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炳升66
-
2 # 功易升
誠謝邀請!按理應該從古人名帖練習,因這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但如果你個人感覺現代名家的字型適合你,你就選,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只要你喜歡並對你有幫助就行。但選現代的名書法家,最好選當代如沈伊默、沙孟海、舒同、林散之和啟功等大家書貼為好。你可以邊學邊參考學習古人的名帖,畢竟這些大書法家都是從學習古貼過來的。一點建議,供你參考。
-
3 # 熊文文熊建平348
初學也要矯正審美觀,好比在農村的孩子從小隻會玩泥巴,我不是看不起農村孩子,我也是三代農民,想跳農門難呀!切中話題,有古碑帖為何不學古,而要去學今人呢?今人的書法名人也是學古人,歷代書家都學二王,或楷書四大家,他們的成名都是在古人的風格中,慢慢有自已對書法的理解,逐漸形成自已的風格!綜上所述,見意你走正路子,先楷書四大家打底,行書文徵明,二王跟上,隸篆學點,行草學習一點
-
4 # 宇宙之光7
學毛筆書法,當以臨習名帖為主,這其中楷書又是首先必須要學習的。學好了楷書是其它書法字型的根基。
至於是臨摹古人名帖還是當今名家字帖,當然得師從古代名家的字型。我們學習古人書法,主要學其收發自如的運筆方法和嚴謹的字形結構章法。古代書法家寫毛筆字的機會多於當今書法家,這也是我國書法之所以能成為一種曠世藝術的原因,而古人的書法造詣至少到現在依然是後無來者。
因此學書法必先學古人書法的精髓,在傳承藝術的同時,要深刻領會書法藝術的真諦併發揚光大。當然這需要耗費我們大把的光陰和持之以恆的信念,不僅如此還得有過人的學習悟性。
以上是我的一點見解和看法,見笑了。
-
5 # 李翔李老師
謝謝邀請,初學毛筆建議還是臨古人的貼,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遠,古人的書法經過歷史和時間的考驗,留下來的基本都是精品,是值得師法的。特別是其中幾位大家,書風能籠罩幾種結體和風格的大方向。即使你自己創造力強,也可能逃不出他們的風格方向。比如瘦勁的歐陽詢、氣勢開張渾厚的顏真卿、中庸含蓄的王羲之、奔放的米芾等等。各種結構特點都被他們演繹過了。自創不如沿著他們的現成道路前進省力。
至於不能學習今人書法,主要原因是沒有經過歷史的沉澱,不能確定哪些是精品、哪些會被歷史淘汰。另外,書法潮流追求的是高古,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基本著名的書家都打著復古的大旗。現代人的字和古人氣息不同,這是一見即知的事,不隨著書法的潮流而動是很難被同時代的人所接受的,除非你天賦異稟、或是身居高位、或是文壇領袖之類有強大的影響力,能扭轉潮流。否則不用想了。直到今天還有不少著名書家被後人詬病,原因多是不高古、特異獨出之類。
有傳承才有創新
-
6 # 發哥151350033
當然是選古人名帖練習,因為現代書法永遠也無法超過古人書法,書法是古人創造的,現代書法只是學習古人的,沒有真正的自己的書法。
-
7 # 聖手書生0401
感謝邀請。從宏觀上來看,初學書法還是選古人名帖練習比較好。這不是“厚古薄今”、“虛推古人”,而是古人名帖從數量上和質量上、門類上比較豐富,選貼方便,使學習者少走彎路。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古人的名帖,字型的成分比較純正,學者容易探本溯源,瞭解到書法的真諦。同時也能夠體驗到前人創造一種書體(如隸書)時的背景和初衷。當然,這並不是說今天的名家字帖不好,而是他們一路走來,學習的書體比較雜,這些已經融合在了作品中,如果臨習某書法家的字帖同時,不瞭解其學書背景和師承門派,很難窺其全貌。例如學習毛體(毛澤東)草書首先要知道其臨習懷素《自敘帖》的過程,不然難入堂奧。
以草書為例,學習章草有唐智永《真草千字文》,還有明詹景風《千字文》,入門貼有《右軍草法至寶》和《草訣百韻歌》、唐孫過庭《書譜》。草書的章法可以學習唐懷素《自敘帖》;行草有《蘭亭序》、《聖教序》,還有顏真卿《祭侄稿》。
楷書有歐、顏、柳、趙四大家。其中又分正楷和行楷(趙體)。至於小楷字帖就更是不勝列舉。
當然,如果選擇今人名家的字帖,有一本普遍選用的《楷書行書大字帖》(趙玉亭著)可以參考一下。本書利用口訣的形式結合範例講解了書法運筆的規律,口訣朗朗上口,範字淺近易學,不足的是範字是簡體字,進階的時候還是要臨古貼。
提問中上傳的三幅作品,兩幅是顏體楷書,一幅是隸書,風格接近《張遷碑》,功力深厚,用筆精到,這是長期臨帖的結果。
-
8 # 別人叫我豇豆
先不學最好。
很多人學書法,一上來就拿本字帖一天到晚的臨摹,這種不叫書法,只是寫字而已。
這樣學,就是練一千遍一萬遍也是白費。
現在,我要告訴你學習書法之前的事,順便解決是選擇古人名帖,還是今人字帖的問題。
心中沒有一個清晰的方向,走哪條路都沒用。
要學習書法就要知道書法原理,這就需要書法史和書論的普及。
學習完中國書法史後,你會對中國書法的發展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你會知道各種字型的關係與銜接,以及筆法的流變,你會明白你該選擇哪位名家法帖,而不是某個人冒出來告訴你該學哪本,你應該自己得出結論,這樣的東西永遠是自己的。
你自以為適合你的,不一定適合你。只有最好的,才適合你。
其次是書論,就是書法理論,是為了解決用筆的原理。大學裡的書法學之所以系統,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完整的,清晰的概念。絕大多數民間書法家都不能稱之為書法家,能稱為大家的人,都有自己一套理論,有立足的支點。
有人說,書法的本身就是寫字,不要搞那些虛的。這句話並不全對,書法是“書”和“法”的組成,不要只會“書”,不會“法”。
-
9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初學書法,我個人建議選擇古代名家的經典法帖。
因為,古代名家的經典法帖經過了歷史的考驗和選擇才傳承至今。而且,書法美學的原則也是根據歷代的經典名帖總結提煉出來的。選擇古代名家的經典,可以瞭解正確的(至少是被歷代認可的)書法標準。
在學習經典的同時,也建議瞭解和學習當代名家的作品,瞭解當代書法的時代背景和創作理念。正如《書譜》所說:“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以上個人觀點,如有偏頗,敬請雅正!
-
10 # 中書協會員譚雲協
取法乎上是初學書法者選帖的重要原則。易經說,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取法乎下,則無所得。古人把此說法用到書法上,得到古今書法界人士的一致贊同。
但今天的書法界仍然有人不知道這個古訓,當老師的讓學生學自己的字,是非常可悲可嘆的事情!誤人子弟,罪過,罪過!
當今的名家,在他初學書法時,肯定也是學的古人的名帖,比如田英章兄弟,他們學習歐體楷書,他的學生們,也學歐體,這樣的話,大家都是歐陽迅的學生,學生歐體學的好,是有希望超過老師的。如果學生不學歐帖而學田楷,那末你將永遠都是田英章的學生,而且,田英章學歐能學到一半神韻就不錯了,你最多能學到田英章的一半就不錯了。這樣下來。學生只能學到歐體的四分之一了。這就是說,取法太低,就會一代不如一代!
-
11 # 書法有云
初學毛筆書法最好選擇古人碑帖,當然也可以學習當今名家,但是當今名家也是學習古人的,因此初學者直接從古人碑帖入手有條件拜當今名家為師最好。
中國書法中國書法藝術有著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源遠流長。它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規律法則,並流傳下來大量的優秀書作。
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已成為人們學書求藝必不可少的取範素材。可以說:學書從傳統開始,取法於古人是毋庸置疑的。
古代碑帖入手從古代碑帖入手,才是學書的的正確方法。
如果不學古人碑帖,即使寫得不錯,也只是略有收益,事倍功半罷了。那是因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歷史,即為繼承和學習古代優秀傳統,不斷積累,不斷開拓的過程。
古代碑帖中,積累了大量的學書的經驗和方法,蘊含了豐富的古代文化思想和藝術精神,從中不僅可以得到正確的習字方法,更能透過研習而得到藝術的陶養,使追尋者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拜今人為師學習書法學書法以今人為師,亦無不可。
許多當代書家在傳統之路上已經追尋了很多年,他們把大部分精力花費在篤學傳世的著名碑帖上,否則便不能在藝術上成就大業。他們所積累的大量寶貴經驗,必然會使學書者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以今人為師,是條治學的捷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靠老師撥正學書途徑及指點法度。
當然,一個人的學業,尚需靠自身的努力來完成,尤其是在探學古代碑帖時要進行獨立的摸索。以今人為師,有耳提面授的益處,正可彌補自學不知所措的不足,更可使學習有關法度的過程具有實感。
但是,以今人為師而長期直學老師之書,又不能從其面貌中脫出,則容易阻礙學書者在藝術上的進步。這種以今人為師的方法,則是不可取的。
書聖王羲之雖然小時候學習衛夫人書法,但當他遊歷名山大川見到許多古今書家的書跡後,“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乃從眾碑學焉。”古人尚能如此,何況今人!
綜上所述初學書法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古代碑帖入門學起,然後拜今人為師,當然,若是老師所學風格與自己所選擇的字帖一樣那是最好不過了。
-
12 # 清泉居士老劉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考驗,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瑰寶,藝術水平已經登峰造極,初學者建議先從唐楷入手,你會發現臨古帖是一件穿越古今,和古人對話的美妙感覺。待領會其精髓,融會貫通之時,再進行作品創作。
-
13 # 存希齋書法
“初學毛筆書法應選古人名帖練習,還是選當今名家字帖練習?”一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自認為學習書法就要“取法乎上”,於是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初學毛筆書法當然應該選擇古人的名帖練習啊,這還用說嗎?其實,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是人云亦云,不經過思考的。我的看法是:我們不能片面地說應該學習古人還是學習今人,我們應該本著學習目的的不同來區分,而我認為學習毛筆書法應該先學今人再學古人,當然,我有很多理由,接下來我們一一分析。一,為什麼要先學當今名家字帖
在學習今人書法還是古人書法這個問題的取捨上,我忽然想起了當代著名書法家田蘊章的自撰詩說到:
“寫字論題費一年,渡河舟楫敲門磚。忠言半句存甘苦,楷法歐陽莫學田。”
因為田蘊章老師乃當今著名的書法家,追隨者眾多,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大批盲目者跟隨而來”,但這並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而我在前面提到的觀點基本和田蘊章老師的主張一致,田老師所說的“敲門磚”就是他自己的書法,我們也可以看做是指今人書法,而“楷法歐陽莫學田”意思就是說學習歐楷最終還是要學習歐陽詢,而不能一直學習所謂的“田楷”。
〔田蘊章楷書書法作品就是先學今人再學古人的典範〕
田蘊章老師的話再清楚不過了,今人的書法只可作為敲門磚,是渡河的舟楫,然而要想在書法上有所作為就必定要學古人書法。
所以,在當今的書法學習環境下,先學今人的字帖再學古人的字帖應該是一個事半功倍的道路。理由如下:
(1)今人書法有完整的訓練體系
古人的書法固然珍貴,但是很多都是隻言片語式的,並不完整,而且一般都是石刻,儘管經過後人的錘拓做成拓片,然而也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臨寫起來確實有些不方便。
與當今名家字帖比起來,古人的字帖沒有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今人字帖或者是為了順應市場,或者是為了方便學習,有筆法、結構、章法等分門別類又完整統一的訓練體系,這樣練習起來,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確實要比拿到一本古帖一頭霧水要好得多。
(2)今人字帖有實際指導練習意義
今人的字帖,在排版上一般分為筆法、結構、章法等部分,內容細分做得很好,這是古帖不具備的一點,況且今人字帖在以上提及的幾個方面都有輔助練習的解說,而古帖則只有正文內容,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實在是難以下筆,而拿到今人的字帖則可以按照說明直接上手書寫,比起古帖,今人字帖更具有實際的指導練習意義。
〔今人的字帖有完整的訓練體系、具有實際的指導學習意義,這是古帖所沒有的一點〕
(3)今人字帖也是從古人字帖中得來的
書法具有傳承性,一代代往下傳,我們今天才有幸能看到輝煌燦爛的古代書法作品。
而今人的書法也是從古代書法家那裡繼承下來的,我們通常說學顏體,柳體,趙體或者歐體或是歷史上其他書法家的字,就是沒有“自創體”的,當然了,自創體也不是沒有,但是這類自創的書體沒有生命力,縱觀歷代書法家哪個不是在繼承前輩書法家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而形成自己的風格的呢?所以創新的前提是繼承,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才能開出花來。
所以,當今經得起推敲的名家他們的字帖也是從古代書法家那裡學來的。
例如當代的田蘊章和田英章二位書法家,他們的楷書風格總體為歐體,人們便直覺地認為他們直接學習的是歐陽詢,然而不知道的是他們的歐體啟蒙其實是從天津學歐名家王維賢,陳益春二人開始的,進而再學習的歐陽詢,比起歐陽詢來,他們也是先學今人再學的古人。
〔天津學歐名家王維賢歐體楷書〕
他們的行草書有人認為是直接學趙孟頫,其實不然,他們的行草書學的是清代馮潘齡皋,比起趙孟頫,潘齡皋自然又是今人了。
又比如說,很多人學習顏體楷書有從華世奎楷書入手的,目的就是為了先學今人再學古人,打打基礎,再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學今人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古人。
所以說,先學今人再學古人是一條無數當今名家證明的正確的道路。
試想,一個書法初學者想要學歐體,直接從歐陽詢開始可以嗎?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呢?效率呢?多久能入門呢?恐怕就不如先學今人的好。
〔姚孟起臨摹歐陽詢楷書作品〕
例如想學歐陽詢的歐體,不防也從王維賢、陳益春、甚至清代的林則徐、黃自元、姚孟起等人學起,把基本功打紮實了,也更加了解了歐陽詢的書法,再去學習歐陽詢書法自然就會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
透過以上所述,似乎學習書法就和古人沒有關係了,學今人就足夠了,事實並非如此,那為什麼書法最終又要求學習古人呢?這裡也有幾點原因。
1.今人書法多帶有個人習氣
每個人寫字除了繼承之外,都有自己想當然的成分,這個成分就是習氣,習氣是不好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今人的書法一般一學就像,而學習古人書法卻難以做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強調“取法乎上”以及“書宗晉唐”了。
《書法精論》中說:
“李唐以後,真書遂不復變,故學真書必求之李唐以上,李唐以後,只可供觀摩,不可供效法也。”
這說的就是學習楷書要“取法乎上”的問題。這也進一步說明為什麼古人書法沒有習氣,因為古人的書法屬於確立法度的境界,而我們今天是繼承。
就拿歐體來說,學習歐體的大家姚孟起、黃自元、林則徐,當代的盧中南、吳玉生、孟繁禧、田蘊章、田英章等都各具面目,自成風格,誰和誰都不一樣,甚至與歐陽詢也不一樣,這就是因為歐陽詢的書法沒有習氣,他們繼承的是法度和規矩,因此,達到了入帖和出帖的完美結合。自然就自成一格了!
〔當代著名學歐大家吳玉生、孟繁禧、盧中南論學歐,但是個個風格不同,卻同樣精彩〕
(2)古人書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營養寶庫
今人的書法還沒有超過古人的,這當然包括一些客觀原因,例如書寫環境的改變,毛筆退出實用舞臺等等。
所以今天我們學習書法切忌一上來就創新,正如清代書學理論家梁巘在《學書論》中說的那樣:
“學書一字一筆須從古貼中來,否則無本。早矜脫化,必規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繼採諸美,變動弗拘。斯為不掩性情,自闢門經。”
這短短的幾句話說明了書法學習繼承和風格的關係,入帖與出帖的關係。這進一步說明我們學習今人書法真的就只是“敲門磚”是渡河的舟楫,目的還是為了達到彼岸,去學習古人的書法。
〔今人書法與古人書法對比,今人書法完全可以作為敲門之磚,渡河之舟〕
古人書法精妙的筆法、嚴謹的結構、縝密的章法都是經得起幾千年的推敲的,因此是牢固可靠的,古往今來,代代相傳,不知多少人從前輩書法家那裡汲取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書法養料來豐富自己的書法。
透過以上的論述,我再一次強調我們不能片面地強調學習書法應該先學今人還是先學古人,其實可以把學今人和學古人結合起來,尤其是對於書法初學者就更是如此,所以在書法學習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清醒認識,不可人云亦云,先學今人再學古人是一個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
14 # 悟思必得
初學毛筆書法應選古人名帖練習,還是選當今名家字帖練習?
對於初學毛筆書法的人來說,應當選用古人的名家名帖,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只有選好古人名帖才能打好書法的基本功,為練好書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初學毛筆書法就是練習現代名家的字帖,那練習的效果就要遜色多了,難以成就書法大器。
為什麼初學毛筆書法需要練習古人的名帖呢?而不能練習當今名家的字帖呢?
1、練習書法必須入古出新。入古就是從練習古人的名帖開始,出新就是練習書法成熟後的創新,這個過程不是三五年的事情。
眾人所知,書法是古人創造的,書法藝術的形行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人在創造書法中獲得了自己的真徑,由此,練習書法要從古帖名家練起,這樣才練得可靠,練得可信,才是抓住了練習書法的根本點和關鍵點,學習書法要從古帖名家入手,只有這樣,才能使你練習的書法有古風味,才能入道,有書法味道;一個人的書法沒有古風味,就談不上真正的書法藝術了,只能說是一筆好字了。
可見,一個人要想在書法藝術上練出成就來,就得練習古人名帖,這是練習書法的基礎和關鍵,練習書法一定要遵守這個規矩,尤其是初學者,不能隨心所欲,如果誰不按這個規矩出牌,在練習書法上就要走彎路。
2、不僅初學者要練習古帖,既使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也還需要繼續練習古人名帖。經常見到許多有一定書法成就的人,還在繼續練習古人名帖,只是選用不同的古人名帖而已,有的人是練習了一輩子的古帖。只有練習古帖,才能沉迷於中,才能與古人對話,才能與古人交流,才能情繫古風,獲得書法真知,這就是練習古帖的之重要。
也許有人認為,我練習書法已經有好多年了,有了一定的書法基本功,可以選用現代名人的字帖了,這個當然可以,但練習的效要就會差多了。這是因為,雖說現代名帖也是從練習古帖中獲得成功的,但每個人在練習古帖中不會絕對是一模一樣,總是帶有自身的特色,這樣,你再練現代名人之帖,離古人之帖的“真”就遠了一些,古風味也就淡化多了。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也就沒有古風味了,還不如你直接練習古人名帖更好些。
書法被稱之為藝術中的藝術,就是說書法藝術是一門最難的藝術,不是一個人幾年功夫就能學到家的。有人說練習書法是“呆”與“活”的結合,就是說初學書法時一定要“呆”,這個“呆”就是必須從古人名帖練起,不能隨心所欲。所謂“活”,就是當練習書法達到一定功底後,就需要創新了,這就是入古出新,這是一個練習書法的漫長過程,有的人練習了幾十年也難以出新,就是說練習書法既需要勤奮,也需要天賦。
綜所上述:對於初學毛筆書法的人來說,一定要從練習古人名家之帖開始,只有這樣才能入古,才能練出古味的字型來,如果選擇當代名家的字貼,也就少了古風味,其書法藝術就會打折扣了,只能說是一筆好字,這就是初學者練習書法從古帖名家練習的重要原因。
-
15 # 靜心書法
學習書法在臨帖時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臨今人的帖子要比臨古人的帖容易得多。今人也有突破前人,自成一體的大家。比如啟功先生的字型,再比如吳昌碩先生的石鼓文。所以有人就覺得找到了捷徑,想著從今人的書法字帖入手。
反正都是臨帖,臨今又比臨古容易,為何不就臨今人或近代的優秀作品?慢著!書法不能這麼學,臨古和臨今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們都知道臨帖不是隻為了學法帖中字的字形,也並非為了都寫成古人的樣子。還要在法帖的字裡行間,橫豎撇捺中,找到這些法帖之所以好的原因,也就是他們的書寫方法和書寫習慣。在這些方法和習慣的基礎上,再結合自己本身的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種,使它們融合,從而錘鍊出自己的風格。
我們知道書法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在變化,晉唐時期達到了藝術的一個峰值。從唐以後又漸漸的衰弱下來,直到今天可以說,沒人能達到晉唐的境界。一部分原因就是離書法之法越來越遠,不能使自己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今人中也有不少寫得非常好的,他們都是從臨古一路走過來的。到現在這種狀態,一部分是繼承了傳統,另一部分是激發了自己的獨特性。這種自己的特性,因為距離我們很近,不管是結體、習慣還是意識,都容易讓我們接受,更容易讓我們企及。
古人法帖同樣都帶有各自的特性,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不同的是古人更接近書法的本源,他們當時的個性已經在千年的遴選中被認可,這些都是符合法度,包函審美的。
今人的作品再優秀,也是從前人的書法中選擇得來的,包含的書法之法已經不夠全面,比起古人少了很多。我們再從中做選擇,當然又少了一部分。所以臨今人的書帖比臨古人的法帖,能得到的方法要少很多。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既然書家各有各性,今人也不例外。並且,今人的個性中的東西更貼近現實也就更容易被學習者所接受,這也是個今人帖容易學的一個原因。同樣,接受了他的現代一點的方法、喜歡、觀念等,還要需要揉臨自己的習慣、觀念等。這就使得結合出來離書法正法很遠,永遠都寫不出來。
打個比方吧,我們調色,用三原色更容易調出各種漂亮的顏色。而用調好的顏色再調,往往不能得到澄淨而美麗的新顏色。多色混調,不但不會增加顏色的飽和度,還會降低顏色的純淨度,使調出來的顏色渾濁昏暗。
-
16 # 東冫
我覺得應該學古人的帖,因為今人的帖亦是從古人學來的,不是嗎?現在正常寫字都用鋼筆,誰用毛筆來作為日常的書寫應用呢?
-
17 # 星巖116
古人也好,今人也罷,窮其一生,臨帖不輟。
估計到一定的積累,自然就會選擇自己的風格。只可惜,俺還遠沒達到那個境界。
-
18 # 敬愛堂書畫
初學毛筆書法當然應臨習古代經典碑帖,
以古為宗為本,只有臨習古代經典碑帖才能出新,才能創新,不臨帖不研古談創新就如無水之源、無根之木!
想想今人之噴書、射書、吼書就是走火入魔般病態,字又能好到哪去!
-
19 # 行書高效練習
應該選古人的名帖,古人的經過長時間洗滌,是精品。今人作品有爭論,有好的,有糟迫。現在不好分辨好壞,很時尚書家,炒作,時風流行,經過時間沉澱,以後可能不是好書家。初學還是先學古人名帖,古為今用,今天時代特點也要了解,今古都通,這是中級高階階段,這才能創新。
-
20 # 黃河之子4281
當然是古代名貼,因為中國傳統的書法精髄都在其中,透過反覆臨摹、多貼臨摹,你就會逐漸掌握漢字美的結構以及書寫筆法了。
回覆列表
你已經不是初學者了。
你的隸書寫的很漂亮。
楷書你寫的是顏體。
都應該歸為正書類。
厚古薄今,厚今薄古都是一種偏激的思想認識。
入古沒有問題,問題是古到什麼時候?古人的字寫的都好看嗎?
即便是某位古人的字寫的都好看,那我們應該怎麼學?比葫蘆畫葫蘆?畫到最後呢?入帖卻出不了帖。
今人的字也有寫的很好的,誰的好?這要練習者去分辯。首先我們得知道字的孬好,這是一個前提要求。
對於字的孬好的鑑別能力也是隨著練習者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的。眼高手低,是正常現象。而眼界的提高是用手上的功夫推上去的,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點淺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