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孫權派軍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為吳軍俘獲。孫權為什麼一定要將其斬殺,他應該知道關羽對於劉備和蜀漢的重要意義,也應該能預見到斬殺關羽會給東吳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吧!
14
回覆列表
  • 1 # 墨雪問心

    三國時期,作為蜀漢的光環人物關二爺,在襄樊之戰中,被魏吳兩國精銳兵力的夾擊,最終淪為了失敗者。這場戰爭最大的獲益者就是孫權,他不僅收回了夢寐以求的荊州,還殺掉了心腹大患關羽,那麼,在捉住關羽之後,孫權為什麼敢殺關羽呢?他沒有預見到可能產生的後果嗎?

    破荊州,斬關羽

    《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的曹仁,關羽無法戰勝徐晃,率軍退還。這時,孫權趁機奪取了荊州,俘獲了關羽士卒的妻子,關羽軍很快瓦解。孫權派大將截斷關羽的歸路,最終活捉了關羽,並在臨沮斬殺了關羽和關羽的兒子關平。

    孫權派誰截斷了關羽的歸路?又是誰擒獲了關羽呢?《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

    孫權派朱然和潘璋截斷了關羽的歸路,然後,潘璋的部將馬忠設下埋伏,在章鄉擒獲了關羽和關羽的兒子關平等人。

    擒獲了關羽,孫權為什麼敢殺關羽呢?有人說,是呂蒙殺的,孫權不下令,呂蒙敢殺關羽嗎?他沒這個膽。只有孫權下令,才會殺關羽。孫權為什麼敢殺關羽呢?

    孫權為何非要殺關羽

    在擒獲關羽之前,孫權已經和關羽結了仇怨,並且,這個仇越來越深,歸根結底,一是孫權恨關羽佔據荊州,荊州是孫權做夢都想得到的,二是關羽看不起孫權,甚至羞辱了他,孫權心裡窩火,咽不下這口氣。

    《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之前,孫權派使者向關羽求婚,想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但是,關羽辱罵了孫權的使者,不答應婚事,孫權很生氣。孫權也算是一方諸侯,居然被關羽辱罵,當然生氣了,就是劉備也得對他客客氣氣,可是關羽居然如此看不起他,心裡卻是恨關羽到極點。

    還有,關羽在打樊城的時候,孫權曾想派兵援助,但是,行動慢了點,關羽就大罵孫權,說,你這個烏賊魚,我拿下樊城,不能滅你嗎?

    《三國志》注引《典略》記載: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鰂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由此可見,關羽非常的看不起孫權,而且,對孫權出言不遜,罵的夠狠,孫權知道之後,心裡能舒服嗎?所以,在擒獲關羽之後,孫權覺得,只有殺了關羽,才能嚥下這口氣,不然,孫權不下令,誰敢動手?至於殺了關羽的後果,因為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孫權為了出氣,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這才有殺了關羽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自率軍攻打東吳,也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戰!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認為原因如下:

    一、孫權派呂蒙偷襲了荊州,與劉備集團關係已搞僵,勢必有一仗。

    劉備佔據荊南四郡,位居江東的上游。劉備在江邊洗腳,孫權喝洗腳水;劉備在江邊小便,孫權只能苦笑“味道好極啦"!所以孫權一直惦記著收復荊州,這其實早就是東吳版《隆中對》即《榻上對》的內容,只不過君臣易人,換成了東吳的孫權、魯肅而已。只不過魯肅主張從劉表手中奪下荊州,當劉備成為荊州新主、三家分荊後,魯肅認為孫劉兩家聯盟是最大的政治,不再想打翻孫劉兩家友誼的小舟貿然奪之。魯肅一死,呂蒙接任東吳都督,他朝思暮想的是奪回荊州,真可謂:呂蒙想睡覺,關羽送來了枕頭。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旗開得勝、得意忘形而又後方空虛之際,呂蒙白衣渡江,一舉襲佔關羽老巢,在臨沮活捉關羽、關平父子。

    荊南四郡對劉備也極為重要,是他和孔明在《隆中對》中規劃的北伐中原的根據地之一。荊南一失,孟達一反叛,上庸一線又淪陷,劉備要北伐只剩下祁山一途。而且荊南地盤盡失、關羽以下四萬餘眾盡沒,劉備吃了血虧。加之,劉備新近在法正、孔明、張飛、黃忠等佐助下,吞併了劉璋的益州,又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劉備自信心爆棚,你想連號稱巨無霸的曹操都被他第一次打趴下了,他還會把乳臭未乾的小舅子孫權放在眼裡。何況,小舅子已把妹子接回江東,害得劉備飢不擇食,匆匆找了個寡嫂填房,本身就憋了一肚子的火哩!孫劉大仗難免,放了關羽也不可能調和兩家關係,恢復郎舅之誼!

    二、關羽是人中龍鳳,陸戰水戰樣樣精通,一旦兩家開仗,這老小子必是勁敵。

    關羽勇冠三軍,和張飛一樣是有名的“萬人敵",他文武雙全,陸戰水戰樣樣精通,襄樊一仗,威盛華夏,嚇得曹操要遷都!他和黃權是蜀漢為數不多的統領水軍的優秀人才。失荊州,是因為孤軍深入、腹背受敵,憑關羽的性格,只要劉備讓他將功折罪,其戰鬥力五顆星哪!既然劉備必然要報仇,先斬他一臂再說,也先折折劉備的銳氣。

    三、敲山震虎,讓曹魏如進攻東吳有了忌憚。

    關羽這樣的猛人,打得老曹家要挪老窩,我江東新晉都督呂蒙就能把他打趴在地板上摩擦,斬殺。你們曹魏要動我江東,你還有好果子吃?還不夠你喝一壺的?周瑜、魯肅能火燒赤壁,呂蒙、陸遜能偷襲荊州,我江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你曹魏膽敢來犯,也定會把你放倒在地板上摩擦!

  • 3 # 創造者放映

    關羽被斬殺其實不是孫權的命令,陸遜都說了,周瑜最恨的人是孔明,呂蒙最恨的人是關羽,關羽太傲慢,看不起吳下阿蒙。魯肅當時成為大都督的時候曾經一直向劉備索要荊州,而且當時荊州就是關羽把手的,劉備其實是想讓關羽把南郡給東吳的,不料關羽卻為了試探東吳大都督的實力和氣量,不得不和東吳交談,當時的魯肅已經病入膏荒,領呂蒙前去交談,但是關羽不想和呂蒙談,只想和魯肅談,這就讓呂蒙很是生氣,心裡一直記恨關羽。

    呂蒙最佩服的人除了周瑜,就是呂蒙。呂蒙是魯肅的學生,也是提拔呂蒙成為大都督的,再說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當時是魯肅一句話救了關羽,關羽從心底裡一直佩服魯肅的,再說交談的時候,呂蒙派了伏兵去伏擊關羽,是魯肅自己作為人質,才讓關羽回江去的。

    孫權其實是很恨關羽的,當時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心裡就有了仇恨,而且劉備取了荊州,就恨透了劉備。諸葛瑾去向關羽求親,關羽把孫權當做狗,罵了一句。虎女怎麼能嫁犬女,這讓一個君王怎麼可以受得了呢。

    呂蒙和孫權兩個人記恨關羽,那關羽能不死嗎?再說關羽太傲氣,又不想丟荊州,又不想搬救兵,也沒臉面去見劉備,所以還和他的傲氣有關係。

  • 4 # 戰利88

    關羽瞧不起東吳,除了魯肅,所有人都被罵了個遍,呂蒙叫阿蒙,周瑜叫周郎,孫權是狗,江東士兵為鼠兵等等 把呂蒙對他那叫一個恨呀!

    後來陸遜提醒孫權,得到荊州後別殺關羽,不然劉備會復仇,孫權就立馬派人讓呂蒙住手,呂蒙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等到這一刻了,直接抗命了。

    關羽死後,呂蒙對天說:大都督(周瑜),我們終於得到荊州了!

  • 5 # 玄學小舍

    關羽太傲了。根本不把一國之君的孫權放在眼裡。虎女怎可配犬子。這句話就是關羽對孫權最大的嘲諷。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孫權不甘其辱。讓呂蒙結果了關羽。一個大將居然這麼無視吳國之主,擺明了關羽沒有放正自己的位置,人家孫權跟劉備一個檔次,而且有恩於蜀國。結果你個坑貨不弔人家。人家肯定要把你往死裡整啊!孫權肯定也預料到了後果。不過人家不在乎。要知道,吳國再弱,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殺死你一個大將,還緩解了自己的壓力,何樂而不為啊!

    孫權本想讓兒子娶關羽女兒示好,結果關羽不弔還嘲諷。作為一國之主的孫權必須殺了他,要不然位子都坐不牢了。

  • 6 # 白龍赤子

    前言

    正如出題者所說:“關羽對於劉備和蜀漢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劉備創業初期,關羽就跟隨劉備了了,在劉備建立蜀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關羽是一個強者,他的勇猛讓東吳和曹魏懼怕,曹操為了躲避關羽的鋒芒,曾商議過遷都,可見關羽對曹操的威懾。正因為這樣,東吳想處理掉關羽,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關羽的存在威脅著東吳的大業。孫權肯定知道殺關羽所產生的後果,但孫權還是要殺掉關羽,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江東的奇才——陸遜

    對於斬殺關羽的成功率,江東大都督陸遜有著很大的把握。關羽的性格中有著明顯的缺點,他自負的性格被呂蒙、陸遜所熟知。呂蒙假稱得病之後,陸遜成為了江東的大都督。陸遜是一個傑出的政治軍事家,有了打敗關羽的機會,他是絕對不會放棄的。於是,接替大都督的職位後,陸遜到達了陸口,馬上給關羽寫信,說道:

    先前您察看敵人破綻而進兵,依照法則排程軍隊,很輕易就取得大勝,功勳是何等偉大啊!敵國潰敗,盟友受益,聽到喜訊,擊節稱讚,想來您就要席捲中原,共同扶助朝廷綱紀。

    從中可以看出,陸遜是在拍關羽的馬屁,關羽正中陸遜的下懷,對其放鬆了警惕,某種角度上也決定了雙方戰爭的結果。

    雙方矛盾的火藥桶——荊州問題

    此外,關羽駐守的地方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那就是荊州,荊州問題始終是蜀漢和東吳最大的領土爭端問題。曾經,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的南下軍隊,贏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之戰結束後,孫權將荊州借給了劉備,但是領土問題上的借,歷來就是耍懶皮的事兒。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後才後悔不已,可已經不可挽回了!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將關羽留在了荊州,擔任荊襄太守一職。從這時起,關羽就成為了孫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蜀漢的中堅力量——關羽

    關羽在蜀漢的重要地位,是很少有人撼動的,他曾任蜀漢的前將軍一職,是蜀漢最重要的軍事人才。早年的關羽就得到了曹操的賞識,和曹操認識後不久,曹操就要給關羽封侯。雖說東漢末年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像關羽這樣的英雄是少見的,所以,他被敵對政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是理所當然的。

    結語

    江東的歷任大都督都是不同凡響的人,比如周瑜、呂蒙,當然也包括陸遜。陸遜對打敗關羽有著強烈的自信,事實證明他是有這能力的。同時,關羽駐守的荊州本身就是蜀漢與東吳的火藥桶,關羽很容易被孫權所針對,這是合理的。最後,關羽作為蜀漢的中堅力量,威脅著東吳勢力的進一步擴大。所以,即使孫權知道殺關羽的不利之處,也會放手一搏。

  • 7 # 使用者113199433044

    主要關羽說話辦事太氣人,孫權有個孩關羽有個女兒一個東吳軍師想把關羽女兒嫁給孫權兒子蜀吳更親近了 在提媒時關羽把他女兒說成虎女 ,把孫權兒子比是犬子孫權才惱了,要關羽命是關羽大瘋狂了才代來殺身之媧

  • 8 # 張顧之

    上面各位答得都很認真,我只能換個角度來答了。

    孫權為什麼一定要殺關羽?

    其實,不是孫權一定要殺,雖然前面幾位老哥的答案都說了,孫權被關羽氣得不輕。

    但是請一定要注意,這時候的孫權,還沒有到他晚年那種抽風式統治的時候。

    所以,孫權其實不是“非要殺關羽”,而是在那個時候,那個環境,基於東吳的戰略決策,不得不搞死關羽。當然,這個戰略決策對不對,另說。

    我們先要知道孫權到底是個什麼人。

    某乎上給孫權起了個外號,叫孫十萬,然後有個蔑稱,叫大魏吳王。但是,孫權年輕的時候,銳意進取,禮賢下士,姿態謙遜,對下屬正確的意見採納很快,對自己的錯誤反省也很快。

    但是,孫權是個非常典型的,外部驅動型人才。換句話說,他身邊有靠譜的謀士,他就會很牛逼,沒有,他就會跑偏。

    仔細看孫權的戰略決策,最正確的時候,是有魯肅、周瑜輔佐的時候,而呂蒙上位,就開始跑偏了。

    魯肅在的時候,聯劉抗曹是基本國策,連荊州都借給劉備,最後還逼著分了點紅才算沒有虧本;周瑜雖然是個一直都防備季漢的執劍人,但周瑜對時機的判斷是很有一套的,如果周瑜在,那樊城之戰絕對不會選擇背刺,而是趕緊擴大合肥戰果,一刀子把曹魏插出血。

    但是,這個關鍵時刻,魯肅是死了,周瑜也死了,活著的只有一個呂蒙。

    呂蒙雖然士別三日讓魯肅刮目相待了,但戰略眼光不是看書就行的,魯肅讓呂蒙接班,是因為實在沒有更適合的人了,這時候,真正能堪大用的陸遜,還是個黃毛小子……

    呂蒙是唯一能夠把魯肅的“三分天下”戰略執行下去的人。

    但是,呂蒙自己不具備“天下”級別的戰略思考能力。所以,他會先看到眼前的利益。

    孫吳背刺關羽拿下荊州,把自己全面暴露在曹魏的正面壓力之下,而長江天險,並沒有那麼好控制。

    孫權和呂蒙都沒有看到這一點,只是要拿回荊州——富饒、軍備充足、地勢險要。

    於是,關羽被背刺。

    按理說,只要劉封孟達糜芳能夠撐住,也不怕,但是這幾位……怕是早就被呂蒙攻略過了。

    殺關羽,只是形勢所然

  • 9 # 白雲3498

    劉皇叔假哭荊州故事人人皆知,就是死活賴著原本借來的地盤從不歸還東吳。劉皇叔不但不歸還,反而派五虎上將之一的關羽長期坐鎮把守。

    雖然東吳有周瑜大顯威名,獨霸江南。但東吳也圖謀強大,唯地盤小而費盡心思。孫劉聯絡在一起對抗曹操,並非長遠大計,故撕破臉皮痛下殺手。

    關羽英雄一世,斬殺多少?敗運一到,不得不把項上人頭拋在走麥城的路上。

    這就是孫權斬殺關羽直接原因,也是周瑜在天的英靈護佑。

  • 10 # 阿彬說歷史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孫權覬覦荊州由來已久,吳蜀聯盟本來就是一個笑話。

    荊州到底是誰的呢?

    俗話說得好,完璧歸趙,物歸原主。荊州本來是孫權借給劉備的,按理來說劉備應當歸還。

    但荊州算是孫權的嗎?荊州牧不是劉表嗎?劉表死後曹操南下佔據荊州。

    後來赤壁之戰後周瑜又襲取了荊州,這個時候荊州才被借出去。

    說到底亂世之中沒有道理講求的就是個弱肉強食,本就是孫權搶來的地盤劉備又為何要還?

    孫權為何急於拿下荊州呢?

    不少人又疑問,北有曹魏,孫權為什麼敢冒著和劉備撕破臉的風險也要奪荊州呢?

    荊州是一塊戰略跳板意義不用多說,吳國不足以北伐然防禦有餘,所以孫權才敢於搞小動作。我就算背後捅刀子你也那我沒辦法。

    一個國君無法向北進展自然想要往荊州使勁了。

    孫權又為何要殺關羽呢?

    有人就說是關羽得罪了孫權,孫權派遣使者和親被關羽罵了個狗血淋頭孫權這才肆機報復。

    實則不然,在前十和親之前孫權已經襲取了荊州三郡,也正是因孫權的小人行徑關羽才會言語攻擊孫權。

    和親也不過是孫權穩住關羽的緩兵之計而已,背後奪荊州這種行徑非常無恥。

    至於說奪荊州能不能不殺關羽,能!

    但為什麼最後關羽還是死了,因為孫權心虛呀!一個小偷事情敗露只能下死手了,做事就要做絕嘛!

  • 11 # 一米八的皮卡丘

    關羽是三國時最有名的戰將,他忠肝義膽,武藝超群,留下了“溫酒斬華雄”的千古佳話。關羽一生跟隨劉備轉戰南北,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卻因一時大意,不僅丟失了荊州,自己也兵敗被殺。為什麼幾無敗績的關羽最後會敗走麥城,連同兒子一起被孫權擒殺?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進入了蜜月期。為了交好劉備共同抗曹,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這就是所謂的劉備借荊州。當時的劉備佔有荊州的地盤最大,擁有荊州7郡中的5郡,曹操和孫權兩家各佔一郡。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關羽執掌荊州後,一直試圖把曹操的勢力徹底趕出荊州,於是進攻南陽郡曹仁,迫使曹操派援軍救援。關羽透過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殲滅曹操援軍,一時聲名大振,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曹操還一度想以遷都來暫避關羽的鋒芒。

    荊州作為戰略要地,曹孫劉三家勢力犬牙交錯,曹操當然不想讓自己打入南方的這顆釘子有失,於是再派徐晃、趙儼、徐商、呂建等率軍繼續救援曹仁,並在樊城大敗關羽。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要永遠的利益。孫劉雖然是盟友,但都有各自的利益盤算,特別是佔據江東的孫權集團,一直有“全據長江”戰略構想,而荊州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荊州不僅進可以攻,退可以守,還能構築堅固的長江防線,江東政權可以穩如泰山。

    因此,孫權一直想把荊州納入囊中。但基於曹操勢大,為了聯合劉備共同抗曹,不得不在荊州上做出讓步,甚至還把南郡借給劉備。但赤壁之戰已經過去差不多快20年,曹操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次大規模南下,於是孫權就打起了荊州的注意。

    實際上,早在劉備佔領益州時,孫權就要求劉備歸還荊州,但遭到劉備的拒絕,為此雙方差點大打出手。後因曹操攻打漢中,劉備不得不與孫權達成“湘水劃界”,讓出了2郡,孫劉在荊州各佔3郡,即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歸孫權,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歸劉備,但這與孫權“全據長江”的戰略構想差距甚遠。孫權集團也從來沒有放棄奪取荊州的打算。

    孫權集團決定全面奪回荊州是在魯肅死後。魯肅是堅定的主和派,一直主張與劉備交好,反對奪取荊州,這使得孫權在荊州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主戰派的呂蒙接替魯肅鎮守陸口,開始積極備戰,準備伺機奪取荊州。呂蒙一直認為,江東集團應該佔領荊州,固守長江,向北與曹操爭鋒完全是得不償失,因此多次勸說孫權早日奪下荊州,得到孫權的首肯。

    由於此前孫權集團曾奪取荊州,並拿走2郡,這使得關羽對孫權集團非常警惕的。實際上,關羽也想把整個荊州拿下,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吐出2郡給孫權,這讓關羽一直耿耿入懷。但迫於孫劉聯盟,特別是湘水劃界後,關羽只是防備孫權集團,並沒有向孫權發難。甚至在孫權被曹操攻打時,關羽也沒有趁機出手。由於關羽防備甚嚴,孫權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作為魯肅的接任者,呂蒙富有謀略,為了迷惑關羽,上任後一直向關羽示好示弱,這讓驕傲的關羽很是自得,加上呂蒙又比關羽小上不少,算是關羽的晚輩,這使得關羽對呂蒙又輕視了幾分,並逐漸放鬆對呂蒙的警惕。

    關羽水淹于禁消滅曹操援軍後,想一鼓作氣攻下駐守樊城的曹仁,徹底驅趕曹操在荊州的勢力。但關羽對呂蒙還是有防備的,領兵攻打樊城時,還是留了不少守兵,以防後方有失。呂蒙知道關羽對自己還不徹底放心,於是藉口重病回建業養病,由30多歲的沒有任何名氣的陸遜暫代都督。於是關羽大意了,立即抽調很大一部分兵力前去攻打樊城,導致後方兵力空虛,給孫權留下可趁之機。

    孫權在得到關羽已經把守兵抽調到樊城後,立即派人勸降了鎮守江陵的糜芳和駐守公安的傅士仁。這一下就徹底斷了關羽的後路。

    關羽愛兵如子,但對身邊的將領不假顏色。特別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將領,關羽骨子裡對他們非常厭惡,經常斥責辱罵他們,使得這些將領對關羽暗生怨氣。

    關羽出征時,安排糜芳和傅士仁負責供應糧草軍需,但兩人並不盡心,這讓關羽很是不滿,於是放出狠話,說回來後要好好收拾他們,這讓糜芳和傅士仁感到恐懼不安。“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輕已,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及,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懼。”當孫權派人來勸降時,兩人稍一猶豫就立即獻城投降。

    為了切斷關羽入川退路,孫權還派陸遜攻佔了夷陵、秭歸。

    樊城大敗的關羽在聽到後方失守後,大驚失色。由於劉備遠在益州,根本無力救援,關羽不得不向駐守上庸的劉封、孟達等求援,但二人與關羽曾有嫌隙,遭到了他們的拒絕,這把關羽最後的一點希望也給扼殺了。關羽無奈只好敗走麥城,最後兵敗被殺。

    我們都知道,這時的孫權和劉備還是盟友,為什麼孫權非要殺了自己盟友的大將關羽?

    一是關羽是一個忠義之人,根本不會投降孫權。雖然關羽早年曾降過曹操,但當時的曹操是以朝廷的名義招降關羽的,實際上關羽並沒有投降曹操,才有了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千古佳話。

    關羽既然不會投降孫權,孫權當然也不可能放走關羽,那是放虎歸山,以關羽的驕傲是咽不下這口氣的。“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孫權怎麼可能再把到手的荊州讓出來,即使他同意,手下的將領也不會同意。況且,荊州是其“全據長江”戰略構想的最重要一環。所以,關羽必須得死。

    二是孫劉雖然聯盟,但彼此之間也是相互猜忌和提防的,雙方並不一條心。如果有機會的話,不排除會陰對方一把,甚至斬殺對方的得力干將。當初孫權就曾藉口劉備不還荊州,趁關羽不備攻下了兩郡,劉備立即提兵來奪,要不是曹操神助攻,攻打劉備佔據的漢中,劉備怎麼可能會與孫權達成“湘水劃界”,白白讓出兩郡。關羽到了孫權手中,怎麼可能會有活路。否則,孫權也不會全力阻擋關羽回蜀的退路。

    三是孫權與關羽有私怨。當初孫權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遭到關羽的蠻橫拒絕和辱罵,三國演義說的是“虎女焉嫁犬子?”這讓孫權非常憤怒,作為江東霸主,誰敢不給他面子,孫權可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四是孫權與曹操私下媾和,向曹操稱臣。因此,即使孫劉聯盟破裂,孫權也不用擔心曹操南下,從而腹背受敵,而且孫權的實力是強於劉備的,劉備是打不過孫權的。後來的夷陵之戰,陸遜火燒劉營,導致劉備大敗,最後白帝託孤,憂憤而死。

    五是孫權不認為劉備會為了關羽來攻打自己。儘管關羽是劉備的義弟,但劉備作為梟雄,怎麼可能像江湖兒女那樣意氣行事,促成孫劉聯盟的諸葛亮肯定會極力勸阻。只是孫權萬萬想不到,劉備與關羽的兄弟情誼這麼深厚,根本聽不進諸葛亮的勸誡,不顧一切舉全蜀之力發動對孫吳的戰爭,發誓要為自己的義弟關羽報仇。

  • 12 # 隱者康司馬

    當時的情況是劉備打敗曹操後,在漢中自立為王。曹操採納了司馬懿的計謀,聯合東吳讓孫權攻打荊州,然後曹操攻打漢中。後來孫權派諸葛瑾到荊州找關羽,替他兒子求婚,諸葛瑾到了荊州見到了關羽,說明了來意。關羽說句:"吾虎女豈能嫁犬子乎!"諸葛瑾回去一稟報,孫權是氣的差點咬碎鋼牙,於是就聯合曹操,偷襲了荊州。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事情的經過:

    孫權聽到諸葛瑾的彙報後,認為關羽太無禮還羞辱了自己,於是就下決心攻打荊州。他一面給曹操回信同意聯合東吳攻打荊州的事,一面把東吳的大都督呂蒙找來,商量怎麼才能把荊州搶回來。呂蒙從吳侯孫權處回來後,就派人到荊州打探荊州的防務情況,幾天後打探的人回來對呂蒙講,說荊州城裡有幾萬的精兵,是防守嚴密。呂蒙一聽也是傻了眼,自己無法向吳侯孫權交待,於是就假裝生病不見孫權了。

    孫權是天天等候呂蒙的回信,接連幾天都沒有呂蒙的訊息,這時呂蒙派人來彙報說大都督呂蒙得病了,不能上朝。孫權知道後急忙派陸遜前去軍營看望呂蒙。陸遜到了陸口的軍營看到了呂蒙後,說了句:"大都督恐怕得的是心病!"呂蒙問了句:"伯言,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陸遜笑著說:"吳侯命大都督攻打荊州,都督見荊州防守嚴密,無從下手,這邊還無法向吳侯交待,所以假稱病!"呂蒙一聽讓陸遜給識破了,就問陸遜:"伯言有何良策?"陸遜就把自己的想法低聲的對呂蒙講了,呂蒙一聽高興的不得了,於是呂蒙和陸遜就開始謀劃攻打荊州之事。

    第二天,東吳就放出訊息了,說大都督呂蒙病危,大都督的職務有陸遜代替。陸遜到了陸口軍營上任後,給關羽寫了一封親筆信,大意是極力吹捧、抬高關羽,貶低自己。最近的意思是蜀吳兩家永遠和好,我以後還得靠關將軍多多照顧。關羽讀完陸遜的親筆信後,說了句:"此等小兒不足為慮!"關羽是讓陸遜給戴高帽、忽悠的不知天高地厚了。於是關羽把荊州城裡的精銳大軍調出一大半,他親自率領攻打曹仁鎮守的樊城去了。東吳聽到這個訊息後,於是呂蒙親自率領大軍偷襲了荊州,關羽是腹背受敵,最後敗走麥城,被東吳俘虜後不肯投降,最後被斬首。

    關羽失城丟命都是自己弄的,當時孫權派諸葛瑾來求婚,你不同意也罷怎麼說出:"吾虎女豈能嫁犬子乎!"這樣低智商的話,太傷人了!可以委婉地拒絕。關羽的失敗與他的性格和狂妄自大有直接的關係?中國有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關羽你身上得到了印證。

  • 13 # 奔騰的石頭

    我認為孫權作為三國鼎立的人一國之君,而且是開國之君,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戰略眼光不會太差。

    三國的格局大家都知道,是魏強,蜀國和吳國是弱勢的一方,必須兩家聯合才能抵擋魏國的壓力。對於奪取荊州,他是有打算的,但是殺掉關羽,不一定是他的意願,雖然殺掉關羽對於蜀國是一個重大損失但是戰爭中有很多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關羽依然被擊殺,最終導致吳國和蜀國翻臉,兩個國家打了一仗,就是夷陵之戰,雙方都是損失慘重,後面兩個國家又修好,可見孫權是很能洞悉到兩國聯盟之間的重要性。

    因此不是說孫權一定要斬殺關羽,只是歷史事件的多重因素促成的。

  • 1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不談演義,只講歷史。

    雖然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打出了威震華夏的小高潮,但是自從孫權與曹操幕後作了交易,雙方相互勾結之後,關羽就已經處於滅亡的邊沿了,原本就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之力的關羽,在襄樊之戰後期,得到了荊州失守的訊息,關羽全軍無心戀戰,火速從襄樊戰場撤退。

    雖然在正史中沒有記載曹軍為何不乘勝追擊關羽,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軍只是將關羽擊退,並不再追擊,從曹操的角度來看,他已經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光,因為在關羽被殺後的三個月,曹操就病逝了,曹操對於自己生命即將終結肯定是有所預知的。

    曹操

    所以,曹軍雖然在襄樊擊敗了關羽,但是並沒有下達全軍追擊關羽的命令,因為曹操不想擴大化戰爭,只想解除了襄樊的威脅就行了,曹操已經沒有精力繼續打下去,而是騰出時間來進行權力交接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曹操不願追擊關羽的原因,就是:曹操應該與孫權達成了政治協議,既然孫權出兵荊州,攻取關羽的後方基地,那麼曹操就不能追擊關羽,因為追擊關羽等於就是進攻荊州,那樣的話,曹操還是會捲入戰爭,同時會得罪劉備與孫權

    所以,從曹操的角度來看問題,他不願意擴大化戰爭,曹操晚年的精力不在於戰爭上,而在於政治上,一方面是加緊篡位步伐,另一方面是保證權力順利交接。

    關羽

    曹操不想殺關羽,但孫權卻恰恰相反,在正史上,孫權一方對荊州的軍事行動開始前,就明顯下達了斬殺關羽的命令,因為關羽在臨沮被俘虜後不久就被東吳軍隊斬殺,而且是不用通報孫權的,這就證明了是事前下的命令。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

    從表面上看,關羽是當時蜀漢集團的二號人物,是劉備親如兄弟的戰友,是蜀漢唯一的名將,是三國時期唯二的萬人敵和熊虎之將,作為鎮守荊州近十年的關羽來說,關羽在荊州的根基極深,孫權殺關羽,完全是政治原因,沒有一丁點的個人仇恨與個人原因。

    孫權

    孫權之所以早就下達了殺關羽的命令,根本原因有三個:

    一、向曹操納投名狀,並有意嫁禍曹操。

    孫權原本是劉備的政治盟友,現在孫權背叛劉備而與曹操結盟,總得拿出點誠意來讓曹操相信吧,而殺關羽並與劉備集團徹底決裂就是孫權最好的投名狀,孫權可以拿著關羽的人頭進獻給曹操,換取曹操的支援,而且極有可能這是孫權與曹操在結盟之前就已經商量好的條件之一。

    從一系列的事態發展也能看出,孫權殺關羽就是事前商量好的,從關羽被馬忠俘虜,到關羽被殺,再到關羽的首級被送到曹操那裡,這一整個過程的時間不足一個月,這麼短的時間,要把關羽的首級從荊州送到洛陽,不是商量好的能做到嗎?

    再說了,孫權把關羽首級獻給了曹操,等於告訴劉備:這是曹操讓我乾的,你要報仇就去找曹操,孫權這是有意嫁禍曹操,曹操當然也明白,所以用最隆生的諸侯之禮安葬關羽,等於是對外宣揚了孫權的禍心,曹操與孫權是既有合作又有鬥爭的。

    孫權

    二、殺關羽等於消滅了蜀漢唯一的名將。

    關羽是蜀漢唯一的名將,也是蜀漢唯一懂水軍的大將,鎮守荊州多年,對荊州的情況瞭如指掌,如果孫權不殺關羽,放過了關羽逃回益州的話,那麼夷陵之戰就不是會是劉備發動的,而是關羽所率領的,關羽能在襄樊之戰威震華夏,說明關羽這個萬人敵是名副其實的。

    這麼厲害一員猛將,如果將來率領軍隊前來報仇怎麼辦?誰能抵擋關羽?孫權可是和劉備曾經聯盟過,對關羽的厲害那是瞭如指掌,不如現在就殺了他,折了劉備的一臂,即使將來劉備前來報仇,也不擔心,殺了關羽等於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為什麼不殺呢?

    白衣渡江、奇襲荊州

    三、殺關羽是政治需要

    在正史上來看,關羽是三國第一名將,無論是名聲,還是戰績,又或者是軍事能力,能比得上關羽的,整個三國時期,還真沒有人,白馬之戰中關羽在千軍萬馬中斬殺袁軍主帥袁紹,而一戰成名,這也成為三國時期唯一單槍匹馬陣斬敵軍主帥的戰例。

    黃忠斬夏侯淵和張遼斬踏頓那都是在亂軍中殺的,都比不上關羽斬顏良的含金量高,再加上關羽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包圍襄陽、樊城二城,這個戰績是三國時期任何一位將領也比不上的,因此關羽作為名將,在當時是有崇高威望的。

    如此一個崇高威望的關羽,孫權都敢殺了他,那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孫權更加厲害,連關羽都敢殺,盟友都敢叛,荊州都敢奪,還有什麼是孫權不敢做出來的,孫權憑藉奪荊州、殺關羽在當時立威,在政治上形成威懾力,沒有人敢小看東吳政權和孫權。

    關羽之死

    三國演義上老是說孫權害怕引來劉備的報復,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正史上的孫權不僅不怕劉備,而且故意殺了關羽,就已經做好了與劉備交戰的準備,這一切早就是孫權策劃好的,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選擇了向曹操稱臣,而與劉備為敵。

    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行為,是出於東吳政權的大戰略來實施的,這個戰略早在魯肅去世之後,孫權就開始謀劃了,在這個謀劃過程中,殺不殺關羽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必須解決關羽問題,才能繼續進行江東集團的政治戰略,而關羽的死,就成為孫權的江東集團發展戰略上的犧牲品,註定了要被殺。

  • 15 # 冷藏車灑水車隨車吊

    是孫權的手下殺的,他想阻止但沒有來得及,孫權並沒有殺關羽的意思,不然也不會把頭送給曹操 。再說關羽在哪個時代就一個武將,和呂布、顏良、文丑一樣,殺了就殺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還少了一個勁敵。

  • 16 # 淺夢微醉

    根據三國演義記載,關羽是被呂蒙所殺,呂蒙到底是受孫權指使還是私自處決呢?我覺得有三種可能 1、孫權確實不知情,呂蒙因為前期關羽種種傲慢的言行懷恨在心,殺了關羽。如果是這種情況,孫權並不想因為荊州徹底得罪劉備,這也就解釋為什麼後來找個理由殺了呂蒙,因為呂蒙讓東吳陷入危機中。2、孫權知情,並要求呂蒙殺了關羽,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關羽之前確實過分,霸佔荊州不說,還說出了犬子焉能配虎女這樣的話,極大的傷害了孫權的威信和臉面,以後還可能成為東吳的大患,從這個角度看,殺了關羽無可厚非。3、我覺得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孫權沒有直接下達殺了關羽的命令,但是明示或者暗示呂蒙不要留下關羽。呂蒙心領神會,殺了關羽。但是吳下阿蒙還是被孫權當了槍使,孫權想殺關羽,又不想徹底和劉備鬧翻,怎麼辦,就採取殺了呂蒙並將殺害關羽的責任推給呂蒙,並將關羽人頭送給曹操,以緩解劉備憤怒報復的心理。

  • 17 # 開元塔下

    首先說明一下孫權主觀上並不想殺關羽,只是想奪回荊州。公元219年關羽率軍攻打襄樊等地,期間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此時是關羽最輝煌的時刻,也是關羽最後的輝煌。

    此時曹操為避關羽鋒芒,準備遷都。謀士司馬懿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看劉備和孫權兩家,表面很親熱,實際上互相猜忌得厲害。這次關羽得意了,孫權一定不樂意。我們何不派人去遊說孫權,答應把江東封給他,約他夾攻關羽,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了。"

    之後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兵敗身亡。

    斬殺關羽是大都督呂蒙的主意,之前孫權想與關羽結為親家,但關羽羞辱道:虎女安嫁犬子,得罪孫權和江東官員。此時江東的周瑜,魯肅等有戰略眼光的大都督都已去世,陸遜還未成氣候,只能由目光短淺,沒有戰略眼光的吳下阿蒙擔任大都督一職,

    斬殺關羽無論對蜀漢還是東吳都是一大損失。對蜀漢來說,損失一員大將,丟失荊州等地,從此蜀漢北伐只能從西路出祁山,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對東吳來說,孫劉聯盟破解,無力獨自對抗北魏,被曹魏打敗只是時間問題。

    孫權作為江東之主,還是能看清楚這些問題的,只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才會有呂蒙斬殺關羽。

    呂蒙目光短淺,毫無戰略眼光,只為眼前利益,偷襲了荊州還斬殺關羽,孫劉聯盟徹底破解,之後的夷陵之戰蜀漢元氣大傷,孫劉兩家再無力對抗曹魏。

  • 18 # 滄海一滴

    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是志在必得,早有預謀的。荊州是戰略要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吳早就在覬覦荊州,把荊州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視為自己的地盤了。為了爭奪荊州,它是可以不擇手段,不計後果,不惜一切代價的。這個執念,幾近瘋狂。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獲全勝。可是在瓜分勝利果實時,不料劉備卻是捷足先登,兵不血刃,趁機佔據了荊州,成為了他西進開創蜀漢江山的後方根據地。煮熟的鴨子都飛了。孫權對此當然是痛恨於心,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無論如何,他也要奪回荊州,報劉備的奪地之恨。

    因為忌憚劉備諸葛亮的硬實力,孫權一直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能靜待時機,從背後發起致命一擊,謀取荊州。自從劉備和諸葛亮先後率軍入川之後,只留下關羽一個人率領三萬大軍鎮守寬廣的荊州之地。明顯是實力不濟,兵力不足,獨木難支。偏偏又是處於魏吳雙方的夾擊之中,處境非常危險。可是守將關羽卻看不明白這一點,孤注一擲,顧此失彼,顧頭不顧尾,執意去發動襄樊戰役,以配合劉備發動的漢中戰役。對曹魏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隨著漢中戰役,襄樊戰役的高奏凱歌。劉備的勢力,劉備的地盤大增,聲望也達到了頂點。大有蓋過東吳之勢。這是孫權所不能容忍的,令孫權感到了極大的威脅與恐慌。他當然不會任由劉備坐大的。於是他就暗地裡積極地行動起來,要在背後捅刀子,準備去抄關羽的後路,暗箭傷人,一舉幹掉關羽。關羽在前方與曹魏對峙,無力,也無暇去關注自己的大後方,兵力不足,疏於防範。留下了一個太大的破綻與空檔,給孫權襲取荊州提供了可趁之機,打開了方便之門。早已枕戈待旦,躍躍欲試的東吳自然是不會坐失良機,要乘虛而入,長驅直入,將荊州收入囊中了。對此,關羽竟然是矇在鼓裡,毫無察覺。

    無論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雄才大略的劉備,還是驕傲自大的關羽,他們都犯了一個共同的,不可饒恕的,致命的錯誤。太小看東吳了,把東吳看做是一個值得依託的盟友。對於東吳的背叛,對於東吳在地盤上的貪婪,對於東吳政治上的反覆無常,對於東吳的狼子野心始料不及,對其疏於防範。從來沒有把孫權看做是一個厲害的,可怕的競爭對手,一個完全不可靠的盟友。於是才被東吳算計,鑄成了一個千古大錯。

    為了奪取荊州,東吳主動化干戈為玉帛,化敵為友,向曹魏稱臣納貢。勾結曹魏,狼狽為奸,一同去對付關羽,令關羽腹背受敵,前無糧草,後無救兵,身陷絕境。身在益州的劉備也是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關羽全軍覆沒,荊州丟失,關羽被孫權殺害。

    關羽本人也是歷來都瞧不起東吳,瞧不起孫權的。孫權曾經主動交好關羽,要跟關羽結成親家,還派遣使者上門去提親,被關羽當場撕毀信件,大罵了一頓,說我的虎女怎麼能夠嫁給你的犬子呢?搞得一個堂堂的江東霸主灰頭土臉,顏面無存。從此以後,他就對關羽恨得牙癢癢的,必欲除之而後快。

    既然孫權已經不管不顧,背棄盟約,撕下面具,決定跟劉備徹底決裂,徹底翻臉。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他還顧忌什麼?他還擔心什麼呢?他當然是不會心存婦人之仁的,不會留下任何的退路與轉圜的餘地,也不會留下任何的後患了。已經俘虜了仇人關羽,對於忠於劉備,誓死不降的關羽,他當然是不會手下留情,放虎歸山,要毫不猶豫地殺掉了。

  • 19 # 琅琊王勢

    荊州是孫權與劉備之間的火藥桶,孫權一直對赤壁之戰後劉備趁機奪取荊州耿耿於懷,荊州是孫劉之間矛盾的根源,所以只要有機會孫權一定毫不猶豫地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荊州,關羽也正是因為荊州而命喪東吳。

    1.荊州問題-孫劉之間導火索

    東漢末年,荊州本是劉表劉景升的領地,劉表死後,其子劉琮繼承荊州牧,曹操南下時在蔡瑁蠱惑下而被迫投降,此時荊州(除江夏外)成為曹操的屬地,但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無力維繫對荊州的管轄,僅控制著南郡,劉備率軍攻打荊州南部四郡,即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並收服了四郡;而周瑜最終打敗了曹仁奪取南郡。周瑜征戰時中箭負傷,不久後便病逝,劉備趁機從孫權手中取的江陵(南郡),這令東吳方面惱怒不已。

    正是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使得雙方漸生裂隙,這也成孫劉日後發生大戰的導火索。

    (赤壁之戰後的荊州形勢)

    2.“劉備借荊州”-艱難的維繫著孫劉聯盟

    東吳雖然多次向劉備討回,但劉備以種種藉口拒絕,而東吳的魯肅認為曹操雖然赤壁之戰大敗,然根基未損仍然是孫劉兩家共同的敵人,於是勸說孫權將東吳佔據的部分荊州“借”給劉備,共同抵禦曹操,孫權也知道劉備不可能輕易將南郡歸還,只好同意暫時借給劉備,於是就有了“劉備借荊州”的說法(實際上是借南郡),加之前面收服的四郡,此時劉備已經佔據荊州的五個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南郡)。

    因為曹操仍然是孫權與劉備共同的敵人,所以孫權不可能此時與劉備為了荊州廝殺,不得不被迫“借荊州”以繼續維持聯盟。

    (劉備借荊州實際上指的是借南郡)

    3.孫劉徹底決裂

    湘水劃界-平分荊州

    因漢中張魯犯川,劉璋在謀士張松,法正建議下邀請劉備入川,劉備、諸葛亮相繼入川后荊州交由關羽統領,關羽一向傲慢,輕視東吳,不久劉備便取得西川,孫權知道劉訊息後,向劉備討要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 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因為與曹操爭奪漢中,便與和修和,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於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湘水劃界又稱湘水之盟)

    曹、孫暗中聯合

    漢中失利後曹操又將目標對準了荊州,派遣曹仁、于禁、龐德南下討伐關羽,卻被關羽水淹七軍,大破之,關羽也因此名振華夏。

    曹操得知後派遣徐晃率軍救援樊城,同時修書江東孫權共討關羽。樊城激戰時,關羽見呂蒙大病新上任的都督是個書生,便放鬆了警惕,於是從荊州抽調部分兵力支援樊城,使得荊州防務空虛。

    白衣渡江-奇襲荊州

    沒想到正在此時,呂蒙派士兵偽裝成客商,騙過荊州守軍,長驅直入,白衣渡江,呂蒙出其不意奇襲荊州,荊州因兵力不足又無外援而失陷,南郡守將麋芳(劉備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不戰而降。

    (白衣渡江,又稱奇襲荊州之戰,是一次三國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奇襲戰之一)。

    敗走麥城

    關羽得知荊州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退回麥城,因孤立無援,人困馬乏,士氣低落而兵敗,關羽也最終被害。

    劉備從開始的五郡,又先後取得益州、漢中,此時已是擁有荊、益兩大州。這讓孫權感到十分忌憚,出於對江東的安全考慮,於是聯合曹操。關羽面對兩方聯合的強大攻勢,荊州最終失陷。隨著劉備的壯大,孫劉聯盟也就失去了基礎,而呂蒙偷襲荊州標誌著孫劉聯盟徹底決裂。

    可以說關羽之敗不僅與自己的失誤有關,更重要的還是因為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在兩方勢力聯合攻擊下,又沒有強大的外援,必然難逃失敗的厄運。

  • 20 # 世界映象觀察員

    孫劉聯盟源於赤壁之戰,當時劉備還很虛弱,兵力不超過四萬,這樣的兵力對於曹操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同時,這樣的兵力對於東吳來說,幾乎也沒什麼幫助,所以諸葛亮去找東吳聯盟,那就是攀高枝了。諸葛亮去東吳舌戰群儒,但是最後是否同盟還是取決於周瑜,周瑜表面上是戲言不可與曹操作戰,實際上他自己早想好了對策,他準備與曹操一戰,而且原本沒有打算過與劉備這樣的弱者同盟。

    雖然孫劉聯盟了,但是周瑜一直也不是那麼倚重劉備的兵力,對於周瑜來說,唯一有點用處的是諸葛亮的智慧而已。赤壁大戰後,曹操被周瑜一把火燒走,周瑜開始惦記曹操的南郡,而且周瑜在知道劉備同樣要攻擊南郡的時候,已經說得很清楚,如果劉備敢搶,他就出手消滅掉劉備,從這個我們就能看出周瑜對劉備的態度就那樣,他根本不重視所謂的孫劉聯盟。

    周瑜在奪取南郡的時候,受了曹仁的暗箭,又被諸葛亮氣了一氣,也是為後面早死留下了病根,這也增加了周瑜部將對劉備勢力的怨恨。呂蒙作為周瑜的“粉絲”級部將,他一直對周瑜崇拜有加,自然周瑜的許多觀點也深深地影響著他,其中就包括對孫劉聯盟的重視。除了呂蒙以外,東吳許多武將都是經常說滅劉備永絕後患,他們都是秉承了周瑜的觀念,簡單來說,周瑜與孫劉聯盟的輕視,為東吳斬殺關羽埋下了伏筆。

    君主的想法和武將的想法不同,這個是正常的事情,按照孫權的計劃,他只是想要荊州,根本沒想過殺關羽結仇,呂蒙突然這樣做,孫權實際內心非常不滿,看看呂蒙的奇怪死法,不等不讓人懷疑他是被孫權的毒酒給毒死。孫權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劉備取得益州後,實力已經強大,維繫孫劉聯盟對東吳有利,他肯定能預計出殺關羽的後果,他原本沒打算殺關羽,都是呂蒙自己擅自做得決定,為此孫權還送了毒酒送呂蒙一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後大家畢業都在城市工作,那麼未來農民是不是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