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面對美國的不斷打壓,華為手機晶片已經斷供,短期內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晶片的問題,有沒有可能回收舊手機解決晶片斷供的問題呢?
20
回覆列表
  • 1 # 福星卡匯

    面對美國不斷的打壓華為,華為不僅僅手機晶片斷供,螢幕記憶體以及其他很多產品,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斷供,受影響較為嚴重的可以說就是晶片,對於一個生產中高階智慧手機的企業來說,高效能的晶片如果斷供,那麼今後就無法再生產高效能的智慧裝置。

    在華為手機晶片斷供的情況下,華為有沒有可能回收舊手機決絕目前困境,可以說沒有可能因為舊手機所使用的晶片都是低端產品,隨著社會和科技不斷的進步,智慧手機和智慧裝置的運用場景的不同,對於晶片的要求非常高,低端晶片是無法達到使用者需求,所以不可能回收舊手機拆晶片解決困境。

    雖說目前華為的處境並不是很好,但是對於一個科技行業當中的佼佼者來說,此次美國不斷地打壓華為,不僅僅不會把華為壓垮,因為現在的華為以及國內所掌握的科技,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美國的打壓反而會讓我國華為科技更上一層樓,只不過今後的道路將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道路。

    其實目前所有的移動終端智慧手機對於晶片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也並非是不可以不適用高階晶片,因為現在的國內網際網路以及非常發達,雲端儲存雲端執行技術可以說以及非常成熟,在沒有了高階晶片的時候其實,隨著5G網路的普及把傳統的手機本地儲存和執行所需要的,軟體遊戲等等使用者所需要的APP,全部轉移到雲端當中手機透過網路傳出使用,這樣對於手機晶片以及本地儲存要求大大下降(不過如果真的採取這種方式,對於雲端網路安全將是一大問題,想要透過雲端構架也只能打破當下現有的雲端儲存方式,推出一款獨有的純國產科技的雲端技術)。

    個人認為華為目前不應該,大量的人力和金錢投入到當下現有的晶片和光刻機技術上,因為即便是最終模仿出同平臺的技術,今後想要超越也是無法達到佔壓性的超越;華為應該進軍一款獨有的技術和晶片上發展,打破現在晶片的生產所需裝置以及規格標準與定性標準,只有超前才能擊垮擊敗其他科技公司,和谷歌蘋果當初打敗諾基亞類似的路線,才能慢慢的走向全球領先穩居第一的科技公司。

  • 2 # 小糰子在烏市

    不太可能,因為麒麟晶片下一代能效都比上一代晶片強勁,舊手機的晶片完全滿足不了下一代產品的需求。

    雖然中國晶片產業在7nm技術上受到制約,但是依靠中國現有的技術,依然可以製作出14nm或28nm技術的晶片,這對華為來說是一條出路。

    中國其實已經有了28nm的光刻機,這對華為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雖說短期內還做不到7nm、5nm的先進製程晶片,但其實這也只能影響手機業務,因為大部分科技產品使用14nm、28nm晶片已經綽綽有餘。

    目前來看,如果14nm晶片能夠量產,至少能夠打破無芯可用的局面,雖然14nm晶片用於手機行業不夠,不過華為其他業務不會受到影響。

    他還稱,中國的資訊產業和美國有一定差距,但整體上並不是特別大,如果能整合國內資源,利用好人才和市場優勢,“突破這些短板,並不會需要很長時間。美國這種霸道行徑固然會對我國造成損害,但我們採用先進的體系設計,透過實現軟硬體的高度協同,可以大大降低對單個晶片的要求。”

  • 3 # 秦歌亂彈

    讓華為新瓶裝舊酒,你是消費者,你會買賬嗎?

    這種假設根本不可能實現。

    第一,不可能大批量回收同型號晶片的手機型號,華為手機出廠單一型號都是以百萬和千萬資料計算。你不可能短時間內回收一千萬左右同型號的舊手機。工廠流水線不是手工作坊,夠一個手機的配件就能裝一個手機,沒有幾百幾千萬的全套物料無法生產。

    第二,科技發展更新速度太快,去年的頂配晶片到明年也就只能給中低端手機使用。更不用說回收兩三前的舊手機,晶片給哪個新手機能用?

    第三,回收成本,翻新成本也不便宜。

    第四,哪個消費者願意花錢買的新手機,安裝的舊晶片。說白了就是花新手機的錢買了一個翻新機,誰願意。

    用時間換空間,我們消費者也許只能等待具有競爭力的國產晶片的面世。

    華為餘承東說:沒有人能夠熄滅漫天星光,每一位開發者,都是華為要匯聚的星星之火。

  • 4 # 紅男綠女

    我可以斬釘截鐵的回答您:不可能這麼做!為什麼不會這麼做?咱不說那些有的“大神”們那些專業術語,您可能也看不懂也聽不懂,咱就說點兒大傢伙都能看懂的就得了!

    以我為例:如果我知道華為公司回收舊手機解決目前困境,我今後是絕不會在買華為的,原因有幾點:

    1.支援國貨可以,但質量是前提吧,沒有質量了我怎麼支援你?誰也不能買款手機用幾天就壞了,還要硬頭皮去支援國貨吧?

    2.如果像題主說的那樣,我會瞧不起華為,你不是用各種方法打壓我嗎?我反而會更加努力早日研製出我們自己的晶片,不讓別人掐脖子,這才叫骨氣。

    3.如果回收舊手機,我猜想無非就是用舊手機裡的晶片,舊晶片在透過什麼技術在改良,然後在用到新手機上在賣,假如這樣的話就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好不容易多年的品牌和口碑會付之東流。

    4.手機晶片就好比是人的心臟,年齡大了心臟功能自然也減退了。如果回收舊手機,我絕不會買一部心臟都快“衰竭”的手機。

    華為是大公司,更是一家有骨氣的大公司。每年百分之十的研發經費,高科技人才多的是,早晚會研製出我們自己的晶片,聽說鴻蒙系統正在路上,我很期待,不管這個系統性能如何,作為中國人的我,系統釋出後我還是繼續會支援華為,不為別的,因為是中國人。記住:你擠兌我,可以。誰讓我不如你呢!但是,我一定會超過你,打壓我的你們都看著吧!

    所以,回收舊手機解決目前的困境不是解決困境的有效方法,只有儘快研製出自己的晶片才是最終的方法。

  • 5 # Lscssh科技官

    想要打破晶片斷供的困境只有一條路,也就是打造一條純國產的半導體生產線,同時在技術層面要追趕上歐美高階領域,剩下的道路統統都是走不通的。

    回收舊手機沒任何用處:題主這裡給出的回收舊手機的方式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要說從長遠角度,就是從短期角度也沒有任何用處。

    回收舊手機之後,你是準備拿來直接賣呢?還是說拆解出舊晶片重新用到新手機中?如果是回收後翻新下直接賣,這不就等於是二手機器嘛。如果說是拆解出舊晶片用到新機器中,這拆解需要成本!然後放到新手機中,這其實和直接賣翻新機有區別嗎?我覺得都是一樣的!

    最根本的核心是,幾年前的舊晶片再怎麼翻新其效能還是無法和新的晶片相媲美,這樣搞出來的機器怎麼能跑得動現在的新系統?

    這樣機器你願意買?很多人連iPhone翻新機都不願意買,更不要說買安卓的翻新機,即便是華為出的。

    正確道路是產業鏈國產化:按照我國目前半導體產業鏈的情況,其實是可以打造出一條純國產的晶片生產線。但是由於技術水平有限,這條生產線可能無法生產最先進的晶片,但是低端晶片,包括部分中端晶片還是沒問題的。

    我們有自己的光刻機廠商,有低端的EDA軟體,有晶片代工廠,也有半導體裝置製造廠商,有材料商等等,從產業鏈上看我們還是完整的,只是水平太低端而已。

    但這種低端水平足以用來生產一些對工藝要求不高的晶片,比如嵌入式裝置、智慧家居裝置等等。

    之前傳言華為要自建IDM體系,以及包括進行南泥灣專案等,其實就是基於我國現有的低端產業鏈進行佈局發展。

    手機晶片只有靠產業鏈突破:從短期來看,華為斷芯困境無解,這根本不是他一家企業能解決的事情,靠的是半導體全產業鏈發展。只要相關核心技術我們沒有掌握,並且外部的美國製裁沒有結束,華為就不可能獲得手機晶片。

    事實上不僅是手機,華為旗下一系列的自研晶片都將面臨相同的困境,基站晶片、伺服器晶片、電視晶片、路由晶片、安防晶片等等,一旦庫存用完也將出問題。當然,手機晶片要求最高使用量也最大,因此面臨的困難更多。

    以我國現有的技術水平,想要全面追趕上歐美日韓的技術怕是至少也得10年。

  • 6 # 斯琴慧子生活視角

    華為手機晶片斷供,有沒有可能回收舊手機解決目前困境?

    9月15日美國發布的禁令生效,華為晶片現在斷供。當日有臺積電、高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華為的艱難時刻來臨。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公司一定會度過難關的,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是在利潤上的高收益,技術上的強者。在遇到困難或者是絕境中,也會表現出戰勝困難的強大決心,一定會有絕處逢生的力量。

    在此之前的9月8日,中國信創黃埔論壇上,倪光南院士認為,華為不會面臨“無晶片可用”的困境,中國已經有28nm的光刻機。雖然短期內還做不到7nm、5nm的先進製程晶片,也只能影響手機業務,不會影響華為其它的業務。

    我覺得華為不可能回收舊手機,因為回收舊手機也解決不了晶片的問題。面對美國的不斷打壓,華為手機晶片已經斷供,短期內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晶片的問題。但是,華為的技術既然能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說明華為公司的強大,絕不會輕易的服輸的,一定會想辦法度過難關的,國家也會大力支援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是傷心病狂,簡直是讓人無法理解。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美國真的很怕中國強大,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說明美國總統特朗普霸權主義思想太嚴重,他是企業家出身,他將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帶到了國家競爭之中,完全是不符合常人的邏輯。面對中國的日益強盛,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高速發展,美國亂了分寸。特朗普覺得美國是世界老大的地位要不保,所以對華為公司進行瘋狂的打壓,但是這種手段又能用多久呢,美國總有一天會黔驢技窮的。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多麼強大的企業都要一種居安思危的態度,不要太依靠別人的技術。尤其是與美國有關公司的技術,晶片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我國有晶片製造公司,也不會受美國的禁令限制。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看來我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晶片製造公司,可能這個目標也不會太遠了。據說華為要製造新型別手機,不知是否真實,現在是大資料的高速發展時期,在不遠將來也許會有技術突破。最後,希望華為公司一定要度過難關,保持技術的高速發展,永遠是企業中最亮的一顆星!

  • 7 # 鬼雨齋主人

    第一、華為公司曾向公眾說過自己是可以製造晶片的,所以不用我們為他們擔心。

    2019年5月,當美國政府威脅會給華為斷供晶片時。華為公司以《備胎一夜轉正》為標題,向各大媒體釋出通告,向世人證明華為是不怕威脅的,是有自己的B計劃的。華為有能力製作我們的中國芯。所以我們不用太過擔心,喜歡用華為手機的朋友可以多多照顧華為生意。

    第二、相信“鍵盤俠們”的科研水平,我們其實早就製造出了晶片,只是不想量產。

    就在9月15日斷供令實施之前,網路上的鍵盤俠們就叫囂,斷供是為華為提供了涅槃重生的機會;更有甚者說,我國其實早就具備製造晶片的能力,只是不想量產。既然如此,我們有何必為斷供而擔心?

    以上兩條,是我作為個人,給於所有的鍵盤俠提醒,請正視自己的不足,不要盲目自信。以下我來說說我個人對於這一困境的看法。

    1、打造全球轉口貿易節點,緩解斷供導致的生產困難。一帶一路戰略成敗與否暫不判定,但對於打造全球轉口貿易服務節點是絕對有利的基礎。如何打造節點,讓其發揮效應,在此我呼籲居高位者請鼓勵民企出海。

    2、強化研發,臥薪嚐膽。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都建立在民生和商貿上,忽略了製造業。如今請居高位者反思錯誤,臥薪嚐膽,給於企業以更多的試錯空間,給於個人更多的試錯機會。不要把研發和政治掛鉤。

    華為退出手機市場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實事求是去反思和創新。

  • 8 # 財經宋建文

    根據美國工業和安全域性BIS的禁令,9月15日 之後,使用美國技術和裝置的公司,不能再為華為旗下的海思代工晶片,這使得華為海思旗下的麒麟芯片面臨難產,麒麟高階晶片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因為代積電使用美國的技術和裝置,所以也從9月15日起不能再為華為海思代工晶片。

    在華為手機面臨晶片斷供的情況下,有人腦洞大開,提出華為能不能過過回收舊手機,然後用裡面的手機重新使用,暫時解決手機晶片短缺的問題。這個想法看直來似平是可以的,但實際上並不可行。

    第一,手機晶片,屬於硬體,在使用過程中是會有損耗的,隨著使用時間越長,晶片的壽命也就越短。把舊手機回收了,就算把裡面的晶片取出來,已經有損耗了,再把這個晶片用在新手機上去賣,手機不是全成了翻新機了嗎?消費者會接受嗎?

    第二,手機晶片一直在更新換代,每一代手機晶片的效能、功耗都會比上一代手機有大幅的提升,那麼已經賣出去的舊手機,很多晶片都已經是以前生產的晶片,甚至已經是前幾代的晶片了,這樣的晶片,就算回收回來,也不可能用在新的手機上,因為別的手機廠商都在用最新的晶片,而你卻在用幾年前釋出的晶片,這怎麼競爭?

    第三,根據IDC釋出的一份報告,華為在2019年手機出貨量為2.4億臺,市場份額為17.6%,超過蘋果,僅次於三星,成為全球市場份額第二,並且同比增長率高於其他所有廠家。這意味著華為手機要想繼續保持的話,每年出貨量巨大,每年要回收幾億部華為舊手機取舊晶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透過回收舊手機來解決晶片問題是不現實的。面對晶片斷供的情況,華為暫時只能透過外購晶片的方式來解決,透過購買高通的高階晶片用於華為的高階智慧手機,購買聯發科的中低端晶片用於中低端手機。

    如果未來美國真的進一步升級禁令,限制高通、聯發科等晶片公司將成品晶片賣給華為,華為就真的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那麼最壞的情況只能放棄手機業務,專注於5G業務、企業業務,以及透過軟體和其他消費者業務來進行彌補,只要能扛過去,未來中國晶片產業實現全面國產化了,就能鳳凰涅槃。

  • 9 # 鬼腳柒的嗶嗶

    其實大家的關注點有點錯誤吧,為什麼要認為華為會無“芯”可用呢?

    這就類似前一段時間的美國抵制中國醫用產品,導致很多國家無產品可用,現在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國方生產過剩。

    而且大家說的舊手機回收的問題,也不會出現,新手機意味著更新的系統運用和硬體,不是舊貨可以代替的。因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華為不可能砸自己的牌子,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意味著什麼,他們很明確,會發生的事情只能是華為大批資金的投入研發晶片技術。

    按照資料顯示,去年華為手機銷售額為兩億多臺,也就意味著美國這家公司少了2億多晶片銷售的進項,可能導致的就是部分員工下崗,甚至更糟糕的情況。

    同理,這也是對中國的一個機會,一個逼迫,讓中國可以在此領域更加激進的發展。

  • 10 # 國禎數碼通訊

    華為被美國打壓也是婦孺皆知的事情,既然題主說到了華為手機晶片的斷供,下面簡單地回顧一下華為被欺負的過程。

    咱們把時針往回撥,因事件太多,這裡選幾個節點。

    2003 年 1 月,美國傳統電信巨頭思科公司將華為告上聯邦法庭,稱侵犯了其智慧財產權;2012年 10 月 8 日,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了一份有關華為、中興裝置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報告;2018年8月,特朗普簽署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禁止所有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購買裝置和服務;2018年12月1日,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2019年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列入制裁的“實體清單”;2020年5月,美國要求只要使用了美國的裝置和技術,晶片企業就必須得到美國許可才能向華為出售產品。

    打壓華為實際上是對我國通訊行業的打擊,將我國的先進技術給抹掉,鞏固其“應該的領導地位”,繼續收割韭菜。

    對我們來說最直觀、最直接的是手機,因為打壓9月16日臺積電不會為華為再生產手機晶片了,因此華為將釋出的Mate 40的晶片代號改為麒麟9000,表示絕版了,再無晶片可用。

    特不靠譜的操作直接導致了華為高階晶片手機的生產進入困境,甚至華為手機的消失。題主的意思是可不可以回收舊手機晶片再加工生產,我想回答的是如果可以的話,那還要繼續研發生產手機晶片嗎?

    蘋果的A14晶片、華為的麒麟9000都是5nm的製程工藝,而華為現在的麒麟990、驍龍865還是7nm的,手機的晶片越小整合的電晶體越多,蘋果的A14晶片就是集成了118億個。

    整合的電晶體越多,表示晶片的處理能力越強,那麼手機的功能越強大,效能越強勁。舊手機的晶片都是以前的22nm、14nm的等等,它們是不能應用到越來越先進的手機上的。

    舉個例子,老解放汽車的發動機現在還能用嗎?如果能用那還生產發動機的必要嗎?主要是它的發動機馬力、體積、能耗等都不能適用了,必須要更先進的發動機。

    手機的晶片也是如此,美國如此操作倒是把不少蘋果的使用者引向華為。

    對於打壓華為,任正非在19年的時候就表示過:不能說用華為產品就愛國,不用就是不愛國,華為產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歡就用,不喜歡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掛鉤……,千萬不能煽起民粹主義的風。

    感謝閱讀

  • 11 # 蘇打sda

    眾所周知,最近這幾年華為公司的發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但這也引起了美國的打擊和制裁,而在美國打壓華為公司以後,讓華為也一下子成為了很多國人關注的焦點;雖然說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華為都沒有做出過任何的妥協,但是隨著美國打壓力度的不斷升級,讓華為的困境也越來越嚴重起來!

    在剛剛舉行的中國資訊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餘承東首次迴應了外界對華為未來發展的關切,並透露了華為手機發展的現狀,由於美國禁令的影響,所以臺積電將無法再繼續為華為代加工晶片,而且華為也無法同高通、三星等科技巨頭企業合作生產晶片,所以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將在9月15日之後遭到斷供,不過好在前期備貨充足,搭載麒麟晶片的Mate40系列產品將會如期推出!

    要知道,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一路走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從嚴重落後到追趕,再到領先,為了研發海思麒麟晶片,華為這麼多年來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隨著美國的封殺,讓華為海思麒麟晶片成為了絕版,這無疑也十分可惜的,而沒有了海思麒麟晶片,也將讓華為損失一大王牌,到時候華為也將因此而損失慘重!

    雖然說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沒有辦法生產了,將面臨斷供的局面,不過在困境之中,華為也仍然有2個好訊息,這也是很值得我們欣慰的。第一個好訊息就是根據餘承東在大會上透露的訊息來看,華為將會推出搭載鴻蒙OS作業系統的手機,看來華為已經做好了鴻蒙OS作業系統的研發和生態建設,而網友期待已久的鴻蒙OS作業系統的手機終端裝置也終於要與我們見面了,到時候華為就不用害怕被美國谷歌斷供了!

    而第二大好訊息就是,餘承東還表示華為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依然處於增長的態勢,而且還出現了新的增長點:非手機類產品也出現了高速的增長,這或許能給困境中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帶來一些新的希望和改變,與此同時,華為內部也已經傳聞開始啟動了名為“南泥灣計劃”的備胎專案,其目的就是為了擺脫美國晶片的限制,並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 12 # 思維界

    值得肯定的是去回收舊手機去解決晶片的,這種可能性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舊手機的晶片由於淘汰或者是在經歷過使用之後的相關衰弱之後,再回到新手機上去製造出來的機率幾乎為0。不然華為也不會向高通支付高額的專利使用費而去求得晶片的繼續供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裡的所謂晶片斷供只是臺積電的晶片斷供。由於臺積電在生產過程中的裝置和軟實力需要美國的支援,也就意味著他們的一些材料以及軟體的設計的相關資訊都需要從美國去購進。臺積電在表態中公開的表示去美國,只是為了更好的為華為提供好的晶片,也是一個曲線救國曲線提供晶片的一個過程。從晶片領域或者是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講,這種倒逼的形式對於我們還是有幫助的。人只有到了絕境,才會展現出自己無限的潛能。雖然晶片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可能需要一個過程,或者說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去解決,但是要相信大家都集中力量在解決這件事情的時候,便很快有一個解決的方案和結果。禁令是死的,人卻是活的。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很多的方案,或者很多方法,在短時間之內可以為華為提供晶片的幫助,但是華為絕對不會淪落到去收購二手手機,去拆解晶片安裝到新手機的這個做法,我相信其他同樣的手機廠商也不會這樣去做。最後值得肯定的是,這種斷供應該只是短時間的。在資本主義國家,他們一切的利益都是以資本為導向的,如果過了一段時間的禁止之後,就像之前的美國農民會對相關的禁令採取相關的反抗以外。作為資本家投資這一些高昂的裝置,去製造這麼多晶片也是需要在資金和資源流轉上做出一個均衡的調動。並不是所有的資本家都能夠接受,就像蘋果一樣。

  • 13 # 東北向前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華為即使破產,也不可能這樣來應付消費者。

    大家不要操心太多。我告訴大家時間會告訴你一切。用不上半年,這個時間會發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也許一切封鎖都會煙消雲散,美國還有許多西方社會的大型企業都會靠不住,沒有了華為的世界,也許這些企業計較我破產。

    西方社會一直想殺死華為,這些年來,華為為這個世界的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巨大的。這些高科技企業都綁在一個經濟的鏈條當中,有一個鏈條斷裂了,其他企業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貿易的大融合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當下的這種斷裂就是全球高科技企業的一種自殺模式。

    華為不做聲許多企業一定會扛不住。用不上半年的時間,這個世界就會轉過頭來重新審視當初的決定。

    特朗普也許馬上就下臺了。美國的世界也許必將要換一個模樣,這種跳馬猴子的模式,也許要終結了。

  • 14 # Wallstbear

    換代;

    破損;

    操作成本;

    哪個你都無法解決。

    火鍋店肥牛賣完了,你去廁所接牛肉化成的SHI麼?

  • 15 # 數智風

    華為手機晶片斷供已經正式開始了,而且嚴厲程度已經達到極限。華為自研麒麟已沒法代工,外購晶片也被美國堵死。題主想到的透過回收舊手機來解決困境,到底行不行呢?有一點幫助,但起不到什麼作用華為不會這麼幹,因為它可以選擇打一場迂迴包抄戰

    1、回收能幫助華為售後服務一點點

    華為被斷供晶片後,半年內因為還有庫存,不會存在什麼太大問題。但是,半年後還是會無芯可用。無芯可用不僅影響新機,還會影響到華為的售後保修。如果客戶的舊手機出了硬體問題,需要修復,則有可能要用到晶片。雖然CPU、儲存等晶片壞的可能性不高,但也是有可能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晶片替換了。而回收的舊手機是可以幫上一點忙。讓華為的售後服務得以保持優質。

    2、能否做官方翻新機業務?不現實

    回收舊手機,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翻新業務。蘋果公司就有官方翻新產品出售。首先、他們就是透過回收舊產品,其次、就是透過灰塵清潔汙漬、更換易損耗的電池、螢幕、外殼等配件來達到翻新的效果。最後,透過官方的嚴格測試,打上認證標記就可以出售了。當然,如果晶片壞了也得換晶片。那華為是否也可以模仿開展這項業務呢?理論上是可以的,但這個對華為來說沒有多大意義。

    第一、翻新一般翻新中高階機型,低端的沒有價值。如果回收機器的晶片已經損壞,華為一樣沒有中高階晶片可換,無法翻新。這也就降低了翻新的範圍。第二、只是更換易損配件和清潔來翻新出售產品。這最多隻能為售後部門賺點小錢,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變化。第三、回收舊手機的型號也是各種型號都有,回收數量參差不齊,回收時間也很難確定,這就導致很難形成規模效應。註定只是售後部門做點服務的活。對華為意義不大。

    所以,翻新對華為沒有多大吸引力,回收的舊手機能幫點售後服務維修手機,幫不上的就丟給環保公司拆解算了。

    3、變通回收是否可以獲得晶片?可以!但沒有意義

    中國人非常擅長變通!回收“舊手機”,在中國人眼裡是可以有很多種理解含義的。比如你可以理解為“回收使用者不想要的手機”,我也可以理解為“在使用者手裡買手機(不論新舊)”。我這裡大膽假設,華為選擇了第二種理解,找使用者買手機來獲得晶片。那華為確實可以獲得高通、三星、聯發科新的晶片。但是,同樣面臨很多問題:

    價格問題:外購晶片花的錢和買整臺手機的錢相差很大。華為沒有理由做虧本生意,銷售的不是自己的晶片,還對自己的研發沒有任何幫助。美國問題:美國人可不笨,你有過牆梯,它可能會拿出鋸子來。它鐵了心不讓你用,你是很難繞過去。唯一能繞過去的辦法就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

    所以,變通回收對華為依然沒有用,華為唯一能走的就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當然,這裡並不能只靠華為一家企業,還得靠整個國內的科技企業共同自力更生。

    3、直接拿舊晶片來做新手機,是絕對不可能的

    直接拿舊手機上拆下來的晶片做新手機,有用嗎?當然沒用!原因同樣是多方面的:

    競爭力不足:你拿著就舊晶片做出來的手機和對手最新的晶片做出來的手機,完全沒有競爭力。消費者有大機率是不會買的。對研發依然沒有幫助:用舊晶片做新手機,價效比不行不說。對華為的研發部門有什麼幫助呢?完全沒有幫助。

    所以,這條路對華為來說,也是不行的。

    4、沒有晶片,華為可以打一場迂迴包抄戰。

    對華為來說,實在沒有晶片做手機,可以暫時不做手機。等國內晶片製造起來了,再來做也是可以的。那為了自己不被落下,可以打一場包圍戰。包圍戰可以這麼來打:

    ①、硬體領域:先繞開高階晶片製造,比如先做一些IOT領域、家電領域、汽車電子領域等等對晶片製程工藝要求較低的硬體領域。這些晶片國內應該還是可以生產的。而這些領域在5G網路的帶動下,用量也是非常大的。這樣,晶片人才可以留住不少,晶片設計保持更新。

    ②、系統領域:做好分散式鴻蒙系統,讓它的體驗比安卓還好。這樣,就算手機硬體是別的廠家的,系統也可以刷更為優秀的鴻蒙。那華為的系統生態就可以很好的保持,只要那一天晶片製造一旦突破,華為殺回來很快就能搶回丟失的市場。

    總結

    綜上,在美國的打壓下,回收舊手機對華為並沒有太大幫助,最多幫助做點售後服務。真正有用的是,硬體迂迴到其他對晶片製程要求較低的領域,系統和軟體保持良好生態。這樣等到中國晶片製造企業自研技術突破,華為就徹底翻身了。

  • 16 # 賈敬華

      華為手機晶片斷供,目前只能靠庫存的晶片維持。那麼,回收舊手機能否解決華為晶片斷供的危機呢?坦白說,這個做法理論上可行,實際未必行得通。

      題主的想法很有新意,把舊華為手機的晶片取下來,重新使用。在技術上,把舊華為手機的晶片拆下來是沒有難度的,南方一些小加工廠就有成熟的產品線,能夠直接把舊手機的晶片拆除下來,重新使用。

      問題的關鍵在於,目前淘汰的華為舊手機,用的是麒麟980或麒麟970晶片,都是效能比較差的4G晶片。自去年開始,華為手機全部是5G,很少有4G手機了。從這一角度來說,這些淘汰的麒麟980或麒麟970晶片,很難重新使用。

      當然了,也有人認為,使用麒麟980晶片可以外掛巴龍5000基帶支援5G。殊不知,在華為手機晶片斷供後,巴龍5000也是缺貨狀態。毫無疑問,回收舊手機很難解決華為晶片斷供的危機。

      事實上,華為官方也知道回收舊手機來獲取晶片這一方法。可是,每年淘汰的舊手機數量有限。而且,很多搭載麒麟970晶片的手機仍在服役,消費者不捨得淘汰。試問,沒有大量的舊手機,怎麼透過回收舊手機獲取大量晶片呢?

  • 17 # 科技一格

    不知道哪位老兄想出來的好主意,但是可行度不高啊。試想一下效能下降的晶片,消費者誰會買單?

    要想檢驗這個主意是否可行,先得弄清楚以下兩點:首先華為缺的是高階晶片,比如麒麟9000這樣的5nm晶片,至少也得是近年來的旗艦機型。其次這些旗艦手機遠未到換機的週期,強行回收只會得不償失。由此可見,這一方法不具應用價值。再來看,華為短期內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晶片的問題?

    目前方法還是有的,關鍵靠策略,短期內把國內5G手機市場打到飽和,憑藉華為囤積的晶片數量,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這就為華為突破高階晶片的瓶頸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然後,在富裕的戰略時間內,倒逼攻堅 卡脖子的光刻機等技術。

    晶片是有壽命的,長時間就會老化,效能下降。說明晶片無法回收!

    晶片老化的過程需要的時間是相對比較長,除非長時間滿負荷的工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礦機用過的顯示卡晶片。所以回收的東西就算不過時,也有壽命長短等潛在問題。

    而且最關鍵問題是,華為回收個7nm製程的晶片,再基於它開發也還是這個製程工藝,怎麼和新的3nm製程工藝競爭?不是說回收個7nm製程,自己改造下就變成3nm製程了,晶片製造不是這樣的。

    而且還有道德底線問題,半導體業內有一種不合法的商業模式,就是把用過的晶片或者假晶片弄得像新的一樣賣出去。華為應該不會做這件事情吧。目前各家做手機回收,主要用來做什麼?

    我們都知道不管華為手機、三星手機還是蘋果手機都能換不鏽鋼臉盆。一般來說,能開機的手機,回收回去會維修一下,然後把手機翻新轉賣。不能開機的,把液晶屏、電源晶片、記憶體晶片等晶片拆下來專賣給雜牌山寨機。華強北很多山寨機是用二手配置。

    還有就是將手機提煉金屬,因為手機主機板上有很多貴金屬,比如說黃金。大家也許會疑惑,手機中怎麼可能會含有黃金呢?其實手機主機板含金量是比較高的,因為提金工藝複雜所以做回收提煉黃金的有比較少。有一種機械裝置就可以很輕鬆的達到黃金提煉的目的。

    最好我們相信這種砸牌子的事情華為不會幹,寧可沒晶片,也不要用二手貨。目前蘋果回收自己的手機,也沒二次利用晶片。說明這個方法一點都不好!

  • 18 # 極客微棟

    華為晶片斷供,成立一家專業回收舊手機的公司,以舊換新,還得向粵東陳店、汕頭貴嶼和深圳高科德學習如何拆料,但拆機料和翻新料都經過化學方式或粗暴工藝,效能肯定不如原裝,在電子行業拆機翻新料是被嗤之以鼻的,多一個營銷策略“復古”?

    就算是面臨絕境,我認為華為不會這樣做:

    1,拆機翻新需付出成本,並不划算;

    2,採用翻新料的手機,除了影響聲譽,該怎麼定價呢?修手機採用都會詬病的;

    3,回收的都是往代晶片,麒麟9000都還沒出,沒法用於旗艦機的;

    4,消費者角度,舊不如新,本來電子元器件就有壽命,新酒裝舊瓶,就我而言不會買翻新料手機;

    5,需要明示某臺手機是採用拆機料的嗎?華為怎麼做?消費者需有知情權;

    6,華為都做了最壞打算,最不濟就全面退出手機市場,讓位友商。

    綜上所述,回收舊手機,拆芯複用這種野路子是不會被華為和消費者所接受的。應該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華為回收舊手機晶片能續命嗎#

  • 19 # 昂辰有文化

    回收舊手機解決不了晶片斷供問題,因為舊手機的晶片是舊的,跟不上新的系統和效能,真正需要解決的還是晶片的供應鏈問題,不論是自己研發生產還是購買其它廠商的。

    舊手機的晶片

    首先,舊手機之所以是舊手機,就是因為在某些方面已經落後了,不只是外觀變舊而已,還有比如系統的容量太小,晶片的工藝落後,以前的手機晶片的工藝是8nm,現在是4nm。如果回收舊手機的晶片,新手機的效能也就相應的下降了。

    新手機的晶片

    華為一直在強調,他們有自己研發的麒麟系列的晶片,只是因為生產外包,才導致現在的斷供。

    如果華為不考慮用新的晶片,首先,他們的手機效能肯定落後於現在最新的技術,因為晶片是手機的心臟,沒有新的心臟,自然沒有新的血液,這樣的華為手機必定會損失相當一批的使用者,讓他們選用其它品牌的手機。

    如何解決晶片斷供

    要解決晶片斷供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生產線。這樣就可以自產自足,如果有餘力還能自產自銷。這是一個長久的任務,一時半刻解決不了。

    現在華為需要自救,也需要他救。

    自救是讓公司生存下去,手機業務肯定大幅下降,需要靠其它業務來補充。

    他救就是合作伙伴,甚至是政策上的傾斜,畢竟華為這麼大的公司,一旦倒閉,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對市場是一個很大的衝擊,沒有幾家公司能夠hold住。

  • 20 # 贏在當遐

    我從我的個人工作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從事過手機制造或者其他電子產品的製作,就知道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解釋為什麼行不通。

    回收的晶片穩定性差

    做過電子製作都知道,如果想把舊的晶片從手機上拆下來,就需要使用高溫,在重新使用到手機主機板上時還需要高溫進行焊接。而晶片是比較怕高溫,高溫會加速晶片的老化,這將大大降低晶片的使用壽命。你會為縮短使用壽命的手機買單嗎?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不。

    回收成本高

    晶片回收你需要把晶片從舊的板子上取下來,這個過程需要成本。取下晶片後需要對晶片的引腳或者錫球進行處理,來達到再次使用的標準,這個過程用現在的人力成本大概需要10元,如果加上裝置和材料成本,估計一個都要15元左右了。對晶片舊晶片處理後,還要對晶片測試,這個方面主要是購買測試晶片裝置的成本,從我瞭解的這種裝置一般比較貴。測試完成後還要進行包裝,這個相對其他過程成本應該算是最少的。那我們來算算一個晶片回收的成本,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人力成本和裝置成本估計要到20元左右了。

    舊晶片製造良率低

    很多在大的電子廠工作的人都知道現在的手機主機板都是使用機器人(SMT)在做的,回收的晶片引腳平整度和外表絲印的髒汙和模糊,都會影響到機器人工作的效率和良率,這會大大增加手機制造成本。

    舊晶片不能滿足新手機的需求

    這個方面我就不多講了,很多大V都給大家普及過。總結來說就是舊晶片效能達不到新手機的需要,所以沒有回收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覺得沒那麼愛我了,設了三個月冷靜期後再分手……我該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