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煜兮文化書房

    提問的朋友提了一個非常直接了斷的對與錯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複雜性超過了對與錯這麼簡單。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我們的看法也是在變化的,試著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如何理解“女人”和 “小人”

    孔孟之道左右著中國的思想領域,哲學,生活很多領域上千年了 ,隨著生活政治社會的變遷,時而被捧,時而被批。對於一個觀點的對與錯,並不是觀點本身的正確與否,而是我們來看問題的個體的視角。

    原文出自“論語”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之則怨。

    數百年來對古文的研究者對“女人”和 “小人”的解釋有各種各樣。我所支援的觀點是女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人,而是在那個特定時代,家中的女人。古人是原生多層次家庭,幾代同住一起,所以一個家裡除了祖母,還有妻妾,傭人丫鬟,等等。試想一下,在這樣的家庭中,女人們在一起每天又有多少是非呢?小人不是特指孩子,是指這些出身和地位比較低下的人。古代有君子之稱,那麼君子自然是高高在上,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才能被稱之為君子。君子的行為,多少謙謙有禮,知識豐富,胸懷寬闊,有遠志的人。

    各種論述很多,這只是我比較同意的一種觀點。

    2)“近則不遜,遠之則怨”的普遍性

    重點我們應該放在第二句上“近則不遜,遠之則怨”,此話才是孔子真正想表達的思想。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環球化的世界,這一句話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仍是有很大的啟示的。

    任何一個環境中,身邊都有我們所謂的“小人”,實際上這些人只不過是由其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造成的他們一些不良性格和一些比較被人不齒的行為。

    我在國外工作時,尤其是在有多國籍員工的全球化大的公司工作,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些真正容易理解別人,樂於助人的人,往往是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很多國家工作過經歷過多樣的文化的人。他們在不同的人文環境中,和不同文化的人共過事,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易相處,對別人的牴觸和排斥心理小,更少猜忌。可謂見多識廣吧。

    如果你和那些來自比較貧窮經濟落後國家的人共事,不是全部啊,反比例很大,他們會過於敏感猜忌。你對他們很好的時候,他們會覺得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有求於他。你對他疏遠,他又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你看不起他。如孔子所說的:“近則不遜,遠之則怨” ,辦公室的政治往往多發於這樣的人群中。此類人另一個特點就是分寸把握的不好,以個人好惡來判斷事情。如果老闆對其做的好的工作給予重視和給予獎勵的時候,他們往往失去分寸,得意忘形。如果犯了錯被批評,又會往往一落千丈,甚至心生怨恨,認為自己被打壓。

    有一些來自於發達國家的受過很好教育的人,如果他們是第一次在海外工作,這一類人也很難處。往往自傲自大優越感特別強,你跟他近,會覺得你有求於他,否則又覺你不尊重他,反而指責別人無禮,… 真正是孔子說的“近則不遜,遠之則怨”。

    3)應該變化來看這個說法

    孔子是中國文化大智大慧的先祖,奠定中國文化的基礎人之一。其學說和理論,我們今天應該放在特定的環境,歷史中去學習去理解,不能簡單等用對與錯來界定,然後把這些理論放到現在發展變化了的今天的世界應用。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作為現代人,我們在學習歷史和古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放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環境中和視野中去學習,才能學到其精華。

  • 22 # 小學老師王誠實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我呸!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因為這句話我一直以為孔子是直男癌。

    實際上,孔子巨冤!

    孔子這句話真是被人曲解了千百年。

    原句為: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這裡面的女子=妻妾,小人=下人,

    難養的“養”=相處、侍候,

    孔子的意思是:夫妻之間,主僕之間,

    親近了呢,他們會端架子,

    疏遠了呢,他們又會有怨言,

    孔子的原意頂多就是吐槽下家人的相處之道。

    半點歧視女性的意思都沒有!

    下次再有誰對你這麼說,

    支援你直接打死他!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不是罵女子的。

    人們都認為這句話是在罵女人,是在將女子和小人類比。

    但是大家誤會了。

    這只是孔子對弟子說要如何對待小人,所以這並不是一句罵人的話。

    親愛的你,知道了這句話的意思之後,就不會再鬧出笑話了!

  • 23 # 今古雜壇

    全句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所以孔子已經把“難養”的原因完整解答了。

    至於很多人拿這句話攻擊孔子貶低女性,則是連基本中文語意都不通的表現。

    第一點:唯在句首是作為語助,無實意,沒有什麼“只有”的意思。

    第二點:“女子”在先秦指的是未嫁少女或是女兒,而論語中是把已嫁女性稱為“婦人”的,當然不在其中,女子逐漸泛指女性是後世的用法。孔子這是借少女不成熟的表現說明問題,根本談不上貶低所有女性。那些牽扯孔子母親的要麼失了智,要麼缺了德。如果連女孩和女兒缺點都說不得,說了就是貶低全體女性,那所有老師和老爸都沒法當了。

    第三點:“小人”本意是指地位低下者,但和“君子”一樣,早被孔子革命性的改造為對個人品質而非身份的定位。而且既然小人與女子相對,專指男性,為什麼沒人說孔子在貶低男性?因為這樣左棍沒法煽動所謂的“政治正確”反孔反儒。顯然說孔子貶低女性純屬無事生非、先殺後判的立場先行,最終目的是為了反儒反華。

    這句話的準確解讀應該是:不成熟的女孩和品質差的男人都很難相處,親近了會蹬鼻子上臉,疏遠了就要黑你。

  • 24 # 塵土風雨

    小人,心智未成人之人。

    女人,古人不給女性教育的權利,未有文而化之的人。

    孔子本義,人在世,無文無禮,無規無矩,不足以和諧交流,不足以給世界貢獻前進的動力。

  • 25 # 愛讀書的傑哥

    孔子所說“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說的非常貼切,源自於日常生活,對普通家庭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刻劃的生動形象,所以千百年來流傳至今。

    現在有些女人,結婚前是看男人有什麼樣的房,什麼樣的車,年薪多少萬,結婚以後又是嫌棄男人沒有空閒時間陪自己。還有些女人,男朋友天天陪著,做上好吃的喂著,還嫌男人沒有陽剛之氣,這就是典型的“近之不遜遠則怨”,孔子當年的慨嘆放在今天也毫無違和感。因此,孔子說的非常有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足壇,職業生涯只為一支球隊效力的球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