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愛文者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知道的真理。

    我一直將這句話銘記於心。

    人活一世,遇人,遇事,不要不懂裝懂,一定要謹言慎行,一言九鼎。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話不可以亂講。

    君子說到就要做到,人對自己說的話要負責任。

    我不論是對朋友還是身邊的人,就是言出必行。

    這句話也一直規範著我的人格和言行,讓我活著無愧於天地,更無愧於父母。

    讓我成為一個謙謙君子。

  • 22 # 餘生請請微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小時候希望趕快長大,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感覺時間彷彿在流逝般飛快,一晃一天,一晃又一年,珍惜當下。

  • 23 # 流水浮雲001

    《論語》中皆為名言佳句,有很多也耳熟能詳。然而感觸最深的,卻是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錯誤理解。

    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知識,並且時常去溫習,是很能說的(即口才好)。這是我憑自己的理解能力的解說。

    高中時,語文老師告訴我們,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功課,並且及時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雖然不明白複習功課的快樂,但這推翻了我之前的誤解,引起了我的探索古文化的興趣。

    近日,又讀到了這句話,卻推翻了之前的所有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時"字的理解,依據"遺忘曲線″圖的規律,記憶內容會在學習後的七天之內,呈指數級規律遺忘掉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溫習時只要反其道而行即可。

    如此看來,"學而時習之"之"時",應該是“按時"的意思,這個"時"的執行,最好是參照"遺忘曲線圖"。這樣的學習,才可以說是“不亦說乎”。這才可能最符合孔子的本意。

    或許孔子並沒有讀過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但能把書讀到"韋編三絕"的程度,說明他對學習方法的掌握也不簡單,否則何以《論語》開篇就是《學而篇》。

  • 24 # 弘毅國學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弘大的氣魄,剛毅的決斷,為了文化事業,擔負起重任,死而後已。就是這句話,代表了我自己的精神,也是我起的名字。十幾年初學國學,那會國學根本不像現在這麼流行,當時自身古文水平有限,文化經典原文基本上看不太懂,某些人那粗糙的解釋也是不知所云。本著對宇宙人生真理的追求,抱著一腔熱情,白天工作,晚上自己捧著書本讀到12點乃至2點,第二天工作時間卻在椅子上打瞌睡。有的人看到我的書,簡直像見到了洪水猛獸,感覺這孩子是不是腦袋出了啥問題,竟然把這些老古董拿出來研究。

    畢竟這些在某些人口中是落後的東西,最開始的時候,自己也是對經典半信半疑,沒有人指導,全憑興趣摸索著去學習。直到買了上萬塊錢的書,天天讀,讀了一年以後,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古人苦口婆心地把這些東西流傳下來,難道就為了騙將來的我們,這買賣也太不值得了。幾個普通人會講仁義道德,壓根就不會奔著那個方向要求自己,只關心自己的荷包滿不滿。什麼都需要對比,對比之下我被古人這種高尚的情操深深地感動了,從此對於儒、道、釋這些經典中所要表達的精神深信不疑,一直堅持不懈地去學習、實踐。時間一去就是十年,直到十年後讀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句,更是感慨良久,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自己走的冤枉路,自己的心聲,都寫在這句話裡面了。文化復興,任重而道遠,需要一位位弘毅之士,死而後已。

    中華文化歷經波折幾次衰敗,近代更是一蹶不振。其實造成我們今天落後的,恰恰不是以前人們所詬病的傳統文化,卻是因為我們的文化產生了斷層,失去了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就像一個外表很強壯的人,卻沒有思想,在曾經的歲月中慢慢衰弱下去,被打倒乃至一蹶不振。要想重新站立起來,唯有重新審視自己的優良文化傳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萬不可像以前一樣,全都一棒子打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任重而道遠。

  • 25 # 立安精舍

    不邀自來,冒昧了。賢兄多指教。

    鄙人感觸頗深的,就是小學生都能背誦的《論語》開篇首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年少時,對華夏文化理解體會不深,對《四書》部分章句雖能成誦,但大多是“風過耳邊,水過鴨背”。隨著年齒漸長,結合人生閱歷反覆涵永,許多道理才能有澄悟之感。《論語》就是如此,如同一顆橄欖,初嘗而覺澀,漸入而有深永之味,最後歸於《詩·大序》所云: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圖/宋本《論語集註》,中華再造善本

    文字學的理解

    清末名臣張之洞在《書目答問》中說過:由小學入經學者,其經學可信。傳統上,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基礎學問就被稱為“小學”。我們可以用《說文解字》中文字學的方法,解釋“學而時習之”的關鍵字:“學”。

    “學”古時寫作“斅”,上“臼”是雙手,“爻”就是天地往來、陰陽交錯之文,中“冖”表示矇昧,下“子”是幼童、少年或需要學習的人,右“攴”是小擊,即輕輕敲打。將這些字合起來,可以理解到,古時候的“學”,意義與“教”有密切聯絡。即矇昧之人,需透過師長的教育活動,令其學習、效法、覺悟天地往來、陰陽交錯之大德,從而祛除矇昧,達到物我誠明之境地。

    因此,從文字學的角度分析“學”字,關鍵是在理解“爻”字。《說文解字》上講,“爻者,效也。”即效法之意。從字形上,就是兩個“×”重疊,“×”表示互相交錯。例如,“五”小篆寫法是上下各一橫,表示天與地,中間為“×”,表示陰陽在天地之間交錯。

    這裡的天地,天者為乾,健運高遠,自強不息;地者為坤,廣袤悠遠,厚德載物。這裡的陰陽,指太陽與月亮,月亮古時稱太陰。太陽剛健盛大,光照萬物;月亮吸納陽光,柔和優美。太陽與月亮往返升降,照耀、滋養人與萬物。我們人類,效法天地陰陽之動,就是人文。以天地陰陽之大德來教化,就是文化。

    許慎《說文解字》說:學,覺悟也。朱熹《論語集註》中對這句話註釋也是“學者,覺也”,其實是淵源自《說文解字》。經過一番辨析,再來理解這個字和這句話,會有更深微透徹的體悟。

    文化蘊涵的理解

    華夏先王與聖哲就是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之中開創了人文文化:詩書禮樂。

    因此,“學”的第一重含義,是學習先王典章、禮樂制度;第二重含義,是效法、學習、覺悟天地之大德。當然,因為華夏文化是天人交通、天人合一的文化,所以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

    從這個意義上說,華夏文化,就是效法天地之大美,效法聖哲之教化,效法祖宗之遺澤。一言以蔽之,敬天法祖。正如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圖/天行健(此圖源自網路,侵刪)

    華夏先王,就是在敬天法祖之中,創造河圖洛書、禮樂教化。其代代相承的盛德大業,凝聚成《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此即先王典章、詩書禮樂,是華夏開天闢地以來歷代聖哲道德文章的結晶,是為華夏文明的總源頭。後經孔子刪述,開出澎湃不已的文明力量,源源不斷地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理解了“學”的深層含義,對“習”字理解就容易了。“習”古時寫作“習”,上“羽”代表飛鳥,下“白”是“自”的變體,不讀bái,而讀為zì,本義指“開始”。既是聲旁,又參與構成其意義。《禮記》中說,鷹乃學習。就是幼小蒼鷹羽毛始生,開始反覆練習飛翔。用在“學而時習”句中,意指效法、學習先王典章和禮樂制度,而時時反覆實踐、踐行。學與習相提並論,是既重視經典之學,又重視禮樂踐履。通俗說,就是既要重視文化學業,又要重視道德實踐。事非經過不知難,沒有經過踐行訓練,難以看出一人德性與智慧是否充盛。

    因此,夫子教人,特別是對青少年,又講究從親切、淺近的地方著手,一步步往上攀登。所以《論語》裡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中庸》裡說,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所以我們的禮樂文明,大則範圍天地,小則入於無間。近到得體著衣、晨昏定省,是文化教養;遠到學究天人、為民立命,也是文化教養。

    天與人、學與習,有如此豐富深遠的文化蘊涵需要去探尋,豈能不“說”呢?豈能不如顏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呢?

    不是題外的題外話

    當前國人對《論語》和傳統文化經典感到陌生,甚者激烈持反傳統意見,根本原因之一,應是對經史之學的文化淵源不瞭解,對華夏先王賢哲之苦心孤詣,缺乏“同情之理解”(陳寅恪語),缺乏“溫情與敬意”(錢穆先生《國史大綱》序)。因此無法深入體會華夏文明之雄偉、正大、修遠。

    正如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對至聖先師孔夫子,就持一種鄙薄的態度:

    “只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

    黑格爾是站在所謂“深刻的”絕對真理的角度,用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產生的理性虛驕,來看待人的存在。西方中心主義,不客氣說一句,就是井底之蛙。因此,得出如此結論,並不奇怪。

    華夏文化中,從來都不會在人間永珍之外懸置一個遠在天邊的“純粹理性”,空對空地雕鏤“天花”,對近在己身的道德困境卻束手無策。像叔本華,在西方語境下,是“重要哲學家”,但就是這樣一位哲學家,卻因為性情狂躁殘暴而將自家女僕從樓上活活扔下去。如果是在中國,這樣的人,能被稱之為“哲人”?!

    因此,作為受華夏文明沾溉良多的國人,如果依然像黑格爾等西方人那樣看問題,依然以不能以溫情與敬意去深入理解我們的經典及其文化蘊涵,那就很遺憾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男的從來不給女朋友過任何節日,是不是早該對他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