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湯是治療失眠證最早的方劑,“行於陽不得入於陰”即“陽不歸陰”。陽之所以不得入於陰,是因“厥氣客於…

259

烏梅是一味具有收斂固澀功效的中藥。其性平味酸澀,常用量為去核3~10克。其功用歸納起來有“五止”。止渴烏…

46

中藥桂枝是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有發表祛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等作用,擅治風…

535

保守估計,全球過敏性鼻炎患者已超過10億。過敏性鼻炎長期遷延,是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

71

血為水谷之精華,出於中焦,調和五臟,灑陳六腑,灌輸百脈。治血之法眾多,孫一奎提出:“治血必調氣。”張…

828

實脾散為祛溼劑,具有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

573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肝經。【別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神草、水洋芋。【功效與作用】平肝…

122

不注意飲食或者忽略腹部的保暖,容易引起腹瀉,也就是所謂的“拉肚子”。腹瀉者排便的次數會變多,嚴重影響…

2313 2

附子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加工品。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脾經。用於亡陽…

14

腸鳴,又稱腹鳴,是指腸動有聲而言。本症首見於《素問.髒氣法時論》。亦稱為腸中雷鳴、腸為之苦鳴等。《證…

102

俗話說十病九寒,又有“萬惡淫為首,百病寒為先”之說,可見寒邪影響人體健康之甚,本文講述寒氣如何致病和…

937

陽氣不足的人,夜裡會有哪些表現?1、夜裡害怕,害怕的同時睡不好覺。中醫認為,腎在志為恐。腎氣虧虛、腎…

445

洩瀉,亦稱"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則瀉出如水樣。古人以時作時止,來勢猶綬,稱"洩”;…

127

食少腹脹,吃一點就脹了,脹是什麼呢,是脾不幹活,元陽不足了,腎陽影響到脾陽。那脾腎陽虛的人一般都有什…

13101 9

氣虛證常見的治療方法(1)益氣固表法:適用於肺氣虛而衛氣不固,腠理疏鬆,汗出惡風,易於感冒者,方如玉…

1179

麻黃、桂枝:麻黃辛溫發汗,通陽散寒,祛營中寒邪;桂枝辛溫解肌,祛衛分風邪,行陽活血,為血中氣藥,能引…

505

溫裡劑第一節溫中祛寒1、理中丸【組成】人蔘(9g)乾薑(9g)甘草(9g)白朮(9g)【功效】溫中祛寒,益氣健脾…

117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以在社交過程或者是社交情境下出現的不合時宜的以恐懼表現為特點的心理疾病,由於社交恐懼…

79

“地黃丸”家族龐大,而大家熟知的“六味地黃丸”只是其中滋陰補腎的代表方之一。同名為“地黃丸”,但藥物…

386

人至中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能溫,下元虛背,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則…

5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