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物閣
-
2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3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4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5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6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7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8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9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0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1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2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3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4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5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6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7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8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19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
20 # 博物閣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
回覆列表
繁體字的「義」從「羊」從「我」,古今字形沒有多大變化:
《說文》的解釋是: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古今學者諸家大致有兩種解釋:
楊樹達認為:從「羊」,「我」聲。段玉裁、馬敘倫認為:從「我」,「羊」聲。詳見《古文字詁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 冊,第 994頁我倒認為從「我」得聲,從「羊」取義,比較合理:
第一,上古音「我、義」似乎比「羊、義」更諧聲。
第二,漢字表示比較美好的意義都從「羊」,如「美、祥、羨」等,所以,學者林義光也認為「義」可能是從「美」省形。不管是以上那一種,總之,「義」就是「儀」的初文,形容人的姿儀或者容貌,比較威嚴又優雅。所以,《說文》訓為「威儀」。經傳文獻和出土文獻都用初文「義」表示「威儀」,比如:
《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義」。在出土的戰國郭店楚簡中完全是一樣的
《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5-16:「[慎爾出話],敬爾威義」(這句話是衛武公在訓誡周平王注意言行舉止)。
戰國金文《王子午鼎》也有這樣的用法「淑於威義」:
還有從「威儀」引申出來的意義「禮儀、法度、容貌、姿儀」等等: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339「義」還引申表示「正義、義氣、仁義」,假借表示「意義」等等十幾種意義,這樣承擔職務過多,影響表意的明確性,自然就要分化。
所以,就加「人」造「儀」字表示本義「威儀」。本字「義」被假借義「意義」、引申義「義氣、仁義」所專。因此,「義、儀」可稱為古今字。或「儀」是承擔「義」之本義的後起分化字也可以。-----------------------------------
「義」中的「我」字,表示第一人稱肯定是個假借,在「義」中如果是「表意」而非「表聲」,那就是以「我」的本義「一種鋸齒樣的武器」在表意。
用「武器」表示「威儀」似乎也可以說通。「我」的甲骨文像「鋸齒樣」武器但是,「我」這種「鋸齒樣武器」在商代甲骨文中是非常恐怖的,實施「鋸腿」的酷刑「刖刑」就是用「我」。「刖」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從「我」從「人」,像「以我鋸人腿」之形。
我之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探討多這個問題,這裡稍微引用一小部分,順便加上最近想到的一些新見解:
「我」具體的形制大概有三種說法:
1、郭沫若認為是《詩經》中所說的斧子類兵器:「錡」:
《毛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錡」到底是什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我最近想,如果以讀音這方面追溯的話,這個武器有沒有可能是甲骨文的「戚」:「錡、戚」音同,「鋸、錡」音也很近,存在諧聲條件:
2、學者曾憲通等人認為「我」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3、寶雞青銅博物館的羅西章認為「我」是陝西周原考古出土的「三齒器」:
但問題是這三種東西都沒有辦法當鋸子用來鋸腿呀?所以,「我」可能就是起到一種表意作用,不一定有具體所指。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各位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