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囈語君
-
22 # 江淮國士
在核武器的戰略上我們不能犯也犯不起幼稚錯誤!絕不能自我麻痺,自我宣傳引導以至於自我聰明的認為核武僅是藏在家裡威懾而不會實用的!我們現在一批專家在犯不可饒恕的幼稚錯誤!
-
23 # 洛陽艾農
一些人對於核大戰的特點認識不清楚,就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
毛主席曾經指出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的的殺傷性武器,雖然樣子很可怕,但是原子彈也是紙老虎。
我們發展核武器是完全有必要的,只是為了打破核訛詐與核威脅。
世界上擁核國家已經超過十個,俄美是擁有最多核武器的國家。但是誰也不敢輕啟核大戰,因為對方都有二次反擊能力,一旦發起核大戰,無異於自殺。有句話叫“被毀滅一百次與一次有什麼區別”?這就是核大戰的命運。
所以,那種多多生產核武器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它不僅要耗費大量資源與資金,後期的維護儲存乃至報廢所帶來的影響都不可小視。
我們擁有多種發射平臺,決非美國一次核打擊就玩完地,所以,不要說核大戰,美國對我連一場全面的、常規的大戰也不敢發動。他在我們周邊搞點小動作也是可能的。
-
24 # 金釣竿兒
關於這個這個問題,核武器不是一般常規導彈什麼的。想製造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次產。論數量,我們當然不夠美俄兩國多。如果假想敵是美帝,現在跟它進行核競賽根本是下策。還別說它已在我們附近的第一島鏈以及第二島鏈都佈置了半月形反導武器系統,會對我們的核反擊進行攔截。而它的佔壓倒優勢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更足夠對我們進行全面壓制。面對老美的絕對核優勢,我們首先要力爭避免發生核戰,其次要學習俄羅斯的非對稱戰略,發展高超音速超級核導彈。突破其反導系統,直接威脅其本土。只有這樣,才能既對其形成有效威懾,又避免被其拖入核競賽。
-
25 # 廣東陳本汝
這是當然!擁有強大的核武庫,對手連動你的念頭都不敢有。為什麼?除非它想自殺吧!強大的核武庫,是鎮國神器。我們可以逐步升級,產研結合,升級維護相結合!
核武器是具備震懾的作用,但同時也具備毀滅的作用。如果發生核戰爭,“史前文明”就是我們的代名詞。而戰爭也不會因為核武器而終結。
地球文明將走向終結,下一個“史前文明”就將誕生。隨著考古的不斷探索,史前文明的毀滅可能就是源自於高科技戰爭,甚至在淺海附近已經發現了核武爆炸的痕跡。
所以在未來的社會中,核武器就會成為一個護身符,在沒有做好同歸於盡的準備時,核武器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使用,而一旦使用,地球的環境及生態將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地球是否還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就成了一個問號。所以核武器禁用是保護自己,同時也是保護地球。雖然核武器不能用於戰爭,但確實國家是否有資格成為一個自主國家的底牌。沒有核武器,在未來世界這場棋盤上,將成為棋子,而非棋手,這就是核武器的作用。
那麼未來戰爭,到底會以什麼形式來展開。世界從冷兵器時代,到熱兵器時代,走完了一個程序,之前的國家滅亡,一方面是武器落後,另一方面是內部腐朽。外患和內憂就是古代王朝面臨的兩個困境,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但無論是朝代更替還是國家滅亡,內憂外患依舊是主導發現的核心。
任何國家的崩潰,並不是所有的都是外患造成,王朝崩潰最多還是由於內憂導致國家崩潰。內憂亦主導體現在管理、民生、經濟、文化、信仰等等。外患的作用是加劇內憂的程度,這就是陰謀與陽謀。
對於沒有核武器的國家,武器和戰爭,就是解決爭端最有效的方式。但對於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戰爭就不是最有效的武器,除非想同歸於盡。所以製造敵人的內憂,讓其自然崩潰就是最佳的選項。所以為未來的社會,“暴力”會遠離,“誅心”的戰爭將到來,直白一點就是文化侵蝕和經濟統治,這就是未來的戰爭。沒有硝煙,但卻比炮火換來的勝利,更致命。
以暴制暴的時代,在核武器誕生之日起,就撬動了這扇關閉的大門,在未來的某一天,大規模的戰爭將徹底消亡,隨之而來的是智慧的戰爭,是文化的戰爭,是經濟的戰爭。一旦爆發核戰,世界最大的可能將是歸零,而我們所有的一切,在未來的生命年前就是另一個“史前文明”而已。
很慶幸,我們是一個棋手,而非棋子。但是僅有核武器的威懾,並不能保證不受侵略,文化侵略和經濟侵略對於未來無處不在。一場新的世界紛爭,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
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