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風雨的人
-
2 # 有趣的小羊I3
62年畢業,是57,58年高中畢業,首先那時進入初中,高中都要考試篩選,考大學入學率比較低,上大學的確實少之又少,大學學習時很認真,想以後工作時能勝任。有人說那時大學生質量差,那完全是無知,而且不是一般的無知,是無知到極點,是十分惡毒的侮辱。
-
3 # 金秋實悅
對於六二年的大學生是什麼水平是真不知道,因為附近沒有那個時候讀大學的人。但我可以根據六十年代高中生的水平來判斷。
我們這個組生產隊時期六十年代的高中生有六個,有一個數學比較好當了會計。剩下那五個真的提不起來。也不知道在學校都學了什麼,連最簡單的文字遊戲題都解答不了。當時是八零年左右吧!(記不太清了)我去一個屯鄰家去玩兒,因為他們家有收音機,我總去聽小說。那一天,小喇叭頻道的播音員出了一道文字遊戲題。是這樣的……有一個人拿著一把刀在案板上切西瓜,猛地一切,切成十大塊五小塊。問,是怎麼回事?
前提是人家說了這是個智力遊戲。
那天正好有三個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在那家。(冬季,農閒,東北人都愛湊熱鬧)他們幾個高中生猜了半天沒猜出所以然來,其實我早就猜出來了。我就說是文字遊戲,應該是,拾大塊,捂小塊。……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在案板上猛地一刀下去西瓜肯定會分成兩半,因為用力過猛,會發生滾動的。這樣很可能造成一半掉地下的。
就是這樣,他們都不相信我猜的是正確的!直到第二天公佈了答案,他們才承認我猜對了。
還有一件事讓我覺得他們那個時候的高中生都不如現在的初中生。那是八十年代,鄰居家兒子結婚,農村人家結婚都收禮,需要寫禮賬的。這樣我們屯的兩個高中生一個寫禮賬,一個收禮金。鄰村的一個姓翟的來隨禮,寫禮賬的人不會寫,可偏趕巧姓翟的這個人沒讀過書,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讓另外一個高中生寫也不會!這就放下了,告訴那姓翟的人等一會,接著一個姓靳的人來寫禮,這倆高中生還是寫不上,(婦女來的,也是文盲)怎麼辦?主人一看著急了,想到了我,我父親還不同意我去,說人家高中生都不會你一個初中生能行嗎?我說試試吧,就去了。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高中生都如此不行,大學生又能好到哪裡去!
-
4 # 如魚得水286568400
在回答之前,我想說個現象。就是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就是先結論,後求證。而不管結論是否具實。
62年以前的大學生,66年前畢業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學完全部課程的。66年開始文化大革命。學生停課,下鄉。後又恢復高考。文革前畢業的大學生,現在已經都過八十歲了。
本人82歲。57年考高中。全班51名學生。考上高中6名。60年考上大學的佔三分之一。
在大學時。全部是自己管理自己。沒有什麼班主任。兩門課不及格留級。四門課不及格退學。學生不允許搞物件。更沒有結婚的。學習全部靠自己。第五年畢業直接分配。學生是很少上街的。
-
5 # 中國黑鳥
我對62年畢業的大學生不瞭解,只對二十多年前的一些大學生有些瞭解。60年代能考上的,大都是天之驕子,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智力水平對於從事科技的人很重要,相對而言,在學校所學並不重要,有些人以強調那時的師資不行如何如何,完全是片面之詞。那個年代,畢業就從事技術工作,哪怕專業不對口,也能幹出成績,之所以這樣,首先沒有什麼競爭壓力,知識分子少,大多獨當一面,這種鍛鍊很容易培養人,促進他們自然而然去鑽研。現在大多數大學生別說難以受到當年那種重視,找工作都面臨競爭壓力,進了單位,複雜的人際關係,都無形中消耗著有限的精力,做錯一件事,也許就沒有機會了,看你不順眼,也能將你打發走。所以真正的成材率與當年恐怕難比,這是主客觀多重影響造成的。
現在的大學生良莠不齊,有的三本就是靠錢買來的入學資格,也許也有人才,但畢竟,大都是挑剩下的,在過去,可能這些人連中專技校都考不上。學校之間也形成了差距,92年我所在工程部就有一個同濟大學的,一個清華的,同濟也算名校,同濟的電腦就不行,清華的就行,都是一個專業剛畢業不久。我就遇到有的大學生剛畢業,問的問題相當幼稚,可以說在學校就沒有受到合格的訓練。
可以這樣講,如果是頂尖大學畢業的,掌握的知識超過以前的,專業素質高一些是必然的,畢竟科技水平已大大提高,教育的軟硬體今非昔比,但一些中不溜秋的大學生就很難說了,因為天資的差距擺在那裡,效率差距很難用勤奮去彌補。
-
6 # 老姚樅樹
1962年大學生的水平不是你說的那樣!你說的三條是錯誤的。那時高考也很嚴格,不是叫花子出身的子女上大學,雖然講階級鬥爭,也是要擇優錄取。那時的教師水平相當高,大部份是民國時名校畢業生,從歐美日留學歸來的也很多,從蘇聯學習歸來的更多。解放後有大批蘇聯專家來華工作,大學裡蘇聯專家更多,比我所在吉大,每個系裡有一名蘇聯專家,化學系是著名有化學家萊烏托夫,在60年中蘇關係不好後來都撤了。
吉大化學系們唐敖慶,蔡餾生,關實之,陶慰孫全是美英日回國的大師。
那時用的教材是蘇聯的教材,也是世界水平的。那時的畢業生水平很高,兩彈一星就是那個年代搞出來的。合成胰島素,迠設長江大橋,也是那個年代大學生搞的。那時的學生就知道用功學習,講又紅又專。
-
7 # 老夥計610322
據我所知,六十年代初那遍畢業的大學生都是真才實學,是國家建設的寶貴財富,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和文化水平。
那時間,國家急需各類建設中棟樑之才,就從各大高校抽派大批學生直接去前蘇聯專業對口的各大院校留學,中國留學生不負重望,學有所成,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這批大學畢業生,聽從祖國召喚,積極投入到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之中,大顯身手,不少人都成為領域和行業的精英和專家學者。
-
8 # 多才小紅花GL
一派胡言!!!不懂歷史,更沒有水平。也可能是沒有讀過書。1962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是57年或58年入學的大學生。當時別說是大學生,中專生都是十分稀有。那時一個初小畢業生都是一個小知識分子了,在農村足夠當一個生產隊會計了。那時的高中畢業生基本上全都是安排了工作的。我是1965年高中畢業考入大學的。那時全國大學在校生總數也才五十多萬。一年全國大學招生總數僅十餘萬。研究生更是一年僅僅招生千餘名。一個大學每年的招生數僅幾百名,多的像北大清華也就是一二千名。大家可想而知那時大學生的水平與稀缺。當時的大學在校生都享受的國家幹部待遇。生病了到醫院看病,都是在校醫室領記賬單,醫藥費國家全部負擔。那時畢業的大學生,除了少數受各個政治運動迫害影響的,犯罪的極少。後來都成為了國家各行各業的高階技術骨幹力量。
-
9 # 清香益遠5
文革之前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是有真才實學,拼搏進取的大學生。
五六十年代有留級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考試不及就留級,高小畢業考入初中的很少,上高中的更少,考入大學的更是鳳毛鱗爪了。現在他們年齡大都在85歲以上,有的己不健在了。
那時,他們學習都很刻苦,都有信仰,有遠大的理想,是不負年華勵志前行的一代大學生,是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棟樑。
我的一位老同事,她物件是60年代初山大物理系畢業,在北京從事國防科技工作,夫妻見面都很難。那時的國防科技工作者,和其它行業的科學家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大學生。
我認識的幾位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八十年代,有的在中央部委工作,有的是石油企業的高工等。他們是又紅又專的大學生,是為了祖國建設不怕流血流汗的一代大學生。
我村的幾位老大學生,有的是軍醫大學的上校軍銜校領導,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縣級以上領導,現都早己退休。
有的師友可能不瞭解歷史,那年代階級鬥爭對學生影響不大,學習的科目只是沒有電腦微機課,大學都不談戀愛。
-
10 # usa132
大學擴招之後所謂的大學生都不如五.六十年代的高中生。無論是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組織紀律上,都無法和五.六十年代大學生比。大部分就是混個文憑而已。
-
11 # 清泉洗心家森
1962年畢業的大學生要比如今的一些大學生水平高得多!我是1961年畢業的初中畢業,那時雖然生活貪窮,但學生學刻苦努力,老師責任心強,學校管理嚴格,教學質量高!如今的大學生幾乎遍地都是,只要拿錢就拿到一個本科大學文憑。現在的很多學校管理混亂,很多學生在學校整天玩斿戲玩電腦,根本就沒有紮實的學習功底!我在我一些大學生在一起學習嘹天時,問他們一些歷史傳統文化,幾乎是一竅不通,就連山東稱魯,河南稱豫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都不知道!
-
12 # 秋雨憑欄
有人妄議62屆,是不瞭解62屆情況。科研單位,特別是軍工研究所最瞭解情況。62屆生源非常好,即未受擴招影響,也沒有調幹生摻沙子,五年下來課程完整,課程成熟度和新技術含量是公認解放後最好的。在研究所62畢業生都是是技術骨幹,有的甚至是院士。
-
13 # 文忠信
相當厲害!
我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都有60年代初畢業的。參加工作以後在企業內與60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共過事。總體感覺60年代的大學生基礎知識紮實、才思敏捷,聰慧過人。
與我這批80年代畢業生相比,60年代的綜合素質要更高一些,普遍寫一手漂亮的書法,音樂、體育及寫作方面的能力也要強一些。
文革前17年,中國還沒有實施9年義務教育,一般百姓能學到初中畢業的都不多,就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高中、大學教育還屬於精英教育,招生數量少,教學質量較高。一批民國年間留下來的老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
另外,由於當時大學錄取人數較少,單純按照錄取人數來看,62年畢業的大學生現在都能上排名全國前十的頭部985,當然個個都是精英。
-
14 # 慎獨40474747
有人睜眼說瞎話,那時高中畢業生錄取率極低,只有優等生裡面的尖子才能考進大學,更有些高校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畢業生分配各單位都當寶貝使用,上升的速度快,空間大,很多人成了單位不可或缺的骨幹頂樑柱,大部分走上了領導崗位!
-
15 # 老洪H
六十年代初的大學生,他們是什麼樣的水平我不知道,但有一點非常肯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地方國有企業的精英骨幹。
-
16 # 於老師要說
一九六二年畢業,一般應是一九五八年入學。那年大學稍好考些但也是同齡人的千分之一武千分之二。大學教學也是很嚴格的。有升留級制度,這些畢業生的水平是當時很髙的。怎麼說相當於現在的髙中畢業水平呢?說這個話的人是不懂歷史瞎說的。
我的老師(髙中、大學)都是六二年前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水平不低。我是六三年入大學,髙考比例同齡人千分之零點五。髙中畢業生的百分之六。六八年畢業。那時的畢業生水平並不低。不能誣衊老大學生。儘管政治運動多,但教學也沒耽誤。又紅又專呀!德才兼備呀!
-
17 # 使用者盤空雄鷹看天下
現在的年青人根本不可能知道1962年大學畢業生的”生活與工作狀態”的,靠”亂猜瞎想”耒描述是無意義的。你可先去問問你自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後再說,你就不敢說1962畢業的”大學生”沒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水平低"了。我是近80歲的老人"有資格評說",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除了"操作電腦,玩手機,吃喝穿著等"比不過你們。其他的"敬業,文字書寫,繪製機械工程圖,對專案的執著勁"現代學生根本沒法比,說天壤之差太過了,但我說是"底層與6樓之差"一點沒誇張。
-
18 # 一生安樂12
66年前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是我們國家科技棟樑,我們現在的科技基礎都只由那個年代奠定 ,原子彈,導彈,飛機,造船,輕重工業都是那一代大學生努力打下基礎,新中國一窮二白,到六六年,中國己有八個機械工業部,那個時候上大學比例非常低,上高中都很少!
-
19 # 吳玉寧好
1962年屬於計劃經濟年代,是以階級鬥爭為綱,人人自危互相傷害的時候,那個年代的大學生確實文化水平不夠高,除了個別學霸精英以外,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最多相當於今天普通高中生的水平。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
一是那個年代抓階級鬥爭,提倡階級路線,許多乞丐叫花子出身的學生,可以降低考試成績,進入大學,在大學期間也是濫竽充數,混個文憑,實際文化水平挺低的。
二是當時我們沒有改革開放,不瞭解許多國際上的新科學理論,科技創新發展的知識,我們大學學習知識內容陳舊,許多教師就是舊社會大學畢業生,這些教師知識老化,沒有到發達國家學習考察的經歷,憑著這些教師,很難教育出高階人才。
三是當時我們屬於工業化初期,現在已經進入資訊化智慧化的時代,工業化初期的知識文化與今天的知識文化差距巨大,尤其是網際網路的出現,顛覆了對過去許多東西的認識,所以1962年的大學生,在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地文化的人。
-
20 # 過去將來
1962年畢業的大學生,跟現在的畢業生一樣,情況也是很複雜的。
由於當時中國的高等教育剛剛起步,無論是大學裡的老師,還是學校裡的知識,基本上仍然是保持50年代的水平。那時候剛剛畢業的學生,從知識本身的水平看,跟現在的985院校有一定的落後。不過說到具體的,大概分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留在學校任教的,或者從事科研等相關工作,一直堅持下來的。
當年的大學生,由於招生人數少,從智商和學習能力來說,是要超過大多數現在的985院校的學生的。因為當時來說,全國每年招收的大學生只有幾萬人,而現在的985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數也達到了20多萬人,從招生人數方面講,是遠遠超過當年的大學生的。
而且,當年的大學生,大多數從基層工廠部隊農村從事過重體力勞動,對於學習機會的珍惜程度,對知識的重視程度,普遍超過現在的普通大學生很多倍。所以,他們大多數人的知識,學得特別紮實,創新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專業不對口,分配到工廠等單位,或者早早改行的,很多都“泯然眾人”。
儘管當時的整個社會,普遍有重視知識,重視知識分子的風氣。但是具體到各單位,由於建國以後時間不長就停止了退休制度,普遍人員超編人浮於事,且工作能力方面欠缺,合格的很少。同時分配來的大學生,普遍有一些恃才傲物等問題存在,由於專業不對口,很難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不少甚至在文革中,成了被打擊的物件。
以至於後來,很多人都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稱為普通人。
第三,運動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八十年代被清理過。
那時候的大學生也是一樣,各種想法都有,剛剛畢業就遇到了文革,也有不少人積極投入到“激情燃燒”之中。有的混的風生水起,也有的不盡如人意。不過凡是參與過運動中成為造反派的,文革結束後,大都被清理出幹部隊伍。
總起來講,那時候的大學生,知識水平不太高,但是學習能力強,創業能力強,吃苦精神足,踏踏實實做事的,基本上都非池中之物。
回覆列表
1962年"文革″末開始,階級鬥爭的觀念在學生中並不濃厚,那時國家經濟很困難,大學招生很少,凡能考取大學者都是精挑細選的尖子生水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