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21 # 錦瑟藍田

    宋朝在我們印象中一直是一個積貧積弱,周邊外強環伺,不斷收到擠壓和欺凌的一個朝代。它比不得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開元盛世”,亦或者清朝的“康乾盛世”。但其實翻看歷史,兩宋時代開創了一個在文化,思想,科技,農業,經濟,制度方方面面都領先於世界,富甲全球的文明時代,是一個奠定了我們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潮流時代。淡江大學宋代中國經濟史學家艾德榮統計過,在宋神宗統治時期,宋朝貢獻了當時全球GDP的25%~30%,位居世界第三,而第一名是公認的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比爾蓋茨,第二名是隱形的世界上最有錢的人,羅斯切爾德家族。據不完全統計,宋神宗時期,中國國庫鑄幣一年就達到500萬貫,是唐朝開元盛世的20倍。國內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繁榮使得宋朝擁有了鉅額資本,可謂中國最闊綽的朝代。即使偏安的南宋,國家財政總收入也曾達到1億兩白銀(即使康熙年間財政收入也才5千萬兩白銀),經濟總量位列世界前列。淡水大學經濟史學家艾德龍計算出,在宋神宗統治時期,宋朝貢獻了全球GDP的25%~30%。世界著名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也認為,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朝,那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22 # 歷史學人社

    我們總是說唐朝是同時期綜合實力天下第一,而宋朝呢,軍事實力不咋地,但是宋朝人特別有錢,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教育發展在當時的世界是數一數二的,那麼宋朝人究竟有錢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中最富有的王朝,宋朝的人口達到兩千多戶,大約為一億多人,這在古代封建王朝可是十分龐大的一個數目,此外,宋朝一反古代其他王朝的發展政策,國策是“農商平等”,並不限制百姓經商。

    這些就是宋朝如此富有的國家基礎,據後世估算,宋朝的全國GDP佔當時世界的60%,人均GDP是2280美元,即便是丟失了半壁江山的南宋,每年的國庫入賬仍舊維持在八九千萬貫上下,可見宋朝實在是富得流油。

    舉個例子來說,小說水滸傳的背景就是宋朝,其中武大郎是挑著擔子賣炊餅的,這個職業在我們看來,是賺不到多少錢的,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就是這麼個賣炊餅的,竟然住的是獨棟三層複式別墅,可以說起碼月入過萬,由此可見宋朝百姓究竟是多麼有錢了。

    宋朝人不僅會賺錢,而其整個國家的物價水平也是蠻高的,二者相互促進,宋朝自然是越來越有錢,而且宋朝有很好的退休金制度,即便是你辭官回家,也可以拿到一半的工資,這對古代公務員是相當好的待遇。

    所以,就連西方的史學家們都是自嘲:“汴京的一個城門吏的收入超過當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國王。”這話是有道理的,當時歐洲的國家諸多,但是國家普遍不大,所以比較下來,他們的財富還真的比不過宋朝一個看大門的。

  • 23 # 史海擺渡人

    宋代是工業革命之前,站在世界發展巔峰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學者認為宋代在經濟上乃是中國曆代王朝中曠古空前的偉大年代。農業、手工業、運輸業、金融商業、海外貿易等均有重大發展。

    農業

    北宋初期大面積開荒,土地不抑兼併,農田規模擴大,為提高耕種效率,注重興修水利,改進農具,改良品種,農業發展迅速。許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現,例如梯田、淤田、沙田、架田等,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積。996年,朝廷掌握耕地為3125200餘頃。到1021年增加到5247500餘頃。到宋神宗年間達到耕地面積頂點7億畝。

    新農具的出現也讓農作物產量大幅成長。一般華北的麥地田每年可畝收二石到三石半,江淮、兩浙、福建、川陝、荊湖等地區一年可達到三至七石。1012年引進佔城稻。兩宋時太湖地區稻米產量居全國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蘇州)為代表,有“蘇湖熟,天下足”之稱。

    宋朝農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茶葉在北宋時遍及南方,這些地區每年上繳給政府專賣機構的茶葉能達到1500萬斤,不僅供應國內市場,而且遠銷國外。

    手工業

    北宋仁宗在位時代金屬礦藏達到270餘處,較盛唐年間增加100餘處。仁宗時期,每年得金15000多兩、銀219000多兩、銅5000000斤、鐵7240000斤,鉛90000多斤、錫330000斤。

    1295年前後,黃道婆把海南島黎族的紡織技術帶到松江府的烏泥涇,並改進紡織工具與技術,推動了宋朝的棉紡織業。

    宋朝官窯、民窯遍佈全國。時有河北曲陽定窯、河南汝州汝窯、禹縣鈞窯、開封官窯、浙江龍泉哥窯弟窯、江西景德鎮景德窯、福建建陽建窯等七大名瓷窯,和分佈在各地的許多大小瓷窯,所產宋瓷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如日本、高麗、東南亞、南亞、中西亞等地。

    紙張的大量生產與活字印刷術為印刷業的繁榮提供基礎,宋朝的刻書以紙墨精良、版式疏朗、字型圓潤、做工考究、傳世稀少、價值連城而聞名於後世。

    運輸業

    宋代造船技術水準處於當時世界極度先進的狀態。1078年,明州造出兩艘萬料(約600噸)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個隔水倉。宋太宗年間,全國年船量均超過3300餘艘。到了南宋,由於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貿易日益發達,造船業發展更快。廣州製造的大型海舶木蘭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舵長數仗,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南宋初年還出現車船、飛虎戰船等新式艦船。

    金融商業

    宋代商業繁盛,通行的貨幣有銅錢、鐵錢、白銀與黃金。宋政府每年鑄造的貨幣量來衡量,其中個別年份生產的貨幣數,就超過整個唐代發行貨幣的總額。995年至997年,每年鑄幣83萬貫。到神宗熙寧六年,已達506萬貫;在工業革命以前的貨幣發行規模僅此一例,且遠遠超過世界各國。儘管如此,宋貨幣的供給仍無法應付增長的市場對貨幣的需求;每年的朝議都將“錢荒”列為討論議題。加上商品入口,宋代大量銅錢、白銀外流。

    宋代貨幣精良,信用穩定,宋錢在南洋、日本、金國、遼國、朝鮮等國取代本國貨幣,成為當地主要通行貨幣。作為一級東亞貨幣,宋代的銅錢大量外流東亞地區,帝國內部銅礦稀缺,造成硬通貨短缺。 為應付不斷增長的貨幣需求,真宗時期,成都民間十六家富戶主持印造一種信用本位的兌換紙鈔,代替銅錢僅僅在四川使用的一種地方貨幣,是為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流通的紙幣。

    海外貿易

    宋代廣泛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其中以廣州、泉州和明州(今寧波)最大。泉州在南宋後期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1080年,北宋朝廷制定一部《廣州市舶條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貿易法。而各個外貿港口還在城市裡設立“蕃市”,專賣外國商品;“蕃坊”供外國人居住;“蕃學”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朝廷還專門制定蕃商犯罪決罰條。

    與宋朝通商的國家約有58個。宋朝出口貨物包括絲綢、瓷器、糖、紡織品、茶葉、五金。進口貨物包括象牙、珊瑚、瑪瑙、珍珠、乳香、沒藥、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幾百種商品。宋朝從大量進口貨物透過市舶司獲得的稅收,從宋仁宗皇祐年間的53萬貫,治平年間的63萬貫,到了宋高宗紹興年間已達200萬貫,約佔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對宋代的繁榮起重要作用。

  • 24 # 知行2020

    宋在唐後,所以人們通常會拿宋跟唐比較,比強盛,宋趕不上唐,但是比富裕,宋表示“這個我就沒有輸過”。

    就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來說吧,現在習以為常的“三餐制”就起源於宋朝。

    在中國古代,一天吃三頓飯是很奢侈的,就算是在強盛的唐朝,大多數的人還是一日兩餐。早飯,晚飯,中間餓了,可能會有點心,但是沒有正式的中午飯。

    在食物匱乏的時代,老百姓能多吃一餐代表著當時社會經濟狀況好轉。對比國外,英國從1786年才有了午餐概念,而宋朝百姓早在一千年前就開始吃午餐了。

    宋朝三餐制的出現源於宋代糧食的充足。

    經歷了五代的戰亂饑荒,北宋立國後,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各代君主都很重視農業。

    這裡講一個北宋真宗趙恆的小故事吧。

    史料上記載,占城國(今越南)有一種稻子高產,早熟,耐旱,五代至北宋初已傳到福建。當時江,淮,兩浙稍旱,真宗讓使臣到福建取占城稻的種子分給江淮兩浙轉運使去培育,然後推廣給百姓。不僅如此,他在皇宮後苑中命人開荒試種這種稻子,待收割後,命內侍拿到朝堂上請百官觀賞。

    《宋會要.食貨》 “大中祥符五年五月,遣使福建州,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江淮兩浙轉運使,並出種法,令澤民之高仰者,分給鍾之”

    在這種皇帝帶頭重視農業,引進國外的優良品種風氣下,整個宋朝無論耕地面積,還是畝產都超過前朝,民間糧食充足。

    就算是在南宋,宋高宗,宋孝宗也興修太湖水利工程,加之當地先進的農業技術,就出現“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 25 # 核桃桃

    我來發表下個人看法:

    ①宋朝的經濟主要取決於當時的產業結構,宋朝比較重視“商”,即貿易行為,從清明上河圖我們也能看得出來。

    ②宋朝當時的重文抑武政策,大力發展經濟,對於比較燒錢的戰爭行為,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的。宋朝廢除了五代十國的各種苛捐雜稅,減輕了民生的負擔。

    ④澶淵之盟後,宋朝換取了100多年的和平,宋朝和遼國換取珍貴的和平,由於貿易發達,宋朝給予遼國的賀歲幣也透過貿易的方式迴流回宋,當時的貿易順差每年80萬貫。

    ⑤綜合看來,宋朝的經濟學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於歷史大部分朝代的,人民安居樂業 貿易繁榮。宋朝擴張型的財務制度也是貿易發達的根本原因,擴大商業稅的同時,大力發展工商業,修建運河 擴大漕運 發展長途貿易,完善民商法 加大官方對於貿易的支援及保護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說我不是她喜歡的型別,你沒機會,我是不是直接可以放棄了?