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會時常跟學生講,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更多的路可以選擇,但是感覺自己現在就是在被迫謀生,怎麼說服學生呢?
13
回覆列表
  • 1 # 閒坐聽琴

    不能說誰當老師是被迫的,但確實有不情願當教師,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出路,無奈才選擇教師職業的。在我瞭解的範圍內,就有好幾個是"勉從教壇暫棲身",人家選擇教育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取得一個財政編制,為自己進入行政部門奠定基礎。這些人一般都有行政官員做背景,先當了教師,而後調入政府機關,再後就是不斷升遷,飛黃騰達了。

    也有人是沒有行政官員背景,但也不想幹教師,但考慮到教師門檻相對低些,進入教育行業比較容易,於是就當了教師,領著工資,應付著工作,或者考研,或者考律師。教育畢竟有個很好的學習環境,這些人往往能達到個人目的。

    教育是一個很大的行業,從業人數很多,魚龍混雜也屬正常,安心教育,打算一輩子獻身教壇的大有人在。但是,不想當教師,又找不到更好出路,委委屈屈幹教育,窩窩囊囊當教師的也不乏其人。這些人把教育當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一輩子萎靡不振,一輩子牢騷滿腹,既沒本事逃離,又不甘心獻身,人在教育,心在外界,悲悲慼慼,愁苦憋悶,這些人才是最可悲的。

    魏書生對這種情況看得真切。好多年前他就說過,教師是一個光榮的職業,但不是這個社會最好的職業。所謂"太陽下面最光輝的職業",是對教師於社會的貢獻而言,就其社會地位經濟收入來說,根本沒有優越性。既不能發財,又很難升遷。但是,當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又沒辦法逃離這個職業,你就要"既來之,則安之",真正把教育當成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真正把教書育人當成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事業,你才能找到人生的目標,你才能獲得心靈的充實,和內在的幸福。

    魏書生畢竟是大家,他的話對年輕教師很有指導意義。請你慢慢領悟。

  • 2 # 作家米粒

    如果認為當老師只是謀生,勢必覺得有點不太尊重這個職業。我覺得多數老師選擇這個職業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和樂趣。

    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只有喜歡了才有可能選擇這個職業,然後用自己的責任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每個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

    當然也有不太喜歡這個職業,而錯踏了這個行業,暫且苟且地生活,既沒有更好的跳槽單位,又擔心離開了後悔,這種腳踏兩隻船的大有人在。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既浪費了教師指標,又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所以,搖擺不定的老師還是建議戰勝自己,調整心態,做好應該做的當下,然後才能出類拔萃!

  • 3 # 追師

    課堂上用自己作為教育學生案例似乎太悲觀了吧!雖然教師這個行業收入不高壓力還很大,但是並不是最糟糕的行業,比起很多行業來說還是非常穩定。

    俗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然有些人當老師是被迫的,但是我相信絕大部分是自願的,畢竟算是“鐵飯碗”,現在找份穩定的工作還是比較難的,事業編制的老師應該還是不錯的選擇,要進入編制內現在門檻還是比較高的,競爭激烈。

    隨著經濟發展國力增強,重視程度加大,教師收入逐漸增加教師地位得到提升,相信會有很大改觀的,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髮展需要人才而人才需要教育的道理,既然如此教育永遠不會被忽視,發達國家的教育永遠是走在前面的。

  • 4 # 使用者kxmf開心魔方

    無論幹哪一個行業,說白了一句話就是為了生活,所以當老師是被迫謀生也不算錯。

    這山望是那山高,這是人的通性,幹哪個行業體會到哪個行業的艱辛,其實行行如此。當老師的看到從政的好輕鬆自由,農民工看老師好,有雙休日、寒暑假、一年十三薪。就今年疫情原因,前半年各個行業皆受影響,絕大多數人有班上不了,為房貸車貸發愁時,而老師們卻一分不少的拿著國家發的工資,這種另人羨慕的的職業用被迫謀生來形容就有點不知足了吧。如今一個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在縣級城市想進體制有一個編制簡直是太難啦,更別說在市級以上城市啦。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老師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那種把教育看成是低門檻的行業也經是過去式啦,在工薪階層老師的薪資待遇已經遠遠領先其他行業。

    縱觀那些在大城為生計加班加點拼搏的人,老師真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行業。每個學校都有一群光領工資無課上的老師,而在哪一個企業能養一群不做工的工人。

    經常看到一些在職老師不求業務精,整天混日子的,羨慕社會上那些商人、名星大腕的名車豪宅,真的有一天教育走上商業化老師按學分吃飯,很多在其位不幹好本職工作的老師的飯碗就真的被砸了,豈容你還在怨天尤人。

    選擇了就好好的幹,幹一行愛一行不光為了謀生更重要的是在一份事業中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我的回答完畢,有語言尖銳的地方見諒。

  • 5 # 太突然12

    當老師這樣的工作也需要被返謀生,說明在中國已經造成了最基本的觀念缺失,如此一來下崗工人,打工仔以何面目生存,會叫的娃有奶吃不錯,可你不能飽也叫,餓也叫,活得像頭喂不飽的豬一樣!

  • 6 # 不忘初心ZCJ

    當老師如果被看作是被迫謀生,那我們的教育前景肯定會令人堪憂!每個人都要謀生,這是生存的最基夲的要素,老師也要食人間煙火,需要物質基礎,需要衣食住行,也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苦行僧,但當老師如果只單純追求物質利益,而沒有精神支柱,往高了說,就是沒有園丁精神、蠟燭精神和人梯精神,那這樣的老師怎麼會教好孩子幹好教學工作呢?怎麼會為學生做表率提倡奉獻社會呢?

    顯然,既有穩定不低的薪水,又具有高素養的人文情懷和高尚的犧牲精神,才是我們的職業追求和道德操守。教育不同於其他行業,它是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的特殊國家機構,搞好教育的根本在於要有一支龐大的過硬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做為教師,任何時候也不要為社會上的形形色色迷亂眼,不斷磨鍊自已,提升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說來說去,為什麼會感覺當老師像在被迫謀生呢?無非是你的身心沒有全部投入到這個崇高的職業中,也許,目前的教師工資有所提高,你也有潛質勝任這個工作,所以為生活計而只認是謀生,沒有提升到高一層境界去認知;也許,你有很高的學歷,陰差陽錯當了老師,勉從學校暫棲身,一旦條件時機成熟便跳槽另謀他路。

    不管怎麼說,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心無旁騖,投入到教學實踐中,既要生活的保障,也要成績的提高,幹一行,愛一行,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

  • 7 # 八桂晨跑歐

    本身作為一名教師,感覺自己就是在被迫謀生,說明你對教師職業欠認識甚至可以說是還未了解教師職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認為自己當老師是被迫謀生的話,怎麼會有主動性去搞好教學工作?只能是被動的,甚至是無可奈何的敷衍罷了。自己當老師的目的都不明確,還存在著這樣的思想與心態,又怎麼能教育好學生呢?

    要能說服學生,首先要說服你自己。如果自己還是抱著當老師就是在被迫謀生的話,建議你趁早離開教師崗位吧。

  • 8 # 愛生活的英語老師

    被迫謀生?你意思是教師的槓桿有多低?

    由於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年輕人面臨失業,工資毫無保障,疫情期間這些公職及教師工資照發,這讓很多人豔羨,所以今年我縣招聘教師時報名的人都4000多,而應聘職位才100多,可見競爭有多激烈。前幾年報名的大學生最多才2000多,由此可見教師行業是越來越有前景了。

    至於你說的被迫謀生,愛崗敬業,首先你的出發點,你的意識形態就是錯誤的,難以想象一個不愛教學的老師能夠教出好的學生。

    盡職盡責。這是教師基本的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一方面,教師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崗位,撒播愛心,享受充滿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師從事的是一種培養人、教育人的事業,這對社會文明進步發展起一個推動作用,因此,教師職業關係著千千萬萬的自我價值和人生幸福,關係著學生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程度。

  • 9 # 70的華麗

    那隻能說明你不熱愛這個工作,對於你來說就是應付差事,老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教書育人,培養祖國的花朵

  • 10 # 鄉哥責任田

    這句話不知從何說起,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才是被迫謀生?所謂被迫謀生,就是我不喜歡這個職業工作,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幹這個我厭惡的工作。

    統一了思想,我們再來看看教師這門職業是不是每個教師都不喜歡呢,顯然是否定的。絕大多數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從青春到白髮,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教育,他們是熱愛這項工作的。

    也許在教師職業裡是有那麼些人是被迫從教,但肯定不是全部。也許有人還會說,那些熱愛教育的人是擠不進更好的職業無奈的選擇吧。如果這樣想,那世上就沒有好的職業,只有更多更高的慾望。我身邊很多老師,他們一心撲在教學上,把愛心獻給自己的學生,不斷地在教育行業裡深耕,他們樂此不彼。

    有位女老師形象好,氣質佳,普通話也是一級,宣傳部領導找她談話,有意向借走她,可是她說:“我喜歡當一名平凡的老師”。竟一口回絕了領導的關心!你說這些人也是被迫當老師的嗎?

    不用違言,教師這門職業一直是高校畢業生選擇職業時眼中的雞肋,吃之無肉,棄之可惜,所以造成很多地區,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人才荒,至今陰盛陽衰未瘉。但是透過近年來黨和政府的努力,比如使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落到實處,發放鄉村教師襯貼等,讓教師職業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我深信長此以往,教師職業慢慢會成為人們眼中的香餑餑,但這條路註定曲折漫長,當人民從心底尊重教師,國家尊師重教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教師職業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受青睞的職業!

  • 11 # 盤古49

    當教師是被迫謀生嗎?答案是否定的。先說毛時代的教師,那個時代由於教育事業的發展,正規學校出來任教的老師數量十分有限,為了解決師資缺乏問題,大量招收了文化比較高表現比較好的社會青年進入教師隊伍,他們一面教書一面深造,參加各種函授學習,後來大部分轉為公辦教師。那時的教師都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勤勤懇懇在教壇耕耘,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好評。那時當一個民辦教師都爭著去,根本就不存在被迫的問題。再說現在的教師,現在的教師都是經過師院或師範出來的,從他她們踏進師院或師範校門之日起就已樹立了當教師的信心,何來被迫謀生?誰迫他她們?再說近年來所有想當教師的都必須經過考試擇優錄取而來的,又何來被迫?教師隊伍中確有少數害群之馬,違規補課被處分心懷不滿,放出一些奇談怪論,但這必竟是少數人。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工程師,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並與國家公務員同等待遇,相信絕大多數在職教師都會感到滿意,絕對不會有被迫謀生之想。

  • 12 # 海里求食

    我覺得沒毛病,人首先養家餬口,不光是老師這個職業,每一個職業都這樣,清潔工願意清廁所嗎?護士樂意給病人插尿管嗎?現實是殘酷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有錢有閒的情況下能選擇自己喜歡乾的事吧!

  • 13 # 使用者豔麗花蕊

    當老師要是被迫謀生的話,

    那麼,企業工人與農民工,就都是社會上的乞丐了,為了苟延殘喘地生存下去,都在賣身為奴,淪為叫花子了!

  • 14 # 就是秦從玉

    首先,我本人無緣教師這個崇高的職業。對於教師的生存狀態知之不多。沒有多少發言權。但從教師職位的聘用門檻(至少中專或以上文憑,且必須是具備教師資格證)來看。當老師還是一個競爭力很強的職業,有雙休,有寒暑假期以及國家法定的若干固定假期,且還是帶薪的休假,放眼其他群體(除非體制內屬員),幾無這樣待遇了。為了這個職位,我們不說擠破頭,至少也不會是被迫的呀!當然了,凡事都有些個例。比如,總是有的人蜜糖吃撐了,偏偏向往清湯鹹萊的清苦日月,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小讀書,知道了老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是肩負人類文化傳承和社會教化使命的使命的。不管何種政治制度下,至少國家層面上,是一直沿襲這樣一種認知。做老師的人,首先在自己的認知裡,要有一種使命感,這樣就會贏得社會和公眾的尊崇。不能因為某些個例的蠅營苟苟而放棄自己的職業操守和尊嚴,甚至隨波逐流。沒有了使命感的鞭策,老師這個職業就變成麻木的謀生手段,自己也就疲於應付人際圈子,挖空心思媚權媚錢,哪裡還有什麼傳道授業解感的職業操守?這樣的結果不光是誤國誤民誤人子弟!也把自身搞臭成不倫不類的遭人唾棄的垃圾。

    所以為師者,首先要心存使命感。其次,還得擺正自己為師之德懿風範,德高則望崇。自古師道尊嚴。讓尊師重教不僅僅只是口號,而是成為實實在在的社會現實!乃教師之幸!國家之幸!民族之幸也!

  • 15 # 王心到68

    那一個教師覺得是被迫謀生的,敬請他自動辭職走人,孩子交給你教育,家長不放心。這樣的人怎麼能教書育人呢?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個沒有師德師風的人不配當教師。

  • 16 # 章緒新禹

    如果你感覺是被迫謀生可以辭職,沒人會攔你,因為想當老師的實在太多,師範生,其它大學畢業生都等待著,盼望著走上這神聖的崗位!

  • 17 # 與鯉同行

    個人認為不能用被迫來表達。相信任何一個人選擇職業都是權衡相關利益的結果,可能有的人主動選擇的成分多一些,有的人是被動選擇的成分多一些。在自己周圍,不少的人是出於熱愛教育而主動選擇當了老師,的確有人是為了在所在城市謀生選擇當了老師。不管主動或是被動,當了老師就應遵守職業道德規範。當然,對於學生的成長、個人的職業發展,主動選擇者更好,因為他們從內心熱愛教育,工作更主動積極,甚至愛學生勝過愛自己,工作更有成效。

  • 18 # 本根制木

    這是種錯誤的理解,大錯特錯,非常之錯。社會上需要有很多事情,需要各種適合的人去做,也就產生了各種分工,那有什麼被迫不被迫,接受現實快樂工作才是王道。

    降真香手串。

  • 19 # 紀誠

    教師這個職業,工作,是講究修為的,特別是中小學老師。

    在認識層面上,大致可分為這兩種,一種是工作,事由,說白了就是有口飯吃。一種是事業,藝術,理想

    論欣賞,當然是後者。但這後者極少,至少在我的記憶裡,從事的工作中,還沒有遇到過一位。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付出了,就希望有所回報,都可以理解,但現實是誰也逃不脫的,需要吃喝拉撒,需要衣食住行,老師也是要生活的,需要娶妻生子,需要有家庭。甘於寂寞,沉於寂寞,做精神的巨人,可手腳呢,行動呢?

    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確令人遺憾。

    還記得黃飛鴻的電影裡雷老虎的那句口頭禪嗎?我雷老虎,以德服人

    問題是,以德真能服得了人嗎?

    尊師重教,更多是來自於傳統文化,傳統觀念,而不得不尊,不得不重

    但對於教師本身的素養,能力,成就等等方面來說,就顯得乏善可陳。

    謙虛,有時只是一個藉口,一個策略,實打實的把自身擺正,放在實處,借用辛棄疾的話來說,“幾人真是經綸手?”這不是貶損教師,也不是要抹黑誰,這是非常實在的東西。換句話說,教師自身真正令人欣賞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有沒有可以令人稱道的東西?哪怕只有一樣兒也行,或人品,或才能,或創意,總得有突出的那一個為好。

    學生,早就不是多年前的學生了,他們現在能夠接觸到的東西和渠道,多之又多,思維活躍,想法多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已經不再那麼簡單明瞭了。而不顧這一個現實,事實,仍要憑想當然地去面對他們,那麼,在他們的心中,教師的什麼還會容易讓人接受嗎?

    服人,我歷來認為,有心服,口服,之分別。而最高的要求就是,心服口服

    在現實裡比較常見的情形是,口服,心不服

    口服,就是透過各種手段,達到一定的壓制效果,以維持和保證表面上的安穩。而至於內心的感受如何,似乎並不在意

    而往往,是否美好,是否值得記憶,就在於心的感受,和心的判斷。

    所以,教師的工作應該就是一種心的工作

    而要做心的工作,就需要自身付出的更多。同時,在面對任何一個學生的時候,有沒有貼標籤,習慣思維,僵化思維,也就在決定著教師能否把所有的學生都看成好學生。

    如果之前就已經把學生看作了壞學生,那麼,想要取得良好效果,幾乎就是痴人說夢。而由此產生的教師自身感受,也就像錯位了一樣,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也就是提問所講的被迫謀生。

    在這個問題上,我有著極深的切身感受。只要自身豐滿,思想開闊,那些所謂的惱人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事兒,也不是特別的東西,相反,更是正常的東西,自然的東西

    教育,又不是一個三天兩天的過程,而是漫長過程。能不能接受這個漫長過程,能不能欣欣然地走下去,也就在決定著教師本身的幸福感,快樂感,成就感。

    最後,再說一句,這世間的工作,千千萬萬,真的有適合不適合的區別,對於教師的工作而言,也是如此

    趕緊做出選擇吧!

    人的一生太短暫,不要委屈了自己,找到自己樂於付出的,甘心付出的,無怨無悔,才是正道。

  • 20 # 霖淳1126

    當老師是謀生不假,但是不是被迫卻不一定。對於只會當老師卻又不愛當老師又想苟活的人可視做被生活所迫。對於愛當老師的人而言何來被迫。而具備其他謀生手段的人可以選擇不當老師。所以,既當老師又覺得是被迫的人該想一想,你是被誰所迫?無非是被你自己所迫。幹一行罵一行有失厚道吧?沒本事改行該罵誰呢?我教書三十多年了,我愛教書。教書謀生兩不誤,我不覺得被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幸福度多少,才能達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