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淮北日月升

    過去窮人家是怎麼養活七八個小孩的?

    筆者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對那時候的生活深有感觸。

    的確,那時候多數家庭都有少則四五個,多則七八個孩子,但是那時候的孩子也都養活了。

    要說那時候怎麼養活這麼多孩子,簡單介紹一下:

    1、孕婦的檢查幾乎是零。

    現在一個孕婦一整套檢查下來要幾萬塊,而那時候孕婦幾乎沒有任何產前檢查,只要腹部鼓起來了,就是“有喜”了,幾個月以後等著生就是了。

    2、生孩子的費用幾乎沒有。

    那時候生孩子,多數就是村裡的接生婆或者赤腳醫生在家裡接生,不用任何費用。

    3、孩子醫療費用,幾乎沒有。

    那時候孩子有病,都是請村裡的赤腳醫生看一看,開一點簡單的藥,不用花錢。

    4、吃飯,那時候多數時候就是粗糧和鹹菜,只有過節才會有細糧。

    生產隊

    5、上學,那時候無論幾個孩子,上學幾乎不用花錢,小學一個學期幾角錢的教材費就夠了,文具一支鉛筆就是三四分錢,花費極少。

    6、住宿,那時候不管幾個孩子,孩子和大人,一家人也就是三間或四間房子,二三十平米到四五十平米不等。

    7、那時候交通,基本上靠步行,不管是三五里地還是三五十里,絕大多數人是步行,極少數人家裡有腳踏車,那時候村裡也就是村幹部有輛腳踏車,只有到縣裡開會才會騎上一兩次,平時都不捨得騎。

    生產隊

    8、穿衣,那時候幾乎沒有人會到商店買衣服穿,多數家庭都是用布票到商店扯上幾尺布,自己在家裡做。然後到了年底,老大的改一改老二穿,老二的給老三穿。

    總的來講,那時候養得起好幾個孩子的主要原因是那時候生活水準非常低。

  • 2 # 閒人愚見

    華人有多子多福的觀念。以前,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大都是順其自然,儘管生孩子。不去考慮養不養得起的問題。能生則生。有的家庭十個八個的生。據說,朱總司令就兄妹十三人。生一個娃,反正就是多雙筷子多個碗。能長大就行。當然,由於當時的生活醫療條件差,也有許多嬰兒沒能活下來。解放初期,鄰居家生了許多娃。有放炕上的,也有放地上的。結果,一天有人去他家,沒見到放在地上的娃。便一腳踩了上去,把娃兒的頭踩扁了。還好,沒踩死。直到長大,娃娃的頭都是扁的。

  • 3 # 愛在深秋4485

    1.過去窮人家孩子多,就當是貓狗養著,餓不死就行了。

    2.孩子肚子疼,就在炕上躺著,煮個雞蛋做點片湯吃就好了。

    3.孩子多,大人去地裡幹活,家裡老大看老二、老三。

    4.過去孩子多,晚上睡覺躺一炕,多一個少一個根本沒人理會,也沒人找。

    5.過去孩子多,家裡供不起孩子上學,有的根本沒上過學,家長不在乎有沒有文化,特別是女孩子有的家長就直接不讓上。

    6.孩子多,幹活的幫手就多,家裡就富裕點。

    7.過去孩子多,穿的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有的一輩子都沒有穿過新衣服鞋子。

    8.過去孩子多,條件差,吃的喝的穿的不講究,只要不餓著,不光著就行。

    9.過去,雖然孩子多,街坊鄰居都實在,吃飯都在當街吃,如果你沒吃飯,到誰家都能吃。

    10.過去,雖然孩子多,家家都有菜園子,冬天白菜蘿蔔管夠,每年冬天家家都有白薯窖,熬白菜就白薯和玉米餅子。

    11.過去,不管是吃啥,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沒有聽說過,這不愛吃,那不愛吃,吃啥都香。

    12.不上學的孩子,就給家裡放牛、放羊,農忙時跟父母下地幹活。

    13.過去,男孩越多的家越好過,幹活的多,掙的工分也多。

    14.過去農村晚上沒有電視,更沒有啥娛樂的事,黑天就睡覺,又沒有啥避孕措施,懷孕了就生。孩子自然就多,就跟養養羊似的,多一個是放,兩個也是放。

    15.過去人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不生兒子不罷休,有的生五六個女孩,才生個男孩。

    16.過去人們的思想就是多子多福,孩子越多,老了越享福。

    17.過去農村說媳婦,不像現在這麼難,只要有三間草房住就行,也沒多少彩禮。

    18.過去農村孩子多,下地幹活,身體強壯,有點小毛病吃點消炎藥就過去了。

    19.吃的是自家產的蔬菜和糧食,都是純天然的,沒有汙染。

  • 4 # 茫茫長夜

    過去都有疤

    特別是窮人的疤特別多

    隨便撕開一道疤

    隨便撒上一把鹽

    都夠那些窮人叫幾天的

    你看過《白毛女》嗎

    那楊白勞就一個女兒叫喜兒

    他養那一個姑娘長大成人了

    到過年的時候還不是欠了一屁股債

    就甭說揭鍋蓋

    養一個難,養七八個何其難

    你過過58年嗎

    今年才23年,58年還很遠呢,俺沒過過

  • 5 # 順理成章姐

    我外婆一共生育了九個兒女,我有四個姨媽四個舅舅,遇到節假日母親和姨媽們聚到一起,總會分享小時候的艱難歲月,算是憶苦思甜吧!

    母親講得最多的就是捱餓,吃不飽飯的事。有一次餓得很了,她們會到山林裡去採花呢樹開的花,採回一大篩子,回來都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了吃,後來,差點就被毒死了,因為味道不好,吃得不多,才倖免於難。

    後來,她們還會挖一些觀音土回來,外婆用玉米皮放在鍋裡,中間夾一點軟糯的觀音土,兩面煎軟以後,孩子們就拿著吃了,據說可以勉強吃下去,結果很難拉出來。

    外婆總說那時候捱餓,有很多人就餓死了。外婆在下地挖田時,不用說挖到遺漏的土豆紅薯等,就是偶爾挖到一根飯藤子根,就會隨手抹掉上面的泥巴,塞進了嘴裡……

    據說人們當時的口頭禪就是:“如果能吃飽一頓玉米麵糊糊,死了也閉眼睛!”

    不光差吃的捱餓,姊妹們多了,也差穿的。有一年冬天,母親上床睡覺怕冷,床上墊的是竹蔑席子,實在不敢脫光了身子往上躺,就穿著衣服睡覺了,後來被外婆發現了,給了一頓好打。因為女孩子能有一套衣服白天遮羞,是萬萬捨不得穿了睡覺的。

    而我三姨現在七十多歲了,仍然時不時地埋怨外公沒送她上過學,不然她的生活遠遠不止如今的模樣,所以至今仍憤憤不平。

    所以,過去一家有七八個孩子的,都是差吃差穿的拖大的,生病了沒有治療過,全憑免疫力拖好,直到有了勞動能力,才勉強可以養活自己了,接著又重複上一輩的生活,直到新中國成立,人民才過上了好生活!

  • 6 # 康先生聊生活

    以前大家家裡都窮,經濟條件都比較差,父母雙方兩個人一天到晚不停的幹活,小孩子在家裡面,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並且那時候的小孩子花費也比較低,你只需要給他吃的就行了。

    那個時候衣服什麼的,大的穿完,小的穿,如果衣服爛了就縫補丁,不管大人小孩都是縫補丁,也不講究吃喝玩樂,也沒有手機和電腦,也沒有什麼任何的消費,外面賣飯的也很少,無非就是家裡面做啥吃啥。

    不像現在的小孩子,又是吃喝玩樂,還要幼兒園上學,學費也比以前的高得多,以前小孩兒誰想上學就上學,不想上學就不上學,在家裡面幹活還能為家裡減輕負擔。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小孩出生時就開始花錢了,尿不溼和奶粉,一年下來好幾萬塊錢,孩子大一點了還要給他上幼兒園,不好的還不想讓孩子去。

    等孩子上小學了,又要給他買一大堆的玩具,一大堆的新衣服,還要給他報興趣班,輔導班,一年下來一個小孩子花了十多萬,如果家裡兩個孩子一年就要花二十來萬。

    現在的小孩子才是真真正正的養孩子,以前的小孩子那基本上就是沒人帶,沒人管,就放家裡面,基本上就是隻喂吃的,只要孩子餓不死,父母也沒有時間管理他們,天天都是勤勞節儉為了生活。

    以前窮,大家都窮,誰也不笑話誰,衣服爛了繼續補補丁,沒有飯吃就去隔壁家借糧食,大隊裡面借糧食,而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有錢了,如果你還窮,那就是你自己的錯了。

    當然現在社會經濟壓力太大了,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再怎麼努力也養不起很多的孩子,因為一個孩子一年的消費基本上頂著家裡面一個人的正常工資的收入了,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生孩子。

    最重要的是現在養孩子那是需要花錢的,如果你給自己孩子上的學校不好,買的衣服不好,買的玩具少,那麼你就可能受到親朋好友的嘲笑,因此你不得不給孩子高消費,這樣也就導致了自己的經濟壓力比較巨大,因此也不願意多生孩子。

  • 7 # 老大159941744

    過去窮人家是怎麼養活七八個小孩的?

    在六七十年代是不成問題的,在那大集體時代對於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喜事,添人進口,滿家歡樂。在工廠上班的工人,起初有生育假,接下有託兒所和幼兒園都是是單位負責,家庭沒有多大的負擔,吃喝拉著都是人人一份,大人和岡出生的孩子都是平等的。比如農村那更是優裕,不論大人和初生的幼兒都是平等分配,每人三百六十五斤口糧照常享受。在生活方面人人平等,大人小孩一律平等待遇,"在學習方面從上學到到高小畢業都由集體承擔,所以培養七八個孩子多的是,因為家庭負擔特別輕。不像現在生一個孩子住院費就要花掉幾萬元,培養到上小學就得花掉幾十萬。真是難說,不知是時代進步了還是經濟發達了。有的青年人因此就不敢生孩子了,生怕養活不了。

  • 8 # 多彩小紅花J

    過去我家仔妹匕個,不但能養活,還都念書,住的是三間石頭到頂的瓦房,上的是電燈,停電時會上煤油燈,蠟燭,能吃飽穿暖,我是老大,穿的都是新衣,我媽買燈蕊絨一件衣服給我穿,我沒看好,才把給我二妹穿,扯塊太陽紅的確涼衣服,我媽跑十幾路買一塊給我做衣服。

    我父母偏心,因為我結過婚三年才養的長女,我穿掉下衣服給我二妹穿。

    過去是散養,小孩自由,歡上哪裡上哪裡,白天,七八歲,我能走十八里路上我爺爺家,晚上能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去看電影!

    我們姐妹七個唸書,我父母從未接過,都是自己上下學。

    我十來歲,就能到距離我家半里路的井裡挑兩大桶水,能在山塘的池塘裡洗衣服,我家二妹七八歲就會弄飯。

    所以父母培養我家七個,我感覺到他們除掙錢之外,家務事,也沒覺得怎樣累!

  • 9 # 廷暖

    謝邀答題:解放前農村都是單幹戶,解放後至1954年是互助組,I955年至1957年是合作社,1958年至1976年是人民公社。這段時間沒有什麼窮富之別,大家都差不多。毛主席時代的集體化,口糧按人7勞3分配,生話基本有保障,不至於餓死人。這是黨中央的好政策。

    穿衣是買大的兒女衣服,弟妹是穿哥姐舊的衣服。

    住的是一家人住1間或是2間平房。

    那時主勞力沒有1個脫產帶小孩,都是大帶小,或是爺,或是奶帶小孩,家有2個老人必須其中1個參加生產勞動。

    小孩讀書,1學期只須2元學費,家庭困難點可申請減免。

    那個年代的人民極少生病,責使病了,最多3頭2元也能治好病,有的自已或隊裡就員採些青草藥食了就好。

    那個年代生活不是很富足,有的家庭生了5個、6個、7個、8個、9個小孩。都不見得很辛苦,都很樂觀。

  • 10 # 墨金4973

    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

    要說過去,大家都窮。沒有非分之想,一家人只是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生兒育女是自己的重要職責。每一對夫妻都把撫養子女作為第一任務,他們都具有吃苦耐勞奉獻的精神。沒有享樂主義思想,也沒有利己主義思想。他們為了子女甘願做牛做馬。很少計算,養一個孩子,得承擔多大的負擔,自己吃什麼樣的苦,受什麼樣的累,完全不考慮。

    我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我的父母結婚時父親19歲,母親17歲。他們結婚後一口氣生了我們姊妹7個。 他們的大半生都在生兒育女、為兒子娶媳婦、一邊種地還幫助帶孫子的過程中。他們才是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樸實的最典型的象徵。

    要說現在的社會生活條件極大的改善了,現在的年輕夫婦放開生以後,即便就是生了二孩三孩,也不至於像過去會過忍飢挨餓缺衣少穿的日子。起碼的溫飽問題應該是不存在的,再困難國家和社會還有低保、廉租房以及各種救濟措施會幫助的。

    物質條件僅僅是影響人們生育的一個方面,更主要的是現在人們的思想變化了,沒有人願意承擔生兒育女的勞累和負擔了,更多是想過一種輕鬆自在享受生活的、屬於自己的日子。這也許是人們思想進步的表現吧。

  • 11 # 奇妙精靈L

    毛主席年代我記得。那時侯不是單幹,個體戶。全國都是公社制庋。只要孩子一出生,生產隊就會分口糧,按人口分糧食。孩子越多的家庭生活越好。大家都羨慕孩子多的人家。小孩子需然不能幹活,但是國家都照樣分糧食。比喻小孩子出生了,一歲前只能喝奶不吃大米。但是分了一年的大米,大米肯定是大人吃。所以大人們就多了一份口糧。孩子吃不了多少飯。孩子越多,大人們的生活越好。公有制度的社會給老百姓很好的實惠。

  • 12 # 千年順子

    過去的孩子是靠自已免疫力長大的,家裡窮得溫飽難解決,哪裡有錢看病,靠自已熬過來的。童年也是餐飢餐飽,跟大人在沙灘上,有時母親跟貨車人走了,把孩子掉在沙灘上,到夕陽西下收工時,才想起自已的孩子還在碼頭上等自已呢?才來把孩子接回家,那個年代沒有人販子存在,好人多!

  • 13 # 豆漿叔叔

    1、當牲口養,餓不死就行。

    2、過去窮人生孩子收益比成本大,現在不一樣了。

    3、過去大孩子可以拉扯弟弟妹妹,父母省心省力。

    4、過去體力勞動,種地、蓋房,孩子多,父母就輕鬆。

    5、過去孩子不用學歷,工作終身制,看病花不了多少錢。

    6、過去,丟個孩子、死一個孩子,很正常。

    7、過去,鄰居、親戚沒有貧富差距,廠長比工人多賺不了幾個錢。

    8、過去,父母把孩子當剝削物件,孩子給父母打工。

    9、以前村裡,男孩多,不受欺負。

    10、以前都是平房,鄰居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情況都差不多。

    11、孩子,到處跑、到處玩沒事,學習也不用操心。

    12、過去,沒有房貸、車貸、信用卡,都窮,但不負債。

    13、過去,居委會、村大隊,真負責任,兩口子打架,都有人上門調解。

    14、過去,晚上沒有娛樂活動,避孕措施也落後,所以孩子多。

    15、過去,人的壽命短,多生是必須的。

    15、現在情況變了,一切都變了,所以不能拿過去思想,去想現在的事。

  • 14 # 蓋地虎3198

    這就是大集體和單幹的主要區別,生產隊分口糧的原則是:人七勞三。你就是家裡只有一個勞動力,七八個孩子也不會餓死。需要解決的主要是怎麼讓孩子穿暖。實在困難的政府有救濟。單幹,我實在不敢恭維。

  • 15 # 四弟住家菜

    小時候要挑水,四五年級時,路程介二十分鐘左右,禮拜六日上山砍柴,會爬樹斬枯樹枝,早上熬一窩木薯粥,稀疏水裡有大米,然後用木薯粉打芡。晚上煮飯吃,放學後基本上去摘野菜,父親有時會在食品站拿煮熟病豬回來吃,平時餓了會去別人家地挖紅薯生吃,讀五年級時試過砍竹樹去賣,擔過一百三十斤經過一個多小時路程到紙廠賣,得到一元多左右。我家裡田到外幾分,遠的要走兩小時路程去耕種,地也是,餓不死,要錢沒有。

  • 16 # 湘江評議

    過去沒有窮人家的說法,只有貧下中農和公社社員的稱呼。那時候是集體制社會,每生一個孩子在生產隊能領到一份口糧,全家人吃飯的問題解決了,肉價每斤6毛多錢,治個小病幾毛至1元錢,一期學費2元多,基本上是生的出養得起。

    過去的年代,大家都是勤儉節約過日子,哥姐的衣服弟妹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那時對於生活標準普遍要求都很低,有飯醃菜下飯,沒飯嘻嘻哈哈吃紅薯,個個吃得胖乎乎的亂放響屁。

  • 17 # 白頭翁sd2D

    不是“養”大的,是“拖”大的。優勝劣汰,有些妖折了。長大的都是倖存者,生命力都很頑強。他們吃得下別人吃不下的東西,他們能經受住別人經受不住的考驗,他們學會了各種生存的手段。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有大的出息。

  • 18 # 使用者固安老何分享

    說窮人不對,應該是百姓,或者是社員。對於他們養很多孩子的問題也很簡單。那時候的孩子不愛得病,身體很壯。教育是社會主義義務教育,自然是不用花錢。隊裡分糧食,70%是按人口分。這樣的話,不管你有沒有勞動能力?都能吃上飯基本上生存不成問題。養幾個孩子比現在養一個孩子省事的多。也安全的多。沒有丟孩子的,還有什麼難的?似乎養幾個孩子太簡單了。

  • 19 # 使用者朝朝夕夕567

    其實過去養七八個小孩也沒有現在養一個小孩費那麼大的勁,操那麼多的心,花那麼多的錢。

    過去食物並不豐富,衣服也沒有那麼多的款式。而養孩子的方式那純粹是放養,勞累一天的父母想面面俱到的照顧每一個孩子,不現實,也沒有那個精力。都是哥哥哄弟弟,姐姐帶妹妹。甚至於有時在邊玩晚了,父母都不知道找一找,把你關在門外。

    那時雖然糧食沒有現在的豐富,但糧菜都是綠色食品,沒有新增劑,沒有農藥激素,這對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好處。

    那時孩子上學沒有那麼多的費用,困難家庭也會減免。看病的費用也是相當低,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改開以後的所謂人口紅利,就是那個年代提供的。

    所以那時一家養七八個孩子,並不是沉重的負擔。

  • 20 # 新樂37

    過去窮人雖也沒餓著,吃的孬點,但人身體強壯,很少聽說癌症。一家養活7,8個小孩都是好好的,也沒見餓死一個,上學沒錢也可以上,醫院看也收很少的錢,甚至不收錢。那象現在,一個小孩都養活不起。滿山遍野的癌症,絕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異鄉的城市可以辦身份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