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小文章大視野
-
22 # 長河漁燈明
因為孫權畢竟只是孫權。
三國時放還俘虜的情況並非沒有,如袁術大將橋蕤,劉備零陵太守郝普。和處決關羽的區別在於,呂布和當時的孫權還不想把事情做絕。
換言之,孫權處決關羽,攻殺一大批荊州幹部的時候,就已經決心與劉備決裂。吳軍追入川中,陸遜等屯兵巫縣,其用心已昭然若揭。事後劉備狂怒不已發誓報仇,孫權又派諸葛瑾求和,是非常可笑的行為。
若是在夷陵之戰的時候,曹丕給點力,趁機出兵,三國可能就直接統一了。
至於放還關羽等人所能給東吳造成的威脅,其實非常有限,擔心純屬多慮。
益州本身沒有大湖停泊戰船,水軍實力有限;劉備軍在荊州經營十幾年、歷經戰陣的精銳水軍也隨關羽全軍覆沒。所以,劉備東征缺乏可與東吳匹敵的水軍,與當年劉備大軍進逼益陽和孫權談和時已不可同日而語。這點註定劉備東征凶多吉少。
其實看待孫劉聯盟破裂的這段歷史,一定要清楚的明白這麼一個事實,即攻略益州是三國東吳政權從始到終的核心戰略,優先順序遠高於攻略徐州。
所以綜上所述,開了上帝視角以後就能明白,孫權處決關羽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東吳的實力直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刻也無法突破永安。換句話說,攻略益州對孫權來說其實是一步死棋。付出了那麼多,堅持了那麼多年,也永遠無法實現。
關羽如果活著,在劉備軍攻略隴右、涼州的戰爭中還可以率領騎兵對曹作戰;而關羽死了,孫劉聯盟就損失了一位稀有的精通騎兵戰術的名將,死的非常無謂。
孫權做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
-
23 # sunjin6278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一直很好,孫權借荊州給了劉備暫居,沒過多久,孫權又將自己的妹妹許給了劉備,兩家結了婚姻。雖然劉備佔領益州後,孫權提出要回荊州,劉備不同意,但鑑於劉備與曹操正在進行漢中之戰,就與孫權達成了一個折衷方案,這就是湘水劃界,劉備將長沙、桂陽等三郡劃歸孫權,另三郡仍屬自己。出於無奈的孫權,口頭表示接受,可心裡依然耿耿於懷,仍然想將荊州全部要回。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戰勝了曹操,奪取了漢中,這讓孫權更感不安,劉備實力太強了,再想奪回荊州,恐怕單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達到了。這時的孫權內心很矛盾,依然想維持孫劉聯盟,與劉備保持友好關係,但又想要回荊州。在這種形勢下,孫權先示好劉備,欲與關羽聯姻,遭關羽拒絕,關羽圍樊城,孫權派人援助,因遲緩,遭關羽辱罵,忍無可忍的孫權,才下決心與劉備決裂,結好曹操陰謀奪取荊州。這才演繹了一出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俘斬關羽的好戲。
那麼孫權為什麼一定要斬殺關羽呢?難道他不知道關羽與劉備恩若兄弟的關係嗎?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其實這些孫權早就預算到了,正因為他早有預料,才自己降格討好曹操,欲與曹操共同對付關羽。同時在俘斬關羽後,他為了轉移矛盾,暗示劉備這是曹操指使的,又將關羽的首級獻給了曹操。既然孫權知道斬殺關羽的嚴重後果,為何還要一意斬殺關羽呢?關羽是劉備手下有名虎將。《三國志》上說關羽是“萬人敵”,是熊虎之將,如果關羽不勇猛,不能戰,是不會給別人留下這些稱號的。劉備忌殫孫權手下有能征慣戰之將,同理孫權也嫉忌劉備手下有勇將。關羽如此熊虎之將,當年曹操留下他,對他那麼好,他最後還是離開了曹操,又投奔了劉備。東吳要想招降關羽,那簡直是異想天開,更何況孫權搞背後偷襲呢?這讓關羽只有仇恨,投降孫權是絕對不可能的。那麼留下關羽,又成為劉備的得力大將,將來再來攻打自己,報仇雪恨,豈不太不划算了?孫權不願放虎歸山。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關羽是劉備手下最勇猛戰將,他鎮守荊州十餘年,對荊州地理人情風貌可以說是相當熟悉的,關羽善練水軍,在漢中之戰時,關羽練的水軍就源源不斷地送到漢中前線,有力支援了劉備的漢中之戰。東吳善水戰,關羽也善水戰,又在江東上游,時時會壓江東一頭,對江東是一大威脅。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都想遷都以避關公鋒芒。如果不是靠陰謀詭計背後插刀,孫權豈能奪取荊州?春秋時候,秦晉崤之戰,晉國俘虜了秦國大將孟明視等人,鑑於以往秦晉之好,晉國釋放了孟明視等人,孟明視等回到秦國時刻牢記此仇,在後來的秦晉之戰中,終於給予了晉國沉重打擊,圓了被俘受辱之恨。如果不斬關羽,劉備必定以舉國之力要回關羽,這就等於是放虎歸山,待到關羽抓住時機,東吳是會吃大虧的。孫權惱怒關羽輕視自己。為了結好孫劉聯盟,漢中之戰剛結束時,孫權欲與關羽聯姻,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就派使者到荊州向關羽求婚,結果關羽辱罵使者,並說:“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使者回復孫權,孫權大怒,畢竟孫權也是一方諸侯,一國之主,豈能受得了如此之辱?還有一次,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樊城,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聲正盛。孫權派人去援助關羽,誰知竟遲緩了,惹得關羽大罵:“烏魚賊怎敢如此怠慢?難道我攻下樊城,就不能滅了你嗎?”孫權聽到後,表面表示道歉,心裡卻非常惱怒關羽對自己的輕視。正因為關羽數次對孫權辱罵輕視,才導致孫權忍無可忍,寧願結交討好曹操,也要襲取荊州,以雪恥辱。向曹操表忠心的需要。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奪取了漢中,關羽又圍樊城,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讓孫權感到了劉備實力大增,如果不結好曹操,單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奪回荊州的。因此他主動降尊屈貴,交好曹操。為了表示自己已與劉備決裂,他斬殺了關羽父子,並將關羽人頭送給曹操。他如此做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表明自己真心投靠曹操,要求曹操能幫他抗擊劉備將來的報復,二是企圖移禍曹操,讓劉備覺得斬殺關羽是受曹操指使的,要報仇也要找曹操報仇去。
關羽辱罵輕視孫權,也是有原因的,早在劉備借荊州時,江東將赤壁之戰的功勞獨攬自身,把荊州視為自己應得之地,最後劉備只能以借的名義暫居荊州,恐怕在那時關羽對江東已是很不滿了。後來湘水劃界,江東乘人之危,已讓關公十分惱恨江東了。因此孫權聯姻,關羽不許,並辱罵使者;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初期,孫權派人援助,故意遲滯,讓正處勝勢不可一世的關公鄙視斥罵。關公雖然解了心中一時之氣,卻忘記了“北拒東和”的國策,最終徹底激怒了孫權,勾結曹操,在背後下了死手,關公最終的悲劇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
-
24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行
沒聽說孫權要殺關羽,關羽也沒有死在孫權手中。況且,孫權上層制定做戰方略,會打敗驕傲成性的關羽。但戰爭除了必然外,還有許多偶然。不是當時的統帥所能預見,關羽死於無名之輩的手中,也是千古遺憾!
-
2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孫權殺關羽,什麼後果?劉備向東吳宣戰嗎?但是話說回來,就算孫權不殺關羽,難道劉備就能咽的下這口氣?
劉備此人是政治家,既然是政治家就有政治家的格局,作為一國統帥,他在意的是首先應該是自己的江山,一人的生死是難以影響他的決斷,就算這個人是他的結拜弟兄,再說荊州是劉備的老巢,家底被人搶了劉備會無所作為嗎?
一句話,不管關羽死不死,劉備伐吳都是遲早的事情既然如此,對於孫權來說為何要留下一個關羽,一個虎將給劉備對付自己使用呢?要知道關羽雖然年老,但是作戰經驗豐富,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連曹操都想遷都避禍,其統兵的才能不輸給東吳大都督呂蒙,留一個關羽簡直是放虎歸山,遲早自食其果,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放過他呢?
回覆列表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孫權確實沒有考慮到殺關羽的後果,但是不殺關羽,又將置關羽於何地呢?
關羽被殺,發生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關羽被擒後,孫權自是十分高興,親自到大帳中犒勞諸軍,順便想招降關羽,用他的話說,就是“雲長世之豪傑,孤深愛之。今欲以禮相待,勸使歸降”,但是當時立馬就有一個主薄左鹹站出來反對,說當初關羽降曹後,曹操待其天高地厚之恩“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但最後還是任憑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揚長而去。關羽只忠於劉備,招降之舉還是趁早放棄。孫權思慮良久,最後還是同意殺了關羽。
在這之後不久,張昭便趕到孫權面前,陳說了殺關羽的後果,孫權這才“聞之大驚,跌足曰:‘孤失計較也’”。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孫權確實沒有想到殺了關羽之後劉備會暴走。
問題是,不殺關羽,那麼又要將關羽置於何地呢?呂蒙白衣渡江之後,孫吳聯盟實際上已經徹底瓦解了,吳蜀份屬敵國,光羽也屬於敵將,總不能再將其放歸回去吧。即便是放了回去,依著關羽的性格,要麼在半道上自殺,要麼便是回到益州之後再提重兵前來爭奪荊州,甚至咱們的劉皇叔也會大起肝火,傾巴蜀之兵東向。退一萬步講,即便關羽念著活命的恩情,而諸葛亮也拼死勸住了劉備,兩國這一頁就算揭了過去,算是相安無事,對東吳來說,事情也不算完。你呂蒙可以白衣渡江,不宣而戰,難道我劉備就不能麼?關張趙馬黃之勇,再加上諸葛亮多智,你東吳能守住這荊州麼?
我們知道,孫吳聯盟只是在北方曹魏的壓力下形成的暫時性的聯盟,根本受不得利益的衝擊,而當初劉備強借荊州不還,便算是吳蜀之間形成了一個膿包,早晚都得捅破。對孫權來說,還不如趁自己還在位時,直接出手捅破它。畢竟近憂可料,遠患不可知。
孫權殺關羽肯定沒有想這麼多,說實話,要是當初張昭在他身邊,說不得孫權還真不敢殺了。但是,這一殺,雖然差點給吳國帶來滅國之災,但是無意中卻發掘出另一個絕世將才——陸遜,而陸遜也不負孫權所望,在猇亭大敗劉備,不僅保住了荊州,也徹底打消了蜀國復仇的念頭。同時也抵擋住北方曹魏趁人之危之舉,再一次鞏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卻是孫權沒有想到的。
可以說,孫權殺關羽,雖有近憂,但是從長遠來看,對吳國絕對有利。當時正是蜀國鼎盛之時,鎮守荊州的關羽逼得曹操差點遷都,而遠在成都的劉備也在漢中屢屢大敗曹軍。如果再假以時日,局勢有很大的可能會和諸葛亮在隆中時預料的那樣:劉備與關羽會師洛陽,接著橫掃北方,然後在揮兵南下,直取江東。畢竟,比起曹操,劉備也不是什麼善茬。而孫權殺關羽取荊州,以及之後大敗劉備,使得這種可能性完全不存在了。這時,孫權的勁敵就只有北方的曹丕了,相較而言,威脅要小得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