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蠶絲羽絨製作
-
2 # 大別山龍人
農田乾旱,在我們這裡能靠乾等雨,除此之外再很難解決問了,以前修建的水庫路途遠,遠水也救不了近火,等上邊的水的這裡,莊稼都忙乾枯了。當然,村裡也有一些小池塘、小井,乾旱時經不住農民用抽水機,沒幾下池塘就幹,水庫的水又到不了,乾著急的農民,只能望著天,搖搖頭,嘆一口氣。
當然,各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環境不同,也有所不同,遇上乾旱就不是問題,幹澇都能保收!
-
3 # 廣東韶關雄哥
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人的頭腦也更聰明瞭,現在無論那裡的農田都基本上看不到乾旱了,即使再幹旱挖個深井用抽水機就搞定,或者從遠處拉水管、開水溝都可以,只是成本要高些。其實現代人對農田乾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
4 # 戀憶阿飛
現在的農田乾旱比以前好解決多了,主要還是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在我們老家現在是使用上了電噴灌非常的方便!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我們老家是2016年建設好的電噴灌,因為我們那是貧困村,國家有扶貧政策為了解決老百姓出行困難,合灌溉難的問題為貧困村都修了路和修了電灌溉。電灌溉的好處就是每個地頭都有介面更方便灌溉了。不像以前我們那農田旱了都要凌晨起來去搶村裡那僅有的兩口水井。我們村有七百多畝地有兩口水井和兩條小河可以灌溉特別的不方便記得以前我都是半夜十二點多些就去搶水井睡在井邊好為天涼了能有井用,因為以前的水井都比較少和比較淺澆不了多少地就會沒有水了。有很多的村民都因為沒有及時的抗旱導致了糧食的減產很是可惜!不過現在就好多了,國家給打的電灌溉水井打的都很深再也不用擔心水不夠用了而且每個地頭都有介面也非常的方便可以同時灌溉很多的莊稼地可以及時有效的抗旱了!真是感謝現在政府的好政策呀!
農田乾旱必須要及時的灌溉不然很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的。另外現在都在實行科學種田不用像以前那樣看種田完全是看老天爺給不給好年景。現在農民只需要科學種田精心打理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成的在這裡也祝願我們農民朋友年年都有好收成!年年都是豐收年!
-
5 # 六六七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們家2002年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來到新疆建設兵團,我們一家5口,國家是給我們分到了一個兩室的平方,和18畝地。剛來到新疆認為18畝地很多,就是這18畝地每年因為澆水,沒有水,莊家很難生長,每年都會經歷大旱。17年過去了,仍然是因為水大旱,今年我們連隊兩千多畝地,都是大旱,我們家已經從新耙地從新種別的。所以幹汗一是看天。二是看國家政策什麼時候我們這裡可以打井用上滴管。
-
6 # 殷虎
農田旱怎麼辦?農田旱澆水呀。如果不澆水,那就莊稼旱死了。不過現在澆水挺方便的。每家每戶地頭上都有一個水管。這是國家搞扶貧搞的。只要一插卡水就來。現在國家對農民挺好的。
-
7 # 明媚的陽光灑落下來
傳統的灌水方法水是從地表面進入田間並借重力和毛細管作用浸潤土壤,所以也稱為重力灌水法.這種辦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主要的一種灌水方法。按其溼潤土壤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畦灌、溝灌、淹灌和漫灌.
1、畦灌畦灌是用田埂將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長方形小畦灌水時,將水引入畦田後,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層,沿畦長方向移動,在流動過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漸溼潤土壤.
2、溝灌溝灌是在作物行間開挖灌水溝,水從輸水溝進入灌水溝後,在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借毛細管作用溼潤土壤.和畦灌比較,其明顯的優點是不會破壞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結構,不導致田面板結,能減少土壤蒸發損失,)適用於寬行距的中耕作物.
3、淹灌(有稱格田灌溉)淹灌是用田埂將灌溉土地劃分成許多格田,灌水時格田內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層,借重力作用溼潤土壤,主要適用於水稻灌溉.
4、漫灌漫灌是在田間不做任何溝埂,灌水時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滲入土壤,是一種比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均勻性差,水量浪費較大.
-
8 # 一個想當老闆的農三代
農村人以種植業安身立命,農田種啥都直接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農民對農田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寄託在裡面。自古以來,人們選擇棲息之地都會靠近河流,在農業上缺水能有效解決乾旱問題,這就是農民一筆寶貴的智慧財富。
農民以種植謀生活,年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乾旱出現,不管是時間長與短,農田裡面的農作物都經不起缺水。圖中這個大水口,這就是農民為了解決農田缺水而設計出來的,一個如此大的抽水口,從河裡把水灌溉到農田,既能有效節約時間,又能快速解決每一處農田水的需求,讓農民能夠安心務好農業。
河裡水源充足,設計的大水口還是要有個蓄水池:第一點,以防河中的沙或異物流入農田中,第二點,一個簡單的蓄水池能讓農民自由選擇導向缺水處。抽水只要保證出水量大,不要求太大的衝擊力,穩穩地搬運河水到農田。
在農村如果大家在河邊看到這樣的小房子,千萬不要隨意靠近它,因為長期靠近河邊抽水,下面的流水深處有可能形成空洞,不小心跌落河中很難自救。為什麼圖中抓拍沒有看到抽水,因為沒有熟人或自己獨自一人不要在這種危險地方玩耍,河裡抽水容易形成漩渦,真正掉入水中是無法施救。
這是抽水裝置使用的大鐵管,農民還修了水泥梯可以下去,方便日常維護與檢查 。河裡的水不能保證沒有雜物,每年都會定期對大鐵管進行清理異物,管道的牢固、地勢的穩定,都是很重要的環節,必須做好這些工作,才能更好發揮抽水裝置的用處。
抽水裝置安裝與建立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完成,下落河中的管道有個水域區,現在只能看到個大概樣子,全部被一些野生植物給覆蓋住了。農民告訴我,剛建成的時候,河中的魚兒大大小小經常會湧入其中,想吃魚了只要來這裡抓,後來考慮安全直接用水泥封了,為了人身安全做法是正確的。
該看的都看完了,我問起農民這抽水費用是怎樣算的,至少這個抽水建設成本就很大。農民告訴我抽水房子與裝置都是公家出資,誰家的農田需要抽水,按人頭計時來算費用,每1小時抽水裝置起動按20元收費。河水不要錢,主要是大電機耗電,抽水量大,一小時電費不得了,農民都對抽水很滿意,個個都說很划算。歡迎關注與留言討論,農村20元一小時的河水,你們哪裡有嗎?
-
9 # 中原阿昆
農田乾旱在我們那裡每年都會出現,一般有一下兩種方法對應 1、以前村大隊分的都有圓口幾井。這種井旱季一般要排隊使用,可以使用潛水泵抽水,還有農村用機動三輪車,購買水泵安裝車上,也可以進行抽水 。2、自己出錢在自家地頭,打口對口的小井進行使用
-
10 # 小洋養狗
1.
降水方面的因素,一般來說,降水量低於平均值就容易出現乾旱。在我國譏諷氣候區內,不同地區的降水季節變化時形成全國季節性易乾旱地區分佈的基礎。長江以南地區,由於夏季風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時間長,若7.8月...
2.
水資源方面的因素。我國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這種地區之間水資源的不平衡狀況,是造成我國乾旱災害的重要因素。
3.
社會經濟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近幾十年來我國工農業生產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國耕地複種指數...
-
11 # 雲鮮姍姍
放眼去望,廣州,廣西,東北這些農產品對外推廣厲害的地方,他們對農業的認知早已不是完全靠天吃飯的,種植基地的水利修蓋,種植的裝置等等都很規模化科學化了。相對產量又好品質也好。我前幾天去了一個西南地區的基地,因為沒有雨水果子長得非常小,問農戶那怎麼辦,果子熟的時間快到了,那品質就差了。農戶說:老天爺不下雨沒有辦法啊。我的認知是農業雖然是靠天給收成,但有些是可以人為改變的。真的想在種植這塊有收穫,還是要學習很多現代化種植技術。當然也有個過程,從0到1很難,從1到2到..........100就簡單了。
-
12 # 山裡小飛
我國各地乾旱災害的形成原因大致可以歸結成三個方面:
一是降水方面的因素,一般來說,降水量低於平均值就容易出現乾旱。在我國譏諷氣候區內,不同地區的降水季節變化時形成全國季節性易乾旱地區分佈的基礎。長江以南地區,由於夏季風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時間長,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產生伏旱。華北東北地區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連旱特別嚴重。西南地區主要依靠西南季風帶來的降水,11—次年4月為旱季。
二是水資源方面的因素。我國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這種地區之間水資源的不平衡狀況,是造成我國乾旱災害的重要因素。
三是社會經濟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近幾十年來我國工農業生產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國耕地複種指數(一個農業生產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積的擴大,造成農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國北方地區冬小麥播種面積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脅農田面積進一步擴大;其三,我國人口的增加,導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業的發展,又造成工業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
-
13 # 浪Angei
題主您好!舊時代農田乾旱,老天爺不下雨,對農作物收穫帶來不利因素。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力設施的完善,天氣乾旱也可用電力潛水泵解決旱情。對於個別特殊條件差的地塅,人工無法引流灌溉的農田可改種其它旱地作物,來解決旱情給農民朋友所帶來的嚴重損失。人換思想,地換裝,土地是農業生產的珍貴資源,必須充分利用起來,才能更好地解決百姓的民生問題。
-
14 # 山西沛哥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北方地區,農田分為水澆地和旱地,我們家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和大部分山區一樣,丘陵地勢比較多,旱地比較多,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飯,旱地一般都會種植一些耐旱比較好的農作物,比如藥材,紅薯等,當然也可以根據發展去引水,成本比較高,不過後續如果有好的專案,可以賣出去好的農作物價格也是划算的
-
15 # 壯鄉老黎
農民種田種地,對於乾旱來說也是經常遇到的事情。有人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乾旱來了我們就往田地裡使勁兒澆水,用地下水把農作物“喂”得飽飽的。可是你知道嗎?乾旱時節往往降水很少,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補給,很多水井都變成了“枯井”,我們根本沒有充足的水源用來澆灌。
你可能會說,我們地球是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水資源豐富著呢!可實際情況呢水資源總量的97%以上是鹹水,是不能用來直接灌溉和飲用的,剩下的很容易被利用的淡水資源又僅佔淡水總量的0。 3%,更何況這0。
3%在全球範圍內又分佈不平均。所以,你知道有什麼辦法來對抗千旱嗎?首先,很厲害的科學家研究出了節水栽培技術,讓農作物即使“喝” 很少的水也可以長得棒棒的,而且他們透過科學手段提高了農作物的戰鬥力,讓植物在水分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夠頑強地活下來。
其次,灌溉設施的改善和灌慨機械的使用也是農民伯伯對抗乾旱的有力武器。 比如西北地區的“坎兒井”就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最後,善於尋找水源也是解決旱災的有效途徑。當水資源短缺的時候,運用冷凝法來獲取淡水是個既簡便又容易的好辦法哦!當然了,減少旱災的發生,還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節約用水,愛護環境。
-
16 # 娜姐記生活
1,建立抗旱預警資訊系統和預案制度。對於城市抗旱而言,應做到未雨綢繆,爭取抗旱主動性,要確立旱期節水目標,採取措施限制需求、節約用水,避免不顧資源而片面滿足各種用水需求,確保乾旱期間能夠維持人們的基本生活與生產需要。建立完善的旱災資訊管理和預警系統,及時將旱情的發生、發展、持續、發展、緩解、結束以及嚴重程度等資訊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傳遞,為及時掌握旱情與災情發展、評估未來災情變化趨勢、提前制定應對預案提供決策依據。
2.提高抗旱科技含量
應對乾旱問題可以積極利用大資料的現代手段。科學家們已經在研究氣候變化影響下,不同的區域到底有什麼樣的風險。結合水文氣象、水文氣候和水資源氣候,以便知道什麼時候哪裡有多少水,對水資源形成系統的調節
-
17 # 海強在
最近我們這邊也好久沒有下雨了,家裡地種的也比較多,烤煙、花生、紅薯連續澆了半個月了。
我們這邊地邊稀稀拉拉的有四五口井,不過沒有裝置,都是自己買的裝置,電水泵,柴油機帶的水泵幾套,都不停機器。挨著河的用柴油機抽水,在崗上的用機井。
如果家裡一直種地,可以選擇買一套,也不太貴,是離不開的常用裝置。
畢竟天旱,不澆地莊稼長不好,沒有收成。建議趕緊澆地,再等等旱死就得不償失。
-
18 # 走遍5A
農田乾旱了怎麼辦?
首先看看地裡的莊稼種植了哪些農作物,要了解這些農作物的特性,有的喜旱,有的怕水多。要是玉米,小麥,地裡太旱了,就要澆水,地裡澆好水,不會影響收成。
-
19 # 邳州大蒜靳西北
,一是看看家人,再一個就是幫著給家裡的地蓋上地膜,把地養肥好栽種。 春耕時節,覆蓋地膜提上了日程,蓋地膜的好處不必多說,比如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維持土壤結構,防止害蟲侵襲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進植物生長的功能等。
因為大家栽種不同的作物,因此小陽在這大致說幾類主要作物的覆膜技巧:
1、適合栽培黃瓜、青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的覆蓋形式。將幅寬90-100釐米、厚0.008-0.01毫米的地膜平鋪在高畦畦面上,地膜的兩側埋壓在畦頂向下的2/3-3/4處。高畦的規格是:畦底寬100-110釐米,畦面寬80-85釐米,畦高10-15釐米,畦溝寬30-40釐米。做畦時,畦心應略高,以利於鋪膜嚴密。
2、適合栽培圓蔥,甘藍等蔬菜的覆蓋形式。平畦100-110釐米,畦長可根據地塊自定。定植前可將地膜平鋪在畦面,四周用土壓實。這種形式比高畦省工,但灌水時容易汙染畦面,提高地溫不明顯。
3、適合栽培青椒、甘藍等蔬菜的覆蓋形式。大壟的規格是:壠底寬73釐米,壠面寬40釐米,壠高17釐米。將地膜覆蓋在壠面上,每壠定植雙行或3行。
4、適合栽培大架芸豆的覆蓋形式。壟底寬53釐米,壟面寬33釐米,壟高16釐米。將地膜覆蓋在壟面上。
5、適合春小白菜、水蘿蔔、宿根菜的覆蓋形式。在早春小白菜、水蘿蔔播種後,或老根菠菜、韭菜等宿根菜返青前,將地膜短期覆蓋在畦面上,促其生長。
6、適合栽培青椒、黃瓜、甘藍、番茄、芸豆等蔬菜的覆蓋形式。在高畦畦面上做成寬40-50釐米、深15-20釐米的溝,將菜苗定植(或直接播種)在溝內,然後覆蓋地膜。緩苗後(出苗後)把植株頂部的地膜扎眼或割口放風,晚霜過後將苗引出膜外。這種形式可在本地晚霜前提早定植。
7、適合栽培土豆的覆蓋形式。在高畦畦面或大壟壟面上,用打眼器按株行距打15釐米深的定植孔,將種子或者菜苗播種或者定植在孔內,然後覆蓋地膜,出苗或緩苗後扎眼放風。
8、適合栽培青椒、黃瓜、茄子等蔬菜的覆蓋形式。將大壟破成雙壟,將種子或者菜苗播種或定植在雙壟的內幫上,然後覆蓋地膜。使種子或菜苗在兩壟之間的空間生長一段時間。晚霜過後將苗引出膜外。
9、適合黃瓜、青椒等蔬菜定植後的覆蓋形式。當這些蔬菜定植後,用柳條、竹片等在畦或壠上做成拱架。架寬、高均為33釐米,在架上覆蓋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壓實,待晚霜過後可將小拱棚改為地面覆蓋。
但大家在覆膜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家土地的屬性,並非所有土地都適宜蓋地膜。以下五種田蓋地膜反倒會適得其反。
1、純旱田。除雨季外,長期乾旱的耕地蓋地膜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且加重旱情。
2、沙土田。沙土地蓋地膜,中午地面溫度過高,尤其是在乾旱的情況下,對作物反而有害。
3、粘土田。粘土地上,地膜與地面貼接不緊易被風颳起,損傷膜料,失去功效。
4、貧瘠田。由於貧瘠田肥料不足,滿足不了作物需求,蓋地膜也起不到增產增收的效果。
5、多草田。雜草過多的耕地,雖然播前噴施除草劑,但有些地下根莖繁殖的雜草仍將膜穿破或頂起。
蓋地膜是件累人的活兒,我們經常要一蹲一天,如果條件允許覆蓋面積又大,小陽推薦使用地膜覆蓋機,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便於操作。
最後一點提醒大家,地膜使用完要注意回收哦,避免造成白色汙染
-
20 # 卡車司機小杜
乾旱的直接危害是造成農牧業減產,人畜飲水發生困難,農牧民群眾陷於貧困之中。乾旱的間接危害是引發其他自然災害的發生。
1、乾旱是危害農牧業生產的第一災
2、乾旱促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氣候暖幹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乾涸和斷流,乾旱導致草場植被退化,氣候乾旱加劇土地荒漠化程序。
3、氣候暖幹化引發其他自然災害發生。開閘放水 使長江中下游幹流的水位 達到正常水平 水透過地下岩層滲入 緩解地下水系的缺水 地下水系稍稍正常 土壤自會得到滋潤 2.人工降雨(機率不大) 3.種植耐旱植物固本固沙。。。。
農民耕種土地困難可以適當種植耐旱作物,或者是改變灌溉的方式,以前都是渠灌和井灌,可以引進下噴灌技術。。。總而言之 維持中國大陸水系迴圈是重中之重 自古水利工程都不能建設在幹流上
回覆列表
個人感覺現在農村對於乾旱改善的特別好。
小的時候,地裡乾旱了,爸爸就要買很長的水管,要在挨著地最近的人家,在人家水井裡下水泵,接電去澆地,很麻煩。
前幾年政策好了,隔一段距離在地裡面打水井,也不用農民工出錢。改善了很大問題,方便了農民解決地旱的問題。
去年,農村線路也整改了,線路通到了地邊,同時又多了好多口水井,前段時間還在地裡打著水井呢。 這下線路方便了,水也方便了。
農民工就是一般在家種點地,收入一點,之前地乾旱是個問題,現在改善的很好。 給農民工帶來了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