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在他鄉—老徐
-
22 # 智者書單
這說明企業的招聘要求比較高,但是福利待遇卻沒有競爭力,這是公司的制度問題,不是你一個HR就可以輕易改變的。你作為HR可以從降低招聘要求和提高招聘技巧方面著手,畢竟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是個普遍問題,調整一下招聘方法,應該不成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1、降低招聘要求
一般來說,各方面都比較優秀、工作能力強的求職者,會優先選擇福利待遇、發展前景比較好的企業。而能力稍次一點的求職者同樣也會選擇福利待遇沒有那麼好的企業。這只是一般規律,並不代表所有。如果你的企業待遇沒有那麼好,可以稍微放寬一些標準,比如:放寬年齡、學歷的要求,原來規定三年經驗調整為一年等等,類似方法有很多,首先你得確定潛在求職者的群體畫像,根據這個特點再確定招聘策略。
2、拓寬招聘途徑
如果原來的招聘渠道不好招人,可以適當拓寬招聘渠道。比如透過內部推薦、線上招聘會、校園招聘會等等類似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適當增加內部推薦獎勵機制,比如介紹一名新員工入職會有物質獎勵等等。
3、運用招聘技巧
對於能力一般,卻想拿高薪的求職者,可以用一些實際案例來堵住他,讓那些求職者認識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4、用企業文化等軟實力吸引求職者
對於能力一般,不太看重福利待遇的求職者,可以透過企業內部培訓等方式來留住員工,一方面解決了公司人才能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透過這種方式提高了員工的忠誠度。當然這種內部培訓,一定要能夠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員工的技能。
我一個表弟是211大學畢業,他畢業時,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回老家進一個事業單位,有編制;另一個是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待遇比較低的初創企業,他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當時家裡人一致反對,認為他還小,有些事情不明白,還是選擇比較穩妥一些的好。
而他認為這個企業發展空間很大,雖然目前待遇比較低,但是很鍛鍊個人能力。雖然以後的情況說不準,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有能力,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後者,並且現在他發展的也還可以。
總而言之,作為人事,雖然福利待遇沒有許可權決定,但是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招聘技巧和招聘策略。對於人才招聘可以給老闆提供一些建議參考,否則盲目的招聘只會帶來更多的人力成本的浪費。
-
23 # 小藍藍藍藍藍藍
一、多渠道釋出招聘資訊。現在的年代,酒香還怕巷子深,因此多釋出資訊招聘資訊,讓求職者知道有你們這家公司,自行來應聘。釋出資訊渠道有很多,例如:智聯招聘、南方人才市場、應屆生攤位等等。
二、靈活包裝自家公司。每個公司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待遇、福利、工作環境、氛圍等等,招聘資訊凸顯公司的優勢。
三、樹立公司品牌形象。公司在發展壯大業務的同時,要樹立自身品牌形象,若深入人心,不用HR跑斷腿,求職者會自動找上門。
回覆列表
我是一名HR,跑斷腿,說幹嘴,只有很少人應聘,我該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在他鄉-老徐[比心]
作為一個HR圈的“老鳥”,給您最核心的建議是“招聘留人為上”;學會“補桶”,桶不補,招人的人越多離職的越多,以後人更難招。何為“補桶”?補桶就是最佳化招聘流程,規範企業用工體系,完善企業薪資福利結構,改善企業工作、生活環境,提升企業對外形象,拓展招聘渠道等。你現在處在人越來越難招的階段,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應該如何改變這個局面呢?
一、應聘人少,人難招的原因:
1.人力資源供給不足(公認的事實,未來會更嚴重);
2.招聘方法不正確(溝通、廣告、渠道等);
3.企業用工的社會負面影響較大(招聘宣傳與實際情況不一);
4.招聘崗位進入“疲乏期”;
5.崗位市場競爭力差;
6.新員工試用期管理不夠。
二、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
1.建議公司打造“人人招聘”體系,至少做到“哪個部門缺人哪個部門招聘”的模式,讓用人部門參與到招聘工作中去;
2.推行“拜師”制度,所有新人到崗都指定一名“師傅”,負責新員工的培訓、關懷、衣食住行等,減少新員工試用期離職率;
3.多渠道招聘,網際網路(本土為主)、校園招聘、市場招聘、內部推薦、“弱關係”招聘等;
4.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和正面的企業形象;
5.杜絕一條招聘資訊從年頭招到年尾,適時暫定招聘資訊釋出(展示);
6.科學分析招聘崗位是否有市場競爭力,及時調整;
7.招聘是一定要體現出“求賢若渴”,千萬不要讓求職者感覺到“是人就招”;
8.對自己的企業和招聘崗位101%的自信,對自己的能力100%自信;
9.對崗位要求、工作內容、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晉升空間、薪資福利、工時休假、培訓學習、基本制度等要熟稔於心;
10.學習招聘管理、實施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建議有時間看看何清君著作的《招聘管理》一書。
總結:以留人為本、招人為輔、育人為主;對企業、對自己有信心;多渠道、多維度招聘;學會發現企業優勢,不斷提升自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