是置業顧問,內行人揭露所謂的行業秘密,讓人很容易接受。

    這個說法其實沒有依據的,我接觸到更多的置業顧問,問過他們都沒有這種說法,本人接接觸到二手房的中介,也沒有這種說法。

    但是,很多買房的人,卻把這種說法當做金科玉律,你如果一個置業顧問給他說還有9~11樓的房源,這購房人則不願意接受,就像我上面遇到的購房人一樣。

    錢華教授說,10樓與近地面的汙染物濃度相比,直徑在0.3-2.5微米的灰塵,早、中、晚三個時段分別減少了20.2%、44%和12.2%,而灰塵直徑在5.0微米的,分別減少23.9%、53.7%和13.3%。與其他樓層比起來,這個所謂“揚塵層”表現也很普通。錢華教授認為,實驗可以看出,9~11樓汙染最嚴重的說法沒有證據支援。

    而南京環境監測站的專家也表示,9~11樓就是個無法界定的標準,不同的地區,這個樓層高度就不一樣;其次,不同的小氣候,也會對這個結果造成影響。

    北京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教授謝紹光說,細顆粒物PM2.5在近地面對流層混合比較均勻,一般越往高空走,顆粒物濃度會降低。但高度會很高,至少離地面200~300米的空間裡,濃度不會有大的差距。

    這個問題你自己也可以想象,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貌,春夏秋冬不同的氣候,對灰塵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哪裡會只在這30米高的地方停留呢?

    就像我跟各位說的,重慶是山城,在重慶渝中區一棟沒有電梯的24層樓的住宅樓,從三個方向可以進出這棟樓,這三個地方都是一樓,那你說,選擇幾樓不是揚灰層呢?

    由此可見,9~11樓是揚灰層沒有科學依據。

    置業顧問為什麼會有揚灰層一說呢?

    因為這是置業顧問說的,是不是有道理呢?我分析當然有道理,但這個道理並不是揚灰層的道理,而是其他方面的道理。

    ①、9~11樓預留房源

    一般來說,開發商在制定價格的時候,10樓以上的價格就開始貴一點了,因此,這幾個樓層的房子是比較優質的,容易被人接受。

    一方面價格還不太高,價格容易讓人接受,另一方面,採光不受影響,如果在高層小區中,8樓以下的樓層採光就可能不是很好了,而9~11樓則不受採光的影響;第三個原因是這個樓層居中,再低了當然不好,剛才也說了採光有影響,另外雜亂無章,也失去買高層的意義;而太高的樓層,下樓就不方便,有些人從高樓往下看,有恐高心理,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子,這方面影響更大。

    價格相對的便宜,採光不受影響,樓層不高不低,當然容易被人接受,就相對比較好賣。置業顧問把這幾層的房留著,先賣不太好賣的房子。

    ②、減少你的選擇範圍

    9~11樓是揚灰層,你是不是不會買了,那你就會買其他樓層,來減少你的選擇範圍,從而更快的銷售其他樓層的房源。

    開發商把最難賣的先賣,而9~11樓比較好賣放在最後賣,這也符合一般商業銷售規律。

    對這個問題總結一點,

    現在我們接觸的資訊非常多也非常容易,資訊的質量也有高有低,有真有假,這就要我們自己判斷這資訊的內容質量,哪些應該接受,哪些應該放棄,這判斷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兒了。

    很多人由於不懂買房,對購房知識的欠缺,就依賴行業中的人寫的文字,別人說什麼就都接受,而且特別喜歡看那些行業內的人揭秘行業秘密,不動腦子,不加分辨的接受;而一些自媒體人,也以行業內的“行家”角度來揭秘“行業”中的秘密,以此來吸引粉絲,增加閱讀量和播放量。

    9~11樓是揚灰層沒有科學的依據,這只是各位道聽途說而已,包括科學家和專家都否定這一說法,各位要對自己獲取的資訊負責,對自己的腦袋負責。

  • 16 # 無錫樓市百科

    首先,關於2003年很多人都在傳的“揚灰層”,已經被證實並沒有科學依據,根據檢測,空氣中灰塵的密度和樓層高度沒有必然的聯絡,並且除此之外,我認為“邊界層”才是對空氣灰塵濃度最好的解釋。

    你要知道空氣中的灰塵並不是一動不動的,而很多人之所以會認為9-11層灰塵最大,原因就是灰塵在距離地面25-33米的地方,會形成一個“灰塵漂浮帶”,但是在我看來,灰塵的高度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風速、海拔、顆粒物的大小等等,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確定的。

    很多人都認為9-11層的灰塵最大,可是根據檢測結果顯示,並不是這樣。

    我還記得在2017年的時候,我看過一個欄目曾經就測算過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9-11層是揚灰層呢?

    在欄目中,分別測算了PM2.5濃度、PM10濃度,結果顯示不論是PM2.5,還是PM10,都是樓層越低,濃度就越高,尤其是在PM10上更為明顯,29樓濃度僅為60微克/立方米,而3樓則達到了108微克/立方米。

    如果從這方面來說的話,那麼此前一直存在的揚灰層就是真的,也就是說11層以下的樓層就都不能買了,可是我卻不是這樣認為。

    我認為你除了要知道有“揚灰層”之外,還要知道有一個概念叫“邊界層”。

    你應該知道,空氣並不是只有一層,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對流層、邊界層等,而邊界層就是對流層中最低的一層,而且也是空氣中受地面影響最大的一層。

    雖然說邊界層也會隨著氣象條件、地形、地面粗糙度等因素變化,但是總的來說,邊界層的高度最低也不會低於幾百米,並且邊界層內灰塵的濃度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比如我們國家的邊界層高度一般是520米左右,而即便是按照33層樓棟來算,總高也就在100米左右,所以說這樣一對比,就能發現想透過挑選樓層來躲避灰塵,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因此總的來說,我認為在邊界層之中,空氣灰塵濃度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因此想透過挑選樓層來減少灰塵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就更不要說“揚灰層”了。

  • 17 # 煤礦小編

    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平時生活中所說的揚灰主要就是顆粒物,根據粒徑大小分為三種:一種是TSP(總懸浮顆粒物),粒徑≤100微米的顆粒;一種是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比如煙塵,粒徑≤10微米;一種是PM2.5,可入肺顆粒物。由於太小,被吸入人體後很難排除,直接進入支氣管,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多方面疾病,粒徑≤2.5微米。在環境科學領域,並沒有“浮塵層”、“揚灰層”這樣的說法,認為樓房的9—11層汙染最嚴重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氣的運動不僅有垂直運動,也有水平運動,很難用樓層來衡量顆粒物的多少。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汙染物是隨著氣流(也就是風)不斷沉降和流動的。懸浮在大氣中灰塵顆粒是有重量的,如果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沒有其他外力影響的話,它們最後會落到地上。但是由於風的存在,灰塵在下落中總會不斷受其影響。一些小顆粒的灰塵,在重力和風力的不斷作用下,有可能長期飄浮在空中。風可以引起地面揚塵、讓灰塵保持在空中,但同時它又可以把灰塵送走,起到稀釋作用,就像一隻大手一樣把空氣“攪拌”均勻。其實,人們之所以在意“浮塵層”主要是在意PM2.5等有害氣體會在9—11層濃度較高,其實不然,有環保機構做過類似的檢測,PM2.5濃度與樓房層數無關,從地上幾米到兩三百米垂直範圍內的PM2.5分佈是均勻的。具體來說,一棟高層住宅,3樓、10樓、20樓像PM2.5這樣的小顆粒汙染物的量是差不多的。

  • 18 # 小白書舍

    其實最初的時候,大家選房都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不選太高的,因為很多人恐高,加上太高層出入不方便,萬一停電了什麼的,都比較麻煩,而且高層水壓偏低,也不選太低層,Sunny都被遮擋了,視野也不怎麼好,那麼選中層的人比較多

    全都去選中層,中層就那麼幾套房子,高層總要賣出去吧,所以銷售就說有所謂的揚灰層

    如果有灰塵層,但灰塵會隨著風向、風速以及氣壓和天氣有關,不同的風向,灰塵也會隨著風速漂浮不定,除非附近新建的建築特別多,一般高層很少灰塵,特別是現在的綠化那麼好,環境衛生搞的也比較清爽,風沙比較大的季節一般都是秋冬季,但秋冬季很少大開天窗,加上窗戶都按有防蚊網,蚊子都進不來,灰塵還能進去多少呢?

    現在的新房銷售,一般中間樓層都是最貴的,中間層往上幾層和往下幾層其次,頂樓和低層最便宜,如果真的有所謂揚灰層,那麼不應該中間樓層才是最便宜的嗎?所以這個揚灰層只是一個謠傳

  • 19 # 瓦幾說電影

    就我經驗來說,我家目前是租住在最頂樓,由於我工作的地方離租房有些遠,東西太多又不好搬,然後我就住公司宿舍了,只是偶爾放假的時候回去。

    之前我週末放假的時候過去租房,陽臺那裡堆積了一大堆的灰塵,陽臺空氣流通也比較好,那時候每天住時都會發現有一點點的灰塵,一個星期回去一次那灰塵多得我都害怕了,幸好我把陽臺裡的門都關了,要不然我房間也是灰塵。陽臺外面就是一條馬路,來來往往很多人也有很多車,外面也有一些綠色植物,可是還是抵擋不住厚重的灰塵,我租那頂樓的唯一好處就是可以在陽臺上面看風景,頂樓看風景美呀,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當然這個也是跟周圍的環境有關係的,綠色植物多,車輛少,空氣清新,怎麼會有那麼多灰塵呢?

    選擇房子地理環境是很重要的,哪層樓灰塵比較大這個也沒有個標準的說法,主要是看你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吧,如果你身邊的環境不怎麼好,人多車多工程多,車尾汙染排氣多,空氣汙染差,那無論在哪層樓都是灰塵比較大的。

  • 20 # 河上和花

    高層樓房,一般哪層的灰塵大?

    以往我們居住在矮層的時候,家裡難免會遇到堆積很多灰塵的困擾,不曾想搬進高層以後,由於當初買房時候的不謹慎再次遇到灰塵困擾。

    那麼高層通常什麼樓層的灰塵更厲害?我們買房時又該如何去規避?

    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樓層越高灰塵肯定就越少,相對來說噪音也更小一些。

    只是不喜歡太高怎麼辦?

    畢竟高層的電梯難免會有罷工的時候,太低又會面臨灰塵的困擾,所以只能在適合的層高方面做選擇。

    以下內容“花哥”就相關情況為大家做出幾點建議;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網友們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資訊,同時也能從中獲得快樂;

    贈人玫瑰不是還會手留餘香嗎!

    ˇˇˇ

    哪一層灰塵會更多?1)重力作用下,到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是不會停頓的(在空氣中,在25米到33米這個位置形成了一個飄浮帶--有這樣的說法)。2)灰塵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空氣中顆粒物的懸浮高度無規律可循,空氣中微小顆粒懸浮高度與當地的氣壓、風速、懸浮顆粒直徑等有關,在不同的地方這一高度並不相同。3)風速大的地方高度更高,否則相反。微粒直徑較大,懸浮高度低,直徑較小懸浮高度高。氣壓低,懸浮高度高,氣壓高,懸浮高度低。所以9-11樓在排除馬路附近情況下,為一個業內公認的揚塵位置。反過來低樓層會因為氣壓影響灰塵不會特別厲害,低處會因為人的呼吸、及空調產生熱氣流將浮塵往高處懟。

    如何規避層高太低的灰塵問題?

    如果真的想規避掉室內灰塵太多問題,我們必須得摒棄掉某些東西。任何條件都是利弊兼備的,你想擁有它好的一面那麼就必須得接受其缺點,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一樣的道理。

    普通情況:

    ①.第一點、在中高層之間想要避免灰塵不太多,只能選擇不是特別通透的戶型;因為灰塵都是跟隨風向帶動氣流來到我們的家裡,所以你能夠接受這樣的戶型嗎?此現象以夏季尤為突出。②.但是並非所有的通透戶型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我們買房地區的地理條件來做出判斷(這同小區樓距分佈情況關係密切)。③.假如相中某小區的房源,我們就需要對該房源的樓距所面臨的風向做一個判斷,也就是夏季的風向是東南西北那個方向的風產生時候最多?④.可以透過小區的樹葉被風吹動時的狀態進行判斷。風是以南北對流現象居多,我們就以東西方向的房源入手,平時室內灰塵肯定不會太多。

    馬路附近:

    同時規避馬路是必須的,如果在馬路邊或者正在施工樓盤附近,十樓以上都避免不了灰塵的入侵,灰塵被車流帶動熱氣流上浮,冷氣流下墜的特點,灰塵會被帶到高空飄入室內。

    高架橋附近:

    此現象以大城市尤為突出,比如貫穿市區的高架橋,其附近不管是橋上或者與其平行,橋下面都難以避免室內灰塵入侵的困擾。這類就不能按照普通9-11層揚塵空間計算,必須以高架橋的最高點往上為依據。

    季節特點:

    特別是夏季,大家都有使用空調需求時,空調外機排出的熱氣流會將灰塵懟到高空,當我們所居住樓層在9-11樓的話,正好風向往室內吹著那灰塵自然就有了(是人民幣該有多好)。

    工業區弊端:

    ①.其次不買工業區附近,工業區的企業百分百有產生灰塵現象,剛好工業區處於上風口的話,不管距離遠近,你的室內都逃不掉被灰塵困擾的尷尬。②.其中尤其以食用油煉取企業附近,那可是萬萬不能入手啊!一旦到了其榨油階段,附近小區陽臺窗戶閉合多麼嚴實,菜籽榨油產生的菜籽餅殘渣都會無孔不入,那一股榨油味道絕對會令你痛不欲生。

    結語綜合上述分析,個人認為9-11樓的室內灰塵會比較多一點,只是這同我們的家居生活習慣有一定關係。其次為馬路邊十樓以下的層高,室內大量灰塵現象肯定難以杜絕,所以我們在購房時能夠將所有因素考慮在內,就可以避免家裡灰塵過多的弊端。但是有點難度,因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具備灰塵集聚問題的戶型不一定好,我們可得學會斷舍離哦!

    希望此回答能夠解除你的疑惑,祝你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p是什麼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