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習外的學習

    教育的本質是發現學生的特長和智慧,啟迪學生認識自己和世界,灌輸知識其實只是其中的淺層次功能,不是本質。

    我們要認識的世界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 2 # 不忘初心學習成金

    什麼是教育?

    傳統意義的教育是教書育人。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是立德、立言、立行。教育包括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

    基礎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大學)、家庭教育;而專業教育主要指高等教育、社會教育。

    老師承擔的更多是學校教育,家長及長輩扮演的是家庭教育;而社會教育包括各類專業培訓、職業培訓、技能培訓、技術培訓等等。

    學校及家庭承擔基礎教育,即德、智、體、美、勞等,教育的重點是價值觀及習慣的養成,是教育之本。高等教育及部分技能教育仍有部分學校教育的特點,但重點已轉移到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資格等方面,是教育的延續、提升、分化,剛更多是一種手段。專業教育更重視實踐,強調學以致用或帶著需求、帶著問題學。

    隨著社會發展,教育的形式也日新月異,與時俱進。

    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線上教學、網路教學、影片教學將是未來專業教育的最主要形式。

    為達到最佳的效果,線上自學、實踐演練、任務考核、目標比賽將是專業教育的標準流程。當前教育的誤區:

    學校、家庭教育僅重智,即關心成績、考試得分,德育、體育、習慣或多或少被忽視。

    專業教育更重視創利,延續學校教育的應試、拿證為主。

    所以,學校、家庭教育應重新迴歸經典教育,重塑價值觀;重視體育,強身健體;習慣養成,形成一輩子受益的好習慣。社會教育應延續基礎教育的德、體、習慣養成,並更重視實踐、實用。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發表意見,關注、交流。

  • 3 # 李厸經德啟門庭毓秀人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教育必須為家國服務,必須同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三十多年的教學工作,應當有一種育人育才的成就感。現在小教高階中教一級的工資待遇相當於地方鄉鎮正職(正科級)工資了,人民群眾對教師是非常尊重的,盡職盡責幹到光榮退休。

  • 4 # 漢水江山

    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書,即傳道授業解惑,把科學知識、生活常識、實踐方法等教給少年一代,讓少年兒童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去思考並運用創新。

    二是育人,即傳授做人的道理,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自強敬業奉獻等優良品質,友善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辦好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找準著力點,系統推進,重點發力。

      一是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轉變教育發展方式。

      二是著力完善教育體系,努力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三是著力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著力推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五是著力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強教必先強師。

  • 5 # 走近易學

    我是金牌奧數的黃老師!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教育的本質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講的“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如果您已經教書三十多年了,做事要有頭有尾,堅持到退休,安享晚年。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不用為一日三餐操心,後半生生活開支有著落,不差錢,不靠教師工資生活,可以考慮辭職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是一般家庭還要養家餬口,沒有別的經濟來源,說句不好聽的話老老實實只要不死就往死裡熬,

    別起哄別瞎鬧,你是家庭頂樑柱不能動搖輕著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重著一個家散了,因為你熬住一天家裡一天的生活開支就有著落。或者你可以騎驢找馬,找一些課外輔導機構做兼職,但是這不是一條好出路,你做教師已經三十多年,年齡精力不佔優勢,輔導班都是要盈利的不是養老機構!給您的待遇也不一定滿意。別的工作又要從零開始,關鍵是目前形勢好的單位招聘都是35歲以下,綜合種種都不佔優勢,那麼做保安您願意嗎?節假日沒有休息,一個月好點崗位兩千多。工地呢?您做得了嗎?

    相比您現在一個三十多年教齡老師的待遇,自己考量吧!所以我個人淺見您目前的最好出路就是熬到退休,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生活,您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會牽扯一大幫人,活著容易生活不易呀!

  • 6 # 檢音釋光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開慧。換句話說是讓步入人生的學子變得:身強力壯精力充沛聰明多思悟還開慧,提高務事能力。適當給一部份智商普通的人學些專業行當的基礎的成型公認的理論常識。而不是用固有知識進行灌術死學死記這是毀人毀才的行為。

  • 7 # 上善雲鶴38

    當今教育己然被“學科細化分類”弄得莫衷一是,而“用”在當今又被家長們“趨利”化了,所以,學什麼,教什麼?已成為倒逼學校教育改革的難點,其實也不難解決,“文”重東方“洗腦”,“理”辨世界潮流,這就是教育的本質所在,即:站在“我”的角度看人類世界發展,“我”應該怎麼去做,由此而列出系統的“教育大綱”……

  • 8 # 鮑勃體育說

    首先我覺得教育的本質不是讓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不是說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科學家一類的人才。教育應該是春風,春雨,滋潤著每一位求學之字,老師教學生以知識,教學生以膽識,教學生擁有良好的德行,教學生以素質,我覺得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好學生的一切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自己負責,同時對這個社會的其他人都在負責!

    教育的出路有很多,教育可以讓一個人懂得感恩,讓一個人懂得科學,造福人類,創新發展,教育可以讓思想的高度再上一層樓,我們不應該禁錮自己,故步自封,我們應該變通,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和其他先進技術發展教育事業等!

    教育需要改革,社會也需要進步,平衡!

  • 9 # 春秋一度

    我覺得教育的本質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推動國家不斷走向進步民主富強。不是隻為了培養能考上大學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因此,教育首先要讓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白,勞動是每個人神聖的天職和光榮的義務。勞動創造世界,奮鬥才會實現中國夢。勞動不是低賤的可恥的,勞動者也不是人生失敗的下九流。我們不能教育出一批只想著透過學習來脫離一線勞動的自私自利者。

    其次,教育要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勞動中體會出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快樂。我們要引導孩子從小就熱愛勞動,洗衣服補襪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主動自覺為家庭承擔家務,要為社會日行一善。我們要把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各科的知識學習作為一種創造性勞動來看待,積極主動自覺地參加這種創造性勞動,為未來做一個更合格的勞動者打下堅實基礎。

  • 10 # 伊瑪目在芒

    我對教育理解的四個觀點——

    觀點一: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過去大家不明白什麼叫愛。我覺得“愛”首先是要尊重與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尊重他們的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

    有些教師佈置作業、對學生體罰,包括父母打罵孩子,看上去好像也是“愛”孩子。他們自己也說這是為孩子好,是“愛”孩子的表現。類似,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需要無限制的滿足。這看上去也是一種“愛”,但是,那叫“溺愛”。

    那麼我理解的“愛”究竟是什麼呢?

    “愛”是尊重孩子人格的發展,不是愛成績。如果孩子分數提高了,但是心理扭曲了,這便不是“愛”。愛孩子是要為他們將來的幸福做長遠地考慮。聽到這裡,有的人就要說了:“現在是犧牲童年的幸福,來換來將來的幸福。”我要說的是:“如果童年沒有幸福,那麼將來也不會有幸福。”

    觀點二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對於“學業負擔重”這一問題,我覺得其主要源於“心理負擔”: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固然感覺不堪重負。

    這時,有讀者就要提問了:“是不是因為國外學生負擔較國內學生輕的原因呢?”

    經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國外優質學校,其學生的學業負擔也很重,但是他們與我們有著不同之處:學生自己喜歡並願意主動去學習,而我們的學生是被動學習。

    由此看來,我們要培養創新人才,首先,需要放棄強迫的手段來促使學生學習。然後,需要培養學生的興趣,不要形成心理壓力,有空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學習他喜愛的課程和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把選擇權還給學生,讓他們選擇喜歡的東西。

    觀點三

    教書育人在細微處

    學生的感情是相當豐富的。越是低年級的學生,感情越是豐富,同時又很脆弱。所以往往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教師的一句表揚會使學生受到鼓舞,迸發潛在力量,往往會事半功倍,學生會將此銘記一生;同時,教師無意中說的某句傷人的話,往往會導致不同的嚴重後果,學生也會記住它。

    觀點四

    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學生的成長並不單單是依靠教師的言行說教,而更重要的是依靠與學生自己的活動。那麼包含哪些活動呢?“活動”包括他們學習知識,讓他們在參與的活動中主動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思想品格得到鍛鍊,責任感、溝通能力、合作精神、誠信都能得到培養。

  • 11 # 放大鏡617

    教書三十年面臨退休卻對教育的目的卻稱犯糊塗,這是糊塗?這是對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表示擔心和質疑,這是一亇教師對教育的熱愛和責任感。他即將退休,完全可以一退了之,不聞不問。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這位教師己經作了回答。等待回答的是教育現狀的反省和改變。

  • 12 # 善良不能再沉默

    時代不同了,很多都已改變,教育就是其中衝擊最厲害的領域。老師們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不能再跟以前一樣了

    ①要育人了

    ②要解惑了

    ④學習還不能下去

    的確標準一下子被提的很高

    但其實又怎麼會光是老師呢

    各行各業都是這樣

    因為,

    我們要當老大了!

  • 13 # 人間自有真情義

    踏浪先生做為教育從業人員之一,諸如教肓的本質之類的話題當然亦在平素思索範疇之內。

    所謂教育的本質,是要解決教師為什麼要教,學生為什麼要學的問題,這本是一篇大題目,踏浪在這裡試著簡而言之。

    (一)從封建統治階級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質就是教化眾生,勸人向善,是穩固江山以利其統治的手段。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即為此也。因為儒家講的三綱五常、忠孝仁義都正合統治者口味。

    國家公學裡的教書先生承擔著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的使命;私學教授們除為養家活口賺點束脩外,培養目標與公學相同。

    學生則不管公學私學,讀書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出仕,當官發財。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十幾載乃至幾十載寒窗苦讀,皓首窮經,目標就是要實現人生華麗轉身,成為新的統治階級。所以華歆春風得意,深受統治者賞識,管寧避居關外,不受待見,華歆雖幾次向朝庭舉薦均以無果告終,因為管寧的價值取向不合統治者的意。

    (二)從現實執政黨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的,關於這一點,國家《教育法》裡有明確表述,踏浪無需在此贅言。

    再來看看當今教師為什麼而教?首先,教師在現代是一種職業,教書肓人就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老師也要吃飯買房供孩子讀書,這一切離開了銀子錢玩得轉麼。其次,為了自身的使命而教。這是由教師的職業特徵決定的,只要拿起教鞭,站在三尺講壇後面,教師就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使者。中華文明是唯一傳揚至今的古文明,不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所立下的不朽功勳嗎?

    現代的學生為什麼而學?其實名目很多,踏浪在這裡不想唱高調,只說一個最起碼最人性化的目的,就是為了自立自強而學,不把自己的事情先搞好,又遑論其它?

  • 14 # 曬糊了的仙人掌

    我認為教育分傳授知識和培養素質。重點應該放在培養素質上,這個素質應該指的是人格,品質,和職業素養。在這些素質的前提上能夠領悟多少知識,就要看學生的天賦了。

  • 15 # 君臨興龍湖

    我從事高中教育教學工作35年了,對教育的本質也作過多方面探究。

    從教生涯的前10年,我在區鄉高中學校任教。對各種學校內的事和人都特別陌生,同事之間無話不說,師生之間只要真誠,只要是對學生好都可以做。經過我認真踏實的工作,最後迎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年底被學校評為了先進個人。

    從教生涯的前20年,由於城市擴張需要大量優秀教師,經過嚴格考核我被選拔到現在的學校工作。進城後,面對新的學校,新的教學物件,我必須立即投入到學習和適應的過程中。現在我工作的學校是一所百年名校,學生是從全地區幾萬初中學生統考選拔進來的,學習基礎肯定比原來學校學生好得多,需要提升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這些都只能是自學,沒有老師邦助你,也沒有領導督促你,因為你是全地區選拔進來的優秀教師,但我自己心裡明鏡似的,該怎樣投入下一階段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數。

    經過三屆高中全部大迴圈下來,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步。第一屆三年高中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下來,我的積分在同組中領先,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並推薦為骨幹教師;第二屆三年高中教學工作後,我被推薦為地區優秀教師,並受到當地政府的表彰;第三屆三年高中教學工作後,我被選撥為民主黨派單位的主任,並被安排為地區政協委員。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這個大搖籃的培養和名校平臺有很大關係,當然也與我不斷進取,虛心求教不可分離。

    從教生涯前30多年了,我校升學質量穩步提升,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重點大學升學率都維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教育部多次提出減負的命令後,地方政府分管領導也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要求學校在充分尊重師生的前提下,讓高三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每年分出必要的時間,開展德育教育:參觀當地歷史博物館,開展學生力所能及的勞動實踐,如:到學校食堂邦廚,打掃校園等。同時也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備課,精講多練,實現學生全面發展。透過這些教育改革,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就升學方面,學校每年仍然有一定數量的北清學生,重點升學率也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及以上。教師也在學校工會的組織下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比如:教職工籃球賽,乒乓球比賽,跳繩,迎面接力,踢毽子等等。學生每學期都參加了很多次課外活動,比如:金秋十月文藝活動,學生的書畫展覽,每天課間跑步訓練等等。學生能夠很好堅持每天早上從7.00開始進入教室,並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全天高強度的學習。

    高中教育不僅要對學生和家長負責:學生高中畢業考上理想的大學,更要對國家和社會負責,輸送更多高質量的高分高能的學生到大學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高中階段教育工作者的力量。也許這就是高中教育的本質,也是高中階段教育的出路吧。

  • 16 # 透明光

    在愛因斯坦看來,教育的目是為社會培養有責任心的有個性的公民,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發展的人而不是為統治階級培養聽話的機器.

    有時候,人們把學校看成僅僅是一種工具,靠它將一定數量的知識傳遞給成長中的下一代。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知識是死的,而學校卻是在為活人服務。它旨在培養年輕人對社會繁榮有價值的品質和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剝奪個人的獨特性,以使他成為社群中不情願的工具,就像蜜蜂或螞蟻那樣。

    因為一個由沒有個人獨特性和個人目標的標準化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毫無發展可能的、可憐的社會。相反,學校的目標必須是培養能獨立行為和思考的個人,而這些個人又把為社會服務視為他們最高的生活任務。

  • 17 # 邁出門口看看天

    事物總是多面多角度的。從不同的面,不同的角度,教育本質表現不一樣。說教育是育人,沒有錯,但這只是一個角度上說沒錯。換個角度呢?政治方面,經濟方面,人文方面,等等,答案就不同了。

  • 18 # WZL1963

    咱倆差多少的教齡,現在挺好的,過去一個人乾的活頂現在三個人,還沒加班費。現在補課掙錢,把學生集中住縮也掙錢,假期就掙半輛車。只是不能打罵學生了,那就隨大流唄,說服不了的隨他去,書上咋印你咋教唄

  • 19 # 凡喜

    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們學好自然科學!瞭解自然,瞭解人性,,,,知道自然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也是個人,集體,人類的基礎生存法則!在這良好基礎上砌出的房子才經得起考驗!哈哈,把人當房子看了

  • 20 # 虛空中的花朵

    我以為,教育的本質,並非只是讓學生獲取知識,求得生存的技能。真正的教育,在於培養完整的具有獨立人格,在於挖掘和培養學生的智慧和獨特特質,在於喚醒學生身上的各種潛力,進而有朝一日他們可以自覺自發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地戀如果一直不見面,可以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