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深夜o讀書

     陸游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詩無數,有著很多的流傳後世,他的詩詞以現實主義為主,大多都是情感真摯,很是感人。其中《示兒》這書絕筆更是情真意切,表現了陸游對於收復故土的渴望和不能親見北定中原的悲傷。

    縱觀陸游的一生,愛國主義情感已經貫穿了陸游的一生,即使到了人生的最後陸游依舊還是記掛著國家,在病重將死的時候寫下了這首絕筆詩。

      

    全詩的第一句“死去元知萬事空”是陸游自知自己命不久矣,想到死了人本來應該是無牽無掛的,但是馬上話鋒一轉,下一句立刻就說,但是現在死還有一點遺憾的就是還沒能看到國家的統一,失落的國土還沒能收復,所以心中還是飽含著悲傷。悲傷的氛圍還沒有持續多久,陸游馬上就轉悲憤為激昂,陸游深信總有一天南宋能夠打回去,將失去的土地收復回來,所以在最後一句告誡自己的兒子,雖然自己已經是看不到祖國一統的時候了,但是如果有一天國家一統,一定要把這個好訊息在家祭的時候告訴自己。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之作,陸游在將死的時候任然不忘收復中原,渴望著國家能夠收復失地,但是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這個結果了,所以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兒子上,寫下了這首詩告誡兒子。這首詩言辭簡單明瞭,感情真摯深厚,表達了陸游彌留之際的複雜心情,既有不能親自驅逐韃虜的遺憾,也有對於這一偉大事業必能完成的堅定。整首詩雖然有著悲傷之情,但是總的情感還是慷慨激昂的,全詩雖然沒有什麼複雜的典故、隱喻,但是讀來情真意切,讓人深受感動。

      陸游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大詩人、大文學家,他的詩詞對於後世有著很大的影響。陸游一生創作了很多的詩詞,這些詩詞大多都是反映人民的艱難生活和陸游自己的一腔赤誠,而《示兒》這首陸游臨終之前的作品更是其中的代表作。《示兒》言辭雖然簡單,但是情感真摯,頗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這首詩感動了無數的人,尤其在國家沒落遭受入侵的時候,更是激勵了很多大好男兒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 22 # 富江布衣

    《示兒》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是詩人的絕筆。此詩傳達出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了詩人一生的心願,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語言不假雕飾,直抒胸臆。詩中所蘊涵和積蓄的情感是極其深厚、強烈的,但卻出之以極其樸素、平淡的語言,從而自然得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

  • 23 # 春風渡雨

    原本想著人死去之後就如燭火泯滅,萬事皆休!只是心裡悲哀沒有見到國家的統一,心中總是牽掛。當王朝大軍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千萬不要忘了告訴我,以慰我在天之靈!

    示 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七言可以充分領會到陸游的愛國之情是何等的執著、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願,詩人始終堅信我大漢民族必然會光復舊地的信念,對最終的收復抱有必勝的信心。

    題目是《示兒》,告訴兒子的事情卻無疑於遺囑。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啊!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叮囑著後人,坦坦蕩蕩,感動旁人!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此詩一出,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愛國之士的共鳴!

    泱泱中華,浩蕩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鑄就了民族不屈的品質,祖宗留下的土地做為後人的我們,為之拋灑碧血又有何懼!

    浩蕩中國當崛起,昂首東方何敢欺?

    鼠輩焉敢窺我地,雷霆霹靂滅虎狼。

    告慰先烈自奮起,拔劍激歌華夏威。

    虎踞龍盤旌旗起,雷霆掃穴歸統一!

  • 24 # 惟德是崇

    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詞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

    《示兒》詩,是陸游的絕筆詩。全詩是: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從詩中不難看出,在陸游即將辭世的時刻,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國家統一的事情:“悲”的是“不見九州同”;囑託兒子們的是在“王師北定中原日”的時候,在“家祭”時一定要“告乃翁”。滿滿的愛國真情、愛國深情,都在這裡表現出來。這正是陸游這首詩的最感人之處。

    在自己的絕筆詩中,一字不提家務事(詩中的“家祭”雖提到“家”,也只是一個由頭而已,是為了後面的“無忘告乃翁”),句句皆提國家事。對國家之戀、國家之愛,都在這《示兒》詩中表現出來。

  • 25 # 大道無痕唯本心

    人之將死,知道萬事皆空,唯有放心不下國家沒有統一。如果到了國家統一的那一天,趕緊來告訴我一聲。

    這是詩人的遺願。古時國家不夠強大,外敵入侵,導致山河破碎,骨肉分離。而今國家已經日益強大,臺灣卻因為歷史原因與祖國分離,且漸行漸遠。憶古,怎麼不令人感動?思今,怎麼不令人感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婚都是四十多歲了,還需要擺酒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