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潮千躍
-
2 # 暫且想不到使用者名稱
怎麼說?這個問題,既是義務又不是義務,全部看夫妻關係好不好,婆媳關係好不好。
今年的中秋節,發生了一個事。我大姑子打電話問我,中秋節打算怎麼過,我就把原來我老公也答應的去我媽家過節然後去公婆家這個初步打算(當時其實也沒有決定原本還想去外地玩的)告訴她了,結果她質問我:“你現在應該是去陪我父母而不是去你父母家,你媽家開車近你隨時可以去,做我們家的媳婦就該如何如何!”我聽了也是很火大。沒有料到掛了電話她就跟我老公她弟弟聯絡並且電話裡吵起來了,大罵了我老公一頓。我跟我婆婆關係不好,最主要的緣於我生老大孕期在她家過的,人家真的沒有正眼瞅過我一眼。坐月子又找理由跟我吵架。我先生了大姑子後倆月生的,我婆婆不肯幫我帶孩子,卻偷偷的去大姑子家帶了幾年孩子。從頭到尾他們沒有露過一絲風聲,肯定娘兩個都商量好的了,是有一次,我婆婆在廚房跟我吐槽,大姑子婆婆說她“親家母你腳疼在我家帶孩子吃豬腳吃了這麼多都吃好了吧?” 當時我聽了好震驚,我深深佩服他們兩母女的隱瞞本領,她明明有公婆帶孩子,還住在一起,不懂為什麼。。。。。。當時我就回復了我婆婆一句“你自己家是沒錢吃豬蹄嗎?”最可恨的後面,是我大姑子屢屢要提起這個事情,反覆的想要用她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我,要我不因為這個事情記恨她媽,她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往事太長說一下就停不下來,轉回中秋節這裡,後來我想了一下,我孃家做節是在早上拜拜,中午大家一桌子吃飯,那麼下午去公婆那裡晚上過那邊的節,時間上完全來得及,我就跟我老公講了後來我們也這麼做了。不要老拿義務這倆字來綁架老婆。農村人都有義務帶孫子啊,我的婆婆何曾來抱過我的孩子一天?但凡是不肯去的肯定都有她的原因。夫妻還是好好溝通吧。。。。
-
3 # Excel技術控
不是一個妻子的義務。我老丈人說過一句話:“兒媳婦又不是自己姑娘,面子上能過去就行了。何必要求的那麼高。”我小舅子剛結婚那兩年,總是帶媳婦回來,人在外地有家,能回來就不錯了,而且回來了衣食住行都不習慣,基本過了初二他兩個就回孃家了,一直在孃家呆到過完假期。
我媳婦是從來不回我家,因為和我媽不對付。現在的女性獨立能力多強,當婆婆的不能說兒媳婦,看不慣的只能兩人賭氣。再說回到老家,在婆婆的地盤混,婆婆和兒媳兩個女強人在一起,難免出現磕磕碰碰,所以我媳婦說她不回去,我也同意了。然後基本都是過年我回我家,她回她家。我從來沒有認為這有多麼的不好,誰在自己家裡都不會覺得拘束,雖然媳婦是自己家人,但畢竟是外姓人,還是很難融入到你這個家庭的。
這幾年,我媳婦又開始跟著我回去,因為覺得我父母都老了,整天不見公婆也不是很好,所以過年回跟著我回家,但是基本都是回家呆半天就走了,因為畢竟現在有孩子,孩子也不是很適應老家的生活,所以基本回家看望下父母就走了。俗話說的好,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妻子真不想回去,又何必強求呢,為了回老家,夫妻之間就鬧一通彆扭,就是真回去了,妻子不還是板著臉。
跟丈夫回老家並不是妻子的義務,確是親情和人情,丈夫和妻子應該互相溝通,互相理解和包容,只有這樣,才能家庭和睦。人都說家和萬事興,不管妻子回不回家,我覺得都很正常,沒必要為這些事爭論。不是多大的事。
-
4 # 愛旅遊的老鼠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你個你老公結婚了,為什麼不能一起回丈夫的老家呢?都成為一家人了,不是你有沒沒有義務的事,是你應該做的。
1 看來你和你老公結婚以後還沒回過婆婆家,不知道你和你婆家有什麼矛盾,為什麼不願意回?那裡有你老公的爸爸媽媽,回家看望老人不是你的義務嗎?
2 難道您們結婚後要是去你的家裡,你老公也不願意去,你會有什麼想法嗎?不可能結了婚就六親不認了吧?如果和你婆家有什麼矛盾你更要和你老公一起回家,用自己的行動化解家庭矛盾。那樣做你才是個聰明的女人。
3 如果你不和你老公回老家,你老公一個人回到家是不是要受到親戚,朋友,鄰居的笑話,如果你真的有事脫不開身,也要給老人家打個電話問候一聲解釋一下不能去原因。作為女人做什麼事都要為家庭多考慮考慮。凡事都換位思考一下,不要讓你老公為難。如果你沒什麼原因就是不想去,我覺你這樣的女人不要也罷。家和萬事興。
-
5 # 木子一一劉旭春
是的,應當這麼說,“跟丈夫回老家是一個妻子的義務”。
當然了,跟妻子去岳父母家也應是一個丈夫的義務。
道理也很簡單,首先你丈夫的父母,由於你們兩人的結合,成了你的公婆,也就是你們的婚姻把兩個家庭聯結起來了,成為了“一個大家庭”,兒子回家自然是一種順理成章的事,只有兒子的回家,沒有媳婦的回家,怎麼可以呢?所以,跟丈夫回老家這不僅僅是一種義務,而且要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常回家看看,這即是情,更是理。
同理,不僅要把跟丈夫回老家看做一種義務,也要把跟妻子回岳父母家看成一種義務,妻子的爹媽也是丈夫的岳父母,丈夫跟妻子去岳父母也應當成為一種習慣,親情只有在這種常回家看看的氛圍中,才會更加溫䁔,親合。
跟丈夫回老家或跟妻子去岳父母家,即是義務,也是責任,更是道理。法律明確規定,父母有撫養兒女的責任,兒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從這個概念出發,跟丈夫回老家或跟妻子去岳父母家,不僅是履行親人間的義務,也是在履行一種法律義務。
-
6 # 路在腳下27327
天啊,居然有人提這種問題。我告訴你,這不是義務,這是支援。況且法律也不可能規定這些,你丈夫的老家也就是你老家啊。假如你回孃家的時候不也帶你丈夫一同去的嗎,你孃家那也是他半個家呀!
現在夫妻在外打拼都有自己的小家,但是別忘了我們從哪裡出來的,那裡可還有父母,兄弟姐妹和親戚朋友在老家。逢年過節有時間也應該回去看看他們,這是每位做兒女的本分,如果連家都不愛,說明做人是失敗的。人生短短几拾年,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天天沒命掙錢,該放鬆得放鬆下。
丈夫想回老家看看,作為妻子理應支援他,如果你能抽出時間的話跟他一起回去,代表你夫妻恩愛,互相尊重,老家親戚朋友也臉上有光,在農村大多是這樣,平時鄉親沒事就喜歡問你老婆怎麼沒回來之類的話題?
可能你是城裡人,你老公是農村的,你對你老公的老家沒有什麼感情,這是人之常情,畢競你不是出生在此地,風俗習慣等不同。可是你又想想,你與丈夫是一家人,同樣也有孝敬父母的責任,雖然父母沒跟你住在一起,但是有時間跟丈夫一起回去看看,這是作為兒媳應該做的。你如果不去的話,你老公也可能會生氣,如果去你孃家一方他也不想去,那豈不是要造成小家庭發生矛盾。
-
7 # 深海神龜
和丈夫回老家不是義務,是盡孝。孝重於、大於、深於義務。義務往往是被動的,有法律的強制性和社會規範的約束性。盡孝回丈夫老家,是自願自覺自發的,心靈自然的使然,是人的本源本性本分。虧孝百事不順。虧錢是一時,是能力、運程的問題;虧理是一時糊塗,認識的問題。而虧孝,是心源性、斷根忘祖的問題。孝是中華民族區別其他民族的特有的內函。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龍的傳人,應承載民族的本源。孝是血濃於水的家庭情懷,兒媳勤走婆家,女婿勤走丈母孃家,倆人親熱走兩家,倆小恩愛幸福三家,老少和睦一條心的體現。孝是給小孩一代一代的親情傳承,和良好家教的踐行,你今天的踐行,子女明天才繼承。人年青虧了孝,老了寂寞會苦笑。人越老越看重孝道,希望兒孫多回家看一看,走一走。盡孝就是心善行善。百善孝為先。跟丈夫回老家看看,看看公婆,看看父老鄉親,看看生於斯,長於斯的山山水水,體驗下純樸厚重的民風民俗,就是念根歸根,就是行善。行善的人,是內心純潔、光陽和快樂的人。愛行善的人,也就是知足感恩的人。一個內心有怨恨怨氣,有痛苦憂心,有嫉妒不滿的人,是難善言善行的。一個女人不願和丈夫回老家,這點善行孝行都做不到,又何談本性本源,人品有多好呢!又何談興家旺家和家呢!行孝行善,不僅為自己積福運,也是為後代積福運。娶妻千好萬好,就是不能娶不為自己和後人積福造福的女人。男人擇妻的標準,很簡單,就看她是否真心對待你的父母。一份真心的孝道,足於興家,興數代。家道興於孝道。
-
8 # 只管奔跑
用“義務”這個詞不對,應該說為了愛情的長存,為了家庭的和睦,為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一個優秀的男人,父母養育了他,供應他上學,有些農村父母真是嘔心瀝血培養一個孩子。這孩子終於有一天成功了,你們在大城市安家落戶,有了一席之地。孩子看看自己今天擁有的一切,不可能不感恩自己的老父老母,想回報他們,孝順他們。
也許你會說,我們按時給老人寄養老費了,保證不耽誤他們吃穿,我就是不想回到那落後的地方去。
你這些做法勢必會傷了男人的心,他也許會將就你,不違拗你,但心情一定非常低落;或者他自己孤孤單單回家去,一定非常失落和惱恨。
你想啊,妻子和孩子也是他炫耀自己在外成就的重要資本,更是公婆跟老家左鄰右舍增光添彩的濃重一筆,結果自己沒精打采回去,多沒面子啊!
天長日久,你想想,算算,怎麼會不影響夫妻感情呢?
這裡不談你對公婆非要建立起多麼深厚的感情,作為一種基本的禮儀,哪怕你內心有點不情願,也應該高高興興跟隨丈夫回去,打發他個高興。
反過來,投桃報李,丈夫會特別孝順你的父母,從內心願意陪你去見他的岳父岳母,而不是屈從於你的威逼,迫不得已孝順你的父母。
將心比心,如果你的男人對你的父母非常冷漠,你會願意對他父母好嗎?
中中國人講究以身作則,上行下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你自己也有孩子,你們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世的做法處處影響著孩子。
良好的家風如一條小溪,無聲地滋潤著家庭的下一代,你們對老人和顏悅色,常回家看看。老老少少融洽,孩子自然也心情愉悅,不知不覺受到薰陶,以後才會更好地對待你們。
總之,跟丈夫回老家不是一個妻子的義務,但從大處著眼,卻是有利少害的事,勸你委屈自己一時,幸福你們一世。
-
9 # 葉籽的簡單生活
不是義務但是是道義。雖然說現代女性更獨立更有自己的主見,但是如果什麼都用義務來衡量,有些事情就會變味了。
都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而且假如你們夫妻在外沒有買房或者你們沒有在外工作的話,那很有可能你們就是一起生活在你老公老家的。
想一想,你老公出生長大的地方,他的根在那裡,他的另外的家人在那裡。如果他想你跟他一起回老家,你說這不是我的義務?你覺得他會不會難過和難為?
反過來,如果你想讓你老公跟你回孃家,你老公來一句:那不是我的義務!你會怎麼想?難道你們一輩子用這種態度相處嗎?那還結什麼婚呢?各顧各的就好,何必綁在一起?
再想一想,如果你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因為結婚了,結果他們不肯一起回來看看你陪陪你,你會怎麼想?
所以我認為:如果老公讓你跟他一起回老家,你應該放下一切負面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去想什麼義務不義務,就輕鬆愉快的跟他一起回去吧,至於回去以後也許可能會遇些什麼問題,到時候再來一一面對處理。
一開始就預設負面情緒,這是最不應該的。
-
10 # 巨集治123
跟丈夫回老家是不是義務先不說。為什麼就不想回呢?以後自己的兒女長大,成家後也和你一樣有這樣的想法,到那時就知道是不是義務了,應該還是不應該的。
-
11 # 天數茫茫A
婚姻(夫妻)是一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兩個人有緣走到了一起,確認了這種關係。可能不只是要過好兩口子的二人世界這麼簡單,它還將面臨許多的其他問題。而這些問題,作為夫妻來講,是有義務共同承擔的。作為一個妻子或者丈夫,應盡的義務可能太多了,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
那麼跟丈夫回老家,是一個妻子的義務嗎?負責任的講,如果丈夫回老家,是丈夫的義務,那麼妻子跟丈夫一起回老家,那麼肯定也就是妻子應盡的義務。
丈夫的老家有什麼呢?可能有丈夫的父母,那麼作為丈夫來講,肯定就有回老家探望父母,並且贍養父母的義務。而作為丈夫的配偶,妻子肯定也有義務回老家探望公公婆婆,這是做人起碼的孝道。並且也同樣應對公公婆婆,盡贍養的義務,這個義務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丈夫的老家還有什麼呢,可能還有丈夫的兄弟親朋,兒時的玩伴,家鄉的山水,老宅。而這些可能都是,丈夫魂牽夢繞的牽掛。丈夫回老家可能就是對這些人和物的思念,而作為一個妻子,陪丈夫完成他的這些心願,這是對丈夫最起碼的尊重。
丈夫的老家,可能還有丈夫家族的宗廟祠堂,先人的祖墳。丈夫回老家就是為了祭奠先人,緬懷先祖,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作為一個妻子來講,更應該陪同丈夫回老家,來完成這些事情,不談認祖歸宗,我想這也是一個妻子,對丈夫最基本的認同。
可以看出,跟丈夫一起回老家,不但是妻子應盡的義務,也是妻子對丈夫最起碼的尊重與認同。當然,這種認同與尊重應該是相互的。也就是說,丈夫也有義務跟妻子一同回妻子的孃家。
另外多說一點題外話,現在的一些女人,婆家的事,一點兒也不想管,一點兒也不想出力,結婚後就巴不得丈夫父母雙亡。而在處理丈夫父母的財產時,又巴不得全部都歸自己所有。但是,在處理自己孃家問題時,就截然不同了。一旦自己孃家有事,還得讓丈夫全身心投入幫忙。而這種女人,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連和丈夫一起回老家都不願意。這樣的女人拿來又有何用?大丈夫何患無妻乎。
-
12 # 紅塵彌勒
任何法律好像都沒有細化規定夫妻間存在的各色義務。
那是不是也可以說,夫妻間的任何行為都不受義務的束縛和捆綁呢?
這句話還可以反過來問,一樣也沒問題:
既是沒有和丈夫回老家的義務,是不是也一樣沒有不回老家的義務?同樣也不矛盾,也說得過去,是不是?
因為法律同樣也沒有明確規定,不是嗎?
所謂的夫妻,並不是硬擰著來就是夫妻,也不是非得南轅北轍就是真愛,如果真的這樣,要不了幾天,怕早就家盡人去、風流雲散了,家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總是強調法律賦予的各項程式義務,那法律還沒規定夫妻間採取什麼體位,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是不是連正常的夫妻切磋都不用過了,生孩子也免了,省得違反了夫妻義務原則?
婚姻法結婚證是什麼?婚姻關係又是什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雙方行為應該是什麼?
心裡沒個數就草草結婚,你是拿婚姻當兒戲呢?還是心裡壓根兒就藐視婚姻,亦或是早已有了外心呢?
老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話固然有其糟粕的一面,但夫唱婦隨是不是也是一個家庭和諧必備的義務呢?
看不上他的老家,只能說你婚前眼睛長腮幫子上了,早幹嘛了?
夫妻間本來就是有商有量、好合好散的關係,你連他的老家都這麼排斥,你愛他圖的什麼呢?
臨時抱佛腳嗎?還是另有企圖?
-
13 # 存魚有話
義務,需要用法律來規定。譬如贍養老人、撫育孩子。
凡法律沒有規定的,都不叫義務。
義務具有強制性,你不履行的話,要吃官司的。
不管那部法律,也不會傻到規定老婆跟老公回老家。跟老公回老家不是義務,但是責任。
老家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的魂,是一個人關於這個世界記憶的開始,也很有可能是結束。是李雪琴老孃嘴裡“宇宙的起點和終點”。
老家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因為這個老家,人才活泛,才靈動,才和山山水水聯絡起來。
沒有老家的人是可憐的人,一直在這個世界流浪。
老公需要老家來安魂,老婆也需要老家來安魂。這叫“魂歸故里”。女人和男人不一樣的是,這個男權社會女人的老家隨著出嫁,做出了二次選擇,和老公捆綁在一起了。
沒有老婆跟著,獨個兒回老家的老公是不完整的,他要不厭其煩解釋這個不完整:為啥媳婦不回老家來。這個解釋有些人接受,有些人不接受,那就蒼白無力了。
解釋也可能就是掩飾:夫妻不和睦,老婆看不起這個家,等等。
聰明的女人一定會跟老公回老家,不管什麼交通、飲食、衛生、語言、天氣,等等。矯情的女人總是找這樣那樣的理由,就是不想回去,實際上是不想和老公一起面對風風雨雨。
愛老公,啥都成。
不那麼愛老公,啥都要挑三揀四。
-
14 # 豫南小調
關於跟丈夫回老家是一個妻子的義務嗎?
糟老頭我也說兩句,首先肯定跟丈夫回老家不是一個妻子的義務;其次是作為一個為人之妻應該同自己的丈夫逢年過節,或丈夫老家有紅白喜事一塊回婆家看看較為妥當。
妻子同丈夫一塊回婆家,平時相距較遠,因工作家庭事務忙,很少同丈夫一塊到婆家居住和看看,只有藉著春節休假日的時候,才有機會同丈夫一塊到婆家去,應該用天賜良機,欣喜諾狂形容兒媳婦探望公婆的最佳時機。
妻子同丈夫一塊回婆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喜悅心情。第一,夫妻倆人相愛甚佳,互敬互愛,理解丈夫回家看望自己父母的孝敬之心,攜同丈夫一塊回婆家,既能在一塊相互照顧,又隨了丈夫的心願,同時又能盡兒媳婦孝順之意,是一件何樂而不為的好事。第二,平時在工作單位居住環境空間窄小範圍內,必有或大或小不如意的事,藉此機會同丈夫一塊,作一次短暫的旅遊,吸收一下外界的新鮮空氣,釋放一下長久積壓在心裡的鬱悶,提提精氣神,也是一次不錯的選擇機會。第三,同丈夫一塊回家看公婆,公婆一定高興的不易樂乎,公婆一定會把好吃的好喝做出來,讓你們一飽口福,還會逢人就說,俺兒子兒媳婦回來了,請左鄰右舍到俺家來玩,看看俺兒媳婦多漂亮,多孝順多賢惠,能把兒媳婦誇成一朵永不調榭的玫瑰花呢。如是春節回婆家過年,公婆還會給你1仟元的壓歲錢,臨走把家裡的土特產大包小包掂給你們;甚至把心都掏出來給你們啊。
兒子兒媳婦,女兒女婿,都是老人心裡的寶貝。平時你們因為工作家務忙,沒有時間常回來看看,作為每一個父母都能理解,不會產生一點報怨的。但是你們年輕人可知道老年人的失落感,那種孤獨寂寞嗎?最後,希望你們年輕人儘量抽空回家看看他們吧。
-
15 # 流浪大饅頭
夫妻之道,在乎久長,如果你們倆連這種事情都到了討論責任與義務的地步了,我覺得你們真的沒有再繼續生活下去的必要了。什麼叫義務?兩口子過日子需要哪些義務?洗碗做飯是誰的義務?帶孩子是誰的義務?陪孩子學習是誰的義務?買菜做飯是誰的義務?賺錢養家是誰的義務?更通俗點講,一個癱瘓了,另一個有義務伺候對方麼?義務是法律層面的界定,兩口子談哪門子義務?你們對孩子有監護義務,對老人有贍養義務。跟不跟丈夫回老家那是門風,是倫理道德層面的東西,不是義務範圍的問題。門風好的人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港澳地區到現在還有些家族一直保留著隨夫姓的習俗,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你守了這規矩就叫本分,是對老祖宗的尊重,是對家族的敬畏,這是他們那個家族子孫世襲下來的東西,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是他們家族子孫的義務。老爺們兒當家做主是中國的傳統,這種傳統並不是惡俗,這種傳統與當下講的那些大男子主義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絡。很多家庭生孩子隨母姓也不鮮見了,男人回家下廚也都是正常現象。新青年兩口子過日子有商有量和和睦睦的,沒必要過渡遵循老傳統,但如果把回婆家與否當成義務來對待,實屬不應當。也不知道你們是回去安家,還是回去過節,乾脆點說吧,愛跟著回去你就回去,不愛跟著回去你也先跟你家爺們兒商量,實在無法接受就乾脆點把婚離了,誰也別耽誤誰。他娶你並不是他的義務,你嫁她也不是你的義務,你倆之間唯一可以討論義務的地方,是離婚財產合理分配協商的義務。最後,祝你們以後各自幸福。希望你能遇見一個跟你在婚前就能明確責任跟義務的好男人,下次再找想著籤合同,把義務和責任寫清楚,甲乙雙方都簽字畫押,寫明白違約的解決方法,到時候再讓你跟著回老家你好拿著合同去法院告他,哈哈哈哈
-
16 # 王姥仨
我父母是個傳統的父母,認為女兒出嫁去婆家過年天經地義。結婚第一年,要去鄉下之前,爸爸特意給我準備一大袋零錢,說是農村媳婦們打個小牌時用得著。!要知道在我孃家賭博是惡行,是市井村婦才會參與的事情。
婆家是個大家族,我和老公回去,婆家人笑臉相迎。在婆家過年一群人熱熱鬧鬧,除了飲食不習慣其他都挺快樂的。
初五我因為鼻炎犯了,沒有提前打招呼就回城,進爸媽家一看,老倆口正就著一盤小菜吃粥,冰箱裡有我拿回家的各種肉食,可哥哥今年也因為工作回不來,他們年三十燉了個雞,就懶得動了。初一初二初三初四都是冷冷清清守著電話,等孩子從外地打電話,然後在電話這頭說“好好好”。我當時就哭了。
那以後就和哥哥協商,過年過節不能讓爹媽孤孤單單地過。他也有丈人家要顧及,我們儘量輪流陪父母過節。
我在城市,一樣受父母培育,結婚我沒花過婆家一分錢(我父母自幼離開老家,上學工作,根本不知道彩禮這回事)。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某人的妻。是人就要報父母恩。當然,我有哥哥,且我婆家氣氛很好,我也很願意回去度假。但我從未放棄過自己爹孃。生而為人,生而為女子,有生命中自帶的無法割捨的愛的遺憾。我陪我老公回婆家,老公陪我回孃家,都是責任。兩個人因為相互珍惜才互相承擔責任。婆家要是因為我兩塊錢的結婚證書就把我這個人給收購了,那不要婚姻也罷。
-
17 # 使用者晨曦陽光
跟丈夫回老家是妻子的義務嗎?覺得你出此提問、實屬無聊!你跟丈夫回老家也好,丈夫跟你回孃家也罷,這都是“家常便飯”,為什麼要這樣上綱上線?那當然,若是換句話說,你應該積極地牽手老公回老家,為什麼?回老家看公婆也是起碼的孝道,如果你會做媳婦再帶上禮品,這不正是加深婆媳感情,深化婆媳關係的好機會嗎?如此做來,婆婆準會眉開眼笑,讓她不豎著母指誇你都難。
-
18 # 豫讓95972426
不是義務,但一般都會給男人面子的,不然你老公家人會認為你不好相處看不起人,同時也認為你老公怕老婆,你陪你老公開開心心去,你老公也開開心心陪你去你家不好嗎?不喜歡一個男人你就別嫁,嫁了就不要高人一等,又不是上刑場。
-
19 # 使用者聚緣
在現在的文明社會裡,尊老愛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得,
即然你為丈夫以結婚生子了,但丈夫的父母就是一家人,因為你們年青,如果是在農村的話,在一起,耕種幾畝田沒什麼化算,所以會選擇去城裡打工,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城裡站住了腳,也買了房子,在美麗的大城市裡生活,看到的是車水馬龍的光景,那個人都不想回到以前萬惡的舊社會的農村,
雖然你們在城裡生活得有滋有味,但確忘了父母農村生活的艱難,作為有出息的兒子,本想帶妻子一同前往鄉村去看 望父母,因為時隔數日都沒聽到父母的來信,當然父母年齡大總有掛念在心,看望也是一種孝順,
可是老婆死活不念意同往,說沒有這個義務,我想所有人聽到都會生氣,作為自己的公婆也不就跟自己的父母一樣,去看望老人是做晚輩應該的,因你長年在外,做父母的也知道你們的難處,雖說每年都會寄點錢給二老,在他㐰的心裡不是缺錢,而是缺的是一種關愛,那怕是夫妻空手回家看望父母,心中也是高興不以,這就是親情所愛,何況你們在外父母都是掛念在心,只是路遠行走不便,
反過頭來想一想,如果你要回孃家,丈夫不肯跟你一道前去,那你又是什麼 滋味,如一個人回家父母對你是一種什麼感覺,還以為你兩又吵架,雙方即然是夫妻,就不因該分你我的父母,對雙方的老人都有責任盡孝敬,
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你們的做法兒女是看在眼裡的,如果那一天你老了兒女們都不來看你,那你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都說天下父母心,孝順看兒女,只要每個人做到孝為先,對父母要又一種感恩之心,才會讓每個老人每天快樂,健康!
-
20 # 深秋呢喃
我認為跟丈夫回老家,要看回去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逢年過節,或者平時閒了時回老家去看看老人,這不是義務,而是責任。義務是必須要盡的,有些是無可奈何的。但是責任你可以擔當,也可以不當。當然你擔當了是一個結果,你不願意擔當,肯定是另一種結果。
總之,如果每次老公回老家,妻子儘可能一起的話,會讓你的老公因此而更加愛你!夫妻感情更好,而面對你的父母,他也會盡心盡力。反之,如果每次你只讓老公自己回老家的話,你們夫妻也會因此產生嫌隙,而如果你去你父母家時,丈夫一般也會不去!何去何從,還是在於自己的選擇,看自己想要什麼結果。
如果是另一個問題,丈夫要放棄現有的生活,回老家常住陪伴父母,這個就要好好考慮了。雙方的工作,孩子上學等各種問題,都必須要考慮周全。如果是父母身體不好,最好是商量把父母接到一起住。當然,如果回去以後還會有更好的發展,其實在哪裡都是一樣,時間久了就習慣了,如果是我,我是選擇無條件的跟老公回老家!
回覆列表
我會認為這是義務,這跟女婿要去拜見老丈人是一樣的,都是義務。
從前,沒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
我們家族是這樣的:
爺爺奶奶在世時,年三十和初一,他們的兒子領著媳婦和孩子和老人一起吃年夜飯。初二,兒子家去丈母孃家。初三各家會一起再聚聚。再之後一般是排行小的去排行大的家裡,又或者再喊上大夥聚聚。另外有安排也無妨。
爺爺奶奶過世後,年三十各家自己過,初一去大伯家,初二去丈母孃家,初三依然是家族聚會。再之後各自隨意。
家族中的女性,她們的公公婆婆如果過世,可以回家過年,愛來多少天都隨意。但如果她們的公公婆婆在世,過年期間,是不允許初二以外的日子回孃家的。我奶奶在世時,姑姑跟姑丈如果有矛盾,回孃家,奶奶是不允許她們在家裡過夜的,會喊個兒子送她回家。其實就是怕她們使性子,破壞小家庭的和睦。
很幸運我們家族沒有這樣的問題,好幾個叔伯弟弟和妹妹,也是獨生子。我們都按這個規矩來,這麼多年,也沒有哪家因為這種事情鬧意見的。
如果跟伴侶回家都成為一個需要講條件的事情,這個家,恐怕會風雨飄搖。
一切關於家的傳統和習俗,本質上就是為了維護家的穩定。
可是,那麼多獨生子女家庭,傳統和習俗又不斷的被扭曲和淡化,家庭正在被各種不確定割裂,真是很難免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和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