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作家方曉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童年時候,有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老遠騎著車,趕來見我,我便深深覺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真正的好朋友,是心靈的相知,相契,相合,成為知音,知己,無話不談,但又君子之交淡如水!

    是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故,人不知而不慍!

    但,擁有近朱者赤的友誼,不僅僅心靈上相近,距離上也近了。

    多麼難能可貴!

    故,我非常喜歡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感覺,而我成年後,也願意成為這樣的朋友,令人不亦樂乎!

    (我個人覺得不一定是老朋友,新朋友,但心靈契合,遠方來見,同樣珍貴。)

  • 2 # 清白之年—8855

    最熟悉《論語》裡面: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註釋】

    時: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說: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慍:惱怒,怨恨。

    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大意】

    “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啟示】

    第一條,學習過的知識重溫舊夢時,快樂之情確乎無法形容和控制。比如年少背誦的詩詞歌賦,留存在記憶的某個角落,漸漸被時光沖淡,一天因某種機緣又一次含英咀華,何止是快樂,簡直是對逝去年華最美好的回憶和溫存、無言的感動和感恩。更何況,夫子講的“習”,不僅包括詩,還包括禮、樂、射、御等等當時貴族子弟要學習的六藝呢!古語云:“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夫子的弟子很多是在實現孔子的施政綱領的。《論語》大多教人要積極出世,胸懷天下,幹出一番作為!

    第二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似乎是套話,但人生終究是走向愈來愈孤獨和寂寞?個體生命無疑在社會和他人的碰撞中被無形地傷害。即便人生坦蕩沒有任何坎坷,也會被無可阻擋的時光無情地傷害。既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互相取暖,而由於某些原因,這些朋友並不能時常見到,忽然有一天不請自到,你會做何感想?不手舞足蹈才怪。

    第三條,自己被別人誤會的時候經常有,人與人有時是很隔膜的,但只要機緣湊巧,依然會互相瞭解。而在瞭解之前自己不慍惱,難道不應該嗎?如果非要人瞭解才能達成自己的願望,那就找他,讓他了解。如無傷,人不瞭解你就算了,如果慍惱,我覺得是庸人自擾。

  • 3 # 滄浪魔俠

    三人行,必有我師。

    進入社會,學校那一套早已不夠用。你只要觀察公司裡混的好的同事,當然打鐵需要自身硬,除了業務能力之外,多學習混的好的同事的處事方法,為人態度,必定大有裨益。或許這個同事為你所不齒,但是,總要看到別人的優點。沒有輕輕鬆鬆的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與過人之處。

  • 4 # 守住職場底線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巜論語,公冶長》

    敏而好學,是說聰明而愛學,不恥下問,就是放下架子,懇於向別人學習自已不懂的知識。"三人行,心有我師""學海無涯"這些名言警句都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個人的所學知識,都是有限的,就是當代的博士生也不見得知識全面,只是說他在某一專業方面研究學習的比較高深,而對整個社會和自然科學都精通。意思是任何人對自已掌握的知識不能滿足現狀,而要向別人或老師勤於學習,這樣,才能使自已的知識不斷充足,話到老,學到老,知識是永無止境的。

    人除了一生中勤於好學處,還要有一個謙虛謹慎,戒嬌戒燥的學習態度,即便是個飽學之士也要以一個小學生的姿態,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因為知識是無止境的。

  • 5 # 天地人心中有神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論語》裡我最熟悉的一句話是“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是我小時候看一本《周總理的故事》的書中看來,講周總理每天在工作結束後,都會在腦中過一遍‘電影’反思檢查一下所做的事情。

    從那時開始,我也逐漸養成了反觀自己的習慣,在這句話中學到的或是給我帶來的好處就是,讓我的腦子記憶力強了,在與人為事中更加能夠恰到好處。

    感恩聖賢!感謝你的提問!

  • 6 # 三秋樹老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教導之言對我印象深刻,也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求知最怕自欺欺人,不懂裝懂,這種現象有人有之,我亦不例外。

    本人初為人師時,有時和老師一起去家訪,在路上交談時,有時把字音讀錯了。幸好同行馬上提出來,我記在心裡。這位同行與我說,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拿不準的東西要問一問,或查字典。孔子和同行的話,我記在心裡,並且有時在我耳邊迴響。此後,在教書的生涯中,我讀不準的字,就查字典或請教別人。有的知識不懂,我就請教同行。總之,我在傳授知識中,在與別人的交談交往中,很謹慎不馬虎。我這樣做,不但學到了很多知識,還避免了鬧笑話。

    我有時想,一個人窮其一生也難通一門知識,一個人做到知識的百事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要在工作中,寫文章中,在行事中,要做到不懂的知識,就不要裝懂。裝懂危害就大,既誤導了別人,又矮了自已。正確的做法是不知為不知,對不知的東西要不恥下問,要查資料等,這就是一個人的真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教導之言,時時地提醒著我,不要做一個不懂裝懂的人。

  • 7 # 漢地元村

    斷章取義的危害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最少有三種解釋:一是與“前”對應的“後”,二是後代子嗣,三是動詞“盡後代的責任”。

    前面兩種解釋都與後文“前言不搭後語”,後文說,舜娶了媳婦而沒有請示父母,這種行為就叫“無後”,這裡絕對不可能是“沒有子嗣”的意思。至於再後文說“君子以為猶告也”是有特殊原因的,堯考察舜以後,要把女兒嫁給舜,這是“皇命”!舜的父母卻討厭舜這個兒子,也反對舜娶這個媳婦,舜怕與父母反目,娶老婆時不敢也不可能徵得父母同意,所以君子認為舜已經相當於“告”了。

    所以,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原意是“不孝的行為有多種,不盡後代的責任是最嚴重的不孝行為。”

  • 8 # 風幾許兮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論和思想的文集,在我們中華大地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從懵懂開蒙的稚子口中誦唱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再到飽經世事滄桑的老者嘆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它所宣揚的思想和理論,影響著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在這幾年稍稍清閒下來,決定重新學習學習的時候,再接觸《論語》中的一些觀點,突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這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上學時候把它當做要背的文句,搖頭晃腦地背了下來,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能背錯了,不能寫錯了,標點符號也不能錯,這樣才可以得滿分,卻是不會也不能去理解其真正的含義。

    現在40來歲了,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字還是那樣的字,標點符號也不會變,但理解的意義卻深刻多了,孔子不愧是聖人,把人生總結的很到位,這是他對自己的一個定位,也是對人的每一個成長階段一個定義吧,少時候就應立下學習的決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到了三十而立,應該說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年華,他不再無知、不再輕狂,他不會盲從,他有主見,成熟有思想,他己能擔當起生活的重擔了。如果說30歲到40歲是拼搏的進取的年紀,收穫輝煌和榮譽,是人的一生的鼎盛時期,到了40歲後,四十不惑,這個時候你就該對人生又有一個新的看法了,你對人生的種種,這時候因為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應該也比較能看得清,人生的困惑你也可以找到答案了,五十知天命,到了五十了,你成功了或你失敗了不怨天怒地,維持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欲,不逾距,人生一路走到哪一步才會有真正的體會。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 9 # 素年花開

    孔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自他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在孔子眾多的人生倫理中,他晚年對自己人生的總結堪稱經典。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自己從十五歲立下了學習的志向,三十歲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段話耳熟能詳,不少人也把三十而立當作人生成功與否的標準。若以孔子的總結為標準,古往今來能及格的人寥寥無幾。

    好的人生準則應讓我們時時用以檢驗自己,孔子的而立、不惑、耳順等人生原則都是現代人實實在在的參照,不斷地以之作對比,我們可以瞭解自己的人生是否及格了,也不會為眼前一點成就而洋洋得意。

    這是我的人生信條,古今中文很多人都以自己的一生向孔子這句話致敬,向孔子的這句教誨行注目禮。

    現代開國的國父之一黃興有名詩:“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風歌好不如歸。”

    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曾說在自己的一生中,他一直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響,孔子的很多教誨仍為他指引方向。

    不管他去哪裡,都會隨身攜帶《論語》,在他的皮夾裡放著一張煙盒大小的紙片,上面是用韓文和漢字抄錄的孔子名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們現代人應該向孔子學習,學習他的人生信條,學以致用。

  • 10 # 電子競技沒有女朋友

    孔子在《衛靈公》一篇中有說道,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智者就是學而思、思而學的人。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常常是謠言不止,就是因為一來缺乏智者,二來人們很難能夠聽取智者的意見。現實中智者本來就是少數甚至極少數,大家還不去好好地聽他們的意見,謠言當然就不會止於智者,而只能止於下一個謠言了。

    有網友問“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為何不先說‘思而不學則殆’,而是先說‘學而不思則罔’”。這個問題《論語》中就有答案,就是上面提到過的《衛靈公》篇中記載孔子說的那段話——“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幾乎沒有人不學習,但能夠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人就不常見了。而只是機械地學習不去思考,學習是不會有幫助的,所以說“學而不思則罔”。但只是一味地思考,而不去學習,思想也不會進步,所以孔子才有“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的感慨,從而提出“思而不學則殆”。

  • 11 # 帶筆侍衛

    《論語.衛靈公》裡有句話,讓我深受啟迪,“君子憂道不憂貧”,意思是說君子只憂愁自己的求道是不是有日益增長,不憂愁是否貧窮。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經濟壓力是巨大的,沒結婚的要還取媳婦,結了婚的還要攢錢養娃兒,沒買房的還要按揭房,等等一切都需要花錢,除了父母給予的之外,大多數都要靠自己去拼搏。在壓力三大、相互攀比、掙錢比登天還難的社會氛圍下,大家往往都被現實打敗,有誰還會安安靜靜地讀上一頁書,有誰還會閒情逸致地寫一篇生活小品文?幾乎都發出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吶喊了,都已變成了憂貧不憂道了。說實話,我的經濟壓力很大,每天也為更多的錢輾轉反側,絞盡腦汁,導致我內心浮躁,做事總想走捷徑,讀不進去書,當我看到孔子這句“君子憂道不憂貧”後,瞬間內心變得平靜多了,發現自己因小失大,捨近求遠,自己在一天擔心受怕、憂心忡忡的情況下,還是多了那麼事兒,掙那麼多錢,何不調整好心態,在快樂的情況工作生活呢?因此,也就是一念之差,讓我現在很平靜,讀起書來、做起事兒來更得心應手。當然,書讀好了,也悟出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

  • 12 # 南湛北青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尤其對一句話深刻而熟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士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現在的知識分子,也就是隻受了教育的人,現在的學生都可以稱為“士”。

    不可不,雙重否定的加重語氣,就是一定要啊,而且順之而下。

    弘,弘大;毅,毅力。就是弘大的理想和堅強的毅力。

    任重而道遠,看看,正因為自己給了自己遠大的目標,道路必然漫長,在漫漫長路上當然這艱難險阻都是無法避免的。

    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這句話可以給我激勵,給我力量,讓我站起來,繼續前行!

  • 13 # 茶與紫砂得兼—碧玉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偏要別人做到。很多人都是這樣而偏不自知。其實很多事情要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時才可以領悟到。正是論語的第一個字就是”學”字。人要用一生去學習,完善每一個階段。

  • 14 # 何處秋風悲畫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篇第十二章》,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親自強加給對方。

    領悟:無論是出於什麼想法,都要考慮對方是否願意。即使是為了對方好,也要換位思考,或許你以為的並不是對方想要的,或者先行詢問,總之,一定要尊重被行為方的意願。

  • 15 # 月芽小月兒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小時候父母經常對我說這句話,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身上!這句話伴我成長,讓我學會凡事要站在他人角度,為他人著想,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 16 # 秦俑故人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談到《論語》,我的耳邊立刻迴響起這段話!

    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在總結他人生不斷進步的“秘訣”時說的,其大意是 “我每天都會多次反省自己:為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教給學生的知識自己有沒有親身實踐?”

    曾子“三省吾身”的處世態度對我啟發很大: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雞蛋從內打破是生命”,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輔助條件,凡事不怨天由人,多從自身進行反省,尋找自身問題、正視自身問題、不斷改正自身問題,這才最利於自身不斷進步,推動人際關係和諧發展;反之,怨天由人,不僅不利於自身進步,而且不利於人際關係和諧。

    記得剛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的那陣,我不明白“三省吾身”的道理,不清楚職場遊戲規則,工作中不平則鳴,有時搞的別人一時下不了臺,結果損人不利己,工作一度很不順利……痛定思痛,在有幸接觸到傳統文化、學習並領悟到“三省吾身”的重要性後,遇事我就多從自身找原因、找不足,對親朋好友的忠言逆耳,也開始欣然接受,慢慢的,自己相對暴躁的脾氣日益平和、看問題更全面客觀,人際關係日益和諧!

    “三省吾身”,令人受益,值得我、也值得我們大家終生奉行!

  • 17 # 雲兒的小清歡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意思是,只學習不思考,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會一無所得。這句話強調學思結合的重要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某段時間執著於某件事或某個想法,於是反反覆覆地思考來思考去,結果呢?沒有找到答案,大腦反倒更混沌了,繼而身體發出力不從心的感覺。所以我很喜歡楊絳先生說的“你的問題在於做的太少而想的太多”這句話。

    勤于思考是好事情,但沒有一定知識支撐的思考更容易變成空中樓閣,是欺騙自己的,甚至是傷害自己的。就連大師納博科夫都說“偉大的思想不過是空洞的廢話”,反觀我們自己那些所謂的思考,很多都是自以為的,並不偉大。除了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浪費時間之外,沒什麼大的作用。

    那完全不思考了,一味悶頭學習呢?也不行。我覺得,知識就像圖書館裡的書,少的時候怎麼放都行,一旦多起來了,就需要整理、歸類,避免大腦這個“圖書館”混亂不堪。

    比如我曾經學會了一句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到終於某一天我有幸見識到了類似的場景,抖了抖嘴唇,怎麼也說不出嘴邊的那句詩詞。原因就在於我當初是為了記住而記住的,根本沒有理解,我所以為的學會真的就只是我所以為的而已。而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所學的知識,最終把知識為我所用。

    學習和思考,沒有孰輕孰重,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一邊輸入一邊輸出才是最好的方式。

  • 18 # 休閒兔雜談

    我最喜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一則。

    字面的意思是孔子站在河岸上說,時間就像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淌,一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出自《論語子罕篇》

    出處

    此句傳統的解釋以朱熹《四書章句集註》為優,朱熹從理學家的立場出發將這句話的意思概括為四個字“進學不已”,也就是說要不斷地學習,這個解釋對於我們現在的學習態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啟發意義。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這一層意思,與孔子一生“學而不厭”的治學態度是吻合的。

    我的理解

    站在今人的角度,更有普遍意義來理解這句話,那就是要我們珍惜時光。時光如流水,在我們身邊靜靜地淌過,我們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時光。所謂青春易逝、韶華難追正是這樣的道理。這句話時刻提醒著我們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視時光,愛惜時間。

  • 19 # 微課堂大語文

    《論語》中我最熟悉的一句話是:“君子不器”。孔子說:君子的目標,不是要成為一個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孔子認為,一個有志向有修為的人應該全方位地學習,而不僅侷限於某一方面。

    這正契合現代教育提倡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分三個層次:人才教育、人格培養和人文教育。

    人才教育僅僅是使人成為一個專業工具或者器皿。一旦碰到其他方面的挑戰,就有可能束手無策,到處碰壁。

    人格培養要求由教育者從內在的真誠開始,身教與言教並重。當一個孩子在人格方面受到好的影響,其價值遠遠超過他專業的才能。

    人文教育使一個生命更完整。愛因斯坦說過一句很刺耳的話:他說沒有對人的關懷,專家只是訓練有素的狗。

    作為一箇中學老師,我喜歡“君子不器”這句話,是因為它提醒我為師的責任:不可只片面注重學生的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人格發展和人文教育。

  • 20 # 蒹葭白露明月夜

    溫故而知新!這絕對是一句真理。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覆閱讀不僅會加深我們的記憶也會加深我們對書內容的理解。這句話用在學英語中尤其管用!讀書跟寫文章一樣,都是需要經歷反覆這一過程的!不斷的反覆最後才能提煉昇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主要心理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