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次元笨熊

    1、魅力不一

    中國動漫: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與故事情節,獨特的藝術規律。

    日本動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

    2、注重不一

    中國動漫:注重的是人物的情緒變化以及劇情的發展。

    日本動漫:注重的是在現有的生活中進行二次元的創造。

    3、畫風不一

    中國動漫:畫風普遍偏向3D。

    日本動漫:日漫都是2D。

    4、面向人群不一

    中國動漫:主要定位於少年兒童。

    日本動漫:可以為任何一個年齡段、任何一個領域服務。

    5、起源不一

    中國動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1926年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

    日本動漫:起源於1917年,下川凹夫攝製《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製作了《猿蟹合戰》,幸內純一創作了《塙凹內名刀之卷》,此三人為日本動畫的奠基人。

  • 2 # 悠閒幽默孔雀

    只是價值觀和世界觀不一樣,日本無限制,中國有限制,沒有反派,就沒有英雄,有反派,就有英雄。要是反派太過殘忍,保證被封了啊。

  • 3 # 嘟1嘟

    中國的也不差啊,狐妖小紅娘,秦時明月,天行九歌,天諭,擇天記,鬥破蒼穹,畫江湖,鎮魂街,少年錦衣衛…日本那就是多吧,有劇情,更的快但是比較小眾,要是都像宮崎駿的那畫風劇情還差不多,中國的秦時明月秒殺他們的動漫

    ,最後說一句,韓非最帥!!!

  • 4 # 槲寄生北辰芽衣

    日漫強的地方主要在於敢想象吧,也就是作者腦洞大開,他們不侷限於眼前的東西。每一部日漫都與作者的人生有很大的關聯,包含許多酸甜苦辣,大多數作品都是面對整個社會的,這可能也是它能成功的地方吧

  • 5 # Yuki動漫

    去知乎上看了很多回答。

    各位大佬說了很多,拾人牙慧總結一些吧。

    給人最大的感覺是缺自成體系的產業鏈。

    業界:

    中國的漫畫業界沒有《週刊jump》這種媒介載體。

    當然類似形式的媒介報刊中國有過,但都沒有像Jump那般深具影響力。

    日本動漫從漫畫家投稿選拔,到專屬責編的稽核,到動畫化周邊一系列的流水線操作,讓日本動漫產業成型且高效。

    漫畫編輯成就了日本ACG產業。

    但是在中國遠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

    你想用心做中國的動漫,但你首先,得活下來。

    如今中國紙媒體已不再盛行,閱讀習慣也已經偏向電子屏閱讀。很可能就算以後也不會流行其《週刊jump》這種媒介。

    漫畫APP是新的載體土壤。APP想活,就更加受到流量的制約,人氣不足?漫畫太監什麼的大概不在少數了,恐怕比日本退稿的動漫更多,更快。

    把國漫的生存土壤遷移往網際網路。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一部作品是否可以活下來,在良莠不齊的土壤裡更加艱難。

    畫師「漫畫家」:

    生存壓力

    漫畫有沒有人看?

    你不知道?作者不知道?編輯知道?

    好作品是否有渠道可以曝光,被看到,又或者淹沒在無數的網路資料下面。

    而且,沒人看意味沒有收入。

    生存壓力、社會輿論壓力、父母親人口誅筆伐,是否抗住壓力,在看輕物質金錢的前提下,畫出為人稱道的作品。「所謂磨難到經驗再到成功的轉化率是低到難以想象。」

    即便是在日本有多少漫畫家996工作強度,沒辦法獲得成功,最後放下手中的筆成為上班族的不在少數。「另外插一句,日本只有週日是休息日,正常上班時間是週一到週六」

    尾田為了畫漫畫,每天只睡三小時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吧?

    現實對比

    人都是有比較的,如今國漫的稿費已經超過日本。快、爽、獵奇的漫畫更容易博人眼球。眼紅人家把錢拿了,把名聲賺了的情況下,多少人還沉得下心來好好打磨作品?

    不能要求人家剋制,不向往更好的生活,這也不是一兩個尖銳問題指出病症就能解決的。

    誰是下一個手冢治虫?

    初期日本動畫高度模仿美國電影動畫,但日本動畫崛起時,也是電視開始流行的時期,電影模式開始出現危機,手冢治虫用天才般的方式,拯救和改變了日本動漫,在日本建立了真正的動漫產業鏈。讓日本動畫形成新的競爭力量,在世界文化上有一席之地。他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影響到宮崎駿前輩創作環境,也影響到現代畫家畫風。

    二次元市場很大,可是那時日漫的天下,美漫的邊疆。

  • 6 # 酒肆寮

    聲優!!!絕對是聲優!!!啊個人觀點!但時真的很加分,強大的聲優可以促進看下去的慾望 就算劇情不會怎樣,日本的聲優太變態了,而國漫的聲優.....講道理 真沒感覺 看了滿滿的尷尬癌!

  • 7 # 黑暗永生

    真正本質性的差異就是

    動漫是日本的支柱產業,靠這個來充國庫;在中國動漫就不是支柱產業,它不需要這個來充國庫。如果中國要靠動漫來充國庫,題材就會放開很多

  • 8 # 梧桐鎖秋

    差別有很多,人物動作啦,聲優啦,腦洞啦,但最本質的還是在於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吧。這個東西沒辦法具體定義的。抽象點說,國漫讓人感覺沒有靈魂。當然,沒有靈魂的人是感覺不到這一點的。舉個例子來說,《銀魂》和《十萬個冷笑話》有些相似,都是那種無節操的吐槽、搞笑,但兩者的水平簡直是雲泥之別。

    現在炒的比較火的國漫大體都是如此,沒有靈魂的空殼,只是看個熱鬧罷了。

  • 9 # 山麓奶粉939

    國漫和日漫的最大區別,不就是一個是中國的,一個是日本的嗎,這還用問?我覺得題主想問的應該是最大的差別吧?好了,開始正經答題。

    說起國漫和日漫的根本不同,一直以來都會引起撕b和罵戰。日漫粉認為國漫幼稚,低齡化,配音差等等。而國漫粉也認為日漫誇張浮誇,除了賣萌賣肉,沒什麼營養和內涵。不可否認,雙方說的都有理。那麼國漫和日漫最大的差別在哪呢?

    我個人認為首先是配音。我是一個日漫和國漫都看的人,而且也是國漫粉。雖然近年來國內的很多優秀配音演員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相比日本聲優來說,只能說少之又少,日本的優秀聲優數不勝數,隨便一個日漫粉都能說出一大堆來。但國漫就很尷尬了,優秀配音演員屈指可數,配過來配過去好像一直就是那麼幾個人。

    其次是製作吧。國漫的製作水準確實和日漫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必須得承認。因為日漫發展早,而且發展沒有中斷過,行業越來越成熟。而國漫雖然輝煌過一段時間,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阻礙了其發展,導致現在很多優秀的風格都已經流失,而且從業人員也比較少。在製作上總是趕不上日本,近兩年來能拿的出手的也就《全職高手》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國漫與日漫存在差別的地方。

  • 10 # 溫陵白心

    國內動漫和日本動漫的區別?拋開國別不談,我覺得最根本的區別就是雙方的意識形態不同。

    曾經有一位學動畫的朋友和我說過,說他學的動畫方面的課本,翻開第一節介紹定義的時候,就是“面對十二週歲以下的兒童”,具體原文我忘了,但是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試想,一個初心是為十二週歲的人群服務的動畫產品,怎麼能不被人說幼稚?

    所以如果我們這麼大了還在看動漫(小白今年20),肯定會被說是幼稚。無外乎其他,父母或者是說我們的那些人,肯定也是知道國漫的這種屬性的,被他們說,無可厚非。

    而像日本的動漫,作為一個二次元產業非常發達的國家,日本動漫早就脫離了“動漫只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思維怪圈,他們面對著廣大的受眾制定他們動漫的中心思想,繪畫風格,切入的社會問題。不可否認近些年來日本的動漫充斥著大量賣萌賣肉的產品。但是哪怕到了2018年一月新番,這麼近期的產品,在嗶站和其他媒體上的各類媒體人的評價都是極高。都是有劇情有腦子的產品。賣肉賣萌的產品的確是有,而且量還不少,但是有更多的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

    大家說的最多的,是中日動漫的製作,思想,劇本方面的問題。但歸根究底真的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你能要求一個面向十二週歲的動漫作品有多麼深刻的主題?那個年紀的小孩子愛看嗎?思考得來嗎?日漫中時常會有反派和正面人物的合作或是角色反轉。從另一個層面告訴我們善惡並不是那麼絕對的。但是國漫呢?別的不說,剛接觸《熊出沒》的時候我陪我遠房表弟一起看,某個劇情是那個光頭和熊合作了,那個時候還小的表弟問我:“他們不是不好嗎?怎麼還會一起玩呢?”

    所以我很理解《熊出沒》《喜羊羊》的製作水準以及我們看起來非常不合理或者是弱智的劇情,市場受眾使然,那麼誰規定了他們的市場受眾?那本教育動畫人的課本,那本課本如何編寫?人根據教學大綱還有各種紙面上的要求寫的,那些,就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影響了人,人寫了課本,那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所以國漫的劇情缺失,配音尷尬,製作粗糙。都是中國的意識形態對它根本不重視,我們強行為國漫戴上鐐銬,做地穴裡的囚徒,又期待一名囚徒給我們創作的作品?不現實啊

    什麼製作水準,什麼劇情劇本,什麼配音演員。都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製作和劇情我都說過了。配音也是。您捫心自問,你覺得一個配音演員,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工資水平,在中國會很高嗎?

    但是日本人那就不一樣了,人家正兒八經地當一個正常的職業,一個有社會地位的職業。並不是像中國那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職業。日本聲優比如說花澤香菜,茅野愛衣,人家能都開演唱會。國內配音演員開演唱會?恐怕網友們一波一波的冷嘲熱諷就能讓他羞愧地當場自盡。

    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我們的社會如何想的,就決定了某個職業的路。我也不是在苛責什麼,畢竟我們的社會形態就是這樣,國情不同,小白無法批評國情的優劣,畢竟我只是一個愛人文 ,有思想的小白啊!

  • 11 # SW追蹤

    第一,國漫的內容不夠日漫豐富,普遍往小孩子方向發展,很難對成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日漫有很多都能反應現實,看完一部精彩的日漫就會尋找另一部,同時這部也會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不同年齡段看有不同感觸。

    第二,國漫畫風不夠唯美,現在更是往3d發展,和日漫那種二次元完全不一樣。

  • 12 # 為了夢想去奮鬥207

    日本動漫很適合青少年觀看,中國的動漫就比較適合兒童看。但是我們的動漫一直在進步,從《虹貓藍兔七俠傳》,《神廚小福貴》,《俠嵐》,《墓王之王》進步飛快。騰訊動漫現在也在逐步發展,最火的就是《狐妖小紅娘》所以大力支援中中國產動漫。

  • 13 # 億帆436

    中國動漫和日本動漫最大的不同在於定義上,中國動漫主要用於教育、娛樂,而日本動漫則被定義為商業化的產業來發展。另外,在針對的人群上,中國動漫面向的基本都是小孩子,比較侷限,不利於動漫市場的拓展,國家對本土動漫的發展不夠重視,很難發展起來,相反,日本動漫面向的是全世界的男女老少,把動漫打造成為商業化的一塊產業,投入大量的資金,人才來發展,國家重視,已經形成巨大的動漫產業鏈,是日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幾年來,中國出品的動漫少之又少,而日本動漫的製作,遠遠超過中國,甚至是歐美國家,動漫已經成為日本的特色文化。

  • 14 # 使用者73244145152

    中國動漫和日本動漫最大的不同在於定義上,中國動漫主要用於教育、娛樂,而日本動漫則被定義為商業化的產業來發展。另外,在針對的人群上,中國動漫面向的基本都是小孩子,比較侷限,不利於動漫市場的拓展,國家對本土動漫的發展不夠重視,很難發展起來,相反,日本動漫面向的是全世界的男女老少,把動漫打造成為商業化的一塊產業,投入大量的資金,人才來發展,國家重視,已經形成巨大的動漫產業鏈,是日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幾年來,中國出品的動漫少之又少,而日本動漫的製作,遠遠超過中國,甚至是歐美國家,動漫已經成為日本的特色文化。

  • 15 # 沒有閃

    我覺得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工業化的問題,另外就是定位的問題。

    咱們先說產業化的問題,這一點來說咱們在動漫上的產業鏈太過單一了,我們的動畫製作出來以後只是單純的要票房,對於改版、發行、附生品,都沒有重視過。這也就導致 了漫畫產業往往會入不敷出,破產。

    另一方面日本是如何做的呢,他們的一部動畫火了之後,絕對可以把所有的價值榨取完,不說電影版權,網路版權,還有碟片上的發行,順道還會改編成遊戲,買遊戲版權,可能我說這個遊戲版權大家不以為然,這麼給大家說,我不太清楚日本遊戲版權的價格,但我知道美國電影的遊戲全套要買到60美元,不要覺得很少了,這個價格可是很高的。那咱們就不要說玩偶公仔了。

    其實票房在裡面的利潤只是佔到30%左右,大頭都在別的方面。

    這可能也是跟日本長期發展摸索以及完善有關,在這一方面咱們的動畫產業還是有點任重道遠啊。不過近些年來,熊出沒就做的很不錯,一步步的穩紮穩打慢慢的發展,而且還注意到周邊產品,這是個不錯的現象,證明咱們的動畫在崛起。

    咱們再說定位問題,這一點咱們也是吃虧,日本他們的動漫的定位很全面,基本上那個年齡段都可以滿足,就我看的《機器貓》來說,拿到現在再看也是津津有味。

    那咱們的動漫就是單純的定義的小朋友,但不要忘了,這個社會中30歲以下的對於動漫的接受度都是滿腔的。

    不過我不贊成像日本那樣,他們的那一套模式對我們來說不太合適,鋪的太大了,容易收不回來,我也是主張先在小朋友哪裡使勁,等到發展成熟了在進軍其他領域。當然我這是比較保守的做法,可能也有更好的辦法。

  • 16 # 可樂佳627

    中國動漫和日本動漫有很大的區別,第一,首先文化背景不一樣,中國動漫的文化背景是中華文化,而日本動漫的文化背景是日本的傳統文化,雖有中華文化因素,但是還是不同的。第二,中國動漫風格比日本動漫風格多元,日本動漫以平面動漫居多,中國有平面動漫,也有3D的,吸收歐美寫實主義的也有,還有山水畫動漫。第三,日本動漫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國則還不完善,整個市場還在初期階段。

  • 17 # 鄴都情

    1.日本動漫起源於中國,又超越於中國。佔全球2/3動漫市場。中國近10幾年來又進行反追。

    2.中國在動漫上投資不大,工資較低,內容簡單,看者不多,後勁不足。

    3.日本人善於學習。

    4.日本人動漫多姿多彩。

    5.這是具體分析。

    6.日本動漫表情豐富,情節多樣。

    7.再看祥細區分。

    8.日式特點。

    9.日本動漫較先進,那我們就用功學習。

  • 18 # 一座動漫宅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定義,“動漫”是動畫與漫畫的合稱,即指動畫與漫畫的集合。日本的才叫動漫,中國的只能叫動畫。

    日本作為世界第一動漫大國,其動漫產業佔據著全書2/3的動漫市場,動漫行業發展十分的成熟。相比於日本,中國的動畫更加側重於教育、娛樂,其內容就難免單調、俗套,畫面缺少張力,情節缺乏創造力。而日本的動漫更多的發展為一個產業,這就需要其有不斷的創新力、發展力,進而吸引更多的消費群眾以及從事者。

    其次,兩國動漫的發展方向與規模不同,就決定了其所能面相的群眾、年齡段,說白了就是消費市場的不同與規模的發展。舉個例子,就我本人而言,15年前我在看《藍貓淘氣三千問》、《神兵小將》、《憨八龜》,我也看《火影忍者》、《哆啦A夢》、《海賊王》。而我現在還能看《海賊王》,卻不看《藍貓淘氣三千問》了。

    這裡最本質的問題是不是我不能看,而是不適合。日漫的題材領域、製作精度跨域很廣,適合各個年齡段觀看。而中國動畫大多隻是個小朋友,無法衝擊年輕人、成年人的市場,這也一直是中國動畫的詬病。

    再者就是兩國的文化背景不同,這就造成了兩國動漫的動畫背景、文化底蘊不同。中國動漫更多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歷史文化,例如比較不錯的《秦時明月》、《畫江湖》、《一人之下》等,就是以歷史背景為題材又或者融入了道法文化。這一現象就是創作出來的作品內容老套,沒新意。觀眾看多了就乏味了,相比於劇情、內容,更多在意的是製作、畫風。

    而日漫因為其發展歷史久遠,日漫本身已經十分的成熟。動漫宅都知道日漫的畫風十分的炫酷,題材新穎、腦洞大,內容多樣,大多連載時間非常長(其中《烏龍派出所》連載了40年,是吉尼斯世界紀錄連載最長的漫畫)。與國漫相比,日漫更多的是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不僅發展動漫本身,更發展其產業帶。例如動漫周邊、影視化、Cosplay等。這樣使其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更加推動發展。國漫也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因國漫本身的水平不足以及發展力度不夠,很難發展。(像秦時明月真人版這樣的慘案)

    其實,國漫與日漫的不同歸根結底還是製作水平、能力的高低以及人們對國漫的漠視,這不是幾年、甚至幾十年能解決的問題。當然,中國動漫的發展大家也有目共睹,也湧現出了像《秦時明月》、《一人之下》、《全職高手》這樣優秀的作品。期待國漫以後的發展越來越好,有更多好的作品。

  • 19 # 五十貝利

    在國漫迅速崛起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被動畫化,動畫質量也逐步上升,受眾年齡也逐漸提高,動畫主角也逐漸向人類看齊(誤。那麼如今的中國動畫與日本動畫還有哪些差距呢?

    1、動畫幀數:如何區分一部動畫是中中國產還是日產的?看幀數!其實說白了就是製作經費的問題,中中國產動畫大部分看起來就像是快放的PPT,是技術達不到麼?不是的,日本是世界上動漫產業最發達的國家,受眾廣,版權意識強,競爭也大,所以會投入的製作經費就碾壓中中國產了(除了《雷鋒的故事》)。而在中國如果投入大量資金去製作一部動畫,就等著破產跑路吧,在這個連廣告都要下個外掛去遮蔽的國度,抄襲盜版無處不在,更別談盈利了。就我看過的而言,《一人之下》動畫最新一話(第17)水準算是國內領先了,而且做到了周更,實屬不易。這裡順便提一哈《羅小黑戰記》,好看!優秀!可愛!幀數高!可是它為什麼還沒破產呢?因為它脫(拖!呀,如此長的製作週期還不拿出點誠意,應該會被粉絲噴死吧。

    一人之下

    羅小黑戰記

    2、CV?臺詞!:中中國產配音一直以來都讓人詬病,沒有感情,聽起來又尬。那麼真的是我們的聲優不行麼?肯定不是,有人認為是因為我們聽習慣了日語,再聽國語會不適應,感覺尬。可能有這一部分原因,但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為如果你看過國配的《海綿寶寶》、《蠟筆小新》、《百變小櫻》等等就會發現,其實跟聽習慣了什麼語言沒什麼關係,這幾個國配作品聽起來完全不違和,甚至超越了原作,以至於一度讓小時候的我們以為這些就是中中國產動畫。

    海綿寶寶

    那這種國語配音帶來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罪魁禍首就是臺詞!因為大多數動畫裡的臺詞都過於中二,古風又過於文藝,成語氾濫,跟我們平時的日常交流形成反差,所以聽起來尬。這些臺詞在小說裡在漫畫裡看起來完全沒問題,但把這些書面語大聲的讀了出來,就算是再優秀的聲優也難免尷尬。前面提到的《海綿寶寶》等動畫,因為是翻譯國外的作品,所以臺詞平易近人,不會有“國味”在裡邊,聽起來與日常交流用語沒什麼區別,觀看起來就不會有違和感。那麼有人要問了,日本動畫的臺詞不是更中二麼?各種霸氣的招式名稱全用喊,為什麼我們聽起來也感覺很正常?旁友,那是因為你的母語是中文,日常交流也是用中文,聽不懂日語,看的時候你還是在盯著字幕,所以就和看小說漫畫的書面語一樣,再加上普遍優秀的聲優表現力,自然不會產生違和尷尬感。

    3、BGM:其實第三點和第一點都可以歸結於經費問題,經費少,所以不會花太多精力金錢去為一部動畫原創過多的BGM。但是一部動畫的BGM真的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對動畫本身不感興趣,專門為了聽BGM而去觀看某部動畫(是本人了)。比如《火影忍者》《輕音》等等,看完了作品都會特地跑去下載它的OST迴圈聽個幾個月。這裡順便提一個反例,就是新版的《全職獵人》,對於一箇舊版的獵人都反覆刷了好幾遍的人,差點就被新版的BGM給勸退了,甚至上百集的劇情連一個OP都不換,也算是開創了先河,可能是為了照顧低齡觀眾吧,BGM也變得低齡了,可惜了高畫質重置的一部優秀作品(其實勸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跟著BGM一起低齡化的奇犽的小風車髮型,跟角色完全不搭啊!!)。

    新版奇犽

    舊版奇犽

  • 20 # 空手嘚瑟郎

    一個有創造力,一個沒有創造力。環境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萌學園6人物介紹及使用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