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風的遠方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 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年。

    科舉考試大致分為四級

    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 院試(縣級別的考試)未考中前叫“童生”。考中後稱"生員”"“秀才”。這時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參軍,上公堂不用下跪。

    (2) 鄉試(地方 上省級別的考試)每三年考一次,考期在秋季八且,故又稱秋闈。參考者秀才,及格者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3) 會試(全國級別的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開展的。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故稱春闈;地點京城禮部官衙,由禮部主持,故又稱“禮闈”。考中後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只考時務策一道。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三元:鄉試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和辟舉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命,選士既不須州郡的薦舉,也不經中正的評定,而是由朝廷用公開考試的方法甄別選用。這便是科舉制的真正開始。

    唐代繼承並大大發展了隋代創置的科舉制度。考試科目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是皇帝臨時詔令設定的科目。

  • 22 # 使用者3733787368761

    古代是先考童生,然後再考貢生,貢生考上了再考秀才,秀才考上後再考舉人,舉人考上再考狀元

  • 23 # 相生橋上的光輝

    由高及地排名依次是: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 。

    童生透過專門考試,正式進入縣學和府學讀書,叫進學了,就是秀才,也叫生員。古代平民百姓都要負擔人丁和田畝的徭役賦稅,這是沉重的負擔,而秀才可以免除。

    秀才可以免除的田畝賦稅,在明代有近百畝之多,很多有田的平民,往往就把自己的田掛靠在秀才名下,從而免除官府田稅。這些掛靠的平民再給這個秀才一些錢財穀物,略低於田稅。這樣平民和秀才都雙贏。所以成為秀才,往往可以不勞動而獲得不少錢財,衣食無憂。

    具體標準:

    明代科舉,層層選拔,每一層級,對應有不同的地位和待遇。第一層,叫童生,寬泛一點講,凡是讀四書五經,有心參加科舉求功名的,都可以叫童生。嚴格一點,還要透過縣裡和府裡公辦學堂組織的考試,才能稱童生。

    童生沒有年齡限制,可以是少年兒童,也可以是七老八十,比如《儒林外史》范進,四五十歲還是個老童生,被自己屠戶老丈人恥笑。童生中的優異者,可以享受每月6鬥米的待遇,用來鼓勵童生用心讀書,減少生計操勞,但名額有限,每個縣只有二十人可享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婦米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