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烏石姆
-
2 # 陳道農
如果沒有過度的人為呵護,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遇到挫折,完全沒必要再人為製造挫折去搞挫折教育。對於溺愛孩子的家庭來說,把溫室大棚撤掉,孩子自然會經歷風雨。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關心孩子,還是要給予關注並在恰當時機引導、啟發、幫助孩子學會面對困難、挫折,讓孩子在面對中獲得成長,在必要時直接出手相助,例如問題的難度遠超孩子的能力範圍。這也許是挫折教育的本意吧。
-
3 # 張中山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認為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人生不可能都是順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個人跌入谷底也是常有的事情,我們關鍵看能否反彈起來,這個反彈力的獲得就是挫折教育的結果。久經風雨方能見彩虹,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
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挫折教育往往遇到問題就會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就如體育精神一樣,不僅是奮力拼搏去贏,也有如何有尊嚴的去輸。
沒有挫折教育就不會有成長型思維,沒有挑戰,也就沒有突破,沒有跨越。
如果有幫助,我們可以繼續探討。
祝新春愉快。
-
4 # 美美與共Mr舒
挫折教育是好是壞?
我認為,挫折教育總的來說是好的,是應該的,因為有的學生心裡承受力差,需要引起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充分重視。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兼含的,所以,挫折教育也不可過分。
從我最近對學生的一次挫折教育說起。我校屬於希望學校,有個愛心團隊每年對我校優秀學生資助。2020年6月1日,在慶祝兒童節的大型活動中,我校每班都有獲得500元的資助金的學生名額。我作為班主任,向上申報的是我班的班長,她的學習成績、思想素質、班級工作、學校學生會工作,都是全校的佼佼者。
結果上面稽核時,她沒透過。她沒有得到這筆資助。在她班上,比她遜色的同學獲得了;在她家裡,比她遜色的妹妹獲得了。這對她的自尊心的打擊肯定是有的。我也替她惋惜。
基於“共情”思維,我馬上想到要如何對她進行挫折教育。
果然,問題來了。
6月1日,她的媽媽帶著她的妹妹來校參加六一活動,而她沒來。她媽媽說她在家裡黯然神傷,很有心結。
我對他媽媽說,你回去後,立即給她做心理疏導,不要讓她有心理陰影或負面情緒。獲取資助金的規則,由助學團隊和學校層面決定,儘量機會均等。假設今年她享受了資助金,她的妹妹就不能享受了,因為同一家庭在同一學年只能有一個孩子享受。同一學生,也不得連續多年享受。她在兩年前已經享受過一次,已經感受到了奮鬥的喜悅。今年也應讓其他不如她的同學體驗成功,感受喜悅,增添信心。
接下來,我透過QQ與她進行了交流。她坦承,開始,她的確有點想不開,但是,經過與我的一番交流,她的心結已經開啟,不再耿耿於懷。
我給她講了一個人應該怎樣提高情商和逆商,如何抵抗挫折,戰勝逆境,面對不公平事件,如何心理調適。
下面就是我們達成的共識。
一個人遇到的挫折痛苦的次數越多,且每一次都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那麼,他的心理免疫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好。孩子在經歷挫折之後,會懂得感恩生活,珍惜自己目前擁有的一切,心理也就更加健康,不會嫉妒他人。將來的抗挫折力也會變強,內心也就強大而自信。
只有在一次次體驗挫折、感受受挫,並學會忍受、應對的人,才能獲得真實的自信。
真實地經歷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是人成長的一部分。假如,在孩子成長路上,沒有任何障礙,只有一味的順境,孩子的想法不經過任何努力,沒有任何變數,都可以輕鬆實現,那麼當他長大之後,一旦遇到挫折,他就受不住任何打擊,甚至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有時候,家長們和老師們,也可以適可而止地拿一把鐵鍬,在孩子前進的道路上設定一些溝壑,把平坦的大道變成坎道,讓孩子提前試錯,提前感受坎坷,勇敢的走上去,培養他們腳踏實地的習慣,提高他們應對不公的能力,他們才會專注腳下的路,不至於遇到一點小事就黯然神傷,不至於誤入歧途,今後的人生才會少些失敗,多些成功。
知識、眼界、心胸、氣量,都是相輔相成的。要善待成敗,善待得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說,父母要讓孩子接觸失敗“病原體”,否則他們不知如何應對未來的失敗。
挫折教育,是家庭和學校的責任。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愛、理解與鼓勵,幫助孩子從挫折中收穫成長,總結經驗,學習調整情緒的方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孩子內心力量的生長。
輸了還會笑,真的很重要。
失去不計較,得失是常態!
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心裡承受力,百折不撓,堅強不屈!
-
5 # 小學重點知識積累
挫折教育是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這是因為,那些自認為自己聰明的人往往會選擇走一些所謂的“捷徑”,這些所謂的“捷徑”往往會喪失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鍛鍊機會;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飽經風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麼叫成功。
-
6 # 京南棋院傅老師
準確地說應該叫耐挫折教育,人生路上不可能沒有挫折失敗,在挫折打擊面前如何調整心態,接受現實進而改變現實,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的人生道路能否順暢,抗挫折能力強意志品質好的孩子可以愈挫愈奮,戰勝挫折,不斷成功進步,相反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很容易一蹶不振灰心喪氣,甚至傷人自傷,甚至走上絕路,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教育對於每個孩子的成長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必不可少的內容,不可能劃分出來,該由誰負責的問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時每刻,每件事每個人,尤其是孩子的父母都要對孩子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
7 # 關注新教育
實施挫折教育,對新時代當下成長的孩子來說,特別重要。眾所周知,由於孩子抵抗挫折與困難的素質、心理和能力特別低下,往往面對困難、矛盾、問題和挫折,不知所措、六神無主、悲觀消極,往往會造成焦慮、抑鬱、精神失常和自殺。
在我們的身邊,為什麼常常出現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十幾歲的孩子就自殺,就殺父母,殺他人等等惡劣事件的時常發生,並不是駭人聽聞,已經習以為常,為什麼?因為家長與學校的教育有問題,因為家長與學校不太重視孩子的挫折教育。甚至很多的家長並不瞭解甚至聽都沒有聽過。
所謂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就曾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合理而恰當的懲罰教育不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
經歷一定的挫折,對形成孩子的堅強意志是有益的。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孩子的隨意性活動佔主要地位。所以在新的教育觀念下我們應多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比如孩子摔倒了之後,讓他自己爬起來,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練過程,這樣既強化了孩子的意志又鍛鍊了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
因為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遇見困難時,也能積極克服而不是一旦遭受打擊就一蹶不振,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而且經歷過挫折以後的成功也更能讓孩子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面對著一些困難與挫折也可以有效的抑制孩子的驕傲情緒,讓孩子更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
-
8 # 哈嘍X希希
有關係,挫折教育的必要性現在越發重要了
社會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是無情的,有些東西必然要去承受,你沒有處理好時就要接受批評、後果。我認為家長在中扮演關鍵角色,不要溺愛孩子,一直做溫室的花朵是承受不了風雨的,學校也可以開展挫折教育,幫助孩子調整心態,正面看待自己的錯誤,接受自己的錯誤。
-
9 # 歷史檔案館
挫折是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個體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斷滿足的情緒狀態。挫折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幼兒正確認識挫折,戰勝挫折,培養樂觀、自信的心態,提高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並提高幼兒的AQ,即逆境商數。
AQ是指理解挫折並戰勝挫折的能力,包括四個因素:
(1)控制:一個人對挫折的控制程度。
(2)歸屬:一個人能控制挫折結果的程度及改善挫折情況的能力。
(3)延伸:對挫折影響生活其他領域的評估。
(4)忍耐:對問題持續時間及所造成後果的評估。相對於AQ,我國教育更注重對幼兒IQ和EQ的培養。雖然IQ和EQ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功,在很大程度上AQ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近些年,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關於在校學生自殺的新聞,自殺的原因不是因為沒完成作業,就是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這些事實都表明,中國太缺乏“挫折教育”了。人生不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挫折在人生成長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透過對孩子的挫折教育和歷練,使孩子從小就樹立面對挫折後的正確態度、合理得當的思維方法、不屈不撓戰勝挫折的勇氣、品格及精神,進而培養孩子面對和冷靜分析挫折、戰勝和擺脫挫折帶來負面影響的意識和方法[1].
大部分家長都知道如何很好地保護孩子,但是他們卻忽視瞭如何讓孩子保護自己。在安逸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狂風暴雨的洗禮。《增廣賢文》有言:“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家長不能照顧、保護孩子一輩子,所以就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對社會,面對困難。
一、當前挫折教育的誤區。
(一)將挫折教育等同於吃苦教育。
有些家長和教育者會認為,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因為沒有吃過苦,所以挫折教育就是讓他們吃點苦就行了,於是各種“體驗式”夏令營就興盛起來了。體驗式夏令營就是透過設定一些遊戲和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中的種種難題。孩子經歷過吃苦體驗後,效果卻沒有預期的理想。有些孩子參加完活動回來會覺得自己“遭罪”了,於是變本加厲的嬌氣起來[2].這種挫折教育是不可能真正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還有的家長不顧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一味的為他們設定障礙,使得孩子在挫折教育的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這完全是錯誤的[3].吃苦教育只是讓孩子受一些沒有必要的皮肉之苦,這對增強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不大,如果吃苦教育實施過量反而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家長在進行挫折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實施真正能夠培養他們面對挫折、戰勝挫折能力的教育。
(二)將挫折教育等同於失敗教育。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水平不斷提高,使得孩子獲得更多的資源,家庭、學校、社會都為孩子創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這使得孩子在這條路上很少經歷挫折。所以,有些人就認為,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因為沒有經歷失敗,於是就將挫折教育等同於失敗教育:人為地為孩子設定失敗情境,讓孩子不能順利的解決問題。事實上,如果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家長過多的干擾,使他們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標,就會造成孩子的挫敗感,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指因為重複失敗或懲罰而形成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聽任擺佈的心理狀態、行為。他們就不再會相信努力會成功,反而會使其心理承受能力變低,這樣的挫折教育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三)將挫折教育等同於痛苦教育。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通常是六個大人寵一個孩子,孩子在家人的保護中長大:在家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人就認為這種溺愛使得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於是教育就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痛苦,沒有表揚,沒有鼓勵,甚至在他們努力嘗試的時候,家長也要可以打擊,設定困難。更有甚者,還會體罰孩子。這種挫折教育只會使孩子對未來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產生牴觸與逃避心理,反而會使他們在挫折面前畏縮不前,不會真正享受到戰勝挫折的過程中。實施挫折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挫折閾限”.所謂“挫折閾限”就是一個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如果孩子接受到的挫折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挫折閾限,教育就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是“挫折閾限”是具有積累性的,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會隨著自己經歷的事情增多而逐步提高。挫折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勇氣,並逐步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絕對不是刻意打擊他們。家長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挫折,體驗失敗,但是這要在他們“挫折閾限”之內。
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會角度。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從一個環境進入到另一個更大、更復雜的環境中去,因此,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就決定了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4].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經歷過挫折,那麼他就很難適應這個社會。社會的發展使得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人們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也越來越多。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單純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能力、獨立性等方面,而對孩子實行挫折教育正是適應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同時,現在各個國家也在積極的實施“挫折教育”.比如:日本,他們很注重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無論天氣多麼惡劣,家長都會領著孩子穿得很少地跑步,就是為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當孩子遇見困難時,家長不會第一時間出面幫助,而是等待孩子自己解決,等等。相對於日本來說,我國的孩子被保護的太多了,抗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為了國際競爭,我們一定要提高我們孩子抗挫折能力,樹立正確的挫折意識。
(二)現實角度。
在現代社會,尤其是90年代,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教育就成了家長的主要投資專案。家長普遍贊同“成才教育”,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事情都可以遷就他們,所以中國教育呈現出一種畸形的狀態。其實,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如何做人,如何適應社會。同樣的挫折發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會有不同的結果:樂觀、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孩子會很快度過難關,並且挫折也不會對他的心理造成太大的影響;而心理承受能力較低的孩子會很長時間才從挫折中走出來,更有甚者會輕生。而我國的教育就是重視成績,忽視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挫折教育就是糾正教育的片面性、單一性,矯治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脆弱弊端的重要措施,它既是孩子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同時也是適應未來時代發展的需要[5].
(三)孩子發展角度。
從孩子發展過程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就需要家長培養孩子正視挫折的勇氣,不要遇見挫折就想要逃避。想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要讓他們有戰勝挫折後的成功體驗。有很多家長,當自己的孩子遇見困難時就替他們解決,當孩子遇見不順心的事情就責怪別人,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孩子任性、脆弱、獨立性差的性格。
家長的這種做法屬於“代替孩子成長”,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會使孩子的成長環境更為順利,更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心理學有一種觀點認為: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特別幸福”的空間裡,就會造成“健康心理過剩”症。它有兩個特點:一是對幸福的感覺明顯降低;二是對新的刺激產生畏懼之心,遇見挫折的時候會不敢面對,懦弱,脆弱。[6].所以,家長讓孩子去正視挫折,自己解決挫折絕對不是“殘忍”的表現,而是為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三、培養幼兒抗挫折能力的措施。
(一)家長要學會“放手”.
美國斯賓塞說過:“培養孩子勇敢的個性,讓他們成為自立自強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闖世界。”家長不要為幼兒包辦一切事,要讓他們自己嘗試處理問題,即便處理的不好,即便會帶來很多麻煩,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會學到很多事情的。並且成人要懂得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利,不要抓住幼兒犯的錯誤不放,要培養幼兒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勇氣。成人在教育子女的時候要學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決定一些事。現在有很多中國家長喜歡替自己的孩子做決定,他們認為,自己見的事情懂得道理比幼兒多得多,如果幼兒聽他們的話就會少走很多彎路,但是他們不知道,幼兒正是在這些“彎路”中成長的。一個經常受到父母控制的孩子,會失去自我意識和自信心。如果家長為幼兒決定了所有事,那以後怎樣讓幼兒獨自面對社會呢?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間去成長,去實驗自己的能力,去學會如何應付危險的能力。不要為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任何事情。如果父母過多地做了,那就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他們的自立與自信。
(二)客觀評價幼兒。
在教育中誇獎和鼓勵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味地誇獎只會讓孩子不明是非,過分自負,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無法適應複雜的社會,一遇見挫折和批評就會很有挫敗感。當然家長也不能總是批評孩子,這樣幼兒又會過分自卑,不能肯定自己。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在幼兒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時家長鼓勵、讚賞他們。但是當幼兒做錯事時,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並加以改正。只有家長對孩子有明確的教育觀時,孩子才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家長要勇敢的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並鼓勵他們去改正。所以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做出客觀的評價,提出符合他們發展的要求,並給予孩子信心,讓他們面對自己的缺點並及時改正。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培養出戰勝挫折的勇氣和能力的。
(三)家長掌握心理調節方式,及時舒緩幼兒心理壓力。
挫折雖然是人生強制的一課,但不會有人天生面對挫折時能夠鎮定自若。有時候孩子面對著不能承受的心理壓力,比如:沒有小夥伴喜歡和自己玩;被比較強勢的小朋友欺負;在幼兒園被教師批評等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舒緩幼兒的心理壓力。孩子有孩子的煩惱,成人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考慮孩子,認為他們經歷的不算是挫折,所以就不去在乎他們的挫敗感。實際上,孩子有的時候在他們年齡內所承受的壓力並不比成人少,這就需要成人去關注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並及時舒緩他們的壓力。
(四)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幼兒心理的特點是比較幼稚,脆弱和不穩定的,富有極強的心理行為依賴性,模仿性。特別是對所尊重,崇拜的人極其依賴和模仿,甚至連其口音,聲調,語氣,表情,動作以及情緒情感,待人態度和行為習慣等都會進行觀察,並學習模仿[7].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行為、想法等。家長面對挫折的態度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挫折的態度。教育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要想讓幼兒有很好的品質,家長必須先培養這種品質。所以家長就要做到要勇敢面對挫折,不要逃避。只有家長有戰勝挫折的心態,才能培養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
10 # 愛迪特口腔技術論壇
一個有著堅強心理素質的人才是真正堅強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態度,其實就代表了未來這個民族的基本素質。對今天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練,使他們懂得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失敗、困難,從而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對於他們將來的成長,對於我們民族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關鍵詞:挫折教育;心理壓力;自我保護 所謂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學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創設某種情景條件,提出某種難題,啟發和促進孩子動手動腦來解決問題,使他們養成樂於嘗試,勇於克服困難,敢於經受挫折的習慣,從而引導孩子逐步擺脫依賴,形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理性認識挫折教育 加強抗挫折教育,增強學的應對困難的免疫力。因此,調整認知、健全自我認識有助於增強人對挫折的適應能力,有助於減輕、消除挫折對人的不良影響。 (一)幫助學生辨證地看待挫折。首先,幫助學生認識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現實生活中,挫折總是普遍存在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挫折是人生的組成部分。雖然是人們不願意面對的,但它恰恰是生活的本來面目,是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 從實際來看,學生在受挫的常見表現有:學習、考試中的挫折,人際關係中的挫折,情感發展的挫折,自我意識發展的挫折等。教師應分別對他們不同方面的常見挫折進行分析,幫助他們認識挫折產生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是他們對挫折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從而在遭到類似的挫折時不至於驚慌失措。 其次,幫助學生認識挫折的兩面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挫折也不例外。挫折既會給人帶來煩惱和痛苦,也能使人奮起、成熟,讓人從中得到鍛鍊,受到教育。在對學生事實挫折教育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認識挫折的消極作用和積極作用,引導他們正確地對待。 (二)引導學生正確地歸因。歸因是指把行為的結果歸到何種原因。所謂正確歸因就是對造成挫折的原因進行實事求是的認識和分析,弄清挫折的原因來自何處。在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時,應注意觀察他們的歸因傾向特點,幫助他們正確分析挫折的成因,引導其正確歸因。對於那些慣常在遭受挫折時不分青紅皂白,便按照自己的已有模式作出片面歸因的學生,要引導其作出符合實情的準確歸因,及時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從而用切實的行動促使挫折得到解決。 二、挫折體驗 體驗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預定的教育內容和目標,科學有效地創設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使受教育者能在這種環境氛圍的影響作用下,透過“內省”和“體驗”來實現自主探究學習,並達到自我實現和個性完善的內化過程。 恩威並重,是中國人推崇的科學的家庭教育原則。我們提倡對孩子既要嚴格,也要充滿慈愛與寬容,像斯特娜這樣講究教育藝術的教育方法,將會培養出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寬容心,有獨立意識的人。當然,為兒童提供挫折體驗時,一定要注意必要的限度,考慮到他們的挫折限度,以不傷害他們的身心發展為前提。 三、進行自我保護 當代學生較少受磨練,面對突然出現的挫折,缺乏心理準備,缺少應激保護,在巨大的壓力下,往往做出令人惋惜的舉動,諸如自殺、自殘等。如果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自我保護教育,教給他們一些應對挫折的技巧和方法,顯然有助於預防悲劇的發生,起碼會減少損失,為下一步教育工作爭得時機。 (一)堅持開展生命教育。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引導教育學生理解生命的尊嚴和意義,認識生命的寶貴,從而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努力發揮生命的價值,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學校進行生命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從他們成長中的常見煩惱和困惑出發,用身邊的事例引導他們認識生命的價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獨特及自己的價值,學會悅納自己,熱愛生命,把失敗受挫看作是豐富自身生命的經歷,即使在遇到挫折與不幸時,仍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生命滿懷信心。 (二)幫助兒童建立挫折預防機制。無論挫折的原因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都可能使人內心產生緊張、焦慮、憤怒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心理平衡遭到破壞。而主體在遭受挫折時為了減輕挫折造成的心理壓力,有意無意中運用的種種自我保護方式,稱之為挫折預防機制或心理防衛機制。 此類挫折預防機制有受挫折後劇烈運動、大聲喊叫、找人聊天傾訴等多種常用方式,也有某些人特定的方式,如有些人喜歡寫日記,也些人喜歡吃零食等等。讓學生了解常見的各種挫折防衛方式,並引導他們正確使用。要讓他們知道有的挫折防衛方式,只是暫時起心理調節作用,不可長期過分依賴它,以免引起不良後果。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挫折防衛機制。 “歷盡風雨,終見彩虹”。當學生能夠理性地認識挫折,具有了承受挫折的能力,遇到挫折能夠自我調適,那麼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會大大增強,挫折教育的目的也就能真正達到了。
-
11 # 無聊的介介介
非常有必要,現在很多小孩動不動鬧自殺,當然有一部分是因為學業壓力大,父母期望高,從小父母太嚴厲了,追求完美,不能犯一點錯。但是大部分還是受不了挫折,比如考試沒考好,老師說了幾句重話。人生哪裡一帆風順,鄧小平三起三落也沒放棄自己,現在家庭條件好了,一個小孩幾個大人寵著,沒吃過苦,沒受過累,一遇到事情就不堪一擊了。
挫折教育應該由母親去做,母親陪伴的時間長一些,母親相對父親也慈祥一些,但是就是因為有些母親對於小孩太過於慈愛,導致慈母多敗兒。所以媽媽首先要正視自己的行為,拋棄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的思想。現在嚴厲是為了以後,當然嚴厲要適度,不可過度,那反而適得其反。媽媽平時可以讓小孩幫著做家務,有的時候要吃些走路的苦,不要為了讓孩子高興而一味的讚美,做得不好的要及時提出來。
-
12 # 戴鵬記憶訓練
大家好,我是恆腦記憶學院的戴鵬老師,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
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總是充滿了挑戰和挫折。通常,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遭受挫折的人。這是因為,那些自認為自己聰明的往往會走一些所謂的"捷徑",這些所謂的"捷徑"往往會喪失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鍛鍊機會;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飽受風霜的人,才能更深刻理解什麼叫成功。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讓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一定的挫折。對孩子還是很有幫助的。
第一,可以幫助孩子的戒掉負面情緒。
當今我國的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這就使孩子成了整個家庭的中心。在家長和長輩的疼愛與誇獎很是放縱,往往會產生一些不應當有的錯誤,如:盛氣凌人、驕傲自滿等。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適當設定一些困難和挫折教育孩子,可以有效打擊孩子驕傲情緒,當然,這種製造的挫折應當有一定的限度,讓孩子在戒掉粗心、驕傲毛病的同時,也要避免自卑情緒的產生。
第二,可以激發受孩子潛能,以使其切實掌握應對挫折的能力的目的。
從心理學上講,在正常的現實生活中,人總有一種潛能不能被激發,這種潛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況下才能被激發。對於孩子而言,當其遭受挫折時,便容易激發孩子的潛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探究精神,從而進行探究性學習,切實掌握知識。
第三,挫折教育能夠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思想,就好像是溫室裡的"花朵",很難適應社會。國外,挫折教育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很多學校開設專門的課程,家長也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設定一些考驗來培養孩子坦然"接受失敗"。孩子只有掌握了應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講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兒童期挫折教育的開展,對於孩子以後人生的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影響。馬斯洛曾說:"完全沒有挫折、痛苦、危險是很危險的,一個人必須獲得挫折耐受力才能成為堅強的人……兒童可以從適度的挫折中得到好處,並由此變得更加堅強……"
-
13 # 心理諮詢師海德
你好,每個人從出生以後,就會不斷面臨挫折,諸如當嬰兒想要媽媽抱著卻沒有被滿足時,對於嬰兒而言就是一種挫折體驗;當幼兒想要繼續玩耍,卻被父母要求洗手吃飯時,對於幼兒而言就是一種挫折體驗;當父母輔導孩子作業卻沒辦法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時,對於父母而言就是一種挫折體驗。
因此,我們所要做的挫折教育並不是人為增加孩子的挫折體驗,而是教會孩子面對挫折時的感受,以及如何處理和應對挫折。
當下我們總把孩子不抗壓、面對挫折時的極端行為歸結為挫折不夠,其實從心理學的視角看,這個觀點是片面的。
孩子之所以無法面對挫折,是因為當孩子面對挫折時無法面對挫折帶給自己的情緒,也不知如何應對。於是極端方法在孩子的眼中成了應對挫折的唯一方法。
因此,挫折教育是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和應對挫折。這樣的挫折教育是必須且必要的。
同時,作為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諸如工作不順利、失業、或者當輔導孩子作業時感受到的挫折感,我們的處理和應對都是孩子的榜樣。所以,挫折教育,成年人即是老師也是學生。
-
14 # 深耕細琢
沒那麼複雜,不要去剝奪孩子受挫的權利就行了。
讓孩子經歷挫折當然有必要,有經歷才有能力;有扛挫的經歷,才有心理承受能力;有扛大挫的經歷,才有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現在的問題是,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大家都是認識到的,但就是沒弄好,要不然大家也不會談論這個話題了。
1.有扛挫的經歷,才有心理承受能力;生活本來就是磕磕碰碰的,孩子從小到大,本來是要面對很多挫折的,遇到挫折了,扛過來了,再面對類似的挫折時,就有心理準備了,也就能夠承受了,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增強了。
大家都知道受挫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是家長也好,學校也好,都比較注重受挫教育。可問題是,這些教育活動要麼是口頭上的說教,要麼設計的這些活動太理想,實際效果並不好。其實沒那麼複雜,只要學校、父母不要去剝奪孩子受挫的權利就行了。
2. 父母不必遮風擋雨要培養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就是要讓他不斷的受挫,在受挫中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透過受挫來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家長捨得嗎?
我們的家長也太疼愛孩子了,把本該孩子面對的挫折全擋了,在孩子的認知系統當中,什麼事都是該一帆風順。父母一切順著孩子,讓孩子覺得順著他們就是按規矩辦事,不依著他們的性子來就是壞了規矩。可後果是,本該讓孩子自然受挫的環境被我們的家長破壞掉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增加的自然環境被家長刻意改變了。
3.不應該讓學校擔驚受怕要培養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就是要讓他不斷的受挫,在受挫中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透過受挫來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校老師敢嗎?
學生的考試成績有升有降吧,幾乎所有的學生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自己成績下降自己帶來的打擊。成績升升降降是很正常的,你是學生,某次成績下降而產生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只能由你自己來面對。任何人也沒辦法給你擋住這個挫折。家長擋不住,老師也沒辦法,老師也不能騙你啊。
總之,迴歸生活吧!讓孩子從小直接去面對他應該面對的坎坎坷坷,嚐嚐生活的酸甜苦辣,父母要做的是旁觀,必要的時候幫一幫,而不是去替他們遮擋什麼。當我們遮不住,擋不住的時候,孩子也就長大了。也能夠承受他們應該承受的壓力了。
-
15 # 陽光Wp6301
挫折教育對當今大多為獨生子女的中小學生的確很有必要。因為他(她)們在家裡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少爺(公主)般生活,在父母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庇護下,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嬌嫩而脆弱,讓他(她)們接受挫折教育,對他(她)們意志品質的成長大有裨益。
-
16 # 嘮嘮孩子那點事兒
能夠想到挫折教育,說明你教育眼光獨到,希望可以跟你多交流。個人認為挫折教育是在當下社會是很有必要,而且是亟待解決的。越來越多的學生,甚至是成年人選擇自殺等極端做法,就是因為內心脆弱,抗壓力差,沒有經受過挫折教育。那麼挫折教育到底有誰來做?是老師還是家長呢?答案我認為是家長。為什麼呢?我來分析一下。
老師作為一種職業,他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但他的受眾太多了,那麼多的學生,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國內唯分數論的大環境下(雖然提倡了很多年素質教育,但實際上主體還是應試教育),老師的育人功能略顯弱化,不能面面俱到,而挫折教育是實踐中的教育,無法進行課堂話教育。因此,這一重任必須,也應該由家長擔起。
家長從小就一直陪伴著孩子,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應該從孩子出生後就開始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從小就經受磨練,不溺愛孩子,不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孩子犯錯採用適當的方式方法進行批評教育。這裡尤其注意,家長的的教育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向他妥協。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不但有明確的是非觀,還有會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對他今後的人生也大有裨益。
-
17 # 超能艾德文
挫折教育很有必要,現在社會的小朋友,這方面確實缺少鍛鍊,大部分都是表揚教育。建議學一下圍棋,有輸有贏,即可以開發智力,鍛鍊注意力,觀察力,大局觀,心智又會在輸贏中的到磨練。
-
18 # 媽媽私房書單
假如孩子遇到挫折,父母就教他解決問題,但是如果生活沒有挫折,不要人為製造挫折。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所以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多給他一點快樂和幸福。
-
19 # 巴山Talking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一定會經歷風雨和坎坷。作為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為孩子遮風擋雨,就必須讓孩子學會在雨中奔跑。有人遇挫愈勇。有人遇挫而且退。近段時間來,校園跳樓事件頻發,更是說明挫折教育的必要。
-
20 # 李大源
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現如今的孩子,一切都很順,對他們來說,實行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我的書畫培訓班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一年半的培訓,他的第二種書體一一隸書,還沒有掌控。為此我和其家長進行了多次的溝通,家長也認為孩子從小在奶奶的溺愛中染上很多不良習慣,比如懶惰,沒有闖勁,遇困難就萎縮不前,喜好玩手機等等。於是我提出建議,暑假快到了,不妨給孩子報一個夏令營探險活動。
這年暑假,這位同學按照家長的安排,進行一次為期一週的夏令營活動。
夏令營活動歸來後,這位同學很認真地對我講述了他夏令營中所經受的最驚險的一幕。
他告訴我,其中一項攀巖活動讓他非常懼怕,可後邊的老師手拿一根竹棍,誰若畏縮不前,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最後他還是克服了恐懼的心理,並堅持到最後。
這位同學向我表示,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學習書畫,對比攀巖來說,這些都太簡單了。
我相信這次夏令營活動對孩子觸動很大,面對挫折,他們能夠正確的對待,並聯想到學習上,這是我們教育上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回覆列表
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表明
一個人越是有幸福感
就越是能積極面對問題
越是能夠取得成功
幸福才能促成成功
而不是成功了就幸福
孩子應該多給他們幸福感
他們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