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顧隴桃園廣

    笑是美,笑是天使;笑是幸運、笑也是財富;笑具有感染力,笑也是贈送給別人的熱情禮物。蒙娜麗莎的微笑,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也正是藝術的生命力,也正是大眾認可、熱愛的秘密。

  • 2 # 黑角尖尖

    首先你一定聽過蒙娜麗莎的微笑,然後久而久之你就會有了心裡暗示,等你再去看蒙娜麗莎畫的時候,如果你仔細盯著看,當然會感覺她在笑,其實她的最角是微微翹起的,只是弧度不大[笑哭]

  • 3 # 娛樂一哥小林

    先來說說作者吧,一代奇才達·芬奇,全名有點小長: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唸完好累!),不過他的身份更長: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科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這麼厲(niu)害(bi)真是沒誰了,他也確實是有資格擁有這些身份,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

    他擅長的領域太多了,雕刻、音樂發明建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等等等,既多才多藝,又勤奮多產,儲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他全部的科研成果盡數儲存在他的手稿中,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那麼作為達·芬奇傑作之一的《蒙娜麗莎》自然也不得了,這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畫中是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她在畫中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這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體”分析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內容和比例。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而哈佛大學神經科專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通博士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隱時現,是與人體視覺系統有關,而不是因為畫中人表情神秘莫測。利文斯通說:“笑容忽隱忽現,是由於觀看者改變了眼睛位置。”她表示,人類的眼睛內有兩個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視網膜上的淺窩)負責分辨顏色、細緻印記。環繞淺窩的外圍部分則留意黑白﹑動作和陰影。據利文斯通說,當人們看著一張臉時,眼睛多數集中注視對方的雙眼。假如人們的中央視覺放在蒙娜麗莎的雙眼,較不準確的外圍視覺便會落在她的嘴巴上。由於外圍視覺並不注重細微之處,無形中突出了顴骨部位的陰影。如此一來,笑容的弧度便顯得更加大了。不過,當眼睛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中央視覺便不會看到陰影。

    以上畢竟是後人分析的,具體繪畫時的心態、想法,也只有達·芬奇本人知道,現在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蒙娜麗莎》充滿神秘感,所謂物以稀為貴,《蒙娜麗莎》數百年來一直被譽為最名貴的肖像畫,60年代估計此畫價值已達1億美元。經過政府允許,從1962年12月14日至1963年3月12日,先後到美國的華盛頓和紐約市展出,轟動了全美國,許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一睹為快。由於參觀的人太多,據說展覽會規定每個觀眾只能在《蒙娜麗莎》畫像前面停留3秒鐘。以後該畫又借到日本展覽,轟動的程度更勝於美國,據說每位觀眾只能看2秒鐘。好吧,我只能表示日本連3秒鐘的快感都不給,簡直了!

  • 4 # 幸福種子書友會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在1503年至1517年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每年到博物館現場觀賞這幅神秘高達600萬人。

    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每個人對她的迷之微笑的感受似乎都不統一,有的覺得她是在莞爾一笑帶著溫柔,有的覺得她態度莊重帶著嚴肅,有的覺得她眼中有淚略含哀傷,有的甚至從她的眼神看到了揶揄和嘲諷的意味。更有人在不同的時間去欣賞這幅畫每次的感受都大相徑庭。

    原因就是在這幅畫裡的蒙娜麗莎的臉上,關係在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奇怪的是這樣的情況一般只會在有稜有角的雕塑上才會有明顯光線變化的情況出現,在油畫上出現這樣光線的明暗變化只能說明達芬奇的繪畫手法之奇特。

    人們對《蒙拉麗莎》這幅油畫的研究已不侷限於藝術專業,在科學家眼裡這幅畫同樣有研究價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就曾應用“情感識別軟體”分析出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的內容及比例:高興 83/100,厭惡 9/100,恐懼 6/100,憤怒 2/100。

    從油畫的相反方向去分析觀眾的原因,哈佛大學神經科專家利文斯通博士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隱時現,是與人體視覺系統有關,而不是因為畫中人表情神秘莫測。這樣顛覆的理論讓大家瞠目結舌,原因不是在於畫的神秘,而是人體視覺神經活動對不同對比和光暗的反應。利文斯通說:“笑容忽隱忽現,是由於觀看者改變了眼睛位置。”他表示,人類的眼睛內有兩個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視網膜上的淺窩)負責分辨顏色、細緻印記。環繞淺窩的外圍部分則留意黑白﹑動作和陰影。正常人與人見面時,通常都會目光注視對方的雙眼,透過眼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活動。大多數欣賞《蒙拉麗莎》時通常會把注意力集中也就是中央視覺放在蒙娜麗莎的雙眼,而其他較不準確的外圍視覺便會落在她的嘴巴上,外圍視覺的缺陷是不能注意到細微之處,這樣無形中突出了她的顴骨的陰影顯示。在欣賞者的眼裡,笑容的弧度便顯得更加大了。不過,當眼睛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中央視覺便不會看到陰影。利文斯通說:“如果盯著她的嘴巴,便永遠無法捕捉她的笑容。所以”蒙娜麗莎的笑容若隱若現,源於人們的目光不斷轉移。

    1993年,加拿大美術史家蘇珊·吉魯公佈了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她說蒙娜麗莎那傾倒無數觀賞者的口唇,是一個男子裸露的脊背。這一論斷看似新鮮又荒誕,然而結合達芬奇這樣一個集畫家、雕刻家、建築師、工程師及科學家等多種才藝於一身的“怪傑”,還是很有說服了的。達芬奇行為怪異,鶴立獨群,喜歡穿粉紅色外套,甚至在鬍鬚上毫無顧忌地塗上五顏六色,為了人體繪畫的研究還解剖過不下30具死屍。他還是個左撇子,習慣從右到左倒著書寫,讀出他寫的東西需要藉助鏡子。因此藉助鏡子亦不失為欣賞者讀畫的一種方法。反向從鏡中看蒙娜麗莎抿著的笑唇,與一個背部線條分明的結實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十分相似。 確實,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欣賞這幅畫,人們都會得到不同的感受。那高貴迷人的微笑時而溫文爾雅,時而略帶哀傷,時而安詳嚴肅,時而又有幾分諷嘲與揶揄,神秘莫測的微笑顯露出人物神秘莫測的心靈活動。

    幾百年來,“微笑”的新解層出不窮,進而對蒙拉麗莎本人的研究也是層出不窮,包括相貌,身份,地位。諸如微笑不露皓齒是因原型雖典雅美麗卻口齒不齊;原型因愛女夭折,憂鬱寡歡,難掩悽楚之態;更有甚者,把蒙娜麗莎從貴婦寶座上推落下來,把原型貶為妓女,故而微笑中帶著譏嘲和揶揄。各國學者也與娛樂記者一樣樂此不疲的挖出不少“新聞”。 美國的約瑟夫·鮑考夫斯基博士認為:“蒙娜麗莎壓根就沒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說明她想掩飾自己沒長門牙。” 法國里昂的腦外科專家讓·雅克·孔代特博士基於蒙娜麗莎半個臉的肌肉是鬆弛,推論出她剛得過一次中風,臉歪著所以才顯得微笑。 英國醫生肯尼思·基友博士從她的臉上流露出滿意的表情,面板鮮嫩,雙手交叉著放在腹部推出她懷孕不久。性學專家推測:蒙娜麗莎剛剛經歷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現出令世人傾倒的微笑。 還有一種近乎無稽之談的說法:她的表情就像吃了苯氨基亞胺似的,顯得很陶醉,這是吃完巧克力後人體內產生的一種歡愉激素。這種說法很少有人相信,因為當時還沒有巧克力呢。

    還有一種說法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自畫像,因為畫中的左邊的地平線比右邊的低讓蒙娜麗莎的左側看上去比右側大,歷史上左邊代表女性,體現達·芬奇崇拜女性。從埃及傳說中主管男性生殖器的神叫阿蒙(Amon),主管女性生殖器的神叫伊西斯(Isis)——古代文字中曾將其讀做L"ISA,因此Mona Lisa就是暗示AMON L"ISA,即蒙娜麗莎非男非女,是兩性的融合體。

    不知道這樣多的專家解釋能不能讓大家對《蒙拉麗莎》這幅畫之外的內涵有更深的理解呢。

  • 5 # 冷漠的大娛樂家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該畫被畫在一塊麵積僅77×53釐米的白楊木畫板上,畫中描繪的是一位面露微笑的女士,而這個笑容也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笑容”。蒙娜麗莎是英文“Mona Lisa”音譯,出自於達·芬奇去世31年後,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理論家喬爾喬·瓦薩里編寫的《藝園名人傳》。

      據喬爾喬·瓦薩里書中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女士應該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妻子麗莎·喬孔多,嫁給丈夫前名為麗莎·蓋拉爾迪尼。麗莎在19歲時嫁給喬孔多,丈夫去世後她做了修女,於63歲時去世,蒙娜麗莎的意思就是“麗莎夫人”,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

      也有說《蒙娜麗莎》中的女士是佛羅倫薩當時一名政府要員的妻子,因為達芬奇晚年說過一句話,“巨人朱利奧·美第奇委託繪製的一位佛羅倫薩貴婦”,這幅畫前後耗時四年才最終完成。《蒙娜麗莎》畫完後,達芬奇總是隨身攜帶。達芬奇去世後,所有畫作便歸了學徒們以及助手依爾·沙萊所有。

      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撰文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是達芬奇利用了人眼產生的錯覺。人的雙眼中心位置對較亮區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區域敏感,而達芬奇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當你盯著她的眼睛時你不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在微笑;而你盯著她的嘴時你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沒在微笑。不過,有專家表示如果把《蒙娜麗莎》倒過來,參觀者立即會產生深深的恐懼感。

      不僅如此,2015年美國業餘油畫家皮奇裡洛破解了《蒙娜麗莎》畫作中隱藏了500年的秘密,他將《蒙娜麗莎》複製品順時針旋轉90度,發現頭部背景中有三種動物,分別是獅子、猿猴和水牛。另外,還發現在蒙娜麗莎的身體左側有一隻很像鱷魚或蛇的動物。

      筆者還注意到,早在2010年義大利全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就公開宣稱,“放大蒙娜麗莎的眼睛,會發現裡面有字母和數字。”由於《蒙娜麗莎》這幅畫實在太出名了,目前關於它的研究還在繼續。

      參考資料:揭秘世界名畫《蒙娜麗莎》

  • 6 # 曉侃娛樂

    弗洛伊德曾將蒙娜麗莎這個笑容理解為畫家對他母親感性的懷念。其他人將它描寫為天真的、誘媚的或甚至於出神的或悲傷的。也有學者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是因為達芬奇利用了眼睛的錯覺。眼睛的中心部位一般對較為亮的區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的區域敏感。人一般確認笑容時主要是靠嘴唇和眼睛的形態特徵判斷。而達芬奇就是利用了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

    如今,經過多年對於蒙娜麗莎臉上神秘莫測表情的種種猜測,德國弗賴堡大學醫學中心、弗賴堡大學心理研究院以及弗賴堡心理學與心理健康前沿研究院(IGPP)可能已經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該研究,觀看者在理解這幅畫作時顯然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所以可以說蒙娜麗莎的臉上幾乎可以展現出任何你想要有的表情。而研究者確切地發現,所有的研究參與者幾乎都覺得蒙娜麗莎是開心的。

    由弗賴堡大學于爾根·科恩邁爾(Juergen Kornmeier)博士和他的同事盧德格爾·特巴茨·範·埃爾斯特(Ludger Tebartz van Elst,弗賴堡大學醫學中心精神病學與心理治療部門的高階主任醫師)領銜的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實驗證明即便並不存在快樂的表情,人們仍舊傾向於先看到快樂的部分①。在他們的測試中提供了蒙娜麗莎8個不同弧度漸變的嘴巴影象:跟原作相比,4個顯得稍微“更開心一些”,另外4個則微微顯得“更悲傷一點”。

  • 7 # 阿楠說娛樂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該畫被畫在一塊麵積僅77×53釐米的白楊木畫板上,畫中描繪的是一位面露微笑的女士,而這個笑容也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笑容”。蒙娜麗莎是英文“Mona Lisa”音譯,出自於達·芬奇去世31年後,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理論家喬爾喬·瓦薩里編寫的《藝園名人傳》。

      據喬爾喬·瓦薩里書中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女士應該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妻子麗莎·喬孔多,嫁給丈夫前名為麗莎·蓋拉爾迪尼。麗莎在19歲時嫁給喬孔多,丈夫去世後她做了修女,於63歲時去世,蒙娜麗莎的意思就是“麗莎夫人”,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

    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撰文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是達芬奇利用了人眼產生的錯覺。人的雙眼中心位置對較亮區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區域敏感,而達芬奇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當你盯著她的眼睛時你不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在微笑;而你盯著她的嘴時你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沒在微笑。不過,有專家表示如果把《蒙娜麗莎》倒過來,參觀者立即會產生深深的恐懼感。

    不僅如此,2015年美國業餘油畫家皮奇裡洛破解了《蒙娜麗莎》畫作中隱藏了500年的秘密,他將《蒙娜麗莎》複製品順時針旋轉90度,發現頭部背景中有三種動物,分別是獅子、猿猴和水牛。另外,還發現在蒙娜麗莎的身體左側有一隻很像鱷魚或蛇的動物。

    由於《蒙娜麗莎》這幅畫實在太出名了,目前關於它的研究還在繼續。

  • 8 # 菲侃娛樂

    也許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已經征服了全世界,但這並不是唯一出自里昂納多·達芬奇的神秘微笑。研究人員對這位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進行了仔細檢查,聲稱已經解開了達芬奇創造“難以捉摸的微笑”的秘密。達芬奇在十五世紀末完成《蒙娜麗莎》前,使用了一種特殊手法為拉貝拉公主畫了一副肖像《美麗公主》。達芬奇透過混合顏色來利用觀賞者的周邊視覺,所以人的嘴巴形狀會因為觀賞角度不同而變得不同。謝菲爾德海蘭姆大學和森德蘭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直接觀賞時,人的嘴巴線條明顯向下。然而,當觀賞者注意別的細節時,余光中人的嘴巴是上揚的,就像蒙娜麗莎。這種技術叫“渲染層次法”(sfumato),蒙娜麗莎和拉貝拉公主的影象中都運用了它。其他藝術家都嘗試使用相同的技術,但沒有一個人能像達芬奇那樣運用得遊刃有餘。“每當人們想要抓住的時候,微笑就會消失。我們稱這種錯覺為‘難以捉摸的笑容’。” 謝菲爾德海蘭姆大學的研究員亞歷山德羅和米歇爾·紐貝里在《視覺研究》雜誌發表的論文中寫道。為了能找出達芬奇畫出錯覺效果的技巧,研究者們設定了一個測試,志願者們需要在遠處觀看肖像或者模糊的影象。透過多次實驗,研究人員發現了影象的不同角度和水平的模糊程度可以影響觀賞者的視覺。他們要求志願者觀察拉貝拉公主、蒙娜麗莎還有另一個同時期出自皮耶羅·波拉約奧洛的女性肖像。首先,他們進行了一些測試,看觀眾與肖像的距離是否會影響他們的視覺。他們發現,從遠處看時,拉貝拉公主和蒙娜麗莎的笑容比同時期的女性肖像的更為明顯。他們還使用了數字技術改變每幅作品的模糊水平。結果表明,達芬奇的兩幅畫模糊度越高,人的笑容就越明顯。達芬奇製造的“錯覺”只在觀賞者不對人像嘴部聚焦時,才會出現。在最後一次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用黑色條形框遮住了人像的一部分,觀察是否是因為人的嘴巴或眼睛讓人們產生錯覺。當嘴巴被掩蓋時,錯覺沒有出現。但當眼睛被遮蓋時,人們觀察到了拉貝拉公主淡淡的微笑。索蘭左告訴《發現》:“達芬奇掌握這種技術後,將其運用到蒙娜麗莎和之後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相信,達芬奇是故意製造這種朦朧效果的。”

  • 9 # 優秀的戲中人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這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體”分析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內容和比例。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而哈佛大學神經科專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通博士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隱時現,是與人體視覺系統有關,而不是因為畫中人表情神秘莫測。利文斯通說:“笑容忽隱忽現,是由於觀看者改變了眼睛位置。”她表示,人類的眼睛內有兩個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視網膜上的淺窩)負責分辨顏色、細緻印記。環繞淺窩的外圍部分則留意黑白﹑動作和陰影。據利文斯通說,當人們看著一張臉時,眼睛多數集中注視對方的雙眼。假如人們的中央視覺放在蒙娜麗莎的雙眼,較不準確的外圍視覺便會落在她的嘴巴上。由於外圍視覺並不注重細微之處,無形中突出了顴骨部位的陰影。如此一來,笑容的弧度便顯得更加大了。不過,當眼睛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中央視覺便不會看到陰影。以上畢竟是後人分析的,具體繪畫時的心態、想法,也只有達·芬奇本人知道,現在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蒙娜麗莎》充滿神秘感,所謂物以稀為貴,《蒙娜麗莎》數百年來一直被譽為最名貴的肖像畫,60年代估計此畫價值已達1億美元。經過政府允許,從1962年12月14日至1963年3月12日,先後到美國的華盛頓和紐約市展出,轟動了全美國,許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一睹為快。由於參觀的人太多,據說展覽會規定每個觀眾只能在《蒙娜麗莎》畫像前面停留3秒鐘。以後該畫又借到日本展覽,轟動的程度更勝於美國,據說每位觀眾只能看2秒鐘。好吧,我只能表示日本連3秒鐘的快感都不給,簡直了!

  • 10 # 紫菀品月

    為什麼蒙娜麗莎能一直微笑?

    很多人第一次見到蒙娜麗莎是在小學的課本里,那時我們不太明白它的笑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只瞭解到這是一副名畫,還不具備高審美的我們依然被她甜甜的微笑迷住。蒙娜麗莎的優雅,蒙娜麗莎的美麗,正是這樣美麗的蒙娜麗莎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他們對蒙娜麗莎的微笑做了一些的研究,十分有趣。

    蒙娜麗莎現在是法國盧浮宮的收藏品,被製作於文藝復興時期,她的創造者是有名的世界畫家——達芬奇。從不同的角度看蒙娜麗莎會有不同的感受。盯著嘴角看,你會覺得她沒有在笑,感覺她神情略微的嚴肅甚至還能感受到一點點的厭惡;但是如果以她的眼睛為著眼點去觀察她時,你發現她笑得十分的開心,帶著一絲絲少女的喜悅,讓人感覺很舒服;從整體來看,扶著的木椅,背後的背景,人物與景完美的結合,暗暗的色彩,神秘感在不斷地上升,略顯含蓄,又不僵硬。儘管蒙娜麗莎沒有眉毛和睫毛,但是初看她沒有給人不舒服的缺失感,反而感受到的是歐洲女士的典雅。

    蒙娜麗莎繪於文藝復興時期,該時期是歐洲的思想解放時期,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於神說的“要學會忍耐”感到厭煩,他們希望自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享受現世的樂趣。這時的人們對於傳統思想展現出的是一種理性的叛逆思維。這在《蒙娜麗莎》中也有體現。

    蒙娜麗莎在達芬奇的筆下被畫到了腹部以下,這在中世紀教會看來是不符合禁慾的思想的。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蒙娜麗莎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人性的光輝,而不是濃濃的宗教氣息。《蒙娜麗莎》所表現的正是達芬奇等文藝復興時期的非世俗學者倡導的人性解放,反對迷信,追求及時行樂的人生幸福的開放觀念。

    我覺得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蒙娜麗莎不同的美麗,與達芬奇畫蒙娜麗莎的畫法技巧是脫不開聯絡的。這時總是會想到讀過的一篇關於達芬奇畫蛋的故事。為了畫好一個蛋,達芬奇用了一天又一天的時間,剛開始,他也疑惑師傅為什麼要讓他重複畫蛋。後來,他知道是為了將蛋的每一面都能夠描繪的淋漓盡致,也可以透過畫蛋培養自己觀察物品的能力,培養畫畫技巧。天才不是生而為天才,必將付出千萬分的努力與辛勤。

    《蒙娜麗莎》的繪畫中,達芬奇使用了自己創造的“漸隱法”技巧,將背景人物都處於陰影中,使其形象不會太明確,給觀者一種朦朧的神秘感。在明與暗之中,展示人物的形象美和畫面的魅力感。因為“漸隱法”的優秀,米開朗基羅•卡拉瓦喬對其也進行了相關的創新,李守白先生在畫畫時也特別喜歡採用“漸隱法”。

    科學家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蒙娜麗莎的創作經歷了四個階段,而且每一層都給人新的體驗。科學家認為第三層才是蒙娜麗莎的原貌。第一層只是一副草稿;第二層達芬奇用《佩戴珍珠髮飾的肖像畫》覆蓋了草稿;第四層就是油畫作品了,並且還在第三幅的基礎上,扭轉了蒙娜麗莎的臉和目光,使其從面向左邊轉向了右邊。是不是很神奇,學畫畫的應該都瞭解在原畫上修改畫作的困難,況且還要顛覆該畫,使其改變原來的形狀。

    但是難道達芬奇使用“漸隱法”就能是蒙娜麗莎從哪個角度看都 像是在微笑嗎?不僅僅如此,我們在對達芬奇的繪畫技巧感到驚訝時,別忘了,他還是一個科學家。他會的何止畫畫。

    科學家研究發現,《蒙娜麗莎》在被放大3.14倍的時候,這幅畫是嚴格按照1:1.618的比例,使其中心處在黃金比例上畫出來的。因此,不管我們從哪個角度去欣賞蒙娜麗莎,都會覺得她很有吸引力。

    達芬奇曾經學過人體解剖,並且已經達到了大師級別。他30年裡解剖過30多具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體,因此他對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熟悉的,他知道怎樣描繪人物才能使其達到最佳狀態。他甚至還打算出版解剖學原理畫作。除此之外,達芬奇還學過相關的工程學,小編覺得他對於比例線條應該也是比較敏感的,不然怎麼可以畫出如此高準確度的優秀畫作呢?

    對於《蒙娜麗莎》,我們還有很多的疑問需要探討,但是她的優雅確實是有目共睹的,令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 11 # 有坎

    這,既然是畫的微笑,當然給人感覺是微笑。

    畫上的是大笑就是大笑如圖1。

    還有一種,畫面沒有笑卻讓人心生敬畏並會心一笑,如圖二。

  • 12 # 美葉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該畫被畫在一塊麵積僅77×53釐米的白楊木畫板上,畫中描繪的是一位面露微笑的女士,而這個笑容也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笑容”。蒙娜麗莎是英文“Mona Lisa”音譯,出自於達·芬奇去世31年後,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理論家喬爾喬·瓦薩里編寫的《藝園名人傳》。

    據喬爾喬·瓦薩里書中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女士應該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妻子麗莎·喬孔多,嫁給丈夫前名為麗莎·蓋拉爾迪尼。麗莎在19歲時嫁給喬孔多,丈夫去世後她做了修女,於63歲時去世,蒙娜麗莎的意思就是“麗莎夫人”,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

    也有說《蒙娜麗莎》中的女士是佛羅倫薩當時一名政府要員的妻子,因為達芬奇晚年說過一句話,“巨人朱利奧·美第奇委託繪製的一位佛羅倫薩貴婦”,這幅畫前後耗時四年才最終完成。《蒙娜麗莎》畫完後,達芬奇總是隨身攜帶。達芬奇去世後,所有畫作便歸了學徒們以及助手依爾·沙萊所有。

    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撰文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是達芬奇利用了人眼產生的錯覺。人的雙眼中心位置對較亮區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區域敏感,而達芬奇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當你盯著她的眼睛時你不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在微笑;而你盯著她的嘴時你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沒在微笑。不過,有專家表示如果把《蒙娜麗莎》倒過來,參觀者立即會產生深深的恐懼感。

    不僅如此,2015年美國業餘油畫家皮奇裡洛破解了《蒙娜麗莎》畫作中隱藏了500年的秘密,他將《蒙娜麗莎》複製品順時針旋轉90度,發現頭部背景中有三種動物,分別是獅子、猿猴和水牛。另外,還發現在蒙娜麗莎的身體左側有一隻很像鱷魚或蛇的動物。

    筆者還注意到,早在2010年義大利全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就公開宣稱,“放大蒙娜麗莎的眼睛,會發現裡面有字母和數字。”由於《蒙娜麗莎》這幅畫實在太出名了,目前關於它的研究還在繼續。

  • 13 # 再見的再見39

    如果你感覺她笑那說明你經歷的少,如果經歷多了再看她都是辛酸淚,因為個人的經歷文化背景不同所以用自己的角度當下的心情境遇去理解這副畫她當然在笑,有天你心情不好再看她可能是哭泣,絕望,特定環境時間不同產生效果不同,所以研究畫文學需要探索產生它的背景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為轉移看待一件事導致自己的盲點

  • 14 # 奇葩題目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作者,它的作者是達芬奇。他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留了好幾處彩蛋,比如他的右眼在放大幾千甚至幾萬倍之後,會出現他的名字的縮寫。有個畫家在模仿他這幅畫的時候,突然在裡面發現了四幅動物。如果將兩幅蒙娜麗莎拼在一起,中間的圖案就像一個外星人。而且蒙娜麗莎很有可能是孕婦,因為他的手腫得很像孕婦。蒙娜麗莎的微笑被譽為最神秘的笑容。而且這幅畫始終保持著1:1.618的比例。這是一個黃金比例,所以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蒙娜麗莎,總感覺她都在微笑。

  • 15 # LYP天空之翼

    蒙娜麗莎的幼子剛剛夭折,她一直處於哀痛之中,知悶悶不樂。為了讓女主人高興起來,達芬奇在作畫時請來音樂家和喜劇演員,想道盡辦法讓蒙娜麗莎高興起來。

    這幅畫完成後,端莊美麗的蒙娜麗莎專臉上那神秘的微笑使無數人為之傾倒。

    後即以“蒙娜麗莎的屬微笑”喻指迷人的微笑或神秘莫測的微笑。

  • 16 # 軫念信箱

    達芬奇,生於1452年4月15日,他誕生的時候,正好處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他是一位全才,興趣愛好十分廣發,還在繪畫、雕塑和建築領域方面頗有造詣之外,閒暇時間還喜歡搞搞小發明。

    可以說,達芬奇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還是一位博學多才之人,其智商超高,簡直是無所不能。音樂、文學、解剖學、天文學等領域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跡,後人曾稱其為古生物學、植物學和建築學之父。

    總之,在人們的眼中,達芬奇就是一個曠世天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人。

    當然,若論成就而言,達芬奇最大的成就還是繪畫,其餘的領域只是他閒暇時間的愛好而已。在繪畫方面,他的作品總是充滿著一種神秘感,被後人評價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蒙娜麗莎》不是一副單純的畫,還是一幅被賦予了種種密碼的畫作。《蒙娜麗莎》一經問世,便引起了眾人的好奇心。

    《蒙娜麗莎》是誰?或許有些朋友還不知道,現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番。《蒙娜麗莎》是一幅達芬奇創作的油畫,和《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並稱為達芬奇三大名作,現收藏於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

    《蒙娜麗莎》這幅畫作,被畫在一塊麵積僅有77x53cm的黑色楊木板上,畫作中的女士沒有眉毛和睫毛,面龐看起來十分祥和。若是單看蒙娜麗莎的嘴巴,會覺得她沒怎麼笑;但當看著她的眼睛時,你會感覺到她一直在笑,是不是很神奇?

    在這幅畫中,有相關的研究人員經過一番研究後得出一種結論:從畫中人物的微笑中可以解讀出很多種情緒。這便是含有84%的快樂,9%的厭惡,6%的恐懼以及2%的憤怒。

    先不去管這些資料是怎麼來,僅從數字解讀,便感覺十分有趣,難道不是嗎?

    蒙娜麗莎,本名是麗莎·焦孔多,出生於1479年6月15日,祖上是貴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道中落,到了麗莎這一代,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了。

    雖然家中有一套別墅,但在一次因為付不起維修費,一家人最終忍痛搬離了故居。等小麗莎到了15歲的時候,便在家庭的安排下嫁給了一個從事絲綢買賣的富豪,這個人叫弗朗西斯科。

    婚後二人十分恩愛,沒多久麗莎就懷孕了,得到喜訊的弗朗西斯科瞬間激動不已,於是他決定找個有名的畫家,為妻子畫一幅畫,以此來留下妻子美麗的模樣。

    經過一番尋找後,最終將畫師人選敲定了,此人便是達芬奇。但由於當時的達芬奇比較忙,所以耗時四年才完成了此畫。作品完成後,達芬奇甚是喜歡,總是隨身攜帶。

    直到去世後,達芬奇生前所有的畫作便歸了學徒們以及助手所有。有一天,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花1.2萬里弗,從達芬奇的弟子中買下了這幅畫作,從此之後,《蒙娜麗莎》便被收藏於法國盧浮宮。

    前面說過,《蒙娜麗莎》這幅畫作,她的微笑是點睛之筆,當你盯著她的嘴巴看時,覺得麗莎可能好像沒有笑,但是在盯著眼鏡看時,卻又感覺她在微笑。

    法國工程師科特認為,達芬奇在畫作中採用了一種招牌畫法“暈塗法”,融合了共40層的油彩,這才營造出蒙娜麗莎嘴角模糊和陰影效果,初次看上去就感覺她在微笑。

    除此之外,還有專家指出,如果把《蒙娜麗莎》倒過來看,賞析這幅作品的人會產生一種深深的恐懼感。

    不僅如此,美國著名的業餘畫家皮奇裡洛還破解了畫作中隱藏了數百年的秘密。他將《蒙娜麗莎》的複製品按順時針旋轉90度,竟然在畫作中發現了三種動物,分別是獅子、猿猴和水牛。

    還有,義大利國家文化遺產理事會主席溫切蒂,藉助顯微鏡的觀察下,竟然從蒙娜麗莎的眼睛中發現了數個微笑中的字元,例如:右眼球上有黑色的LV字樣,左眼球上的字母看起來是字母CE,也可能是B或者S。

    不得不說,名畫就是名畫,由於這幅作品實在太有影響力,再加上其作者又是大名鼎鼎的達芬奇。

  • 17 # 西安交大黎荔

    500年來,人們對蒙娜麗莎若隱若現的微笑一直莫衷一是。當人們直接觀看時,她嘴角的傾斜角度無疑是向下的,不過,當我們將目光轉移到她的其他面部特徵時,她的嘴角則似乎微微上揚,形成一抹無法被直接欣賞的微笑。達•芬奇利用精妙的色彩混搭,也即“暈塗法”刺激著人們的周邊視覺,這種模稜兩可的曖昧效果是達•芬奇刻意為之。透過轉換不同的觀賞角度,蒙娜麗莎的嘴角會呈現出不同樣貌,笑得恍恍惚惚,異常迷離。當觀者努力去尋找微笑的時候,它就消失了,所以我們把這種視錯覺稱為“不可捕捉的微笑”。她緊抿住嘴角,廝守著對一切瞭然於心、而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公開的奧秘,在淡淡的、會心會意的微笑中,蒙娜麗莎體現了一種“得意而忘言”的境界——恰恰與中國古代哲學的況味不謀而合,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懸念或空白,而又不失其自身的飽滿與豐盈。

    其實,真正的微笑就是這樣的,微得很微妙,笑得充滿流動。微笑在嘴角,微笑在眼睛,微笑在每一個毛孔,但又不是確定的,僵化的,需要感覺不斷迴盪才可以把握。露出八顆牙的職業性微笑,不是那種發自內心的靈動微笑。在人前堆上的世故的微笑,其實在那敲鑼打鼓的微笑裡並沒有笑。

  • 18 # 一隻努力的阿澤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下為何感覺《蒙娜麗莎》一直在微笑?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該畫被畫在一塊麵積僅77×53釐米的白楊木畫板上,畫中描繪的是一位面露微笑的女士,而這個笑容也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笑容”。蒙娜麗莎是英文“Mona Lisa”音譯,出自於達·芬奇去世31年後,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理論家喬爾喬·瓦薩里編寫的《藝園名人傳》。

      據喬爾喬·瓦薩里書中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女士應該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妻子麗莎·喬孔多,嫁給丈夫前名為麗莎·蓋拉爾迪尼。麗莎在19歲時嫁給喬孔多,丈夫去世後她做了修女,於63歲時去世,蒙娜麗莎的意思就是“麗莎夫人”,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

      也有說《蒙娜麗莎》中的女士是佛羅倫薩當時一名政府要員的妻子,因為達芬奇晚年說過一句話,“巨人朱利奧·美第奇委託繪製的一位佛羅倫薩貴婦”,這幅畫前後耗時四年才最終完成。《蒙娜麗莎》畫完後,達芬奇總是隨身攜帶。達芬奇去世後,所有畫作便歸了學徒們以及助手依爾·沙萊所有。

    推廣如果不想窮一輩子:讀懂三不賣七不買是關鍵,可惜無人知曉  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撰文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是達芬奇利用了人眼產生的錯覺。人的雙眼中心位置對較亮區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區域敏感,而達芬奇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當你盯著她的眼睛時你不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在微笑;而你盯著她的嘴時你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沒在微笑。不過,有專家表示如果把《蒙娜麗莎》倒過來,參觀者立即會產生深深的恐懼感。

      不僅如此,2015年美國業餘油畫家皮奇裡洛破解了《蒙娜麗莎》畫作中隱藏了500年的秘密,他將《蒙娜麗莎》複製品順時針旋轉90度,發現頭部背景中有三種動物,分別是獅子、猿猴和水牛。另外,還發現在蒙娜麗莎的身體左側有一隻很像鱷魚或蛇的動物。

      筆者還注意到,早在2010年義大利全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就公開宣稱,“放大蒙娜麗莎的眼睛,會發現裡面有字母和數字。”由於《蒙娜麗莎》這幅畫實在太出名了,目前關於它的研究還在繼續。

  • 19 # 護士的小黃瓜wo2020

    這是全世界都著名的一幅畫(蒙娜麗莎的)要是不笑?那還叫什麼蒙娜麗莎的微笑?《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 20 # 陳放馬

    人在很嚴肅時 嘴角上端顴大肌 顴小肌 提口角肌 上唇提肌都收縮繃緊 顯得鼓鼓的 高興時嘴角左右兩旁的笑肌顯得鼓鼓的 達芬奇親手做過解剖 繪製圖形 所以將蒙娜麗莎嘴角上端肌肉和左右兩段肌肉處理的都不太明顯 若隱若現 似笑非笑 相當柔和 是所謂漸霧法 風格與達芬奇本人神秘心理狀態有關 個人見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年輕人都是怎麼存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