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島漁夫

    下面由我,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先說一下答案,澶淵之盟的結果,是有多方面條件綜合角力達成的。簡單來講七大因素,如下,

    (1)當時的蕭太后來勢太猛,一路勢如破竹就殺到了黃河一線;

    (2)歷經太祖開國,太宗的高梁河之戰,雍熙北伐之後,北宋將星凋零;

    (3)遼國大兵壓境來到黃河時恰逢冬季,黃河結冰在即,黃河並非天險;

    (4)遼國大軍進攻的城市叫做澶州,澶州和汴梁的關係,類似今天的天津和北京;

    (5)宋真宗的行政團隊已經準備遷都南下,被寇準力諫才勉強留下,並御駕親臨一線;

    (6)在一線的軍事摩擦中,守城的北宋將士用床子弩,射死了遼國領軍大將蕭達蘭;

    (7)北宋將士同仇敵愾,澶州北城久攻不下,遼軍孤軍深入,糧草補給困難,久必生變。

    以上講完七大因素,下面詳細講一講事件經過,分成七大階段。如下

    (1)遼軍南下

    蕭太后起兵再次南下的這一年,是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契丹遼國的統和二十二年。

    耶律隆緒已經三十二歲的年紀,不過多年以來,因為頭上有蕭太后這樣的媽媽在,所以耶律隆緒給人的感覺就永遠是個小皇帝。

    這一年的閏九月,蕭太后帶著耶律隆緒,還有時年已經六十三歲的韓德讓,南征大宋。這一年距離上一次的雍熙北伐,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八年。在這十八年中,當年那些如雷貫耳的人物早就成為歷史書上的一個個人名,比如曹彬,潘美,楊業,米信,田重進,又比如耶律斜軫,耶律休哥。這些當年曾經宋遼交兵的一線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們,如今已經統統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2)將星凋零

    當時大宋一方的對手,也不再是那個一輩子疑神疑鬼,怕人戳著脊樑骨罵燭影斧聲的趙光義了。當時在任的是大宋第三位皇帝,叫做趙恆,史稱宋真宗。

    好在當年雍熙北伐,海路遠征的大將高瓊還在,算是一位故人。

    高瓊此時早已升任殿前都指揮使一職,在北宋軍界已經是一位說一不二的人物,而文臣方面則出了一個百年難遇的宰相——寇準。

    宋真宗的登位,跟寇準有直接關係。

    所以,有了這個橋段鋪陳,宋真宗趙恆對寇準一直言聽計從。

    至少在景德年間是這樣的。

    所以當時的宋真宗文有寇準,武有高瓊,雖然前朝的名將悉數凋零,但是看上去牌面也不差。

    (3)兵臨城下

    關鍵這次契丹人的來勢太猛。

    蕭太后,小皇帝,韓德讓的鐵三角,雖然老了,但依然是黃金組合。契丹人的大軍南下,很快就攻破三關中的瓦橋關,一路沿著黃淮海大平原,勢如破竹,直奔黃河而來。離開封不遠,黃河邊上有座名城,前文曾經提到過,就是當年郭威發動兵變的地方——澶州。到了澶州就不能再往南了,這已經是到了開封家門口上了,再渡河,根本無險可守。

    何況這黃河也不算嘛天險。

    契丹人每次都選擇秋冬兩季南下,華北一帶的河流統統結冰,這裡頭就憋著壞呢。契丹人從閏九月就發兵了,結果進度太快,到了十一月就來到了澶州。

    (4)真宗親征

    時任宰相的寇準怒了。

    寇準怒了不是因為遼兵的勢頭猛,而是大兵壓境,朝堂上一眾宵小,卻都在攛掇著宋真宗南逃。地方都選好了,就選南京。

    寇準找不到同黨,放眼看去,都是慫蛋,只能找高瓊。並且還提前跟高瓊說好了,演個沒有破綻的雙簧。皇帝不問寇準,因為無論怎麼問都是捱罵。轉而問高瓊,高瓊說,你不用問,寇準說的對。皇帝你跑是全家跑,我的兵可是自己跑。他們陪你跑不要緊,但是他們的家都在東京汴梁,你不怕兄弟們心裡不爽嗎?你不僅不能跑,你還得親征呢!(“隨駕軍士父母妻子盡在京師,必不肯棄而南行,中道即亡去耳。願陛下亟幸澶州,臣等效死,契丹不難破”《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五》)說完,高瓊就是一頓急頭白臉地,堅決請皇帝御駕親征。

    旁邊已經被重新啟用的,那個多嘴的馮拯不爽了,開始批評高瓊對皇帝無禮。高瓊也怒了,說,打仗的事,你一邊去,有本事你馮拯寫首詩,把契丹人寫死。(“君以文章致位兩府,今敵騎充斥如此,猶責瓊無禮,君何不賦一詩退敵邪?”)

    這下好了,宋真宗南逃逃不成,還被弄到前線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說開封是現在的北京,澶州都等於是今天的天津了,你御駕不御駕親征,根本沒區別。只要不撤退,都是御駕親征。

    (5)軍心大震

    話說,宋真宗是真的怕。

    宋真宗這一年已經三十六了,一把歲數的人,還沒有兒子。前面的兒子統統早亡,連續五個兒子,都是如此。要是宋真宗趙恆本人御駕親征,那麼京城留守的監國都找不到,只能找雍王趙元份。這個趙元份不是宋真宗的兒子,而是宋太宗的四兒子,讓他監國,宋真宗當然不爽。

    不爽也得去。

    宋真宗等於是,被寇準和高瓊兩個人掐著脖子去的前線。

    澶州分成南城和北城,中間被黃河分開兩個城區。

    南城還算安全,北城就是一線,守城的叫做李繼隆。

    當時北宋將星隕落,但是當年二線年輕的將校還可以用,比如這個李繼隆就是。當年李繼隆跟著潘美的西路軍,全程參加了雍熙北伐。受到了潘美的兵法薰陶,也受到了楊業之死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十五歲的李繼隆,跟契丹人也是玩了命了,因為退無可退。李繼隆如果再退,那就可不是澶州南城,而是整個的大宋江山。

    皇帝來到一線,全軍將士大受感動,眾將官高呼萬歲,聲震幾十裡。(“既至,登北城門樓,張黃龍旂,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6)遼軍畏懼

    三軍將士拼死效命,不僅是擋住了契丹人的攻勢,還幹掉了契丹人的大將蕭達蘭。而且蕭達蘭的死法還特別令人震懾,史載:“時威虎軍頭壽光張瓖(xiang,一聲)掌床子弩,弩潛發,達蘭中額僕,遼眾競前輿曳至寨,是夕,死。”宋軍用了當時極為先進的床子弩,這一弩下去,貫穿了蕭達蘭的前額。

    蕭達蘭之死,也動搖了契丹人的軍心。

    當時的情況比較微妙,契丹人孤軍深入,側翼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兩個月之內,長驅直入到了澶州。而且,在澶州城下遇到了挫折。更加重要的是,蕭太后一行人,也屬於是御駕親征。萬一有個閃失,遼國必亂。

    大宋一方佔據了氣勢上的上風,但是情況卻不容樂觀。一旦黃河防線失守,契丹人一口氣衝到開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況且,當時皇帝到了前線,留守東京的雍王趙元份卻暴死。知道弟弟去世的訊息,宋真宗只能派當時的參知政事(國務院副總理)王旦回去主持工作。

    王旦問:“十日之間未有捷報,時當如何?"

    宋真宗趙恆想了半天,從牙縫裡擠出來幾個字——“立皇太子”(《宋史.列傳四十一》)

    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也缺乏繼續打下去的決心。

    和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7)寇準定調

    和談這事,寇準和高瓊一直在抵制。宋真宗沒辦法,只能找了一個目標比較小的低階官員,曹利用。曹利用臨走之前,宋真宗偷偷摸摸說了一個歲幣的預算——一百萬。後來寇準找到曹利用說,不能高於三十萬,高於三十萬回來就殺了你。(“雖有敕,汝所許毋過三十萬,過三十萬,吾斬汝矣。”《宋史.列傳四十》)

    協議終於達成了,看上去並沒有吃虧太多。

    劃界還是在白溝河一線,也就是“三關”。歲幣共有三十萬,寇準的震懾,是有效的。宋遼從此結成了所謂“兄弟之國”,我們如果再回想起來幾十年前,石敬瑭,劉知遠,石重貴們的父子之國,甚至爺孫之國,這個兄弟之國,顯然是有進步的。

    澶州屬於澶淵郡,所以這個協議,後來被稱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之後的一百多年,遼宋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雙方以白溝河為界,進行著互市的活動。直到女真金國興起之後,那時候是遼朝末年,當然也是北宋末年。

    總而言之,澶淵之盟的簽訂,對於當時的北宋來講,並不算是一個不平等協議。

    在七大階段和七大因素的互動作用下,這個條約,是一個妥協的產物。

    如此而已。

  • 2 # 江湖小曉生

    遼軍南下的訊息傳來以後,不少大臣主張南遷。宋真宗本人也表示,自己沒打過仗,要不躲一躲?這個時候宰相寇準一口唾沫星子逼退了所有打算南遷的朝臣,也讓宋真宗一下子打消了這個想法。

    寇準表示,不僅要打,而且宋真宗你還要御駕親征。這玩意兒宋真宗也沒搞過啊,寇準表示,皇帝請放心,御駕親征的意思就是,炮灰在前面衝鋒,你躲在後面蒸蒸桑拿就可以了。

    宋真宗這才勉為其難地帶上了一套桑拿用具趕往了前線,士兵們看到皇帝親自來看他們做炮灰了,那叫一個激動啊,所以打仗倍兒賣力。

    大戰的結果是遼軍吃了點虧,宋朝大軍也沒佔多少便宜。不過僵持下去的話,勞師遠征的遼國大軍肯定是吃不消的,在這個節骨眼上,蕭太后表示不玩了,還是議和好了。

    澶淵之盟的簽訂,看起來宋朝還沾光了。

    蕭太后是個務實的人,眼看著大軍就要吃敗仗了,這後勤供應還跟不上,她心裡當然慌張。趁著大敗還沒有出現,蕭太后果斷表示要和談。

    宋真宗還在蒸桑拿,和談的訊息就傳來了。他高興的連龍袍都沒穿,就連忙跑出來點頭表示答應和談,可是寇準的吐沫星子已經準備好了。

    他表示這個時候遼軍吃了虧,又是勞師遠征,再堅持一會兒,肯定可以把遼軍給撕了。大將楊延昭也表示,再給點錢糧,打下燕雲十六州也不成問題!

    利用曰:“晉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歲求金帛以佐軍,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請,利用不敢以聞。”其政事舍人高正始遽前曰:“我引眾以來,圖復故地。若止得金帛歸,則愧吾國人矣。”利用曰:“子盍為契丹熟計,使契丹用子言,恐連兵結釁,不得而息,非國利也。”契丹度不可屈,和議遂定,利用奉約書以歸。---《宋史》

    他們倆是士氣高漲,可是其他大臣都表示還是和談舒服,尤其是宋真宗的態度決定了一切,他不願意再留在北方前線了。

    財大氣粗的宋真宗表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算什麼問題。他派遣曹利用前去和談,表示哪怕花上百萬錢,只要不打仗就沒問題。

    寇準是個小氣鬼,他連忙把曹利用拉到旁邊,表示如果超過了三十萬,那就把他腦袋搬個家。曹利用嚇得脖子一縮就去議和了。議和的結果大概分為這麼幾條:

    第一,宋朝和遼朝從此以後,就是兄弟國家了。宋真宗歲數大一點,就是哥哥,遼聖宗歲數小一點,就是弟弟。以後的皇帝誰歲數大誰就是哥哥,這純粹是面子上的問題。第二,遼國放棄了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宋朝和遼朝以白溝河作為國界,大家互不相犯。也不要深溝高壘地防守了,保持原樣就好。這是把國界線給確定了下來。第三,那就是遼國最關心的歲幣問題了,他們要求宋朝每年必須要給遼國十萬兩銀子和二十萬匹絹,相當於和平的保證金。第四,宋朝和遼國之間,在邊境可以設立貿易集市,雙方的商人們,都可以到集市上來販賣東西,互相通商,這也有利於彼此的經濟發展和情感溝通。

    這幾條和平協議,其實看起來並不過分,從地盤的角度上來說,宋朝還沾光了。只不過每年的歲幣,雖然不多,卻也是一種恥辱的象徵。

    遼宋百年和平,其實就靠這一合約。

    你別看宋真宗膽子小,這哥們簽訂的協議作用是真的大。宋朝本身就不是大一統王朝,北方的屏障都在人家遼國人手裡,所以它能夠存在三百多年時間,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其中存在的一百年,那就是多虧了這一次簽訂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簽訂以後,這遼國人也不鬧了,邊境也消停了,遼宋的皇帝好得跟親哥倆一樣。

    準不從,而使者來請益堅,帝將許之。準欲邀使稱臣,且獻幽州地。帝厭兵,欲羈縻不絕而已。有譖準幸兵以自取重者,準不得已,許之。帝遣曹利用如軍中議歲幣,曰:"百萬以下皆可許也。"準召利用至幄,語曰:"雖有敕,汝所許毋過三十萬,過三十萬,吾斬汝矣。"利用至軍,果以三十萬成約而還。河北罷兵,準之力也。---《宋史》

    更重要的就是遼宋邊境不打仗了,改成貿易交流了。有時候因為貿易摩擦也會引發一些小規模衝突,但是這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每年三十萬歲幣就搞定了邊境的戰事,這一筆賬實在是太划算了。宋真宗不禁做夢都笑出了豬叫聲,此後他的子孫後代們做上太平皇帝,都要歸功於他的這一偉大決策。

    當然了,寇準叮囑曹利用的那句話,也是非常管用的。否則歲幣可能真的要達到上百萬之多。

    這對遼國也有很多好處,每年都有固定收入不說,在邊境的貿易小鎮,就足夠他們掙取不少鈔票了。

    宋朝製作瓷器、印刷術等等也透過邊境傳到了遼國那邊,遼國人也開始逐漸擺脫遊牧民族靠打獵為生的生存法則,逐漸開始轉型為手工藝、農耕經濟了。

    這次和談,其實帶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1、遼國本來要吃敗仗的,反倒佔了便宜。

    當時遼國勞師遠征,而且後勤供應根本就跟不上,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提出和談的想法。當時宋真宗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這是不理智的。

    如果宋真宗派人查清楚了遼國人為什麼要和談,那麼事情可就不是這麼辦了,說不定宋朝大軍會直奔遼軍而去,大敗對方。

    到那時候真的像楊延昭所設想的,至少燕雲十六州是妥妥可以奪回來的。這樣一來,宋朝再想要和談,那本錢可就足了。

    2、宋朝不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了。

    澶淵之盟的簽訂,使得宋朝和遼國之間長期保持著一種和平的關係。這麼一來就有點麻煩了,宋朝似乎不再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的門戶,這麼重要的地方落在遼國人手裡,以後一旦遼國反水,宋朝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此後在宋仁宗時期,遼國趁著宋朝和西夏打仗的時候,趁機南下,逼迫宋朝增加了二十萬歲幣。宋神宗時期,遼國再次南下希望重新劃分界限,這樣宋朝再次割讓了一些土地。

    由此可見,只要燕雲十六州在遼國手裡,那麼宋朝就沒有相應的安全感。隨時都有可能被遼國勒索。

    總結:澶淵之盟的簽訂,註定了宋朝成不了大一統王朝。

    澶淵之盟對當時的宋真宗來說,的確是一個好訊息,因為他不想打仗,能夠以最低的代價,換取和平,這是再好不過的了。

    可是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宋朝再也成不了大一統王朝了。燕雲十六州拿不回來,中原腹地徹底暴露在遼國、金國等北方王朝的視線之下,這是非常可怕的。

    和平只是暫時的,可是威脅卻是永久存在的。宋真宗只顧著自己一時爽,卻忘了後世子孫所面臨的威脅,所以說靖康之變,在澶淵之盟簽訂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參考資料:《宋史》

  • 3 # 鳳鳴山讀書

    每年給錢就對大宋不利了嗎?才多少錢?大宋經濟如此發達,而遼國猶如第三世界。當雙方開始貿易後誰更吃虧?大宋這是以己之利攻敵之弱。軍事上幹不過,貿易上還搞不過嗎?只是名聲差了點。

    終遼一朝,宋遼之間也基本沒有大的戰爭,本來大宋是有可能最終熬死對方的,但沒想到北方還有更北的地方,那裡的人更加野蠻……

  • 4 # 楚霸王歸來

    宋朝君主懼怕遼

    宋朝開國之初,為奪回喪失的燕雲十六州趙光義便御駕親征想收復它,但與遼軍作戰中,在高粱河慘敗,從此給宋朝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在軍事戰略上從進攻姿態轉為保守的防禦姿態,不敢對遼有任何輕舉妄動,總想著息事寧人。

    戰略上,遼佔著燕雲十六州

    遼從石敬瑭手中拿到燕雲十六州,從此北方地區與漠北草原的地理屏障已不在,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可以迅速進入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以步兵為主,很難抵擋遊牧民族鐵蹄。戰略上,宋朝已處在下風地位,不適合進行鬥爭。

    真宗被逼北上,其實想南遷求和

    遼軍進犯時,北宋君主和朝廷官員大都力主南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諫真宗北上鼓舞士氣禦敵。澶淵之戰倚靠扛遼有功的楊嗣,楊延昭大軍抵禦遼軍,兩軍在澶淵城成膠著態勢,宋真宗親臨前線,宋軍士氣鼓舞,在澶州前線以伏弩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遼軍士氣受挫。

    遼軍後勤不濟,蕭後想和談與宋真宗想一塊了

    遼軍進入宋境以來,儘管攻城掠地,沒有受到很大阻礙,但是戰線過於拉長,後勤供給開始出現困難,在澶淵長久的耗下去也不是辦法,當時主持遼國政的蕭太后審時度勢派人給宋真宗送信,表示願意和談。這也正是趙恆的心願,所以當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歡窮兵黷武,願與契丹達成和解,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為使臣去與契丹洽談議和事宜。寇準在聽到訊息後,急忙趕回南城向趙恆苦諫,稱契丹已是強弩之末了,正是打敗他們的大好時機,邊防大將楊延昭也派人上書,稱敵軍人困馬乏,我軍士氣高漲,正應該趁此良機,扼守各路要道,對敵圍而殲之,然後再乘勝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趙恆畏敵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們也都懼怕契丹,紛紛表示支援合議,甚至聯合起來攻擊寇準擁兵自重,寇準無奈之下,也只得同意與契丹講和。

    澶淵之盟就是宋朝君主畏戰的結果。

  • 5 # 學益精舍

    戰爭的轉折點

    兩軍對峙,都不敢貿然出擊,雙方不斷地試探,但是這樣對於長途跋涉的遼軍不利,糧草供應不上,宋軍的援軍不斷來到,側翼的宋軍也開始合圍遼軍。遼軍最能打的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都已經去世,這時最能打的也是後族將領蕭撻凜,曾經是耶律斜軫的部屬,作為前部先鋒,想要逆轉戰局行勢,帶著士兵巡視前線,結果被宋軍的床子弩射中,蕭撻凜死去,遼軍全軍動盪。蕭太后眼看戰場上討不到便宜,就派宋朝降將議和,樞密院安排曹利用去議和。

    宋真宗見到曹利用後,特別交代曹利用,遼軍南下無非就是想要土地和財務,土地絕對不能給,財物可以給。曹利用就問宋真宗“可以給多少”,宋真宗說“一百萬吧”,這下曹利用心中有底了。曹利用這邊剛出去,就被寇準扣下,寇準說“即使皇帝答應一百萬,但是我這邊只允許三十萬,如果超過三十萬就殺了你”。曹利用見到蕭太后後,果然蕭太后要求要回瀛州和莫州,但是曹利用在土地上堅決不讓,最後談成每年歲幣三十萬,宋遼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雙方商定不準在疆界不準相互侵擾、不準破壞農田、不得另外建城等等,開啟了宋遼一個世紀的商貿往來。

    花錢買平安

    澶淵之盟的訂立,雙方都很滿意,遼雖然沒有奪回瀛州和莫州,但是燕雲十四州得到了北宋的承認,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同時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30萬的歲幣。宋朝雖然沒有奪回燕雲十六州,但是讓遼退兵,瀛州和莫州、瓦橋關和益津關仍然是大宋的領土,也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花錢買平安,遠遠比戰爭帶來的損失小得多。

  • 6 # 諸葛不孔明

    背景:

    北宋統治者一直都想奪回被遼國侵佔的燕雲十六州,而遼國的統治者也對中原地區垂涎三尺。大家談不來,那就打吧!

    起初大家都是小打小鬧,遼國暗地裡支援反宋派的北漢,偶爾也派兵騷擾遼宋邊界,但是也不敢和宋正面硬槓。而宋致力於完成統一江南的大業,對遼國的騷擾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離奇駕崩,其弟趙匡義繼位,是為宋太宗。此時,江南已經平定,北方只剩遼國暗中支援的北漢,所以宋太宗於公元979年四月一舉滅亡了北漢,此時的宋太宗志得意滿,決定畢其功於一役,收復燕雲十六州,於是軍隊未經修整便和遼軍決戰於幽州城下的高梁河,結果宋軍大敗,太宗本人也差點被俘虜。

    經此一役,宋太宗一生都不敢再北伐遼國,而遼國也損失慘重,雙方都無力再戰。

    經過:

    1、

    直到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攜遼聖宗傾全國之力領軍30萬南侵,欲一舉消滅宋朝,或是把趙氏趕到江南去。宋朝史料稱之為景德之役

    遼軍勢如破竹,一路攻克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之後又攻定州,俘虜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宋軍以定州城堅守,遼軍不能破,又頓兵於瀛州城下,然後又繞開了堅城天雄軍,到達澶州時已為強弩之末。

    遼軍南侵,宋朝朝野震動,有的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有的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準力請宋真宗趙恆親征,宋真宗被迫北上。

    於是雙方對峙於澶州城下,陷入膠著。

    2、

    此時對於遼國而言雖然兵力佔優,但是戰線拉的過長,後援補給困難。而定州守將王超坐擁10大軍,隨時可以南下支援澶州,到時宋軍兩路夾擊宋軍。

  • 7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北宋和遼國,是對峙了上百年的老對頭,自立國之初,兩國就互相攻伐,關係不可謂不“親密”。遼國是遊牧民族契丹建立的,人多勢眾戰力強悍,是北宋勁敵。尤其是後晉石敬瑭向遼國獻出“燕雲十六州”之後,造成五代、宋朝北方門戶大開,中原政權時時面臨遼國的威脅,成為那個時候統治者的一塊心病。

    宋朝初年曾多次伐遼,尤其是宋太宗趙光義,為了收復燕雲之地,在任內曾進行過兩次伐遼戰爭,卻兩次都遭到失敗。公元979年,趙光義平定北漢後,隨即從太原直接發兵攻打遼國,想乘遼國不備,先拿下幽州。遼國隨即派兵增援幽州,內外夾擊,致使宋軍全面潰敗,死傷數萬,趙光義逃到涿州,遼軍才停止追擊。

    986年,趙光義再次分兵三路伐遼,在遼軍的反撲下,宋軍再次全線潰退,東、西兩路全軍覆沒。至此,北宋再也無力攻打遼國,開始轉入消極防禦。北宋不打遼國是因為打不過,但是遼國卻不打算跟宋朝和平相處。1004年8月,遼國蕭太后帶領他的兒子遼聖宗耶律隆緒親征,任命蕭撻凜為遼軍主帥,率大軍二十餘萬大舉南侵,北宋告急!

    北宋此時已是宋真宗時期,真宗得知遼軍南下的訊息後,迅速召開御前會議,向群臣詢問對策。作為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有著一腔勵精圖治的熱血,但對於遼軍的突然來犯,似乎有些手足無措。大臣們的態度也分為兩派:主戰派和主降派。從人數上說,主降派要大大超過主戰派。但是,宰相寇準力排眾議,主張迎戰。

    經過權衡,宋真宗決定對遼迎戰。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要御駕親征。《宋史紀事本末·契丹盟好》記載:“帝遂渡河御北門城樓,召諸將撫慰,遠近望見御蓋,踴躍呼萬歲”,皇帝親征,宋軍群情激昂氣勢百倍,一掃之前的潰敗之勢,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和遼軍形成對峙。遼軍主帥蕭撻凜心中疑惑,弱雞一般的宋軍,怎麼突然這麼猛了?於是騎馬前往兩軍陣前一探究竟。

    他可萬萬沒想到這一探,把自己的小命給探了出去。蕭撻凜出陣探視,衣冠華麗氣勢不凡,被宋軍城樓上的弩兵盯上了,悄悄架起八牛巨弩,只用一支弩箭,就將蕭撻凜射了個透心涼,死死釘在地上!主帥身死,遼軍大駭,士氣低落,無心戀戰!戰局在一瞬間逆轉,蕭太后對此也是十分的慌,主動找宋朝議和。寇準本想乘勝追擊,但宋真宗不願再啟戰端,同意和談。

    說起來,宋真宗算不上是昏君,但是此人目光不夠長遠,缺乏開疆拓土的雄心,因此《澶淵之盟》誕生了。宋方特使是宰相曹利用,宋真宗特意叮囑他,儘量不要再啟戰端,就算遼國索要百萬銀錢,也可答應!邊上的寇準氣怒不已,在退朝之後,追上還未啟程的曹利用,跟他說了個底線:“若歲幣超出30萬銀,我必會親自砍掉你的腦袋。”曹利用連連稱是

    最終《澶淵之盟》規定,宋遼從此結為兄弟之國,宋每年貢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雙方以白溝河為邊界。正式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干戈”。對於澶淵之盟,後世人的觀感似乎並不好,認為大宋明明已有勝機,為何卻認慫,主動議和?其實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回顧宋與遼的戰爭,宋朝確實敗多勝少。但是宋軍並非像有些小說中那樣軟弱可欺,而是對遼軍奮勇抗擊,但即便這樣,也無法阻擋遼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在軍事上宋軍一直不能稱為“強大”。“安史之亂”後,中原騎兵日益式微,宋遼時代,贏騎兵者贏戰爭,宋軍沒了放牧的馬場,根本無力抵抗北方的騎兵衝擊,敵強我弱是一個根本事實。宋軍想靠乘勝追擊痛擊遼軍,打垮遼軍,難於上青天。

    連年的戰爭,宋朝百姓哀鴻遍野,深受其害。在這種情況下宋真宗以金錢換和平,在政治上也算是一種迂迴,為宋朝贏得一些喘息時機。而對於蕭太后率領的遼軍來說,已經無法短時間內拿下宋軍,收穫金錢歲幣,撤回大軍,養精蓄銳積蓄力量,也是很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澶淵之盟》是一個互相妥協的產物。

    從效果來看,此後的116年間,宋、遼兩國未發生大規模戰事,反而在學術、思想、文化、科學等等方面互相交流不斷,據統計,從公元1005年到1121年這116年之間,兩國遣使慶賀生辰,宋140次,遼135次;兩國遣使賀正旦,宋139次,遼140次;兩國遣使弔唁,宋46次,遼43次。儼然成了真正的“兄弟之國”!如此長久的和平關係,在古代邊疆史上著實罕見。

    此外,由於遼國經濟極不發達,生產力低下,雙方開通邊境貿易之後,遼國開始大量從宋朝進口各種商品,從宋朝手裡得去的歲幣,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宋朝手裡,還刺激了宋朝的經濟發展。而遼國能用於出口的東西少之又少,無非是一些牛羊馬匹之類的初級產品,根本沒什麼競爭力。而且後來為了防止宋軍組建騎兵,還禁止賣馬給宋朝,這樣一來更沒什麼可以賣給宋朝了。

    也就是說,遼宋展開貿易後,遼國始終處於一個巨大的“貿易逆差”狀態,只買不賣,讓遼國國內的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導致遼國自主發行的貨幣老百姓都不用,商人們之間的貿易只認北宋貨幣。遼國經濟在不知不覺間被掏空。但是遼人不懂經濟,甚至遼國皇帝都覺得,只有宋朝貨幣才是真正的貨幣,可以用來進行交易。直到國力日漸衰弱,被金國滅亡。

    不過如果從正統的皇權思想來看,《澶淵之盟》的確是大宋的恥辱。因為契丹在正宗的中原人看來,頂多算是“蠻族異邦”,堂堂中原王朝用“割地歲幣”的方式來換取和平,的確是一種打臉大宋王朝的恥辱。但如果放在整個歷史發展大方向來看,此事的積極意義遠遠大於消極意義,畢竟唯有和平才是百姓之福!

  • 8 # 好奇觀古今

    澶淵之盟前,宋遼已經連續打了25年了,估計開打前都有徹底和談的準備。

    開打後遼國大將蕭撻凜又被狙死了,但是宋軍並沒有擊潰遼軍,而是形成了膠著。

    但此刻王超的10萬定州軍開始不聽宋指揮了,宋怕遼孤注一擲,遼怕宋左右夾擊。所以和談對兩邊都是有利選擇。而且自始至終宋並未取得完全勝利。

    當初,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但後來後周世宗柴榮北伐時,又把關南之地給奪了回來,北宋在此設立贏、莫二州。

    澶淵之戰後,雙方議和,遼方要求宋方歸還關南地,但宋真宗還是保住了這裡。

    但宋是真的軟,一箇中原王朝最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遼方放棄領土要求,宋朝方面則以歲幣的方式,做為代繳的關南地的稅賦,而且放棄燕雲十六州,還跟遼國兄弟相稱。

    宋得到了和平,理性看合約是很划算的,30萬也不多,而且都能從遼國賺回來。但也放棄了中原王朝對異族的壓制。看看現在跟那時好像啊。

  • 9 # 小島知風

    這個問題主要在於畏敵如虎、膽小怕事的宋真宗趙恆身上。在遼國南侵之際,趙恆曾經一度聽信奸臣王欽若等言險些南遷,後來是在宰相寇準和太尉高瓊的脅迫下被迫御駕親征澶州(現今河南濮陽一帶)。

    大戰之初

    在公元1004年,遼聖宗耶律隆緒和其母蕭太后率20萬大軍從幽州出發,寇犯北宋邊境。從來沒有過軍事經驗的宋真宗趙恆光聽到20萬大軍的名頭就已經嚇尿了。

    趙恆畏懼契丹人如猛虎一般,光聽說20萬契丹大軍南下,趙恆就想跑路,這時候奸臣王欽若琢磨到趙恆想跑路的意思,於是為了迎合趙恆的意思,王欽若勸趙恆遷都到自己的老家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趙恆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就考慮南遷的問題。趙恆時期的宰相是他老爹宋太宗趙光義留給他名臣寇準,當年趙光義接見寇準時曾經說過,得到寇準猶如唐太宗得到魏徵。所以宰相寇準是出了名的直言敢諫的賢臣。

    寇準聽聞趙恆畏敵如虎想南遷的想法之後,第一時間面見趙恆,對著趙恆就是一頓冷嘲熱諷,唾沫星子濺的趙恆臉上都是。

    寇準作為宰相堅決反對南遷避敵讓趙恆不得已就斷了這個想法,同時寇準還提議趙恆親自開赴澶州督戰,也就是御駕親征。

    趙恆和他父親趙光義以及伯父宋太祖趙匡胤不一樣,他從未帶兵打過仗,哪敢親臨戰場前線。寇準於是又找到了大將太尉高瓊,想讓他一起勸說趙恆御駕親征。

    高瓊是北宋開國功臣,歷經趙匡胤、趙光義兩代帝王,是趙光義的心腹大將,寇準一找他商議,高瓊當即表示武將戰死沙場是一生榮耀,於是高瓊和寇準一起勸諫趙恆御駕親征。

    高瓊甚至對趙恆說出了你現在即使想南遷也沒有將士願意跟你走,高瓊的說法確實很有道理,因為當時北宋軍隊大多是河南人,如果趙恆放棄河南,南遷江南的話,勢必會造成軍心背離,很多將士有可能會為了家人投降遼國。

    如果那樣的話,趙恆到了南方可就是孤家寡人了。高瓊一番話罵醒了趙恆,在高瓊和寇準的輪番勸諫下,趙恆只得無奈的答應了御駕親征。

    於是高瓊和寇準擔心趙恆再度被王欽若等奸臣所蠱惑,於是左右不離的跟隨趙恆御駕親征。

    趙恆到了澶州確實起到了振奮軍心的作用,本來初期北宋軍隊是比較失利的,結果趙恆御駕親征充分鼓舞了北宋軍隊士氣,瞬間開始扭轉局面。

    契丹大軍深入南下,本來糧草就是問題,如果速速攻克北宋州郡還能獲得錢糧,結果趙恆御駕親征,北宋軍隊士氣非常旺盛,一時之間契丹大軍反而吃了敗仗,遼國大將蕭撻凜直接戰死沙場。

    遼國服軟想議和

    蕭撻凜的戰死給予了契丹軍隊士氣很大打擊,這時候蕭太后就已經有了想議和撤軍的打算,因為戰場上佔不到便宜,於是蕭太后就想在談判桌上佔夠便宜。

    於是遼國首先提出想議和,趙恆一看議和可忒好啊,正好這是趙恆本意,因此趙恆趕緊表示同意,說他本不想窮兵黷武,非常想與遼國締結兄弟之交。

    寇準聽聞要議和則是堅決反對,寇準再度向趙恆力諫,他認為契丹大軍已是強弩之末,一鼓作氣正是打敗他們的最好時機。

    除了寇準以外,當時北宋的戍邊大將楊延昭也向趙恆上書,稱遼軍人困馬乏,我軍士氣高漲,正應該趁此良機,扼守各路要道,對敵圍而殲之,然後再乘勝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不管是寇準還是楊延昭甚至是太尉高瓊,這回鐵了心想罷兵議和的趙恆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再外加朝廷之中還有像奸臣王欽若這些妥協派大臣支援趙恆,甚至王欽若等奸臣攻擊寇準和楊延昭執意主站是想擁兵自重,這樣一來主戰派的寇準、楊延昭等人也無力在扭轉趙恆的想法,寇準為了表示清白,也只得同意了議和。

    於是北宋就開始與遼國議和準備,都同意議和,剩下的就是議和的條件上了,趙恆財大氣粗,認為用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情,趙恆捨得拿錢,但是不捨得割地求和,因為他怕擔上後世罵名。

    所以趙恆在接見議和使者曹利用時,一再叮囑曹利用,掏多少錢都可以,但是割地萬萬不可。並給了曹利用賠款的底限,百萬錢以內皆可商議。

    寇準知道趙恆懦弱怯戰的性格,擔心賠款賠太多,於是曹利用被趙恆接見完了,寇準又找到了曹利用,寇準警告曹利用,如果賠款超過三十萬兩,寇準回來就要斬了曹利用以祭祀先皇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

    由於寇準打了預防針,曹利用果然沒有辜負寇準,在談判中極力壓價,而遼國也是急於求和,不敢獅子大張口,所以澶淵之盟最後約定北宋與遼國結為兄弟之國,由於趙恆年紀比耶律隆緒大,所以是哥哥,後世關係都以年齡而論,北宋每年扶持弟弟遼國十萬兩白銀歲幣,二十萬匹絹布。

    事後曹利用向趙恆覆命,趙恆問他掏了多少錢,曹利用比劃了三個手指頭,趙恆以為是三百萬兩白銀,當時大驚怎麼這麼多,結果曹利用說是三十萬兩,財大氣粗的趙恆都驚呆了,這麼點錢就搞定了,跟打發要飯花子一樣啊。

    於是趙恆認為曹利用是個人才,開始重用曹利用,他哪知道要沒有寇準給曹利用打預防針,這錢不定得多花多少呢。

    寫在最後

    所以說澶淵之盟之所以北宋以勝利之師與遼國議和,反而行戰敗賠款之舉就在於宋真宗趙恆畏敵如虎,膽小怯弱。

    澶淵之盟簽訂以後,北宋從此也不再想著收復幽雲十六州,同時遼國自蕭太后去世後,遼國內政權力再度陷入分裂,再也沒有實力舉兵南下。

    北宋經濟因此得到長足發展,也不得不說與澶淵之盟有很大關係,在澶淵之盟之前北宋與遼國常年作戰,軍費開支一度高達每年3000多萬兩白銀,而澶淵之盟使得北宋每年只需要支付30萬兩就可以換來太平,因此對北宋經濟發展助力還是很大。

    澶淵之盟使得宋遼兩國百年沒有再啟戰事,也間接導致了兩國兵備鬆弛,所以在後期被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國趁機而入,金國一舉攻滅遼國和北宋,與這兩國常年相安無事,兵備鬆弛有很大關係。

  • 10 # liu校

    遼軍南下的訊息傳來以後,不少大臣主張南遷。宋真宗本人也表示,自己沒打過仗,要不躲一躲?這個時候宰相寇準一口唾沫星子逼退了所有打算南遷的朝臣,也讓宋真宗一下子打消了這個想法。

    寇準表示,不僅要打,而且宋真宗你還要御駕親征。這玩意兒宋真宗也沒搞過啊,寇準表示,皇帝請放心,御駕親征的意思就是,炮灰在前面衝鋒,你躲在後面蒸蒸桑拿就可以了。

    宋真宗這才勉為其難地帶上了一套桑拿用具趕往了前線,士兵們看到皇帝親自來看他們做炮灰了,那叫一個激動啊,所以打仗倍兒賣力。

    大戰的結果是遼軍吃了點虧,宋朝大軍也沒佔多少便宜。不過僵持下去的話,勞師遠征的遼國大軍肯定是吃不消的,在這個節骨眼上,蕭太后表示不玩了,還是議和好了。

    澶淵之盟的簽訂,看起來宋朝還沾光了。

    蕭太后是個務實的人,眼看著大軍就要吃敗仗了,這後勤供應還跟不上,她心裡當然慌張。趁著大敗還沒有出現,蕭太后果斷表示要和談。

    宋真宗還在蒸桑拿,和談的訊息就傳來了。他高興的連龍袍都沒穿,就連忙跑出來點頭表示答應和談,可是寇準的吐沫星子已經準備好了。

    他表示這個時候遼軍吃了虧,又是勞師遠征,再堅持一會兒,肯定可以把遼軍給撕了。大將楊延昭也表示,再給點錢糧,打下燕雲十六州也不成問題!

    他們倆是士氣高漲,可是其他大臣都表示還是和談舒服,尤其是宋真宗的態度決定了一切,他不願意再留在北方前線了。

    財大氣粗的宋真宗表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算什麼問題。他派遣曹利用前去和談,表示哪怕花上百萬錢,只要不打仗就沒問題。

    寇準是個小氣鬼,他連忙把曹利用拉到旁邊,表示如果超過了三十萬,那就把他腦袋搬個家。曹利用嚇得脖子一縮就去議和了。議和的結果大概分為這麼幾條:

    第一,宋朝和遼朝從此以後,就是兄弟國家了。宋真宗歲數大一點,就是哥哥,遼聖宗歲數小一點,就是弟弟。以後的皇帝誰歲數大誰就是哥哥,這純粹是面子上的問題。第二,遼國放棄了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宋朝和遼朝以白溝河作為國界,大家互不相犯。也不要深溝高壘地防守了,保持原樣就好。這是把國界線給確定了下來。第三,那就是遼國最關心的歲幣問題了,他們要求宋朝每年必須要給遼國十萬兩銀子和二十萬匹絹,相當於和平的保證金。第四,宋朝和遼國之間,在邊境可以設立貿易集市,雙方的商人們,都可以到集市上來販賣東西,互相通商,這也有利於彼此的經濟發展和情感溝通。

    這幾條和平協議,其實看起來並不過分,從地盤的角度上來說,宋朝還沾光了。只不過每年的歲幣,雖然不多,卻也是一種恥辱的象徵。

    遼宋百年和平,其實就靠這一合約。

    你別看宋真宗膽子小,這哥們簽訂的協議作用是真的大。宋朝本身就不是大一統王朝,北方的屏障都在人家遼國人手裡,所以它能夠存在三百多年時間,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其中存在的一百年,那就是多虧了這一次簽訂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簽訂以後,這遼國人也不鬧了,邊境也消停了,遼宋的皇帝好得跟親哥倆一樣。

    更重要的就是遼宋邊境不打仗了,改成貿易交流了。有時候因為貿易摩擦也會引發一些小規模衝突,但是這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每年三十萬歲幣就搞定了邊境的戰事,這一筆賬實在是太划算了。宋真宗不禁做夢都笑出了豬叫聲,此後他的子孫後代們做上太平皇帝,都要歸功於他的這一偉大決策。

    當然了,寇準叮囑曹利用的那句話,也是非常管用的。否則歲幣可能真的要達到上百萬之多。

    這對遼國也有很多好處,每年都有固定收入不說,在邊境的貿易小鎮,就足夠他們掙取不少鈔票了。

    宋朝製作瓷器、印刷術等等也透過邊境傳到了遼國那邊,遼國人也開始逐漸擺脫遊牧民族靠打獵為生的生存法則,逐漸開始轉型為手工藝、農耕經濟了。

    這次和談,其實帶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1、遼國本來要吃敗仗的,反倒佔了便宜。

    當時遼國勞師遠征,而且後勤供應根本就跟不上,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提出和談的想法。當時宋真宗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這是不理智的。

    如果宋真宗派人查清楚了遼國人為什麼要和談,那麼事情可就不是這麼辦了,說不定宋朝大軍會直奔遼軍而去,大敗對方。

    到那時候真的像楊延昭所設想的,至少燕雲十六州是妥妥可以奪回來的。這樣一來,宋朝再想要和談,那本錢可就足了。

    2、宋朝不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了。

    澶淵之盟的簽訂,使得宋朝和遼國之間長期保持著一種和平的關係。這麼一來就有點麻煩了,宋朝似乎不再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的門戶,這麼重要的地方落在遼國人手裡,以後一旦遼國反水,宋朝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此後在宋仁宗時期,遼國趁著宋朝和西夏打仗的時候,趁機南下,逼迫宋朝增加了二十萬歲幣。宋神宗時期,遼國再次南下希望重新劃分界限,這樣宋朝再次割讓了一些土地。

    由此可見,只要燕雲十六州在遼國手裡,那麼宋朝就沒有相應的安全感。隨時都有可能被遼國勒索。

    總結:澶淵之盟的簽訂,註定了宋朝成不了大一統王朝。

    澶淵之盟對當時的宋真宗來說,的確是一個好訊息,因為他不想打仗,能夠以最低的代價,換取和平,這是再好不過的了。

    可是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宋朝再也成不了大一統王朝了。燕雲十六州拿不回來,中原腹地徹底暴露在遼國、金國等北方王朝的視線之下,這是非常可怕的。

    和平只是暫時的,可是威脅卻是永久存在的。宋真宗只顧著自己一時爽,卻忘了後世子孫所面臨的威脅,所以說靖康之變,在澶淵之盟簽訂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 11 # 大漢史談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說過:“稍以金帛啖之,虜欣然聽命,歲遣使介,修鄰國之好,逮今百數十年,而北邊之民不識干戈,此漢唐之盛所未有也”。這形容的就是澶淵之盟,所以說,澶淵之盟真的不利於宋朝嗎?

    事實上,宋遼簽訂的《澶淵誓書》,很多人只知道宋朝要付絹銀,其實除絹銀外還有其他幾項重要規定:

    比如兩國結為兄弟之邦,遼興宗尊宋真宗為兄,宋真宗尊蕭太后為叔母;疆界方面,“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互不容納叛亡,“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互不騷擾田土及農作物,“至於隴畝稼,南北勿縱驚騷”;互不增加邊防裝置,“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

    從這裡可以看出,《澶淵誓書》的簽訂對宋朝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一,兩國人民成為兄弟。

    澶淵之盟後,宋接受了遼的觀點:“北方和南方在過去和現在都是一樣的”,並同意,雙方應該互相尊重,互相承認,宋遼成為兄弟之邦。

    據統計,在公元1005年至1121年間,兩國有上百次的交流來慶賀帝王的誕辰,遼興宗勤於書畫,曾經將自己的肖像畫送給到宋仁宗,並希望宋仁宗回贈。不幸的是,當仁宗畫像到達時,遼興宗已經去世了。遼朝王室把他們兩人的畫像一起懸掛起來,供歷代朝拜。

    第二,兩國邊境貿易蓬勃發展。

    在和平的形勢下,宋遼兩國開始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合同簽訂後第二年,契丹在涿州、新城、朔州、等地設立了榷場,北宋也在雄州、霸州、安肅、廣信等地建立了榷場,雙方將互派官員監督貿易。

    第三,它促進了文化的繁榮。

    隨著宋遼貿易的繁榮,兩國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強。宋遼文化的交流主要體現在契丹吸收中原先進文化上,契丹從宋代引進了大量的儒家經典著作,使其在遼廣為流傳。在宋代,由於難得的和平,文化的發展迎來了極大的繁榮,使宋代被公認為中國歷史上文化空前繁榮的朝代。

    據統計,公元996年,宋代國家財政收入2224萬,人口為451萬,而到了1021年,財政收入為150885萬,人口為868萬。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國家的戶籍增加了417萬戶,財富增加了近68倍。與之前的朝代相比,其發展規模是唐代貞觀二十三年總數的4倍多,是乾隆時期的3倍多。中國佔世界財富的份額從996年的22%上升到67%,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由此可見,澶淵之盟給中國帶來了難得的和平繁榮,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難得的真正的和平條約。

  • 12 # 文娛小六

    第1次世界大戰,大清作為同盟國的一員,還贏了呢,為什麼還要失去膠東半島?

    中法戰爭,大清不是也贏了,為什麼還是沒有佔到便宜?

    無他,唯自身實力與底蘊也。

  • 1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當遼軍兵臨澶州城下時,宋軍被迫奮起反擊。在戰鬥中,宋軍擊殺了遼軍先鋒蕭達攬,使得遼國的蕭太后不得不與宋真宗謀和!可是,為什麼宋朝戰勝了遼國,卻要與遼國達成“賜歲幣、贈禮物”的澶淵之盟呢?

    難道在打了勝仗之後,還要依靠花錢才能維持和平嗎?其實還真是這樣!而這全要怪宋真宗厭戰喜和,以及北宋朝廷中的那班主和大臣!正是由於他們懼戰、厭戰和畏遼如虎,才使得宋朝在戰勝了遼國後,還得每年花費幾十萬兩銀子“買和平”。

    (宋太宗趙光義)

    宋真宗之所以會害怕遼國,是因為宋太宗時代的“高梁河之戰”,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的緣故!想當初,宋太宗趙光義,本想挾滅北漢的餘威,一舉收復宋太祖趙匡胤念茲在茲的“幽雲十六州”。

    可誰知,由於宋軍久戰疲憊將士們產生了厭戰情緒,也因為宋太宗趙光義,根本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因此,宋軍在戰爭開始時便顯得極其被動。最後,遼軍集中了全部力量擊潰了宋軍。在混亂中宋太宗趙光義腿部中箭,狼狽不堪的乘著驢車逃命,才避免了被遼軍俘虜下場!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正是由於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戰中的慘敗,才使得北宋君臣產生了對遼國的畏懼之心!而且這種畏懼感,對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宋真宗而言,更是被放大了十倍、百倍。

    因此,才會出現那種遼軍剛過黃河,宋真宗和朝廷大臣便欲遷都避敵的現像!假如不是寇準等少數主戰派大臣,極力主張抵抗遼軍的侵略,向皇帝言明南遷避敵的害處。從而迫使舉棋不定的宋真宗,勉強鼓起勇氣準備抵抗遼軍。

    然而,宋真宗畢竟還是畏懼遼國的!在澶州之戰時,宋真宗也是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才決定“御駕親佂”的!所以,儘管宋軍擊敗了遼軍,甚至遼軍在長驅直入時也沒能佔領宋朝的重要城鎮。但是,厭戰畏敵的宋真宗,還是決定用妥協退讓的方式,謀求與遼國達成持久的和平!

    這就是為什麼宋軍勝利了,但是北宋朝廷還是和遼國達成了澶淵之盟的原因。

  • 14 # 丁強888

    那是因為資訊不對稱,宋遼雙方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王超屢次抗旨,宋真宗有苦難言

    至於契丹一方的苦衷,其他答案裡提到很多,這裡簡單總結一下:孤軍深入,在敵人後方作戰,補給困難,而且大遼騎兵是繞過城池,直撲東京而來,只要在堅城之下進攻受挫,被大宋後方的軍隊截斷歸路就進退兩難了。而且主將戰死,士氣低落。

    但前面的答案裡很少提到站在宋真宗的角度來看,他現在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首先,契丹騎兵機動性強。而且他之所以硬著頭皮御駕親征就是因為契丹放過沿途各城池直奔他的老巢東京而來而且來勢洶洶。頗有關羽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勢。而且貌似馬上就要殺到眼前。雖然這一波檀州城下的衝擊擋住了,但萬一下一次,下下次擋不住呢?

    從契丹的角度看,很擔心後方被沿途繞過的還在宋軍手裡的地方的軍隊抄了後路。

    但大遼同樣不知道的是,這時的宋真宗已經指揮不動遼軍後方的宋軍了。

    王超等陣於唐河,執詔書,按兵不出戰

    庚午,遼蕭巴雅爾、蕭觀音努率渤海兵攻德清軍,......先是詔王超等率兵赴行在,逾月不至。——《續資治通鑑》

    大將王超擁兵數十萬屯定州,逗遛不進,知節屢諷之,超不為動。——《續資治通鑑》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大宋定州方面十萬軍隊的統帥的作為:宋真宗連續三次下詔,王超居然敢拖一個月不行動。換句話說。遼軍以為的後方截斷退路的宋軍,事實上是不存在的。站在宋真宗的角度看,只有他所在的軍隊獨自硬扛30萬契丹騎兵。

    而且,繼承自五代武人無法無天時代的大宋,肯定還記得五代的很多類似的故事。當年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就是坐看皇帝石重貴與契丹拼了個魚死網破,在石重貴失敗了,但契丹也元氣大傷的時刻以救世主的姿態出場,建立了後漢。

    再看看王超這小子的行動,和劉知遠是不是一模一樣。你是宋真宗你怕不怕。

    所以,檀淵之盟的簽訂,其實是雙方都感覺自己已經撐不下去,面臨巨大的危機,但因為資訊不對稱,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全部情況的背景下,一拍即合的產物。

    不管怎麼說,這個條約維持了宋遼百年和平呢。作為普通老百姓,不打仗能勉強過好小日子他不香嗎?

  • 15 # 妙趣侃歷史

    澶淵之戰宋朝不算取得勝利,澶淵之盟也不算是一無是處。

    從高宗發動高粱河戰役後,宋遼戰爭不斷,持續了二十多年,雙方傷亡不斷,澶淵之戰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遼發動這次戰爭的主要目的還是脅迫宋言和。

    澶淵之盟後,宋給遼銀幣、絹等,換來停戰和互通有無,並不是百害而無一利。

    首先,澶淵之盟利於百姓生存。除了寇準,真宗和多數大臣都是懼戰的,勝戰之心不強,而且雙方實力那時也不算透明,與遼戰爭的勝算不確定。戰爭的損耗可不止幾百萬,百姓不僅要身處戰亂,更有嚴重的苛捐雜稅,所以這個合談是百姓喜聞樂見的。

    其次,澶淵之盟後,北宋以歲幣換取了更多的經濟收入。此後,遼大開經濟之門,北宋為生產大國,糧食、絲綢等都是遊牧民族的遼所需要的,遼宋邊界出現繁榮的貿易景象。“歲幣”僅作為明面上的安撫工具,實際北宋外匯收入應該比“歲幣”更豐厚。

    第三,澶淵之盟後,國家北部相對和平,北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對來自西夏和吐蕃的威脅。也可以更多的實施國家內部建設。

    只可惜,北宋並沒有趁此機會強國強兵,內外發展,增強國力。反之開始輕敵,從政治上開始頹廢而不思進取。

    綜上所述,澶淵之戰的城下之盟,並不是不利於宋,也不是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簽署澶淵之盟好處多多,只是宋朝沒有好好把握。

  • 16 # 文史不假

    首先回答,澶淵之盟的確是北宋在軍事上佔得先機的條件下,簽訂的一份城下之盟。不過,究竟是不是不利於北宋,還是值得商榷的,歷史並無定論。

    一來,北宋只是戰場稍微佔優而已,並非是明顯的軍事優勢;二來,澶淵之盟雖說有點小窩囊,小鬱悶,但卻算不上是屈辱性條約。

    接下來,我就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進行詳細的闡述,希望得到您的支援。

    趙匡胤在建立北宋之初,北方還一直盤踞著遼國政權,而且兩國長期都處於一種緊張的對峙狀態。其中,雙方最大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幽雲十六州”的歸屬問題上,誰也不肯讓步。

    所謂的幽雲十六州,主要是指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區,具體包括燕(幽)、薊、瀛、應、朔、莫、檀、順、儒、媯、武、新、涿、蔚、寰、雲等地,一共有十六個州,又稱為“燕雲十六州”。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處於大分裂和大亂爭的階段,各地的割據稱帝者比比皆是,到處都是皇帝。其中,後晉的皇帝石敬瑭,他為了獲得遼國對自己的支援,竟然將幽雲十六州拱手割讓給了契丹。

    歷史發展到後周時期,開始向北方用兵,終於奪回了幽雲十六州中最南面的瀛州莫州兩地。不過,就在周世宗柴榮雄心勃勃時,卻突然亡故了。

    就在柴榮過世後,掌握實權的趙匡胤突然發動了陳橋兵變,一舉奪得了國家政權,建立了北宋。至此,五代十國的亂局宣告結束,中國正式拉開兩宋的歷史。

    對於幽雲十六州,新生的北宋趙氏政權,繼續加強軍事攻勢,繼續加強了對瀛州和莫州控制。受此影響,北宋和遼國的關係也是越來越緊張。

    在宋太宗登基後,他趁遼國新君初立之際,政局尚不穩固,立即就兵分三路大舉揮兵北伐,企圖全部收回被遼國佔領的幽雲十六州,史稱為“雍熙北伐”

    北伐在開始時非常順利,三路大軍先後收復了不少的失地。不過,隨著西路軍和東路軍的相繼失利,宋軍的形勢急轉直下,攻守徹底易勢。不得以,宋太宗只得下令全線後撤,返回宋境。

    在撤退途中,西路軍的主帥潘美指揮出現失當,使得負責斷後的楊業部隊陷入遼軍的重重圍困之中。在因傷被俘後,楊業視死如歸,終於絕食身亡,始終都沒有向契丹低頭屈服。

    雍熙北伐失敗後,北宋政權徹底暴露出了自己在軍事上的短板和政治上的軟弱。

    從此,北宋開始對遼國心存畏懼之心,開始將自己主動進攻的態勢轉變成了被動的防禦,執行所謂的“守內虛外”國策。而與之相反,遼國卻開始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甚至想要消滅北宋政權。

    1004年時,蕭太后帶著小皇帝遼聖宗御駕親征,親率大軍南下進攻北宋。

    訊息傳來,宋真宗非常擔心害怕,甚至還萌生了南遷國都的念頭。但,在一大幫堅決的主戰派鼓動之下,比如寇準等人,宋真宗還是硬著頭皮抵達了澶州,進行陣前的督戰。

    澶州位於今天河南的濮陽一帶,毗鄰北宋的國都東京,位置十分關鍵。一旦澶州失陷,那國都東京完全無險可守,必然危在旦夕,難以守衛。

    雙方開戰不久,上天就眷顧了北宋一次。遼軍的主將蕭撻凜,竟然在混戰中被流失射殺了,導致了遼軍計程車氣大挫。

    此外,比主將陣亡更要命的是,因為遼軍南下推進的過快、過順,背後尚有好多的重要州縣和城池,依然還在北宋軍隊的手中。說白了,遼軍一路南下,主要以穿越為主要目的,並沒有全部佔領。

    遼國認為戰局必然會一帆風順,誰曾想到,在澶州卻遭遇了北宋的頑強抵抗。於是,遼軍陷入尷尬了,向前攻擊不順,遲遲沒有進展;向後又有被切斷歸路的危險,必須小心提防。

    但是,北宋的優勢也就僅此而已,並沒有多麼明顯的優勢。在這種背景下,遼國提出媾和,而北宋的真宗皇帝也樂得見坡下驢,立即就同意了。

    起先,遼國還要求北宋將當年後周奪回的瀛州和莫州兩地歸還,對此北宋當然不能同意。不過,北宋卻同意每年支付歲幣,雙方達成了一種和解協議,史稱“澶淵之盟”:

    一、雙方以白溝河為界,各自後撤;

    二、北宋每年送遼國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三、北宋和遼開展雙邊互市貿易。

    關於澶淵之盟,後世的觀點和看法也不盡相同。很多人認為,之前的楊家將捨身為國,而今的宋真宗卻貪生怕死,接受城下之盟。

    一句話,有人認為澶淵之盟的簽訂,好像就跟滿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似的,都屬於一種喪權辱國性質的條約。

    條約中提到的“十萬兩白銀和二十萬匹絹”,聽起來的確數量不菲。但是,這對於北宋來說真的就好比九牛一毛,完全沒有壓力。

    當時北宋的人口規模已經達到一億人左右,耕地面積也在七億畝以上。而且,國內政治穩定,經濟發達,財政收入充盈,每年都在數千萬兩到一億兩之間。

    建國之初,因為與遼國進行長期的對峙,甚至是區域性的戰爭,每年戰爭支出的費用就在白銀三千萬兩以上。透過條約,能用區區的十萬兩白銀,換來一個休戰的局面,再不用勞民傷財,再不用興師動眾。非常划算,不是嗎?

    更重要的是,合約中還約定雙方開展互市貿易。可問題是,遼國除了能提供一些牛羊和馬匹以外,什麼都沒有。

    於是乎,透過這次合約規定,雙邊貿易簡直就是北宋在一邊倒的賺取白銀。這個賺取的白銀數量,比起每年支付的歲幣,簡直是大幅度的貿易順差。宋朝賺大發了!

    澶淵之盟後,一直到宋徽宗末年遼國滅亡,宋遼兩國間基本上維繫了百年的和平,再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過。

    期間,雙方僅互使就達到了三百八十餘次,這還是有史料記載的正式外互動訪。甚至於,當遼聖宗得知宋真宗駕崩的訊息後,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

    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隨著西夏的崛起,李元昊公然登基稱帝對抗北宋,導致宋夏戰爭爆發,前後在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的三次大規模戰役中,北宋軍隊幾乎全部敗北。

    為了安定北境,也為了拉攏遼國共同對付西夏,宋仁宗同意增加每年給遼國的金帛數量,史稱“重熙增幣”,基本上是對澶淵之盟的加強2.0版。

    此後,疲於兩線作戰的西夏只能選擇求和,李元昊在內外交困之下,只得取消帝號,宣佈退位。同時,他還向宋遼兩國同時稱臣。

    個人認為,澶淵之盟雖屬於城下之盟,但它卻避免了宋遼兩國的長期戰爭,維繫了雙方百年的和平局面。

    最重要的一點,宋遼兩國在和平期間,各自都獲得了國內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頻繁交融,促進了中華民族內各民族間的大融合。

    回答完畢。

  • 17 # 舊時茅店溪橋見

    嚴格講不可以說宋軍取得勝利,畢竟遼軍長途跋涉,補給困難,進可攻退可守。英明的蕭太后應該是做好了兩手準備。

    遼軍大獎蕭撻凜被宋軍射死,再加上趙恆被寇準挾持御駕親征,宋軍開始是佔了優勢的,但是還沒有到取勝的地步。

    趙恆不想打,蕭太后也不想打,兩者就坡下驢,開始談判。

    趙恆對即將去談判的曹利用說說,如事不得已,百萬亦可。寇準聽到這,心裡罵娘,拉過曹利用說,超過三十萬我砍你腦袋。

    曹利用完成任務,每年歲貢十萬兩白銀,二十萬絹不。然後曹利用回去覆命,勝出三個手指頭,趙恆快嚇尿褲子了,連忙說 三百萬太多了。。。後來得知三十萬,高興壞了。

    你說有這麼土豪的皇帝你愁送不出去錢?

    但是澶淵之盟更宋遼帶來難得的百年和平,這是好事。壞事之,雙方軍備渙散,最後被金朝一鍋端了。

  • 18 # 行雲流水1437995

    公元1004年,遼軍大舉南下,直達黃河北岸。宋真宗非常震驚,許多大臣甚至主張遷都。只有宰相寇準主張抵抗,他勸宋真宗到前線督師以鼓舞士氣。當遼軍南下時,沿途遭到當地軍民的抵抗,只攻下少數城池,因宋廷沒有統一的部署和指揮,各地孤軍作戰,使遼軍乘虛深入。

    在宋真宗到達澶州(當時黃河流經此地)以後,宋軍士氣大振,在此之前又射殺了遼大將蕭撻覽,遼軍已處於不利地位。遼朝要挾宋朝割關南地(即瀛莫二州)作為退兵條件,宋真宗本無抵抗決心,急於求和,他不顧寇準和楊延朗等人的建議,和遼朝訂下了屈辱的議和條約: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約定雙方以白溝河為界。雖然沒有割地,但增加了人民的負擔。議和地點在澶州,因此稱為“澶淵之盟”。

    之所以宋真宗急於和遼朝議和,是因為宋朝建立這幾十年間,和遼朝多次交手,從未取得過勝績。

    公元979年,宋太宗滅北漢後,乘勝向幽州進兵。這時軍士已很疲勞。等打到幽州城下時,遇見遼軍主力來援,在城西高梁河之戰中,宋軍大敗,宋太宗身中箭傷,退到涿州,宋軍死亡萬餘人,軍械物資喪失不可勝數。此後,遼軍不斷南下。

    公元986年,宋廷再次進兵。這次兵為三路:東路歸曹彬統率,由雄州攻幽州;中路歸田重進統率,由定州攻飛孤(河北淶源);西路歸潘美統率,楊業為副,由雁門攻朔、寰、雲、應諸州。按照宋太宗的計劃,讓曹彬虛張聲勢,持重緩行,把遼軍吸引到幽州,使其不能救援中西兩路,待兩路勝利再會師東進。但因西中兩路進軍勝利,收復了不少地方,使東路諸將沉不住氣,輕舉冒進。到涿州,軍困糧缺,敵軍來攻,倉惶撤退。退到歧溝關被遼軍趕上,宋軍大敗。

    東路的失敗,導致中西兩路只得退兵。西路軍在撤退時,宋廷令楊業護送雲、應、寰、朔四州人民內遷。路上遭遼軍伏擊,敗到陳家谷口,原來約好在此支援的宋軍早已撤走,楊業孤軍力戰,不幸被俘,三日後絕食而死。

    正是因為這兩次對遼戰爭的大敗,宋真宗在遼軍進犯之際,毫無抵抗的決心,因此才在處於有利地位後與遼朝訂立了屈辱的議和條約。

    澶淵之盟訂立之後,宋遼恢復了和平關係。兩國在邊境設立了互市場所,進行貿易。這對兩國人民的交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有幫助,也算是唯一得到的好處了。

  • 1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2020-06-01 07:54

    整個澶州之戰,當時確實應該算是宋朝打勝了。

    雖說遼軍一直打到了澶州,這裡離北宋的都城開封已經很近了。但是,如果就只說澶州之戰的話,確實是宋軍贏了。當時遼軍在澶州對宋軍的圍困戰中,宋軍打敗了遼國的先鋒大將。“先鋒大將”算得上是一支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大將,先鋒大將被打死了,當然是這一支軍隊的重大損失。

    而且,實際上不僅僅是澶州之戰,整個宋遼戰爭,也在澶州之戰中發生了逆轉。本來遼國由他們的最高統帥蕭太后帶領,舉國入侵宋朝。在戰爭的初始階段,北宋節節敗退,遼軍長驅直入,一直打到了澶州。但是,遼軍不但最終被阻擋在澶州城下,不能再前進一步。而且,隨著北宋軍隊反應過來,四面來援。同時遼軍因為孤軍深入,後勤保障各方面都捉襟見肘。若兩支軍隊在這裡相持的時間太長,最終遼軍肯定會大敗。甚至因為被宋軍截斷退路,遼軍全軍覆滅,也都有可能。

    而且,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遼軍才開始派使者試探北宋,希望兩軍能夠講和,不要再打下去了。

    (澶淵之戰)

    一般來說,戰爭都是為談判做準備的。除非那種你死我活的戰爭,一口能夠把對方吃掉。當無法一口吃掉對方的情況下,都把戰場上的輸贏情況,作為談判的資本。既然如此,北宋在澶州贏了,而且在戰爭態勢上處於由敗轉勝的局面,為什麼後來兩國簽訂的“澶淵之盟”,卻形成那樣一種連年賠款的慘敗結局呢?

    不過,在我們看起來,是一個連年賠款的慘敗結局。但是,在宋朝的君臣看起來,情況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為什麼不是這樣的呢?

    我們按照澶淵之盟的四條,逐一分析,或許大家都明白了。

    第一條是兩國約為“兄弟之國”,宋真宗是兄,遼聖宗是弟。

    這是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

    在古代,中原國家與北方的少數民族國家之間,一直維持著一種不太平等的關係,也就是一種“朝貢體系”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中原國家在倫理上是佔了優勢的。中原國家當時實行的倫理是“三綱五常”,也就是說,中原國家與北方遊牧民族國家是“父子”關係、“君臣”關係,總之都是一種上下級的不平等的關係。

    在“澶淵之盟”的談判中,遼國當然不願意再承認這種關係。他們雖然還達不到把兩者之間的關係完全倒過來,但至少要實現比較平等的關係。於是遼國才提出了應該是兄弟關係。

    不過就算是堅持兄弟關係,北宋依然認為,他們應該是兄,遼國應該是弟。按照古代的倫理來說,北宋對遼國依然有一種上下級的關係。遼國當然不幹。最終宋朝腦洞大開,提出兩國之間的稱謂,不以國家來算,而以君王的年齡來算。誰的年齡大,誰就是兄。因為宋真宗比遼聖宗年齡大,因此宋真宗是兄。

    遼國覺得有些吃虧,又提出,好吧,這次可以這樣算。以後的皇帝,可就得按照“齒序”來說。北宋也管不得那麼多了,總之這一次宋真宗大,當仁不讓是兄,可以說算是贏了。

    (澶淵之盟)

    第二條是兩國以白河溝為界限,重新劃定疆域。

    這一條,宋朝認為自己是贏了的。因為如果以白河溝為界限的話,遼國就得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

    要知道,這三州屬於是燕雲十六州之中的。北宋為什麼要發動對遼國的大戰,心心念唸的,就是想收回燕雲十六州。如今透過這一次宋遼之戰之後,北宋獲得了燕雲十六州其中的三州,還包括遂城。這對於北宋來說,如何不是一種勝利呢!

    第三條,宋朝每年給予遼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歲幣。

    這一條,宋朝是吃虧了,也就是“澶淵之盟”中最被後世詬病的地方。不過。不過,按照古代“朝貢體系”的規矩,中原王朝都是每年要向北方遊牧民族國家賞賜糧食布匹的,因而也不算特別吃虧。

    雖然在賞賜的名稱上,遼國堅持要用“歲幣”兩個字,不用“歲賜”兩個字。但是宋朝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總之中原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賞賜一些給這些胡人也沒什麼關係。

    (宋真宗畫像)

    第四條,雙方開榷場做生意。

    在今天我們的觀念中,做生意是互贏的方式,而且我們還要鼓勵這種方式。不過在古代,這卻算得上是一種中原王朝對北方民族的一種“恩賜”。既然是一種“恩賜”,因此,也算得上是北宋贏了的。

    從以上四條來分析,都算是北宋“贏了”,因此宋朝為什麼不簽約呢!

    (參考資料:《宋史》等)

  • 20 # 孟曉初

    檀淵之戰前,宋太宗發動了雍熙北伐。目的是奪回五代時期被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契丹(遼國)的“燕雲十六州”,遭到慘敗。隨後,遼朝開始不斷南下侵擾宋朝,搶掠財物,屠殺百姓,給宋朝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遼景德元年(1004年)年幼的遼聖宗耶律隆緒剛剛即位,由歷史上有名的承天太后蕭綽攝政。為了樹立威信鞏固統治,蕭太后攜年幼的遼帝親率20萬大軍南下,一路上勢如破竹直逼到黃河岸邊潭州城下,都城汴梁大震。驚慌的宋真宗問計群臣,參政知事王欽若主張立即遷都避敵。宰相寇準堅決反對,“只能前進一尺,不可後退一步”力主皇帝親征。

    當御駕親征的宋真宗趙恆黃龍大旗進入潭州前線後,宋軍歡呼跳躍,喊聲震天士氣大振。此時,戰場上重要拐點出現,宋軍秘密武器“神臂弓”突發神威,遠距離射殺正在山頭指揮佈陣的遼軍主帥蕭達攬。遂使遼軍士氣大挫,懸軍深入的遼軍開始陷入被動,見此情況,蕭太后便向宋朝主動提出議和。隨後雙方簽訂“檀淵之盟”。

    城下之盟,是本欲遷都避敵的王欽若貶低寇準之詞。意思是“城下之盟,春秋恥之,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之盟,更恥之”

    澶淵之盟表面看起來不利於宋朝,實際上卻是給宋朝帶來了巨大利益。

    盟約第一條,宋遼為兄弟國,宋為兄,遼為弟。

    這一條就結束了兩國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時期。人民生育繁息,牛羊背野,白髮長者,都不識兵戈為何物。

    第二條,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

    宋朝得到了宋太宗雍熙北伐經血戰而未得寸土的三個地方。

    第三條,宋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歲幣。

    這看似有損國威的一條,實際上就是宋朝換取長期和平的開始。此舉使宋節約了鉅額的戰爭開支,歲幣三十萬不及用兵費的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期戌邊造成的人民徭役之苦和賦稅壓力。以很小的代價獲取了戰爭難以獲得的結果。

    第四條,雙方在邊境互市。

    宋朝在雙方貿易中,所賺的錢遠遠多於歲幣。

    檀淵之盟的簽訂給宋遼雙方都帶來了巨大利益,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也應從中吸取經驗,和平和穩定是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力保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過於爭取好勝,患得患失,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