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悲傷角落852
-
22 # 驃騎御風
魏晉時期存在一個特殊的”士族”階層,這些人生來就是做官的,無論有無能力。究其根源,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 而唐朝的建立多借助了草莽出身的瓦崗寨的力量,所以唐朝的取仕制度更多的是利益均衡的考慮。 再有唐朝疆域廣闊,皇權難以直達基層,而由仕人透過禮法教導百姓,讓百姓安於被統治,承認皇權的理所當然,更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
23 # 待曉兒
中國歷史上“名士”這一個詞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內涵,尤其是在魏晉時期,“名士”顯得尤為不同。
這就給人一種觀感,似乎魏晉時期的民間有很多的“名士”,而唐宋之後的“名士”多有官職。
那麼,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呢?
魏晉“名士”:世族與寒族中的真假“名士”漢末三國時期,“士族”開始逐漸掌握整個社會的話語權。這一群體在社會變革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至於到了可以決定社會走向的程度。
無論是魏國、蜀國、還是吳國,權力的中心都是士族在把持,他們的意志可以決定國家的發展策略。
而之後的“晉朝”更是直接有以司馬氏為首的“士族”階層建立的朝代,可以說這一集體在兩晉達到了最為輝煌的地位。
而“士”階層的成分非常複雜,有寒士,也有貴族,甚至還有曾經的其他團體加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無論是隱遁還是入世,都有一些人去選擇。
可想而知,這樣的一個社會狀態裡,人心是比較散亂的,諸如“王謝”等強大家族隨時都會生出“不臣之心”,歷史上也曾發生過王敦的叛亂。
人心不能歸一,社會比較動盪,這就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對於整個社會產生了厭惡心理,他們或想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社會,要麼想要遠離這個混亂的社會。
於是,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去追求心靈上的滿足,耕耘精神園地。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有很多真名士,比如嵇康、阮籍,還有後來的陶淵明等等,這些都是在野的,而在朝的也有,比如謝靈運、王羲之等等,他們都不想被世俗所束縛,總感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
禮法、規矩等等條條框框那是為普通人所設立,對於這些名士來說,這些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所以這些人往往活得很瀟灑,精神上也比較開放,這是後世文人之所以豔羨他們的根本原因,但這些行為在後世看來是不能複製的。
這一時期的名士社會聲望非常高,無論是出身貴族還是平民都會得到尊敬,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為了博取時名而故作風流。
比如說,吳國滅亡之後,陸機、陸雲二兄弟從南方來到北方,他們是當時文壇上的領軍人物,可謂名士,是陸遜的孫子,陸抗的兒子。
有一個叫盧志的人,這是一個假名士,想要透過羞辱這些真名士的手段來達到平等對話的目的,以彰顯自己“傲慢”的名士風格。
於是,盧志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詢問二陸:“陸遜、陸抗是你們什麼人?”
陸機直接回懟:“就像你和盧毓、盧珽的關係。”
陸遜、陸抗在當時名滿天下,二陸又是文名遠播,盧志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一情況呢?所作所為只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
這樣的人在當時非常多,最大的表現就是“談玄”。
幾人見面,不管是真懂還是假懂,反正得大說特說老莊思想,誰能把別人唬住,自己說的內容別人聽不太懂,這才能夠出名。
這就是魏晉時期很多假名士之間的“空談”。
與貴族名士不同的是,寒族的“名士”雖然受到尊敬,但很難入仕途,因為當時選官用官的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是曹丕所創,權力被氏族門閥所掌控。
這一些人如左思、鮑照等等往往就表現出一種懷才不遇的憤懣,行事也往往放浪不羈,這些也被看做是“名士風流”,但顯然於家於國都是毫無益處的。
從整體來看,寒族要想出名,那一般都得是真名士才行,故作姿態的假名士那是貴族的特權,寒族裝出這個樣子只能被人嘲笑。
而貴族階層裡,因為需要“名士”這一塊招牌,所以大家雖然心知肚明,但都很默契地不去戳穿別人,就當他們是名士好了,但實際上除了像王羲之、王導、謝靈運等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假名士”。
在晉代裡,“假名士”還有一塊遮羞布可以掩蓋,但後世朝代裡自然就會被無所顧忌地戳穿。
於是就給人一種錯覺,似乎魏晉時期的名士在民間的非常多,在廟堂上的似乎少得可憐,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唐宋之後的“名士”: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讀書人雖然後世的文人比較羨慕魏晉時期文人的精神自由,可以放浪形骸還不擔心被社會口誅筆伐,這種生活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了。
但是,這些文人雖然羨慕這種生活,但不會有人認同這種行為的合理性。因為“空談”一直是被傳統士大夫所鄙夷的。
所以,從後世來說,魏晉時期那些只會“空談”,沒有真本事的“假名士”是不會出現了,能被稱作“名士”的那些讀書人,那就是“真名士”。
尤其是在唐宋之後,科舉制度逐漸成熟,世家大族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再也不能掌控選官大權裡。
這所造成的影響就是,原本寒族的進身之路被突然開啟,社會上行空間重新出現了空缺,那些不得志的“真名士”也有機會進入朝堂之中,為國效力了。
所以,諸如韓愈、柳宗元、白居易、蘇軾、歐陽修、王安石等等名士都成為了朝廷的棟樑。
除了這些有名望的人之外,透過讀書、參加科舉而選拔出的人才也基本上都是有真本事的,他們要麼寫得一手好文章,要麼懂得如何處理社會事務,要麼學識淵博可以教書育人,總之都是有一技之長。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成為了社會中的常態。原本社會固有的階級隔閡被科舉打破了,貴族更容易沒落,寒族更容易崛起。
世家大族對朝廷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以致最終退出歷史舞臺,而權力鬥爭也從君權與世家大族之間變為了黨爭。
總之,科舉之後的封建朝代比之前的時期要光明得太多,“野無遺賢”成為了真正有機會實現的理想。
而兩晉“空談誤國”的教訓也使得有志於“修齊治平”的讀書人認清仕途之路,雖然豔羨魏晉名士的放浪形骸和精神自由,但也不願意成為只尚“空談”之輩。
在社會階級流動性變得更為明顯之後,有理想、有遠志的名士大多數都會選擇出仕,而不甘心做一個隱士。
所以,魏晉之後的各朝各代裡,真正在社會上有很高聲望的名士基本有官職在身,也只有取得這樣的地位才能被社會所認可,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而真名士的崛起和假名士的消亡,“空談”之風也為後世所警醒。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24 # 中華崛起2026
比較直接又簡單的回答,因為唐宋的科舉制度基本成熟,有能力的基本能透過讀書考試展現自己的才能而被國家所用,但是魏晉時期是沒有科舉制度的,那個時期必須透過名門望族去給國家推薦人才,很多有才能的人因為沒有人推舉,還有很多人覺得制度不公平不願意為官,所以就有許多有本事的人流落在民間了。
-
25 # 碧水青山0
原因很簡單。
晉代不要外姓大臣。自從司馬炎登基,匆匆忙忙封了幾十個王爺,就宣告,外姓人應該安靜地走開!
名士,抵得了功臣嗎?
看看,晉代有幾個異姓功臣良將沒有被抄家滅門?
例如,衛灌如何,功勞該大吧?還有文鴛,有幾人抵得上?他們不是都滅族了?
還有富可敵國的石崇,他可以抵多少名士,不也照殺不誤?
名士,誰能超過陸機,又有幾個能超過潘安?不都滅族了!
司馬家王爺多,輪不上任何人插嘴。你幫老大,老二老三有權抄家;
你幫老二,老大老三可以滅門;
你幫老三,老大老二能夠夷族。
如果他們和好不打了,不論是真心假意,他們在一起喝酒划拳,三個一起要殺你,因為他們會說,如果不是你出謀劃策、挑撥離間,他們不會打起來。
故而,晉代名聲都在鄉野民間!
回覆列表
根本原因是“門閥制度”。隋以前,門閥制度盛行,什麼是門閥制度,就類似世襲制,如果你的上輩是做官的,那你就可以做官,你的上輩是平民,那你就只能做平民。
但又跟世襲制不一樣,世襲制是子孫可以繼承先輩的爵位,而門閥制則是先輩是做官的,那你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先輩不是做官的,那你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在這種制度下,你若是平民之後,縱使你有經天緯地之才,那也沒用,你只能繼續做你的平民。你若是達門富貴之後,即使你是文盲,那你也可以做高官。
後來隨著隋朝建立,隋文帝楊堅首創科舉制,唯才是舉,才讓窮苦人能透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讓那些不學無術的人不能再繼續把持官位。這極大激發了讀書人的積極性,極大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楊堅堪稱偉人。
所以,隋以前,名士多不得志,只能在民間,“竹林七賢”就只能在竹林發發牢騷,不要以為他們多清高,只是他們做不了官,不得不那樣。隋以後,名士可以透過科舉步入仕途,在工作之餘寫寫文章作作詩,工作興趣兩不誤。這就是“魏晉名士多民間,唐宋名士在朝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