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使用者8108328306380郝
-
22 # 漂石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有文化的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有文化。任何社會有口才的人都吃得香,學問好的可就不一定混得好了…
-
23 # 厚生Zxz
同意 但是一般口才不錯的人 文化素質也不低 但是也有個別 不一樣的 上個世紀年代 口才不錯的人也不少
-
24 # 燊燊不息
農村有句俗話說的是:不能說會輸,不能吃會死。說的意思是口才的人重要性,但是沒文化的口才就相當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因此有口才和是否文化的關係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有口才的跟口才好的不是一個概念,就像能說跟會說一樣,因此口才好的必定是有文化的,因為說話是邏輯清楚,有理有據讓人心服口服,否則說的話就是胡謅八扯,但也有不善表達的文人學者,最典型的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著《孤憤》、《五蠹》,令秦王政引為知己,但卻不善言辭!我們最好是做到“訥於言而敏於行”話語謹慎,做事行動敏捷。
-
25 # 馮雷3712
謝邀,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口才與文化有相當的關係,也有屬於天份,正常情況下,口才好的多見與文化人,高學歷的高材生,出口成章,口口是詞,農村老一代人,一般都沒有文化,講話都是方言土語,見到城裡人,說話費勁沒有口才,口才一半也是屬於勞動實踐中得來,農村百姓人中的口才,有些事城裡文化人,有時還許學不來,凡事沒有絕對,無論有口才無口才,只要良心不壞,口才再好更改不了事實,會說話的不如實事求事。
人沒有好的教育,他的口才也好不到那去,但也不是一概而論。做人的本質修養,誠實,誠信,尊重,孝敬。所以文化的發展是社會過步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