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梅苑評史
-
22 # 坐看東南了
明朝的內閣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發明,它既先進又弱後,但總體上是先進的。
明太祖朱元璋之前,朝廷管理國家主要是靠宰相,由宰相負責各項政務,統攬六部,對皇帝負責。但是,這樣的話,宰相的權力很大,容易威脅皇權,架空皇帝。於是朱元璋就廢除了宰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但是事情太多,根本管不過來,沒有助手則無法開展日常工作,於是他就招聘了一些秘書,幫助它查閱資料、提提意見等。這就是內閣制度的雛形。
後來,到明宣宗時期,內閣制度就基本定型,內閣就相當於是大明皇帝辦公室,所有辦文事項皆有內閣先提出意見,供皇帝決策。但是,由於內閣提的意見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所以皇帝一般不能反駁,如果反駁,除非有更充分的理由,事實上皇帝基本都是同意內閣的意見。這樣,內閣事實上又有了宰相的權力,只是沒有宰相之名。內閣制度總體能保證政務能得到比較妥善的處理,又不會威脅皇帝。
明朝內閣制度就是後世各級辦公廳(室)的原型,有了辦公廳(室),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
23 # 如今方知我
把觀點放在最前面:明朝的歷代皇帝南征北戰,各種作怪,還能維持二百七十六年的國運(1368年―1644年 ),全依賴此制度。內閣制度,是明朝開創並完善的,它使封建專制王朝的行政制度更加完善,對後世影響深遠 。同樣,一個更完善的行政制度,也會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為什麼呢?
下圖,為整理的一張明朝官制的分佈圖:
它看起來(實際也是)特別扁平,這也是現代很多企業推崇的扁平化管理,最大的特點就是:天下事,皇帝需要事事過問(管的事情多,代表權力就越大)。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直接原因便是:廢除了宰相,後又建立了內閣制。
那麼,內閣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全國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彙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六部。即:皇帝決策、內閣議事、六科校對、六部執行。本來都是由宰相干的活,現被拆分細化。內閣議事制,與現行的人民代表大會相似,不同的是人大具有一定的決定權,但本質上是相通的。
內閣的存在,提高了皇帝的底線。
在建立初期,內閣是皇帝的專職參謀(不帶長),人數一人至七人不等,都是有學問的大儒。所以,這些人議出來的政策,大多都很靠譜。如果,不是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頻發,民生難以維持,明朝也不至於滅亡。但天災人禍,避無可避,時也命也。
後期發展,首輔(參謀長)主事,話事權愈增。但因為沒有決策權、執行權,議事權再大也難以威脅到皇權的安危。明朝沒有一位皇帝被內閣輔臣所殺,也正是此因。
內閣制度的形成,是明朝總結歷朝歷代盛衰成敗之因,根據國家發展需要的開創之舉。
另:朱元璋的宗藩分封制,我認為有另一層意義:即使你反了,天下還是姓朱。
以下為:秦、漢、隋、唐、宋、元的國家行政制度(官制),可從中對比。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國家。是以皇帝為首、士大夫為輔的、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非常具有開創性,同時,也被後世歷朝歷代所承襲。
當然,也導致了之後幾千年的皇權與相權衝突。
下圖為秦朝的行政制度(官制),從中可以看出:君賢臣忠,則天下昌盛;君庸臣奸,則天下傾覆。相對於周制,如皇帝勢弱,丞相專權,沒有諸侯能夠勤王,這也是郡縣制在當時的弊端。所以,秦二世而亡。
漢朝(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東漢:25年—220年)漢朝,在秦朝行政區劃分上,增加了諸侯國(下圖框選處),這是吸取了秦王朝滅亡的教訓,同時,結合了周朝分封制,讓政權更加地穩固。丞相專權時,諸侯可以勤王。
《漢書·百官公卿表》:“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綠綬,掌治其國。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眾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漢朝。”
漢武帝為了加強權利的平衡,設立了大司馬為首的內朝,和以丞相為首的外朝相對。這種內外分治的制度,在隨後的漢帝國中,使相權與皇權此消彼長。
同時,漢朝也在三公之上設立了上公,雖為榮譽職位,無實職實權,但也有制約相權的意思。(東漢略有不同:以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總領政務,為的是削弱三公權力,其實,換湯不換藥,太傅就是事實上的丞相)
正是這幾個改變,漢帝國比秦多了近400年的國運。雖然,中間被王莽的竊取了15年的權柄,但不影響,這一制度的偉大。
西漢與東漢的滅亡,起因皆是:皇帝勢弱,諸侯勢大,外戚、宦官干政。最根本上的原因也是皇帝勢弱,這也是封建制、分封制的弊端。
隋朝(581年—619年)為什麼把隋朝列出來?我是想,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記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莫大的智慧、決心、勇氣的,而隋朝,它就是!
隋朝開創了科舉人才選拔制度,這是區別之前任一朝代的官員選拔機制。新的選拔制度,代表會有不同階層的可以當官,舊有階層的權力得到削弱,同時,也緩和了皇帝與士大夫、皇帝與民、士大夫與民等之間的矛盾,更有利於皇權的長治久安。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且成效明顯,在政治上,開創的三省六部制對後世影響深遠。如若不是改革力度太大,且連年征戰導致國力透支過度,它也不會如此命短。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當時的三省六部體制已經非常完備,各部門職責明確,相互配合又相互監督。
三省長官(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皆為宰相,宰相權力進一步削弱。
相較於隋朝,唐朝在地方設定了節度使:一是為了邊防,二是為了能有勤王兵力。後因安史之亂,節度使缺乏監督且權力太大,割據成了藩鎮,唐朝也是因此而亡。
唐朝的滅亡,也是驗證了再好的行政制度,也是需要智慧執行的。同樣,皇權在內部並沒有得到完全的保障。
宋朝(960年—1279年)宋襲唐制,又在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削弱宰相的權利,使宰相權力三分(中書省、樞密使、三司使的事權重相近)。
宋也開創了,部門長官有名無實權的官場規制,即官稱和實職的分離制度,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權的是“宰執”,而不是宰相,宰執是由皇帝直接指派有賢能者任職。
同時,吸取前朝教訓,重文治抑武官,以文官掌地方軍務首長官(中央指派),雖一般都不到崗,但對地方軍隊實際掌權者有很大的節制作用,軍糧、軍官、軍餉都要依仗文官。
政權、兵權、財權、司法權都集中於君王,也避免了前朝的武將、後宮、外戚、宦官的干政情況。
至此,皇權得到了保障。但也正是,官場的互相制約,導致軍隊戰力不高,難御外辱,宋朝也是因此滅亡。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為少數民族建立政權。在行政制度,創新性地在地方設定了行中書省制度。
元朝的行政制度是襲宋,只是,得其形而不得其意。社會上層結構混亂,權力傾軋,政變頻繁,也是其未能實施政策的主要原因。因為,對於權貴階層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同時,實行人種的地域等級制度;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民間起義頻繁,讓元朝政府無暇顧及民生髮展,終導致國力衰微,走向滅亡。
-
24 # 木易1989
明朝的內閣制度確實要比其他朝代要先進 或者說內閣就是朱明王朝的保險 即便出現了皇帝昏庸 不理朝政 內閣也能代替皇帝 使國家機構正常運轉 但是碰到萬曆和崇禎這爺孫兩個 內閣也救不了明朝
回覆列表
我認為明朝內閣制度相較於之前的各個朝代的制度,內閣制度的確是要先進一些的。
首先,處理政務上。
由於,都是面對面,臣子間顧及臉皮,容易導致一些疏漏,即使有人看到,他也要再三思索是否會交惡上書之人。即使是反對,其言辭一般也比較婉轉,不會過激,所以難免的會出現許多漏洞。
但是內閣不同,內閣有‘‘擬票’’的權利,最終決定的是皇帝的硃批。
也就是說,類似於幫皇帝找了一幫提意見的,以前皇帝接觸的都是事件本身,而皇帝又遠離民間官場,容易誤判。而現在皇帝除了能看到事件的描述,還有數位柱國大臣的分析、建議,處理政務的效率提升了一個臺階。
其次,增強中央集權。
內閣幫助皇帝將外放給臣子的權利集中在內閣,皇帝又透過錦衣衛、東西廠掌控內閣大臣的舉動,皇帝一下子將全天下的權力全都抓在了手上。
而且內閣政務繁重,這些大臣實在沒精力想多的。
最後一個,內閣制度的產生其實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結果,是君主立憲的前身,這是歷史的大進步。
只可惜,明朝滅亡太快,還沒有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