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3
回覆列表
  • 21 # 三袋大菠蘿

    目的是把掙錢和做事這前兩個環節脫鉤。

    大家知道,做事需要涉及各種細節和溝通,非常影響時間與精力。轉包出去可以省時省力。

    還有一個:很多國家單位的專案申請需要企業有各種資質,這是專案硬門檻,很多招標書上會寫上這些要求。然而很多有能力做事的下游企業卻並沒有這個資質,那麼有資質的上游企業透過某些手段競標成功後再轉包下游企業完成工程,就可以空手套白狼掙錢。

    這也算中國這些單位做事的一些缺點吧。

  • 22 # 土木三師

    層層轉包,目的當然是賺錢,而且是不勞而獲地空手套白狼,雁過拔毛,過手留油,到最後就只有一分錢一分貨了唄。

    其實工程發承包方面是有規定的,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執行和監管不到位,造成了肢解發包,違法分包,層層轉包的亂象,最後直接用在工程上的錢就縮水了。

    按規定,明裡應該最多隻有總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三層,但暗裡是幾層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可能也不能全怪監管不到位,資質標準擺在那裡,規定的人員構成特別是工人的數量,是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工程的,而施工投標的“薄利”,也就只能“多銷”了。有資質的沒人,有人的沒資質,違法分包,層層轉包簡直就是解決這一死衚衕問題的絕配。

    寫太多也不一定有人看

    寫的也不知道對與不對

  • 23 # 法眼掃描

    我最近幾年連著代理了好多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有的有合同,有的沒合同;有的案件證據多到2000頁,有的證據只有人證;但無論案件多簡單,或者複雜,沒有一起案件沒有轉包過。

    甚至在陝北,有的工程已經轉包到第7層了。中間的分包商找不見後,最終的農民工只好跪在縣政府門口要求解決問題,政府只好將總包方叫來,好在錢不多,總包單位看在縣長的面子上,解決了糾紛。

    我認為轉包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有資質的單位無法中標,沒資質的單位卻能中標,所以中標後的單位就將工程轉包給沒資質的單位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得到有工程的資訊後,沒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已經聯絡好了業主單位,打點好了,但困於招投標法和資質的要求,只能找有資質的單位合作。

    如何合作?那就是沒資質的單位願意墊付投標保證金,保證能讓有資質的單位中標,但條件是中標後,有資質的單位必須將工程轉包給沒有資質的單位。

    有資質的單位轉包的時候,可以收取3-5%的管理費。

    2、有資質的單位沒有施工人員,需要轉包出去

    我們國家對建設施工資質要求比較高,包括每年要完成多少的工程量,有多少工程師等等。

    這些有資質的單位每幹一個工程的時候,都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員,但一年中總有沒有工程的時候,這些人員總不能白養著吧,在不養工人的時候,猛然中標了一個工程,就需要將工程轉包出去。

    3、因為要保住資質,所以也會產生轉包

    前面都說了,建設工程資質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建設工程施工一級資質的要求:

    1.1.3企業工程業績

    近5年承擔過下列4類中的2類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主體工程承包,工程質量合格。

    (1)地上25層以上的民用建築工程1項或地上

    18-24層的民用建築工程2項;

    (2)高度100米以上的構築物工程1項或高度

    80-100米(不含)的構築物工程2項;

    (3)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單體工業、民用建築工程1項或建築面積2萬-3萬平方米(不含)的單體工業、民用建築工程2項;

    (4)鋼筋混凝土結構單跨30米以上(或鋼結構單跨36米以上)的建築工程1項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單跨27-30米(不含)建築工程2項。

    為了完成這些要求,在別人能拿到專案的情況下,就願意將自己的資質借出去,變成了自己中標轉包的情況。

    4、層層轉包,質量難以保證

    層層轉包的情況下,每轉包一次,都扒一層皮,到實際施工人手裡的時候,因為工程款減少了很多,很難保證工程質量,實際施工人為了掙錢,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導致建設工程事故頻發。

    總包單位看著輕鬆了,但還是要對工程質量負責的,如果實際施工人偷工減料導致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業主單位是要追究總包單位責任的。

    總之,國家應該想辦法,阻止工程層層轉包的情況發生。

  • 24 # 文都楊稼

    工程層層轉包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必須的,利於管理。

    象現在的商品房建築,首先是開發商買下地皮,然後由建築設計院根據開發商的旨意設計出樓層建築圖紙,然後的流程就是對外招標了。

    這前來竟標的建築承包商必須要有達標的資質證書才有權利竟標。承建商中標後(不考慮內部操作流程),設立專案部,這專案部屬一級老闆,管轄著建築材料權(象沙石、水泥、鋼材、磚塊)不對外發包,二級老闆專門接納整體樓層的各項建築用工;到了三級老闆分工又細了,有人包外牆架子工,有人包紮鋼筋(目前43元/平方);有人包打混凝土;有人包木工(制模);有人包小工,砌牆,粉刷這些活;小工,砌牆,粉刷這然屬第四級小老闆承包了,承包提供小工大約22元/平方;承包砌牆17元/平方(地平面積);粉刷4.8~5元/平方。(這是今年縣級城市的價格)

    這樣的級級分工,是利於管理,合理收費,大家都有飯吃。

    第二種層層轉包,是空手套白狼,轉手倒騰,賺轉手差價,到了末端的小老闆只得加重工人的工作量和偷工減料來賺錢,所以在建築施工中這個現象是不允許的。

  • 25 # 太陽下的奔波

    工程層層轉包的目的是什麼呢?

    就國內工程市場的現狀而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幹活的獲得不了多少利潤,不真正幹活的卻是高利潤高薪,造成這樣的現況,我想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制度方面

    國家的工程發包制度要求一定規模的工程,必須採取EPC或者E+PC,而脫身於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設計院而來的工程公司或者是專案管理公司,它有他先天的優勢和不足,這種公司本身就是一個空殼,本身自己是沒有施工隊伍的,只有資質和一部分管理人員,它的架構就決定它拿下工程後要進行肢解發包,而且這一類的公司把價格一般都壓得很低,這就導致後面的公司要獲得一定利潤比較困難,所以只有向下層層轉包!

    2.經濟驅動

    目前工程投資一般都比較大,而業主為了便於管理,一般傾向於把工程交給一家或者數家單位進行實施,而且為了降低成本,也會設定攔標價,並且在中標之後在總價上還要下浮一定百分點!所以部分公司在利益驅動下,把一些輔助工程,甚至全部發包給一些不具備資質和業績的企業,包而不管,給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埋下大大的隱患!

    3.產業工人缺乏

    目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中培養的產業工人基本上已經自然淘汰,以前從人員大部分是農民工,作業隊伍比較鬆散,沒有很強的競爭力。所以在大多數工程投標中不能入圍。只有我們一些大的工程公司獲得一些工程,必然出現層層轉包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灌籃高手》中誰才是激勵櫻木在籃球道路上不斷前進的人?如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