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新德

    農民不想種地根本就原因如下,,(一)種地因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成本提高等等所造。種一畝小麥機械費用拖拉機耕地,打磨,播種機播機械加工費就得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畝播種種子就得一百到一百二十元,畝施複合肥一袋一百五十元左右,打噴農藥兩次每畝德八十元右右,如灌冬灌水一次電費三十元,共計六七百元。這裡不包括農民全家人工。如種地播種和收割必須農民親臨其境。拉回家晒乾尋場地堆平和收裝就得幾天。大部天氣變化得幾遍收裝。有時半夜三更風雨突來,多多有之。全家齊上,全村幫助。要算人工。比買麥還多。農民種地目前都是老人婦女,冬灌力不從心。畝產小麥最多八百斤左右,每斤小麥剛收晒乾糧價一一元零五分。共計收入八九百元減去自留自食每人一年四百斤小麥計算,農民在種地上所證賺每畝o元到一百元。目前農村秋種玉米很少種植,因玉米一年要澆水一到四次。現實種地都是六十以上農民,根本力不從心,農民一年千心萬苦種地得到的卻是憂傷和無奈。(二)種地不能養家生活農民二代三代不願種地和不會種地也是不可回闢和無法改變的現實,離家奔走出外打工。(三)既然農民種地賠錢,農民為什麼還種地呢?原因八億農民要吃飯,要活命,八億農民出外打工者一億到兩億人。剩下在家的只六億農民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農民沒有國家支撐的經濟收入,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平臺。農民六十歲後國家每人每月給一百元的養老費。和城裡人養老金相差幾十倍到百倍。國家不種地難道國家能供給農民進口糧嗎?國家把土地以家庭種植是保證保障不了糧食安全的。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空想的。

  • 2 # 531317318312

    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是種那二畝地永遠治不了富。用功不多,還得守著它,耗時費工。所以把剩餘勞動力用來打工。如果農業有工作崗位,充分發揮勞動效率,增加勞動收入,老百姓會各盡所能的。

  • 3 # 琿春徐飛768

    |說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是無利可圖,對相當一部分農民來講,這話基本正確。但對另一部農民來說,又基本不正確。因此,具體的問題,要具體分析。

    說它基本正確,是指對相當一部分種地面積較少的農民而言。可以這麼說,對種地面積少於20畝以下的,這話是正確的。這是因為,現在一畝地,扣除各種農資費用,旱田最多能掙500元,水田最多能掙900元,20畝旱田,才掙1萬元,20畝水田,才掙1.8萬元。這樣的收入,農民難以養家餬口。何況,相當一部分農民家裡只有七八畝地,種地生活,實在難以生存下去。所以說,很多老百姓不願意種地的原因是無利可圖,這話是正確的。

    但是,對於那種地面積多於100畝,又是機械化耕種的,這話就不正確了。在種地面積達到100畝以上,土地是自家的(吉林,黑龍江,西藏等省這種情況較多),又是機械化,而機械化也是自家的,在這種情況下,種地還是有利可圖的。比如旱田100畝,純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水田100畝,純收入可達近10萬元。這種情況下種地的農民,收入比較不錯,種地還是有可圖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租地,租地要想掙錢,必須有規模。因為租地,如果扣除租金,一畝地純收入也就200多元。租地幾百畝,再加上機械化,種地也是有利可圖的。比如我們大家熟悉的網友五常大米惠惠,他兩口子租了480畝水田,全部機械化,一年純收入10萬元以上。我們市有個叫李鬆哲的農民,租地3000畝水田,全部機械化,年純收入30萬元。

    所以,這是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 4 # 松鶴延年861

    我們這是平原,耕種收,澆水灌溉都機械化了。一年的農活,幹不了幾天,不僅沒見有土地拋荒,而且路邊,河邊,房前屋後,都有人種著莊稼或瓜或菜,非常好!你們說農民朋友亦農亦工亦商應該是很好吧!農民小康,一定會全面實現的。

  • 5 # 紅日出平湖

    不對。

    作為老農民,指望在打工沒有人敢要了,不回家種好那幾畝薄地幹什麼?雖然在外邊掙了幾萬,幾十萬,都為孩子掏空了。再指他們不是說不行,他們也得再為兒女拼搏。他們都忙的不開腳,有功夫專門伺候你嗎?只要你還能動,老百姓閒不起,提望那百十塊錢的養老補貼不夠,別管合算不合算到是有吃的,只要別餓著,錢多少都能湊和。

    不能幹了回家吧!回來後那幾十顆樹也能買了種地,可是一家栽都栽。誰不栽受欺,乾脆都栽了。回來後,你伐他不伐,地還是沒法種,在別人的樹下能長莊稼嗎?沒法也就只好長樹了。農民還是閒著沒事幹,不蹲蹲當街,啦啦大呱,拾把柴禾,沒事幹麼去?

  • 6 # 黑土44828007

    不是農民種地無利可圖,關鍵各行各業的收入不均衡,使的農民思想不穩定,產生東山看見西山高,放棄務農往城市跑,到了城市想掏金,大部分都是撲了空,因為城市房產貴,租房上學高消費,城市生活套路深,又想全家回農村,結果農村房屋都破爛,只好外邊游擊戰,在過去幾十年,我們的初衷是縮小三大差別,也就腦力和體力的差別,農村和城市的差別,沿海與內地的差路。所以:工農兵學商,各自幹一行,不存在種地有利沒利的問題,自己幹好本職工作才是關鍵。走共同致富才是目的。

  • 7 # 老兵227580077

    每一個人都有私心,不貪是假,別拿農民說事,要說自己的行為,如果你不有想錢,你為什麼要去工作?要辦公司,工廠,或者是去打工,每個人若望都是為生活,為了生存,別把自己說堂皇光亮,把農村農民說得一無用處。

  • 8 # 枯藤殘花

    你說的很對,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每畝地的純收入太少太少了,根本吸引不了農民,所以農民對種田種地不感興趣,致使一些田地拋荒嚴重。

  • 9 # 51295320969

    不論地多地少要說不賺錢那是胡說,地少當副業幹還沒有地租,五畝地賺五至八千元,一年幹個十幾天農活就成了。地多就當主業幹,去了地租賺五萬以上也湊合,閒時再打點工。南方不清楚,東北基本是這樣,幾乎沒有撂荒地!地少又不打工,養活不了全家這是當然的,那村沒幾個懶漢呢!我們這十畝八畝的是普遍現象,不願或、沒空種的都轉包出去,憑空白鬧幾千元。這不屬於沒積極性,這叫另謀高就吧!所以對上述的答案是否定的!

  • 10 # 郭前年

    標題有點酸味,我們村的地都是農民自己種,也沒見那個磚家來幫忙的。基本沒有荒地,村民種地十分積極,在外打工也得請假回家收秋。咱是山西省壺關縣黃山村人!不信大家來看,現在秋收大忙,收割機三輪車忙的不亦樂乎,況且今年是個豐收年,鄰里人人笑聲不斷。農民的根在農村,不種地咱的,糧食不漲價也要種地,種地農民上癔成性,不會更改,我是農民,我熱愛土地,只要用智慧去種地,土地也會變黃金!現在社會形勢,大力支援!農村發展,要順勢黨的政策,讓農村的糧食年年奪豐收!

  • 11 # 與橙子的日常

    我家有10多畝地,一半水田,一半旱田,已經有10年沒種了,租給別人種,然後我們都在市裡打工。為什麼不願意種:

    一、人多地少。我家的10畝地是四口人的口糧地,如果全家人就靠這10多畝地養活,肯定是養不活的。別說現在,就是二十年前,父母靠種地供我和哥上學也不夠,到現在還記得,那時候我爸除了種地,一到農閒時就走村串戶兜售蔬菜水果,收廢品,有一次學校要交100元什麼費用,家裡拿不出來,拖了兩天我爸現出去賣了幾天東西才攢夠。

    二、種地收成不保,靠天吃飯。種地不是你辛勤播種了就一定能豐收,趕上旱澇、冰雹是常有的事,顆粒無收都有可能,像今年的幾場颱風,地裡的稻子玉米成片的颳倒,收成肯定受影響。

    三、糧價變動不好預估。農民種地都想賣個好價錢,糧價年年變化經常踏空,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就是種啥啥便宜,不種啥啥就貴。

    四、春種秋收週期長。種地從春天開始買種子化肥、犁地、播種就要投入錢,得一直等到秋季收地賣糧食才能有收入,不像打工月月能有收入,回報快。

    綜上,單個家庭靠耕種自己家的幾畝地根本無法保障生活,現在很多地方實行集中耕種、機械化耕種,土地有專人耕種不閒置,騰出來的人土地出租有收入,進城務工還能再有份收入,是和好方法。

  • 12 # 種田人ysh

    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是無利可圖,對嗎!

    其實,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主要不是種地無利可圖,收入低是一方面,主要是隨社會的飛速發展,老百姓對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慾望過高,嚮往城市生活,想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的貧窮面貌,踏上尋找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前往城市,以力謀生,用智改變人生,一句話,為多掙錢而補帖家用。

    因為,近些年來市場農資,其它物價暴漲,遠遠高於底迷的糧價,導致年種地的收入與開支的差距太大。

    總之,還是想過上三不愁,五保障的生活只能放棄低收入的田地。

  • 13 # 暢談有宜

    種地,利國利家。誰告訴你農民老百姓不想種地了,不種地不收糧,你吃什麼呢?你把因果本末倒置了,什麼無利可圖,這話說的不對!

  • 14 # 天派4

    種地只是解決溼飽,孩子上學,人們看病,生活各樣開支根夲沒有,有時種地賠錢,連基夲生活費都沒有,所以異地打工,

  • 15 # 艾紹江

    市場經濟?地分確權,怎麼經營是專利,政策無權干涉,也不能指手劃腳,利大利小是經濟執行條件,趕上好行市多收入點,不好也就少點,誰也不知道趕上啥價大幫哄,結果是都不好,農產品就這樣,風行雨順永遠跟不上自然變化,只能順其自然,地權說了算,怎麼經營是承包者的腦力。

  • 16 # 李庶福

    農民不想種地的原因是出力多,收入少。一畝地種兩季。除去種子錢化肥錢澆地錢,收割機錢。淨收入不到1千元。你在外邊打工,一天就掙200多。所以種地這個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要想種地賺錢,必須一個人種500畝地,全部是機械化就有利潤了。不過大家放心,這種事很快就會到來。

  • 17 # 老墨汁

    老百姓不是不想種地,根本原因是生產出資源無法保障生存和生活。

    種地產出收益,扣除各種投入費用(不包括勞動力費用),剩餘出盡多夠一年的口糧。

    教育費用、醫療費用、日常生活等其它的各種費用,每一件事情上都需要花錢才能正常生存呀!我們下苦力已經勤勞了,錢在哪兒?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而這條命根已經無法再保自己和家人的命了。老百姓只有,也是唯一的一條路:背景離鄉。

    每個離鄉人,戀戀不捨,回頭再多望幾眼自己的家鄉。現實的無奈,老百姓只有離開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這塊深情的土地,成為社會的遊子,去尋找能夠生存下去的地方。

    這才是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和心情。

    老百姓“不想種地”深層次的問題和原因,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警覺。

  • 18 # 生產隊長老楊

    問: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是無利可圖,對嗎?

    完全正確!

    中國是人口大國,十四億人,二十億畝土地必須以種糧為主,才能養活這麼多人,如果全部種收入高的經濟作物,中中國人很快就會捱餓,所以必須以種糧為主。

    農民每人只一畝三分地,種經濟作物怕全中國人民捱餓,而種糧卻只收五六百塊錢,不夠交農合的,更別說買車買房娶媳婦養孩子了。要想和非農民一樣過的滋潤一些,只有離開土地去另謀活路或去打工。

    二十億畝土地不能讓八億人去種,這樣就是僧多粥少,二十億畝土地讓一千萬人去種,機械化每人二百畝,每畝收五百,每人每年收十萬,就有利可圖,就有人願意種地了。

  • 19 # 夏菁不加群

    因為我是農民,南方一家要十畝以上的可耕地是很少的,不管糧價多高都不可能解決拋荒的問題,每家每戶都是零散的一小塊的土地,如果青年人留下來種地根本維持不了生活。我一個姨侄前年承包了二百畝地累死累活活的幹了二年,每年算下來純收入不到十萬,二年下來黑的象非洲人,瘦的像猴一樣,只能放棄,各種硬體的不完善也是因素,國家只有完善水利設施,修通機耕道路,因地制宜大力平整土地,整合土地資源,從小戶手中以租賃的形勢集中為大戶種殖,農藥種子化肥機械等農用物資按總收入補貼種糧戶,使小戶大戶都有收益,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使青年人就近就業。也解決了夫妻分居,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後顧之憂。這才是振興農村,扶持三農。

  • 20 # 馬遠國

    老百姓不想種地的根本原因是無利可圖嗎,也不是無利,準確來說是微利,只要不懶惰,耕種土地了飯有吃的。對大部分農民來說是這樣的,因為糧食不能大幅度漲價,國家巨集觀調控,保障人人有飯吃,又吃得起飯,照顧低收入群體,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與之配套的種子、化肥農藥等成本大,農具傢什,機械費用,就有點捉襟見肘。

    拋荒田地的農民,他們也是不得以而為之,有家的地方掙不到錢,掙到錢的地方沒有家。遠離親人,背井離鄉,在別的地方去打拼,只是暫時撂荒了田地,換了地方為國家搞建設,在城市從事各項各業,在工廠造產品,也是在為國家作貢獻。把青春奉獻在了打工的地方,老了打工的地方不要了,還是要回到原地方,最後種地終老。

    糧食是國計民生,國家重視,政府擔當,全民關心。田地拋荒面積大的地方,鼓勵有能力的人去承包,鼓勵有財富的人去投資,這也是體現有能力又有資本的有識之士為國家分憂,為國家作貢獻。

    國以糧為安,人以食為天,我堅信,國家有能力解決田地拋荒問題,不會任由土地荒蕪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是無法釋懷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怎麼辦?耿耿於懷到常常想起就哭,情緒很不好,有點影響到目前生活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