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21 # 沙僧612

    我身邊有這樣的一位婆婆,在他們老夫婦倆人的衛生間裡,垃圾桶裡面的垃圾已經滿了,垃圾都扔到地上了,她也不倒。

    總是兒子和兒媳婦實在看不過去了,他們給倒掉。

    每次吃完飯以後,婆婆從來不收拾餐桌,即使餐桌上有很多垃圾,也不去收拾和擦洗,也從來不馬上把碗鍋盆瓢給洗乾淨。

    總是不是兒子洗,就是兒媳婦洗。

    有一次,她自己的拖鞋有一隻怎麼也找不到了,大家幫忙找也沒有找到。

    後來等她出去的時候,兒媳婦去給她收拾雜亂的床,發現原來在床上的她蓋的單子裡裹著她的一隻拖鞋。兒媳婦無奈地笑了。

    兒媳婦坐月子期間,婆婆沒有照顧過一天。就是可愛的小寶寶,奶奶也從來沒有照看過。

    兩三代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一天聚在一起的時間很多,鍋碗瓢盆總要碰撞,類似的事兒太多太多了,遇到了這樣的婆婆,你能忍受嗎?

    適當地解釋一下:這位婆婆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起床了,人家去批發市場賣菜。

    等到上午9點多的時候,才能吃早飯。

    稍微地休息一下,又該中午忙碌了。

    每次中午飯都在1點以後才吃。

    吃完午飯以後才能好好地進行午休。

    適當地午休一段時間後,又該匆匆忙忙地去外地拉明天要批發的菜了。

    所以,儘管她這人不講衛生,儘管她這人做事邋遢、不地道,諸如此類的壞毛病很多很多……她的兒子和兒媳婦都能忍受、能理解、能包容,從來不埋怨,也從來不數說、計較她。人有壞習慣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這個人勤勞、樸實,即使她不拘小節,有些壞習慣,大家都能忍受。

    相反,如果一個人好吃懶做不幹活,抽時間就去打麻將,抽時間就去與別人家長裡短的閒聊,唯恐天下不亂。這樣的人在家裡,同樣如果有壞習慣和缺陷,那麼大家就不能忍受和原諒了吧!

    凡事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問題,不能專注於看某個人身上的缺點。

    如果他身上的閃光點多,那麼閃光點就把缺點給遮掩住了;如果一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太少太少了,那麼他的缺陷就會把閃光點給遮住了吧!

    人生在世,要感謝每一段相遇。遇到爛人爛事,要等閒視之,做到寵辱不驚。如果我們心念不忘,難免會庸人自擾。

    人生在世,千萬不要去攀比,要過好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

    俗話說得好:事非於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我認為最好的生活態度應該是:過好自己,悅納別人。

    像行雲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其實,Sunny不只是來自於太陽,也來自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如果我們的內心充滿Sunny,就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我們看到了多少曙光,就會有多少快樂;我們看到了多少陰暗,就會有多少痛苦。

    人生在世,要原諒不可原諒的,過去不可過去的坎。

    永遠不要貪圖或強求什麼,用善良的心包容一切,要像大地能承載一切,永遠生機勃勃、氣象萬千!

  • 22 # 使用者許開英

    如果你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裡裡外外都有能力,婆婆巴結你還來不及呢?

    丈夫對你好,你理應對婆婆好,尊重老人,學會說幾句暖心的話就足夠了,老人並非不好待,並非需要大量錢財,只要孩子不嫌棄,不冷眼相對就夠了。

  • 23 # 有趣的諸米米

    十多年前,我曾回到闊別已久的鄉村與公公婆婆同住一起共兩年。

    那時我懷孕了,說真的,剛開始,我同許多剛進門的新媳婦一樣,與公公婆婆剛住一起,沒有開心,沒有驚喜,更多的是諸多不習慣,非常的難受。

    不習慣公公婆婆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差異帶來的不適應。

    但是,不行呀,婆婆做好早飯才不過七點剛過,天才矇矇亮,特別是冬天的早晨,她就開始喚我:

    “米粒兒,米粒兒,趕緊起來吃雞蛋嘍,我給你蒸了白糖雞蛋……”嘖嘖嘖,多好的婆婆呀,每天蒸土雞蛋給我補身體,這翻盛情難卻,我只得硬撐著起床,領了婆婆的這翻好意。

    剛吃完飯,婆婆高興地同我講,要帶我去後院菜園地裡掐碗豆尖;其實我很想說回床上呆會去,但不好意思呀,只得應承著去了。

    到了菜園子裡,婆婆絮絮叨叨地同我講了好多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天啊,我壓根兒不識得誰是誰,但也無奈,只得嗯嗯嗯的應付。

    婆婆並不怎麼讓我幹活,但是陪著婆婆,真累!

    婆婆與公公的角色有些錯位;她喜歡幹山上的活,動作麻溜,幹活利落;公公倒是習慣家裡的收拾,婆婆一天下來,身上總是汗津津的,味道很大。

    我同婆婆說準備好洗澡水;但她不習慣常洗澡,她說擦擦就好,為此我們總是在這個方面意見很大。

    有一天,我同隔壁堂嫂家聊了會天,回家晚了點,婆婆便黑了臉,明裡暗裡地告訴我,少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裡,我知道,婆婆是怕我被人挑唆了,農村鄉下人,總覺得新來的媳婦不穩定,容易被外人挑起事端,生些麻煩。

    我知道婆婆並不希望我與村裡其他人多走動,雖然我的孃家離得並不遠,但這也是一個新村子;因此,我既不喜歡打麻將,也不喜歡閒聊;與那些村裡人,著實格格不入。這樣也落得輕省。

    婆婆喜歡煮飯軟,那種粥稀飯的,我吃不習慣,一日,我說我來煮飯吧;結果,那天,公公婆婆都明顯得吃得少;婆婆炒菜永遠是那老三樣:瘦肉、辣椒和白菜。

    我喜歡創新式炒菜,什麼雞蛋和著香菜,豬腳配著毛豆燉,青瓜炒芹菜……呃,就是什麼都喜歡混搭來。懷孕的人,都懂得,嘴饞嘛。

    一日,有鄰居告訴我,說婆婆同人講起我亂配菜,不好吃!我聽了心裡生了嫌隙;覺得婆婆真是多事,這樣的事兒也向外說?

    我開始對婆婆也有點甩臉色,開朗的婆婆那些日明顯得不開心了,不時地長嘆短籲,逢人便說,不好待新媳婦,不知哪裡不合媳婦意,倒是像我多不懂事似的。

    有天晚上,我就同婆婆講了鄰居的說詞,結果婆婆當即就說:“米粒兒呀,有些人的人心不好呀,我本意是說大家各自習慣不同,也並沒有貶你的意思,你看這閒話傳得,人傳人,會害死人的,你可千萬不要多生了意呀!”

    自此,我開始理解了婆婆不喜歡我去與鄉人接觸的原因了。也與婆婆沒有嫌隙了。

    我調整自己,尋找與婆婆相處的舒適尺度,漸漸地,我發現婆婆真的很好;她開朗大方,也細膩周到,雖然沒有念過書,但人情世故,都處理得非常的得體智慧。

    漸漸地,我接受了婆婆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思想習慣;也為自己曾經的偏見有些自慚形穢。

    與婆婆兩年相處一起的時光,雖然有過不適有過嫌隙有過誤解,但如今想來,留在我記憶深處的,反而更多的是溫暖,我生孩子時,婆婆的貼心跟隨;我坐月子時,婆婆的細心照顧;我初為人母時,婆婆的悉心教導……

    如今,我與婆婆不在一起十來年了,經常聯絡的不過是電話,但我們如今的關係猶如母女。

    婆婆逢人便誇我這么兒媳婦好,大方、能幹、聰明;咳!都還不是她老人家大度會理解人罷了。

    和婆婆住在一起,有哪些不能忍受的事情?

    最初,不能忍受婆婆的生活習慣,比如早起早睡;不愛洗澡;不能忍受婆婆的飲食習慣;吃得軟,吃得固定的菜式;不能忍受婆婆的行為習慣與思維習慣,習慣以自己認為的好去教導別人,限制別人……

    然而,當我們多年以後,在成人的世界裡來審視與婆婆同住一起,才知道自己或許可以沒那麼多矯情,其實天下的婆婆都是希望孩子們好的,因此,當你瞭解婆婆有這樣的善念時,你就會接納一切了。

    要求自己做一個好媳婦,比要求婆婆做一個好婆婆要容易得多。我以為:

    1.婆婆的出發點只要是善意的,兒媳婦就應該更多的接納與包容。

    2.婆婆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可能與兒媳不同,但求同存異是一個家庭和諧的大前提,不求老人來順應我們,我們做兒媳的可以更大度的去適應老人。

    3.婆婆也是從兒媳開始變成婆婆的,理解婆婆,並謙虛地學習婆婆的優點,就能努力修煉自己成為一個好婆婆。

    4.溝通最重要,不要聽別人的傳話;婆婆是自己的家人,有嫌棄就應該坦然來講開,及時化解,這樣才會更親近。

    5.懂得感恩,多記住婆婆的好,少記住婆婆的短。

    如此,便能讓家庭更和諧,與婆婆愉快相處。改變自己,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事情,我是一個好媳婦,我相信,將來我也會是一個好婆婆!

    願我們在修行婆婆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惜福惜緣!!

  • 24 # 博學多才的餅乾X5

    婆婆是長輩,你是晚輩。如果和婆婆住在一起,我覺得有什麼事情不能接受的都得忍著,千萬不能和婆婆發生矛盾和爭吵,如果爆發了“戰爭”也就不可收拾,這是你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尊敬長輩,愛護老人是你的孝心和美德!

    要知到,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日子久了,老人家對你的舉動和看法大可能會看不慣,也睇不順眼,不免有些厭言,有時免不了嘮叨一下,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或老人家對其它事情看不慣也會嘮叨一番,這時你就必須要注意囉!不忍也得忍著,這樣才能和婆婆很好地生活下去,婆媳關係就能和睦相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氧化碳滅火器可以撲救鉀,鈉,鎂金屬火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