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坦坦蕩蕩的松林
-
2 # 奇幻溪流JXL
可能是俄故意留的反衝地帶,
-
3 # 磅礴—東北非著名坐家
俄軍在赫爾松大撤退,說到底是戰略收縮,在烏軍優勢面前儲存俄軍有生力量,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用在烏俄軍總指揮的話說,是“艱難的決定”。
至於說俄軍是否打贏烏軍?個人認為,不是能否打贏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俄必須硬著頭皮打下去,因為,隨著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4個州公決入俄,圍繞這4個州的爭奪,戰爭性質已從“特別軍事行動”變為“衛國戰爭”。既然是衛國,能容許領土丟失嗎?衛國是民族大義。所以,對於俄軍而言,沒有退路,即使在保衛上述已併入俄的4州付出再大的犧牲,也要保證領土不丟!
為補充在烏俄軍兵力的不足,俄已進行了一次臨時動員,徵召了30萬預備役人員。當前,這批人員只有數萬奔赴烏,尚有20多萬正在集訓中,在不久的將來,這20多萬人投入烏戰場,俄軍目前的頹勢是否能改變?如果不能顯著改觀,俄可能就會再次進行戰爭動員,俄有1.3億人口,烏僅有0.43億人囗,俄的戰爭潛力遠大於烏,俄的軍火生產能力更是碾壓烏。展望未來,俄軍只能死保4州,只許勝利,不許失敗!
-
4 # 風趣明月t
戰場上任何進退都受雙方戰略戰術的制約,至於俄軍撤退,是戰略上主動收縮,還是戰術上迫不得己,只有俄羅斯自己知道。俄軍有能力也必須戰勝烏軍,否則剛得手的烏東四州要吐出來,克里米亞也將不保,更嚴重的是在西方群狼環伺之下,俄軍一旦失敗,輕則賠款割地在所難免,俄羅斯掉入二三流國家行列,重則現政權垮臺,俄羅斯四分五裂。
-
5 # A奶奶B
出師不利,掌握不了戰場主動權。和可以談、打可奉培、為的就是要打贏、需看戰爭進展態勢。
-
6 # 遠見卓識糯米Ri
外人怎麼可能看的懂普京在下的什麼大棋?
-
7 # 魏亞清
俄軍這次撤退是把那河大橋連根炸掉,一,我估計普京就想以這條河為界,給點面子給西方國家,二自家經濟負擔有問題,三要休整部隊,四俄方除去核沒有現代化武器。
-
8 # 李少軍lishaojun
兵貴神速,無論是撒退還是進攻;兵不厭詐,迷離撲溯,這都是用兵常態。
說句實在話:不是當事者的局外人,大多是一種猜度,內情、意圖對於雙方都屬於軍事秘密,一定時間內難於外露。
做為局外的旁觀者、中立者,靜觀其變。
沒有絕對的隔世旁觀者,人們對外界事態發展都有不同的思想傾向和期待。
做為華人,應以自己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決定立場。
世上沒有超然的(脫離國家、民族、人民)所謂“普世價值”,西方不良政客及其喉舌常常拿此論呼叫來自欺欺人。
防微杜漸,小心中毒。
-
9 # 佼佼者聯萌
俄軍撤退,巧在有美俄之間密談中透出了玄機,也暗示澤連斯基向俄開啟談判程序,並非俄打不贏烏軍,或許拜登總統在亮明態度,俄烏衝突的時間達到美國戰略消弱其(俄羅斯)實力的目的(如俄撤回,可以平息和談);美智庫正為醞釀實施下一場亞太計劃預案做準備,拜登任期內向危險靠近,同時向倆個大國挑釁,對於俄民眾建議向美方發射核導彈,又將是災難性的開啟,世界走向複雜、前景難測。
-
10 # 時髦芒果G
戰略調整。
俄羅斯目前打不贏烏軍。
-
11 # 風清滴露
俄軍在赫尓松大撤退的原因;
一,收縮防線,緩解後勤補給線的壓力,確保克里米亞不失。
二,俄軍再想奪回赫爾松,難。
三,俄軍想戰勝烏軍更難!
-
12 # 康光華2
主要原因是澤連斯基會炸水壩…,同理,烏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水淹七軍!
-
13 # 向部榮
針對僱傭軍,可用中子彈試試
-
14 # 瑞博雲天
俄烏戰爭是一場俄羅斯與美西方在政治上與軍事方面的叫量,不能以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言成敗,關鍵是看最終的結果。
-
15 # 儒雅帆船UU
本人是挺俄派俗稱俄粉,個人認為俄軍戰爭拉垮,原因不在軍人。冰凍三千非一日之寒,和平時期各方面領導消極,以金錢物質與權力的私自鉅貪,導至全國作秀炒作成風。如有人指出缺點,就隨便扣冒子,還怎麼發展呢?一個閱兵就可以看出問題,訓練的是如何作秀走正步。反觀強權美國,人家是訓練如何殺敵。戰爭中畏手畏腳,表現善意,實則是膽怯的本質。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沒有朋友,反觀對手的狼群,俄羅斯要想取勝是非常艱難的。
-
16 # 冷眼觀雲56042094
兵敗如山倒啊!一旦士氣低落,是絕不可能在戰場上勝利的。除非俄羅斯能夠儘快提振士氣,但這是不可能的。
-
17 # 極速漂流瓶pq
沒有後勤供應的戰場,還能打下去嗎。
-
18 # 鈦蔚
大帝軍後撤都是一百公里左右,主要是想遠離海馬斯打擊範圍,這是做不到的。
-
19 # 城裡待不住了隱居村裡
俄軍看不出還能打贏的跡象,甚至只是俄軍撤退後炸斷大橋都沒有準備再反擊。
俄軍之所以撒退是因為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目前仍然無法通行貨運火車,而在烏東的俄軍大部分需要從那運輸過來。俄羅斯國土大公路交通網落後靠公路補給滿足不了前線俄軍,在這樣的情況下俄軍解決不了補給問題只能後撤。
-
20 # 飛龍一把刀
俄軍赫爾松大撤退應該是不得已的撤退,因為赫爾松的戰略意義重大,背靠克里米亞,意味著什麼,沒有赫爾松這個天然屏障,克里米亞就會不保,如果情況糟糕了,便是連鎖反應,俄軍退至第聶伯河東岸地理位置可想而知,只能背水一戰,另外還要考慮克里米亞的大橋的安全等等,以及後勤補給回題,其實對俄羅斯又是一次更嚴峻的挑戰,因此對於俄軍來說,沒有了退路,只有進攻或許才有新得收穫。所以俄軍只有聚齊新的人數,起新動員的幾十萬人,重新佈局,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像二戰的保衛斯大寧格勒一樣。否則很難扭轉戰局,因為烏軍士氣大漲,多國參與,結局可想而知!
回覆列表
俄軍主動撤退赫爾松是為了更好地打擊烏軍、烏軍認為俄軍敗退、剩勝追擊、俄軍透敵入深、到時俄軍將烏軍各個扦滅!烏軍上當大敗而後悔了、目前最好就是穩定爭取和平談判解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