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 口袋裡的時光66666
-
42 # 樂天派家有倆寶
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要看答題者如何看待和理解,
如果說一般的朝九晩五上班的那種工作,在沒有人照看孩子的前題下,確實不現實!
但從另一個方面說,經濟獨立就一定要去朝九晚五工作才能做到嗎??
我也是2個孩子的媽,我一直不但經濟獨立,還負責養著兩孩子。
我生孩子前也是在工廠朝九晚五工作的,然後從懷上老大以後就辭職在家,因為之前是做設計工作的,然後辭職的這段段時間,一直都有接單,在家做一些設計,這工作一直做到孩子三歲多,每年的收入跟正常上班的普通白領沒什麼區別,這是我,懷孕以後一直在老大三歲之前所從事的工作,完全能夠經濟獨立而且能夠養起孩子。
我是在老大三歲的時候生的老二,在懷老二的時候,我們購買了房子,有了房貸,在老二四個多月的時候,我覺得那種設計的工作收入不太穩定,怕家庭生活,我把老二給老人帶,自己去朝九晚五上班了!但多年不上班,對這種管制已經不那麼習慣,上了一年,我又離職了,然後我自己開了個實體店,邊照顧孩子邊看店,那時候老大四歲多,老二一歲多。實體店開了三年,老大抱怨,說人家的孩子週末節假有家長陪我們家媽媽忙,沒時間陪她,我想想也覺得對,然後我又改變我的工作了,從此以後學習了做電商,一直到現在。老大已經14歲了,老二已經11歲了,這麼多年孩子基本上也是我帶,但是經濟一直獨立。還負責兩個孩子的所有花銷。
就是這幾年網路更發達,邊帶孩子邊做一份能夠讓自己經濟獨立的事情做,我覺得是可以兼顧的。
個人歸納總結了一下邊照顧孩子邊做的事情,有如下幾類
第一,現在有很多做臨時工,手工外發這種,完全可以把東西領回家,再利用閒暇時間做,一天,做幾十塊錢,應該是沒問題的;
第二,做業務或設計型別工作,這種工作工作時間比較自由,找個人搭把手,做到經濟獨立和照顧孩子是完全可以
第三,從事網路相關的工作,比如電商,自媒體型別的工做,自己規劃一下時間,也能做到經濟獨立和照顧孩子
第四,自己創業,開實體店的,規劃好時間是能做到經濟獨立和照顧孩子的。
第五,其他自由工作,比如送外賣之類的
之所以大家會說沒有適合寶媽的工作,主要原因是題主把題目看成是做朝九晚五的固定型別的工作,另外一個原因說沒辦法做到經濟獨立和工作的主要原因,估計是各位沒有經濟獨立的寶媽們有一個好的寶爸能夠養家餬口。
-
43 # 元氣星球4
肯定不合理啊,但是就像是男女不能真正的平等一樣,無解。社會只鼓勵寶媽上班,那麼,學齡前娃娃誰來帶,那麼小的孩子真的忍心扔早教嗎,我之前同事,每天上班把一歲半孩子放公司旁邊的早教中心,下班帶孩子擠地鐵回家,這樣的日子是個人都受不了。即便上了小學幼兒園,試問,哪個地區的學校不是三點多就下課了,有課後服務的還好,沒有的呢,誰來帶孩子,不解決基層問題,談上層建築都是扯淡。拿我來說,兩個娃,大的四年級,小的幼兒園中班,找的工作都是距離家三公里左右的單程,還不能加班,因為要趕點接送孩子,學校不管有什麼事,都是我請假去,兩邊老人指望不上,老公工作早出晚歸的,我能指望誰,生孩子之前我是做的招商工作,天南海北的跑,工資幾萬一個月鬧著玩似的,現在呢,做的是內勤,月薪三千,沒辦法,家裡總得有一個人顧著孩子顧著家庭,老公收入也還可以,但是這種收入均等的情況下,試問幾個男人會捨身讓媳婦去外面奔,別說面子裡子的事,男人骨子裡的傳統思想就不允許,所以,歸根結底,不是寶媽找不到工作,而是再也不容易找到單身時的那種滿意的工作,我朋友,做會計十幾年,所有證書拿了大滿貫,最後也是為了孩子直接辭職了,別說是能力問題,月初月底的工作量都集中在那幾天,需要的是時間去解決,而不是能力的問題。不喜歡高高在上批判寶媽不學習之類的,因為因素沒有那麼單一和絕對,我現在覺得,自己有份收入,兼顧家庭,已經很棒了。
-
44 # 一一小不懂
公司在知道你有孩子且有老人幫忙帶,不需要自己操心的情況下,還會懷疑孩子會分走你的大部分精力,覺得你工作不夠認真,何況寶媽
-
45 # 美杜莎之刃
說明女性地位還是不能和男人相比,男人什麼時候糾結過這種題?
-
46 # 一對小尖牙
增加男性一年陪產假!保證女性的工作權利!
-
47 # 哎呦不錯撒
想了想還是回答下這個問題,不知道會不會捱罵!但是我心中所感,寫出來大家共勉!
社會上沒有任何人呼籲“全職媽媽”必須經濟獨立,這個要求太雙標了,誰說誰被懟!
大家是希望女性可以更加獨立。有獨立意識,獨立生活,不討好任何人,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
說回工作的問題!社會上找工作難,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如果我們直接去就業市場上找工作,他們都是看學歷,看工作經驗,看個人條件!這些硬基礎咱們都有沒有?沒有,拿什麼跟年輕大學生比!
咱們已經一把年紀了,想找工作肯定是需要劍走偏鋒的!
把自己和老公多年積累的社會資源動用起來,熟人好辦事,這個真的不能輕視!你已經在年齡和體力上落後別人一截,必須用別的優勢把短板補回來!
記得十年前工作那會兒,單位裡有一個職位空缺,大把的大學生應聘這個職位,但是你猜最後到崗的是什麼人!
是一位60多歲的阿姨!
我被主任指派教阿姨學習操作!實話實說,我真是一塊教人的料,細心又耐心,阿姨學了一週的電腦,最後承受不住心理壓力,總覺得在浪費我時間,自己退出,不來工作了!
一個根本就沒辦法勝任這個工作的,60多歲的阿姨,都有可能獲得北京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機會!我們會學習,會寫作,能言善辯,缺的到底是“這個”實力還是“那個”實力!
大家可以好好考慮下!我們說的適合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
我猜他肯定不是保姆,收銀員,美容師,服務員,這些需要出賣體力,工作時間不穩定,收入也不高的工作!
我猜那個合適的工作,可能需要你有合適的硬實力才能勝任!亦或者你是一個有條件的人,讓很多人都願意去配合你,讓你看起來更適合這個工作!
-
48 # AA清風話語
憑什麼要求寶媽經濟獨立,孩子是我看,作業是我輔導,孩子上學一天八趟是我接送,洗衣做飯是我做,還得再要求我去上班賺錢,我不是神,分身乏術。就算我想去上班,到哪裡去找早八晚五,中午十一點就得下班,下午再去兩點上班的工作呢?
如果家裡有老人可以照顧孩子,可以接送孩子上學,那寶媽們誰不想去上班呢?其實全職在家真的不比上班輕鬆,如果有條件誰不想去上班為家裡減輕負擔,實現自己的價值呢?
-
49 # 無二的折騰生活
全職寶媽是生活裡最大的贏家
左手帶孩子,右手賺錢,因為這句話有很多寶媽成為了別人宰割的韭菜。
父母們漸漸意識幼年的孩子,如果因為父母屬於陪伴缺乏安全感,這可能會是他一生情緒的隱患。
因此,更多的媽媽們選擇了迴歸家庭全職陪伴,但是面對生活現狀的種種問題,也糾結掙扎,究竟是應該放棄陪伴,迴歸職場?還是可以有一舉兩得的解決方案呢?
看到《新潮職業》裡的小紅書博主,家庭園藝師麥麥媽Abby的故事,很肯定全職媽媽可以兼顧孩子和事業,這件事並不難。
我們只盯住了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卻沒有看到廢墟同樣是養料。
麥麥媽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做好媽媽的同時,你也可以成就自己。
她說:也許現在的你正處在低谷,好像無法從黑暗中抽離,但我想對你說,太陽依然會升起,四季依就會更替,春天也一定會回到你的身邊,它永遠不會和冬天一起逃走。
那如果我們是全職寶媽,也想要從生活中挖掘機會做自媒體,應該怎樣開始呢?
她告訴大家:
首先你的內心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作為一個媽媽,一個全職太太,可是我依然想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值得不斷追求的美好事業。
其次,要學會感恩生命中的恩典,發現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小小的亮光,比如我們可以平安的生活在日光之下,可以呼吸,有一日三餐有家人陪伴的幸福,對這些細水流長的平安喜樂,要充滿感恩,這些都會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再者就是要踏實學習,讀書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有效的學習途徑,不管是育兒知識還是生活、事業等其他方面。
最後如果暫時做哪個方向的目標不清晰,不明朗,不要著急,要相信總會春暖花開,保持對自己熱情的觀察和覺知,慢慢來。
種一朵花,我們要給它澆水施肥,日曬,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無限的愛,我們的目標,人生也同樣如此。
如果我們想做一個能引領孩子有正確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的媽媽,秉持這樣的信念,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生命裡的光。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把自己的夢想當成一株植物,即便在冬天的時候,看上去光禿禿毫無生機,但依然要相信大自然不可抵擋的力量,它一定會經歷低谷嚴寒,迎來生命的春光明媚。
植物如此,我們的夢想也一樣。
-
50 # Minni16
年初因為老公哥哥生了三胎,本來在給我帶孩子的公婆回老家帶他們的小孫子了,我小孩就沒有人帶,不得已之下,我只能辭掉自己的穩定的工作。成為了全職媽媽,現在沒有工作已經八個多月了,期間也一直想找份時間距離都符合的工作,奈何社會太殘酷了,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工作。突然從建設者轉變為沒有收入的全職媽媽,真的有點接受不了,看著銀行卡餘額一點點變少,內心那個焦慮啊。既要求媽媽迴歸家庭,又要求要繼續為家庭創造條件,這真的為難人。社會上一直對全職媽媽有不少的偏見,奈何卻又不創造出適合的崗位出來。
-
51 # 修身養性搞創業
我是個全職媽媽,也是個小老闆。目前經濟獨立,我覺得很可以回答下這個問題。
工作崗位千千萬,總有一個適合的。寶媽經濟獨立並不是非要每天都掙,而是指每個人都該有個一技之長。這一技之長能有的就是掙錢能力的底氣啊。
寶媽是大部分女人都會有的一個社會角色,媽媽們沒有想象中孱弱,我們依然奮鬥著,學習著,所以社會呼籲大家都有一技之長熱愛學習,經濟獨立。這個呼籲不是隻針對寶媽的。
社會呼籲的是寶媽們別因為生了孩子就失去自己,底氣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的。
8年前,我因為結婚,被所在公司取消了晉升的資格,理由就是以後會進入孕期,會更少的時間在工作上,我也是非常鬱悶,幾度抑鬱,因為很難理解啊。後來,發現自己的工作技能換成錢,沒有一點問題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創業了,創業第一年懷孕生子。創業第三年二胎,一點沒耽誤。越做越開心。家人也從原來的完全不支援到全力支援。
以前是公司人資,在公司的時候就有兼職收入了,後來慢慢的,就做成了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孩子大了,就做了職業培訓學校,做了諮詢管理軟體,線上課程。哈哈,越做越多,也越來越開心。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性本就慕強,寶媽這個名詞也只是社會身份上的一個加成,不應該成為一個枷鎖。
每個寶媽都是一個獨立屬於自己的個體,為自己努力,不是為他人。
回覆列表
不合理也沒有辦法,現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