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萊園子16
-
2 # 麼石29189563
這幾個年代的人各有各的難處都很辛苦!
我們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人,經歷的最多,自然災害、上山下鄉、文化大革命運動,計劃生育出臺、改革開放、工廠倒閉工人下崗。
雖然50後、60後經歷很多事情,但是我們的童年生活比現在的孩子更快樂,我們下鄉插隊回城後都有工作,雖然掙得錢不多,但是夠用的,那時候貧富差距不大,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不用貸款買房,單位分房子住,看病不用自己掏錢,有一張三聯單都解決了,我們朝九晚五的工作,不用加班很晚。比起現在的70後、80後我們還是幸運的,最起碼沒有房貸壓力,沒有失業壓力。
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不易,都很辛苦,感覺50後60後年輕時候吃了不少苦,但是生活壓力沒有現在的70後80後壓力大。現在的孩子沒有房子、沒有錢就娶不了媳婦兒,我們結婚時候沒錢沒房照樣娶媳婦兒,70後80後買房子貸款要三十年的還款期,他們被房貸套上枷鎖,工作壓力也很大,在單位工作沒時沒點的加班,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隨時隨刻有可能失業,上有父母需要照顧,下有子女需要撫養,他們活的很累,很不容易呀!我們小時候一大家子有六七口人,一個人掙錢就能養活六七口人,現在一個人掙錢可能養得起那麼多人嗎?除非是明星和富商可以做到。一家三口人生活的都很辛苦!
總的來說那一代人活的都不容易!都很辛苦!比較起來還是70後80後更辛苦!
-
3 # 鄉下人1個
50後、60後是辛苦,70後、80後是清苦,90後、00後是房苦,40後以前是艱苦。這裡是指尋常百姓家。
50後至80後,富起來的人家幾乎沒有。90後之後,已有富起來的人家,並且有少數走向豪富,這些子女無所謂苦,關鍵是守住父兄的事業。
50後的沒富起來的家庭的子女,失了富起來的先機,辛苦將繼續,短期內難以扭轉。
風物常宜放眼量。苦未必一定是壞事。共同富裕的曙光就在前面!
-
4 # 愛我中華與時俱進
從我父輩所談的生活經歷中,我知道了民國時的20後、30後、40後生活太辛苦了。
民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洋人在中國都有特權,是超國民待遇。大城市的租界就是國中之國。我舅舅在那裡拉過黃包車。
一條不足十里長的河,拐了好幾個大彎,小時候不知道,後來問大人,才曉得那是因為河道所經之地,遇到幾個地主,他們用錢買通官員改道,最後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河。
舊社會的平原,土地也是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土地是私有,沒有統一和共同的水利設施,一家一戶用自家的田,挖一個小水塘 收集雨水,用於澆自家的地。泥土用於增高自家的田,以保護不受澇。如果自家地塊太小了,沒有辦法保證自家的土地是高地,那收成就完全看天氣了。沒有任何保障。
民國時的人是經歷戰亂的,除了生活艱苦沒有保障,還有戰亂。父輩親友中多是20後,多人蔘加過戰爭和支前工作。如著名的淮海戰役,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僥倖活下來。他們比我們這些50後,60後吃的苦可多了去了。
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最後勝利,把帝國主義勢力和刮民黨反動派趕出了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喜氣洋洋的新中國。有歌唱道:解放區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那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來自現實生活的鮮明對比。
-
5 # 自由翱翔小小鳥
我覺的50後60後最辛苦的一代人。因為總體上他們出生在,國家新生、百業待興,一切從零開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時代。
首先我們從他受教育說起,因為是建國初期的新生兒,國家對接班人的教育很重視,我出生農村是公社所在地,我還上過幼兒園,六一兒童節表演過《三隻老虎》,但60年後幼兒園院就關了,從小學到高中除了肚子餓點,學業完成很好。這一時期無論知識社會主義的三觀教育,以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薰陶,擇根腦海,形成了社會主義三觀思想。同時也通過家教社會影響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就此一代忠厚老實,能吃苦耐勞,品行良好,有利他思想的50、60後逐步走向社會。這種思想文化基礎也影響了他們一生。
50後、60後在成長過程就吃了不少苦頭,進入社會後,他們完全繼承了前輩意志。無論對家庭,對工作,對社會,對國家。以極強的責任心面對,總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後,榮譽讓別人,困難留自已。特別是改革開放,他們更是深圳速度的創造者,蒲東開發的建設者,國企改革的忠支持者,他們思想堅定,工作踏實,一切聽從黨指揮,他們的前輩打下了江山,而他們作為祖國建設的中繼者,是成就中國今天事業的功臣,是合格的接班人。
今天他們雖早已退休,或者下崗,但他們兒時受的教育薰陶,形成的世界觀大都未變,仍然勤儉,不僅給家庭社會留下了物質財富。更保貴的是他們的精神財富應該得到社會的肯定。儘管時代再變,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我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不能丟,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丟,社會主義三觀文化更不能丟,這樣我們的幸福才會更長久。
-
6 # 8516高山觀景
50後一生的"機遇“多多:
長身體時"機遇"三年自然災害;
長知識時"機遇“十年文革;
想當工人階級時"機遇“上山下鄉;
結婚生子時"機遇“"計劃生育“;
上班不久時又"機遇""下崗";
………
但:他(她)們也"機遇"了偉大的轉折……
有的"機遇"一一經過考試又入大專院校重拾"久違了"的課本…後來…成了國家勇挑大樑的中硫砥柱…
有的"機遇"一一經過挑選進入部隊…成了保家衛國敢於虎視敵人的血性軍人…職業軍人…
有的"機遇"一一經過深造、為科研努力攻關,為了國家強盛而日夜辛勞耕耘的科研工作者…
他(她)們一直奮戰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崗位上…"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總之一一
50後確實人生"機遇"多多……
50後儘管人生一波三折,儘管
吃盡人生疾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但他(她)們在毛澤東思想的哺育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仍能正確地對待人生;敢於向困難說"不";勇於承擔責任。永遠忠於毛主席忠於黨,熱愛生於斯長於斯的親愛的祖國!
他(她)們這一代人雖歷經千辛萬苦,但他(她)們無怨無悔,仍然堅持用自已辛勤的汗水和雙手,承重地托起了幸福的今天!
前人栽樹,後人幸福!
他(她)們今天雖都年愈古稀,但仍堅強地與60、70、80…後的同胞共進共勉攜手改革路上,為祖國的強大和人民的幸福互勉共進!增磚添瓦!
-
7 # 青山綠水381518
50年代的人最辛苦,但精神最愉快。因為這一代人是從黑暗的舊社會過來的,他們吃過千辛萬苦。新舊社會兩重天。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和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把廣大人民群眾從水深火熱之中救了出來,他們覺得格外的幸福快樂。
60年代的人,他們雖然吃過50年年代剛剛解放,國家一窮二白的苦,尤其是1959—1961年,連續三年嚴重的自然災害沒飯吃的苦日子。但是,1962年以後,國民經濟開始好轉,這一代人的生活比50年代的人更美滿、幸福、快樂!
70、80年代的人,吃、穿不愁,物資比以前豐富,又很少參加體力勞動,沒有苦吃。但是,這年代的人,遇到了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的國有企業改制,幾千萬的國有企業產業工人買斷工齡和下崗失業,苦不堪言。特別是被高房價、高物價、讀不起書、看不起病、養不起老等大山壓得惴惴不安!有的年輕人不敢結婚,也不敢生孩子,擔心養不起。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有堅強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困難是暫時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這就是我的回答。
-
8 # 鍾三叔2
1958年最辛苦大躍進那年全國上下都辛苦,從60年到62年還蘇聯的債全國上下捱餓還蘇聯債後中國又再一窮二白從頭再起,在60年到62年間全國已餓得吃樹皮野菜那年間後總是有些有野心人說壞話那年代沒有吃現在有吃,那年代為什麼沒有吃?
-
9 # 淡靜153552
要說最辛苦的時代還是50後和60後吧,那時中國正處於解放初期,毛主席提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號召,要求全中國人民勒緊褲帶幹革命,國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工人們大鬧鋼鐵,農民興修水利梯田,通過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國家漸漸地強大起來了。而後又通過改革開放,國家更加強大了,現在一個獨立自主、國富民強、繁榮昌盛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
10 # 老陳500909
任何年代,都有辛苦的工作,但苦中有樂,同樣有清閒的工作,但也有閒得無聊時候,苦和不苦,相對而言,也於不同人而言,一個勞動慣了的人,要他不勞動,他會坐立不安,甚至生病。一個沒有受過苦的人,他不知道什麼是苦,所以一旦受點輕微的苦,也感到辛苦難受。打工的辛苦,種田的辛苦,當學生的辛苦,當官的辛苦,坐辦公室的辛苦……世界沒有不辛苦的地方!
-
11 # 一夢科技
50後、60後、70後、80後哪個年代的人最辛苦?
其實每個年代有的人都有苦楚吧。但要說吃苦最多的還數50後。那個年代缺吃少穿。剛剛解放,百廢待興,物資非常匱乏,吃不飽穿不暖,吃糠咽菜是常有的事。馬斯洛提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50年代的人就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是最辛苦的。但是那個年代的人信仰也是最重的,愛國情懷比較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信仰毛主義,因此也滿懷希望。
70後是夾在中間帶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趕上好機會的富了,沒趕上的還是受窮,得養著老人和小孩,自己呢能省則省。壓力很大。
80後基本不愁吃穿,但出來也是很無奈,工作沒有包分配,沒有鐵飯碗了,競爭壓力大了。滿大街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想找到合適的工作不容易,也需要養家餬口,上有老下有小的,特別是計劃生育下的獨生子女壓力很大。
90後呢,基本富足,更不愁吃穿,愁的是娶媳婦,重男輕女的思想下導致男孩過剩,找到一個女孩做老婆不容易,彩禮又是天價。有人戲謔稱:我們讀小學的時候,大學不要錢、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小學不要錢,我們畢業的時候開始修操場了,我們回家的時候路難走,我們離家的時候開始修鐵路了。說的就是80末到90年代的。
其實總的來說每一代人都有難處,50-60溫飽問題,但是精神文明,70年代以前的都吃過很多苦,80年代趕上時候,90年代的生活最愜意,但生活壓力也有。當然壓力最大的還是父輩,自己也漸漸的步入中老年了,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考慮老人的贍養問題,還要考慮子女的學業和成家立業的問題。人的一生啊操心的事太多了。
-
12 # 學柳體字
我看到這個提問,心裡犯起了嘀咕。怎麼正好把這四個年代的人放在一起問?
哦!50,60後的人都先後退休了,70,80,年代的人正處在青壯年,是目前社會的中堅力量!哪個年代的人最辛苦?要作大比拼?那麼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我們這批50後的人!
尤其是農民,全靠一雙手,春種,秋收,看到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身影,整天在田地裡忙乎,以求獲得糧食有個好收成,試想一下,辛苦不辛苦?70,80後的朋友,你們大多是看到了,但並沒有親身體驗過,那時你們基本上都在上學讀書,農村的孩子也只是幫助過家長,做些輔助的輕活,並沒有嚐到其中真實的滋味。
我要說的重點還在下面:
別說四個年代哪個最辛苦了,沒有最辛苦,只有都幸苦!但不能天天叫苦,其實人生活中,苦中有樂,樂在其中。人們只有通過辛苦的勞作,才能不斷改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生存之道,誰也別想繞過去! -
13 # 福臨門32979198
50後,60後最辛苦,上有老下有小,70年代工人一輩子38年下崗了,青春在青海省貢獻了,為了保衛西北建設西北獻出青春,從來就沒有聽說怕過誰,別說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小日本,抗美援朝打的就是你們美國,很自豪。
-
14 # 大鐘460
吃苦最多的肯定是五十年代的,三年困難時期碰上了,文革碰上了,下崗也碰上了!我們這代人是餓大的,許多人還受“反右”政治影響;讀書時又碰上文革,那時因為家庭原因我以全公社第一的成績卻上不了中學(我一點知識都是靠自學的)。之後又是上山下鄉,我們家那時是以現行反革命家屬的身份遣送下鄉的,我們比農村人乾的更苦,吃不飽穿不暖,乾的是最重的活,還要挨批鬥,什麼苦都吃盡了!我的腰椎被壓變了形,胃病也很嚴重,還有嚴重的風溼病,都是那時落下的。待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又趕上企業改制下崗,生活無著。可以說我們這是特殊的一代人。沒人比我們這代人吃苦更多受的打擊更大,這輩子算毀了!現在老了,算是開始過平安日子了,還要幫孩子們帶孩子,企退職工只有那麼點養老金,還要接濟孩子。誰能說比我們這一代吃苦更多?
-
15 # 古月5910
我是五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不久,一窮二白的中國,為了國家的繁榮,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最辛苦,拼命工作是我們的使命和光榮,為了新中國,辛苦特別幸福,奉獻特別自豪,我們辛苦不是為了自已,不是為了家庭,為了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為了國家的強大,為了中華民族永遠不受欺負,為了實現國家的理想,我們那代人無私的奉獻從不後悔,今天我特別想為五十年代的人致敬!那是他們最辛苦最幸福最無悔的年代。
-
16 # 蜀韻川音
各年代有各年代的辛苦。我是60後,經歷太多。文革復課鬧革命上小學,語文沒學拼音。恢復高考第三年考入學校。82年畢業工作在鄉鎮政府,經歷了艱難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還有不平凡的鄉鎮企業大發展,94年調縣審計部門,經歷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96年辭去公職,繼續溶入了社會大市場,至今仍在市場經濟第一線。
我算是辛苦但幸運的,再兩三年就步入退休行列了。
祝各年代的兄弟姐妹們,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
17 # 1藍天1
我不是邀請物件,但都經歷過這些年代,也冒昧談談我看法。題主前邊"你們"定位是"四個年代出生的人",我想,"哪個年代的人",也應只指這四個年代的人吧。僅從這四個年代比較,當然是50年代的人最苦。從建國初到改革開放,人們都清楚前30年哪個年代都比80年代後苦。50年代的人,那時才出生至今也61一70歲。那時如是老人,解放前不會比解放後好。如是中年人,三年災害、文革動亂他們均經歷了,80年代後,這些人退休,沒活到100多歲,早不在人世了。那時剛出生的人較之以後年代的人,是不是吃苦少呢?這一問題很好回答,如果說以後三個十年更苦,他的這個年代的人大多不也經歷過。從國家層面講,從溫飽到小康到全面小康,總的是越來越好。無論工農商學兵官商還是教師、專家、教授等,都不會否認這一事實。如說他們享受了改革開放後的甜,那以後年代的人不也亨受了。有人說,他們不是退休享福了?就算他們全在世,他在崗在職那十年比現十年享福嗎?除天災戰亂特特殊原因,遲退待遇會低嗎?我舉教師為例,50年代工作的老教師大多是30後),不少人退休也沒評過職稱,儘管連年向老齡傾斜,但現在比我這40後每月少1000多元(我還只是中一退休),而我比50後與我同等條件比,少千把元也正常。所以,這四個年代的人,從總體相對而言,50年代最苦,60年代次之,依此反推。
-
18 # 正義夫子l
我是59年出生在黑龍江東北部一個農場。從小就知道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我們的童年沒有色彩,缺吃少穿,襪子與鞋,衣服褲子補了又穿,穿了又補。平時肉類的食品吃不到,一是父母工資低,家裡孩子多;二是憑肉票,積累一些過年過節多買點。那個時候沒有什麼玩具,更不知道什麼是電話,電視…但是,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上學,看病,住房都是免費的。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在操場上嘻戲,打球…那個時候我們能吃苦,愛勞動,不怕累,從小就知道幫父母分擔憂愁。打豬草,拾煤渣,餵豬放羊,劈木頭生爐子…樣樣都能幹。每逢夏鋤與秋收,學校就組織3年級以上的班級到各生產連隊去拔草,收割。冬天積肥,每個學生30筐。風風雨雨,北大荒造就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性格。中學時代我們是在開門辦學的口號中荒廢了學業,剩下的只有吃苦耐勞。我們是蹉跎歲月裡誕生的一代人,經歷了無數次政治運動,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紅色的洗禮,在我們的骨子裡不知道什麼叫索取,只講無私的奉獻…畢業又經歷了上山下鄉,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高舉著紅旗,在廣闊的天地,晒黑了面板煉紅了心…今天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科學技術在中國大地各領域爭相鬥放,我們高興,儘管此刻我們老了,回首昨天吃的苦,受的累,值了!
-
19 # 淮北日月升
50後、60後、70後、80後你們好,你們談談,你覺得哪個年代的人最辛苦?
筆者六零後,以筆者的看法,可以說越早的越辛苦。
例如,六零後吃了很多苦,年輕的時候可以說難以吃上一頓飽飯,更不用說有什麼副食品,親戚來了,帶上十幾塊水果糖就是非常稀罕的禮物,要好幾個孩子分。
但是相比而言,實際上五零後吃得苦更多。例如,他們在生產隊裡勞動,十幾歲的小夥子,到了冬天就長期在外搞水利建設,現在在用的大型河流、水庫、堤壩就是那些人一銑一鎬幹出來的(沒有任何施工機械),那一代人,家裡都有五六個孩子、七八個孩子,家裡唯一的收入就是養的一隻母雞,下了幾個蛋拿到集上賣掉換點零花錢,除了重病號誰也吃不上一個雞蛋,三年自然災害期間(59-61年),野外的草根、樹皮全被人當做口糧吃光了,說不辛苦是假的。
要是再往前,實際上更苦。聽老人講,那時候來了疫病,根本無藥可醫,一個春天村裡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被送到墓地並不稀奇。
到了80後,90後,00後,從物質上享受多了,至少吃穿住用沒什麼困難,甚至很富足,但是麻煩事也很多,例如競爭加劇,信仰缺失,誘惑多多,貧富差距巨大等等。
-
20 # 東北神人
當然是五零後最辛苦了,越往後越幸福了。
五零後,正值建國初期。他們還攤上了三年自然災害。那個時候物質極度匱乏。生產力比較低下。種地都是靠人力和處理。
有的人可能會說,五零後精神上快樂,物質上要啥沒啥,精神上倒是挺歡快。那個這時候要窮都窮,不像現在貧富差距這麼大。
現在有很多小胖墩兒,那個時候如果誰能吃成胖墩兒,那你就是老厲害了。那個時候都是叫生產隊,大夥兒在一起勞動,每天在一起勞動,一起吃飯。
那個時候活兒太多了,尤其是在農村,一年365天。也就過年能待幾天,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幹活兒。現在的00後或者正在上小學的小學生,根本感受不到那個時候的辛苦。因為他們出生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電腦,智慧手機都已經普及了。他們根本感覺不到50後的艱辛,我是一名70後我的父輩們就是五零後,聽他們講年輕的時候的事情感覺很累。
相比較而言,80後也比較辛苦。80後上小學的時候,大學上是可以找到工作的,而登他們上大學之後。就得自己找工作了。
回覆列表
我看了回答,其實都說得對,說到了的就沒必要重複了。相對而言,1、50年至80年這30年出生的人比較辛苦;2、要說最辛苦那就是40年至60年出生的人最辛苦;3、要說最最特別辛苦那就是57年至62年這五年多的時間裡是非常非常辛苦的。這要70歲以上高齡的人才體會得到,也才說得比較清楚。一、50年至80年間這30年出生的人是建國後70年來此較辛苦的。理由是他們都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次政治運動,比如!互助組、合作社、大鳴大放、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三反、五反、大四清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打倒當權派、破四舊、鬥私批修、破私立公、批林批孔、反對右傾反案風等),直到粉碎"四人幫"後的改革開放初期。可想而知,這近30年來只要經歷過的人,誰能說不辛苦?二、40年至60年這20年出生的人最辛苦。理由是大辦鋼鐵、大辦農業、大辦糧食、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等他們都趕上了,特別是40年代出生的人身強力壯,正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還有上山下鄉的這部分青年,同樣最辛苦。這也只有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才經歷過,也才能說得清楚。三、57年至62年這五年多的時間裡非常非常辛苦,當然還是屬於第二類人群。這一階段正是大鳴大放、大辦鋼鐵、大辦農業、大辦糧食時代。他們高舉三面紅旗,當年獻青春,後來獻子孫,學雷鋒、學習焦裕祿、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都叫他們趕上了。他們加班加點,尤其是"開夜戰“,由於農村勞動力缺少,還要調一批去大辦鋼鐵,你們說辛不辛苦。要真正承認那些人非常非常辛苦,也只有80歲以上的人才有體會,才有發言權,其它人最好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