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cHSKing
-
2 # 八大棍
我不知道提問者本人就是個教師,還是有病沒治好。我們可以理解老師,老師的工作確實辛苦。可是我想請問一下,現在那個職業不辛苦?老師們天天說作業批改不完,可是這麼多的作業又是誰給留的呢?有句話叫“在其位謀其政”,民間也有句俗話叫“幹什麼吆喝什麼”,道理是一樣的。你本人是老師,你就該幹老師該乾的活,家長應該配合學校教育孩子,但是,家長家長的教育是教給孩子如何做人和生活中的規矩等等方面,如果把批改作業,以及給孩子傳授書本上的知識都交給家長,那我們何必把孩子送到學校呢?如果幾位老師一起聚餐,飯店把原材料進行初加工後,讓老師們自己去炒菜,提問者覺得合理嗎?我覺得合理,因為老師們也應該體諒一下廚師,廚師的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提問者最好把炒菜、輸液、修車、縫皮鞋、開挖掘機等等技能都掌握一下,因為各種職業的工作都很辛苦!你自己覺得呢?
-
3 # 閱過人山人海
你想讓我們理解老師什麼?理解老師每天的勤懇工作?我們理解啊!那誰來理解我們為了孩子和家庭外在奔波完了還要回來做飯給孩子吃,完了以後還要輔導批改作業?我們讀書時(90後),作業哪裡需要家長去批改,因為那時候的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沒那麼高,而且從那時起批改作業的責任就成了老師職責一直延續至今。隨著社會在發展進步,下一代的教育一直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那時候的教育環境和思想跟現在不同了。不過我個人認為學習上的輔助,如果能幫助到自己的孩子我們肯定義無反顧,但有時候我們未必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老師不能把這個‘責任’強加在我們身上,專術需要專攻,我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說這個問題的,所以意見比較偏頗。
-
4 # 遊育光
如果說家長要和老師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學習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要讓家長批改作業就完全不同了,家長可以批改作業就可以教孩子學習了還要你有何用?這樣的老師請給我回答你是做什麼的?當然了這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這樣的風氣會讓別的老師效仿而影響教育機構的環境。我建議教師考試的時候師德要放在首位的。
-
5 # 成熟就是成長
這有什麼不正常的嗎?我今年31歲,我記得小學時候,老師安排的作業還要我們給家長檢查並且簽字。這有什麼不正常的嗎?
-
6 # 幽冥夜語
我是一個小學二年級孩子的家長,先就自身的情況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我得理解老師。每個老師的教學理念不同,對應的方式就會不同。人的一生但就在校就讀而言就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老師。其中一定有你特別喜歡的,也會有你特別討厭的。小學作為家長可能會選擇轉學,調班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老師,但初中呢?高中呢?大學要轉專業嗎?所以我會要求自己和孩子去適應老師。那麼第一步就是理解。
另外,作為家長不理解有用嗎?我沒實力把老師攆下臺,也沒能力給孩子換教師,更沒膽子在孩子還在人家手下時爭鋒相對。
真正的問題在於,家長在主動或被動,理智或感性上去試圖理解老師的時候,自己的困境,難處不被理解對比使家長群體深受傷害。
比如遇到以下幾種情景:
1.老師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要求孩子自己記作業,不在家長群公佈。家長不知道作業的具體內容,是否有作業?是否足數完成作業?所記作業是否正確?讓想配合工作的家長無從下手。(這也是我正在面對的問題)
2.特殊的工作時間無法輔導孩子學習。醫生面對病患和孩子的作業,警察面對匪徒和孩子的試卷,農民工面對加班的機械和孩子的習題冊……是放下工作,放棄生活,配合老師的工作還是做一個“不稱職”的家長?
3.學識的硬傷成了孩子成長的絆腳石。太多的雙職工家庭把孩子交給了老人,一部分早早踏入社會的家長也被孩子的作業弄得崩潰。1+1,日月田每個家長都能教,能批改。正數餘數補數呢?直角鈍角銳角呢?morning.goodbye.student呢?容斥原理,雞兔同籠呢?
中中國人講究“將心比心”,家長批改作業這個問題不該單方面的要求家長理解教師,家長這個群體更需要教師,學校乃至整個教育體系的理解!
-
7 # 我是阿潔
其次,我覺得家長就是說他們也要掙錢,也要忙啊,忙了一天回來了還要給孩子做作業,孩子要做到凌晨,我還要給他批改,我是不是時間更長,我明天不上班嗎?
誰的家裡每天會很閒嗎?孩子在家裡,大人照看是沒辦法啊選擇留一個人在家裡陪著。但是不是每個家庭都一樣有困難的,對吧?還有什麼啊各種毛病。
還有一般孩子上學啊,基本上人都會出去工作了,不能在家老待著吧。
你想啊,你上完班了,你想輕鬆一會兒,沒想到沒有輕鬆的時間,反而哈比上班還要累。
一天就跟狗啃似的,上班下班吃飯啊,寫作業,然後做到那麼晚,你說誰受得了。
就說當老師的啊啊,那個人家那個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又不用動手,對吧,說說就可以了,那要是費力氣了,他也啊,你還讓他回去幫著寫作業,你不是要他命嗎?
還有比較下班比較遲的,比如說服務行業啊。他可能是9:0010:11點才下班了,回去還要幫著孩子啊寫作業,輔導作業,想時間夠嗎?
-
8 # 廬州曉悅
這個提問的人不是老師就是家長中的舔狗。孩子寫作業寫到深夜要老師馬上就批改嘛?也是現在網路方便了,以前難道都把作業寫好了半夜趕到學校讓老師批改嘛?真不明白這提問的出發點是什麼?
現在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讓家長買教學器材,讓家長去打掃教室,當然那些隱晦的要家長送禮包紅包的就讓人深惡痛絕了。家長為了孩子不得不委曲求全,這更加助長了老師們的氣焰。家長為了供孩子上學已經付出了很多,而教師也只是一份工作,同樣是工作為何要家長來分擔?教師每月工資分一部分給家長?
好在現在各級機構都發現了這個問題,好多城市教育主管部門都陸續出臺條例杜絕老師要家長批改作業,當然還有其他條款,但我認為這條應該是家長們最期盼的。
社會分工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現在老師這個本來很高尚的職業也被汙染了,變相開輔導班,甚至有的還賣貨。我們也不能要求老師多少高尚,但最起碼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
9 # 翊如墨
理解,這個詞是萬金油。用到哪裡,都可以。
家長理解老師,老師理不理解家長?衣食無憂,存款花不完的家庭,在中國,甚至世界上有幾個,這種家庭不是普遍性的。大多數的家庭需要夫妻二人齊心協力的工作,以換取更優質的生活。孩子在這個階段正處於學習狀態,你讓本該奮鬥的家長抽空應對深夜的批改,不說力不從心,也是心不在焉。
家長的知識水平有限,並沒有系統的教育觀念,且沒有教師資格證!!!孩子對於家庭來說,就是孩子。對於學校來說,就是學生!老師不批改作業,交給家長,美名曰:增強溝通。虧心不?增強溝通的方式如果是作業,那孩子還有的天真爛漫嗎?還有的純真無邪嗎?家長和孩子的增強溝通方式應該是玩遊戲,而不是學校裡留得作業!!!今日事今日畢,學校裡完不成就不該回家,回了家就不該想學校。在家裡出了事,學校不管。在學校出了事,別想往外推。
定位是什麼?老師和家長的角色又是什麼?孩子究竟是學生還是皮球?當前的教育模式是否是最適應時代變遷的產物?上學有學區房,沒戶口,沒房子就各種受限制,學校,地產商相互勾結,那個重點沒有預留名額?錢能解決一切,卻解決不了一個孩子應該有和應該遵守的權利!
老師是什麼?是靈魂工程師,不要把這個責任推給家長。家長是守護神,也不應該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工作。孩子,只有一次這個時代,雙方都不應該互相推諉而耽誤他們本該樹立三觀的關鍵時期!
-
10 # jurode
罵一個能不?理解你媽的腿。數書育人本就是你們教師的責任,作業要孩子的父母改,要你們有何用啊?難不成下一步要我們自己數書育孩子?你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就滾蛋,公立學校就這副態度,被私立學校打敗只是時間的事。作業往幫凶QQ上一發不管了,很多孩子作業是小組長改的,還有啊明明過程和結果都的,但就見一紅勾。這樣能叫好孩子???
-
11 # 九門提督坎震離
1.我們上學那時候的作業,為什麼老師都批改完了?
3.為什麼我們上學那時候的老師看到學生衣服破了還會幫忙補一下?
。。。。。。。教師不單單是一種職業,更是承擔了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
我們完全進行教育商業化的時候,那不過就是一樁買賣,一分錢一分貨。多少錢幹多少事兒而已。
-
12 # 行走江湖談風雲
老師是幹啥的,交學費把孩子送學校,反過來,家長的天天忙著幫孩子輔導作業,還讓人上班不。這種現象,網上都在說,真的的好好改善一下這種情況?
-
13 # 果果屋零食
我就搞不懂這些老師天天喊累的是怎麼想的,來來到我們這來上幾天班看看,每天7點50前必須到店,早會半小時站著開,展車必須擦乾淨到白手套摸過的地方不能黑,晚上9點後下班屬於正常,一個月4天假,還要看領導批不批,任務沒完成工資打七折,連續兩月沒完成直接滾蛋,過年都要值班,老師你TM的天天喊累,咱兩換個工作試試行不行,操
-
14 # 傑克他老爹
怎麼理解老師,現在的家長比老師累百倍,工作一天下班還得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一個老師一天能上幾節課,你們都想想,他們就交一門課。家長就不同了,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數學英語,你那門不交孩子,作業交不了,學校微信群裡點名。世界上他媽的還有比中國家長累的嗎?
-
15 # 午夜動態圖
一看你提這個應該,你應該是老師吧首先教學,批改作業本就是老師職責之內的事,家長作為教育的一個參與方,家長不是專業老師,一般家長只能盡到一個陪同,照顧的作用。就算家長學歷高,那他也有自己的工作。你讓家長理解老師,那你理解家長了嗎。其實現在職場老師很多是80,90後,我們那時上學沒有微信,沒有群,作業是誰批改的呢。好好想想吧。自己工作做不好,還要家長理解你。
-
16 # 山裡的小七
現在的老師也是被大部分家長慣的,現在社會普遍把教師職業崇高化,老師自己也把職業神聖化,教師職業辛苦,請問哪個行業不幸苦?打工者不要看老闆臉色嗎?創業者不要看客戶臉色嗎?打工者和創業者都是看臉色還要陪笑臉的職業,而老師呢,家長誰敢給老師臉色?還沒說當教師的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各種津貼,還有退休工資高,這些都是別的行業享受不到的,這個你們當老師的怎麼不說呢?有些老師總是說當老師工資低,那只是開始,再說哪個行業開始工資不低?哪個行業不是資Grand SantaFe老經驗越多工資越高?老師就是沒出社會吃過苦,有多少行業比教師這個職業辛苦的多的多,你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負這份工作的責任,我們八零後讀書家長哪裡操過心,父母連教室在幾樓都不知道,那個時候的老師是真好,雖然有時候會打罵發火,但是就好像親人一樣。當然現在也有好老師,但是較少,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現在養個孩子真的太累了,孩子讀書家長跟著讀書,佈置作業明明就可以寫到黑板讓孩子記下來,非得發群裡讓家長去給孩子說,還有就是各種手機學習APP,家長群動不動就是讓家長反思。國家還提倡生,不是不想,是不敢。
-
17 # 痴頑8
以前人有理想,有責任感,現在老師,不是我說,糟糕透了。除了腦子裡想著課外拉全班孩子去補課賺點外快,其他毛都幹不了。至今沒有一個老師是例外。中國教育是時候要下狠手整頓了,教育是國之根本之一,再這樣下去,孩子會毀了,老師滿腦子都是錢,意識決定行為,行為影響環境,尤其是老師,影響太大了。從事教育工作11年,放棄了,太難了,大環境都這樣,你一個清高就得死,你一個老師一年拿工資十萬左右,那些賺外快的,一年大幾十萬了,家長還不得不去補課,曾經家長找我補課,我都拒絕了,上課講透了,作業佈置合理,學習就夠了。很多老師課上不說,課下不批改作業,精力全在課外補習上,家長又不是傻子。就問你們,現在還有幾個學生畢業之後回母校看望老師的?太少了。從尊師重教到現在變成很多家長反感學校,這幾年難道就真的全是家長的責任?而且沒有哪份工作輕鬆的,自從辭職創業,雖然比以前累,但是賺的錢心安理得,總比打著老師的幌子,實際做無本生意強。補課,簡直可笑?要麼你上課說不透,沒認真備課。要麼你管理能力差,班級學生不聽你的。要麼你上課根本不說,就是為了留著家長花錢找你。惡不噁心賺這樣的錢?真的爆句粗口,媽的以前做班主任,跟校長反應任課老師不認真,課下拉我學生去家裡上課,結果學校都沒通報批評,私下裡警告一下了事。事後我還被教務處約談要搞好班級任課老師和諧,和諧你妹啊,班裡幾個想學的,家庭條件一般的,我上哪裡去說理?難道中國社會從教育開始就要打上階級標籤了嗎?毛主席帶領的中國共產黨進行階級鬥爭,難道這是要在中國復興的道路上要復辟了嗎?我自己的孩子我從小就教她人格要獨立,但是學習我也從來不會說三道四,學校老師組織的奧數班,作文班我一個沒去,我寧願每年花時間花錢帶孩子去看世界,眼界寬了,知識也就有了著落點。孩子門門90分,偶爾考個滿分,夠了,你要允許孩子有失誤,就像工作,也總是有失誤的。追求第一名,那是教育失敗,教育的根本是弄明白,弄熟練。老師除了教書,還要育人啊,你的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老師的考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成績上,競爭上崗還要包括社會監督內容,學校也加強道德管理約束。教育本就是開放的,因為需要教會孩子學習能力,創造力,教會高尚的道德情操,愛國情節,還要教育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也是封閉的,社會手段不能出現在校園,成年人的很多東西都要在學校規避。所以老師難,所以需要更優秀的人才,所以需要精選機制,需要淘汰機制,當然我們也理解老師不好做,但是還是那句話,沒有什麼是好做的。以前,社會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時候,最優秀的知識分子才能當老師,現在社會人材井噴了,結果當老師的,可以說都是人材最低那個層次的人。以前市場經濟不發達,當老師不會覺得想要賺錢,現在不行了。行政手段針對教育一定要跟上啊!心裡憋了很久,其實說這麼多,也沒什麼用,畢竟人輕言微,期待不遠的未來,能夠看到中國教育事業發展起來。
-
18 # 愛好和平吃貨小胖
不管你是否是老師,作業的批改這是作為老師的職責,也能讓老師更加的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至於老師的工作能否被家長理解,大部分的家長也不是無理取鬧的人,當然也不排除部份家長,如果是學生過於多,可以向教育局和學校表態,去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推給家長;即使是教育體制下的弊端,老師也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家長也應該尊敬和理解老師
-
19 # 塵封的程式碼
讓這老師來個996,三班倒啥的就知道什麼叫辛苦,本身就是職業範疇沒的工作,動不動扯辛苦,搞笑不,誰不比你辛苦
-
20 # 夢迴1937
老師都商業化了 國家一重視老師 看看 全國大部分老師都翹起來了 用孩子變相的威脅家長 道德綁架 我家的孩子有次和我說 叫我不要去家長群裡問當天佈置的作業 要不老師說要捱打 我當時氣的發抖
回覆列表
不知道為什麼,本該是家長與學校配合共同監督孩子學習的事,忽然就成了“家長作業”,這種行為又導致孩子失去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甚至連今天有什麼作業都不知道,得爸爸媽媽看看群找找各個老師的留言,一項項的告。
反過來,等到家長無力輔導時,呵呵,你們懂的,產業興旺。
舉個諷刺的例子,我娃小學森一個,2歲4個月時,我堅持送入私立幼兒園開始學習,我的堅持讓我們夫妻和孩子適應了輔導作業等,10月初,班主任誇我孩子和幾個同學有二年級水平,而幼兒園快樂升學的孩子,總是被批評,甚至要求其家長辦理退學,逼的家長找了校長,甚至在校門口吵鬧,都成了“新聞”,我上班,同事問我兒是不是1年哪班的,聽說咋咋咋。
那麼,請問一年級的孩子,老師該不該教其一年級的知識呢?該不該思索下什麼是本職工作呢?該不該改一改“為了你孩子”,家長“不配合不理解”老師就放棄孩子這種“挾孩子以令家長”的態度呢?
再換一個角度,如果我是一個老師,我認為怎樣怎樣,有助於學生學習,那麼我在群裡安排安排,不配合那肯定是不理解我工作。。。。。。
身為人父的我上小學那會沒有群,沒有手機,沒有座機,我們的老師主要就是掌握我們的學習動態,方式就是批改作業,上課抽問,隔三差五聽寫背誦小考,除非犯了大錯才會叫家長或家訪,那麼,何來家長理解老師?
所以,我希望老師理解下自己的職業,別把科技用成“打小報告的小學生(像不像愛管事的班長)”。
最後,也真心希望家長們重視孩子的教育,配合好老師,因為,你可能預測到上了小學有超前教育,可你預測不到進了社會,孩子會被上什麼“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